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大選對股市的影響
美國大選對中國股市沒什麼影響,歷來美國總統對中國都是不友好,抱有敵意的,不是一個兩個總統可以改變的事實。
『貳』 為什麼美國總統大選會影響股市
因為每一個總統有自己的治國理念 所以和他理念對的上的公司 就會被看好了 對不上就不被看好了
『叄』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 特朗普當選對股市有何影響
中金策略發布評論稱,特朗普如果最終真的當選,這將是全球范圍內,繼英國脫歐之後的又一隻黑天鵝。對中國未必全是壞事。降低了人民幣貶值的外部壓力;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雖然對中國不利,但TPP等進展會受挫,也會降低中國壓力;美國在國際范圍內收縮陣線而更加註重國內,中國自身的一帶一路策略面臨的壓力就會有所減輕;美國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提振內需,對中國也不算利空。港股市場回調是買入機會,A股受美國大選結果影響有限。
『肆』 美國總統大選對於股市的影響大嗎
您好,美國總統大選是政治性活動,但必然會打經濟牌,所以在不同時期會不同程度的影響經濟數據的好壞,從而間接對國際黃金白銀價格產生影響。
在大選之前,在任總統通常會過度刺激經濟,造成國內經濟短期的快速復甦發展,暫時放下長期經濟結構不合理和通脹的隱患。這次在大選前期美聯儲推出無時間和規模限制的QE3,希望快速扭轉經濟的頹勢,黃金應聲大漲。之後美國數據快速好轉,失業率回到8%下方,打壓黃金不斷下挫。
在大選進行時,投資者會跟蹤競選者的經濟政策以及預測誰能當選,根據之後可能變化的經濟政策推測黃金走勢。但是競選者的經濟政策常常沒有明顯的區別或者競選處於膠著狀態,在這期間大選對黃金價格的影響及其有限。
在大選之後,美國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美元政策的大方向有可能改變,將成為黃金的局勢的改變者。比如柯林頓時期選擇的小政府平衡財政政策以及強勢美元政策等,打壓黃金不斷下跌,迎來中期的熊市。
很明顯,希拉里和特朗普已經開始准備在最終的全國大選進行最後決戰。投資者們也不僅要問,特朗普和希拉里能為現貨市場帶來一些推動呢?
白銀方面:當代表大會舉行後,便將進入選舉直路,大概率是希拉里對決特朗普。無論誰領先,大選期間對股市都是打壓,對美元亦不利,而黃金白銀則相反。因為選舉的不確定性,不利美國經濟,大選完結後,黃金白銀價格或會跳升,直至當選人就職並開始推行其政策。
美國總統大選,受美國政治局勢及英國脫歐因素的影響。目前金銀價走強,美國政局以及新總統的政策不確定性,將有利金銀價目前至11月期間的表現。
11月之後,金銀價或會回落。若希拉里當選,美國政策不會大變,金銀價格或會回落;若特朗普當選,不確定性將持續一段時間,金銀價有機會再上漲。
原油方面:特朗普和希拉里政策是支撐美國產油業,不利國際產油國間的合作,其中兩大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因此,油價未必會上漲,市場對兩位候選人支持美國產油業的預期,將令油價下跌。
『伍』 美國大選對中國股市有影響嗎
美國大選對中國股市有影響,而且已經影響過了,美國大選當天中國股市盤中不是跌了,後來又漲了,但總體影響不太。
『陸』 美國總統大選,對投資市場有哪些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對投資市場有這些影響:
貨幣政策方面: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較為激進的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美元的持續走強,對其他貨幣和美債、美股等資產產生壓力。而希拉里當選的話,耶倫作為民主黨人應會繼續管理貨幣政策,對市場沖擊較小。
貿易政策方面:雙方均傾向於貿易保護主義,均同意終止TPP,並打擊匯率操縱。但特朗普的保護主義傾向更強,主張全面大幅增加關稅。雙方對華政策都較為強硬,可能令美元長期走強;特朗普甚至喊出提高中國商品關稅45%的激進言論,二者的貿易保護主義均不利於中國對美出口。
就業政策方面:雙方均主張提高工資標准、創造更多就業,提供工資標准之舉,可能令通脹走高。
『柒』 拜登還是特朗普大選結果對經濟影響幾何
編輯丨拾初
本年度最緊張、最刺激的時刻已經來臨!
