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中的凈利潤報表,一季報,二季報,三季報,年報,是累計式的嗎
第一次季報,算的是自然年,從一月一日開始到三月三十一日的情況;第二次季報,就是半年報,從一月一日開始到六月三十日的情況;第三次季報,算的是自然年,從一月一日開始到九月三十日的情況;第四次季報,也就是年報,從一月一日開始到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情況。
一、公司季報
季報是指每三個月結束後的經營情況報表。
年報是指當年結束後全年的經營情況報表。
中報是指半年結束後的經營情況報表。
季報是指每三個月結束後的經營情況報表。
一個年報包括兩個半年報,或者說包括四個季報、12個月報,一個半年報包括兩個季報,三季報包括一季報、中報
年報包括年度經營目標、上半年經營目標、下半年經營目標、一季度經營目標、二季度經營目標、三季度經營目標、四季度經營目標、目標年報、目標半年報、目標季報、目標月報。
第一次季報,算的是自然年,從一月一日開始到三月三十一日的情況;第二次季報,就是半年報,從一月一日開始到六月三十日的情況;第三次季報,算的是自然年,從一月一日開始到九月三十日的情況;第四次季報,也就是年報,從一月一日開始到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情況。是累計式。
二、季報的披露時間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 年 11 月修訂)》,6.2 上市公司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63之日起四個月內披露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兩個月內披露半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前三個月、九個月結束後的一個月內披露季度報告。公司第一季度季度報告的披露時間不得早於公司上一年度的年度報告披露時間。公司預計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的,應當及時向本所報告,並公告不能按期披露的原因、解決方案及延期披露的最後期限。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 6.1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 公司應當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本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完成編制並披露定期報告。其中,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中期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兩個月內,季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前3個月、9個月結束後的一個月內編制完成並披露。第一季度季度報告的披露時間不得早於上一年度年度報告的披露時間。 公司預計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的,應當及時向本所報告,並公告不能按期披露的原因、解決方案以及延期披露的最後期限。
B. 股票收益包括股息以及分紅,上市公司何時,以哪種方式派發股息和分紅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不是很了解股份分紅,大多數人都不能說的很清晰透徹。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關於股票分紅的這些知識點,不是很清楚股票分紅的朋友,瀏覽完這一篇就知道了!
講解之前,那麼學姐帶大家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千萬不要錯過哦:【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分紅的意思
(1)股票分紅是什麼?股票多久分一次紅?
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便是股票分紅,上市公司在經營加上投資所得的盈利中,紅利就是根據股票份額的相應比例計算出一個數額,然後支付給投資者的錢。總的來說,上市公司會採用在半年報或者年報的時候進行分一次紅。不確定是這個時間,還得由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來抉擇,以公司發布的公告為具體標准。
(2)股票怎麼分紅?怎麼領取?什麼時候到賬?
股份分紅是有兩個方式的,送現金和送股票,類似「每10派X元」是的涵義每十股派x元的現金。「每10轉X股」就是在告訴買股票的人每10股就會送你10股股票。
一般分紅到賬的日期都是除權除息日當天,但是也會有例外。具體的話還是要看上市公司是如何安排的,通常在半個月之內是絕對會到賬的。就像那種大盤股,分紅涉及的金額非常大,結算需要的時間也比較多。分紅送股送現金都會自動進行,完全不用投資者操心,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3)怎麼知道有哪些分紅的股票?怎麼查看自己的股票有沒有分紅?
如果有股票分紅,上市公司會第一時間發布告示,你可以在手機的行情軟體中進行了解。不過對於分紅信息這方面,很多軟體都做得不怎麼好,由於信息不及時導致許多投資者失去了投資良機。這款軟體值得推薦給你,關於股票解禁、上市、 分紅的信息這個投資日歷會實時進行更新,作為一名炒股的,這款神器必須要安排上,點擊下面這個鏈接,幫助你領取!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助你快速了解行情
(4)股票分紅需要扣稅嗎?如何規定?
如果是股票分紅,那麼也是需要繳稅的,股票所得紅利扣稅額度跟持有股票的時間長短有直接的關系。對於不同時間買入的股票,就根據「先進先出」的原則,對應核算持股時間的長短。具體的交稅標准可以查閱下圖。
三、股票分紅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買嗎?
