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Zoom公司袁征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Zoom公司袁征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2-03 04:29:36

『壹』 ZOOM:市值1291億美元的狂熱風,怎麼吹起來的

本文為《創造一下·公司兵法》欄目


矽谷新貴ZOOM1291億美元市值背後的商業邏輯



作者|苗正卿


狂熱繼續。


9月1日,視頻會議服務商ZOOM股價一度暴漲 47%, 1291億美元 市值超越IBM,成為 美國市值最高的20大 科技 公司之一


憑藉手中股份,ZOOM創始人、CEO袁征以超過200億美元的身價殺入全球富豪榜前70名。


讓資本市場對ZOOM信心大增的根源,是ZOOM交出的成績單。 二季度ZOOM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5%,而其中81%的收入增量源自新訂閱用戶。



在過去的一年之中,如何獲得新用戶成為了華爾街和矽谷都在憂心的事。這甚至成為了To B和To C公司都繞不開的必考題。


貴為FAANG成員之一的奈飛,只是因為新用戶預期增速放緩,便引來股價暴跌10%的「懲罰」。而中概股、To B玩家聲網,則憑借疫情引發的「用戶超額增量」態勢成功在納斯達克IPO。


ZOOM已經成為華爾街和矽谷都在研讀的新「兵法書」,因為獲得新用戶的能力正是ZOOM擅長的事。


2020年以來,ZOOM最重要的目標客戶群「擁有10人以上的公司級客戶」增長了29.5萬個,比2019年全年增擴293%。值得玩味的是,從2011年開始創業算起,袁征帶領ZOOM殺入的並非藍海。在當時的視頻會議市場,微軟的Skype、思傑公司的GoToMeeting以及並入思科的WebEx旗下產品已經成為市場主流。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賽道迅速獲得企業級用戶? 這成為了袁征和ZOOM需要思考的問題。


「ZOOM用To C的思維,做了一款To B的產品。」 分析師、SAAS市場研究者Baldwin對《創造一下》表示,ZOOM暗示了一種潛在趨勢: B端和C端市場界限逐漸模糊。



ZOOM的誕生和一場愛情有關。


1987年,考上山東礦業學院的袁征出現了一個剛需:如何與異地女友保持聯系。當時二人分隔兩地,只有乘坐10小時火車才能見面,剛需焦慮讓袁征萌生了一個想法:用某種技術實現音視頻同步。這其實是袁征的底層邏輯: 從需求出發設計產品,技術只為需求服務。


「在矽谷,有太多的天才工程師,但其中大多數只是在開發自己喜歡的產品,而非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工程師秦潔早在WebEx時代便與袁征共事,在他眼中袁征屬於矽谷異類:在WebEx的會議桌上,當一群工程師討論技術時,袁征也會用溫和語氣指出「這個設計似乎不符合用戶需求」。


甚至用戶需求成為了袁征日後從思科離職的導火索。


2011年作為思科工程副總裁的袁征在用戶走訪調研時發現,思科提供的遠程會議系統已不能滿足用戶。這套基於昔日WebEx技術而成的系統在穩定性和便捷性上已不能讓2011年的用戶滿意。在和思科高層交涉無果後,袁征決定創業並開發全新的系統。


重視需求的基因,最終嵌入到ZOOM之中。和矽谷同行相比,作為To B企業,ZOOM在產品研發和推廣時採用了不同的模式,B端企業用戶之中的員工需求被視為重要信息。



Anne是在美國一家創業型生物公司工作的員工。她最早使用ZOOM,是因為一封郵件。當時她給一位ZOOM的工程師推薦了自己公司的生物產品,在愉快的交流後對方又發來了一封「推薦ZOOM產品」的郵件。這讓Anne略感意外,之前她使用過的企業會議軟體,都是由軟體公司直接向客戶公司的采購負責人推薦。像ZOOM這種直接將產品推薦到目標公司基層員工的打法並不多見。


一位供職於ZOOM的人士回憶,在早期推廣產品時,ZOOM銷售部門制定的策略可以描述為 「由小到大、由下到上、由散到聚」 。ZOOM銷售人員的KPI考核之中,對接了多少採購部門負責人或公司高層並非最重要指標。「和多少目標公司基層員工實現對接」反而被看得很重。


