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分紅給個人,個人要交所得稅嗎
一、正面回答
1、獨資企業,股東分紅不要交個人所得稅;
2、有限責任公司查賬徵收企業,分給個人股東分紅,要交20%個人所得稅。一般來說公司的股東分紅收益都是比較客觀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股東分紅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這是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不得偷稅漏稅。
二、分析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三、個人所得稅徵收范圍
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B. 股權分紅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法律分析:不需要,股票分紅需要繳納分紅稅,並不是個人所得稅,股票分紅扣稅和股票持有股票時間長短有關,持有一個月及以下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持有一個月(含一個月)到一年(含一年)的需要繳納10%的個人所得稅,股票分紅後持有股票超過一年不交稅。只要在上市公司宣布分紅的股權登記日仍然持有股票,就可以得到分紅。一般都是說的年終分紅,分紅也可以按月。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因此,年終分紅是股東的基本權利,股東一定擁有年終的分紅權。但擁有部分的分紅權,並不能代表你擁有了企業的股權,成為了企業的股東。有很多的企業採取了虛擬股權的激勵制度,給予員工崗位股、業績股等虛擬股權,員工可以根據擁有的虛擬股權在年終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但這種虛擬股權並沒有所有權,其實質是企業獎金的遞延發放,無非這種獎金的來源是企業的年終凈利潤的一定比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C. 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公司的自然人股東,只有在分紅時,才交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率是20%。現在實行的是減按10%徵收。被投資企業是扣繳義務人。公司的法人股東,按照所得稅稅率的差額補交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個人股東從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紅可以減半征稅。
D. 股息分紅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股息分紅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情況具體如下:
1、個人持有掛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對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2、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3、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注意:企業所得稅按年繳納,分紅屬於企業所得收入中的一項,如果企業當年虧損,則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自然人股東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當由企業在分紅時扣除應繳個人所得稅部分,並由企業代繳個人所得稅。
繳納個人所得稅注意事項
1、扣繳義務人應主動向稅務機關申領代扣代收稅款憑證,據以向納稅人扣稅,非正式扣稅憑證,,納稅人可以拒收。
2、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 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個人所得稅
E. 公司法股東分紅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 公司法 股東分紅如何繳納 個人所得稅 ? 根據《 個人所得稅法 》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後利潤應當分配給股東。而股東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也應該徵收個人所得稅。 股東分紅繳稅計算方法: 1、個人股東按照應得紅利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2、從 上市公司 得到的分紅可以減半繳納征稅。 3、外國人取得的紅利無論是否為上市公司,都不需要繳稅。 4、居民企業從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分紅收益為免交稅收。 5、境外非居民企業股東從中國居民企業取得2008年及以後的股息,按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分紅需要繳納稅收的情況有什麼? 1、個人股東分紅要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個人股東從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紅可以減半征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現行稅 法規 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2、外籍個人從外企分紅不繳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第二條第八項規定,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我國稅法同時還規定,對外籍個人取得境內上市公司股票的分紅也不征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籍個人持有中國境內上市公司股票所取得的股息有關稅收問題的函》明確,對持有B股或海外股(包括H股)的外籍個人,從發行該B股或海外股的中國境內企業所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3、居民企業稅後利潤分紅不繳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第三條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也為免稅收入。《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其所稱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也就是說,企業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足12個月的分紅要繳稅,其他的分紅都不需要繳稅。 4、非居民企業分紅要繳企業所得稅 2008年以前,非居民企業從我國境內企業取得的稅後利潤不需要繳稅。2008年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後,非居民企業取得的分紅需要按10%的稅率繳稅。雖然稅法規定的稅率是10%,但如果非居民企業所在國家或地區與我國簽訂有稅收協定,協定的稅率低於10%,則可以按協定的稅率執行。非居民企業取得的被投資企業在2008年以前實現的稅後利潤分紅,稅法規定還是按原政策執行,即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已採用帶征率徵收個人所得稅的 有限責任公司 ,企業稅後利潤分配給股東,無須再繳納繳納「股息、利息、分紅所得」項目的個人所得稅。 分紅在我國國家有不一樣的說法,其是就是企業稅後利潤的再分到員工手中,從某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調動員工平時工作的積極主動性,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利潤的上升。在每年年末時分紅的現象更為明顯,分紅的數額也是個不一樣,當然分紅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是作為納稅人的義務。
F. 股票分紅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下面就給大傢具體說說股票分紅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2017年2月27日新股申購日歷
一、股票分紅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經國務院批准,現就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等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2、上市公司派發股息紅利時,對個人持股1年以內(含1年)的,上市公司暫不扣繳個人所得稅;待個人轉讓股票時,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根據其持股期限計算應納稅額,由證券公司等股份託管機構從個人資金賬戶中扣收並劃付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應於次月5個工作日內劃付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收到稅款當月的法定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G. 上市公司分紅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上市公司的分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後利潤應當分配給股東。而股東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也應該徵收個人所得稅。
分紅繳稅計算方法:
1、個人股東按照應得紅利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2、從上市公司得到的分紅可以減半繳納征稅。
3、外國人取得的紅利無論是否為上市公司,百都不需要繳稅。
4、居民企業從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分紅收益為免交稅收。
稅務機關是國家行政單位,所以在收稅退稅的這件事情上肯定也是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的,如果自己已經提交了退稅申請顯示提交成功以後,那當事人等稅務機關的通知就行了,通過年度匯算退稅的,一定要注意和對自己的狀況是否符合退稅要求。網上投資的分紅都是要按照股息紅利所得,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的。但是,個人購買境內上市公司股票,再轉讓時期所得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是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是需要繳納個稅的。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所得,前者是股息紅利,後者是財產轉讓所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