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球化表現在哪些領域
問題一:全球化的三個主要領域是什麼 全球化的三個主要領域是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
「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問題二:全球化具有哪些特徵 (1)全球化是自近代資本主義誕生以來而開始的一個客觀的歷史進程和趨勢;(2)全球化的內容以經濟領域為主,涵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3)全球化的進程是世界各民族、國家和文化相互沖突和磨合的過程。
問題三:經濟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生產的全球化,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 2)市場的全球化,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3)資金的全球化,國際金融迅速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 4)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全球化; 5)信息傳播的全球化; 6)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
求採納
問題四:全球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 國際貿易迅速的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② 國際金融的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③ 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④ 跨國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⑤ 國際組織的建立。⑥ 經濟管理制度的國際化等
問題五:世界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第一、生產和國際化。 新技術革命,使世界出現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技術群和種類繁多的新產品,各國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各有優勢和劣勢。為了更快的發展自己,各國都必須揚長避短,在生產領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協作,以達到節約本國社會勞動,獲得較好效益的目的。 目前,各國公路上賓士的汽車、只公桌上的各種電子計數器、以及居民家中的諸多電器設備雖然標明美國、德國、日本製造,但其中很多部件是在他國生產的。如波間公司將要推出的下一種型號的客機,將在華盛頓和日本設計,在西雅圖組裝,尾部整流將來自加拿大,機尾部分產於義大利,發動機將由英國製造。 又如:日本生產的袖珍計算器,其微處理器晶元來自美國,外殼由印度生產,一部分零件從韓國采購,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或阿爾及利亞裝配,然後貼上「日本製造」的***,最後銷往世界各地。 再比如:全球聞名的「耐克」球鞋年產9000萬雙,每年都推出100多種新產品和新款式,但是,美國「耐克」公司7800多名職工只負責設計、選廠、監制和銷售,而生產卻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廠來完成。 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在《國家的任務》一書中說:「當美國人用1萬美元從通用汽車公司購買一輛龐蒂克勒曼庫汽車時,其中3000美元是支付給韓國裝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給日本零件製造商,700美元是西德設計師的報酬,400美元是用來購買台灣、新加坡的零部件,250美元付給英國的廣告商,餘下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底特律的通用汽車公司以及紐約的銀行、保險公司分享。 第二、市場的國際化。 建立在新技術革命基礎上的現代經濟活動,不僅規模巨大,而且發展速度極快。由於一國國內的生產和消費、產品和市場、資金鐵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使得越來越我的企業沖破國家和地區的地域界限,在全球范圍內求得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尋找更廣闊的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不但發達國家為了爭奪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角逐,而且發展中國家也為了在國際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把外向型經濟作為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這就使得各國對外貿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多。 根據聯合國有關統計資料,世界各國出口總額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1970年為11.4%、1980年為14.1%、1990年為16.2%預計到2000年將達到30%,一些石油輸出國和歐盟國家的外貿出口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50%。 不僅企業的生產銷售市場國際化,就連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出趨向全球化。以VISA(維薩)信用卡為例,1991年全世界1.87億人擁有此卡,幾十個國家(地區)的650萬家商店接受這種卡作為交易貨幣,每天的交易量為5.7億美元,而VISA卡只是眾多信用卡中的一種,真要謂「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第三、資金的國際化。 新科技革命導致一系列新興企業的崛起和一部分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更新。國際范圍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必然要求各國資本的大規模跨國運動,形成資本的國際化。 跨國公司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全世界經濟向全球化邁進。據聯合國的有關資料統計,1970年全球有7000家跨公司,1995年已超過37000家,共有海外子公司20多萬家,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最大的幾家跨國公司,如通用汽車公司,年銷售額2000億美元左右,相當於丹麥、挪威、希臘、葡萄牙等國家的年國民生產總值之和。 據報道,1992年全世界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1萬億美元,同年1月,世界十大銀行的外匯儲備總額是5556億美元,日交易額幾乎比全部儲備多1倍,單是倫敦的歐洲美元市場的年交易額,至少是世界貿易額的25倍。 第四、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 由於新科技革命勞......>>
問題六:什麼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1)生產的全球化,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
2)市場的全球化,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3)資金的全球化,國際金融迅速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
