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紐約股票停止交易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紐約股票停止交易

發布時間: 2023-03-12 00:02:34

⑴ 美股停牌能停多長時間

根據美股交易規則,熔斷機制在美國交易時間內共分三個檔級:第一級為漲跌達7%時,第二級為漲跌幅達13%時,第三級為漲跌幅達20%時。

1、如果觸發一級(7%)或者二級(13%)市場熔斷,且時間是在美東時間9:30-15:25(含)之間,全市場所有股票暫停交易15分鍾;美東時間15:25之後,不暫停交易;如果該交易日為半天交易,則時間分界點為12:25。
2、如果觸發三級(20%)市場熔斷,全市場停止交易,直至下個交易日開盤。

3月9日,標普500指數暴跌7%,觸發的就是一級市場熔斷,美股暫停交易15分鍾。

(1)美國紐約股票停止交易擴展閱讀:
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動停盤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具體來說是對某一合約在達到漲跌停板之前,設置一個熔斷價格,使合約買賣報價在一段時間內只能在這一價格範圍內交易的機制。

2020年3月9日,紐約股市開盤出現暴跌,隨後跌幅達到7%上限,觸發熔斷機制,恢復交易後跌幅一度有所收窄,收盤時紐約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7% 。
3月12日,美國三大股指在開盤後即遭遇暴跌。道瓊斯指數開盤狂瀉超過1400點,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超過6%。市場分析認為,標普500可能很快再次跌穿7%熔斷線,導致本周美股第二次15分鍾熔斷停盤。
3月16日,美國三大股指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跌逾7%,觸發熔斷機制,停盤15分鍾 。
3月18日午間,紐約股市暴跌再度觸發熔斷機制

國外交易所中採取的熔斷機制一般有兩種形式,即「熔即斷」與「熔而不斷」;前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交易暫停,後者是指當價格觸及熔斷點後,隨後的一段時間內買賣申報在熔斷價格區間內繼續撮合成交。國際上採用的比較多的是「熔即斷」的熔斷機制。

我國股指期貨擬將引入的熔斷制度,是在股票現貨市場上個股設置10%的漲跌幅限制的基礎上,為了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非理性過度波動而設立的。按照設計,當股票指數期貨的日漲跌幅達到6%時,是滬深300指數期貨交易的第一個熔斷點,在此幅度內「熔而不斷」,在到達「熔斷」點時仍可進行交易10分鍾,但指數報價不可超出6%的漲跌幅之外;10分鍾之後波動幅度放大到10%,與股票現貨市場個股的漲跌停板10%相對應。

⑵ 美股熔斷時間

熔斷機制,也叫自動停盤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
通俗一點講,就類似於當電路中出現短路時,斷路器會立即斷開電路,保護電器不受損傷。
二、產生背景
時間需要撥回被稱為黑色星期一的1987年10月19日。那天美國紐約股票市場爆發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盤事件,道瓊斯指數暴跌508點,日跌幅達到創紀錄的22.6%,由於沒有熔斷機制和漲跌幅限制,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淪為貧民,這一天也被美國金融界稱為「黑色星期一」。
1240
1988年10月19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與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了紐約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熔斷機制。
最開始美國熔斷機制的基準指數是道瓊斯工業指數,後來修改為標准普爾500指數。
三、等級
在美國交易時段,熔斷機制可以分為三級。
(1)一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7%。
(2)二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13%。
(3)三級市場熔斷,是指市場下跌達到20%。
在這里,市場下跌,是指標普500指數在常規交易時段(美國東部時間9:30-16:00),指數點位相對於前一日收盤點位的下跌。如果該交易日為半天交易,則收盤時間為13:00。
四、非美國交易時段熔斷怎麼規定?
在非美國交易時段,如果股指期貨價格上漲或下 跌達到5%就會觸發熔斷機制。
五、觸發熔斷後會發生什麼?
(1)下跌7%或13%
如果觸發一級或者二級市場熔斷,且時間是在:
美東時間9:30-15:25(含)之間,全市場所有股票暫停交易15分鍾。
美東時間15:25之後,不暫停交易。
另外,如果該交易日為半天交易,則時間分界點為12:25。
需要注意的是,基於一級市場熔斷、二級市場熔斷的全市場交易暫停,一天只觸發一次。
(2)下跌20%
全天任意交易時段,如果觸發三級市場熔斷,全市場停止交易,直至下個交易日開盤。
六、熔斷機制有何影響?
熔斷機制有許多好處,一方面,熔斷機制有利於穩定市場情緒,防範投資者的過度反應;另一方面,相較於對個股的限制,對證券市場的整體性波動限制更平衡了小散戶和大莊家的力量。
美股歷史上的幾次熔斷時間表
第一次
1997年10月27日(星期一),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第一次出現熔斷。其時是柯林頓任總統時 ,由於亞洲金融風暴危機而引起。
第二次
2020年3月9日(周一),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和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美股又遭遇了黑色星期一。開盤出現暴跌,標普500指數一度跌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鍾。此是美股歷史上第二次熔斷。
距離美股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熔斷已經時隔23年。
第三次
2020年3月12日(周四),美股開盤後僅5分鍾,標普500指數跌幅擴大至7%,觸發本周第二次熔斷,美股暫停交易15分鍾,這也是美股史上第三次熔斷。
道指熔斷前跌1696.31點報21856.91點,納指跌7.03%報7393.25點。
而在 周三亞洲交易時段,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疫情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暫停從歐洲到美國的所有旅行後,納指期貨大跌超過5%,觸發熔斷。道指期貨跌5%,標普500指數期貨跌4.5%。
第四次
2020年3月16日,也是一個黑色星期一。
3月16日,美股開盤後暴跌7%觸發熔斷機制,原油價格暴跌使原本就因冠狀病毒疫情擴散而處於邊緣的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標普500指數日內跌7%,觸發第三次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鍾。
重挫使標普500指數自2月19日創下的高位下跌近20%,道瓊斯指數跌至11.93%險些觸發二級熔斷。

