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STEAM活動和哪個知名大學的校訓相像
圍繞航天STEAM教育,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北大新世紀溫州附屬學校和溫州道爾頓小學舉行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開展衛星冠名、立方星研製、航天主題課程開發與實施等深入合作。溫州市教育局原局長林衛平、九天微星首席教育官黃忠、教育事業部總經理李天麒、立方星總設計師劉星亮、北大新世紀溫州附屬學校校長黃茂法、溫州道爾頓小學校長白莉莉以及多位師生代表出席了儀式。簽約儀式上,九天微星宣布將一顆立方星命名為「立可達教育衛星」,該星預計於今年11月發射。據介紹,「立可達」取自溫州道爾頓小學校訓「志可立達」和北大新世紀溫州附屬學校校訓「獨立、自信」之意。根據合作協議,九天微星將為北大新世紀溫州附屬學校、溫州道爾頓小學建設包含校園衛星測控站的太空創客實驗室,提供專業的航天STEAM教育服務,同時聯合兩校共同研發航天STEAM教育創新課程。此外,兩所學校的師生還將深度參與這顆立方星的設計、研製,並通過建在學校的校園衛星測控站,獲得測控衛星的巔峰體驗。
㈡ 彭媛媛為什麼離開九天微星
據查詢相關信息得知彭媛媛沒有離開九天微星。因為媛媛是九天微星的創始人,2017年,九天微星在第六屆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組的冠軍;2020年9月,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的首個落地項目——衛星工廠在唐山啟動建設。2021年8月24日,彭媛媛作為市人大代表接受采訪,發揮航天產業優勢,促進科教文,發揮航天產業優勢,促進科教文融合發展。。
㈢ 哪位老師知道(600734)S*ST實達電腦到哪裡去了
S*ST實達18日起暫停上市
一、關於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安徽實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和我司案件的情況
我司曾於2007年2月15日和2007年4月18日兩次就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安徽實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和我司案件發布公告。根據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2007)合民四初字第0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因我司替安徽實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貨款結算提供擔保,應償還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貨款人民幣496,948.00美元並就150,000.00美元承擔從2005年6月4日至判決生效日每日萬分之二利息。
現我司與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友好協商,已達成和解協議。根據協議約定,在我司按原欠貨款496,948.00美元的30%即149,084.40美元一次性支付給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免除我司其餘全部債務及利息,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由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
二、關於深圳市三諾電子有限公司訴安徽實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和我司案件的情況
我司曾於2005年12月24日和2006年11月2日兩次就深圳市三諾電子有限公司訴安徽實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和我司案件發布公告。根據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2006)深寶法民二初字第0023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因我司替安徽實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貨款結算提供擔保,應償還深圳市三諾電子有限公司貨款人民幣856,837.00元及每日百分之零點二利息(以100萬元擔保責任為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現我司與深圳市三諾電子有限公司經過友好協商,已達成和解協議。根據協議約定,在我司按原欠貨款856,837.00元人民幣的25%即214,209.25元人民幣一次性支付給深圳市三諾電子有限公司後,深圳市三諾電子有限公司同意免除我司其餘全部擔保債務,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和執行費用由深圳市三諾電子有限公司承擔。目前我司已支付上述214,209.25元人民幣欠款,深圳市三諾電子有限公司已向廣東省陽春市人民法院申請結案。
