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獵戶星空機器人屬於危險品嗎
不屬於。北京獵戶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獵戶星空)正式發布消殺機器人,不屬於危險品,採用超聲波噴霧原理,通過簡單操作即可實現全場景廣域無死角消殺,還可以根據需求進行個性化場景定製,可方便、快捷接入客戶系統。
2. 怎樣看喜馬主播的FM號
科技唆麻(ID:techsuoma)原創
作者:科技唆麻
上市夢難圓的喜馬拉雅繼續著新一輪的「折騰」。
進入 2019,喜馬拉雅開始了一輪力度極大的工商變更:2 月,上海喜內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等 9 家公司退出股東名單中;4 月,欣欣相融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退出喜馬拉雅股東名單;5 月,小米副總裁洪峰等 12 名董事退出,僅剩喜馬拉雅聯合創始人兼聯席 CEO 余建軍。
據相關行業人士表示,喜馬拉雅尋求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國內架構存在制約。而喜馬拉雅相關負責對外也回復為:
因為公司在搭建 VIE 結構,所有境內 VIE 公司的董事變更為境外母公司的股東,屬於 VIE 標准結構。
而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張,也從側面印證喜馬拉雅正在試圖通過擴充業務線講一個更大的故事:
繼今年 2 月,與獵豹移動旗下獵戶星空聯合成立北京小雅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以 65% 占股推進硬體小雅AI音箱後;公開資料顯示,喜馬拉雅在本月 6 日成立的足求(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中作為第二大股東占股 30%;該公司經營范圍則為機器人、電子產品、智能家居設備銷售等。
喜馬拉雅相關負責人也曾不止一次地在采訪中表示:
「在下游,喜馬拉雅也在加大對汽車、智能家居等終端的布局。希望通過布局智能硬體為聲音從手機拓展更多便利性的場景,以擴大使用人群和商業機會。」
科技唆麻(ID:techsuoma)換言之,喜馬拉雅的雙線動作,正映射出網路音頻行業不高的天花板,與盈利壓力下資本市場對於其核心商業模式的質疑。
1.版權掣肘下的糾結與隱形天花板
拋開早年播客們基於個人網頁的零星探索,把誕生網路音頻平台潮的 2013 年作為「元年」,國內的網路音頻行業已經邁過「五年小成」的行業「代際更替」,但直到現在依舊沒有玩家在資本市場證明其價值。
一眾選手中,優聽、多聽、鳳凰FM、聽聽FM 等眾多平台早已消失,僅有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 等平台尚在,其中僅喜馬拉雅就佔到了超過七成份額。
換言之,喜馬拉雅的軌跡,某種意義上就代表了行業的發展。
與眾多經歷野蠻生長並最終跑出來的內容產品一樣,喜馬拉雅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玩家,但卻是將市場規模吹大的功臣。
比如,蜻蜓其實早在 2011 年 9 月便已上線,但一直便旗幟鮮明力推 PGC,更加傾向於人文主義取向明顯的精英化內容;這才被 2013 年 3 月才上線,以 UGC 承載大而全的喜馬拉雅超車。
而這也預示著,版權將一直是懸在網路音頻平台的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版權對於音頻平台的掣肘體現在兩方面,一為侵權,二為版權采買。
先說前者。UGC 模式下用戶可以自行上傳扒自其它平台的成品資源,或是自行錄制有聲讀物賺取廣告收入,豐富平台內容資源的同時,自然也成為侵權的溫床。
科技唆麻(ID:techsuoma)以喜馬拉雅為例,誕生多年來便先後因為侵權唐家三少、饒雪漫等人作品而對簿公堂;去年 3 月,知名大V 曾鵬宇更因為作品《世界有顆後悔葯》被喜馬拉雅侵權上線,牽扯出多宗侵權事件。裁判文書公開資料顯示,涉及喜馬拉雅的的多達 718 起訴訟中,大部分都為版權糾紛。
再說其二,版權采買。
之所以,UGC 模式的音頻平台很難對於侵權內容揮下重錘,在於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平台獲客和留存成本壓力。
