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段永平持有茅台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段永平持有茅台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8-24 17:28:44

㈠ 「瘋狂」的茅台,於黃崢有重大意義

對許多傳統的中國人來說,市場價值基本上是一個非常空洞的概念。正如許多人所說,從股票中賺來的錢可以很容易地回到市場,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紙幣財富,而這是無法實現的。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如何來看待市場價值對一個人財富的影響,市場價值是一好東西,關鍵是你的市場價值是否名副其實,如果是通過欺詐獲得的,恐怕一點也不值得一提,正如許多投資者所想的那樣。不同市場對上市公司估值的偏好反映了不同市場的水平,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於不同的國家、民族和市場環境,市場價值可能會有很大差異。相比之下,美國資本市場更傾向於高科技互聯網公司,傳統國酒行業,即使是高利潤的奢侈品,也因為沒有增長而不受青睞。正如葯品的毛利率也很高,但對社會有害,市場自然不會給它生存的機會。

㈡ 段永平投資了哪些公司

段永平投資的公司股票包括網易、拼多多、蘋果公司、通用電氣、茅台等。段永平是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曾以創立「小霸王」和「步步高」兩個知名品牌而聞名全國,除了經營公司,段永平在投資領域具有也獨特眼光,投資了很多企業,在投資方面頗有斬獲。
拓展資料:1、投資,指國家或企業以及個人,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互惠互利,輸送資金的過程。又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2、投資這個名詞在金融和經濟方面有數個相關的意義。它涉及財產的累積以求在未來得到收益。技術上來說,這個詞意味著「將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動」(或許最初是與人的服裝或「禮服」相關)。從金融學角度來講,相較於投機而言,投資的時間段更長一些,更趨向是為了在未來一定時間段內獲得某種比較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益,是未來收益的累積。
3、在理論經濟學方面,投資是指購買(和因此生產)資本貨物——不會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來生產的物品。實例包括了修造鐵路,或工廠,清潔土地,或讓自己讀大學。嚴格地講,在公式GDP=C+I+G+NX里投資也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部分。在那方面來說投資的功能被劃分成非居住性投資(譬如工廠、機械等)和居住性投資(新房)。從I=(Y, i)的關聯中可得知投資是與收入和利率有密切關系的事。

㈢ 「瘋狂」的茅台,竟指引黃崢創辦拼多多

眾所周知,拼多多和茅台這兩只股票都跟段永平一些淵源。拼多多是黃崢創辦的,而黃崢曾在采訪中自稱是段永平的第四位徒弟,但段永平後來也澄清說,他和黃崢並非師徒關系,而是好朋友。看來兩人的關系是亦師亦友。茅台則是段永平持股的公司,老段也多次分析過茅台這家公司,投資茅台也讓他獲利頗豐。段永平可是跟巴菲特“約過飯”的人。

㈣ 老闆段永平很牛,那他在商界是個怎麼樣的存在

老闆段永平很牛,他在商界最厲害的地方在於投資。其實之前段永平也曾經做過實業,並且也非常的成功,當初風靡一時的步步高就是段永平創辦的。只不過後來他的老婆想要移民到美國,因此段永平也因此結束了在國內的事業,但是到了美國以後的段永平可以說迎來了第二春,並且有幸可以認識巴菲特,開始了他的投資之旅。

後來段永平其實相繼投資了不少的過有企業,比如大家熟悉的國產手機品牌vivo以及OPPO,這兩家手機公司都得到了段永平的投資,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手機的銷量之和已經超過了蘋果手機。另外就連電商行業也吸引了段永平,有著電商界的黑馬,僅次於馬雲的阿里以及劉強東的京東之後的拼多多,也是段永平投資的。所以說段永平的眼光實在是非常的毒辣,只要是他看好的投資項目或者公司,總是能夠有很好的發展,這也是他厲害的地方。

㈤ 花費上百萬跟巴菲特吃飯的人他們賺到了什麼

2019年5月4日,在美國舉行的年度全球投資俱樂部「朝聖」活動中,巴菲特的——名股東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粉絲,甚至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也無法一睹其風采。
作為當前擁有最高投資回報率
的投資大師,巴菲特的投資經驗豐富而友善。他從11歲開始購買股票,並在32年內虧損了32點。