為進一步推動我司的債務重組,目前我司正在與其他有關債權人就債務重組問題積極進行協商。
特此公告。
福建實達電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8月30日
等哈...到時會清算 http://..com/question/34173533.html
㈣ 新風口衛星互聯網:戰火早已熊熊燃燒
4月20日,衛星互聯網首次被明確列入「新基建」的范圍之內。
互聯網,人們很熟悉,但是加上衛星二字,就變得難以理解。其實衛星互聯網,指的是利用大量的衛星組成通訊網路,利用衛星通信覆蓋面廣、容量大、不受地域影響等優勢,有效解決邊遠、分散地區以及空中、海上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問題。
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和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一同構成了新型的信息基礎設施,也就是所謂的「新基建」。 搭上「新基建」順風車的衛星互聯網,也成為了一個不小的風口。
新基建風口
新基建的春風猛烈,也為衛星互聯網這個風口帶來了一陣不小的春風。
在政府的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後,當日下午衛星互聯網概念股走強,多家相關公司股票股價上漲。截至當天收盤,中國衛通漲停,中國衛星上漲7.83%,華力創通上漲5.25%,北斗星通上漲4.5%。此外,航天信息、四維圖新、航天電子、航天發展均有小幅上漲。
衛星通信是目前僅有的可同時實現抗毀性強、覆蓋范圍廣、部署快速靈活、傳輸容量大、性能穩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的通信技術。衛星通信可以實現有線電話網和地面移動通信網均無法實現的廣域無縫隙覆蓋,尤其適用於傳統陸地通信不宜覆蓋的地區。
對於廣大低業務密度地區與通信基礎設施嚴重缺失地區人口來說,搭建衛星互聯網基礎設施來使其接入全球互聯網是核心解決方案之一。而根據聯合國披露的關於全球互聯網接入數據顯示,全球有49%的人口依然未進入互聯網世界。
可想而知,如果衛星互聯網真的可以將這近一半地球人口開發成其用戶,將會取得何等的收益。
而衛星互聯網的這種覆蓋率剛好和即將商用的5G實現互補。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區,5G保證了大量用戶同時使用的高速網路,而在5G覆蓋較少的偏遠地區,諸如大海、沙漠、林區等人煙罕至的地區,衛星互聯網確保了區域之中用戶的網路使用。
衛星互聯網:商業沃土
廣袤的太空不再是一片神秘空間,而是一片商業沃土。
2019年,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營業總收入總和為1.41萬億元。按照「太空狂人」馬斯克推出的「星鏈」系統客戶約占傳統電信用戶的3%—4%比例來估算,未來我國衛星互聯網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420—560億元。
當然,衛星互聯網也將為全產業鏈提供投資機會,從衛星製造到火箭發射,每一個細分行業都充滿了商機。
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主要由衛星製造及火箭發射、地面基站及終端設備和衛星通信運營三部分。按照美國衛星協會(SIA)的預測,三部分的市場規模佔比約為7.5%、44.6%和47.9%。
因此,與衛星製造和火箭發射相關的公司將首先受益,與終端設備和衛星通信運營相關的公司將在後期受益,但市場空間更大。
根據天風證券預估,我國衛星互聯網年產值將有望於2028年達到0.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衛星製造年產值403.62億元,火箭發射年產值180.7億元,地面設備1716.1億元,衛星應用1733.9億元。
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的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全球航天經濟規模已經到達3600億美元。不難看出,未來在這方面的市場仍然有十分巨大的發展潛力。
當然,如此巨大的市場中,早已經是風起雲涌。
率先發力的國外 科技 巨頭
雖然人類出生在地球、生長在地球,但是人類的眼光卻不僅僅局限於地球。
馬斯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15年,馬斯克正式提出「星鏈計劃」 ,計劃將在2019-2024年間發射約1.2萬顆衛星組成「星鏈」網路,並在全球范圍內提供低成本的互聯網服務。
2019年5月,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用獵鷹9號火箭將「星鏈計劃」首批60顆衛星送入軌道。截至2020年3月,SpaceX已成功將第六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根據報道,SpaceX今後將計劃每兩周發射一批衛星,以完善其「星鏈計劃」。