美國大選情況膠著。無論誰當選,不同情境下,經濟將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
No.1
美國大選結果對經濟的影響
1、拜登當選+民主黨橫掃參眾兩院:美股美元短空長多+低利率
與此大選結果相對應的政策組合大概率為「增稅+大規模基建刺激+貿易戰緩和+貨幣偏鷹派」,將與 歷史 上羅斯福新政時期的政策主張較為一致,當前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的宏觀環境也與大蕭條期間存在一定相似之處。在此背景下,從短期看,受增稅、金融監管趨嚴和美股估值偏高影響,美股短期震盪走弱概率較大,美元指數短期亦承壓;但中長期看,拜登推行的大規模基建刺激、對富人增稅和緩解貿易爭端等舉措,有利於減小美國貧富差異、大幅提振經濟,對美股和美元指數均將形成強有力支撐。美債方面,疫情再度加劇,導致美國經濟恢復偏慢且充滿不確定性,美聯儲多次發聲表示將維持零利率至2022年,美國低利率環境料將延續。
2、拜登當選+參眾兩院分屬不同黨派:美股偏弱+弱美元+低利率
此大選結果下,美國面臨的政策組合是「增稅不確定+基建刺激不確定+貿易戰緩和+貨幣偏鷹派」。上述情境下,拜登政府財政政策執行阻力和不確定性較大,對總需求的刺激力度料偏弱,或低於市場一致預期,整體上不利於風險資產價格上漲。預計美股短期出現調整的概率偏大,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也大概率維持低位。
3、特朗普當選+共和黨橫掃參眾兩院:美股短多長空+弱美元+低利率
此大選結果對應的政策組合是「減稅+溫和基建刺激+貿易摩擦加劇+貨幣偏鴿派」,此組合是美國較為常見的財政擴張方案,但發起貿易戰為特朗普政府獨樹一幟的地方。該政策組合下,從短期看,減稅和基建刺激有利於改善企業利潤,疊加特朗普偏寬松的貨幣政策主張,美股有望迎來盈利與估值的戴維斯雙擊,延續上漲態勢;但中長期看,特朗普政府財政、貨幣政策雙擴張組合會導致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或難以為繼,且貿易摩擦加劇、貧富分化加大不利於美國經濟穩定增長,美股長期或偏空。其他資產方面,美債利率大概率維持低位,受貿易沖突加劇、特朗普政府疫情防控不力影響,美元指數或整體延續弱勢格局。
4、特朗普當選+參眾兩院分屬不同黨派:美股震盪走弱+弱美元+低利率
這種情景相當於美國維持現有的政治生態體系,政策組合為「減稅不確定+基建刺激不確定+貿易摩擦加劇+貨幣偏鴿派」。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大規模財政刺激方案落地難度較大,美國經濟修復速度偏慢,疊加貿易摩擦加劇影響,美股等風險資產震盪走弱概率較大,同期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延續回落態勢。
No.2
大選後第二天決議,美聯儲會幹啥?
在過去十年,美聯儲一直以購買長期債券以降低長端利率並刺激長期經濟復甦的方針為指導,人們認為這會促使投資者進入股票和公司債等高風險資產,並鼓勵商業投資和消費支出。該方針還認為,持有短期債券幾乎沒有刺激作用。
目前,美聯儲每月購買8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400億美元抵押支持證券,這比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聯儲QE3的850億美元要多。
但美聯儲目前與QE3的最大區別在於購買證券的期限。當前美聯儲正在大量購買比例相當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債券,而QE3則側重於長期證券。
道明證券的數據顯示,自3月以來,美聯儲購買債券的加權平均期限僅為6年,而QE3為12年。
即使美聯儲在購買國債的期限結構上有微小的變動,也足以阻止未來長期收益率的上升,並促進經濟增長,而一些經濟學家也認為這是值得的,畢竟美聯儲在9月的預測顯示,至少三年內無法實現其通脹和就業目標。
但也有經濟學家認為,財政部發行大量債務,並延長它們的發行期限,為長期債務的供需不平衡創造了條件。
而在幾年前,利率市場的環境則大為不同。在2011年,10年期國債利率達到3.7%。隨著美聯儲開始採取措施降低長期利率,在當時的未來兩年中30年期抵押貸款的利率從5%降至3.5%。
