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深圳麥克韋爾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深圳麥克韋爾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2-10 21:26:37

1. 電子煙概念股票有哪些

電子煙概念股票有:麥格米特(002851)、和而泰(002402)、勁嘉股份(002191)、美盈森(002303)、科森科技(603626)、順灝股份(002565)、集友股份(603429)、盈趣科技(002925)等。
電子煙概念股概念解析:據介紹,電子煙是由煙彈(盛放尼古丁等溶液)、霧化器(蒸發裝置)和電池3部分組成的仿香煙裝置。電子煙因不含傳統卷煙所含的焦油、一氧化碳、砷、鉛、汞等有害物質,能夠降低對吸煙者的危害,不燃燒也不污染環境。目前電子煙在歐美國家已經較為流行。
1.東風股份(601515):公司聯營企業綠馨電子是公司投資電子煙以及新型煙草製品等相關業務的實施主體及平台。
拓展資料:
1.億緯鋰能(300014):2012年12月,公司以2200萬元成功取得惠州德賽聚能清算資產的產權。本次競得的清算資產主要為鋰離子電池研發及生產設備。截止2011年末,德賽聚能凈資產-2723萬元,2011年凈利潤-3432萬元。通過收購,公司將迅速擴大鋰離子電池產能,爭取德賽聚能原優質客戶,打造電子煙電池市場領先地位。2014年4月,公司以4.39億元的現金對價購買麥克韋爾50.1%的股權已完成過戶及工商變更手續,共同做強做大電子煙產業。麥克韋爾是全球第一批電子煙研發、製造商之一,客戶結構有較大改善,鎖定美國前三大電子煙銷售客戶的訂單,並承接美國煙草公司介入電子煙行業後的新增訂單,同時2014年比2013年多出兩個工廠,產能將翻2倍,後續計劃根據市場情況繼續擴產以滿足訂單的交付。
2.興民智通(002355):2019年4月10日,公司發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告,公告顯示公司將與昭通天麻產業開發公司等成立合資公司,重點開發以工業大麻為原料的高端電子煙耗材;同時控股子公司雲南永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涵蓋生產電子煙油等。

2. 深圳麥克韋爾怎麼樣公司好嗎

深圳麥克韋爾公司很不錯,公司好,值得去工作試試。

麥克韋爾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專注於霧化科技研發並提供霧化科技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先進的基礎研究、產品技術的研發能力,同時擁有行業領先的生產製造實力,廣泛的產品組合以及多元化的客戶群,是提供霧化科技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

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現有14個獨立工業園分布於廣東省內,物業總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員工近20000人。2020年7月麥克韋爾全資控股的思摩爾國際在香港上市。

SMOORE非常重視技術創新和研發。集團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及在建研究院共9所,涉及不同基礎研究領域;同時擁有超千人研發團隊,研發人員數量占總非生產人員近半數。SMOORE在全球累計申請專利2612件,商標566件,累計獲得專利授權1272件,商標授權360件。

3. 「深度」電子煙代工暗戰加劇:「新王」比亞迪圍剿老巨頭思摩爾

電子煙龍頭思摩爾的護城河,正被比亞迪軍團的「鐵蹄」快速突破。

近日,比亞迪電子正式推出陶瓷霧化芯(陶瓷芯)技術品牌標識「BEEM CORE」。在這項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技術發布背後,電子煙代工領域,正在迎來一次行業轉折點。

陶瓷芯是電子煙的核心部件,陶瓷芯能將煙油加熱成用戶吸進嘴中的「煙」,決定了電子煙的抽吸體驗。

過去幾年,擁有陶瓷芯技術先發優勢的思摩爾,成為了最大受益者,同樣也是其橫行於電子煙市場的殺手鐧。

在生產陶瓷芯的廠商中,思摩爾國際以18.9%的市場份額位居電子煙代工龍頭,而第2-5名的市佔率合計僅14%。

然而隨著跨界對手比亞迪的到來,以及對陶瓷芯技術的逐步破解,思摩爾的王者光環似乎正在打破。

消極的市場情緒正在籠罩這家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思摩爾股價自1月份以來不斷下行,市值已經腰斬。然而比亞迪電子卻在11月以來,公司股價從22港元一路高漲50%,最高突破了33港元大關。

一邊是在消費電子上擁有更強經驗實力和技術的比亞迪,另一邊則是在陶瓷芯技術上「一招鮮」的思摩爾。

隨著最關鍵的陶瓷芯「城牆」逐漸被比亞迪攻破,思摩爾在電子煙的鐵王座還能持續多久?

