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債券付息對此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不是利好也不是利空,只是一般提示性公告。
附息債券是指在債券券面上附有息票的債券,或是按照債券票面載明的利率及支付方式支付利息的債券。息票上標有利息額、支付利息的期限和債券號碼等內容。持有人可從債券上剪下息票,並據此領取利息。附息債券的利息支付方式一般會在償還期內按期付息,如每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
拓展資料:
債券
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
債券按不同方式有不同的分法,主要有:
1.按發行主體劃分:政府債券(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企業)債券
2.按付息方式劃分:零息債券,即貼現債券;附息債券(固定利率債券與浮動利率債券);息票累計債券
3.按債券形態劃分:實物債券(無記名國債)、憑證式債券、記賬式債券
4.按償還期限劃分:長期債券、中期債券、短期債券
5.按募集方式劃分:公募債券、私募債券
6.按擔保性質劃分:無擔保債券、有擔保債券、質押債券
7.特殊類型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
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徵:
1.安全性。與股票相比,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系,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資產的索取權。
2.收益性。債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入: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3.償還性。債券一般都規定有償還期限,發行人必須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並支付利息
4.流通性。債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讓。
❷ 公司債券轉股票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債券轉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要看對象是誰,對於債權人來說就是利好,對於先持股者就是利空。很簡單的道理,手中有債券的人,可以可以通過債轉股可變通成股票,成為名副其實的股東,可享受一切該公司的權益。但是對於先期持有該股股票的人來說,就是不好的消息,因為該股的數量會增加,給該股炒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它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可轉債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目前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
對於已經持有可轉債正股的投資者來說,除了可以享受配售小賺一筆之外,更關心的則是股票股價的走勢。公司發行可轉債對於股票到底有何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這才是關鍵。
可交換債券主要特徵:
一、可交換債券和其轉股標的股分別屬於不同的發行人,一般來說可交換債券的發行人為控股母公司,而轉股標的的發行人則為上市子公司。
二、可交換債券的標的為母公司所持有的子公司股票,為存量股,發行可交換債券一般並不增加其上市子公司的總股本,但在轉股後會降低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持股比例。
三、可交換債券給籌資者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的融資工具。由於可交換債券給投資者一種轉換股票的權,其利率水平與同期限、同等信用評級的一般債券相比要低。因此即使可交換債券的轉換不成功,其發行人的還債成本也不高,對上市子公司也無影響。
❸ 上市公司發債意味著什麼是利好還是利空
發債意味著利好。
一、有利於改善企業資產負債表,提高企業財務收入。因為債券利率總低於貸款利率及其他融資利率;
二、增加企業現金流,有利於企業經營上更多靈活和變化,比如擴大產能和擴大投資等;
三、有利於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或擴大投資增加收益的情況下有不攤股東權益。至於封殺重組預期更是一派胡言,更准確說應該是封殺了被重組預期,何時方大碳素有被重組的預期?手中有錢了,就可以重組別人,至於走勢,本人不表態,但是也不能看見有人對這則公告的胡亂解讀。
拓展資料;
一、發債是指新發可轉換債券。而轉債是投資人購買的一家公司發行的債券,在指定期限中,投資人可以將其按照一定比例轉換成該公司的股票,享有股權的權力,放棄債券的權力;但是如果該公司的股票價格或者其他條件對投資人持有股票不利,投資人可以放棄將債券轉換成股票的權力,繼續持有債券,直至到期。
二、因為申購的資金沒有申購新股那麼多,所以盡管可轉債或可分離債的上市漲幅不及新股,但它們的申購收益率並不弱於申購新股,甚至還超過新股。
三、債券發行的具體程序因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債券種類而異。 這里,僅就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的發行程序加以介紹。 公募債券的發行程序如下:
1.由債券發行人選訂主要委託人商定發行計劃,簽訂協議。
2.由主要委託人代發行人申請資信評級,申請主管部門批准上市發行債券。
3.主要受託人安排登記代理、支付代理、認購代理。
4.發行人與登記代理、支付代理、認購代理簽訂協議。