並且,瑞士信貸首席經濟學家James Sweeney也表示,目前的收益率已經很低了,且並未乾擾復甦。達拉斯聯儲主席Robert Kaplan在10月2日表示,相比於經濟復甦,他更擔心過量的資產購買會干擾市場。
目前,美聯儲多數官員達成一致的是,當前經濟更需要的是增加聯邦支出,以改善公共衛生措施,並彌補經濟封鎖而造成的收入損失。因此,財政政策比改善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更為急迫。
『捌』 美國大選對中國股市影響,利好中國股票有哪些
美國大選結果對股市的影響
就大選結果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而言,首先從短期對股市的影響來看,若希拉里當選則對風險資產相對偏中性;若特朗普上台,由於其「特立獨行」的政策主張令政策的不確定性提升,並且從歷史上股市對政黨的變更在短期內持謹慎態度,因此短期避險情緒升溫對風險資產負面影響更大。而從長期角度來講,兩位候選人不同的執政理念和政策主張會對未來4-8年的美國政治、經濟、外交產生較大影響,但競選時的政策承諾到最終的政策實施還需要未來總統和國會之間的博弈,能否落地仍有待觀察。
我們在下文梳理分析了歷史上大選年的股市表現供投資者參考。
大選年與非大選年股市表現差異不大,資本市場更青睞政黨延續
我們統計了二戰以來歷次美國總統大選年和非大選年的標普500指數表現情況,主要有以下幾點統計結果供投資者參考:
1)剔除發生金融危機的2008年,總統大選年和非大選年的股市年均漲幅並無差異。1944年至2015年期間,總統換屆大選當年的標普500指數年平均漲幅為9.43%,而非大選年的標普500指數年平均漲幅為9.46%,表明從長期來看股市的漲跌由企業盈利和宏觀流動性決定,當年是否進行總統選舉對股市影響中性。
2)短期來看,盡管選舉前一個月大選年的股市表現弱於非大選年,但是在選舉當月和選舉至換屆完成期間,大選年和非大選年的股市表現差異不大。從短期來看,總統大選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在選舉之前要大於選舉之後。從歷史數據看,標普500指數在大選年的10月份的平均漲幅為0.68%(剔除2008年),而非大選年為1.57%;在大選年的11月份,即投票選舉之月,平均漲幅為1.34%,和非大選年的1.45%相差不大;在選舉結束至換屆完成,即一般為11月至次年1月,大選年的股市平均漲幅為1.29%,而非大選年的股市平均漲幅為1.40%。從邏輯上講,大選年的10月份為大選沖刺之月,雙方候選人展開電視辯論,民調支持率也容易受事件影響產生波動,市場規避風險的情緒校對較高;而在選舉結束之後,市場逐漸將關注的焦點回歸到宏觀環境和公司基本面。
3)股市表現在同一政黨繼續執政的情況下優於政黨更替。從政黨延續與變更對股市影響的角度看,不考慮其他因素,二戰以來,同一政黨繼續執政的情況下,標普500指數在換屆後的第一年平均漲幅為11.30%,而在政黨變更的情況下,平均漲幅僅為0.17%。
4)單純從歷史數據看,似乎資本市場更偏愛民主黨。從二戰以來的樣本數據看,在民主黨延續執政或者由共和黨變更為民主黨的當年(即換屆後的第一年),年均漲幅分別為22.17%和10.53%;而在共和黨延續執政或者由民主黨變更為共和黨的當年,年均跌幅分別為-0.36%和-10.19%。盡管從數據上看,似乎民主黨執政期間股市表現更佳,但是從國外學者的學術研究結果看,民主黨執政期間美國經濟較優的表現主要來自於溫和的石油沖擊、更高的生產率和國防支出等經濟因素,以上三個因素的解釋力達到70% 。
『玖』 四月以來最大漲幅,美股為何會漲呢
美國股市一直受到全世界投資者關注,從新冠疫情發展以來美股一直起落不定,隨著美國國內的穩定,美股漲幅非常大,創下了四月以來最大漲幅,很多指數都漲了很多。那麼美股為什麼會漲呢?美股上漲受到美國大選影響,美股很多上市公司支持大選候選人拜登,因此拜登勝出給了他們信心,美股漲落非常正常,美股漲只是修正前期跌幅。
一、美股上漲受到美國大選影響,美國總統選出之後,股市表現穩定。美股組成因為大多數美國公司,因此這些公司股價會受到美國國內政治影響,股市走向會有所體現,美國總統選舉出結果之後,投資者認為美國國內會趨於穩定,因此看好美國股市。所以在拜登在多個媒體確定下領先並且當選之下,股市表現非常穩定,並且有了很大漲幅。
大家對美股上漲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