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股市是從哪年哪月哪日開始的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1811年由經紀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運營,從此有了美國股市。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1、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2、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3、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4、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1)美國100年股票周期擴展閱讀:
1811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嚴格意義的美國證券市場真正形成。1850年代,華爾街成為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1790年,當時的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規模發行債券直接導致了證券市場的活躍。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時期,美國聯邦政府為軍費融資,證券市場得到空前發展,股票發行也迅速增加。
1860至1870年,鐵路股票在美國大量上市,出現了鐵路股票泡沫,使美國證券市場開始從過去的債券市場向股票市場轉化,但1886年以前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證券市場以國債、地方政府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為主,19世紀的後幾十年股票市場才開始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華爾街的主角。
『貳』 股市波動有哪些典型特徵
轉載:巴菲特關於100年間美國股市波動的實證研究
2001年11月10日,美國《財富》發表了《巴菲特談股市》這篇文章,文中巴菲特重申了股市整體表現長期來說與美國經濟整體增長性相關,長期來說,過度高估(Overpricing)或過度低估(Underpricing)的股價肯定會回歸於其內在價值。
在該文中,股神以翔實的歷史數據解釋說明了1899年—1998年的100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股神的實證研究證明,美國股市長期平均年復合回報率約為7%,但短期投資回報率會因為利率、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而不斷波動。這也就是格老所說的:「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從長期看,它是一台是稱重機」。
一、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
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64年—1998年間的前17年和後17年的走勢完全不同。
第一個17年:1964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4.12點,1981年年底為875.00點,17年間增長0.1個百分點,幾乎原地踏步。
第二個17年:1981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5.00點,1998年年底為9181.43點,17年間上漲超過10倍,為典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牛市行情。
美國股市在兩個17年間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原因何在呢?
專業人士想到的原因是GNP的波動導致股市的相應波動,也就是經濟學和金融學教科書上通常所說的「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一現象無法單純以美國宏觀經濟的波動來解釋: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股市低迷的第一個17年間,美國GNP增長率為373%,而在第二個17年的大牛市期間,美國GNP增長率只有177%,二者相差近一倍。
是偶然的巧合亦或其他?後視鏡看法一目瞭然。實際上,不僅僅是過去34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整個20世紀也是經常如此。
20世紀可以說是美國人的世紀,先後發明了汽車、飛機、收音機、電視與電腦。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美國GNP破記錄地凈增長了702%。盡管其中也包括 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和兩次世界大戰,但以10年為一個階段來比較,人們發現每個10年的人均實際GNP都在持續增長。或許人們認為穩定的經濟增長反映在股市上也應該會有股票指數的穩定增長才對。但事實遠非如此。
1900年—1920年美國人均實際GNP(以1996年美元價值計算)從4073美元增長到5444美元,增長了33.7%。而同期股票市場卻一點動靜也沒有,1900年初道.瓊斯指數為66.08點,1920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71.95點,20年間只有0.4%的年增長率,這種反差與1964年— 1981年的情況相似。
接下來的1920年—1930年的10年間,股市則一飛沖天,到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一度大漲到381點,上升了430%。
隨後的1930年—1948年的19年間,道.瓊斯指數幾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道.瓊斯指數只有177點。但同期的GNP卻增長了50%。
結果,接下來的1948年—1964年的17年間,道.瓊斯指數大漲5倍之多。之後就是上面提到的1964年—1998年的兩個截然不同的17年,先冷後熱,令世人驚異的大牛市結束了輝煌的20世紀。
如果用一種不同的時間分段法,在過去的100年間,經歷了3個時期的大牛市,包括44個年份,期間道.瓊斯指數總計上漲11000點。同時經歷了3次熊市,包括56個年份,盡管在這56年間美國經濟大幅增長,期間道.瓊斯指數卻總計下跌了292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股市的表現與宏觀經濟如此反常呢?請看下面股神巴菲特的解釋。
二、影響股市波動的三個關鍵因素
股神將股市如此反常的現象歸諸於利率、預期投資收益率兩個關鍵的經濟因素,以及一個與心理有關的因素。
影響股市的第一個關鍵經濟因素是利率。在經濟學中,利率就好比物理學中的地心引力一樣,不論何時何地,利率任何的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全世界所有資產的價值。假設今天市場利率是7%,那麼,未來你1美元的投資收益的價值就與市場利率為4%時的價值有很大的差別。
分析過去34年長期債券利率的變化,人們可以發現第一個17年間利率從1964年底的4.20%大幅上升到1981年的13.65%,這對股票投資人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但在第2個17年期間利率又從1981年的13.65%大幅下挫到1998年的5.09%,為股票投資人帶來了福音。