四、利空,股市用語。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五、利好利空應用於股票,是股市用語,也是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利好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好轉、銀行利率降低、社會資金充足、銀行信貸資金放寬、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股價上漲有利的信息。嚴格的說,利好是指能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披露。
❹ 公司剛剛發公告,股票可轉債,是利好嗎
公司發行可轉債,不能算是利好,是中性消息。
可轉債發行雖然公司資金緩解,但是存在著,如果到期轉股不成功,還的還本付息。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❺ 可轉債付息日是利好還是利空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可以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是一種利好消息,會刺激股價上漲,因此發行可轉債的股票可能會漲。
一些主力會趁發行可轉債的消息進行出貨操作,即在個股公布發行可轉債時,主力在上方派發手中的籌碼,等籌碼全部派發到散戶手中之後,完成出貨的目的,則會導致股價下跌。
在發行可轉債時,市場行情較差,個股受市場行情的影響,則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從而拋出手中的籌碼,導致股價下跌。
拓展資料: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
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該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的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可轉換債券具有債權和股權的雙重特性。可轉換債券兼有債券和股票的特徵,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債權性:與其他債券一樣,可轉換債券也有規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資者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收取本息。
股權性:可轉換債券在轉換成股票之前是純粹的債券,但轉換成股票之後,原債券持有人就由債權人變成了公司的股東,可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紅利分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公司的股本結構。
可轉換性:可轉換性是可轉換債券的重要標志,債券持有人可以按約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轉股權是投資者享有的、一般債券所沒有的選擇權。
可轉換債券在發行時就明確約定,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
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正因為具有可轉換性,可轉換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
❻ 上市公司發行債券是利好還是利空
這個不好說,得看發行公司得目的,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1、如果企業想更好的發展,那肯定是利好。上市公司發債,募集資金,都會在發債說明書上面說明資金用途,單純從發債角度看來,都是用於擴大經營的,是利好;
2、如果企業是發展遇到大困難,想搞小動作,那肯定是利空。如果企業債券的項目不明確,那麼就盡量不要投資。
拓展資料:
發行債券是發行人以借貸資金為目的,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投資人要約發行代表一定債權和兌付條件的債券的法律行為,債券發行是證券發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以債券形式籌措資金的行為過程通過這一過程,發行者以最終債務人的身份將債券轉移到它的最初投資者手中。
按期計息
銀行債券應按期計提利息;溢價或折價發行債券,其實際收到的金額與債券票面金額的差額,應在債券存續期間內分期平均攤銷。攤銷方法應採用實際利率法。
分期計提利息及攤銷溢價、折價時,應區別情況處理:
面值發行債券應計提的利息,借記「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應計利息)。
溢價發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溢價金額,借記本科目(債券溢價),按應計利息與溢價攤銷額的差額,借記「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等科目,按應計利息,貸記本科目(應計利息)。
折價發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折價金額和應計利息之和,借記「利息支出」、「金融企業往來支出」科目,按應攤銷的折價金額,貸記本科目(債券折價),按應計利息,貸記本科目(應計利息)。
按期付息
對於銀行按期付息、到期償還本金的應付債券,按期計提的利息也可以在「應付利息」科目核算。銀行按期計提利息時,借記「在建工程」、「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債券到期,支付債券本息時,借記本科目(債券面值、應計利息)或「應付利息」科目,貸記「存放央行款項」等科目。
銀行發行的可轉換銀行債券應在本科目中設置「可轉換銀行債券」明細科目核算。發行的可轉換銀行債券在發行以及轉換為股票之前,應按一般債券進行賬務處理。
