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大盤股指數etf股票成交額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大盤股指數etf股票成交額

發布時間: 2023-01-31 00:29:20

A. 美國股市每天成交額大概是多少

不知道你具體問那一天的美股成交額,一般美國股市報出的成交量以股數為多,很少報出成交多少億。美國股市一般成交量是: 每天 金額在1300-3000億之間!美國是中國的十倍左右---回顧上月,美股一周成交量 (定義為紐約證交所所有股票成交量加上Nasdaq 所有股票成交量)為21.78億股。 需要一提的是美元指數,原油期貨,銅,鋁和黃金分別上下浮動-0.19%,-5.74%,-0.42%,0.96% 和-0.64%。 在過去一周,具有影響力的經濟消息和數據回顧如下: 受中國進出口數據大幅攀升的鼓舞S&P 500指數連續6天攀升,美國鋁業公布財報顯示盈 利不及市場預期。 美國第2大銀行JP Morgan率先公布了09年第四季度的盈利情況,盈利雖超出市場預期,但 主營收入下滑和信貸損失繼續高企感到擔憂,投資者擔心銀行業的盈利前景。 周四,美國公布商業庫存增長速度超出預期,抵消了零售銷售下滑及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多 等利空數據的影響。 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求華爾街金融機構在未來十年繳納一項總額最高1170億美元的稅收,來幫助償還納稅人在政府拯救金融業計劃中所蒙受的損失。
例如2009年7月31日 美國紐約交易所總成交 6,220,794,500股。納斯達克系統總成交 2,297,524,750。美股有成交量高有低,而且還有幾個股市。Knight Capital Group公布,4月份日均交易額為222億美元,較3月的212億美元增加4.6%,較去年4月的221億美元增加0.5%。紐約交易所:每天平均400億美金左右!這些數據僅供參考。

B. 指數ETF的價格走勢是不是不容易受到莊家或者主力操控

ETF不可能被做市商操縱,尤其是上證50指數,它是50ETF這樣的產品:以滬市最具代表性、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隻股票計算,反映整體情況上海證券交易所最大的股票之一。滬深300指數:選取滬深兩市流通性較好、行業代表性強的300隻股票計算,反映滬深兩市主流股票的整體狀況。

滬深500指數:扣除滬深300後,以滬深兩市總市值和成交額排名前500的股票計算,反映滬、深兩市小盤股整體情況,創業板:以創業板上市公司前100名股票計算,反映創業板整體狀況,標准普爾500指數:根據美國最具代表性的400隻工業股、20隻運輸業股、40隻公用事業股和40隻金融業股計算,反映了美國股市的整體情況。

C. choice的etf的成交量在哪

1、在網路上搜索choice金融,點擊進入相關網站。
2、點擊進入主頁。找到「股票」——「數據」。
3、點擊「數據」按鈕,進入數據查詢頁面,選擇「龍虎榜單」。
4、』在龍虎榜數據頁面。可以查詢到滬深兩市漲停股票的交易數據。
5、選擇要查詢的股票,點擊後面的「詳情」,進一步查看具體交易數據。
6、在詳細交易數據頁面,可以查看到「買入金額最大的前5名」和「賣出金額最大的前5名」的營業部名單,以及買入和賣出的具體交易數據,從而可以判斷該股票的成交活躍度和主力的實力度等。

D. 美國三大股市成交量每天大概都有多少

美國三大股市規模各不相同,NYSE(2165隻)、NASDAQ(2678隻)和AMEX(276隻)
20151110最新日成交量數據:
NYSE:3,782,154,908股
NASDAQ:1,703,288,511股
AMEX:58,805,534股

E. 上證指數成交額多少正常

8000億左右。
通過查詢中國股票網得知上證指數成交額8000億左右是正常的。
成交額,是指當天(已)成交股票的金額總數。成交量的多少,不僅取決於市場的投資熱情,還取決於相應產品的吸引力大小,以及投資者對該產品的熟悉程度。

F. 股票板塊ETF代碼有哪些

滬深300ETF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和申購/贖回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投資者可以在ETF二級市場交易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