影響股市的第2個關鍵經濟因素是人們對未來投資收益率的預期。在第一個17年間,由於公司獲利前景不佳,投資者預期顯著下調。但在19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大力刺激經濟增長,使得企業獲利水平達到193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1964年—1981年的第一個17年間,兩個不利因素是使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企業獲利成績不佳,另一方面在於利率過高使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大大折扣。兩項因素綜合,導致1964年—1981年間盡管同期GNP大幅增長但美國股市卻停滯不前。
不過這些因素在1981年—1998年的第2個17年間完全反轉,一方面企業收益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又不斷下降使得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進一步提高。這兩個因素為一個大牛市提供了產生巨大上升的燃料,形成GNP下降的同時股市卻猛漲的奇異現象。
第三個因素是心理因素,人們看到股市大漲,投機性交易瘋狂爆發,終於導致危險的悲劇一幕一再重演。
三、衡量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的定量分析指標
巴菲特認為,回顧過去近100年的股市表現,可以看到股市整體走勢經常與宏觀經濟發展相背離,這種極端的非理性行為是周期性爆發的。人們認識這種現象對於投資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在股票市場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就應該學會如何應對股市非理性行為的爆發。
巴菲特認為要想在股市非理性波動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定量分析,從而能夠准確判斷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如果投資人能夠進行定量分析,盡管不會因此就能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卻能夠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隨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體性瘋狂,做出非理性的錯誤決策。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熱,就可以理性地決策不再追漲,乘機高價離場。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冷,就可以理性地決策選擇合適的股票低價買入。
巴菲特向美國投資者推薦了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實用的股市整體定量分析指標「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惜的是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對我國股市卻不能直接使用)。
雖然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這項指標只能告訴投資人有限的信息,但它卻可能是任何時候評判公司價值是否合理的最理想的單一指標。分析80年來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以發現,這項指標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本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警告信號。如果投資人財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國宏觀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高,那麼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必須不斷提高,直到無窮大,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認為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在70%——80%之間可以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收益,但如果這個比率達到200%,象1999年和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那樣,那麼購買股票簡直無疑於玩火自焚。
四、股市短期波動不可預測,長期波動容易預測
巴菲特認為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是不可能的,相反,巴菲特認為股市長期波動具有非常穩定的趨勢,非常容易預測。
1999年,巴菲特大膽預測未來10年甚至20年內,美國投資人股票投資預期收益率(包含股利以及預期2%的通貨膨脹率)大概在7%左右,這正好與沃頓奇才傑里米.席格爾教授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的美國股市200年來長期平均實際收益率為7%左右的結論非常吻合。哈哈,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五、啟示
在過去的200年間,美國股市的年復合實際收益率為7%,並顯示出驚人的穩定性。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股票實際收益率也與美國的情況相吻合。股票投資收益率的長期穩定性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
傑里米.席格爾教授認為,股票投資收益率取決於經濟增長、生產力和風險的收益。但是,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同樣來自於卓有成效的管理、對財產權利尊重的穩定的政治體系以及在競爭的環境中象消費者提供價值的意願。政治或經濟危機可以導致股票偏離其長期發展的方向,但是市場體系的活力能讓它重新返回長期的趨勢。或許這就是股票收益為什麼能夠超越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影響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異常變化,保持穩定性的原因。
其實沒有人能夠完全解釋股市長期內向價值回歸的根本原因。格雷厄姆曾說: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達到它的價值。
『叄』 在哪裡可以看到美國股市100年以來的走勢
100年的股市走勢沒人去做,因為大部分人所願意分析的是自己能看得到的日子,100年,不是是個人都能活到的。
但是有分析現在走勢的網站
http://finance.yahoo.com/q/bc?s=%5EDJI&t=my
『肆』 高凈值客戶該如何進行全球資產配置
投資者首先需要明白幾個重要概念:1.哪些資產是投資標的,哪些資產是投機標的,2.不同資產的歷史長期回報率。
首先來說第一個問題。關於投資和投機標的的區別。這個問題有很多專業人士做過非常細致的工作,也有過各種不同的解讀。在這里我援引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對投資和投機的區分:
Investment (Keynes called this"enterprise"): the activity of forecasting the prospective yield on the asset over its whole life, assuming that the existing state of affairs will continue indefinitely.