當可轉換銀行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利,將其持有的債券轉換為股票,按債券的面值,借記本科目(債券面值),按未攤銷的溢價或折價,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債券溢價、債券折價),按已提的利息,借記本科目(應計利息),按股票面值和轉換的股數計算的股票面值總額,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按實際用現金支付的不可轉換股票的部分,貸記「現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未轉換為股份的可轉換銀行債券,其到期還本付息的賬務處理,按上述一般債券處理。
銀行在發行債券時,應將待發行債券的票面金額,債券票面利率、還本期限與方式、發行總額、發行日期和編號、委託代售部門、轉換股份等情況在備查簿中進行登記。
本科目按債券種類設置明細賬。
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銀行尚未償還的債券本息。
❼ 定轉付息是利好還是利空
不是利好也不是利空,一般提示性公告。上市公司的債券付息公告,其實就是上市公司的一般公告,談不上利空還是利好。
拓展資料:
1、由於公司在完成上市以後,涉及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都是需要按時公告的。這些上市公司的公告,有的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是利好,有的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是利空。 上市公司的公告,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好,也是要根據這些事情對於公司的影響而定的。
2、如果對於公司的經營或者業績,可以產生不好的影響。那麼這樣的信息就是利空的。像如果上市的商譽,出現了大幅度的減值,那麼對於上市公司而言肯定是利空的。因為上市公司的商譽出現減值以後,可以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的利潤表現。在業績不好的情況下,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肯定是重大的利空。 如果是上市公司的一般性公告,那麼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也就談不上是利空還是利好了。像上市公司的債券付息公告。上市公司發現債券的時候,可能會對上市公司產生一定的影響。
3、付息公告,只是上市公司在發行債券以後,每半年或者一年,按照慣例發行的公告。其實上市債券的付息公告,在公司發行債券的時候,就一定下來了。所以,這個大家到知道將會按時出現的公告,對上市公司根本沒有影響。上市公司發行債券對股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必須要理性看待。上市企業有時候需要發行一些企業債券,投資股票的投資者會很迷茫這對於股票是利空消息,還是利好消息,其實股票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是一種自身發展的需求,利好利空要看實際的企業情況而定。發行企業債券有很多的目的,企業本身也需要進行發展,而企業發行債券以後對企業的項目有什麼用的作用,這點需要大家及時的關注和調研,如果企業債券的項目不明確,那麼就盡量不要投資。
❽ 中糧生化股票刊登付息公告是利好還是利空
你好,中糧生化(000930)刊登付息公告是利好。
刊登2011年公司債券(第一期)2015年付息公告
中糧生化2011年公司債券(第一期)2015年付息公告
按照《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債券(第一期)票面利率公告》,本期債券票面利率為6.80%。每手面值1,000元的本期債券派發利息為68元(含稅)。扣稅後個人、證券投資基金債券持有人取得的實際每手派發利息為54.40元;扣稅後非居民企業(包含QFII、RQFII)取得的實際每手派發利息為61.20元。
1、債權登記日為2015年2月13日。
2、除息日為2015年2月16日。
3、付息日為2015年2月16日。
望採納,謝謝!
❾ 短期公司債券本息兌付和摘牌公告利好還是利空
短期公司債券本息兌付和摘牌公告利是利空。
一、摘牌是指證券上市期屆滿或依法不再具備上市條件的,證券交易所要終止其上市交易。就是證券交易所停止該股票交易了,以後就不能再在證券公司買賣該股票了。
二、上市公司摘牌的條件:
1、目前的管理條例規定是連續三年虧損。
2、實際操作過程中, 迄今為止尚未有一家上市公司因此而被摘牌, 只有瓊民源一家公司因欺 詐而被停牌。
3、原因是上市資格是一個近乎免費的融資來源, 地方政府、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及其它公司都不會輕易地放棄這筆資源。
4、這就是近年來證券市場上保護和買賣「殼資源」的真正動機。
5、一旦某家公司接近達到了摘牌條件(如連續兩年虧損), 各方便會採取一切「措施」使其免遭劫難。
6、最壞的結果也是為那些「借殼上市」的公司所購買。至於破產機制在證券市場上更不會存在。
7、國有企業的破產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決策的結果。
8、目前, 某些上市公司理論上已經滿足了破產的條件: 資不抵債,可得到的懲罰也只是在其股票名稱之前加上「st」(英文的「特殊處理」縮寫)而已。
三、本息兌付程序
1、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所於轉換期結束時自動終止交易後二個交易日內,將交易結束時的債券數據通知發行人,發行人於到期日前將相應本息款劃入交易所指定的資金帳戶。
2、交易所於到期日後第三個交易日將本息款劃入券商清算頭寸帳戶,各券商於到期日後第五個交易日將本息款劃入投資者開設的資金或保證金帳戶。
3、設置強制性轉股條款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年兌付利息期間,債券交易不停市,付息辦法參照A股派息程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