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公司於2010年1月1日購入B公司股票,佔B公司實際發行在外股份的30%,A公司採用權益法核算此項投資。取得投
(1000-10+5-80)*30%=274.5(假定所得稅率0%)
(1000/75%-10+5-80)*75%*30%=280.875(假定所得稅率25%)
拓展資料:
一般出資收購肯定是被收購的公司具有較好的效益,收購後資產證券化會有較大的增值。所以一般而言股價會上漲,好的資產收購還會引起股價大幅上漲。
上市公司收購是指收購人通過法定方式,取得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發行在外的股份,以實現對該上市公司控股或者合並的行為。
它是公司並購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實現公司間兼並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購過程中,採取主動的一方稱為收購人,而被動的一方則稱為被收購公司或目標公司。
由此可得,公司出資收購其他公司,對股票是有影響的。
拓展資料:
證券法律制度以保護社會公眾投資者利益作為基本理念,大股東對公司事務的壟斷及隨意控制,會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各國根據其經濟發展狀況,對通過收購行為逐漸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各種資產交易或產權交易,都給予相當程度的謹慎。
公司收購一旦演變為經濟壟斷,或者有可能消減市場競爭程度時,國家必然要藉助行政手段予以干預和規范,從而形成了上市公司收購上的一系列特殊規則。該等特殊規則有兩個層次的法律效果:
1、證券法的域內效力及規則。依照《證券法》規定,持有上市公司發行在外股票5%以上的大股東,其持有公司股票每發生5%的增減,必須履行一定的信息披露義務,且在一定期限內禁止其繼續購買本公司股票。
2、證券法之域外效力及規則。根據國外反壟斷法規則,上市公司收購以及超過一定金額的購並行為,必須在獲得國家專門機構審查後才得以實施。對上市公司收購的反壟斷審查問題,我國尚無明確規定。
上市公司收購制度是旨在保護社會公眾投資者利益,規范大股東買賣上市公司股票的特殊規則體系。大股東買賣上市股票行為無論是否構成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均受到這一規則體系的限制與規范。
② 尋找練習題............
謝謝你,我也正在學這個,十一月一日我要考試了,好緊張,我正想找些練習題做做。非常感謝!
③ 股份比例計算方式總出資22萬,A出12萬,B出10萬,最後剩了72864萬,A分多少B分多少
12萬約佔22萬的55%
10萬約佔22萬的45%
如果72864萬的桐蔽宏話
A=72864*0.55=40075.2萬局冊
B=72864*0.45=32788.8萬並孫
④ 大家幫忙做幾道審計題,要詳細答案,謝謝了
1、按照你給出題目數據調整後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為:8800W。因為當日佔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的份額是44000*20%=8800W大於初始成本1010W。
調整原則是初始成本大於占被投資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不做調整;小於時調曾初始成本並確認營業外收入。
從數據來看我估計你打錯了,應該是實際支付10000萬吧?不然,X公司就真的賺大了。
2、首先按照上題的思路,調整後的初始成本應該是2100W。可回收金額為1600W,差額就是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500W。
3、關鍵在於找出利息可以資本化的月度。開始資本化的時間必須同時符合三個條件: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鉛凱枯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從題目來看,4月1日只符合第二個條件,不能開始資本化,7月1日才正式符合了3個條件,可以開始資本化,因此7月分的利息應該資本化。
對於中斷資本化時間規定如下: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的,應當暫停槐洞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正常中斷期間的借款費用應當繼續資本化。
8-11月因為安全事故中斷施工,屬於非正常中斷,且時間超過3個月,該期間的利息費用不能資本化。
所以,06年可資本化的時間只有兩個月7月和12月,利息支出是:(2000*6%/12)*2=20萬,該期間閑置資金獲得投資收益是7萬(如題所述)。
由於這筆錢是專門借款,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應當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減去將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後的金額,確定為專門借款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並應當在資本化期間內,將其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成本。
所以,資本化的利息金額是20-7=13萬
4、初始投資成本=22+0.15-10*0.1=21.15萬,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初始成本包括實際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稅費,同時,已宣布但是未發放的現金股利,不能作為初孫梁始成本,而應該作為應收股利扣除出來。
僅供參考
⑤ 求助解答下面題目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假設A公司以銀行存款4000萬元購入B公司2000萬股,占其股份的30%。則對B公司具有重大影響,需要採用權益法計量投資。以下是相關會計分錄:
2019年1月4日,購入B公司股份:
銀行存款 4000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 4000萬元
2019年,投資對B公司的影響:
投資收益 6000萬元
其他綜合收頌銷益 140萬元
投資收益凈額 6140萬元
其中,投資收益 = 2019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 × A公司持有的股份比例 = 2000萬元 × 30% = 6000萬元。
2019年B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陸櫻皮分配 400萬元
應付股利 400萬元
2019年B公司實現凈利潤和其他綜合收益分別計入:
投資收益 6000萬元
其他綜合收益 140萬元
投資收益凈額 6140萬元
2020年B公司宣布分派現金股利:
應付股利 400萬元
現金 400萬元
2020年B公司發生凈虧損:
投資收益凈早差額 -1500萬元
其他綜合收益 - 35萬元
投資收益 -1465萬元
其中,投資收益 = 2020年B公司實現凈虧損 × A公司持有的股份比例 = -500萬元 × 30% = -150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的變化由於不影響A公司的權益,不影響A公司的會計處理。
2021年5月30日,A公司將其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全部轉讓:
銀行存款 5000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 4000萬元
投資收益凈額 2200萬元
其中,投資收益凈額 = 2020年底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 2021年5月30日轉讓的股權成本 = 4000萬元 - 5000萬元 = -1000萬元。
以上為基本的會計分錄,實際的會計處理可能受到不同的會計准則和稅法規定的影響。
⑥ a公司於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五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十萬股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每股支付
購入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70
應收股利 10
投資收益叢仿李 1.5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81.5
年末:滲遲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大拍動 12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2
⑦ 2. A公司於2009年1月1日以1 000萬元購入B公司股票400萬股,每股面值1元,佔B公司實際發行在外股數的30%,
(1)2009年1月1日逗豎肢: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1 0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2)2009年12月31日:
調整後凈利潤=340-(300-200)/10-(100-50)/5-(500-300)×60%=2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整60(200×30%)
貸:投資收益 60
(3)2010年12月31日:
纖哪調整後凈利潤=-500-(300-200)/10-(100-50)/5-(500-300)×40%=-600(萬元)
借:投資收山世益 180(600×30%)
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整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