Speculation: the activity of forecasting the psychology of the market, attaching hopes to a favourable change in the conventional basis of valuation.
從上面的援引中你可以看到,在凱恩斯看來,投資和投機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主體需要預測的對象,是內在回報(yield),還是市場情緒(psychology)。
Source: Jeremy Siegel: Stocks for the long run, Case Shiller US Home price, Dimson,E, Marsh, P and Stauton, M: Triumph of the optimis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上圖比較了20世界後半葉美國和英國的資產回報(扣除通脹後的真實年回報)。你可以看到,兩國中,都是股票的回報最好,而其他三個資產類型(債券,現金,房地產)的回報基本上都差不多。
一個聰明的投資者,應該時刻想著如何對自己的資產進行配置。有很多研究表明,在資產配置層面上做的投資決策,對於投資者的回報造成的影響,遠遠大於在選擇股票或者債券層面上的決策對投資者回報造成的影響。
『伍』 美國股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美國股市有200多年歷史。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以後,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5)美國100年股票周期擴展閱讀
美國納斯達克
企業想在納斯達克上市,需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及一個原則:
1、先決條件
經營生化、生技、醫葯、科技(硬體、軟體、半導體、網路及通訊設備)、加盟、製造及零售連鎖服務等公司,經濟活躍期滿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長性、高發展潛力者。
2、消極條件
有形資產凈值在美金五百萬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稅前凈利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兩年稅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公司資本市值在美金五千萬元以上。
3、積極條件
SEC及NASDR審查通過後,需有300人以上的公眾持股(NON—IPO 得在國外設立控股公司,原始股東必需超過300人)才能掛牌,所謂的公眾持股依美國證管會手冊(SEC Manual)指出,公眾持股人之持有股數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國的整股即為基本流通單位100股。
4、誠信原則
納斯達克流行一句俚語: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時間會證明一切)。意思是說,只要申請的公司秉持誠信原則,掛牌上市是遲早的事,但時間與誠信將會決定一切。
『陸』 以美國股市為例,市場走勢到底是可以預測還是不可預測
導言:最近美國股市再創歷史新高,2019年7月12日,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報收27088.080點,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的第二年,即2009年3月8日創下了6440.080點低位後,美國股市持續了長達10年的牛市行情。於是有類似疑問,美股再創歷史新高:道瓊斯指數首次沖破27000點大關,美股會牛多久?美國股市到底什麼時候崩盤等疑問。
觀點:股市長期走勢樂觀地認為是向上的,中期走勢充滿曲折,股市短期走勢不可准確預測。
美國證券交易所
美國股市的誕生及初期走勢
美國股市幾乎與美國誕生有著同樣的歷史。先是發行美國債券,然後才是美利堅合眾銀行誕生,即美國銀行,它最初也是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而成立。
1792年,美元正式誕生。
1792年3月21日,24個經紀人在華爾街68號的一棵梧桐樹下簽訂協議,史稱《梧桐樹協議》,即紐交所前身。
20世紀之前的每股股市充滿欺詐和內幕交易,是個大雜燴。
20世紀初,美國證券交易的中心才開始移到華爾街,一棟新的證券交易大樓也開始屹立在華爾街直至今日。
進入20世紀頭幾年,股票市場有了幾年好日子,但在1907年印發危機,並導致股市大幅波動。1900年道瓊斯指數在70點附近,1906年到達100點,而1907年底至60點左右。
從1908年到1924年的10多年時間里,指數主要在在60點——100點箱體里震盪。