滬深300指數是具有中國市場代表性的寬基指數,有A股「晴雨表」之稱,以其為標的的滬深300ETF將成為投資者投資中國最為有效、方便的選擇之一,有望成為未來A股主要投資者的核心配置資產之一。

(6)美國大盤股指數etf股票成交額擴展閱讀

在美國,與滬深300指數有類似市場地位的指數當屬標普500指數,與標普500指數掛鉤的各類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貨、期權等)多達16種。在中國,滬深300指數是市場中股指期貨的標的,未來有望中國市場中會有更多的金融衍生產品掛鉤滬深300指數。

跟蹤標普500的ETF——TheSPDR®S&P500®(SPY)ETF是美國基金市場規模最大的指數型ETF,最新資產規模近1000億美元,相當於標普500指數市值的0.81%;截至2012年1月31日,SPY過去6個月日均成交量2.5億股,約佔美國市場全部ETF成交量的17.2%。

G. 估值問題(4)

一、什麼是ETF?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Exchange Traded Fund)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產品,交易手續與股票完全相同。ETF管理的資產是一攬子股票組合,這一組合中的股票種類與某一特定指數,如上證50指數,包涵的成份股票相同,每隻股票的數量與該指數的成份股構成比例一致,ETF交易價格取決於它擁有的一攬子股票的價值,即"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ETF是一種混合型的特殊基金,它克服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缺點,同時集兩者的優點於一身。ETF可以跟蹤某一特定指數,如上證50指數;與開放式基金使用現金申購、贖回不同,ETF使用一籃子指數成份股申購贖回基金份額;ETF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由於ETF簡單易懂,市場接納度高,自從1993年美國推出第一個ETF產品以來,ETF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迅猛。10多年來,全球共有12個國家(地區)相繼推出了280多隻ETF,管理資產規模高達2100多億美元。

研究表明,ETF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不僅有助於吸引保險公司、QFII等機構和個人儲蓄進入股市,提高直接融資比例,而且能夠活躍二級市場交易,增加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二、推出ETF的意義

1、貫徹落實國務院「9條意見」,推動證券市場的產品創新,並為今後包括指數期貨在內的新產品推出打下基礎;

2、通過擴大產品種類提高中國證券市場相對海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3、通過ETF的規模交易進一步增強大盤藍籌股的流動性;

4、順應目前國際上指數化投資的市場潮流,ETF目前已成為歷史上發展最快的金融產品,其數量從1993年3隻基金8億美元增加到2003年280隻基金2100億美元;

5、滿足各方面投資者的市場需求,為中小投資者提供一個用小資金投資大盤的機會,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套利模式。

三、ETF優點

1、分散投資,降低投資風險
投資者購買一個基金單位的華夏-上證50ETF,等於按權重購買了上證50指數的所有股票。

2、兼具股票和指數基金的特色

1)對普通投資者而言,ETF也可以像普通股票一樣,在被拆分成更小交易單位後,在交易所二級市場進行買賣。

2)賺了指數就賺錢,投資者再也不用研究股票,擔心踩上地雷股了;但由於我國證券市場目前不存在做空機制,因此目前仍是「指數跌了就要賠錢。」

3、結合了封閉式與開放式基金的優點

ETF與我們所熟悉的封閉式基金一樣,可以小的「基金單位」形式在交易所買賣;與開放式基金類似,ETF允許投資者連續申購和贖回。但是ETF在贖回的時候,投資者拿到的不是現金,而是一籃子股票;同時要求達到一定規模後,才允許申購和贖回。

⑴與封閉式基金相比:

相同點:同樣可以在交易所掛牌交易,就像股票一樣掛牌上市,一天中可隨時交易
不同點:①ETF透明度更高。由於投資者可以連續申購/贖回,要求基金管理人公布凈值和投資組合的頻率相應加快。②由於有連續申購/贖回機制存在,ETF的凈值與市價從理論上講不會存在太大的折價/溢價.