根據有關規定,段永平可以容納6人,其中包括一個名為黃偉的人。當時在美國學習的黃偉負責段永平的投資業務。幾年後,黃偉成為許多人的頭目。80年代後,中國首富,他的凈資產為155億美元。在晚宴上,段永平印象深刻。 「速度慢。不明白,不要做空,不要借錢」
2012年,蘋果的市值達到了3000億美元,段永平擁有一個討價還價的蘋果。六年後,蘋果股價創下207.05美元的歷史新高,蘋果的第一個單一市場市場超過了數萬億美元。2014年,段永平以超過1000億支雪茄收購了茅台酒。 2018年6月6日,茅台的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

㈥ 2019年段永平身價是多少

256億的身價排在了第77名。

在2019年的富人排行榜上,有一個新面孔,他就是段永平。段永平以256億的身價排在了第77名。說起段永平的身價,256億只是一個粗略統計的數字,由於他為人低調,旗下的公司也都沒有上市,所以他具體身價並沒有人知道。

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如果真的算起來的話,他的身價很有可能會超過馬雲李嘉誠。談論起段永平的經歷,那可真是傳奇。

1961年,段永平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在16歲的時候,他考入浙大,學習的是無線電專業。28歲的他接手了一個虧損200萬的小工廠,他當上廠長之後,用五年的時間將工廠變成了市值10億的公司。

這家公司大家一定不陌生,它就是小霸王。段永平在經營上非常有天賦,那時候的他幫公司掙了幾十億,卻未能拿到分紅,於是他乾脆辭職,自己創業。

1995年,段永平去了東莞,在那裡創建了步步高這個品牌,並且在他的管理下,還發展了無繩電話等先進的科技設備。

到2000年的時候,步步高已經是一家收入上千億的公司了。現在大家熟知的OPPO、vivo,也是步步高的分支。試想下,將OPPO,vivo和步步高都加起來的話,這市值有多少呢?

段永平不僅在通訊上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在電商上,也同樣如此。我們知道現在三大電商,淘寶,京東,和拼多多。其中拼多多的創始人名叫黃崢,此人的成功就離不開段永平。段永平是黃崢的師傅,也是拼多多早期的投資人。

如今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市值300億,而段永平擁有的股份並不在少數。2006年的時候,段永平用62.01萬美元拍下了與巴菲特的午餐,而當時一同去的就是黃崢。

互聯網已成為趨勢,利用一部手機住家創業簡單輕松月入幾萬,手把手教你創業成功,了解微信頁巴久溜耳吃巴四是七五。

在1998年的時候,段永平的事業做大做強,這時候感情上也遇到了愛人。劉昕是美國的一家報社首席攝影師,回國省親的時候,和段永平認識了。兩個人只認識了兩個月就選擇結婚。因為愛情,他答應劉昕等到步步高再上一層的時候,他就去美國跟劉昕生活。

之後,段永平將自己的股份分給了員工和高管,這樣一來,公司所有的人都有股份了。

在這種制度的激勵下,全體員工從為別人打工,轉變了為自己工作,所以每個人的積極性都很高。隨後段永平將步步高分開了,也就是說如今的OPPO、步步高和vivo曾經都是他的企業。

這三個企業的管理者都是段永平的徒弟,而段永平只負責公司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其餘的事情,幾乎是不管的,可謂是最清閑的甩手掌櫃。

後來段永平幾乎很少參與公司管理,但是員工們都持有股份,所以大家都為公司付出,直到現在公司也發展的很好。段永平去了美國之後,基本上都沒什麼事,無聊的時候就看看書。一本名叫《巴菲特談投資》的書,引起了段永平的注意。

於是他開始投資做生意。當時他決定購買網易的股票。2001年的時候,網易股票一跌再跌,很有可能會被摘牌。丁磊著急之下,只好跟段永平求救。

網易當時的目標是向網路游戲發展,而段永平也正好是這行出身的。所以他很快就投身考察,了解了網易的情況之後,他把手中的200萬美金都投入進去了。

在他的幫忙下,網易總算是起死回生了,並且他賺的錢足足有10個億,這回報率可是投資的100多倍呢。段永平不僅投資了網易,還投資了茅台等公司,而且都收入了不少錢。

不論是企業家還是投資家,段永平都做得很出色,而這成功也源於他的卓越眼光。他能夠看到很多商業的前景,但是你要知道,沒有人生來就能看到這些,他也是經過不懈的學習與工作才可以做到這些。