同是內容平台,僅以愛奇藝為例 2018 年虧損便高達 60 億,主要壓力便是來視頻賽道的優愛騰三家早已攀升至百億級別的版權投入;另一邊的閱文集團,幾乎壟斷網文市場所有重點版權,但市值相較於其巔峰時的千億已跌去三分之二。
音頻平台也不例外,大IP、名人、人氣衍生內容在競爭成為了平台間競相爭奪的稀缺資源。以目前音頻賽道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三分天下,內容產品紛紛半隻踏進音頻賽道的行業現狀而言,版權合規與競爭勢必將進一步走向白熱化。
2.那些去掉「FM」的 FM 們
如上文提到的版權問題,以「去FM化」是網路音頻玩家面對盈利壓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所謂「去FM化」,即基於音頻生產-消費,在傳統的內容-廣告模式之外,尋求更豐富的變現手段。
比如,去年 1 月「荔枝FM」宣布更名為「荔枝」,主營業務切換為語音直播。彼時,荔枝透露,經過數月試水,語音直播月收入已經接近 1 億規模,並已經實現規模化盈利。
換言之,以此為音頻開辟打賞-分成的變現方式。
喜馬拉雅與蜻蜓FM 則押寶於知識付費但打法各異,前者圖謀「管道」,後者甘作「水源」。
喜馬拉雅通直接拿出了覆蓋家庭、車載等場景的各類 AI 音箱產品,試圖以知識付費類產品的碎片化消費特徵,搭乘這一波智能家居「入口爭奪戰」,為喜馬拉雅的服務布局更多場景化的「觸點」。
蜻蜓FM 官方則表示「未來著重布局全場景生態、串聯上下游產業鏈」:通過與華為、VIVO、小米、網路、今日頭條等企業合作,拿到了更高一級的流量入口,通過付費分成的方式提升盈利。
事實上,盡管「水源」或許會因為離用戶太遠,難以建立起自家的用戶池,導致逐漸丟失話語權以及精耕用戶的機會;但「管道」或許更難看到曙光。
AI 音箱本身不只是一個音頻內容的輸出口,更是基於語音交互的全屋智能家居中樞,考驗的是家居產業鏈的整合能力,這對於喜馬拉雅而言顯然已經「超綱」。
不過,兩家不同的思路似乎並不重要,因為整個知識付費行業正在起變化。
在第一波以「販賣焦慮」作為核心思路的產品成功「割韭菜」後,整個知識付費行業在去年開始了明顯的衰退。打開率、完課率、復購率等關鍵指標都開始了大幅走低。
以頗具代表性的得到為例,連續更新三年的《李翔知識內參》上月底宣布團隊解散欄目停更,原因之一便是其不斷下滑的數據已經很難作為免費產品實現引流。同時,萬維鋼、劉潤、吳軍等在得到連續開設 3 個專欄的頭部大V,也面臨著訂閱量的大幅下滑。
在科技唆麻(ID:techsuoma)看來,知識付費類產品的碎片化、普適性以及非標准化,造成其很難交付給用戶如同誕生之初營造出的「顛覆認知」的效果,更難以形成門檻與護城河。早年為其穿上的「培訓」的外衣,也在泡沫破滅後被用腳投票的用戶們一一扒下。
換句話說,知識付費並不能撐起百億市值,以及音頻平台未來的現象空間。
3.以及
對於音頻平台而言,挑戰並不只是來自於行業內部。
音頻的消費增長其實並不是發掘了增量需求,而是從廣播等形式手中搶來的存量市場。這源於音頻有更好的「兼容性」。尤其是語音喚醒技術快速發展後,做菜、打掃、開車……各種場景下,音頻內容隨時都能夠通過 AI音箱、AirPods 等以「背景音」形式出現。
這一新場景顯然不會被科技巨頭放過,它們正謀劃一場供給側改革正在上演。
比如,去年 12 月,Google 公布計劃與《紐約時報》等內容源合作。通過演算法和語音技術,實現音頻形態的資訊分發。以話題為粒度將報道進行碎片化提供,以此進行演算法重組並分發給潛在聽眾,新聞正在准備搶奪音頻的已有陣地。
而語音合成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實際上將由下至上逐步替代有聲讀物類主播。UGC 土壤下的大批非職業主播將更早面臨 AI 在效率上的碾壓。手握技術與入口的網路、Google 們,將很快以巨大的內容池搶走用戶。
屆時,音頻平台的故事,或許很難繼續講下去。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果轉載,請聯系ID:spymagicv
3. 獵戶星空智能服務機器人家族,助力新智慧服務
9月4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在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啟幕,來自148個國家和地區的1.8萬家境內外企業和機構、超過10萬人參展參會。