第五次
美東時間時間2020年3月18日,美股繼續暴跌。其中,道瓊斯指數抹平特朗普執政以來全部漲幅,標普500指數於美東時間3月18日12時56分跌破7%,因此導致美股再次觸發熔斷機制,這是美股自今年3月以來第四次觸發熔斷,也是史上第五次觸發熔斷。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歷史上現有的五次發生熔斷時間其中有三次出現在星期一,再加上1987年10月19日下跌22.6%的那天,也是星期一!
因此,「黑色星期一」一直是個讓股民膽戰心驚的一個日子!

⑶ 美股幾點開市和閉市

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美股的開盤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至次日凌晨4:00。在11月初到4月初,美國採用冬令時,美股開盤的交易時間則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其他時間為休市時間,不能進行任何交易。

⑷ 美股退市規則

很復雜的,不同交易所也不一樣

看看這個,如果滿意給點分吧

一、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退市標准

在美國,上市公司退市的主要標准包括:股權的分散程度、股權結構、經營業績、資產規模和股利的分配情況。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終止上市:l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市值少於100萬美元;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4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而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並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6連續5年不分紅利。

紐約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終止上市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這些規定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公眾股東數量達不到交易所規定的標准;2股票交易量極度萎縮,低於交易所規定的最低標准;3因資產處置、凍結等因素而失去持續經營能力;4法院宣布該公司破產清算;5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欠佳;6不履行信息披露義務;7違反法律;8違反上市協議。

二、納斯達克的退市標准

根據納斯達克的有關規定,上市條件分為初始上市要求和持續上市要求,而且後者是與前者相互對應的。只有符合初始上市要求的公司才能上市。上市以後,由於上市公司的狀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不一定始終保持初始的狀態,但起碼應當符合一個最低的要求,即所謂持續上市要求,否則將會被納斯達克予以摘牌。以納斯達克小型資本市場為例,其持續上市標准包括:1有形凈資產不得低於200萬美元;2市值不得低於3500萬美元;3凈收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或最近三個會計年度中的兩年不得低於50萬美元;4公眾持股量不得低於50萬股;5公眾持股市值不得低於100萬美元;6最低報買價不得低於1美元;7做市商數不得少於2個;8股東人數不得少於300個。上市公司如果達不到這些持續上市要求,將無法保留其上市資格。就最低報買價來說,納斯達克市場規定,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每股價格不足一美元,且這種狀態持續30個交易日,納斯達克市場將發出虧損警告,被警告的公司如果在警告發出的90天里,仍然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自救以改變其股價,將被宣布停止股票交易。這就是所謂的「一美元退市規則」。「一美元」是納斯達克判斷上市公司是否虧損的市場標准,而不是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但是,這一市場標准也客觀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真實內在價值。除以上數量指標外,納斯達克市場對公司的初始上市或持續上市還有其他要求,主要包括:一是法人治理結構方面的要求,包括年報、中報的報送,獨立董事,內部審核委員會,股東大會,投票機制,徵集代理表決權機制,避免利益沖突等;二是對公司經營合規守法方面的要求。據統計,在納斯達克市場80%左右的股票在上市後的第3年便因公司破產或被購並而退市。可見,在納斯達克市場上,上市公司退市是一種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場行為。