曾經的他或許只是個小工人,但如今的他成為了富翁,相信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成功的。

㈦ 段永平的個人生平

1977年,考入浙江大學無線電系。1982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電子管廠。後攻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計量經濟學專業,取得碩士學位。
1989年3月,到中山市怡華集團下屬的一間虧損200萬元的小廠當廠長,段永平決定做電子游戲機。
1991年,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成立。三年之後,這間小廠產值已達10億元,並正式命名為中山霸王電子工業公司。1994年,段永平向集團公司提出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造,但沒被通 過。
1995年9月18日,他到東莞成立了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對他的選擇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但命運之神似乎對他特別眷顧,他跳槽到公司很快使「步步高」步步登高,如今更成為中國無繩電話、VCD、教育電子產品等行業中數一數二的名牌。
1999年、2000年,步步高兩奪央視廣告標王。
1999年,段永平以其「明晰的遠見和創新能力」,被《亞洲周刊》評為亞洲20位商業與金融界「千禧年」行業領袖之一。
2001年之後,段永平在步步高已退居幕後,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只是每年回國兩次參加步步高的董事會。」段永平實際是以投資人的身份對「步步高」進行控制。同時,段永平移民美國,在投資與慈善領域里頗有斬獲。
2001年底,段永平開始以1美元左右「吃」進網易股。2003年10月14日,網易股飆升到70美元,段永平持有的股票在一年多里漲了五十倍以上。2003年,「福布斯富豪榜」對段永平的財富估價是10億元,排第71位。
2006年9月,段永平向浙江大學捐資3000萬美元,支持教育事業。
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在網上拍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2008年5月14日,段永平為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 300萬元美金。
2009年12月,段永平校友再次向母校浙江大學捐贈人民幣7600791元。
2010年2月,段永平夫婦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3000萬美元。
2010年4月,段永平校友再次向母校捐款350萬元人民幣。
2011年1月,「2011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發布,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雙料校友」以4.47億捐贈額問鼎榜首。

㈧ 段永平:懂投資的真正含義,是懂得不投不懂的東西

兒時的段永平是學「毛選」積極分子,復讀一年考上大學,好不容易端上鐵飯碗,沒多久就連帶著北京戶口一起砸掉,南下進了一個破舊電子廠做廠長;一手把廠子帶大,卻辭職創立步步高,步步高成了,他又搞全員持股,員工沒錢不要緊,借錢給他們,還錢靠分紅,賠錢不用還;公司蒸蒸日上,段永平卻交棒給陳永明、沈煒、黃一禾。

不想干就不幹,這就是段永平。

此前讀到一篇談魯迅的文章中,有一個觀點,說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便是在當下中體驗永恆,西方文化則是在永恆中體驗當下。我對此深以為然,段永平的本分,指引著OPPO、vivo甚至拼多多做當下對的事情,並且努力把事情做對;喬布斯、馬斯克、貝佐斯們,則用在當年看似遙遠的智能手機、電動車和載人航天,通過夢想驅動現實。價值觀無關對錯,畢竟沒有人能確定我們的終點。

年初,團結出版社出了一本《段永平傳》,雪球則將他的問答集結成冊,出版《段永平投資問答錄》。前者雖未獲主角首肯,不過卻答復粉絲「可以當故事書看看」,後者取自公開發言,自然都是段永平所思所想。

讀書就是這樣,千萬別指望靠一本書囊括一個人,我從這兩本書中摘取一些片段,隨機聊聊,搞不準倒有些新奇的收獲。

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

1、對的事情往往和能長久有關系,投資上尤其如此。所謂不對的事情,其實並不總是很容易判斷的,有些事情相對比較容易判別,比如不騙人;有些不那麼容易,比如是不是該早睡早起。

2、有很多覺得不對的事情,都是通過長期的思考和別人以及自己的經驗教訓得來的,比如我們公司不為別的公司代工。所謂要做對的事情,實際上是通過不做不對的事情來實現的,這就是為什麼要有stop doing list,意思就是「不做不對的事情」,或者是立刻停止做那些不對的事情。

