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2-03 02:11:08

『壹』 全球「晶元荒」!從「買不到」到「買不起」,晶元界發生了什麼

缺晶元!在全球范圍內,「晶元荒」愈演愈烈,許多人可能沒有感遭到,從2020年底就開端有了缺晶元的苗頭,直到往常「晶元荒」的場面不只沒有得到改善,以至還在加劇。國內有的下游企業之前是買不到晶元,如今卻構成有錢也買不起晶元的現象。依據高盛的一份最新研討報告,全球范圍內,多達169個行業遭到影響。

固然從2020年開端,我國國內的晶元企業注冊量開端激增,但是直到目前為止,我們離晶元自給自足還有一段路要走。晶元短缺的狀況也從另外一個角度給予了我們啟示,那就是高科技技術必需要控制在本人的手裡,否則就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貳』 晶元製造專用的前道國產光刻機現在進展情況如何了是不是連28NM都沒有突破

最近半導體領域之中傳來了兩個好消息,首先就是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了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公司,並且成為了這家企業的第七大股東。北京科益虹源主營業務是光源系統,而光源系統就是製造光刻機的核心技術之一。同時,北京科益虹源也是全球第三家193納米ARF准備分子激光器企業。

第二個好消息是,國產光刻機巨頭上海微電子目前已經表示,新一代的光刻機會在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實現量產,而在光源系統之中,採用了與阿斯麥DUV光刻機一樣的光源技術,波長突破了193納米。這就意味著國產代工企業將在今年或者是明年年底就能夠實現7納米工藝的代工水平,並且是在沒有阿斯麥光刻機的情況之下。

可以說光刻機領域之中接連傳來這兩個好消息,對於我們而言,對於國產晶元未來的發展而言,起到了一定推促的促進作用,畢竟一直以來在光刻機領域之中,荷蘭的阿斯麥占據絕對的壟斷地位,尤其是在極紫外光刻機領域之中,更是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

而國內在晶元上的短板就是因為缺少極紫外光刻機,所以導致中國企業沒有辦法生產出7納米以及5納米這樣先進製程工藝的晶元。2018年,中芯國際曾經從阿斯麥買訂購過一台euv光刻機,但是說到瓦森納協定的影響,阿斯麥至今都沒有出貨這台EUV光刻機

後面中興以及華為的限制使得國內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意識被徹底喚醒,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所有的國內廠商將希望全部中寄託在了中國光刻機企業身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華為在第一時間就宣布紮根半導體領域,另外,中科院也宣布入局光刻機,並且將光刻機變成科研清單。

好在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一個又一個的好消息傳來。關於光刻機的兩個好消息傳來,意味著中國心再次迎來了春天。而這對於阿斯麥來講當然不是什麼好事情。

北大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中國依舊拿不到阿斯麥的光刻機,那麼在三年之後,中國就將會掌握這項技術,並且一旦中國掌握了這項技術,那麼其生產的產本成本一定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便宜。

北大教授的這一番話,可以說對於阿斯麥來講,更是一個重磅炸彈,失去中國市場的阿斯買強會面臨地位的威脅,如今日本的尼康以及佳能正在不斷崛起,挑戰這阿斯麥所在的地位,如果中國真的掌握了光刻機技術,那麼阿斯麥想要在進入國內市場基本上沒有可能,更不要提憑借中國市場穩固其地位的夢想了。

光刻機的問題解決了,那麼晶元的問題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了。早在晶元禁令實施之初,張召忠就曾經公開表示,再過三年,美國的晶元將會無人購買,因為到那個時候,中國的晶元將會到處都是。

如今看起來,張召忠果然沒有說錯,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在晶元領域也一定會迎來一定的突破,中國晶元在未來一定會擁有更好的發展,而對中國企業實行打壓的矽谷,在將來也一定會嘗到失去中國市場的苦果。

『叄』 科益虹源值得去嗎

值得。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於2016年7月成立,是中科院科研成果轉化特等獎獲得者,是中國唯一專注且唯一具備高端準分子激光技術研究和產品化的公司。
1、該公司在業內的名氣很大,入職該公司對個人以後發展有一定的幫助。2、該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入職員工不僅有免費的五險一金,而還有餐飲補貼,交通補貼等各種補貼。因此該公司是值得去的。

『肆』 華為投資光刻公司,這家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華為在這一次的投資當中所佔據的股份並不是非常多,大概只有4.76左右。而這家公司之所以特殊,能夠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其背後最大的股東是我們的中科院。而且他在光刻機領域在國內的技術基本上是處於最頂尖級別的,在其他領域也有建樹,所以這一次的投資才引來大家的關注。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華為這一次的投資。

第三,如何看待華為?

華為的鴻蒙系統現在已經上線了,而與此同時,華為已經徹底的將榮耀手機這個品牌從華為公司剝離出去。目前,榮耀手機已經開始研發自己的新款手機,並且已經開始進行預售,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華為做了兩手准備,一方面從光刻機入手,開始打造自己的晶元,另一方面則是保證自己的現金流。

『伍』 留給台積電的時間不多了!首台中端光刻機投產,14億人翹首以待

眾所周知,美國總是在處處對中國企業華為設限,以防止威脅到自己的 科技 霸主地位。最主要的是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兜售晶元,意圖切斷華為的晶元供應鏈。

華為5G的出現,打破了近百年來歐美國家壟斷通訊行業核心技術的局面。作為世界 科技 老大哥的美國,能不著急嗎?雖然華為率先推出了5G技術,但是因為美國的陰險狡詐,切斷晶元供應鏈。導致中國的5G技術就彷彿空中閣樓,沒有扎實的地基。