4)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全球化;
5)信息傳播的全球化;
6)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
問題七:全球化問題主要包括那幾個方面?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
一般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種新的國際關系體制,包括生產、金
融和科技三個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間,生產發展決定金融科技的發
展,同時金融和科技的發展又對生產發展產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是生產的全球化,而企業作為經濟增長和生產
發展的原動力,在創造就業機會,發展新興科技,積累物質財富方面
都發揮著關鍵作用,成為以生產全球化為主要特點的經濟全球化的主
導力量。這樣,談論經濟全球化就不能不從這個現代經濟的「細胞」
談起。
近年來,企業運營的一個趨勢是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公司企業走出
國界,實行跨國經營,從而形成了一大批跨國公司,這些跨國公司在
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流通活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動力和主體力量。
根據聯合國《97年投資報告》的最新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4萬4千個
跨國公司母公司和28萬個在國外的子公司和附屬企業,形成了一個龐
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產,
掌握了全世界70%的對外直接投資,2/3的世界貿易,70%以上的專
利和其他技術轉讓。這幾個數字後面,特別引人注意的是,由於跨國
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銷售,國際經濟關系中
投資的重要性和發展速度,已經大大超過了貿易。
從發展速度來看,國際直接投資從1983年至1995年,每年平均增
長17.2%,大約是國際貿易年增長率的一倍。從重要性來說,舉美國
的例子,美國在1994年的出口只有2350億美元,而美國海外投資的總
銷售額該年已高達一萬億美元。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因為貿易的全
球化是早已有的現象,而通過國際投資形成的生產和銷售全球化的結
合,就使經濟的全球化形成一個新的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從根本上來看,經濟的全球化,是一場以發達國家為主導,跨國
公司為主要動力的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這一次產業調整,不
但反應到一些產業的整體轉移,更重要的是同一產業的一部分生產環
節的轉移。過去,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多是在一個國家內部進行的,在
一國內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代價比起通過經濟全球化進程進行的產
業結構調整更高,經歷的時間更長。所以,西方國家,特別是在投資
和貿易比較開放的國家,比如美國和英國,由於在全球范圍內實行了
產業結構調整,正在經歷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過渡,從而給
經濟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這次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大體上採取兩種形式,一是發
達國家之間,通過跨國公司之間的相互交叉投資,企業兼並,在更大
的經濟規模基礎上配置資源,開拓市場,更新技術,從而實現了發達
國家間的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的升級。這一過程主要始於80年代,
那時所有的外國投資的95%都是從發達國家流出,然後又由它們吸收
整個75%的投資。交叉投資和兼並的結果,形成了許多諸如電訊、汽
車等國際化程度很高的產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
二種形式是發達國家把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特別是把這些產業,包括高技術產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向發展
中國家轉移。這一轉移始於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90年代
以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吸引外資總量的比例從80年代的25%逐步上升,...>>
問題八:經濟全球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
各國經濟相互聯系且日益緊密,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經濟全球化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
問題九: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生產的全球化,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
2)市場的全球化,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3)資金的全球化,國際金融迅速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
4)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全球化;
5)信息傳播的全球化;
6)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
『貳』 有誰告訴我這幾個問題,非常感謝!
現手:當前成交數量(每100股為一手)
總手:交易當天目前成交總量
換手就是指換手率
幅度:以昨天收盤價為基價得出的漲跌幅度
內盤:主動性賣
跌停和漲停:限定為10%.ST股為5%
給你個網址:http://info.stockstar.com/info/dic/redir.asp
不要再問這樣的問題了,你只要勤奮點,一個星期左右這些基礎知識就都知道了
『叄』 美國一些上市公司ClassA股票與ClassB股票有具體什麼區別
可能是投票權不一樣吧。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3)美國多元化交叉公司的股票成交額擴展閱讀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傭金:傭金是指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成交之後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券商的費用.此項費用一般由券商的經紀傭金、證券交易所交易經手費及管理機構的監管費等構成.傭金的收費標准為:
(1)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3‰,起點為5元;債券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2‰(上限,可浮動),起點為5元;基金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3‰,起點為5元;證券投資基金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2.5‰,起點為5元;回購業務的傭金標准為:3天、7天、14天、28天和28天以上回購品種,分別按成交額0.15‰、0.25‰、0.5‰、1‰和1.5‰以下浮動.