⑸ 美股今天為啥不開市

美股非交易時間不開市,美股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夏令時期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冬令時期間(晚22 : 30-次日凌晨5:00),法定節假日不交易,目前美股實行注冊制,實行t+0交易,不設漲跌停限制,股票每筆交易不限股數,一股也可以交易。美國股市泛指美國紐約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主要指標包括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及納斯達克100指數,這三大股指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
拓展資料:
1、美股是t+0交易嗎
是,美國是t+0交易,即投資者當前可以隨便在哪個價格開空或者開多,然後進行交易,根據投資者的習慣,當天做個上千筆交易其實也沒有關系。當然,美股主要是在我們時間的晚上進行交易,所以很多投資者若是參與美股交易的話,那麼就需要考慮一個倒時差的問題。
2、美股怎麼做空
①通過券商融券賣出美股:即先從券商借入某股票,再將股票賣出,待股票價格下跌,再買入,買入後再將股票還給券商。由於平倉時的買入價要低於建倉時的賣出價,投資者便通過融券賺取了價差收益。
②買賣個股期權:美國作為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許多個股都有是期權的,可以買入看跌期權來做空。看跌期權即以事先協定好的價格賣出某一資產的權利,只要資產價格低於協定價格與權利金之和,就可以獲得收益。
③買賣股指期權:美國三大股指納斯達克、標准普爾、道瓊斯都有相對應的股指期權,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相關的看跌期權來進行做空,盈利機制同上。
④做空股指期貨:美國三大指數都有對應的股指期貨,通過股指期貨進行賣空要更加的方便。
3、美股怎麼買入
①是直接開通美元賬戶,然後在美元賬戶裡面進行購買。
②是通過一些外資基金進行購買,這樣我們就不用進行換匯。當然,除開這兩者方式還有一些非法的方式,例如某些配資公司也能進行買美股。

⑹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一場金融危機及其概況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從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股票市場的崩潰為開端,爆發了近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1929年10月24日,是美國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這一天上午10點,美國紐約華爾街的股票交易所開盤就出現拋售現象,股價狂跌,交易所內一片混亂。到收盤時,出售的股票達到1 600萬股,摺合1 280萬美元,創下股票交易額的最高紀錄。隨之而來的是更加洶涌的股票拋售狂潮。10月29日,紐約股票市場崩潰,各大小銀行出現了瘋狂擠兌的現象。隨之而來的是企業破產,農產品價格猛跌,失業人數激增,國民經濟陷入絕境,一場空前規模的經濟危機爆發,美國歷史上的「大蕭條」時代來臨。後人提到這段令人不堪回首的歷史時,稱之為「黑暗的十月」。

經濟危機爆發的前兆

事實上,這次經濟危機是美國經濟發展中多年以來種種弊端匯結成的惡疾。此前一年多來,由於受到來自歐洲的競爭者們的沖擊,美國財富創收的主要源頭──穀物出口價格開始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在國內,由於工人們的工資一直呈上升趨勢。收入豐盈的工人們已經採用貸款方式購買了住房、汽車等所有不動產和耐用商品。盡管社會上已經呈現出供過於求的態勢,但美國的各大工廠仍在不斷地擴大再生產的規模。

經濟危機爆發前的股票市場

股票市場也被經濟的繁榮沖昏了頭腦,成千上萬的人都在玩著鑽營股市的游戲。他們大量舉債,瘋狂地購買股票,他們確信買進賣出之間豐厚的利潤差會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償清貸款。隨著大量資金的源源湧入,整個股票交易市場空前繁榮起來。據可靠統計,在1929年,1 548 707人在美國29家股票交易所擁有賬戶。在1.2億人口中,接近0.3億戶家庭積極參與股市交易,有100萬投資者可以被稱為投機者。此外,在這些人中,接近2/3的人口(近60萬人)用客戶保證金(一筆並不屬於他們個人,也不能輕易用於生息的資金)炒股。於是,投資信託公司猛增,成為牛市(「牛市」是股票市場的專有詞彙,意為整體趨勢的上漲;反之,「熊市」即指股票狂跌,無法控制的局面。)後期的特徵。傳統上,股票價格一般大約是股票收益的10倍。在收益較高的保證金交易中,股票收益也只有1%或2%,而貸款購買這些股票所付的利率則達到8%~10%,遠遠超出保證金交易中的股票收益率。這樣,盡管美國無線電公司從來沒有分紅,但它的股票指數卻在1928年從85上升到410。到1929年,一些股票的價格是其收益的50倍。本來,股票市場的繁榮只能依靠於資本收益的提高,而現在它卻成了一種交易的形式。到1928年末,幾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信託投資公司進入股市,而且幾乎所有這些公司都在進行倒金字塔式的操作。因此,盡管股市表面一直增長,但作為股市增長的基礎,真實的經濟增長卻相當小。有實例說明,一個只有500美元投資的聯合創辦人公司,到1929年其名義資產達到686 165 000 美元;另一個其股票市場總市值達到10億美元的信託投資公司,其實際的資產只有600萬美元。可想而知,這些投機家的行為能造成股市虛假的繁榮,卻不可能真正使國家經濟得到發展,相反,這種僅依靠一種狂燥情緒支持的股票市場,很快達到了它發展的極限,導致國家經濟的全面崩潰。

