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科技etf股票下周最新走勢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科技etf股票下周最新走勢

發布時間: 2023-02-12 10:28:47

1. 恆生科技指數etf值得買嗎

恆生科技ETF是值得投資的,長期而言是不錯的,但是短期來說買點需要自己把握。
首批恆生科技ETF獲批,包括大成、華夏、易方達、華安、博時、嘉實等6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布局港股有了更多指數化投資工具。8日,易方達、華夏基金均發布公告,追蹤恆生科技指數的ETF基金將於12日發行,限額80億元。
據了解,恆生科技指數是繼恆生指數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之後,恆生指數公司推出的第3隻指數,該指數在資訊科技業、醫療保健業、非必需消費業、工業、金融業5個行業中優選30隻最大的香港上市科技企業,主要追蹤在港交所上市的30隻最大型科技板塊股份,當前權重股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小米、中芯國際、京東、網易等公司。
自去年7月27日推出以來,截至今年2月,恆生科技指漲幅一度接近60%。今年以來,指數出現回調,回調幅度達到27%。從估值來看,經過2021年春節後市場的寬幅調整,恆生科技指數的估值有所下滑。截至2021年5月6日,PE、PB分別為47倍、5.87倍。
今年以來,投資者對於港股的布局熱度升溫,網路、B站在港股二次上市,港股新興行業公司增多,截至2020年末,港股市場資訊科技行業市值佔比從2018年末的14%躍升至34%。伴隨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等新經濟龍頭回歸,資金對港股市場的熱情不斷增長。
對於恆生科技ETF的投資機會,光大證券發布最新研報指出,恆生科技指數主要包括香港市場上市的高科技企業,故估值水平一般高於恆生指數等大盤寬基指數,但是與A股中同樣兼具成長性和科技屬性的科創50和創業板指數相比,恆生科技指數的PE水平相對較低,PB也略低。
光大證券同時表示,伴隨著經濟的復甦,流動性環境有邊際收緊的壓力,這對估值相對較高、且對流動性較為敏感的科技公司的估值帶來壓力。但長期來講,科技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核心源動力,也是中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由路徑,科技領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是非常確定的。
拓展資料:
河南恆生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01月12日在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陳勝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系統集成;安防設備的安裝及維修;軟體開發等。

2. 513130恆生科技etf會不會退市

有可能。
因為任何一隻股票都有可能退市,就看時間早晚,近期513130恆生科技etf一直跌的厲害,所以很多人說要退市。

3. 華為Mate30刺激概念股暴漲,首隻科技ETF一鍵「打包」漲停牛股

依靠華為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強大號召力,「華為產業鏈」正有逐漸蓋過「蘋果產業鏈」風光的勢頭,有望成為未來十年極具想像力的核心資產。北京時間9月19日夜間,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德國慕尼黑發布了Mate 30系列旗艦手機。受此利好消息刺激,諸多華為概念股大漲,國內唯一也是首隻 科技 龍頭ETF——華寶 科技 龍頭ETF,基金簡稱「 科技 ETF」,交易代碼515000,50隻成份股中就涵蓋了19隻華為概念股,其中18隻近兩個交易日股價實現上漲,8隻漲幅超過5%,助推著基金凈值的繼續走高。

繼2019年7月,華為發布首款5G手機Mate 20 5G後,如今重磅推出「第二代真正的5G手機」,首次將處理器和5G基帶集於一體,支持NSA和SA兩種組網方式,支持雙卡雙待,5G和4G卡可以同時在線,這令9月13日搶先發布iphone 11的蘋果公司倍感壓力。對於Mate 30系列,目前已有券商分析師喊出預測:華為Mate 30系列預估2019出貨量將超2000萬部。

受華為發布Mate 30系列新機的利好消息刺激,近兩個交易日,相關華為概念股聞風大漲。9月20日當天,多隻個股盤中一度漲停。Wind數據統計,目前A股華為概念股共計106隻,近兩個交易日,84家股價上漲,佔比近8成。其中6隻華為概念股,短短2個交易日股價漲幅超10%。

這些個股的優異表現,直接推升著相關 科技 主題ETF的業績。以近期大紅大紫的華寶 科技 龍頭ETF為例,基金代碼為515000,其最新的50隻成份股中,就有19隻華為概念股。Wind數據統計顯示,9月19日、20日兩個交易日,其中18隻華為概念股股價實現上漲,8隻漲幅超過5%,分別是欣旺達、大族激光、滬電股份、四維圖新、匯頂 科技 、通富微電、深南電路、千方 科技 。今年以來,上述19隻華為概念股的表現也遠超預期,其中滬電股份年內漲幅更是高達304.35%。