當時ZOOM的銷售推廣理念,甚至是鼓勵銷售人員引導客戶公司員工將ZOOM用於私人場景。「我們並不是讓這些基層員工向公司高層推廣產品,從而實現公司采購,ZOOM的目標是讓這些人真正用產品,並獲得體驗。」



Emergence Capital普通合夥人蘇博托夫斯基是最早投資ZOOM的投資人之一。在和袁征接觸時,袁征並沒有向蘇博托夫斯基展示PPT。在會議室中,袁征將ZOOM的產品直接放在蘇博托夫斯基等投資人面前,並允許他們隨以使用,而體驗後蘇博托夫斯基決定參與投資。「人們想要的是一款他們喜歡的工具。」 蘇博托夫斯基說。


分析師Baldwin將ZOOM的模式歸結為兩個基本點: 產品本身質量過硬+能滿足用戶需求。 「在滿足這個前提下,ZOOM的產品通過個體向群體推廣。這和傳統的To B公司模式不同,並非那種公司統一采購後向下分發的模式。」


國內某中型風投公司在2019年開始使用ZOOM。最開始是幾個海外留學背景的員工在夜裡居家協作時自行使用,之後ZOOM的產品被「安利」給了部門領導,兩個多月後,ZOOM成為了這家公司統一採用的遠程會議軟體。這其實是ZOOM崛起過程中最常見的情況: 先贏得C端用戶,再逐漸影響到B端。



遠望資本創始合夥人程浩是ZOOM的用戶之一。他發現ZOOM成功的邏輯是To B的企業「 通過病毒式營銷 ( Viral Marketing,利用人際網路,讓營銷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 ) 」迅速發展。


ZOOM深度用戶張翰是一家9人創業公司的CEO,最早他發現ZOOM還是在和投資人交流時。當時他身處北京,而投資人遠在新加坡。在對方的提議下,張翰試著使用了ZOOM。


「當時非常緊張,擔心軟體復雜,耽誤聊事。」讓張翰意料之外的是ZOOM的極簡主義設計。他用了3分鍾的時間下載軟體並加入會議,而在之後32分鍾的交流中也沒有出現任何意外。這次體驗之後,張翰將ZOOM推廣到自己公司之中,並且將之推薦給了其他幾個創業的朋友。



社交裂變並非ZOOM的唯一打法,ZOOM也善於借力知名品牌。ZOOM國際和合作夥伴營銷部負責人德里克·潘多透露,除了用戶個人通過社交網路推廣ZOOM,公司本身還很看重和品牌的合作。在F1方程式匈牙利布達佩斯大獎賽上,ZOOM已投入使用,車迷通過ZOOM可以看到實時更新的賽況。


「這其實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很像許多消費電子產品甚至消費品公司的打法,通過品牌露出擴大影響力,並通過個人的社交裂變獲得新客戶。」營銷研究者朱民認為ZOOM最大的特點,就是獲得C端流量後,最終演變為B端的公司級客戶。「這是ZOOM在產品質量之外,最大的成功秘訣。」


在獲客方面, 免費增值模式 也是ZOOM的戰略之一。ZOOM的產品分為兩大體系,一對一的免費模式,以及40分鍾免費的群組會議模式。一對一免費模式,進一步促進了C端個人成為ZOOM產品的體驗者。而群組會議的40分鍾免費模式,也是基於用戶實際應用場景而設計出的方案。在公開采訪時袁征透露,40分鍾免費模式,是早在WebEx時期團隊通過實際調研發現的「最佳時間」。來自ZOOM的研究顯示,40分鍾免費模式最容易實現付費用戶轉化。


「本質上這是一種免費增值模式。」 Baldwin對比了在2020年成功IPO的聲網。和袁征類似,聲網創始人、CEO趙斌同樣源自WebEx,而聲網和ZOOM同樣是To B的公司。有趣的是,趙斌和袁征不謀而合地都選擇了免費增值模式。