⑵與開放式基金相比

優勢:

①一般開放式基金每天只能開放一次,投資者每天只有一次交易機會(即申購贖回);而ETFs在交易所上市,一天中可以隨時交易,具有交易的便利性。

②開放式基金往往需要保留一定的現金應付贖回,而ETF贖回時是交付一籃子股票,無需保留現金,方便管理人操作,可提高基金投資的管理效率。當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贖回基金份額時,常常迫使基金管理人不停調整投資組合,由此產生的稅收和一些投資機會的損失都由那些沒有要求贖回的長期投資者承擔;而ETF即使部分投資者贖回,對長期投資者並無多大影響(因為贖回的是股票)。

4、交易成本低廉

雖然ETF在交易所交易的費用還沒有最後確定,但估計不會高於封閉式基金的費用,這就遠比現在的開放式基金申購贖回費低。

5、給普通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當天套利的機會

例如,上證50在一個交易日內出現大幅波動,當日盤中漲幅一度超過5%,而收市卻平收甚至下跌。對於普通的開放式指數基金的投資者而言,當日盤中漲幅再大都沒有意義,贖回價只能根據收盤價來計算。而ETF的特點就可以幫助投資者抓住盤中上漲的機會,由於交易所每15秒鍾顯示一次IOPV(凈值估值),這個IOPV即時反映了指數漲跌帶來基金凈值的變化,ETF二級市場價格隨IOPV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投資者可以盤中指數上漲時在二級市場及時拋出ETF,獲取指數當日盤中上漲帶來的收益。

四、ETF品種

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的上證50ETF,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計劃推出的第一隻ETF。此後,上海證券交易所還將陸續推出上證180ETF、高紅利股票指數ETF、大盤股指數ETF、行業ETF等。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和華夏基金管理公司一起為中國內地首隻ETF的推出作最後的准備。

1、第一隻ETF――上證50ETF

上海證券交易所將上證50指數授權給華夏基金使用,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拔得頭籌,成為中國第一個ETF的管理人。

華夏上證50ETF產品將採用完全復製法,緊密跟蹤上證50指數,組合中的股票種類和上證50指數包含的成份股相同,股票數量比例和該指數成份股構成權重一致,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最小化,在上證所上市交易後,其申購與贖回也將通過上證所系統進行。

整個ETF的運作,包括公開募集現金認購、公開募集股票申購、上市交易、申購和贖回、套利、投資組合管理、會計和估值、信息披露以及客戶服務等9個環節。

此次ETF的發行,首先將採用現金認購和一籃子股票申購相結合的所謂「種子資本 公開發行」多階段發行方式。現金認購經由交易所系統網上網下同時進行,分別適用於中小投資者和大額投資者,現金認購的方式主要是方便中小投資者和像保險公司這樣不能直接買股置換基金的特殊投資者認購。在現金認購結束後,ETF即告成立,開始將現金買成組合需要的成份股,並按照上證50指數指數值的千分之一折算成單位凈值,進行份額的標准化,依照2004年7月7日上證50指數923.86收盤點位,其每份單位凈值應該為0.92386元。之後,基金將開放股票申購,這是為了方便上證50成份股持有者申購。

此外,一種名為集合創設的方式,也適合於證券公司利用股票申購方法和其他投資者合作,採取合規方式將庫存股票轉化為ETF,增加資產的流動性。在這一切程序結束後,ETF將申請在上證所上市,展開其日常的正常運作。

ETF申購贖回的基本單位初步設定為100萬份單位,摺合目前市值約92.38萬元。由於股票停牌等原因,ETF的申購贖回還將引入現金替代模式,允許投資者在遇到股票停牌、成份股流動性差以及成份股調整時以不高於申購總值5%的比例進行現金替代。現金替代的溢價金額計算基礎為單位股票的最新價,在正常交易時採用最新成交價,股價漲停時採用漲停價格,停牌且當日有成交時採用最新成交價,停牌且當日無成交時採用前收盤價。方案初步確定,基金管理人可以確定現金替代的成份股,基金管理人對現金替代合理出價,並及時處理因申購進入的現金。