從1924年——1929年,美國股市經歷了一輪大牛市,從100點附近漲到380點附近。隨後的股市在大蕭條中急跌至1932年7月8日的41.22點,跌幅超過80%,比2008年A股跌幅還大。
時間就是金錢
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及市場規范後的走勢
美國政府和民眾開始反省在大蕭條中股市的巨大波動,隨後在羅斯福當政期間,在1933年出台《美國證券法》,規定對內幕交易的認定和處罰嚴厲打擊,並提出了集體訴訟和辯方舉證的原則。時至今日,美國證券委員會在打擊內幕交易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的威懾作用。
隨後,在不斷走出大蕭條的陰影後,每股從50點反彈至1937年的190點左右。然後持續了5年的熊市至1942年初。
從1945年後,直到1966年越戰前,美國股市持續走牛,達到1000點左右。然後從進入了長達六七年的震盪時期。隨即,美國又進入了一個長周期的大牛市,從1983年1000點漲到到2000年14000點左右。過後,市場走了2年的熊市,到2002年的8000點附近。
這個期間,在2001年,安然事件的爆發推動了《薩班斯法案》,對證券欺詐發行和財務造假的打擊力度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包括處一罰一,市場永久禁入,巨額賠償,承擔刑事責任等監管措施出台。
同年開始,股市反彈至2007年重新到達14000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股市下挫至即2009年3月8日創下了6440.080點低位,隨後,政府開啟貨幣寬松政策,盡管在2014年開始美國又開啟加息周期,然而美國股市持續了長達10年的牛市行情,直至如今在27000點附近。
美國道指長期趨勢走勢圖
股市長期走勢樂觀地認為是向上的,中期充滿曲折,短期走勢不可准確預測。
美國有完善的入市和退市制度,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對內幕交易嚴厲打擊,市場成熟度高,政府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發展是造就美國股市長期牛市多、熊市少的重要因素。
在國內,經常有猜測美股走勢的預言,但經常被打臉,在2018年1月道指創下新高26000點附近後,就有人喊牛市到頂了,因為言之鑿鑿認為美聯儲要加息了;2018年10月又到26000點附近時,這次喊雙重頂無疑,這次是技術分析。結果,美股現在到27000點。
經常預測A股頂和底的人被打臉,有何技術水平和能力去預測成熟的美國股市走勢呢?!正如A股自2009年有過從1664點反轉至3400點後,一度有人認為要收復歷史高點6100點,然而,事與願違,一路下滑至2013年1849點。到了2015年牛市後到5100點後,至今處在熊市中,在幾年春季反彈中,甚至一都有很多人認為的牛市來了,然而目前在3000點附近徘徊,牛市的呼聲又銷聲匿跡了。
股市走勢是不可預測的,尤其是短期的行情不可預測。
早在美國投機大王傑西利佛莫爾時代,他就指出,不要預測市場,而是跟隨市場,因為市場走勢是不可預測的。他同時指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政府幹預拉偏架,投資總可能遭逢意外」這樣的例子很多,當年日本政府主動刺破了泡沫;2015年降杠桿立馬讓A股牛市戛然而止也是活生生的例子。
實際上現代的一些知名投資大師都提到了一點,比如格林厄姆、巴菲特,索羅斯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索羅斯打的比方是,在泡沫形成前投入其中,在泡沫破滅前趕緊抽身。
當然,這也不是說,長期趨勢上不可以預測,長期走勢看,肯定是持續向上發展的。
美股走勢取決於經濟增長預期和經濟增長水平,以及美國政府政策的調整,從發展規律看,美股不可能持續創新高,後面調整,甚至發生下跌超過20%以上的技術性熊市是存在的。
現在的情況是,美國經濟還是有增長潛力的,另外,美國總統非常重視股市,多次為市場站台發聲,並暗示美聯儲不要加息,馬上美國面臨總統大選,這些不排除是政治的需要,但同時不得不說,在美國國內,維持穩定的股市符合各方的利益,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股市暴跌,在美國,炒房的收益總體不高,而通過資本市場獲取額外收益是普通民眾的一個重要渠道。
然而,股市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市場不可能永遠張上去,漲漲跌跌是常態,牛熊轉換是規律,即使,美股再繼續向上,到30000點附近,肯定有市場心理和技術因素發揮作用,而真正到了那個時候,是到了市場、政府和投資者博弈的時候了。
『柒』 美國股市發展了100多年,道瓊斯指數才10000多點,而我國現在已經馬上到
對比指數沒有意義,原因如下:
1 指數是選擇一些股票,然後計算得出的,美國如果願意,可以重新選擇一些股票,計算以後指數可能是4000點;