(2)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3‰,起點為5元;債券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2‰(上限),起點是5元;基金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3‰,起點是5元;證券投資基金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2.5‰,起點是5元;回購業務的傭金標准為:3天、4天、7天、14天、28天、63天、91天、182天、273天回購品種,分別按成交金額0.1‰、0.12‰、0.2‰、0.4‰、0.8‰、1‰、1.2‰、1.4‰、1.4‰以下浮動。
『肆』 摩根大通銀行詳細資料大全
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NYSE:JPM;TYO:8634),業界稱西摩或小摩,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總資產2.5萬億美元,總存款1.5萬億美元,佔美國存款總額的25%,分行6000多家,是美國最大金融服務機構之一,摩根大通於2000年由大通曼哈頓銀行及J.P.摩根公司合並而成,並分別收購芝加哥第一銀行和貝爾斯登銀行和華盛頓互惠銀行。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國金融服務機構及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業金融服務,個人銀行業務等。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摩根大通銀行排名第74位。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 :摩根大通
- 外文名稱 :JPMorgan Chase & Co
- 總部地點 :美國紐約公園大道270號
- 成立時間 :1799年
- 經營范圍 :銀行、證券、投資、基金、貸款
- 公司性質 :股份制
- 公司口號 :Your Choice,Your Chase
- 年營業額 :1500億美元
- 員工數 :260,157人
- 上市市場 :NYSE、TYO
- 總資產 :2.5萬億美元
- 市值 :2000億美元
基本資料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NYSE:JPM;TYO:8634)是1968年在Delaware法律之下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市,是一家跨國金融服務機構,也是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其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業金融服務、個人銀行等。摩根大通旗下有超過1億多名客戶,它為5000多萬名消費者以及企業、機構和 *** 提供服務。該公司擁有約2.5萬億美元資產,是投資銀行業務、金融服務、金融事務處理、投資管理、私人銀行業務和私募股權投資方面的領導者。 摩根大通是美國目前按資產計算最大銀行,也是盈利能力最強的銀行,也是公認最穩健的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作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摩根大通的總部設於曼哈頓區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部份銀行業務則轉移到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摩根大通大廈(JPMorgan Chase Tower)。 資產狀況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2.5萬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1.5萬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自1998年以來,由摩根大通擔任主承銷的股票在上市後股價走勢表現突出,一周後股價平均上漲17%,一個月內平均上漲27%,三個月內平均上漲37%。公司在全球擁有26萬多名員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務。摩根大通亞太總部位於香港,在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23座城市,擁有1萬多名員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來亞洲股票和股票相關發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來,公司為亞洲公司主承銷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發展歷程