本屆服貿會共投入了近30名智能服務機器人為大會提供多場景服務。它們來自2020服貿會智能機器人服務商、獵豹移動旗下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其中五星級智能服務機器人「豹小秘」,可以承擔迎賓接待、問答咨詢、問路引領、導覽講解、互動 娛樂 、數據分析等功能;網紅營銷機器人「豹大屏」,可以做到主動招攬、營銷互動、咨詢問答、宣傳展示展會信息;而智能賣貨機器人「豹小販」,可以主動售貨,同樣可以移動宣傳展示展會信息。
在服貿會綜合展區現場,智能接待服務機器人「豹小秘」在緊張忙碌地工作著,其中在會議區3名、展廳8名、展廳內街3名、三層南序廳和北序廳各1名、四層北大堂和南序廳各1名,看到觀眾,它們就會主動打招呼,對觀眾說「歡迎來到2020服貿會」,在人流高峰期間還可以清晰播報「錯峰用餐」「錯峰參觀」等提示,在會議活動開始前播報「活動即將開始」等提醒;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回答現場咨詢,如會議活動安排、展館展區信息、場館導覽地圖、周邊生活信息等。
而胸前擁有一塊大屏幕的機器人「豹大屏」,在現場一層內街處有5名,同樣也會在見到觀眾時主動問好,歡迎參會嘉賓,還可以根據會展現場情境給參會嘉賓相關信息提醒,更可以將展會的諸多信息、提示、地圖、周邊生活信息通過大屏展示出來,及時給現場參會的人提供服務。
在參會時,如果你想喝點什麼,在現場一層內街處的4名主動售貨機器人「豹小販」可以幫你解決。它可以利用全自主移動機器人獨特的高效率交互優勢,攜帶近百種商品、主動尋找目標消費者,自主上前詢問需求,進行商品和信息的推廣服務。在給大家帶來服務的同時,也讓服貿會的 科技 體驗進一步提升。
獵戶星空創立於2016年9月,是一家擁有垂直一體化AI能力、用互聯網基因做機器人的新物種公司。獵戶星空基於「AI+軟體+硬體+服務=機器人」公式,構建垂直一體化AI能力,包括自研晶元算力、演算法能力、系統能力、應用能力及商業大腦,通過行業唯一的全鏈條AI技術、機器人OS開放系統、智能服務機器人家族、機器人行業場景解決方案,開啟新基建時代的實體經濟智能化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獵戶星空的全鏈條AI技術涵蓋語音全鏈路技術(口)、麥克風陣列(耳)、全感知視覺識別(眼)、室內導航平台(腿)、6軸機械臂(手)和晶元+演算法(腦);其中自研語音技術涵蓋語音喚醒(KWS)、語音識別(ASR)、語義理解(NLP)、語音合成(TTS)的AI語音全鏈路技術,音樂及有聲資源點播准確率超過90%,平均響應速度1.5秒,可實現5米范圍內的遠場交互。
獵戶星空已發布多款服務型機器人產品,除了上述在本屆服貿會服務的三款機器人外,還有「豹小秘」和「豹大屏」的紅外測溫版、身份核驗版及多語言版;智能遞送服務機器人「豹小遞」;智能勞動服務機器人6軸消費級機械臂、無人咖啡亭「豹咖啡」等明星產品,形成了產品類型豐富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家族」。
同時, 依託獵戶星空網紅營銷機器人豹大屏和零售場景機器人解決方案,獵豹移動還打造了覆蓋全國32個城市近千家商場超過7000名機器人的AiM商場機器人大屏營銷網路,助力零售場景的商業和服務智能化。
截至今年7月底,智能服務機器人家族已覆蓋大型商場、醫療機構、 旅遊 、博物館、圖書館、KTV、政務大廳、學校、軌道交通、會展、通信等20多個場景,上崗機器人規模超11000台。
實際上,隨著新基建加快布局,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持續深入,在產業經濟和服務貿易全面向智能化邁進的大趨勢下,服務機器人也不再是單純的智能硬體,而是可以承擔連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進行大規模部署的標准化載體。
首先,在線下商業場景中,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以發揮數據智能化終端的作用;其次,擁有數據能力的機器人將繼續豐富大數據層次,發揮大數據價值,扮演實體經濟「商業大腦」的角色;再次,隨著智慧家庭場景的構建,機器人也可以融入家庭場景,成為智能家居3.0時代的一個核心部分,以家庭智能管家的角色服務家庭成員;最後,多場景、多行業如果實現了機器人的大規模部署,提升商業、生活智慧服務效率。
4. 獵戶星空上市了嗎
獵戶星空上市了。根據相關公開資料查詢,北京獵戶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國上市公司獵豹移動旗下機器人公司,創立於2016年9月,專注於智能機器人產品和智能語音服務解決方案。