「聲網給每個賬號提供了10000分鍾的免費使用時間,之後才收費。」趙斌認為10000分鍾足以讓用戶體驗到聲網的優勢並抉擇是否繼續使用。和ZOOM頗為類似的是,聲網在營銷推廣過程時,最看重的也非客戶公司的采購負責人,而是實際使用聲網API的工程師。


Brown同時是聲網API和ZOOM產品使用者,作為工程師他經常需要用ZOOM和加拿大等地的分公司工程師交流協作。他覺得ZOOM和聲網和傳統的思科、Oracle等To B類公司有所不同。在傳統的模式下,基層員工無法提前嘗試使用這些To B級產品,除非公司高層決定購買、引入。但聲網和ZOOM的產品首先讓基層員工用到,而且這些產品甚至具備To C的特質。「一位個人開發者也可以使用聲網API,家庭成員間也可以用ZOOM交流。」


但程浩認為,並非所有的To B產品都可以To C化發展。在他看來,ZOOM的產品「足夠通用、足夠標准化、足夠獨立並且非常年輕化」。而大部分To B產品並不具備ZOOM的這些特點,如果一味模仿ZOOM或聲網的模式,可能水土不服。



ZOOM並非一帆風順。


2020年4月初,袁征在YouTube平台親自下場直播,主題是「道歉」。讓袁征坐立不安的是ZOOM爆出的安全隱患問題。



ZOOM轟炸 ( ZOOM Bombing,指突然有人闖入到會議視頻中並留下不可描述的行為或言語的現象 ) 在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在網上發酵。這導致ZOOM的股價一度暴跌15%。


除了安全隱患,ZOOM所在的賽道可謂擁擠。2020年4月Facebook推出同類產品Messenger Rooms。而谷歌的Hangouts Meet則實現「雲化」,無需安裝軟體在Web頁面即可實現100人視音頻遠程會議。


缺失場景一直是ZOOM被質疑的地方


「ZOOM說到底是一款工具,它缺少了自帶的場景。」以谷歌為例,從2019年開始谷歌就開始整合Gmail和Hangouts Meet。這是谷歌場景化戰略的一部分,用戶在一個場景內可以體驗到產品的多種功能。以Gmail最大的單一市場印度為例,印度的Gmail使用者在通過Gmail進行工作交流時,可以即時通過Hangouts Meet實現音視頻深度交流。相比於單獨一款軟體,這種場景化服務的優勢在於便捷和系統整合。


這也是ZOOM在2011年創業伊始就面臨的問題。在袁征初創ZOOM時,他的朋友曾提出過質疑:公司采購思科的產品,不僅為了遠程會議一款產品,還會有諸如企業路由器、安全產品等。


「ZOOM作為一款工具,在面對平台類公司和巨頭公司競爭時處於天然劣勢,除非產品競爭力保持持續優勢。」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表示,ZOOM業績大漲離不開疫情帶來的「無接觸經濟」。在無接觸經濟的業態下,ZOOM規避了「場景化缺失」的問題。但在疫情之後,ZOOM能否保持如此高的增長性,並不能輕易判斷。


起碼在新興市場,ZOOM的好運氣並未延續。2020年5月,ZOOM逐漸停止了中國個人用戶在產品上的注冊。8月ZOOM將在中國的發展模式改為OEM經營模式 ( 新模式下,ZOOM在中國選擇三家代理商進行合作 ) 。


「隨著ZOOM逐漸成為市值近萬億元的公司,ZOOM所面臨的挑戰已經和以前不同。」 Baldwin表示ZOOM已經走上了Facebook曾經的道路,隨著體量增加,宏觀環境和所在市場政策的影響,將會對公司發展起決定性影響。


不過袁征似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應對潛在危機。比如在新興市場上,ZOOM正在全力開拓印度市場,到2020年5月時印度已經成為了美國之外的ZOOM最大單一市場。


而為了解決場景缺失的問題,ZOOM也開始 定製化服務 。隨著疫情帶來的在線教育市場飛速發展,ZOOM為多家在線教育廠商推出了定製化軟體。ZOOM不僅可以根據公司特點調整軟體功能,還可以將ZOOM的功能嵌入到一些企業的產品中去。「未來在To B的市場,人們也會更加關註定製化,每個企業都希望獲得針對自己需求的精準服務。從這個角度上B端和C端都正在進入個性化時代。」 Baldwin說。


