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電子晶元企業股有哪些呢
綜藝股份、大唐電信、同方股份、ST滬科、張江高科等。
1、綜藝股份
綜藝集團創建於1987年,起步於南通市通州區黃金村。集團成立20多年來,制訂了超越競爭的藍海發展戰略,以股權投資為橋梁。
迅速切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有計劃地堅定向現代化的高科技投資控股企業轉型,打造成功了以信息科技產業為主線的高科技產業鏈,完成了以新能源為龍頭、信息產業和股權投資為兩翼的產業布局。
2、大唐電信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控股的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於1998年在北京注冊成立,同年10月,「大唐電信」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3、同方股份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華大學清華園最早的建築、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
公司主要從事資訊科技(資訊系統、電腦系統、寬頻通信)、能源與環境(人工環境、能源環境、建築環境、生態環境)兩大產業。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並在同年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4、ST滬科
ST滬科是上海寬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主要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實業投資,投資管理,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
5、張江高科
張江高科技園區,被譽為中國矽谷。成立於1992年7月,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中南部,是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與陸家嘴、金橋和外高橋開發區同為上海浦東新區四個重點開發區域。
Ⅱ 專精特新龍頭股名單
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首先我不薦股。以下提供資料僅供參考。
專精特新龍頭股名單如下:
1、神功股份 688233.SH
2、盛弘股份 300693.SZ
3、新雷能 300593.SZ
4、濮陽惠成 300481.SZ
5、安集科技 688019.SH
6、瑞普生物 300119.SZ
7、捷捷微電 300623.SZ
8、芯朋微 688508.SH
9、芯基微裝 688630.SH
10、天孚通信 300394.SZ
11、納薇科技 688690.SH
12、蘇試試驗 300416.SZ
13、明微電子 688699.SH
14、艾為電子 688798.SH
15、聖邦股份 300661.SZ
16、富瀚微 300613.SZ
17、芯海科技 688595.SH
18、金博股份 688598.SH
19、先惠科技 688155.SH
20、申昊科技 300853.SZ
21、威派格 603956.SH
22、奕瑞科技 688301.SH
23、億嘉和 603666.SH
24、中簡科技 300777.SZ
25、捷強裝備 300875.SZ
26、上海瀚訊 300762.SZ
27、信安世紀 688201.SH
28、三友醫療 688085.SH
29、正海生物 300653.SZ
30、九強生物 300406.SZ
31、皓元醫葯 688131.SH
32、翔宇醫療 688626.SH
33、海泰新光 688677.SH
34、惠泰醫療 688617.SH
35、艾德生物 300685.SZ
36、心脈醫療 688016.SH
(2)安集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股票擴展閱讀:
一、專精特新簡介: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是工信部旨在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而進行的一項計劃,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力量。它們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70%以上,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目前工信部已經選拔出3批共計4922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有421家公司已經在A股上市。 2021年,國家專精特新企業的專利申請總量達48.18萬件,平均每家企業的專利申請量98件,有效發明專利量6.57萬件。421家專精特新上市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實現了44.71%和72.28%的同比增長。
二、「專精特新」投資邏輯:
「補短板」與「鍛長板」是兩大產業趨勢主線