除了靠股票現金紅利和新股申購收益正向抵消外,基金管理人也將以盡可能低的操作費用予以彌補,在正向因素收益超過基準3%時,基金收益將實行分配。ETF的申購贖回組合股票清單的披露內容,將包括股票名稱、數量權重和預估現金余額,並標明可以用現金替代的股票及替代價格。這個信息每一交易日開盤前將通過上證所及華夏基金的渠道公開發布。單位基金凈值(IOPV)的發布,上證所將會根據申購贖回清單中成份股的價格行情變動實時計算估值,並和交易數據一起通過衛星實時傳送發布。

五、ETF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對交易所而言:增加了市場的吸引力

ETF的推出,也使市場豐富了交易品種,完善了品種布局,有助於市場吸引更多具備實力的大盤藍籌公司股票的加盟,有助於引導儲蓄資金向證券市場的分流,有助於市場產品創新的進一步深入進行。

2、對投資者而言:增加了投資機會

作為指數化產品,ETF的交易,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投資某一特定板塊、特定指數、特定行業乃至特定地區股票的機會,那些以特定板塊為目標的指數,除了繼續發揮價格揭示作用外,將可以用作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而且,這種無現金管理的ETF,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基金資產的使用效率,規避因應付經常性贖回不斷調整組合而平添的交易成本和稅負,有利於保護基金投資者的長期利益。

3、ETF交易對股票市場交易量的影響不確定,可能加大市場波動

具有贖回選擇權的ETF的較大日交易量可能產生構成指數的基礎股票的交易增加。然而,如果一些投資者運用這些股票作為跟蹤總體市場運動的多樣化組合的一部分,ETF交易可能減少基礎股票的交易量。ETF對股票市場交易量和股指期貨的交易量有增加與否的影響實證檢驗中,Park和Switzer(1995)、Switzer等(2000)、Lu和Marsden(2000)等人在不同的市場也出現不確定性的結果。

由於ETFs一般會採用程序交易機制,即一籃子地批量買入和賣出標的指數的股票組合,因此,在我國股票市場的標的股票組合容量還較有限的情況下,ETF的推出有可能加劇我國股票市場的波動,對股票市場產生「助漲助跌」作用。

4、ETF的推出與基金「封轉開」的直接關聯度不大

今年6月1日《基金法》正式實施後,我國基金「封轉開」在法律上已經不存在障礙,但具體何時實施試點,我們以為,現在與其說是取決於管理層的態度,還不如說更取決於市場是否走好。在市場行情走好的過程解決這個歷史問題是我們目前的看法。
5、ETF對現有的或者正發行的開放式基金的影響不大

盡管ETF具有兼封閉和開放的優勢,但因其為指數化投資基金品種,因此,ETFs的推出,與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等品種的在申購贖回上的沖擊並不大,可能更多地僅僅是對開放式指數化基金品種構成一定沖擊。

六、ETF在全球的發展

自從1993年美國推出第一個ETF產品以來,ETF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迅猛。2002年,全球280隻ETF管理的資產為1416億美元;而2003年,281隻ETF管理的資產卻增加到2100億美元。

成熟市場的資產管理業一直有這樣一個理論,即長期來看積極投資很難戰勝市場,其長期績效要低於市場的平均水平。以美國市場為例,1984-1994年間,積極股票基金盡管取

得了12.15%的平均年回報率,但仍低於SP500指數年均14.33%的回報率。在我國已有指數基金運作的背景下,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交易便利性、信息透明度和費用成本上,不用現金申購贖回、實時揭示凈值的ETFs,具有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和作用。

國內首隻ETF開發大事記

1、2001年,上證所戰略發展委員會研究產品創新時,提出最初的ETF設想。由於缺乏合適的指數,當時曾考慮以現金模式進行。

2、2002年初,針對國有股減持的方案設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開始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ExchangeTradeFunds)的基礎研究工作。

3、2002年4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發展部的建立了交流ETF研究成果的聯系。

