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肥一活動中心在建中,擁有五大功能區,佔地多大呢
對於安徽這個省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安徽是我國的旅遊大省,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著著名的5A級景區黃山,除了黃山還有西遞,宏村,天堂寨,九華山,天柱山,萬佛湖等知名景點,吸引著很多遊客前來,是很多人旅遊的打卡之地,旅遊業在火熱發展中。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也帶動了安徽的經濟發展,如今安徽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尤其是其省會城市合肥。
合肥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建設將為合肥新添一座地標建築,對於周圍區域相應產業圈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合肥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建成呢?
⑵ 安徽建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建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2010-09-0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中崗一村9-102。
安徽建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5005621515050,企業法人汪正,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建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產品研發;計算機系統設計、集成、安裝;燈光、音響、舞台機械、大屏幕顯示、公共廣播、視頻會議、通訊、閉路電視系統的設計、安裝、維護、租賃及技術咨詢服務;建築安裝工程;廣播電視設備、計算機及配件、電子顯示屏、辦公設備、樂器、通訊設備、照明設備、電器、電纜、環保設備、光伏設備及元器件批發。(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建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港股建中建設大股東有哪些
建中建設股東詳情:
股東名稱:MHX Investment Limited 最終控制人:荀名紅
持股數(萬股):29915.63 占總股本比(%):47.87
股東名稱:海創建設資本有限公司 最終控制人:安徽海螺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持股數(萬股):10293.75 占總股本比(%):16.47
股東名稱:Furi Investment Limited 最終控制人:荀良寶
持股數(萬股):4682.81 占總股本比(%):7.49
股東名稱:JingH Investment Limited 最終控制人:荀名紅
持股數(萬股):1982.81 占總股本比(%):3.17
建中建設新股認購可用艾德一站通,最高提供10倍融資認購。
⑷ 蔡建中的個人經歷
蔡建中博士,1934年出生於廣州,祖籍廣東東莞。現任互太紡織永遠榮譽主席、江門市慈善會永遠名譽會長、華南理工大學名譽教授。1969年,他與人合作開設了香港最早期的針織染廠——高泰染廠,並於上世紀80年代在香港上市。1997年,成立了互太紡織有限公司並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2004年,互太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17億元,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互太公司針織品出品量在全國位於第三位,互太公司也被國家統計局評為2004年全國重點行業針棉製品類十佳之一,至2011年集團市值超75億元。事業成功後,蔡建中博士開始從事慈善事業特別是教育事業。除捐助他所讀過的中學、大學外,還為廣州市的中學教育提供贊助資金,為母校廣州市六中及廣州培英中學西關分校、培英體系各學校及培英校友聯會分別捐款1000萬元;在華南理工大學成立50周年之際,蔡建中捐出1000萬港元。蔡建中博士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點貢獻,是他的心願。至今捐資超一億元。
華工香港校友會永遠名譽會長