3、也許每個人或公司都應該要積累自己的stop doing list,如果能盡量不做不對的事情,同時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對,長時間(10 年20 年)後的區別是巨大的。

4、Stop doing list不是一個技巧或者公式,而是思維方式:Stop doing list沒有捷徑,如果發現錯了,就要立刻停止,因為這個時候成本是最小的。很多人放不下眼前的誘惑,30年後還在那,錯了一定要停,要抵抗住短期的誘惑。

5、把事情做對。看上去比較容易理解,但其實也沒有看上去那麼容易。把事情做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中間會犯很多的錯誤。如何堅持做對的事情,為了把事情做對,過程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6、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當中,其實是沒有辦法避免犯錯誤的,比如打高爾夫的人,是沒有辦法避免偶爾把球打下水的,能做的僅僅是如何能降低犯錯誤的概率。厲害是攢出來的,OPPO跟蘋果比,我們在做對的事情上是一樣的,但是在把事情做對上可能有些差距,但我們有積累,我們比大多數公司厲害。

7、從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的角度講,投資里做對的事情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就是買公司的生意,就是買公司未來的凈現金流折現,這點其實不用看書,懂了就懂了,不懂看啥書幫助都不會太大。

8、從把事情做對的角度看,投資就是要看懂公司的生意,有些書也許是可以幫助你看懂一些生意的。老巴的股東信是涵蓋了兩者的,如果反復看還是沒幫助的話,別的書估計幫助也不大。我本人是沒看過啥書的,但做過企業對理解企業有很大幫助。

9、我現在已經不在一線了,所以沒有參與決策,做與不做(小家電)都和我沒關系,這其實是一個發現錯了就馬上停的好例子,不然大家現在看到的可能就是OPPO豆漿機而不是手機了,我知道當時停小家電是有幾個億損失的,今天看來決策是真對啊!這也是我們之所以是我們,取決於我們不做的那些事情,簡單但非常不容易。

段永平有一個階段最愛談的就是「本分」和「平常心」。本分指「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平常心則指類似佛家「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的心態,二者相輔相成,後者是境界,前者是標准。

作為段的信徒,締造了OPPO、vivo的陳永明、沈煒與拼多多的黃錚,對本分的理解卻不同。步步高當年信奉不搞多元化、不跨國經營、全員持股等措施,都是段永平認為的本分,是做對的事,OV此後的戰略也如出一轍。因此可以說,段永平、OV的本分是自我審視的工具。

當拼多多美股上市時,拒絕因超募上浮發行價,這是本分;在此前的輿論事件的員工遭遇也是本分。段永平說本分是檢視自己的工具,總是拿「本分」當「照妖鏡」去照別人是不妥的。對拼多多來說,本分則升級成了對內審視的強大工具。

「本分」更多是選擇。當你弱小無助、地位卑微,本分是一種選擇;當有一天你的能力和地位水漲船高,本分也是種選擇。因此我們能看到段永平選擇急流勇退的佳話,也看慣了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故事。沒有一如既往的本分,當然也就不要提平常心了。

什麼是價值投資?

10、區分所謂是不是價值投資,最重要就在於投資者是不是再買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事實上我的確見到很多人買股票的理由,很多時候都和未來現金流無關,但卻和別的東西有關,比如市場怎麼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賺錢,比如重組的概念。我有時會面帶微笑看看CNBC的節目,那些主持人經常滿嘴說著專業名詞,但不知道為什麼,說了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們自己在說啥。

11、認為A股只是在博傻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其實A股中最後真正賺大錢的還是那些價值投資者,和別的任何市場一樣。不要被表面的東西所迷惑,長期而言沒價值的股票是不被「填權」的,填了也會回歸本原,A股和美股的差別可能是系統性風險大一點而已。

12、我投資沒犯過錯誤,投機犯過錯誤,網路的時候被夾空了,虧了1到2億美金,然後在那時會錯失很多機會。一定要先看商業模式,理解企業怎麼掙錢。95%的人投資都是專注在市場上,這就是不懂投資,一定要專注在生意上,公司是要掙錢的。

13、我在乎利潤、成本這這些數據裡面,到底是由哪些東西組成的,要知道真實反映的東西是什麼,而且要把數據連續幾個季度甚至幾年來看。跟蹤一家公司久了,就知道他是在說謊還是在講真話。好多公司看起來很賺錢,現金流卻一直在減少,那就危險了。