為了拿掉「安全隱患」這條鎖住ZOOM生死命脈的鎖鏈,ZOOM也在奮力一搏。最新的消息顯示,ZOOM宣布啟用雙重驗證功能,這被視為ZOOM提高用戶賬戶安全的舉措。畢竟在ZOOM基於社交裂變的獲客模式下,一個用戶選擇離開ZOOM時也會影響其朋友對ZOOM的評價。


正如袁征自己所說:「ZOOM需要小心謹慎地發展。」

『貳』 Zoom給員工多少股票

他們公司的hr說了,就說進去給400股,每年可以賣100股獲得收益
四年之後的再說。
拓展資料:Zoom今年股價暴漲450% 袁征持股價值超1000億
1.據外媒報道,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成全了許多公司,其中一家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視頻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今年迄今為止,Zoom的營收翻了兩番,利潤增長了90倍,讓分析師們震撼不已。與此同時,Zoom的股價也越走越高,與疫苗製造商Moderna和「中國特斯拉」蔚來等公司一起,以超過450%的漲幅脫穎而出,成為今年的頂級股票之一。
這對Zoom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袁征來說也是個覺好消息,他之前曾開發過思科在2007年收購的Webex視頻通話軟體。
2.在疫情爆發之前,袁征就已經是億萬富翁了,他於2019年4月帶領Zoom上市,快速增長和盈利能力給投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在,袁征已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100人之一。市場研究機構FactSet的數據顯示,袁征所持Zoom股票價值近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2億元)。
3.幫助公司跟蹤購買情況的雲軟體開發商Coupa首席執行官羅布·伯恩施泰恩(Rob Bernshteyn)說:「我為他感到高興。」伯恩施泰恩已經認識袁征四五年了,Coupa長期以來都是Zoom的客戶。Coupa使用Zoom發生的唯一變化在於,該公司開始允許員工使用公司Zoom賬戶進行個人會議。
Coupa的股價今年上漲了144%,漲幅與Zoom的漲幅相去甚遠,但仍突顯了2020年的趨勢。伯恩施泰恩說:「如果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我們可能希望支持那些將數字化推向世界的公司。」
4.然而,Zoom的擴張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今年春天,在Zoom發現其服務需求激增後,該公司也受到了對該軟體隱私和安全的擔憂。
不過,承受所有壓力可能都是值得的。如今,袁征的身家據說已是Salesforc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的兩倍。Salesforce自1999年以來始終在向公司出售雲軟體,以跟蹤客戶。本月早些時候,在Salesforce的投資者日上,貝尼奧夫贊揚了Zoom為無法與客戶面對面的銷售人員所提供的巨大幫助。

『叄』 zoom股價是多少

zoom股價創下164.90美元的52周新高。本周四,Zoom股價跌破127美元。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針對視頻會議應用Zoom近日曝出的一系列安全和隱私問題後,該公司CEO袁征(EricYuan)今日進行了道歉,並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

據袁征稱,近期Zoom的用戶數量大幅飆升,從去年12月的每天約1000萬人增加到今年3月份的2億人。受安全漏洞事件的影響,開盤前Zoom股價一度下跌16%。開盤約一小時後,股價下挫逾7%。

袁征稱:「我們意識到,Zoom沒有達到社區對隱私和安全的期望,也沒有達到我們自己的期望。對此,我深表歉意,同時也想分享一下我們為此所做的努力。」

『肆』 Zoom是如何成功的如何看待Zoom的成功

2019年4月18日,Zoom在美國上市(股票代碼ZM,不是Zoom),當天股價暴漲70%,市值達到200億美元。,Zoom是一家IT工具類——視頻通訊領域的公司,它的CEO是華人袁征(EricYuan),袁征在在公司上市之前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Zoom上市後給大眾帶來的影響卻是暴漲,兩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受疫情影響,人們不再出行,企業、事業、以及各單位的視頻會議多了起來,學生學習也用上了視頻,因此互聯網視頻類工具成為了熱門,Zoom受疫情影響,市值又翻了一倍,已經超過400億美金。但互聯網行業里最受歡迎的視頻會議產品還是Zoom。Zoom同時做到了簡單、好用和穩定這幾個基本要求,其它視頻工具很難做到這幾點。