「陶瓷芯的自動化程度更高,能夠大規模量產,(比亞迪進入)對行業影響會非常明顯,有望打破現有格局。」電子煙垂直媒體格物消費創始人馬偉民對界面新聞評價說,比亞迪電子是目前對思摩爾國際最具挑戰性的競爭者,它推出陶瓷芯符合行業邏輯。

煙油和霧化芯組是電子煙的核心,因為調配製成的煙油相對簡單,霧化芯就成了電子煙的「心臟」。它通過加熱將煙油霧化,產生的蒸汽與空氣混合後成為氣溶膠,這便是用戶吸入口中的「煙霧」。

棉纖維與陶瓷,是兩種主流的霧化芯加熱材料。棉芯是早期電子煙常用的材料,特點是導油性好(利於抽吸體驗),棉花成本低廉,但其製造穩定性和產品一致性較差。

比亞迪電子早前已有棉芯產品面世,例如今年為電子煙品牌藍沛代工的一款「油芯分離」產品,其煙彈售價僅49元一盒,比使用陶瓷芯的悅刻便宜了一半。

棉芯之後,綜合性能更優的陶瓷材料出現了,它平衡了產品性能與成本,能夠實現更穩定的自動化、大規模量產。

在電子煙爆發期,產品供不應求,率先研發出性能優良的陶瓷芯的思摩爾國際,就藉此搶佔了大部分市場。其陶瓷芯可以做到每小時7200顆的產能,但自動化棉芯生產線只能做到1800顆。

「陶瓷芯沒有太高技術含量,它是存在一定『Know-How』,但能用人力與時間去彌補。」一位頭部電子煙企業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說。

作為電子煙「心臟」的陶瓷芯,其「Konw-How」主要在於燒制出的陶瓷孔徑,只有氣孔細密而高強度的陶瓷才能產生良好的抽吸感。按照上述人士說法,這些技術能力對於大手筆、大投入的比亞迪電子來說,很快就能補足。

比亞迪電子在2019年10月申請了《一種多孔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發明專利,於今年推出自研陶瓷芯品牌。

「做陶瓷芯本身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關鍵還要看其配方本身霧化還原水平和體驗的愉悅度。比亞迪(做的陶瓷芯)目前來看,是為了提高裝配效率和裝配作業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另一位小型電子煙品牌負責人對界面新聞介紹說。

上述負責人認為,未經市場檢驗,目前還無法斷定其陶瓷芯的技術先進性。但能肯定的是,比亞迪電子的品牌背書與製造能力,能在市場上激起水花。

「從未來趨勢來看,電子煙生產肯定是自動化程度越高越好,比亞迪電子想做一個顛覆式的創新,它會把自動化程度無限接近於100%。」馬偉民說。

比亞迪電子目前共有五大業務板塊:組裝、零部件、智能產品、 汽車 智能系統、醫療(口罩),2020年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43%/24%/13%/2%/18%。低附加值的組裝業務近幾年來比例降低,公司在更高利潤的 汽車 和智能產品上尋找增長空間。

電子煙被視作最重要的增長引擎。盡管還面臨著政策上的不明朗,但它仍是門好生意。思摩爾國際面向企業產品的毛利率可達40%以上,而比亞迪電子傳統的組裝業務毛利率僅4%左右,10倍的利潤差距,足夠誘人。

根據公開信息,比亞迪電子對電子煙的布局從2018年就已開始。

2019年,比亞迪電子完成了市場分析和產品設計,大部分產品成型,但產品即將落地時趕上了2020年初的疫情,公司工作重心便轉到了口罩機。

口罩產能飽和後,比亞迪電子繼續向電子煙發力,並由CEO親自帶隊。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完成了包括霧化煙具、陶瓷芯、煙彈的打樣,隨著陶瓷霧化芯和煙彈系統研發成功,公司開始進行專利布局。

今年5月的一份調研紀要顯示,比亞迪電子表示,公司電子煙產品「在技術上有獨特的地方,包括陶瓷的孔」,通過不斷調整參數,達到了客戶對香味、甜味、飽滿度的要求。「有些技術申請了專利,有些Know-How屬於機密沒有申請專利。」比亞迪電子管理層說。

電子煙的構造相比絕大多數電子產品都要簡單,技術以外,生產商的量產能力、穩定性都是品牌客戶看重的要素。比亞迪電子曾對外表示,公司投入了近600工程師參與研發,在產能上投入了40條產線,單條產線每秒可產1顆煙彈,滿負荷下日出貨量可達400萬支。