在「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之下,「補短板」與「鍛長板」將是「十四五」期間的兩大產業趨勢主線。今年我國產業政策聚焦「專精特新」的背後,順應的仍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促進「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政策主線。在此趨勢下,推進關鍵短板領域的進口替代以及強化長板領域的國際競爭優勢將是「十四五」期間的兩大產業趨勢主線。
Ⅲ 半導體上游材料股票有哪些
半導體材料上市公司龍頭股票如下:
安集科技(688019):半導體材料龍頭。
安集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目前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主要應用於集成電路製造和先進封裝領域。
半導體材料概念股其他的還有:帝科股份、雲南鍺業、清溢光電、賽微電子、康強電子、容大感光、上海新陽、光迅科技、江化微、北方華創等。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Ⅳ 什麼是光刻膠概念股
相關光刻膠概念股有:
1、光華科技:2019年9月25日公司在互動平台稱:子公司有正常生產銷售光刻膠。
2、彤程新材:公司全資子公司彤程電子受讓科華微電子33.70%的股權,已於2020年7月2日完成了相關工商變更登記。北京科華微電子成立於2004年8月,是國內唯一擁有荷蘭ASML曝光機的光刻膠公司,是集光刻膠研發、生產、檢測、銷售於一體的中外合資企業,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高檔光刻膠自主研發及生產實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3、安集科技:根據光刻膠下游應用領域不同,公司光刻膠去除劑包括集成電路製造用、晶圓級封裝用、LED/OLED用等系列產品。公司產品光刻膠去除劑是用於圖形化工藝光刻膠殘留物去除的高端濕化學品。光刻膠去除劑一般由去除劑、溶劑、螯合劑、緩蝕劑等組成,其中關鍵是去除劑和溶劑的選擇,從而獲得優異的交聯光刻膠聚合物的去除;螯合劑及緩蝕劑等添加劑提供金屬及非金屬基材分子級、原子級保護,並進行光刻膠殘留物選擇性去除。公司光刻膠去除劑的核心技術包括光阻清洗中金屬防腐蝕技術、光刻膠殘留物去除技術。
4、捷捷微電:2019年7月26日互動平台回復公司擁有「高粘度光刻膠無膠絲勻膠裝置」專利,以及子公司捷捷半導體擁有「一套光刻膠殘膠收集裝置」。
5、雅克科技:2020年2月26日,雅克科技公告稱,子公司斯洋國際有限公司與LGCHEM,LTD.(LG化學)簽署《業務轉讓協議》,以580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3.35億元)購買其下屬的彩色光刻膠事業部的部分經營性資產,標的資產主要包括與彩色光刻膠業務相關的部分生產機器設備、存貨、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經營性應收賬款等。
6、金力泰:超微弧氧化技術可應用於光刻機設備零部件的表面處理與其他半導體晶元集成電路的表面處理上。
7、普利特: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普利特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以現金的方式向蘇州理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占增資後標的公司25%股權。理碩科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蘇州納米城,是一家從事平板顯示器和半導體晶元用光刻膠及光刻工藝材料研發和生產的高科技企業。企業立足國內,致力於先端光刻工藝技術研究開發,為中國的平板顯示器和半導體晶元生產廠家定製開發各種高端電子級化學品。
Ⅳ 半導體材料龍頭股票有哪些
半導體龍頭企業如下:
1、矽片:中環股份、上海硅產業(上海新陽占股7%)8寸均已量產,12寸上硅2019年底量產,中環2020年第一季度量產。
2、光刻膠及試劑:北京科華、晶瑞股份、南大光電、上海新陽;光刻膠技術路線:紫外寬譜300-450nm→G線436nm→i線365nm→KrF248nm→ArF193nm→EUV13.5nm,北京科華量產KrF,晶瑞股份量產i線,南大光電ArF生產線快竣工了,上海新陽ArF在研。
3、掩膜版:無錫迪思微電子、無錫中微,路維光電、深圳清溢光電;主要晶圓廠自製。
4、特種氣體:華特氣體、中船重工718所、南大光電、雅克科技;不存在明顯競爭關系,晶圓製造中需要上百種特氣,各家供應不同品種,華特銷售額國內第一。
5、濕電子化學品:江化微、晶瑞股份、巨化股份、上海新陽;江化微是龍頭,份額最大,2020年產能增加四倍,晶瑞股份主營鋰電池方面。
6、CMP拋光材料:安集科技、鼎龍股份、江豐電子;CMP拋光液龍頭是安集科技,CMP拋光墊是鼎龍股份和江豐電子競爭。
7、金屬靶材:江豐電子;導體用的靶材目前只有江豐電子。
8、封裝基板:深南電路,興森科技。
9、石英材料:石英股份,菲利華
10、氮化冢材料:三安光電,海特高新
11、上海新陽(SZ300236):涉及矽片、光刻膠、濕電子化學品,市場前景大;
12、江豐電子(SZ300666):半導體靶材龍頭並向光伏、顯示材料等靶材發展,也拓展拋光材料,開發生產設備,實力雄厚;
13、江化微(SH603078):產能爆發在即;
14、中環股份:半導體材料比重最大的部分,馬上量產出貨,掌握矽片全產業鏈,比上硅優勢大,正在進行混改,極有可能被資金雄厚的TCL集團收購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和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Ⅵ 科創板首批過會3家!上市委都關注什麼
今晚,首批進入科創板上市審議環節的3家公司傳來好消息:全過!