Zoom的移動端做得不很不錯,Zoom的PC端體驗更好,PC端的體驗好才是其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而不是移動端。Zoom就是頭PC為主的視頻工具。

“Zoom的價值觀是“關心care”,包括有五層意思:關心社區、關心公司、關心客戶、關心同事、關心自己。”

競爭永無止境,作為視頻工具,Zoom的道路還很遠。

『伍』 Zoom創始人獲評年度商業人物,他是憑什麼獲評的

從8次申請美國簽證被拒,到成為美國華人首富的傳奇經歷

視頻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無疑是新冠疫情期間的大贏家。該公司去年以來股價上漲了超過500%,市值已升至1105億美元,這意味著這家成立僅10年的公司市值已超過老牌科技巨頭IBM,並是雲軟體開發商VMware的兩倍。

雖然這樣的表現與當下的疫情直接相關,但Zoom這家公司卻並非只會靠「天」吃飯,而是有著極強的市場競爭力。由於遠程教學與會議需求暴增,視頻服務公司Zoom打響了名號,成為許多企業與教育機構的幫手。

『陸』 Zoom爆紅 從礦工之子逆襲的袁征身家23天暴漲280億

最近,視頻會議軟體公司Zoom的創始人兼CEO袁征(Eric Yuan)再次成了矽谷和華爾街的紅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超過30億人被要求居家隔離。4月,三分之二的美國人也都在家中避疫。這讓讓Zoom的視頻互動平台變得炙手可熱,用戶人數以驚人的數量成長,公司市值也隨之暴增。

去年(2019年) 12月,Zoom的日均使用人數還只有1000萬 ;3月中旬,美國各州開始實施居家令。結果短短的兩周多時間里,Zoom的日均使用人數暴增到4月初的2億,4月23日,這一數字再次大漲50%, 達到3億

袁征的身家也在華爾街哀鴻遍野的時候依然逆勢飛漲。截至上周五(4月24日)收盤時,Zoom的股價為158.8美元,最高時還曾逼近180美元,較年初時的70美元翻了一倍還不止,市值也攀升至443億美元。

而持有Zoom22%股份的袁征,身家更是從4月1日時的37億美元(約合262億元人民幣)跳升至24日的80億美元(約合566.4億元人民幣)。 短短的23天時間里,身家大漲了40億美元(約合283億元人民幣)

今年50歲的袁征是山東人,大學畢業於山東 科技 大學,主修計算機和數學。畢業後到日本工作4年;因為受了比爾蓋茨1994年的一次演講鼓勵,因此申請移民美國。

袁征是山東泰安人,他是一名礦工的兒子。中國山東 科技 大學應用數學專業本科,中國礦業大學碩士。當年他為了去美國工作,曾被美國大使館拒簽8次。

至於為什麼一心想去美國?在接受商業雜志采訪時,袁征表示,他曾現場聆聽了比爾蓋茨的一場演講。蓋茨提到的「信息高速公路」概念,讓他大受觸動。

袁征說:「 我相信互聯網是未來 社會 發展的浪潮所在 。」

1997年,袁征終於叩開了美國的大門。初到美國,他連一句完整的英語都說不出口,借住在親戚家,一邊端盤子一邊投簡歷。

「最初來到美國,我幾乎不會說英語,但我知道怎麼寫代碼。」袁征說,「我知道自己除了努力別無選擇,而我也正是這樣去做的,甚至近乎偏執。與其他競爭者相比,這是我唯一的優勢。」

靠著這股信念,袁征熬過了最艱難的第一年,並最終被一家小型軟體服務公司WebEx錄取,開始專攻視頻會議服務。

36歲那一年,袁征還在辛勤的工作之餘拿下了斯坦福大學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7年,WebEx被思科系統 (Cisco)收購,袁征成為Cisco的工程副總裁,主管協作軟體開發業務,帶領近千人。