時光倒流近半世紀。1957年底,廣東省田徑隊代表,400米中欄省市記錄保持者,華工建築系品學兼優的蔡建中同學參加完第一屆全國田徑運動會回到母校,便糊裏糊塗地被錯誤打成「右派分子」 ,還被送到重機農場參加勞動。在人生最低潮和最黑暗的時刻,他默默地盤算著自己以後的人生方向。在繁重的勞動中,他表現突出,深得當時農場和重機廠領導的信任。1962年蔡建中離別了土生土長的故鄉和家人,含淚隻身來到人生路不熟的香港。他知道只要有毅力,有勇氣,憑著華南理工培養出來的堅定不移的精神及多年在運動和農場上練就的好體格,要在香港這個華洋雲集的大都市會闖出一條出路,是完全可能的。
蔡建中來到香港不久,就認識了不少華工的校友。在建築系同學的幫助下,他很快就在建築公司找到地盤監管的工作。經過一兩年的努力,蔡建中建立了一定的社會關系,並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他開始考慮人生大事—成家及創業。
1966年中,蔡建中與香港的同門師妹,化工學院的羅同學共諧連理。婚後不久,蔡建中與友人合作開設了香港最早的針織廠—高泰染廠。由於資金不足,公司雖然能賺到錢,但只夠作為滾存再投資,擴大生產,所以生活仍然十分清苦。幸得他太太在背後默默支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高泰染廠已發展成為一間頗具規模的福田紡織集團。公司並於上世紀80年代在香港上市。在向社會籌集資金的同時,不斷擴大生產。他把在國內學到的一套多快好省及自行創新的方法,加上投資最新的生產設備,效益每年平均以雙位數,甚至成倍增長,稅後純利以億元計算。
1996年,蔡建中校友把所持股份全數賣給合夥人,離開了曾經艱苦創業並取得成功的工廠。與此同時,蔡建中在紡織行業的友人及部分舊公司的同事,希望他帶頭成立一間紡織印染公司。一年後,在番禺萬頃沙沖積平原中,建立起互 太紡織城,安裝最新的生產設備,並很快投產。目前該廠已擴建至第四期。在蔡建中的帶領下,各人努力拚搏,該廠早已收回投資成本,並以不錯的回報再作投資,為未來的發展創造美好的前景。
蔡建中先生是一個重情義,重感情,又念舊的人。當他來到香港不久,就參與組織成立廣州六中,廣州培英及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前身) 香港校友會,並分別擔任會長,名譽會長,永遠名譽會長等 。他不斷地把自己的成就當成母校培養他成材的結果,並把成功的經驗和果實與母校分享。他曾為廣州的中學教育提供贊助資金和建議,為母校廣州六中及培英中學分別捐獻數百萬元。連他的小提琴老師何安東所在的廣州培正中學,也獲捐獻近百萬元作為何安東音樂獎學基金。他還邀請廣州各中學校長到港考察及交流學習。由於他對廣州的教育貢獻良多,1998年被授予「廣州市榮譽市民」,樹立起「教育企業家」 的良好形像。這一切不但是母校華南理工大學校友的光榮,也是香港和廣州市民的光榮。
三十多年來,蔡建中校友一直關心和支持母校的發展,早在1979年,他就帶領香港校友一行三十多人回校訪問,得到當時張院長的接見和招待。在華南理工大學成立50周年之際,蔡建中校友伉儷慷慨為母校未來的科技大樓捐出港幣一千萬。這是母校有史以來單一次性捐款最高的數字。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華南理工大學校友及全國各高校校友,能像蔡建中校友一樣,對母校,社會及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1934年蔡建中出生於廣州市一個書香門第,殷實之家,祖籍廣東東莞人。
1948至1951年蔡建中在由美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廣州市培英中學西關分校讀小學及初中,對西方的科學,音樂,體育,美術有了初步的接觸,並產生興趣.在學校的時候,就一直是管弦樂隊及田徑隊的成員,他曾經是廣州學生管弦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及樂團指揮,他的音樂老師是趙亮祖老師,及廣州市田徑代表隊的成員.廣州市400米中欄記錄的創造者。
1956年在廣州第六中學高中畢業,考入華南理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
1958年反右期間被劃成右派,開除學籍,譴送到廣州重型機器廠附屬農場勞動。
1962年輾轉去了香港.蔡建中先生來到香港不久,就認識了不少華南理工的校友.在建築系同學的幫助下,不久就在建築事務所工作.由於當時香港經濟正處於攀升的初期,建築業十分蓬勃.所以華工學生特別是建築土木系的學生,都不難找到求生的道路.經過2年的努力,蔡建中先生建立了一定的社會及人際關系,並積累了一定的資金。
1966年中國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一切生產幾乎停頓。香港是中國的南大門,所有外國商人到中國訂購貨物都經香港,由於在中國訂購不到貨物,轉而在香港訂購,香港的輕工業由此起飛,尤其是紡織漂染業、制衣
工業。地產市場則因中國的政局不明朗而停滯。在這個歷史時刻,蔡建中把握機遇,及時由建築行業轉入漂染行業。
1969年他和朋友集資港幣15萬元開設高泰染廠,當時由於各行各業的訂單都匯集在香港,工業廠房一時供