14、如果需要計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來那麼一點兒利潤,還是不投的好。我認為估值就是個毛估估的東西,如果要用到計算器才能算出來的便宜,就不夠便宜了。

15、投資不是比賽,厲害不厲害是很難定義。人們對投資「厲害」與否,往往喜歡用某短時間的回報比例還衡量,但這不科學,因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短期回報,比如下面幾個例子:

能力圈:懂投資的人回報未必能一直比市場好,尤其是有時候能力圈內沒得可投時;

Margin:有些用margin甚至是用很多margin的人,是有可能在某些賭對的時段內表現很好的,但出來混一定會還的;

把握性:巴菲特說,他的投資一般是在他認為有95%把握時才出手(我覺得也許沒那麼高),但實際上很多人60%把握就出手了(或者更低,他們一腳深一腳淺的),可能10000個60%出手的人力總能在某個時段找到回報特別好的,但未必就是因為這些人很厲害;

用功程度:所謂懂投資的真正含義,我個人理解其實是懂得不投不懂的東西,但投資回報的好壞,其實是取決於投資人能否找到自己懂的好的投資標的,這就需要很用功才能經常找到好的目標(巴菲特的標準是一年一個),像我這種等待蘋果掉頭上的人,4年能找到一個就很不錯。

價值投資在中國也有幾個代表人物,比如高瓴資本的張磊,喜馬拉雅資本的李錄,以及巴菲特的中國信徒段永平,其他如但斌、林園等人物,也都宣稱是價值投資的信徒。

但究竟什麼是價值投資?張磊在《價值》中說,價值投資需要結合時代背景來不斷地創新和發展,高瓴要完成從發現價值到創造價值的進化。也就是說,相較於單純的一級或二級投資,高瓴橫跨一二級市場的核心優勢,重點是創造新的價值。

李錄則綜合了格雷厄姆與巴菲特的經驗,認為通過投資可以幫助公司接近真實價值,增長內在價值,最後分享投資回報。

機構化運作的張磊、李錄向公眾闡述的更多是理念,單打獨斗的段永平則不吝於分享自己的實操,比如今年二次抄底騰訊,又如他也不否認自己也有投機的愛好,「just for fun」。

有人說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擁有的財富,而在於他年輕時候想明白了很多事,並用一生來堅守。因此關於投資的方法論,只要長期是賺錢的,都有參考意義,更重要的則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什麼時候賣股票

16、我有個理解,就是無論什麼時候賣,都不要和買的成本聯系起來,該賣的理由有很多,唯一不該用的就是「我已經賺錢了」。買的時候也一樣,這只股票曾經到過什麼價位最好不要當做你買的理由。

17、我判斷的標准就是價值,這也是我能拿住網易8、9年的道理。我最早買網易平均價在1塊左右(相當於2010年0.25美元),大部分賣的價錢大約在30-35美元,在持有的這8-9年中,我可能每天都會被賣價所誘惑,我賣的理由是需要換GE和Yahoo。

18、事實上,網易漲20-30倍時我們還追加了一些,能夠拿得住,最重要原因還是對公司及其業務的了解,還有就是平常心了,不要去想買入的成本,把焦點放在能理解的未來現金流上。前面買的低再買就有心理障礙了,最重要的還是理性吧,假使你今天剛剛冬眠結束,想起來看看有啥可以投資的,然後再決定,賣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感覺。

19、我理解「不賣」指的是絕對好股,長線持有一定是買對好股的前提下,很多人往往在被套時才想起長線來,本來打算拿10天,結果因為虧錢而改拿10年,這種決定往往會讓人虧更多。

20、所以投資其實和短期市場沒關系,所以沒有誰比誰更聰明的問題,但每個人了解的東西不一樣,我認為投機就是認為自己可以比市場快一步。如果一個投機者認為市場比自己聰明的話,從一開始就不會介入進來了。當然,最後大部分證實了確實是市場更聰明。

21、當年找到投資標的,貴或者便宜都是從未來10年或更遠的角度看的。比如,如果你覺得一家公司未來肯定會完蛋,那麼現在什麼價格都是貴的。同樣,我也接受「樹長不到天上去」,但為什麼覺得漲了很多的公司,就不能再投資了呢?這是兩個完全沒關系的東西。