對很多矽谷的華人工程師來說,能走到這樣的位置已是「人生巔峰」。

但袁征並不滿足於此。2011年,他向思科提出用手機提供視頻會議的軟體,被思科拒絕。於是就決定自立門戶,創辦Zoom。

不過當時沒有什麼人看好這個方向,就像當初蘋果決定進軍手機市場時一樣。那是2011年,谷歌、Skype 和思科等巨頭的視頻會議系統似乎已經覆蓋了全世界的市場。

然而事實證明,移動端最終成為了 Zoom 的原爆點。 到2019年,Zoom的客戶已覆蓋美國財富500強公司的1/3,美國前200所大學的90%

2019年4月19日,袁征帶著他的Zoom在納斯達克敲鍾上市,股價第一天就飆升超過70%,袁征身價也超過30億美元,成為矽谷炙手可熱的新貴。

對於袁征取得的成就,美國 財經 電視頻道CNBC把他的這段經歷稱之為「一段史詩般的旅程」。

「從一家小型軟體初創公司到納斯達克的舞台,以及全美最有價值的10家雲軟體公司之一的首席執行官,」CNBC的報道說,「 有很多華人軟體開發商有高級工程師的頭銜,但你看不到他們創辦公司並帶領公司IPO 。事實上,在貝塞默納斯達克新興雲指數(Bessemer Nasdaq Emerging Cloud Index)的50家公司中,沒有一家有華裔CEO。」

除此之外,2018年,在美國求職網站GlassDoor發布的年度CEO榜單中, 袁征以99%的員工支持率成為全美最佳人氣僱主

彭博社當時的報道指出,袁征是這個榜單有史以來首個非白人冠軍,這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

2019年聖誕季,在全美最受歡迎僱主排名中,袁征擊敗了微軟、Costco、蘋果、谷歌等一大批大牌公司老闆,一舉登上榜單第一名!

這個榜單是由美國一家職場研究調查公司Comparably發布的。榜單的排名是根據美國5萬家公司1000萬名員工提交的職場幸福調查答卷,參考了員工對薪酬、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福利以及公司整體文化等問題的評定,最終評選出幸福感最高的50家公司。

在5分滿分的情況下,袁征竟然拿到了4.9分的高分!

袁征曾在推特上說:"給別人帶來幸福,才是一種可持續的幸福。Zoom公司的文化就是「Deliver Happiness傳遞快樂」。

袁征讓他身邊的人相信,他是認真的。

專職幸福總監、開心訓練營、閱讀俱樂部、花式節日福利、邀請父母參加家庭團建,還有帶薪年假、病假、超長產假和年度體檢……

這一切構成了Zoom以快樂和幸福感為內核的企業文化。

大家相互關心,專注地為彼此提供快樂,最終作為公司,也為客戶提供快樂。


2020年,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迫使員工遠程在家辦公、學校遠程授課。這推動了一系列在線遠程辦公工具的脫穎而出,而Zoom的視頻互動平台也因為簡單易用而超越了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等大公司的產品,成為風頭最勁的那一個。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的大流行,Zoom的業務量激增。不僅許多大學和公司開始使用這個軟體,人們也利用這個平台召開虛擬雞尾酒會、遠程教授課程甚至是相親、結婚、唱k、組酒局……簡直是要成為社交平台的節奏。

英國首相的內閣會議,也在Zoom上召開。

就連伊麗莎白女王的94歲生日,都在Zoom上進行!

在一個多月時間里,Zoom從一個在商界以外鮮為人知的企業軟體變得幾乎無處不在。

應用追蹤公司Apptopia的數據顯示,Zoom這個月初的單日下載量高於200萬次,在免費APP的排行中,在美國和英國分別排名第一、第二。而兩個月前,Zoom的全球下載量才不到5.6萬次。

今年,袁征還首次躋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4月初他的資產凈值達到57億美元,名列第293名。

可以說,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世界,在資本起起落落,無數產業遭重創的浪潮里,袁征是極少數幸運兒中的一個。

不過,人紅是非多,Zoom3月底被爆出安全和隱私漏洞,遭SpaceX和NASA禁用,甚至連FBI也發出警告,提醒用戶使用Zoom注意網路安全問題,不要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分享會議鏈接,以防機密信息被黑客獲取。