J.P.摩根大通公司是1968年12月20日建立的持有摩根銀行全部股權的銀行持股公司。 摩根銀行原名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是1959年4月20日由兩家商業銀行合並而成的,一家也稱為J.P.摩根公司,一家是紐約擔保信託公司。 組成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的J.P.摩根公司建於1860年,以J·皮爾龐特·摩根名字命名。創建之初,該公司只是一家個人經營的辦事處,專門買賣外匯。爾後業務不斷發展。1864年更名達布尼·摩根公司,1871年改稱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1895年改為J.P.摩根公司。該公司從早期開始,就同美國金融界發生的歷史事件有著密切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包攬美國對西歐的金融業務,大發其財。根據1933年銀行法,摩根公司改為商業銀行,把原來經營的投資銀行業務交付給摩根斯坦利。1940年以後,摩根公司由合夥公司改為股份有限公司,並開始經營信託業務。 紐約擔保信託公司建於1864年,1896年改名為紐約擔保信託公司。1910年合並莫頓信託公司和第五大道信託公司,1912年合並標准信託公司,1929年合並商業銀行。 二戰以後,美國銀行界的競爭日趨劇烈。摩根公司同紐約擔保信託公司合並為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就加強了實力,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競爭。60年代末期,作為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即摩根銀行的持股公司――J.P.摩根公司建立之後,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為了適應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變化,該公司先後建立了一些新的附屬機構,其中包括1971年建立1976年更名的摩根社會發展公司,1981年建立的摩根期貨公司,1986年建立的J.P.摩根證券公司等。 大通曼哈頓公司於1799年由為紐約市供水的曼哈頓公司成立,至1922年成為全國商業和工業貸款的領先者,並在六年之中成為全美最大的銀行。 進入90年代以來,伴隨著信息的浪潮,公司的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如推出網上銀行、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的信用卡服務等等。銀行的業務已遍布全球,但公司仍始終本著真誠、公正與公平的原則,為全球千千萬萬個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摩根大通在香港有30年歷史,多次被評為香港最優秀、最具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在執行香港復雜上市發行方面具有廣泛的經驗。1999年11月,摩根大通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成功發行香港盈富基金。摩根大通在此次金額為43億美元的交易中作用舉足輕重,接獲機構需求量為承銷團之首,占機構投資者訂單總量的32%,零售訂單的6.4%。摩根大通自1987年起即開始在中國投資及開展投資銀行業務,主承銷過許多國企發行項目,包括多起H股重組上市項目:華能國際電力、安徽海螺、成渝高速等,B股有內蒙古伊泰煤礦等,以及N股:華能國際電力。2006年5月,摩根大通在中國財政部10億美元的10年期債券發行中擔任聯席牽頭行及薄記行。此前,還為財政部1億美元世紀債券和5億美元7年期全球債券擔任過主承銷。摩根大通於2000年為華能國際收購山東華能擔任財務顧問。 J.P.摩根公司早先作為一家英國的商人銀行由John Pierpont Morgan的父親在倫敦建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公司對包括美國鋼材、通用電器以及美國電話電報等一些知名企業最初的建立構造及融資起了重大作用。 富林明集團是一家以倫敦為基地的全球性投資銀行集團,其亞洲業務均以怡富名義運作,而怡富證券則是於1970年由富林明及怡和公司共同在香港建立的該地區首家投資銀行集團。 合並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千萬客戶提供零售銀行服務。其金融服務內容包括股票發行、並購咨詢、債券、私人銀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私募、資金管理等。 2004年,摩根大通收購芝加哥第一銀行,把芝加哥第一銀行的行政總裁Jamie Dimon委任為營運總裁,成為現行政總裁的接班人。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十二,在《巴倫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八。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 2004年6月14日,美聯儲發表聲明,批准美國摩根大通銀行與美國第一銀行的兼並方案。合並後的新摩根大通銀行資產總額達1.12萬億美元,一舉超過美洲銀行,與1.19萬億美元資產的第一大銀行花旗僅一步之遙,而且業務也將從紐約擴展到整個中西部,成為了繼花旗之後第二家真正跨地區的銀行。高管團隊
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1956年3月13日出生)金融天才,華爾街的傳奇人物,世界上最讓人敬畏的銀行家。摩根大通在戴蒙帶領下不僅在每個季度均保持盈利近20億美元,而且其投資銀行等業務還在五大投行紛紛倒台的情況下逆市走高,更讓摩根大通在風暴中屹立不倒的金融天才。他是全球500強最年輕的總裁,《財富》雜志評選的25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之―,《名利場》雜志「資訊時代百名權勢人物」排行榜TOP10之一,深得歐巴馬的信賴。毋庸置疑,傑米·戴蒙是美國最有權力的銀行家。 傑米·戴蒙Jamie Dimon 摩根大通總裁:安浩德(Andrew Crockett,1943年出生於英國格拉斯哥,受教育於劍橋和耶魯大學),他於2003年10月加盟摩根大通集團,出任摩根大通國際總裁。至2013年,他還擔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加入摩根大通之前,從1994年1月至2003年3月,安浩德曾擔任國際清算銀行總裁。1999年4月至2003年3月期間,他出任全球金融穩定論壇主席。在1989至1993年期間,他出任英格蘭銀行執行董事,負責其國際事務。 安浩德Andrew Crockett制勝之道