實際上,除了因蘋果、華為先後推出年度旗艦產品,刺激相關概念股走強外,受益於近期政策、資金的雙重利好, 科技 股總體在明顯走強。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9月20日, 科技 龍頭ETF的標的指數——中證 科技 龍頭指數年內漲幅高達60.19%,超過同期申萬28個一級行業指數中的26個行業指數表現,也遠超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創業板指等寬基指數的同期表現。不止今年,拉長時間區間至過去1年、2年、5年,中證 科技 龍頭指數的業績表現也顯著跑贏滬深300、中證500和創業板指。自2012年6月29日的基日算起,截至2019年9月20日,中證 科技 龍頭指數累計漲幅高達225.82%,而同期創業板指、、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的漲幅分別為134.63%、73.42%、59.88%、49.94%,顯示該指數通過疊加對估值和盈利、成長性的主動篩選,策略能夠取得較為良好的長期收益表現。

受益於 科技 股走強,相關 科技 主題基金持續獲得資金追捧。同樣以華寶 科技 龍頭ETF為例,自8月16日掛牌上市以來, 科技 龍頭ETF份額已經增長近40億份,根據上市至今盤中的成交均價1.11元計算, 科技 龍頭ETF上市至今,短短25個交易日內凈流入資金高達44.38億元,成為滬深兩市資金流入最多的股票型ETF。

基於5G技術的全球領先能力,市場普遍看好華為產業鏈成為A股未來5年至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國泰君安研報分析稱,缺乏創新元素、沒有5G功能的現實,讓蘋果以及其產業鏈的未來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風水輪流轉。4G時代看蘋果,5G時代看華為。過去十年,萬億美元市值的蘋果孕育了整個產業鏈的飛黃騰達,而僅僅A股上就有數十家公司藉此成為十年十倍的大牛股。未來以華為為首的國內自主品牌供應鏈,或將迎來同等體量的「黃金」投資期。

專業人士分析稱,較之直接投資華為概念 科技 股,通過投資華寶 科技 ETF這樣的涵蓋諸多「華為概念股」的 科技 主題基金,能在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享受到 科技 股上漲的紅利,也顯然更適合於普通投資者。

4. 恆生科技etf收盤後還漲怎麼算

etf股票漲幅等於(現價減去前收盤價)除於前收盤價乘於百分之100,計算結果按照四捨五入原則取至小數點後2位。現價小於前收盤價,那麼漲幅就為負,也就是為跌幅。

5. 恆生科技指數ETF的投資價值如何

恆生科技指數ETF的投資價值還是可以的。

恆生科技ETF跟蹤的是恆生科技指數,這只指數有點特殊,它不是由國內的指數編制公司發行的,其是由恆生指數公司發行。另外,就是這只指數比較新。在2020年7月27日才正式成立,基期為2014年12月31日。

從時間上來看,真正有效運行的時間其實是比較短的,差不多也就只有一年時間。這么晚才推出了,原因主要在以下幾點。早期,由於制度的原因,在港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很少,大部分的大陸科技公司都選擇在美股上市。

而上市的大多是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的公司。但是這類公司最近幾年行情並不好,所以港股一直都比較萎靡,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表現,吸引力越來越弱,去投資的人和做交易的人也不斷下降,導致港交所在全球的金融影響力越來越低。

為了保住自身的金融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去港股做交易,港交所在2018年對上市制度做了較多的改革,吸引更多優秀的科技公司去港股上市,以優化上市公司的質量。與此同時,還對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的編制方案。

也做了很大的調整。第二就是,由於中美關系的原因,很多中概股考慮到可能面臨摘牌的風險,選擇重新回港股二次上市,比如說阿里、京東和網路這些互聯網巨頭。隨著上市科技公司數量的增多,為了能夠更好的反映它們的表現。

同時也為了方便公募產品能更好的跟蹤這些公司,所以港交所就推出了恆生科技指數。在選股范圍上,恆生科技指數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網路、金融科技、雲端、電子商貿及數碼業務。

同時還會考慮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進行營運、研究發展開支占收入之比例及收入增長等。最後篩選出來的是30家規模最大的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組成指數的成份股,以反映科技或創新領域的龍頭公司的表現。

從調整頻率來看,恆生科技指數每季度調整一次成分股,一年四次調整。從最後選出來的成分股來看,基本都是我們所熟知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比如說騰訊、阿里、美團、小米這些公司,指數的科技純度很高。

其中資訊科技行業股票數量佔比接近65%,權重則超過70%。正因為成分股聚焦在港股上市的科技股,網羅了大量的優質互聯網科技巨頭,所以恆生科技指又被稱為「港版納斯達克」、「東方納斯達克」。

6. 2021年,科技板塊有哪些基金值得入手

2021年,科技板塊基金值得入手可以自己去分析看看,這里我就不指定基金說了,不推薦基金。我給你說說板塊的情況,2021年下半年我覺得買科技,醫葯,和消費板塊的基金最好!