面對眾多的批評和質疑的聲音,袁征在Zoom官網上發表一篇長篇博文,承諾將全力解決安全、隱私和信任問題。他寫道,「我們認識到,我們沒有達到 社會 對隱私和安全的期望,也沒有達到我們自己的期望。對此,我深表歉意,我想分享我們為此所做的一切。」

4月中旬在接受福布斯雜志采訪時,袁征表示,過去的幾天很艱難,這是他職業生涯中面臨的最嚴重的危機。

不過幸運的是,這一挫折並仍能阻Zoom的增長勢頭。4月21日,袁征表示,共有超過3億用戶使用了Zoom的視頻會議應用,較4月1日的2億人增長了50%。


有一種說法是,袁征想做視頻軟體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異地戀相思之苦。在中國讀大一的時候,苦於與相距十多小時車程的女友一年只能見兩次面,袁征曾幻想有一個設備一打開就能看到女友並通話,"就像我們在同一個房間里一樣。"

幾十年後,這個幻想終於通過自己的企業成功了!當時的女友就是現在的妻子,他們養育著三個孩子。

作為提供互聯網視頻會議軟體的Zoom公司創始人,袁征一直踐行著自己的遠程溝通理念。

身為堂堂 科技 獨角獸的創始人,他五年只出了8次差,其中還包括去納斯達克敲鍾的那一次。

這些年裡,袁征幾乎從來也沒有因為工作而耽誤孩子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不過直到疫情形勢嚴峻時,孩子們才終於開始關心他的工作。

3月中旬的一個星期一,袁征8年級的女兒不得呆在家裡上學。那時她才第一次對父親的工作提出了疑問。袁征笑著說。「她第一次停下來問:『爸爸,在Zoom里,你怎麼舉手?』」

袁征的兒子是一名大一新生,也成為了Zoom的緊急用戶。

「我告訴我的兒子,我終於明白我為什麼這么努力工作了。我意識到,也許我做這些工具只是為了讓你們在網上課堂使用。」50歲的袁征開玩笑說。

袁征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表示,他希望自己能在逆境中堅持不懈,為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

「我告訴我的孩子們,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非常非常艱難的時期。將來的某一天,你將了解為什麼我現在如此瘋狂地忙著。」

新冠疫情結束之後,世界會發生什麼?有分析人士認為病毒是一個警鍾,企業或許會意識到,可以通過永久性地轉移到在家工作,節省了租金和通勤時間。

「到了2035年的時候,人們可以用Zoom來取代面對面的交往。「這是袁征為Zoom勾勒的一幅遠景。

希望他的夢想能早日實現,也希望他能帶領的Zoom能夠戰勝挫折和挑戰 ,成長為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

畢竟,從剛到美國時從端盤子做起,到逆襲成身價百億、全美國人都想給他打工的最佳CEO,袁征的活法,又何嘗不是海外華人們的榜樣和驕傲呢?

也希望疫情能夠盡快結束,希望像袁征這樣的海外華人,能越來越多!加油吧!

(溫哥華港灣李曉綜合報道)

『柒』 凈利潤一年爆翻25倍,ZOOM去年賺翻了

文丨BT 財經 常倩倩

疫情讓世界上的公司都不好過,美國的許多零售企業也遭受到了破產倒閉,比如美國奢侈零售商尼曼,一家擁有113年 歷史 的高端百貨商店,申請倒閉;還有百年老店西爾斯,郵購起家,沃爾瑪沒能把他「幹掉」、亞馬遜也要給他留三分薄面,結果他卻倒在了疫情里,20萬的員工一夜之間全部失業。

在年報季,我們看到了去年的「慘烈」,但是也有新生。 這次疫情帶給視頻會議企業一個巨大的風口,zoom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Zoom發布的2020年全年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全年實現總營收26.51億美元,同比增長326%;凈利潤為6.72億美元,同比增長2588%,其中,第四季度的凈利潤增長了16倍。