到2021年,比亞迪電子已與部分國內品牌合作,推出了「棉芯」型電子煙。而自研陶瓷芯的面世,意味著比亞迪電子能奪得更多客戶,實現規模量產。

「我們研發團隊走訪了很多代工工廠,最終還是決定選擇比亞迪。主要是因為比亞迪電子作為傳統代工巨頭,在加工製造優勢更大」,ICE暴雪相關負責人解釋與比亞迪合作的原因。

比亞迪電子在三季報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公司新的陶瓷芯產品已經運用於海外大客戶產品,如進展順利,明年海外大客戶會貢獻可觀的收入。

深圳被稱作「全球霧谷」,這里生產並出口了全球95%以上的電子煙及配件。

思摩爾國際是深圳千千萬萬電子煙作坊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2007年,深圳思摩爾公司開始涉足電子霧化設備,是最早進入電子煙行業的企業之一。其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2007-2014年,創立與發展期,期間於2012年開始出口美國;2015-2017年,出口業務高速增長期,期間將第一代陶瓷加熱技術引進市場;2018年至今,技術領先進一步穩固龍頭地位,於2020年7月掛牌港交所。

讓公司一路高歌猛進的原因,正是陶瓷芯。思摩爾國際在2016年研發出第一代「FEELM」陶瓷芯技術,構建了自己的專利護城河,從而綁定了一批優質大客戶。公司收入也由2016年的7.1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00.1億元,年化增長70%,市值一度超過4000億人民幣。

但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煙製造商,思摩爾國際龍頭一哥的地位看似穩固,今年的日子卻不太好過。

其股價自1月份以來不斷下行,市值已經腰斬。這其中,除了受政策風向影響的市場情緒波動,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巨頭入場挑戰。後來者在資金儲備和技術研發實力上不遑多讓。

立訊精密也在今年8月涉足電子煙代工,成立了子公司立鼎電子,經營范圍包括電子煙、可穿戴智能設備、集成電路晶元等,並已有電子煙相關專利布局。

東吳證券在研究報告中分析稱,綜合來看,比亞迪電子擁有和思摩爾競爭的實力,由於電子煙行業仍處於發展早期,格局未定,競爭激烈,比拼的是廠商對核心技術的理解,比亞迪電子有望憑借自身在陶瓷等領域的積累獲取一定份額,成為行業重要玩家。

不過短期內,思摩爾國際的確能憑借專利布局上的先發性保持優勢。

界面新聞搜索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顯示,思摩爾國際的主體深圳麥克韋爾 科技 有限公司,目前共有547條電子煙相關有效專利,其中發明專利有191條,154條實用新型專利。

而比亞迪(包括深圳、惠州等多家子公司)的電子煙相關有效專利有18條,其中發明專利3條,實用新型專利15條,後者的含金量較發明專利低。不過,此前比亞迪電子曾在調研中透露,公司已有近100項專利在申請當中。

除技術壁壘外,思摩爾國際與頭部電子煙品牌的深度綁定,也讓比亞迪難以突破。VUSE(英美煙草旗下品牌)和悅刻是海內外頭部品牌,也是思摩爾的大客戶,短時間內,這一市場格局不會改變。

但長期看,國內電子煙行業還在發展初期,海外的歐洲市場對電子煙相對開放,仍有擴展空間,市場遠未到定局。而電子煙產品的功能、技術路線也有許多待 探索 之處。

種種跡象表明,在電子煙這塊巨大的蛋糕面前,比亞迪電子內部正緊鑼密鼓,一方面正提升核心技術,另一方面也不斷擴充產能,有意與思摩爾一較高下。

界面新聞在采訪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電子煙品牌,礙於供應鏈合作關系,都相對晦澀地表達比亞迪即將對思摩爾帶來的沖擊。

後來者趕超的案例在商業史上多次上演,面對比亞迪電子這個強勁對手,思摩爾國際顯然不能高枕無憂了。

電子煙品牌唯臻CEO王錦彬認為,雖然比亞迪電子布局電子煙業務不久,但以其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和完善的供應鏈配套體系,相信會後來居上,對思摩爾的沖擊不言而喻。

「等到比亞迪有足夠多的用戶數據後,陶瓷霧化芯雙雄逐鹿的趨勢一定會出現,屆時不論是新晉品牌還是傳統品牌的電子煙客群,在面臨可選擇性的同時,一定會有多方面的考量。」王錦彬說。