在Bondware10月5日公布的內地和香港兩地股本融資排名中,單月排名名列第一。計入建行、工行兩個上市大單後,摩根大通名列摩根史坦利和瑞銀之後,排名第三。迄今為止,摩根大通2006年共完成14個股本融資項目(包括IPO、增發、發債),金額總計76.39億美元;9個並購項目,涉及金額總計67.37億美元,實現了跳躍式增長。雖然摩根大通沒能參與建行和工行這兩個中國最大的海外上市大單,但對此信心十足。他認為,在超大型銀行上市收尾後的投資銀行市場,摩根大通的競爭優勢將更突出。啞鈴戰略
任何成功都是基於過去多年的積累和耕耘,但在關鍵時期,正確的戰略和有效的執行,可促成錦上添花。啞鈴戰略的成功實施,是摩根大通2006年取得跳躍式增長的一大法寶。所謂啞鈴戰略,是指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雙重並重的客戶定位系統,一手抓傳統的大客戶,主要是大型國有企業,一手抓民營企業和新興行業中的新銳企業,拓展客戶群的規模和種類,其他業務部門為前端客戶市場提供綜合服務。在經過了早期海外上市大企業獨占鰲頭的局面後,中型企業和新興企業,正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這是摩根大通「啞鈴戰略」產生的一個動因。從2006年摩根大通的成績單看,「啞鈴」的兩端平衡增長,既有像中海油、中海化、瑞安、招行這樣的傳統大客戶,也有像富力地產、綠城、超大農業等中型客戶。摩根大通未來最大的挑戰,在於機會成本。這意味著決策的成本增加,由於可支配資源有限,一旦決定了做A項目,必然要放棄其他項目,但風險在於,A項目是否是一個值得做的項目,是否優於其他項目中型客戶有時往往更考驗一個投行的判斷力和服務質量。 大企業是好項目,有時可能更顯而易見。但要發掘好的中小企業項目對投行家的眼光及判斷力以及投行服務的差異性有時可能就是一個更大的考驗。摩根大通在中型企業的篩選和服務上,已形成一套價值和服務體系,並將逐漸成為新的競爭力賣點。「啞鈴戰略」亦要求內部高效的協調性。9月份2周內,摩根大通完成5個股本市場項目,並且分屬不同的行業領域;僅9月21日一天,摩根大通亞太區有四個項目同時進行,2個中國公司、2個韓國的IPO,並且實現了每個項目都是屬於高端定價,項目上市之後都漲了10%-20%。「每個項目至少要見80-100個機構和基金,要適應各地時差開全球電話會議,可能一天會與某個大基金談起他不同的項目。投資創新
善於創新的最大持股者,在摩根大通今年翻幾番的業績中,除來自IPO市場的興旺外,來自二級市場的收益也大大增加。摩根大通是幾乎所有中國大國企的H股或者紅籌股上市公司的股東,有些還是前三名的大股東,有些持股佔比30%。這是一項其他外資投行無法比擬的紀錄。而2006年港股的總市值、總成交額、新上市集資額等8項紀錄均創下了歷史新高,無論是H股還是紅籌股,都實現了大幅增長。摩根大通持有的股票,一部分是來自摩根大通自營資金;一部分通過基金持有,另外一部分是專門用來做證券放貸,進行衍生品等二級市場的操作。許多交易活躍的股票,都離不開摩根大通。而為中型企業量身定製的新融資方式--將上市前的融資與股本市場IPO融資相結合,是摩根大通的專長。很多喜好高增長的投資者對具有增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很感興趣,而中小型企業融資方式也開始嘗試更先進更多元化的融資方式。布局中國
摩根大通在中國漸入佳境,一個大背景便是其全球整合基本完成,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加重。按照WTO相關協定,2006年12月後,中國金融業將全面對外資開放,從中國證券監管層的公開表態看,2007年證券市場的開放力度和范圍,也將大大增加。顯然,證券市場將是外資投行的首選領域。摩根大通面向全球機構投資者的定期調查問卷顯示,有43%的機構投資者對2007年中國股市預測是「看漲」,調查對象中已經有55%的機構持有了中國股票,而且有26%表示會在6-12個月內購入。 2004年,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和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合資成立了上投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摩根大通持股49%,2006年摩根大通又獲得證監會增批的1億美元投資額度,其QFⅡ總額度增至1.5億美元。外界傳言摩根大通證券與遼寧證券洽談合資之事,雖然對此摩根大通一直拒絕發表評論,但搶灘國內券商的計畫是幾乎所有外資投行的共同興趣。摩根大通亦獲得牌照,為外資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人民幣業務以及全球性風險管理金融工具和服務,包括資本市場融資、財務顧問、養老基金業務和現金管理等。中國戰略
進軍中國