不得不說,這個增速在美股簡直沒誰了。財報公布後,Zoom的股價大漲近10%,報收409.66美元,市值高達1192億美元(約7628億元),動態市盈率超過2000倍。

實際上,2000倍,相比Zoom2020年的動態市盈率,並不值得一提。

Zoom站在了疫情的風口上

Zoom是2011年成立的,發展6年後,到2017年,雖然經歷了四次融資,但Zoom只有10億美元的估值。

2019年,Zoom在納斯達克上市,估值160億美元。其實市值不算突出,因為美國股市是崇尚 科技 股的,Zoom這種純 科技 公司,只能說是「隨大流」,而Zoom真正的爆發點在2020年。

美國受疫情影響是從去年三月份開始的,當時的美股異常慘淡,3月9日美股上演了史上第二次熔斷,3月19日,又一次熔斷。

要知道,美股第一次熔斷和第二次熔斷相隔幾近30年,而第二次和第三次相隔只有十天,而且在第三次熔斷之後的三個月里,還大跌了7次。

全球資本市場哀鴻遍野,而Zoom卻一枝獨秀。 先是三月份逆市大漲了30%,而後更是一騎絕塵,一路攀升至2020年10月的588美元的最高點,市盈率直沖3000倍。

市盈率什麼意思?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按照現在的業績,要達到這些市值需要的年數,是投資者對企業成長性的估計。

因此,Zoom 3000倍的市盈率,意味著,按照Zoom當時每年不到1億美元的盈利額,要達到當時的千億美元市值需要3000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股價最高的時候,其動態市盈率甚至超過了6000倍。

當然,因受疫情影響,Zoom給了投資者很大的信心,其業績也實現了飛速的發展。但根據其2020年的業績,Zoom的動態市盈率依舊為2000倍。這是什麼概念,一直被稱為「泡沫之王」的特斯拉,動態市盈率也不過1000多,靜態市盈率更是少得可憐。

目前來看,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視頻會議的風口的風越刮越小,Zoom還能繼續「高飛」嗎?

Zoom的未來任重而道遠

去年受疫情影響,Zoom在2月、3月的下載量甚至超過TikTok,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其客戶中超過10名以上員工的企業有46.7萬個,同比增長近5倍。

不得不說,成績喜人,而且因企業端漲勢強勁的激勵,Zoom也開始重點布局to C端,如果拓展順利,利潤相當可觀。

另外,Zoom在去年一年在中國的收獲也頗豐。

Zoom的創始人袁征是美籍華裔,出生在山東,曾就職於思科工程,從一個小小的程序員一路晉升為副總裁,後來因為和女友異地戀見面難,開發了Zoom這款視頻軟體。

袁征作為中國人,深諳國內企業經營之道,通過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收費方式,在2020年叫板華為、阿里、騰訊等國內視頻會議平台,搶佔中國市場。比如,Zoom取消了對2人及以上、100人以下免費會議單次40分鍾的時限,收獲了一波好感。

不過Zoom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安全隱私問題。

去年有外媒報道,有不少學生在使用Zoom上課時遭遇不明人士亂入擾亂;大量的私人Zoom視頻被上傳到公開網頁,任何人都可在線圍觀;還有一些人的電話、姓名等更多個人信息子啊開放的雲存儲空間很容易被搜到。

有業內人士指出,Zoom的視頻和電話通信方面並未完全使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Windows和Mac版的Zoom軟體均存在暴露用戶登錄憑據的風險。

這些問題暴露後,一些大公司開始禁止使用Zoom,尤其一些高 科技 企業 ,比如,馬斯克禁止旗下的特斯拉和Space X使用Zoom召開會議;美國太空總署NASA禁止員工使用Zoom工作;谷歌同樣因為安全問題,禁止員工在筆記電腦上使用Zoom進行視頻會議;還有紐約市的教育局要求停止使用Zoom等等。

不過到了4月,Zoom的CEO公開道歉,並承諾三個月內進行整改。無論目前整改情況,Zoom未來想開展to C業務勢必還會面臨類似問題。

除了國內華為等互聯網企業的競爭,美國的谷歌、微軟等在視頻會議方面的布局日趨成熟,沒有了風口Zoom未來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