據上交所官網6月5日消息,科創板上市委發布公告,首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審議的天准 科技 、安集 科技 和微芯生物3家企業全部過會。按照科創板上市流程,上交所接下來將向證監會報送審核意見。3家公司離最終成功發行上市只有咫尺之遙。
此次過會的3家公司分別來自專用設備製造、半導體、生物醫葯行業。伴隨著審核結果一同披露的,還有上市委提出的審核意見及問詢主要問題,主要包括未來是否存在虧損的較大可能性、研發費用計算的合理性、公司大客戶依賴情況等。
在6月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19年第1次審議會議上,上交所的審核意見為2個:
1、報告期內,發行人2016年至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02.60萬元、1130.00萬元、1897.61萬元。請發行人結合2019年生產經營情況以及未來產品開發和銷售預計情況、研發項目和在建工程預計完成情況、深圳坪山生產基地用房土地使用權取得成本、代建成本預計情況等,補充披露未來是否存在虧損的較大可能性,如存在,相關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是否充分。請保薦機構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這同時也是上市委會議對其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
2、請發行人補充披露《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微芯生物制葯廠區的情況說明》的相關內容。
專注抗腫瘤創新葯領域
「公司已有自主研發的新葯上市銷售,並實現盈利,這點難能可貴。」一家早期參投微芯生物的創投機構人士表示。
招股書顯示,貝達葯業、歌禮制葯、百濟神州、華領醫葯、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基石葯業7家公司作為國內創新葯企業,業務特點與微芯生物較為相似。這7家可比公司最新營業收入中位數為5450萬元,而微芯生物為1.48億元;7家公司最新歸母凈利潤中位數為-17.45億元,微芯生物為3128萬元。
從財務狀況看,2016年-2018年,微芯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為8536.44萬元、1.11億元、1.4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3127.62萬元。
對於營收快速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在於西達本胺片自2015年上市以來銷量快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西達本胺研發歷經12年,其上市創出了多項紀錄。招股書顯示,西達本胺是微芯生物獨家發現的新分子實體葯物,是目前國內唯一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的葯物,海外首個亞型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也是中國首個以II期臨床試驗結果獲批上市的葯物。
在有先發優勢的基礎上,公司不斷加強研發投入。微芯生物指出,一貫將創新與研發視為公司核心競爭力。2016年-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52%、62.01%和55.85%。該數據在目前7家申請科創板上市的醫葯製造類企業中居前。
此次,微芯生物擬募集資金8.04億元,投向創新葯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項目等6個項目。
安集 科技 自受理到上會用時68天,此次會議,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對安集 科技 無審核意見,上市委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為:
1、報告期內,發行人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288萬元、5060萬元及536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均超過20%,主要由人力成本、物料消耗、折舊與攤銷等構成,其中,在研發費用中的折舊和攤銷佔到發行人總折舊攤銷的70%左右。截至2018年12月31日,發行人及其子公司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90項,但均為2014年及之前取得。
請發行人代表進一步說明:
(1)研發費用中的折舊攤銷占公司總折舊攤銷金額比較高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將實際生產用設備折舊計入研發費用,從而導致毛利率虛高的情形?
(2)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數與實際歸集的研發費用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2、請發行人說明光刻膠去除劑和CMP拋光液產品的相關性,是否有副產品,如有,在發行人財務報表中的反映情況,發行人現有項目是否取得相關環保部門的批准。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半導體材料行業潛力股
安集 科技 主營業務為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目前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主要應用於集成電路製造和先進封裝領域。其中,集成電路領域的化學機械拋光液2016年-2018年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42%、2.57%和2.44%。
2016年-2018年,安集 科技 營業收入分別為1.97億元、2.32億元和2.4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709.85萬元、3973.91萬元和4496.24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1.81%、21.77%和21.64%。
其中,安集 科技 2018年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及其他地區分別實現收入比例為88.77%、10.34%和0.89%,化學機械拋光液、光刻膠去除劑和其他業務分別實現收入2.05億元、4205萬元和25.79萬元,佔比分別為82.78%、16.97%和0.10%,該三項主營業務收入合計佔比99.85%。
研發投入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安集 科技 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90項,覆蓋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於擬募資金及投向,安集 科技 此次擬募集資金3.03億元,投向安集微電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CMP 拋光液生產線擴建項目、安集集成電路材料基地項目、安集微電子集成電路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安集微電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統升級項目4個項目。其他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投資金額未披露。
天准 科技 自受理到上會用時64天,在3家公司中用時最短。對於蘋果公司的依賴成為科創板上市委問詢的重點內容,上市委在審核會議上要求天准 科技 表說明獲得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訂單的穩定性,是否存在對發行人產品的需求上限,發行人玻璃及其他結構檢測裝備是否存在其他供應商,發行人的產品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風險,上述產品的後續研發能力。
上市委還要求天准 科技 說明:公司自主研發的視覺感測器產業化生產存在哪些困難和不利因素,未來是否仍將採用外購核心零部件的經營模式;行業分類和產業鏈定位的准確性,及相關信息披露的准確性;公司提供的產品、技術基礎與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異。
發力機器視覺工業應用
天准 科技 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蘇州。公司以機器視覺為核心技術,專注服務於工業領域客戶並為其提供領先的工業視覺裝備產品,主要產品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智能製造系統、無人物流車等。2015年8月公司曾掛牌新三板,此後於2018年1月摘牌。
4月2日,天准 科技 披露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公司計劃募資10億元,主要用於機器視覺與智能製造裝備建設項目、研發基地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5月5日、5月20日,公司分別披露了兩輪問詢及回復。
從研發投入看,2016年至2018年,天准 科技 投入研發費用分別為4742.16萬元、5956.22萬元、7959.89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26.22%、18.66%、15.66%。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已獲得63項專利授權。其中,33項發明專利、68項軟體著作權。
從業績來看,2016年至2018年,天准 科技 營業收入分別為1.81億元、3.19億元、5.0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7.6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163.59萬元、5158.07萬元、9447.33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2.81%。
不過,天准 科技 也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主要是對蘋果公司。2016年至2018年,公司來源於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的收入合計佔比分別為41.99%、58.49%、68.55%。
推薦閱讀
➤都過了,微芯生物、安集微電子、天准 科技 !科創板近在眼前!