不過長期來看,分紅對股價來說更多的是偏中性的,不能以此來作為買賣憑據,評斷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壞是否分紅並不是唯一根據。
重要原因是股票分紅的影響持續期間較短,長期漲跌還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基本面保持良好的公司,趨勢通常都處於上漲,短期漲跌不影響長期趨勢。
假如你不會判斷公司的內在價值和成長能力等,可以直接通過下方的鏈接來進行診股,會有專業的投顧幫你分析,你看好的股票是否可以購買:【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8-1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為什麼三季度報比年報每股收益高很多,季報和年報到底有何關系
為什麼三季度報比年報每股收益高很多,季報和年報到底有何關系?
那說明四季度公司虧大了,所以導致年報收益比三季報少很多
每個季度的加起來就是年報了
補充:
三個季度累計
報喜鳥2015三季度每股收益發布時間
報 喜 鳥002154
2015年三季預約披露:2015年10月29日
預計2015年1-9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16,503.24萬元至20,311.6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00% 至 60.00%。
為什麼航空股第三季度業績比年報的好
主營業績有季節差才會形成這樣
公司的年報收益是什麼?為什麼很多公司的年報收益很低而每股收益卻很高?是不是主要看每股收益?
年報收益就是每年公司的收入情況
收益很低而每股收益很高說明他總股本很小
舉個例子:某股票總股本10個億,凈利潤是1億,每股收益就是1/10=0.1
所以每股收益是1毛。另一個股票總股本只有1個億,這個公司凈利潤也是1億,每股收益就是1/1=1,每股收益就是一元了。
每股收益是看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指標,一個公司是否優秀還要看很多方面。
ST股票每股收益為什麼前三季度都是負數,年報卻是正的2、3塊多。我發現有很多。為什麼這樣?
其實是爭取不退市的套路罷了,ST股分為----ST、*ST、SST、等等,還有個3年虧損退市的規定,有些公司就是利用這個規定做賬,虧三年掙一年,虧是正常的,掙是靠出售資產或重組等手段,只要有錢進賬就行,賬面上就是正的,其實就是愚弄小散的,典型的可以看看000892這只股票,全年的營業額才不到100萬,可是市值是多少?會有人不讓他退市的,即使真的經營不下去了也會重組。
為什麼操盤必讀的每股收益和季報的每股收益不一樣
這個還是以官方的 季報 年報 為准
軟體裡面的 僅供參考
萬科第三季度財報疑問? 請高手解答.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才0.038
地產公司跟普通的製造業公司不一樣,營業收入各季是沒有規律而且不穩定的,它的營業收入要按地產頂目峻工交房日才能確定收入,並不是賣了房就可以算的,賣房的只是預收款,萬科可能由於第三季度結算的專案不多,所以每股收益相對前二季偏低.
東方證券三季度每股收益
沒有上市的公司,不會公布季報的
關於601886年報中每股收益的問題
每股收益=(稅後利潤-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額。
如何理解季報中的「稀釋每股收益」和「基本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一)稀釋性潛在普通股
潛在普通股是指賦予其持有者在報告期或以後期間享有取得普通股權利的一種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目前,我國企業發行的潛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
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是指假設當期轉換為普通股會減少每股收益的潛在普通股。對於虧損企業而言,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是指假設當期轉換為普通股會增加每股虧損金額的潛在普通股。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只考慮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影響,而不考慮不具有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
(二)分子的調整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應當根據下列事項對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進行調整:(1)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利息;(2)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上述調整應當考慮相關的所得稅影響。對於包含負債和權益成份的金融工具,僅需調整屬於金融負債部分的相關利息、利得或損失。
(三)分母的調整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應當為計算基本
每股收益時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與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
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之和。
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應當根據潛在普通股的條件確定。當存在不只一種轉換基礎時,應當假定會採取從潛在普通股持有者角度看最有利的轉換率或執行價格。
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應當按照其發行在外時間進行加權平均。以前期間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當期期初轉換為普通股;當期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換普通股;當期被登出或終止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換普通股;當期被登出或終止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按照當期發行在外的時間加權平均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當期被轉換或行權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從當期期初至轉換日(或行權日)計入稀釋每股收益中,從轉換日(或行權日)起所轉換的普通股則計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D. 年報每股收益,是不是由4個季報數據相加得出的啊