22、幾年前有個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聊到該不該賣某公司,什麼價錢賣的問題。我說這個看著早晚為0的公司,什麼價賣都是好價錢吧?盡量避開哪些看起來10年後日子會不好過的公司很重要,偶爾錯失一些機會不會傷害到你的。

23、記住老巴那句話:不打算拿10年的股票為什麼要拿10天呢?我就是想通了這句話,才把我手裡的UNG全部虧本賣了,如果當時不賣的話,到現在為止每股要多虧6、7塊錢,總數大概要虧超過1億了。當然還有一句話是我自己的:發現錯誤要盡快改,不管多大的代價都可能是最小的代價。

24、如果你在坑裡,至少別再往下挖了,產品完全沒差異化的公司,將來早晚會出問題,航空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

2018年高瓴賣掉京東股票時,張磊被指責「扔掉了價值投資的面具」,我對這點非常疑惑,似乎很多人對價值投資抱有一種嘲笑似的敵意,價值投資就是無論什麼情況都不能賣掉股票嗎?

段永平持有網易近10年,大賺一筆後最終也是賣掉完事;巴菲特去年買了航空股,又匆匆清倉。俗話講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因此何時止盈、止損,是價值投資最關鍵的環節。

關於判斷賣出的時機,張磊、段永平、巴菲特等價值投資者可能不盡相同,不過顯然價格都不在他們做出判斷的條件之列。即買入與價格有關,賣出與價格無關。

長長的坡,厚厚的雪

25、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Price沒那麼重要,生意和人最重要。好的生意就是長期能產生很多凈現金流的模式,文化跟創始人有很大關系。

26、什麼公司是長在長長的坡上,滾著厚厚的雪呢?我舉我看著像的。

27、蘋果是吧?三星、OPPO、vivo和華為這類公司,似乎也都在長長的坡上,但雪沒那麼厚,不過這些公司還是要感謝蘋果,因為蘋果雪也不算太薄。

28、當然,那些追求「性價比」的公司,大多數是在為自己的低價找借口,恐怕是既沒有長長的坡,也沒有厚厚的雪,長壽公司大概不太強調這個概念,老百姓心裡有桿秤,好貨不便宜。

29、茅台當然是,雖然偶爾會損失一點點雪。網易也應該算, 游戲 做成這個樣子,有誰不玩兒 游戲 呢?騰訊、谷歌也應該算。

30、Amazon?當然是長長的坡,但上面的雪不太厚,不然怎麼能虧20年?京東不會比Amazon好的。阿里也應該算吧,雖然我很欽佩馬雲,但有些業務早已超出我這種退出江湖人的理解范圍了。現在我對Amazon認識有些改變,覺得這個企公司企業文化和生意模式都很厲害,但也不知道應該值多少錢,看不懂就不碰了。

31、這里長長的坡不光指行業,也包括企業本身能否長跑,所以企業文化很重要。我喜歡阿里和谷歌主要是認為他們企業文化很好,在變化快的世界裡往往有優勢。我投騰訊和Facebook沒找任何內部高管聊,雖然我也認識騰訊高管(球友)。我的標准很簡單:好的商業模式、企業文化,加上合理價錢。

32、2020年7月清空了Facebook,算是賺了不少。由於自己不用FB的任何東西,所以對其理解一直沒有達到很透徹的程度。對近一段時間,抖音就把他嚇成這個樣子,說明還是有弱點的,賣出也符合「對自己不夠了解的公司,漲也想賣跌也想賣」的情況。

「長坡厚雪」,巴菲特用滾雪球來比喻復利的價值,作為巴菲特的中國信徒,段永平對這個比喻也十分認同,經常被他用來點評市面上的股票。

關於段永平點評的水平與對錯,諸位看官自行判斷,不過我從這些看似隨性的判斷中發現,之所以段永平在網路的口碑不斷發酵,除了對「中庸」這一文化的認同外,「真實、不裝」這種更加符合現代審美的表達,可能是更直接的原因。