4. 電子煙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電子煙上市公司有盈趣科技、華寶國際、麥克韋爾、火器電子煙
1、盈趣科技:股票代碼002925,主要業務為電子煙IQOS精密塑膠部件;
2、華寶國際:股票代碼00336,主要從事香精香料、煙草薄片、煙草新材料以及新型煙草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3、麥克韋爾:股票代碼834742,從事電子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4、火器電子煙:股票代碼03318,擁有5716項電子煙專利,主要從事電子煙油研發。
盈趣科技專注於非燃燒煙草的加熱設備,其主要客戶是全球最大的煙草公司飛墨國際。公司電子煙客戶已在加熱非燃燒電子煙產品領域經銷1000多項專利,形成了高技術壁壘。
截至目前,在19隻電子煙概念股中,已有8家公司發布了2022年年度業績預測。根據預測下限,8家上市公司均實現盈利。從業績同比增長來看,預計常營精密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32.28%。到2022年,歸母的凈利潤有望翻一番。
拓展資料
一般認為電子煙的危害要小於普通香煙。所以現在的電子煙市場非常廣泛。現在很多人為了戒煙會選擇電子煙,因為一般認為電子煙的危害要比普通香煙小,所以電子煙市場非常廣泛。
據統計,全球約90%的電子煙產品及配件來自中國,2018年國內電子煙產量達到22.29億支。電子煙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包括電子煙品牌、五金、塑料、陶瓷、玻璃、硅膠供應商、棉花等配件供應商、電子煙電池供應商、晶元設計師、國際電子煙品牌等。
自2004年全球首款電子煙上市以來,煙草和非煙草公司紛紛進入資本市場。近年來,隨著電子煙和不燃煙新產品技術的不斷發展,珠三角沿海地區電子煙企業的成立帶動了近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據了解,電子煙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北京、湖南、福建等幾個主要省份。

5. 億緯鋰能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降近三成,這次是電子煙拖了後腿

億緯鋰能(300014.SZ)8月24日晚間發布的半年業績報告顯示,這家盈利狀況一向不錯的動力電池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降了近三成。

上半年,億緯鋰能實現營業收入為31.76億元,同比增長25.55%;凈利潤3.63億元,同比下降27.43%。

億緯鋰能稱,凈利潤同比降近三成,是受到參股公司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思摩爾國際,06969.HK)非經常性和非現金項目計提的影響。

該計提拉低了億緯鋰能4.53億元盈利額。

在不考慮上述計提的假設條件下,億緯鋰能的凈利潤為8.16億元,比上年同期上漲63.08%。

思摩爾國際的前身是深圳麥克韋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麥克韋爾)。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煙生產商之一。

麥克韋爾在2014年被億緯鋰能並購之後,自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新三板第一支收益率超10倍的股票。

逐年翻倍的盈利,使得麥克韋爾成為億緯鋰能名副其實的現金奶牛。

根據財報,2019年,億緯鋰能6.05億元的利潤總額中,約一半來自麥克韋爾。

2019年6月,麥克韋爾在新三板退市,並於2019年12月19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於今年7月10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更名為思摩爾國際。

億緯鋰能不再直接持有思摩爾國際股權,但仍將通過子公司間接持股的方式,繼續享有思摩爾國際37.55%的權益。

思摩爾國際轉戰港股,在首次公開發售前,需要支付一些上市開支。

此外,金融工具公平價值變動也對思摩爾國際的收益造成了減損。

思摩爾國際認為,這些均屬於非經常性及非現金性質。

如果不剔除上述非經常性及非現金性質項目的影響,上半年思摩爾國際凈利潤為7666.1萬元,同比下降約92%;若剔除非經常性及非現金性質項目,上半年該公司盈利13.08億元,同比增40.4%。

成立於2001年的億緯鋰能,主營業務為消費電池和動力電池。

其消費電池今年上半年收入為18.15億元,同比增長7.24%,主要生產智能表計、藍牙TWS(真無線耳機)豆式電池,占總營收比重為57%;動力電池上半年收入為13.61億元,同比增長62.59%,主要得益於軟包三元電池海外銷售快速增長,在總營收中佔比約為43%。

億緯鋰能自2014年起開始布局動力電池,最早的技術路線是三元圓柱電池和方形磷酸鐵鋰電池,後將三元路線從圓柱切換至方形與軟包電池,獲得戴姆勒、現代起亞等一線車企訂單。

億緯鋰能目前有十個主要在建項目,總預算投入125億元,包括面向TWS應用的豆式鋰離子電池項目、荊門億緯創能儲能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自製鋰電池生產設備等。

前7月,億緯鋰能以0.441 GWh的裝機量排名國內第六。

截止當日收盤,億緯鋰能每股收報53.88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36%。

6. 麥克韋爾為什麼退市

得到良好的發展。2022年3月25日,麥克韋爾出於資本考慮和業務發展考慮,將從新三板退市轉板其他交易所。為了讓麥克韋爾實現從新三板退市並沖擊IPO,根據證監會規定,麥克韋爾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