不是,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四季報。其實,四季報就是年報。與你想像的不同,每個季度(只有三個月)都會發布一份單獨的報告,而是之前所有月份的財務狀況。
例如,一季報是指1、2、3月份的財務狀況,而二季報是指1-6月份的財務狀況。當然,三季報是1-9月,四季報是一年,當然是年報。對於你問的例子中的數據,其實你無法得到第四季度(9月12月)的業務情況。前三季度為0.1元。我認為這家企業有兩種情況。第一,第二季和第三季好像什麼都沒做; 這兩個季度的營業收入等於成本,沒有利潤。
每股收益(EPS)又稱稅後每股利潤和每股收益,是指稅後利潤占總股本的比率。 是指普通股股東持有的每股股份可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凈虧損。 每股收益通常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利潤水平和投資風險。 是投資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增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 在利潤表中,第九條列出了「基本每股收益」和「攤薄每股收益」項目。
拓展資料:
季報與年報的關系:
1、財務報表月報反映當月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2、財務報表月報反映本季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3、財務報表的月度報告反映本年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4、季報每股收益按1-6個月計算,3季報為前9個月;
5、凈資產收益率的准確值應為「年收益率/年凈資產」;
6、由於一、二、三季度是不確定值,只有四季度數據是准確的,所以有些軟體報的凈資產收益率要麼是上年計算值,要麼是季度凈資產收益率。
E. 這個公司的每股收益是怎麼算出來的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二、每股收益增長率指標使用方法:
1)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率和整個市場的比較;
2)和同一行業其他公司的比較;
3)和公司本身歷史每股收益增長率的比較;
4)以每股收益增長率和銷售收入增長率的比較,衡量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
三、傳統的每股收益指標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潤-
優先股股利)/期末總股本
並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為每股有股價。
拓展資料:
按收益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為:
1、現金股利,即直接以現金的方式支付給股東的股票收益。這是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也是股東所期望的最理想的收益方式。發放現金股息必須在公司有足夠的現金盈餘時才能實現。
2、股票股利,即公司用增發股票的方式代替現金的支付,按股東所持的股份數發給股東一定數量的新股票作為股票的收益。如公司的股票票面額為)00元,年終可分紅10元,某股東持有公司股票100股,則該公司不是支付給該股東1000元的現金,而是支付給10股公司的新股票;這種支付方式的優點有二:一是便於公司擴大自己的資本.即可以直接將應派發給股東的現金股息轉化成廠對公司的新的投資;二:是可以使股東免交所得稅,而獲得實益:
3、負債股利。即公司用公司債券和其他應付票據等證券作為股息派發給股東的一種股息分配形式、在這種收益支付方式中作為股息而支付的證券都是付息的,巳付有固定的到期日(如支付負債股利後6個月償還本息),它實際十足公司向股東暫時借款,從而將股息的實際分派日期推遲一段時間,是公司在面臨資金不足的窘境時不得已所採取的一種權宜之計。
4、財產股息,即用現金以外的其他公司資產分派給股東作為股息收益。最常見的是用其他公司的證券(股票、債券、作為紅利支付給股東。
5、特別股利,又稱紀念股利,是公司為了某一特殊活動而發放的股利,如紀念公司成立若干周年,或是為了紀念該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並等而向毆東發放的帶有一定福利性的股利。
網路-股票收益方式
F. 上市公司一季報,中報,三季報,年報分別指的是什麼時間段的業績,請專業
一季報是1月1日至3月31日之間;
中報是1月1日至6月30日之間;
三季報是1月1日至9月30之間;
年報是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
上市公司什麼時候出業績公告:
最近一次是年報,最晚不得在今年4月底就公布,即1-4月陸續公布
但一些公司出於種種目的,使許多投資者被虛飾業績所誤導或不敢信任會計信息,就可查到滬市所有股票的定期報告披露時間、財務報表反映了上市公司基本面,是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年報。
①季報一般在每年的4月,7月1、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一般包含在財務報表中。財務報表分為季報,10月公布。
①進入上交所網站可點擊定期報告預約查詢。
②半年報一般在7月至8月公布。
③年報一般在1月至4月公布。具體各股的披露時間由滬深兩個交易所決定。
2、登陸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網站查看,從而影響了報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②進入深交所網站可點擊當年報披露時間安排,即可查到深市所有股票定期報告披露時間。
3,利用會計准則的自由裁量空間進行報表粉飾甚至造假,半年報,深滬兩家交易所網站上都有。
(6)股票收益算公司年報季報雙翻番擴展閱讀:
公司季報
年報是指當年結束後全年的經營情況報表。
中報是指半年結束後的經營情況報表。
季報是指每三個月結束後的經營情況報表。
一個年報包括兩個半年報,或者說包括四個季報、12個月報
一個半年報包括兩個季報.