4、2002年7月1日,上證所推出上證180指數。

5、2002年8月,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邀請,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參加了上證所在青島舉辦的「上證180ETF設計方案研討會」,並就ETF的方案設計做了專題發言。

6、2002年10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向證監會基金部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發展部提交了ETF的專項研究報告:《上證180ETF總體規劃》。

7、2002年11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與中國銀行、國泰君安證券公司聯合進行了ETF的市場需求調查活動,有關調查結果已提交上證所。

8、2002年12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專程拜訪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國泰君安證券公司一同就華夏基金管理公司設計的ETF產品與業務方案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ETF聯合研究小組」進行了專項報告。

9、2003年1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參加了由上證所在浙江嘉興舉辦的ETF產品方案研討會。

10、2003年4月,上證所向證監會報告ETF進展,報送《關於盡快推出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報告》。

11、2003年上半年,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向上證所提交了多份研究報告。

12、2003年6月,應上證所邀請,參加了上證聯合研究計劃,並向上證所提交了專題報告《上證180ETF發行模式與運作管理研究》。另外,2002年至2003年,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張玲,在上證所實習期間,參與了ETF項目的研究工作。

13、2003年10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與道富銀行、道富環球投資咨詢公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

14、2004年1月1日,上證所推出上證50指數。

15、2004年1月,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參與上證所ETF投資管理人招標並獲得首批合作人資格。

16、2004年4月,上證所正式申請開發ETF。

17、2004年6月ETF獲國務院認可、證監會核准。

H. ETF期權與股指期權有什麼區別

etf期權和股指期權基本上是一樣的,在交易規則方面沒有差別。ETF是對個股期權,股指期權是對應該股指期貨的。如果行權,在實物交割方面股指是現金交割,不需要股票。股指期權暫時不會推出。

股指期權誕生於1983年,其標的物是股票指數,到期時只能基於指數點位進行現金交割。ETF期權誕生於1998年,其標的物是ETF,到期時交割對象是現貨ETF(ETF誕生於1993年,是指數化交易與配置工具)。

目前,全球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股指期權,包括標普500股指期權(美國)、KOSPI200股指期權(韓國)、Nifty50股指期權(印度)等。全球具有較大影響力的ETF期權,包括標普500ETF期權(美國)、納斯達克100ETF期權(美國)、羅素2000ETF期權(美國)、上證50ETF期權(中國)等。

從產品特性來看,股指期權與ETF期權大同小異。相同之處在於,股指期權與ETF期權都是服務指數投資者的精細化風險管理工具。不同的是,股指期權與ETF期權在標的、覆蓋的投資者群體、交易策略、產品豐富程度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一是標的不同。ETF跟蹤指數走勢,ETF與指數的走勢一般高度關聯。但由於分紅派息、非完全復制等ETF管理人行為和市場流動性水平、申贖成本與效率等市場因素,使得ETF走勢和價格與標的指數走勢和點位存在些許差異。

二是服務的投資者群體存在差異。股指期權合約規模一般較大,採用現金交割,交割非常方便,更適用於機構投資者。而ETF期權合約規模一般較小,且採用ETF實物交割,與ETF市場關聯緊密,更適用於ETF投資者。圖文來源:網路【財順期權】

三是交易策略存在差異。ETF期權投資者可以使用期現套利、增強收益(備兌開倉)等股指期權無法實現或難以實現的交易策略。

四是品種豐富程度存在差異。ETF的法律屬性是證券,不同的ETF是不同的證券,基於同一隻指數不同的ETF可以對應開發相同數量的ETF期權。而同一隻指數往往只能上市一隻股指期權。例如,美國僅上市了一隻標普500股指期權,但上市的標普500ETF期權超過3隻。

ETF期權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近十年來ETF期權發展迅速。財順期權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ETF期權市場成交量近19億張,較2017年增長17.2%,較2000年增長134倍。WFE數據顯示,2018年場內股票類期權成交量達107億張,其中個股期權成交量為44.5億張,股指期權成交量為43.5億張,ETF期權成交量為18.9億張。ETF期權成交占股票類期權成交總量的17.6%,表明ETF期權已經成為期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