在1929年9月的第一周,這種盛極而衰的趨勢已經初露端倪,股票市場出現變幻莫測、搖擺不定的態勢,股票價格總是出人意外地時漲時落,令那些盲目投資的股民們感到煩躁不安。9月中旬後,整個股票市場的趨勢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跡象。10月21日以後,股票市場開始狂跌,如是,引起了10月24日的大恐慌。

大蕭條

1929~1933年,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大蕭條」時代。從1929年10月發生的紐約的股票市場崩潰開始,引發了美國全境的企業破產、農產品價格猛跌,失業人數激增。在此大蕭條期間,美國城市大約有1300萬工人失業,總失業率從1929年以前的3.2%上升到24.9%,1934年達到26.7%。3400萬男人、女人和兒童根本沒有任何收入,這里還不包括那些遭受巨大損失的農民,國民經濟陷入絕境。而大量失業的農業工人又紛紛地湧入城市,在城市裡,大批無家可歸的窮人沿街乞討、露宿街頭,美國人民墜入苦難深淵。胡佛的名字成了貧困的代名詞。人們把流浪者住的窩棚稱為「胡佛小屋」,戲稱他們自己席地而居的舊報紙為「胡佛毯」。

在大蕭條期間,美國人口進入一個逆增長時期,結婚率和生育率(生育率從20年代末的20‰降低到16.6‰)都十分低,許多家庭解體,人們的道德和信念水平也發生了強烈動搖;中小學教育也受到了嚴重破壞,拖欠教師工資和教師失業的事件數不勝數,中等收入水平的人群迅速淪落,不少著名文化人也被捲入赤貧的人群中。《憤怒的葡萄》一書的作者約翰·斯坦貝克連肥皂也買不起,使用豬油加草木灰和鹽做肥皂洗衣服,連寄稿件的錢也沒有。許多人沒有工作,被迫到處流浪。

大蕭條對資本主義世界的影響

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很快地波及到美國以外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長期以來,美國以外的各國都因為美國的經濟繁榮而受益不淺。歐洲的工業國家,另外還有日本,都已經在美國繁榮的社會經濟中開拓自己的市場,而此時此刻的美國,隨著國內需求量的銳減,必然會被迫採取提高關稅的保護措施。胡佛政府為了擺脫經濟危機而採取的高築關稅壁壘以保護國內市場的做法,使整個世界的經濟形勢變得更為糟糕,把全球都投入到失業、貧窮、飢餓的噩夢之中。美國的保護主義經濟政策,最終使它自食惡果,那些已經陷入極度貧困狀態的國家均已喪失了購買美國產品的能力。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被捲入這場危機中,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業工人高達3 000萬以上;引發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更強烈的反抗和世界局勢的動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誘因。

直至1933年,這種經濟大蕭條的局面才有所緩解,而事實上,沒有哪個國家真正在短時期內擺脫這一蕭條的影響。例如,法國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經濟也沒有恢復到1929年以前的狀況;德國是第一個振興起來的國家,從1933年開始,納粹希特勒的統治開始主宰德國的命運,從振興軍事力量著手,在一年內,德國實現了充分就業;英國從1937年開始籌劃戰爭,重整武備,失業率才開始下降,但直到1939年9月3日戰爭爆發時,其失業率仍然處於歷史上最高水平;美國華爾街的大亨們也是從備戰和軍火交易開始,才使股票價格回到1929年的水平。

20世紀3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的特點

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危害大。首先,這場危機襲擊了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震動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而且波及了每個國家中的所有經濟部門;以往的危機只持續1~2年,這次危機則持續4年之久,而且各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民經濟長期難以恢復到危機之前的水平。1933年,在短期復甦之後又進入一個新的蕭條期;在危機期間,資本主義各國的生產總值大幅度下降。在過去的經濟危機期間,生產縮減幅度在10%至15%之間,而這次經濟危機使全世界資本主義各國的生產下降了44%,平均工業生產總值下降到1908至1909年的水平。德國和英國兩個危機嚴重的國家,其工業生產總值倒退到1896年至1897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