三季報包括一季報、中報
年度經營目標、上半年經營目標、下半年經營目標、一季度經營目標、二季度經營目標、三季度經營目標、四季度經營目標
目標年報、目標半年報、目標季報、目標月報。
年報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刊物。又稱年刊。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必須提交股東的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報表包括描述公司經營狀況,以及資產負債和收入的報告、年報長表稱為10-K,其中的財務信息更為詳盡,可以向公司秘書處索取。
年報在上市公司中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在公開媒體上披露的年報摘要,其內容較簡單,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網站披露的詳細版本。
中報的解讀方法
公司編制中報的目的在於:兩個年度報告之間時間相隔過長,通過公布中報以幫助投資者預測全年業績。所以我們投資者必須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中報業績,而不僅僅是關心那些靜態的數據。
對於投資者來說,要通過中報了解公司的發展狀況,必須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一.中期業績只是全年業績的組成部分,但並不是二分之一的關系。
盡管從時間上看它們是1/2的關系,但從會計實質上看並不是嚴格的1/2關系。上市公司有許多帳務處理是以會計年度作為確認、計量和報告的依據。例如,上市公司對控股20%的子公司以成本法計算投資收益的,這種收益只有到年底才能收到或確定,因此它在中報中就不能顯示出來。
二.銷售的季節性對前後半年業績的影響
由許多公司的生產、銷售有季節性,如果經營業績在上半年,則上半年的業績會超過下半年,如冰箱、空調等。反之,下半年會超過上半年,如水力發電,上半年為枯水期。此外,公司一般喜歡將設備檢修放在營業淡季進行,這使得淡季和旺季之間的業績相差更大。
三.宏觀經濟對微觀經濟的影響有滯後性
盡管股票市場會對宏觀經濟立即或提前做出反應,但宏觀經濟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卻有滯後性,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滯後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如盡管銀行宣布減息,但由於上市公司的債務大都預先確定了利息和時間,所以短期內並不會減輕公司的利息償還壓力。
四.中期報告的階段性和生產經營的連續性
中期報告的階段性決定了它於上年同期業績最具可比性,但卻容易使人忽略生產的連續性。由於今年上半年與去年下半年在時間上是連續的,所以我們在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的同時,還應該和去年下半年的業績進行比較,看其顯露出的發展趨勢。
G. 上市公司財報數據表裡的年報、一季報、中報、三季報等里的每股收益怎麼理解
一季報每股收益3元,是指1、2、3月三個月合計3元
每股收益=報告期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加權平均普通股數
一季報的報告期是1、2、3三個月,凈利潤也是三個月凈利潤的總和,中報、三季報的道路也是一樣的
H. 市盈率是按照年報還是季報核算的
1.股票中的動態市盈率是一個季度調整一次,因為每次公布季報之後,市盈率就會根據業績相應的變動。靜態市盈率是指上一年的,因此一年中不會變化,等下年的年報出來後才會調整。
2.市盈率每年什麼時候變?市盈率實際上時刻都在變。因為只要有交易,就有股票價格變化,股價變化比如引起市盈率變化。另外,每年季報、半年報、年報公布的時候,企業也會披露期間盈利情況,相應的市盈率也會發生變化。此外,一些特殊的資本運作,比如除權除息、定向增發等等,由於改變了每股凈資產,導致每股股價也發生變化,進而也會使得市盈率發生變化。
3.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採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准則。
拓展資料:
1.上市公司為什麼要提前公布年報?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時間規定在次年元旦後至4月底的4個月內進行集中披露,而自本年度的12月開始會向所掛牌交易所進行年報披露時間預約,交易所根據各家公司的預約時間在每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之後公布所有公司年報預約披露時間表,在此之後各家公司仍擁有變更披露時間的權利。上市公司次年年報預約披露時間間隔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大幅波動,則該上市公司具有相對較大概率出現策劃重大事項的可能性,那麼在此篩選的基礎之上,尤其是是否具有並購融資需求的判斷,即可成為構建特定事件驅動投資策略的一種方式。
2.市盈率計算公式為: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
I. 股票中的季報收益是指什麼
就是該股在一個季度內每股的利潤收益。
J. 年報每股收益,是不是由4個季報數據相加得出的啊
不是相加,請您先理解什麼是四季報,其實四季報就是年報,而不像您所想的那樣每一個季度(只包含三個月)單獨出一份報表,而是在這之前的所有月份里的財務情況。比如說一季報是指1、2、3月份的財務情況,而二季報是指1—6月份的財務情況,三季報當然也就是1-9月份的了,四季報也就是一年的了當然是年報。對於您所問的例子中的數據,其實並不能得出第四個季度(9-12月份)的經營情況,而對於前三季度都是0.1元,我想這家企業有兩種情況,一、在第二第三季度貌似什麼都沒有做;二、這兩個季度經營的收入與成本相等,沒有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