不應求,結果他們在多層工業廠房的四樓租了7000多平方英尺作為生產之用。過去一般漂染廠因排水及排蒸氣的問題,大多都只能設於地面層,由於蔡建中熟悉建築設計,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而且把廠房的利用發揮到最有效的水平。漂染本來不是他的本行,幸好當時有兩位華工校友劉家漢、霍建立在香港一家德國赫司特染料公司的化驗室工作,給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指導,更重要的是給了蔡建中信心。後來霍建立乾脆辭去了大公司的職位來蔡建中這間小廠任廠長,使工廠第一年的利潤即超出投資的兩倍。蔡建中信心大增,決定將所有利潤投資到生產設備及擴大生產上去。
有了第一年的良好開端,大家更加鬥志激昂,廠房面積很快增加到一萬平方英尺,生意額在第二年又增加了一倍,建廠時只有30多個員工,至第二年已經增了一倍,之後工廠每年的營業額都在不斷地倍增,廠房不斷
地擴充,員工不斷地增加。每年的盈利工廠都用來擴大再生產,從來不會因為盈利的倍增而產生逸樂的思想。
蔡建中與廠長們還是保持原來開廠時的艱苦樸素精神,和員工打成一片。最大的轉折點是在1988年,他們公司由私人有限公司而轉為公眾公司。由於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很多工廠都搬到大陸生產。由於內地的土地及勞動力都比香港優勝,促使各行各業在內地設廠的競爭能力大增。蔡建中他們認識到公司的發展速度已經不能再依靠利潤及銀行信貸來發展,而且公司經過差不多20年的發展在社會上已得到各界的認同。經過多方面的研究,並得到商業銀行的支持,決定把公司由私人股份有限公司轉為公眾公司,並發行股票,公開在市場集資,這為公司擴大再生產,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當時公司全年的營業額已經達到8.5億元,純利為8000萬,向市場發行新股集資即達1.3億多元。此舉使公司的發展在資金的籌集及社會的支持方面走進一個新的里程。
蔡建中他們除了在香港繼續發展外,又和內地及香港一些中資機構合作,在東莞長安鎮開設福安紡織染整廠,第一期投資及1.2億港元,廠房設計完全由華工建築系及建工系負責,保證了質量與速度,僅在一年的時間就能投入生產,之後還在不斷地擴充,所有的廠房仍是由華工代為設計。如今已投資約10億港元,員工已發展到3600人。香港仍保持約有2000員工,去年的營業額接近30億,利潤達到2億港元。最近,蔡建中他們的公司還向海外發展,和斯里蘭卡當地的商人合作開設織染廠,投資2000萬美元,蔡建中他們的公司佔60%,並負責生產及管理。
1995年是蔡建中他們的公司成立25周年銀禧大喜日子,在總結25年來的經驗時,蔡建中深有體會地說:工業是要鍥而不舍的擴展.建立良好的信譽,並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不斷的改良和更新,更重要的是要有刻苦耐勞的精神。
1997年,在蔡建中先生的領導下,現在互太公司的董事成員在萬頃沙鎮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建成起了互太公司的第一期廠房,並只用不到半年的時間生產線就投入了運行.在蔡建中先生任主席的董事局領導下,秉著謙和,誠信,進取,創新的管理理念,互太公司8年來發展成紡織印染行業舉足輕重的業界明星。
2000年9月,蔡被授予「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
2004年,互太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17億元,占萬頃沙鎮全部工業總產值的63%.據國家海關總屬統計,互太針織品的出口量在全國為第三位.互太公司也被國家統計局評為2004年全國重點行業針棉製品類10佳之一.歷年來,政府也多次對互太公司為地方和國家作出成績和貢獻給予肯定和嘉獎。
蔡建中先生的事業成功以後,由一個企業家做到了一個慈善家,他為社會各界捐資已數千萬元.他回報社會,回報祖國的赤心體現最多的是在教育界.他中學,大學的母校都得到了他無私慷慨的捐助,他曾為廣州市中學教育提供贊助資金和建議,曾為高中母校廣州6中及初中摸小廣州培英中學西關分校分別捐獻數百萬元:連小提琴的何安東老師所在的廣州培正中學,也捐獻了近百萬元的何安東音樂獎學金基金。
2010年4月29日,學校為蔡建中先生再次捐資重修的敬師齋,舉行了隆重的落成揭幕慶典。
新快報訊 記者 陳紅艷夏世焱 實習生 何竹茵 通訊員 劉慧嬋 報道 2000萬港元!昨日,為慶祝母校60周年華誕,華南理工大學香港校友蔡建中、羅愛梅伉儷為母校捐款。這是華工兩周來接受的第二次高金額單筆捐贈,加上10月底莫道明校友的6500萬元捐贈,華工兩周內接受捐款累計總額已超8000萬元,位於國內高校受贈排行榜前列。校方介紹,2000萬港元捐款中的1700萬元作為校園基本建設基金,主要用於學校27號樓(建築學專業和制圖教學樓)。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50多年來,蔡建中伉儷一直非常關心和支持母校的發展。2002年,在華工建校50周年之際,他們捐贈1000萬港元,用於母校建設勵吾科技大樓,這是當時華工建校以來獲得的單筆最高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