隨著股市牛市行情的到來,股民們的收益持續大漲,基金的收益也跟著水漲船高!場外還沒有入場的基金投資者都在跑步進場,對於下半年行情,我比較看好三個板塊的基金——,科技板塊,醫葯板塊和消費板塊,為什麼看好這三個板塊的基金,有三個原因。

首先說說消費基金,只要地球上有人活著,就需要消費。我們有15億的人口大國,吃的,喝的,穿的,住的,每樣都需要消費,不過消費板塊短期漲幅有點過大,不宜盲目大倉位投入,但是長線投資一定收益可觀!

我認為新能源板塊依舊是全球所倡導的共同話題,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環保板塊得到機構的認可,能源與清潔類基金可長期配置,在優中擇優的情形下逐漸跑出龍頭基金實現收益最大化。投資基金需要避免不要平衡化和投資領域的對沖,所以適當配置一些其他科技類基金任然重要,以及過去一年在市場並沒有多少漲勢的銀行和債券型基金,另外就是貴金屬基金用於對沖股市工具。

2021年的行情中一些優秀的基金依然會維持上漲,其他一些基金開始加入到優秀行列實現投資領域的多樣化,所以更加需要實現全方面的配置。

7. 數字貨幣etf基金股票代碼

數字貨幣etf基金股票代碼概念ETF—金融科技ETF(159851),放量漲超6.6%,換手率超11%。
拓展資料
2月25日,金融科技主題板塊反彈回暖,早盤沖高回落,午後持續在水面上方震盪。A股規模最大金融科技ETF(159851)早盤一度漲逾1.5%,收漲0.26%,場內交投活躍,換手率達10.14%,成交額達3676萬元。
本周數字貨幣板塊以調整為主,高「含幣量」金融科技ETF(159851)周跌4.77%,不過資金逢跌搶籌,此前4日持續湧入板塊,行情數據顯示,金融科技ETF(159851)近4日連續獲資金凈流入近2600萬元,其近60日資金凈流入率超759%!
成份股方面,數字貨幣概念股沖高回落,高偉達早盤一度漲超10%,收漲4.43%,京北方一度漲逾7%,收漲4.87%;先進數通、東信和平漲幅均超4%,恆生電子、宇信科技、新大陸、證通電子等紛紛漲超2%。恆寶股份大跌7.02%三連陰,贏時勝、旗天科技等跟跌。
金融科技ETF(159851)前十大權重股8漲2跌,第一大權重股恆生電子漲2.35%,POS機龍頭新大陸漲2.21%,互聯網券商龍頭東方財富、鴻蒙龍頭潤和軟體、金融信息服務龍頭指南針漲幅均超1%。同花順、金證股份綠盤報收。
資金面上,金融科技ETF(159851)過半成份股獲主力資金凈買入,東方財富、恆生電子、先進數通主力資金凈流入額居前。其中東方財富獲主力資金凈買3.37億元,北向資金昨日亦逆勢加倉近2.5億元。
華西證券最新觀點認為,2022年大概率會是數字人民幣規模化商用元年。當前數字貨幣板塊仍處於合理的布局區間,在投資上建議把數字貨幣當做長期的產業趨勢去看待。站在當前時間點,數字貨幣板塊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板塊行情仍值得期待。

8. 恆生科技etf

金融界基金12月07日訊 華夏恆生科技ETF(QDII)基金12月06日下跌3.67%,現價0.735元,成交72450.7萬元。當前本基金場外凈值為0.7059元,環比上個交易日下跌3.49%,場內價格溢價率為0.30%。最新報告期內,本基金收益率為-23.29%。
拓展資料:恆生科技這個基金好在哪了,為什麼有投資價值。
1、從行業指數基金來看,三個方向值得長期跟蹤投資,分別是消費,醫療,互聯網科技。
而這個互聯網,大家都清楚,A股根本沒有,這是因為早年沒有條件給這些企業上市,很多就到了港美股去上市。對應的有易方達的中概互聯,交銀的中國互聯,當前這兩只雞的問題面臨的是美股出了一些政策對中概股並不友好,有一定的政策風險。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中概股回到港股上市,也給恆生科技指數的出台創造了條件。
2、恆生科技ETF是通過購買香港規模最大的南方恆生科技ETF(03033)來進行跟蹤指數,區別與傳統ETF直接購買成分股來跟蹤指數。這種模式有一個優勢,可以避開了交易股票雙邊收取的印花稅,這個在前期的建倉期成本會省不少。當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本身這只基金買ETF也要交管理費。不過這方面又可以通過借券回補一些收益。整體看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3、要買中國優秀的互聯網公司,是可以考慮長期關注這個方向,算是一基打包互聯網企業。其實品下來,你會發現恆生科技指數是有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的味道。當然,長期看一隻基金,其實費用就是一個小事情。特別對於ETF,流動性是最關鍵的。看好一個方向,要堅持跟蹤並定投,那才是王道。
4、首先肯定是有投資價值的,強烈建議關注,等上市以後,估值回調至合理值,或者更低的時候,逢低點分批逐步建倉,這種投資方式,顯然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