2 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不一樣。比如,美國微軟,20年就漲了幾百倍,而美國一些60年的股票,現在只漲了10倍。而我國公司上市的時候,正是經濟改革的中期,當然發展性非常好了,比如萬科,上市10幾年,加權以後也漲了100多倍了。因此在今後幾年,我國的指數還會漲的很快。
『捌』 股票上漲有哪些特徵
你好,一般來說,價升量增、價跌量縮是大盤或個股運行的正常形態。指數或價格處於上升階段時成交量往往很大;股指見頂時成交量便極度萎縮。而黑馬的出現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它會在低位時大幅放量,甚至超過前期築頭時的成交量,這種情況被稱為"巨量過頂",表明該股後市看好。
這種形態的特徵為:
1、前期築頭(一年起以內的頂部)時帶著較大的成交量。
2、前期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中,目前有止跌回穩態勢,並且在近日某相對低位放出巨量,單日成交量超過築頂時的成交量,一般換手率超過10%。此時底部放大量,可斷定為主力大舉進場的一個標志。同時底部的量超過頭部的量,極有利於化解頭部的阻力。
3、放出巨量後股價繼續保持企穩狀態,並能很快展開升勢。這通常表明股價的根基扎實,後市還有較大的空間,此時可以及時跟進。
有些黑馬在主力吸納時往往能在量上找出跡象,而有些主力則喜歡悄無生息的吸納,在低位時並無明顯的放量現象。這些個股上升過程中明顯的特徵是成交萎縮,甚至越往上漲成交量越小。主力用少量成交即可推升股價,從而透露出這樣可靠的信息:1、主力已經完全控盤,籌碼高度集中,要拉多高由主力決定;
2、上升縮量,說明主力無派發的可能及意願,後市仍將看漲。未出現明顯的頭部特徵時不妨長期持有。
什麼樣的成交量才算縮量漲升呢?這又可分為幾種情況:
1、股價越往上漲,成交反而比前期減少;隨著股價升高,願意拋售的人反而減少,反映出市場強烈的惜售心理。
2、換手率較低,日換手率一般不超過10%,以極少的成交量即保持持續升勢,說明上升趨勢一時難以改變。
3、上升時成交量保持平穩,一段時間內每天的成交量比較接近,無大起大落現象。
進入頂部階段之時盤中表現為:上升過程中放出大量,換手率一般達到30%以上,主力減倉跡象極為明顯。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玖』 美國股市交易時間表
除周末日常休市外,美國股市節假日休市具體安排如下,1月1日;4月10日;4月13日;5月8日;5月25日;8月31日;12月25日;12月28日,時間均為美東時間。
美國股市泛指美國紐約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主要指標包括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及納斯達克100指數,這三大股指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
拓展資料:
美股,即美國股市。目前國內存在著不少參與美股交易的投資者。
道·瓊斯指數,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
納斯達克(Nasdaq)是全美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英文縮寫,納斯達克。納斯達克始建於1971年,是一個完全採用電子交易、為新興產業提供競爭舞台、自我監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電子交易市場。
S&P500股價指數乃是由美國McGraw Hill公司,自紐約證交所、美國證交所及上櫃等股票中選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業類股、40家公用事業、40家金融類股及20家運輸類股,經由股本加權後所得到之指數,以1941至1943這段期間的股價平均為基數10,並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廣提倡。
因為S&P指數幾乎占紐約證交所股票總值80%以上,且在選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動性及產業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數貨一推出,就極受機構法人與基金經理人的青睞,成為評量操作績效的重要參考指標。
美股和A股一樣都是有休市和開盤時間。只是在時間上有所不同而已。美股開盤時間相當於中國的晚上。
美國股市交易時間較長,為美國東部時間9:30到16:00,也就是北京時間22:30到次日5:00,美國因為有夏令時間,因此夏天的交易時間與冬天相比會提前一小時,為北京時間21:30到次日4:00。
美股交易時間和開盤時間是相同的,開盤之後就可以進行股票買賣和交易。投資者在傍晚時分留意一下歐洲股市的表現情況,歐洲股市如果大跌,那麼對稍後開盤的美國股市將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