摩根大通在中國市場的悠久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初。1909年,JP摩根擔任湖廣鐵路債券的承銷商。1920年代,大通銀行在上海和天津開設了辦事處,為當地及外國機構提供金融服務。 摩根大通與新中國的關系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2003年10月,摩根大通得到中國證監會批准,取得了QFⅡ資格。這是摩根大通進軍中國金融市場的又一重要步驟。 摩根大通旗下的基金公司摩根富林明與上海國投簽署協定,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摩根大通作為商業銀行取得了經營人民幣業務和外匯兌換牌照,這為其在中國境內開展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各項業務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摩根大通董事長哈里森指出,摩根大通這樣的國際性金融機構能夠利用其寶貴經驗,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積極創新的金融服務行業。他們掌握這個過程所必需的種種工具,例如風險管理方面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對全球范圍資本市場的廣泛接觸,創造分散風險及促進競爭的新型金融市場的第一手資料等。哈里森表示將與中國分享這些財富並將這些工具中國化。 2011年6月,摩根大通和第一創業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的合資證券公司—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一創摩根)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一創摩根將憑借該許可在國內開展證券市場業務。 2010年12月,中國證監會批准組建一創摩根,其中第一創業持股66.7%,摩根大通持股33.3%。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從事國內股票與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業務。 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兼執行長度琪明先生(Gaby Abdelnour)表示:"一創摩根的建立是摩根大通在華90年歷史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們很榮幸能有第一創業作為合作夥伴,因為我們雙方對合資證券公司擁有共同的承諾、理念和抱負。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對合資雙方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對於我們實現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優質服務的共同願景至關重要。"分支機構
至2012年,總部位於北京的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擁有7家分行,分別是北京分行、上海分行、天津分行、廣州分行、成都分行、哈爾濱分行和蘇州分行。亞太三甲
投行業務亞太三甲,一段時間以來,摩根大通在中國並不很受關注,無論是商業銀行業務還是投資銀行業務,盡管它是美國第二大金融機構,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的典範。原因何在? 摩根大通的商業銀行業務主要是批發銀行業務,很少做零售銀行業務。因為在其經營哲學中,做批發業務更有利於管理。摩根大通在中國也秉承這個原則,因此並沒有受到公眾的重視。從投資銀行業務來說,2000年9月合並以前的JP摩根和大通曼哈頓都是商業銀行,盡管JP摩根已經得到美國證監會的特批,可以從事證券業務。合並後的摩根大通的投資銀行業務幾乎是從零起步,在中國更是如此。 經過3年的努力,摩根大通的投行業務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在全球投資銀行中,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交易量都取得了前五名的成績,在亞太地區更是進入三甲,在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已經拔得頭籌。 僅僅在10月份,摩根大通就在中國內地市場做成了六項業務: 在中國 *** 海外發行的合計15億美元的國債中,摩根大通是全球聯席賬簿管理人之一; 中國電信在以近800億人民幣從母公司收購六省市網路資產的項目中,摩根大通是獨立財務顧問; 中海油簽署了收購澳大利亞的Gorgon項目,估計金額3億美元。摩根大通是財務顧問之一; 中信國際金融發行的1.8億美元可轉債項目,摩根大通是獨立賬簿管理人及全球聯席協調人; 中旅國際投資發行的1.5億美元可轉債項目,摩根大通是獨立賬簿管理人及獨立全球協調人; 在摩托羅拉對中興通信晶片廠的收購中,摩根大通擔任摩托羅拉的財務顧問。人才戰略
招攬高級人才,摩根大通以中國市場為戰略性發展重點,有超過1/3的亞洲員工派駐在大中華地區。摩根大通加大了中國區的力量,從其他機構挖來了幾位在業內頗有影響的投行人才。處罰事件
2014年11月12日,英國、美國和瑞士金融監管機構就匯率操縱一案作出裁決,對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摩根大通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瑞士銀行全球五大銀行共處以34億美元的罰款。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對五家銀行共處以17.7億美元的罰款,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這五家銀行則處以14.8億美元的罰金,而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僅對瑞士銀行處以1.34億瑞郎(約合1.38億美元)的罰金。國際排名