5. 羅永浩出質錘子科技股權:獵戶星空接盤
中關村在線消息: 北京時間6月3日,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5月31日的時候錘子 科技 新增了四條股權出質信息。此次股權出質人為羅永浩,主要出質給了四家公司,其中獵戶星空為獵豹 科技 旗下子公司。
羅永浩出質錘子科技股權:獵戶星空接盤
據了解,此次羅永浩股權質權人分別為深圳市天河星供應鏈有限公司、北京獵戶星空 科技 有限公司、上海維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及佛山冰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中獵戶星空是獵豹移動旗下人工智慧子公司,最大股東為傅盛。
本周六的時候,錘子 科技 CEO羅永浩在凌晨發微博,感慨自己當年在手機前攝投入的心血和精力,結合昨天下午的那段視頻,有人猜測老羅是否有新機的動作了。
羅永浩在微博中稱:「給兩個手機,兩個 TNT,一個 iPad 和兩個 MAC 的前攝都貼上專用的貼紙之後,想起當年為前攝投入的心血和精力,百感交集…… 」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 科技 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6. 普渡和獵戶星空對比
普渡和獵戶星空對比如下:
獵戶星空「招財豹」日工作量相當於2到3名人工服務員,且整機購買使用成本只有人工的2%;擎朗智能的「Peanut」機器人每月可為對應門店減少1、5個人的人工成本。
普渡科技「歡樂送」機器人據稱投資回收期在6到8個月左右。
7. 傅盛發文回應獵戶星空高管停薪
傅盛發文回應獵戶星空高管停薪
傅盛發文回應獵戶星空高管停薪,傅盛稱,獵戶星空認為服務機器人行業春天已到,並提出一年內盈利的目標。稱曾經承諾的年終獎都發放了,傅盛發文回應獵戶星空高管停薪。
傅盛發文回應獵戶星空高管停薪1
根據雷峰網報道,3月的第一周,獵戶星空決定高管停發三個月薪水;中層緩發3個月、每個月緩發50%,並承諾3個月內工資補發到位。
就此,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發布公開信回應稱,對獵戶星空公司的經營和產品報道失實。並表示,獵戶星空前期堅決投入Al技術,奠定了自研全鏈條AI能力。「經過兩年的研發,我們完成了服務機器人行業唯一的自研全鏈條Al技術積累,包括語音識別、視覺識別、自主室內導航和雙臂機器人技術。」
傅盛坦承,高科技研發的確是需要大規模資金投入的,獵戶星空在研發效率上也有可以提升的空間。「和有些動輒燒錢幾十億的Al公司相比,獵戶星空在獲得人工智慧核心技術能力上的研發投入是非常高效的。」
其次,傅盛表示,獵戶星空探索商業場景,得到了大批客戶認可,遞送服務機器人回款過億。目前,獵戶星空已擁有語音服務、遞送服務、雙臂機器人等三個機器人品類,獵戶星空的自營機器人收入連續兩年翻番增長。語音服務類機器人豹小秘在2021年的銷量及收入實現了環比、同比的雙增長。
「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開始接受並習慣這種方便的語音問詢服務,機器人越來越成為真正有用的服務員,我們在商場的服務機器人有超過50%的交互是和商場商家品牌相關的問詢,商場機器人推薦優惠券的GMV在2021年年末相對年初有超過10倍的增長,合作餐飲品牌已過千家。並不是只有幾家。語音服務機器人,正在越來越多的深入實際使用場景。」
在遞送服務類機器人方面,傅盛稱,「得益於我們的核心技術積累,盡管相對行業夥伴推出較晚,但2021年推出產品後即以獨家的'遞送、語音雙服務功能,獲得客戶認可、回款上億,大客戶包括蒙牛乳業、必勝客等。
產品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21年下半年開始出海,快速落地全球十多個國家,包括美國、韓國、日本、泰國、荷蘭、德國等,成功進入馬來西亞、泰國711等品牌。」獵戶星空的雙臂機器人智咖大師,很早就通過投資的深圳機械譬廠商定製產品,將硬體成本下降70%。
2021年獵戶星空雙臂機器人智咖大師實現銷量過百台,除了冬奧會采購的多台產品外,大客戶還包括中國移動咪咕咖啡重慶兩江集團、美的置業等。
傅盛稱,獵戶星空認為服務機器人行業春天已到,並提出一年內盈利的目標。「我們注意到,從2021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采購服務機器人,也有越來越多的投資湧向了這個行業,這標志著服務機器人產業拐點已經到來。