➤大放權!央企審批混改方案、股權激勵方案納入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央企:很解渴!
➤外資正在大舉買入這類資產!三大緣由透露中國經濟密碼
➤高凈值人群大揭秘!不到千分之二人群坐擁三分之一財富,資產超千萬富豪197萬人
戳!
Ⅶ 打新盛宴開啟,科創板過會企業呈現「小而精」
31家科創板過會企業「小而精」
截至7月3日,共有141家企業申報上交所科創板上市:24家「已受理」,85家「已問詢」,16家提交注冊,15家已確認「注冊結果」,中止審核企業1家(九號智能)。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公告,科創板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據Wind統計顯示,從主題行業來看,在141家受理企業中,從佔比最多的行業來看,新興軟體和新型信息技術服務最多,有21家企業;電子核心產業,有20企業;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佔有19家,生物醫葯產業佔有18家,另外,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和下一代信息網路產業各佔有10家,再者,互聯網與雲計算、大數據服務也佔有8家。可見,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佔了主流。
截至目前,累計有31家科創企業過會。其中有18家企業完成證監會注冊程序,處於注冊生效狀態。另有13家處於提交注冊狀態。在發審委審核通過的31家科創企業中,上海企業最多,有7家;其次是北京有6家,廣東省有5家,江蘇省和浙江省各4家,陝西省2家,福建省、黑龍江省和山東省各1家。
從目前過會的31家科創板公司來看,這些招股企業不僅都有著精準的科創屬性定位,從數據上看多數顯得體量「小巧」。若不將中國通號(預計發行股數21.97億股,擬募資105億元)計入平均值計算中,其餘30家科創企業,平均發行股數為3959.34萬股,平均擬募集資金8.68億元。安集微電子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僅預計發行1327.71萬股,擬募資僅3.03億元。
據業內人士分析:「預計首批科創板企業將在7月份上市,科創板的推出和注冊制的試行,將推動2019年下半年A股IPO市場的活躍。」
科創股打新盛宴開啟
目前已經有14家科創板公司進入了招股階段。除過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和天准 科技 3家公司已經招股完畢,還將有包括中國通號等11家科創公司開始招股。
據wind資訊統計:從資產來看,14家科創公司2018年平均資產72.96億元。其中,中國通號資產最大為796.79億元,樂鑫 科技 資產最小為3.77億元。2017年平均資產53.38億元。其中,中國通號資產最大為612.45億元,樂鑫 科技 資產最小為2.46億元。
從歸母凈利潤來看,14家科創公司2018年平均凈利潤4.1億元。其中,中國通號凈利潤最大為34.09億元,安集 科技 凈利潤最小為0.45億元。2017年平均凈利潤3.2億元。其中,中國通號凈利潤最大為32.22億元,樂鑫 科技 凈利潤最小為0.29億元。
從研發費用來看,14家科創公司2018年平均研發費用2.05億元。其中,中國通號研發費用最大為13.8億元,新光光電研發費用最小為0.12億元。平均研發費用佔比12.1%。其中,中微公司佔比最高為24.65%,中國通號佔比最小為3.45%。
打新盛宴開啟,從已經招股完畢的三家公司來看,呈現「全體總參與」的熱情。其中華興源創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4010萬股,參與申購的戶數達到275.63萬戶,網上中簽率為0.05985345%。
7月2日,睿創微納和天准 科技 也進行了招股,頂格申購分別為 10.5 萬元和 13.5 萬元。其中,睿創微納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1626萬股,參與申購的戶數達到286.05萬戶,網上中簽率為0.06025353%。天准 科技 ,網上最終發行數量1844.05萬股,參與申購的戶數達到285.92萬戶,網上中簽率為0.05496516%。
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天准 科技 這三隻科創公司的發行股本在4000萬股~6000萬股之間,平均中簽率為0.05793%。而據統計,2019年以來,發行股本在4000萬股~6000萬股之間,滬深主板、中小創的新股共有29隻,這29隻新股的平均中簽率為0.0385%。按照平均中簽率計算,科創板前三股是滬深主板、中小創同等發行規模新股的1.5倍。
除此之外,7月3日有杭可 科技 繼續申購。杭可 科技 ,股票代碼688006,它是浙江杭州市一家以鋰離子電池的後處理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企業。發行股份4100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779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7.5萬元,申購上限為0.75萬股,發行價格為27.43元,發行市盈率為38.43倍,擬募集資金為11.25億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7月8日將有瀾起 科技 招股,7月10日起,更有包括中國通號、光峰 科技 、容百 科技 等9家科創公司將紛至沓來。
其中7月8日招股的瀾起 科技 是上海徐匯區一家以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提供以晶元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的企業。發行股份11298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1582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15.50萬元,申購上限為1.55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7月10日將有9家科創企業招股。其中中國通號,可謂「體量最大」。是北京市豐台區一家以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技術的研究與 探索 的企業。發行股份180000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25200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252萬元,申購上限為25.20萬股,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