中國的 科技 發展,再一次被別人掐著脖子做實驗。但是中國已不再是過去的中國,這樣的日子必須得到改變。為此,中國國家科學院電子研究所與清華、復旦、同濟等21所高校展開合作,夜以繼日地搞科研,決心做出自己國家的光刻機。有了光刻機,中國人就能製造屬於自己的晶元,不用再大量的從外面購買。

我國國產首台中端光刻機投產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國終於成功製造出了首台中端光刻機,並且已經投入到生產之前的檢測和認證階段,只要檢測通過,相信不久的將來,該光刻機就能投入使用,為我國半導體下游企業輸送國產晶元。

該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關注以及14億國人翹首以待。因為這表示,晶元製造行業要重新洗牌。

中國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國產中端光刻機,晶元自主化不再是一句口號。作為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企業——台積電,現在應該也感到了一絲不安。這台光刻機的研發成功,對中國的意義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之前說起晶元,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英特爾。當年這個牌子廣告,也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其實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還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晶元,那就是龍芯。龍芯從成立到發展的20年,也恰恰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和通訊行業蓬勃發展的20年。

在剛剛創立龍芯時,國人都不看好。認為做晶元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前期投入巨大的時間、人力、財力,而且還不一定成功。但是龍芯發展到今天,在美國人對中國通訊行業進行封鎖時,龍芯能夠站出來為中國企業挺一把。這也讓老百姓認識到一個嚴重的事實:中國必須實現晶元自主化,打造自己的晶元生產供應鏈。

將來晶元行業將有什麼變化?

其實晶元的投入和回報是成正比的。晶元行業是一切工業的基礎。任何高 科技 產品離開晶元,都沒辦法存活。不管雲端技術做得有多好,硬體不行,一樣歇菜。所以華為既然已經能夠擁有5G技術,中國就一定要為華為爭一口氣,不能讓自家的企業在國外到處碰壁,無法進一步發展。

但是中國發展自己的晶元,並不僅僅為了華為。中國有自己的完整工業鏈,而晶元的作用能夠波及互聯網、製造業、智能工業、重工業等等。可能對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第三產業在其 社會 佔比中佔大頭,但是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工業始終是命脈。

目前世界上正在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次,中國能夠擠進波浪中翻湧。而在早前,德國就發布了工業4.0轉型升級計劃。

德國的率先發布,引起了全世界矚目。所有國家都在謀求自己能夠從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脫穎而出。未來的工業一定是和智能分不開的。那麼智能的基礎就是晶元。如果沒有晶元,何談工業革命?

華為投資光刻機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華為又有了新的動作。通過天眼查顯示,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新增股東哈勃 科技 投資有限公司,而哈勃投資的實際控股人則是華為。那麼華為為何要投資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呢?該公司的自然法人還包括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說明這是一家由科研機構牽頭的以生產光刻光源的公司。

光刻光源又是一部光刻機的核心零部件,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華為正在向半導體上遊行業進軍。之前華為被美國卡著脖子,此舉也是眾多華為對抗美國的手段之一。如果沒有關鍵晶元來連接5G,那麼5G技術也無法支撐。過去,我們的晶元嚴重依賴進口。每年都要花費幾十個億在晶元上,而且是美國動不動就翻臉不認人,不論從何種角度出發,華為乃是中國一定要實現晶元自主化,自產自供自銷。

此次中端光刻機落地,未來一定會在大大增加我國國產晶元的產量。國產晶元的缺口一旦被填補上,我們再也不要過分依賴於進口。當然 我們目前只能實現基本晶元自主化,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陸』 華為布局光刻機入股全球第3大193nm ArF準分子激光技術公司

眾所周知,目前嚴重製約國產晶元製造技術進步的設備,就是光刻機了,因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是ASML的EUV光刻機,用於7nm及以下的晶元生產,僅ASML能夠生產,卻不能賣給中國大陸。

而國內最強的上海微電子生產的光刻機,還在90nm,業內人士表示,我們與ASML的差距可能得有10年以上。

也正因為買不到EUV光刻機,所以我們目前的晶元製造技術還停留在14nm,所以發展自己的光刻機,成為了當前晶元市場的重中之重。

而近日,傳出一則消息,那就是華為也開始布局光刻機了,華為旗下的專業投資半導體產業的 哈勃投資,正式入股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所佔股份大約為 4.7619%,而投資金額大約在1000萬元左右,目前科益虹源的注冊資金變成了20160萬元。

科益虹源是什麼來頭?它是國內唯一,也是全球第三傢具備193nm ArF準分子激光技術研究和產品化的公司。

在2018年的時候, 科益虹源自主設計開發的國內首台高能準分子激光器順利出貨,目前已經是國內光刻機廠商上海微電子的光源系統供應商。

此外, 科益虹源還承擔了「02重大專項浸沒光刻光源研發」、「02重大專項核心零部件國產化能力建設」、「02重大專項集成電路晶圓缺陷檢測光源」等國家專項,可以說是目前在光刻機光源這個核心技術上,最厲害的國產廠商了。

當然光刻機中的核心部件特別多,比如ASML的EUV光刻機,有10多萬個零件,光源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如果要攻克光刻機,光源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必須要攻克的部分,是核心中的核心。

所以 華為哈勃投資入股科益虹源,很明顯,是為了加碼布局光刻機領域的研發,畢竟華為目前非常需要國產晶元製造技術能夠崛起。

所以爭取國產光刻機,早日能夠突破,追上甚至超過ASML的水平,那麼國產晶元製造技術,就會有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