在2019年時,段永平對當時阿里巴巴的「二選一」政策發表了看法,用腳投票賣出股票;此前對Amazon持負面看法,後來者主動坦陳自己看錯了,但依然看不懂。

作為OPPO、vivo的精神領袖,面對自家對手蘋果,不僅不吝於贊賞蘋果的偉大,更直接持有蘋果股票。此類的言論當然還有不少,這種不用屁股決定腦袋、言行一致的人設,在當下企業家人人自危的輿論環境中實屬難得,受到歡迎也就無可厚非了。

㈨ 拼多多黃崢恩師傳奇——段永平

英雄不問出處,但是各位看官一定會想知道這些高手後面的師傅是何許人也。

2021年3月17日,拼多多公布財報的同時,拼多多董事長也致信給各位股東,宣布董事會已批准其辭任董事長,由聯合創始人現任CEO陳磊接棒。黃崢表示,在辭任董事長後,自己將更多結合個人終身興趣,致力於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研究。作為80後,成立拼多多不到6年,財富可以和老牌首富馬雲比肩的人物在拼多多高速增長時期急流勇退,此舉不禁讓人感到疑惑。更想看看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故事。

這一舉動跟他的「導師」段永平如出一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其實同為80後的我本人特別羨慕這種實現財務自由後可以選擇做自己的事情的人。這是人生中的一種嚮往。在黃崢辭職之前他向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 繁星科學基金」 捐了1億美金。其實早在十五年前段永平就開創性地和網易CEO丁磊一同為浙大捐贈了4000萬美金。

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拼多多、背後都有他的身影。

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後,16歲的他一舉從570萬考生中脫穎而出,然而,他又很不幸。因為北京國有企業居多,人家不認學歷,講究的是論資排輩,講究的是出生門第,「是大院子弟還是胡同長大的」,「誰是誰的兒子」。段永平是誰?江西的農家子弟,誰的兒子也不是,所以,他只能去了廣東。

1961年出生在江西南昌的段永平,在17歲時考入了浙江大學無線電系。大學畢業後被分到北京電子管廠,月工資46元。這個飯碗端了3年段永平就厭倦了。於是他轉身就考取了中央人民大學計量經濟學研究生。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盡可能把有限的時間花在對的上面而不是隨波逐流去做別人認為對的事情。做事不求快,但要做對事。

1989年段永平進入廣東中山市,怡華集團日華電子的小工廠。由於經營不善一年虧損將近200萬。段永平在人大讀過經濟學研究生又在北京電子管廠工作過。很快得到集團老總陳健仁的賞識,讓他當了廠長,那一年段永平28歲。他接手後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他認識到, 1983年,日本任天堂開發的「Family Computer」紅白機橫空出世。此後,憑著「魂斗羅」、「超級瑪麗」橫掃全球,「紅白機」銷量突破6000萬部,任天堂一躍成為 游戲 業界全球知名品牌,市值達到400億美元。

將原來與台灣公司合作的租賃 游戲 機業務停止,因為租賃成本過高,也無法發揮企業優勢。於是他選擇自創品牌。製作出當時令無數人瘋狂的小霸王 游戲 機。他是一個很高的營銷大師,要做事先做勢。於是他花40萬重金請來了當時紅得發紫的成龍來做代言人。成龍的一句「同是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迅速打開局面,我相信大多數父母出於學習買給孩子的學習機,最後都變成了 游戲 機,一代人的經典。

由於產品過硬服務態度周到,小霸王一炮而紅。日華電子也得到了喘息和發展。第二年又把200萬的資金放在了廣告上,小霸王創造了1億產值,純利潤超過800萬。年底分紅直接用紙包現金。小霸王的成功歸功於敢為天下先。當然那也是需要魄力和勇氣的。

1995年段永平提出將小霸王改為股份制,在當時體制改革是一件比較敏感的事。 但當時他還是一個高級打工仔,被稱為當時的「打工皇帝」。段永平不甘心。他認為,必須有更先進的激勵機制,否則會失去發展的原動力。 他的提議沒有得到認同,於是一氣之下就離開了電子廠,他當然不是一個人離開,一同跟著他一起辭職的還有6個人,包括陳明永、沈煒和金志江。這幾位老兄的辭職理由也很簡單,「船長不在船上了,水手們不知道船會開到哪裡去,所以要求下船。此後,小霸王卻頻現人事動盪,逐漸從巔峰跌落。