雖然與計劃的1.2萬顆衛星相比,已經發射的180顆衛星僅僅是九牛一毛,但這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商業衛星 星座 。
此外,OneWeb公司作為星鏈計劃的主要競爭對手,其造星能力也不容小覷。
OneWeb公司聲稱,它是第一個利用商業化和批量生產技術大大降低衛星生產時間和成本的公司。相比於行業內製造每顆衛星一般需要12—18個月的速度,OneWeb衛星公司的衛星製造速度高達每天2顆。
同樣發力衛星的還有亞馬遜。其「柯伊伯項目」計劃將3236顆衛星發射入軌,並為全球提供低延遲、高速度的太空互聯網服務。盡管亞馬遜官方還沒有表示何時發射其第一顆柯伊伯衛星,但根據亞馬遜向國際電信聯盟申請了為期7年的頻段來看,衛星升空指日可待。
而根據彭博社的報道,蘋果公司也正在研發衛星網路技術,試圖找到將數據(如互聯網連接)直接傳輸到其設備上的方法。報道中提及,蘋果已經擁有約12名相關行業的工程師,預計五年內部署其成果。
無論是SpaceX還是OneWeb,或者是亞馬遜和蘋果,他們早已經瞄準了廣袤無垠的太空,正在或是已經建設了其衛星互聯網體系。這也讓他們捷足先登,搶佔了市場。
窮追不舍的國內企業
當然,仰望星空的不只是馬斯克他們,在國內,依舊有不少的企業將目光匯聚在了頭頂的那片天空。
盡管在衛星互聯網這個賽道中,相比於美國的建設進度,中國落後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但目前兩國仍然同處於第一梯隊。
央企集團方面,早在2015年中國航天 科技 和中國航天科工就分別提出自己的低軌通信項目「鴻雁 星座 」和「虹雲工程」。這兩項工程均在2018年底發射了自己的首顆驗證衛星。
鴻雁 星座 計劃由300顆低軌道小衛星及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可以為用戶提供全球實時數據通信和綜合信息服務。虹雲工程計劃發射156顆衛星,計劃組成一個星載寬頻全球移動互聯網路。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航天 科技 下屬的上市公司中國衛通,作為一家從事衛星運營服務的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通信衛星資源且自主可控的衛星通信運營企業。
除了這些「國家隊」之外,同樣發力的還有民營航天公司。
2020年1月16日,銀河航天成功發射其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頻通信衛星,該衛星可通過衛星終端為用戶提供寬頻通信服務。九天微星則計劃用72顆衛星,構建低軌物聯網 星座 。按照計劃,九天微星的物聯網衛星 星座 ,將在2022年前完成部署。
而 汽車 企業吉利 科技 旗下的時空道宇公司,也著手招聘火箭工程師,預備涉足火箭領域。並得到了吉利 汽車 集團副總裁楊學良的證實。
雖然我國對商業衛星產業規劃及低軌小衛星組網技術的 探索 起步相對較晚,但目前國企和民營衛星 星座 計劃整體呈現出更加多樣化和多點位的格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起步晚的不足。
衛星互聯網早已是一片紅海
不難看出,這一片風起雲涌的市場,早已不是一片藍海。但是身處「新基建」的風頭浪尖之上,難免會有人被熱情沖昏頭腦,失去理智。
事實上,所謂太空互聯網或者衛星互聯網並非是一個新興概念。在上世紀90年代,摩托羅拉就推出了由11條軌道、每條軌道7顆衛星組成的低軌移動衛星通信系統——銥星計劃。其理念和如今的衛星互聯網計劃別無二致,都是通過衛星網路來保證通信。
但是銥星計劃本身的優勢並沒有掩蓋掉高昂成本帶來的劣勢。在銥星計劃還沒有完成衛星網路布局的時候,通信運營商已經實現了蜂窩移動通信的全覆蓋,在加上網速的提升和費用的下降,直接讓銥星公司在本世紀初宣布破產。
同樣深陷破產危機的還有之前提及的OneWeb公司。在疫情影響之下,OneWeb正在考慮申請破產,以解決在應對高成本和激烈競爭之時出現的資金短缺問題。
不難看出,成本問題依舊是衛星互聯網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此外,盡管發展潛力巨大,但是想在市場中保持一席之地,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還有如何在競爭中生存。
衛星這種硬 科技 行業,需要的不是噱頭和風向,而是 科技 含量和技術壁壘。這片市場早已被頭部玩家占據,如果不能確保自身的 科技 實力和差異化競爭能力,僅僅將衛星互聯網作為噱頭,那還是遠離這個行業為妙。
新風口的風很大,未來的市場也同樣巨大,衛星互聯網更是不可否認的未來趨勢。但這個行業並非想像中的藍海一片,市場中的競爭依舊十分劇烈。新基建的確吹來了春風,但是能不能順勢而上,需要的卻是更加基礎的實力。
㈤ 微星客服電話
微星客服電話是400-828-8588。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8月,英文品牌名稱:Micro-Star。總部位於中國台灣新北市中和區。全球前三大主板廠商和顯卡生產商之一,是專業的游戲筆記本和內容創造筆記本廠商,致力於為全球游戲玩家與創作者提供所需的裝備和科技,客服電話是400-828-8588。
微星歷史