世界500強排名
2010《財富》英文網發布了201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第25。 2011《財富》英文網發布了2011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第36。 2012《財富》英文網發布了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第51。銀行排名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銀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團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匯豐集團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國富國銀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Japan MTU 8 ICBC 中國工商銀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國際銀行 Spain STD 11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 China 12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中國建設銀行 China 13 Goldman Sachs 高盛集團 US GS 14 BNP Paribas 法國巴黎銀行 France BNPQY 15 Barclays Bank 英國巴克萊銀行 UK BCS 16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Japan MFG 17 Morgan Stanley 摩根史坦利公司 US MS 18 UniCredit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Italy 19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Japan SMFJY 20 ING Bank 荷蘭國際集團 Netherlands ING 21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 Germany DB 22 Rabobank Group 荷蘭合作銀行 Netherlands 23 Societe Generale 法國興業銀行 France SCGLY 24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國農業銀行 China 25 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Italy IITSF
『伍』 美國股市每天成交額大概是多少
不知道你具體問那一天的美股成交額,一般美國股市報出的成交量以股數為多,很少報出成交多少億。美國股市一般成交量是: 每天 金額在1300-3000億之間!美國是中國的十倍左右---回顧上月,美股一周成交量 (定義為紐約證交所所有股票成交量加上Nasdaq 所有股票成交量)為21.78億股。 需要一提的是美元指數,原油期貨,銅,鋁和黃金分別上下浮動-0.19%,-5.74%,-0.42%,0.96% 和-0.64%。 在過去一周,具有影響力的經濟消息和數據回顧如下: 受中國進出口數據大幅攀升的鼓舞S&P 500指數連續6天攀升,美國鋁業公布財報顯示盈 利不及市場預期。 美國第2大銀行JP Morgan率先公布了09年第四季度的盈利情況,盈利雖超出市場預期,但 主營收入下滑和信貸損失繼續高企感到擔憂,投資者擔心銀行業的盈利前景。 周四,美國公布商業庫存增長速度超出預期,抵消了零售銷售下滑及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多 等利空數據的影響。 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求華爾街金融機構在未來十年繳納一項總額最高1170億美元的稅收,來幫助償還納稅人在政府拯救金融業計劃中所蒙受的損失。
例如2009年7月31日 美國紐約交易所總成交 6,220,794,500股。納斯達克系統總成交 2,297,524,750。美股有成交量高有低,而且還有幾個股市。Knight Capital Group公布,4月份日均交易額為222億美元,較3月的212億美元增加4.6%,較去年4月的221億美元增加0.5%。紐約交易所:每天平均400億美金左右!這些數據僅供參考。
『陸』 昔日「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 還有翻盤機會嗎
作者丨曹偉
出品丨鰲頭 財經 (theSankei)
時隔1年終摘帽,「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002650.SZ)還沒來得及慶祝,便被二級市場潑了冷水。
近日,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7月28日開市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加加」變更為「加加食品」。
第二天, 加加食品開盤大漲近8%,隨後股價一路下跌並一度觸及跌停,截至當日收盤,收報6.68元/股,跌7.99%,振幅為18.99%,換手率為9.06%,成交額為7.5億元,登上了當日的龍虎榜。8月12日,加加食品股價報收於5.57元,進一步下挫。
「摘帽」為何會被資本市場用腳投票?