僅一個月後他在東莞創建力高電子。就是步步高的前身。

1996年段永平參與了央視投標,最終以8123萬,搶下了《天氣預報》之後的一個廣告位。這可是當時步步高所有的家產, 連續兩年成為央視《天氣預報》前的「標王」。

1997年步步高進入了VCD市場,當時的市場已經有200多家廠商在廝殺,其中愛多請成龍拍了「愛多VCD好功夫」的廣告片,段永平隨及找來了李連傑拍了「步步高,真功夫」的廣告。一時之間愛多好功夫和步步高真功夫,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終有回報,的廣告歌也走進了千家萬戶。隨後段永平把步步高一拆為三,1步步高教育電子 2步步高視聽電子3步步高通訊 科技 。由黃一禾負責教育電子業務,陳明永負責視聽電子業務,沈煒負責通訊 科技 業務。分拆的三家公司段永平各佔10%的股份。後來金志江,陳明永、沈煒 、加上拼多多的黃崢。稱為段永平的四大門徒。

2001年段永平突然宣布「退休」。跑到了美國過起了隱居生活。之所以去美國是為了兌現對愛情的承諾。1995年從小霸王離開的時候段永平最想做的事就是去美國留學,因為他要追一個叫劉昕的女孩,但是對兄弟們的承諾,他留下來做了步步高。1998年劉昕回國探親順便和段永平領了證。但是有一個條件,他們以後一定要在美國生活。段永平一口答應。走的時候只留下了三句話: 他定居美國之前,只留下三句話,「第一放手去干,第二干好了分錢,第三干不好就關門。

綠卡辦下來了。他很快安排好了公司,在40歲那年去了美國。在美國他總得找點事情干。想來想去,想出來一件事,炒股。他看到了巴菲特的書彷彿一下子打開了世界的另一扇窗。從此成為價值投資理念的終身擁躉。段永平的第一筆大投資是購買網易的股票。

2001年在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後網易股價由上市時的3.03美元,一路狂跌0.64美元。段永平仔細研究了網易的財務報表。認為網易的價值被大大低估。於是他把手頭能動用的200多萬美元全部砸了下去。以0.8美元左右的股價大量買進。

2003年10月股價漲到70美元。段永平投入的200多萬美元變成了一億美元。後來段永平又以3.5美元的價格買進拖車公司UHAL的股票。日後漲到了100美元。購買美國電氣巨頭GE的股票也賺了上億美元。在中國他也通過購買萬科、創維、茅台、等獲利頗豐。

2006年,段永平以62萬美元拍得了巴菲特慈善午餐。在巴菲特午餐上他還帶了一個80後小兄弟。這個小兄弟就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黃崢和段永平的結識也是一段奇緣,2002年黃崢通過MSN添加了一位陌生網友,這個網友向他請教了一個技術問題。黃崢學的是計算機。很快幫網友解決了問題。這個網友就是丁磊,出於對黃崢的欣賞和感謝看到黃崢要去美國留學。於是他把黃崢引薦給了段永平。04年黃崢碩士畢業找工作,經段永平指點加入了谷歌。

2007年黃崢開始創業,段永平直接從步步高分了一塊業務給黃崢。創辦了一家叫做歐酷的電子商務網站 ,銷售步步高等電子產品和電話。而當時的京東日銷量也僅剛剛突破3000,到了10年的時候,京東一年的營業額達到了100億的時候,歐酷網只有6000萬。看到巨頭出現,並且當時市場上類似於3C電子商務網站有大大小小幾百家。於是黃崢把歐酷賣給了蘭亭集勢的老闆,成功套現。其後黃崢創立其他公司。

2015年創立拼多多,段永平都無數次指點出謀劃策。甚至直接出資,可以說沒有段永平就不會有黃崢的今天。

2020年段永平59歲,如今他的弟子金志江掌舵的步步高教育電子穩占點讀機等教育產品首位。陳明永掌舵的OPPO和沈煒掌舵的Vivo分別位居2020年一季度全國手機出貨量第一名和第二名。黃崢掌舵的拼多多成為2020年一季度電商行業活躍用戶數和市值第二名。

段永平的人生哲學就是「本分」,或者說胸無大志,「大是好大喜功的大,所謂胸無大志,是說要腳踏實地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