光峰 科技 ,是深圳市南山區一家激光顯示核心器件企業。發行股份6800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1156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11.50萬元,申購上限為1.15萬股,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
容百 科技 ,是浙江餘姚市一家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發行股份4500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855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8.50萬元,申購上限為0.85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福光股份,是福建省福州市一家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的高新技術企業。發行股份3880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1096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10.50萬元,申購上限為1.05萬股,保薦機構為興業證券。
新光光電,是哈爾濱市一家服務國防 科技 工業先進武器系統研製等領域,從事光機電一體化產品的企業。發行股份2500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713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7.00萬元,申購上限為0.70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中微公司,是上海一家半導體設備的企業。發行股份5349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1016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10萬元,申購上限為1萬股,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
樂鑫 科技 ,是上海一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發行股份2000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510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5萬元,申購上限為0.50萬股,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安集 科技 ,是上海一家關鍵半導體材料企業。發行股份1328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366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3.50萬元,申購上限為0.35萬股,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
鉑力特,是陝西西安一家專注於工業級金屬增材製造(3D列印)的高新技術企業。發行股份2000萬股,網上發行數量為380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為3.50萬元,申購上限為0.35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總體來看,科創板新股申購的火爆將延續,大幅超募現象或將成常態。
Ⅷ 半導體晶元龍頭股排名
半導體晶元龍頭股排名前十如下:
1.華為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2.紫光展銳
3.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4.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
5.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6.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超華科技
8.弘信電子
9.泰晶科技
10.晶方科技
據了解中國每年的半導體+集成電路進口金額就已經達到幾千億美元,總體比糧食和石油加起來都多,國內晶元產業目前難以實現統一化以及規模化。由於晶元產業入門的門檻較高,很多晶元企業由於資金緣故半途而廢。
另外,由於全球缺芯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也比較大,加上美國政府對華為公司的制裁,未來不僅是汽車產業受到影響,而且也會波及到其他產業。我國的晶元產業目前正處發展關鍵時期,任重道遠,產業還需自強。
拓展資料
國產晶元概念股龍頭有:
1、瀾起科技:國產晶元龍頭。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收4.25億,同比增長-28.44%,凈利潤為1.74億,毛利潤為2.591億。
公司在內存介面晶元領域深耕十多年成為全球可提供從DDR2到DDR4內存全緩沖/伴緩沖完整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2、紫光國微:國產晶元龍頭。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實現總營收13.4億,同比增長63.73%;凈利潤為5.52億,同比增長160.49%。
公司為集成電路設計專業企業,核心業務包括智能卡晶元設計和特種集成電路兩部分。
國產晶元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明微電子、三安光電、亞翔集成、北京君正、瑞芯微、華峰測控、陽谷華泰、芯原股份、潔美科技、大豪科技、睿創微納、北方華創、安集科技、聖邦股份、國民技術、華燦光電等、雅克科技、派瑞股份、揚傑科技、晶盛機電、英唐智控、台基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