但我們更深刻認識到,行業的真正興起一定是效率至上,盈利優先。在營銷上燒錢、鋪設規模無序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因此,我們在內部提出涅般計劃,要做服務機器人行業中第一家盈利的公司。」
傅盛解釋稱,要做效率提升,就勢必會有隊伍的調整,也沒有辦法讓每個人都開心,這個過程一定伴隨著痛苦、沖突,這一點他也很遺憾。「做為一家創業公司,在福利待遇上很難和大廠媲美。但是我們曾經承諾的年終獎都發放了,包括已經離職的員工也發放了。
在涅盤計劃過程中,除了給公司大部分同事發放了公司的股權激勵,我們還提出「奮斗者計劃」打包方案,核心骨幹自願參加。獵戶星空無論遭遇怎樣的困難,都不會苛扣員工的薪酬。自願參加打包方案的核心骨幹,還會額外獲得公司的股權獎勵。」
傅盛發文回應獵戶星空高管停薪2
3月8日,獵戶星空官方微信發布了董事長傅盛寫給員工的一封信,回應了關於「燒光十億,高管停薪」等傳聞。
近日,雷峰網文章援引圈內人士說法,稱傅盛的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已經燒了近10億元資金,在2021年中,多條業務線裁掉過半員工。同時還稱,3月的第一周,獵戶星空決定高管停發三個月薪水,中層緩發3個月、每個月緩發50%。
文章描述了一系列獵戶星空發展中的故事與問題,並總結道,獵戶星空的機器人事業還是難以起勢,各產品之間缺乏聯系、難以形成生態。
你可能沒聽說過獵戶星空的名字,但很可能看到過獵戶星空的產品。
獵戶星空由傅盛創辦於2016年,官方宣稱「為真有用機器人而生」。其主要產品是一系列服務機器人,比如應用於商場、頭部是一塊矩形屏幕的智能接待服務機器人。
面對質疑,傅盛在3月8日凌晨撰文,披露了這家機器人創業公司的發展情況,對傳聞做出澄清。
關於「燒光十億」,傅盛沒有明確否認。他表示,高科技研發需要大規模資金投入,承認獵戶星空研發效率還有提升空間,但也表示,獵戶星空在獲得人工智慧核心技術能力上的研發非常高效。
關於產品質疑,傅盛表示,目前獵戶星空擁有語音服務、遞送服務、雙臂機器人三個品類。其中,獵戶星空自營機器人收入連續兩年翻番增長。從2021年開始,越來越多中小企業開始采購服務機器人,同時湧向這一賽道的投資越來越多。
關於裁員與停薪傳聞,傅盛表示,公司要做效率提升,就勢必會有隊伍的調整;獵戶星空推出了「奮斗者計劃」,核心骨幹員工自願參加,「獵戶星空無論遭遇怎樣的困難,都不會苛扣員工的薪酬」。
關於獵豹股東指責傅盛「職務侵佔」,用上市公司的錢和資源養獵戶星空,傅盛表示,獵豹移動是獵戶星空最大股東,兩家公司都有獨立審計,合作完全符合上市規則。
傅盛曾提出「傾家盪產都要做機器人」,對這個決定,傅盛現在依然為此「感到驕傲」。在信的末尾,他表示,「走在一個從未有人走過的創新行業里,困難很多,成長更多,是人生一輩子難得的經歷和財富」。
單從服務機器人賽道來講,各種機器人在生活場景的滲透正在逐漸普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量921.44萬套,同比增長48.9%,市場規模逼近400億元。
用工成本上漲,人口老齡化,都是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不過就具體企業而言,要想在這個賽道場長遠發展並不容易。
在社交平台上,曾有認證為獵戶星空員工的網友稱,獵戶星空存在拖欠年終獎的情況。
傅盛發文回應獵戶星空高管停薪3
近日,消息稱獵戶星空決定高管停發三個月薪水;中層緩發3個月、每個月緩發50%,並承諾3個月內工資補發到位。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公開回應外界稱,相關報道對公司的經營和產品報道失實,對不實內容表示憤慨,獵戶星空無論遭遇怎樣的困難,都不會苛扣員工的薪酬。
作為服務機器人行業中第一家盈利的公司,獵戶星空內部提出了涅盤計劃。在涅盤計劃過程中,除了給公司大部分同事發放了公司的股權激勵,獵豹還提出了「奮斗者計劃」打包方案,核心骨幹自願參加。據傅盛介紹,傳聞中「獵豹年終獎和工資的發放」是基於該方案的斷章取義。
「獵戶星空無論遭遇怎樣的困難,都不會苛扣員工的薪酬。自願參加打包方案的核心骨幹,還會額外獲得公司的股權獎勵。」傅盛表示。
據介紹,在過去幾年研發和營銷經驗的積累上,獵豹不斷深入優化技術和營銷效率。目前,公司在營銷上,人效比是同行的3到4倍。銷售隊伍是行業夥伴的幾分之一,但收入已經在同一個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