微星於1985年由徐祥、黃金請、林文通、游賢能、盧琪隆五位曾任職於台灣新力公司的工程師共同創辦。五人早期均任職於台灣索尼,當時徐祥、游賢能、黃金請三人在PC部門,盧琪隆在顯示器部門,林文通則在生產部門。
1985年,這五人先後離開台灣索尼;隨後於1986年8月正式成立微星科技。
1988年,微星科技廠房遷移至台北市和平西路。1995年,微星科技開始發展多元化經營。1996年,MSI微星科技就在中國大陸(上海)設立了總部——上海微星工貿有限公司,此後MSI微星在中國的營業額一直保持著年100%—300%的高增長率。
除上海總部外,另在南京、北京、深圳、沈陽、成都、中國香港等地設立了分公司,把MSI產品行銷至全國各地。1997年,微星科技新北市中和一廠落成。1998年,微星科技股票於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0年,微星科技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工廠創建-恩斯邁電子有限公司。2001年,微星科技新北市中和三廠落成。2001年,微星科技成立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廠-微盟電子有限公司。2002年,微星科技於荷蘭成立歐洲運籌中心。
㈥ 北京市九天微星黃梁擔任什麼職位
北京市九天微星黃梁擔任董事長職位。九天微星主營業務為商業衛星定製、星座核心服務和衛星行業終端應用。九天微星衛星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成為小衛星全產業鏈服務商。
㈦ 怎麼買微星科技的股票
科技股有線上開戶和線下開戶兩種方式。
線上開戶也就是直接通過手機下載股票交易軟體,然後根據提示進行開戶即可。
線下開戶可以通過營營業部進行開戶,去的時候只要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按要求即可完成開戶。
㈧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2015-06-25在北京市昌平區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七北路42號院4號樓5層3單元506室。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01348433587F,企業法人彭媛媛,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推廣;版權貿易;計算機系統服務;基礎軟體服務;應用軟體服務;產品設計;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軟體開發;教育咨詢(不含中介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
㈨ 九天微星股票代碼
九天微星還沒有上市,所以還沒有股票代碼。
九天微星成立於2015年,主營業務為衛星整星研製及在軌交付、地面終端研製和衛星通信行業解決方案。2018年,兩次發射共8顆衛星並全部成功運行,率先實現民營企業百公斤級衛星的自主研製及在軌驗證。2020年,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在唐山動工。這是全國首個由國家發改委核准建設的民營衛星工廠,預計2021年中建成並具備生產製造能力。目前,衛星載荷工廠啟動方案設計,預計2021年中在四川宜賓動工。九天微星深度參與國家「衛星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領先的小衛星全產業鏈服務商。
【拓展資料】
華力創通(300045.SZ)公布,公司與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九天微星」)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衛星互聯網融合星新技術體制研究、衛星互聯網地面終端研發和商業航天產業化發展開展戰略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在商業航天、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行業應用領域的創新思維、專業和資源優勢,本著積極務實的態度,共同承接交通、環保、應急和數字經濟等重大商業航天產業化工程,實現長期穩定合作,互利共贏。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九天微星)成立於2015年,是國內領先的微小衛星全產業鏈服務商,為政企客戶提供商業衛星定製、星座核心服務、行業終端應用和航天科技教育。2018年,九天微星兩次發射共計8顆衛星,全部成功在軌運營,率先實現百公斤級衛星的設計研製和在軌驗證。
2019年起,公司代表民營企業積極部署衛星互聯網新基建。2020年,脈動式衛星工廠在唐山市啟動建設,將批量化生產的方式引入衛星製造領域,2021年中建成並具備年產100顆衛星的能力,這也是全國首個由國家發改委核准建設的民營衛星工廠。目前,九天微星有多顆商業衛星在研,衛星載荷的批量化產線也已啟動方案設計,2021年在四川宜賓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