成功「摘帽」
資本不看好,多與業績有關。在這一點上,加加食品確實也無力反駁。
自2012年上市後業績幾乎止步難前。數據顯示,2012年-2018年,公司的營收分別實現16.57億元、16.78億元、16.85億元、17.55億元、18.87億元、18.91億元和17.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1.30%、0.40%、4.17%、7.50%、0.24%、-5.44%。
2019年,加加食品業績出現回暖。全年實現營收20.40億元,同比增長14.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40.86%。整體來說,2019年業績增長較為喜人。
但好景不長,2020年加加食品去年實現營收20.73億元,同比增長1.63%;凈利潤為1.67億元,同比增長2.9%。增長勢頭再次陷入原地踏步的邊緣。
原本,雖增長雖不明顯,能守住陣地也是不錯的。但9年過去了,競爭對手都在不斷進步,加加食品卻「掉隊」了。如今海天味業已成為5000億市值的「醬油一哥」,但加加食品在停牌前的市值不過84億元,總市值不到對手的2%。
業績上,海天味業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27.92億元,同比增長15.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03億元,同比增長19.61%,加加食品和其相比距離甚遠。
曾經發展遠不及加加食品的千禾味業,如今業績增長速度已經趕超加加食品。2020年,千禾味業營收同比增長24.95%達到16.9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06億元,同比增長3.81%。
此前,加加食品發布公告稱,其在自查中發現公司存在為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違規對外擔保4.66億元的情形,占公司2019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9.94%。因牽涉為大股東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加加食品未能在一個月內解決上述違規擔保事宜,公司股票於 2020年6月15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加加食品」變為「ST加加」。
「帶帽」期間,加加食品被限制再融資的機會,艱難處境可想而知。根據加加食品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00萬-2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51%-86.03%。
根據加加食品的說法,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降幅較大是受到社區團購沖擊、新零售投入較大、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原因所致。
近日,加加食品成功「摘帽」。開市起復牌,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ST加加」變更為「加加食品」,但股價走勢卻繼續向下,7月28日到30日,加加食品股價3個交易日跌幅達到18.46%。
再次「出發」
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第一股,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在資本市場,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十大流通股東迎來了兩位新股東,分別是李輝及范社彬兩位牛人散戶,以持股1142萬股及642萬股位列公司第五大和第七大股東。
此前,兩位牛散此前也看好捨得酒業,均在去年9月份入列捨得酒業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捨得酒業是史上首隻股價超百元ST摘帽股,在復星集團入主後,公司股價開啟瘋漲模式,屢創新高。可見,加加食品還是被部分投資者看好的潛力股,
從業績來看,加加食品雖然增長不明顯,但創始人楊振是草根起家,一直想要做高端的醬油企業,加加食品自身產品基礎厚實。只是,在多元化轉型上,加加食品瘋狂開啟「買買買」模式,寄希望於並購來使業績增長,但大都事與願違。
除收購四川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帶來了不少收益外,大多收購計劃,不是並購失敗就是效益不明顯,對公司造成嚴重影響。
「企業上市後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2013年以來我個人投資套進去了,然後惡性循環,不斷地搞投資,沒有聚焦主業,所以錯過了發展時機,這個我責無旁貸。」楊振曾坦言。
不過,楊振強調,這與上市公司無關。在楊振個人投資面臨困境時,加加食品幾乎淪為了楊振的「提款機」,導致企業錯失了消費升級大潮中的發展良機,
如今,糾紛正逐步清理,實控人也在自我反省。近兩年,加加食品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堅定推動戰略重心回歸主業,劍指大單品,欲將原釀造醬油打造成中國醬油行業的「 茅台」。
與此同時,在銷售渠道方面,加加食品加大力度深耕市場,在開拓傳統線下網路的同時,重新布局線上銷售。
對於加加食品而言,接下來的路雖然難走,但也是一次「新」出發。
『柒』 股票,美國和香港,日本一天成交量大概多少
美國有9000家左右,成交1000億左右,今天是840億美元,祝你好運
『捌』 美國股市,一天成交額能有多少億美元
1、美國股市:
美股,即美國股市。包括三大股指:
(1)道·瓊斯指數,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
(2)納斯達克(Nasdaq)是全美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英文縮寫,納斯達克。納斯達克始建於1971年,是一個完全採用電子交易、為新興產業提供競爭舞台、自我監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電子交易市場。
(3)S&P500股價指數乃是由美國McGraw Hill公司,自紐約證交所、美國證交所及上櫃等股票中選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業類股、40家公用事業、40家金融類股及20家運輸類股,經由股本加權後所得到之指數,以1941至1943這段期間的股價平均為基數10,並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廣提倡。因為S&P指數幾乎占紐約證交所股票總值80%以上,且在選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動性及產業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數貨一推出,就極受機構法人與基金經理人的青睞,成為評量操作績效的重要參考指標。
2、美股交易量:美股歷史上(2007年7月26日)的成交量峰值(995億美元,約合6100億人民幣)
『玖』 美國股票年交易量怎麼樣
2017年美股日平均成交量為64.3億股....而近期美國金融市場的三個現象引起全球市場的普遍關注,一是美元指數下90,二是美債收益率上2.8%,三是美股市場一度回調。美國金融市場「股債雙殺」疊加美元指數的趨勢性回落,對全金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並逐漸蔓延,市場風險偏好受到明顯抑制。(財聯社深度報道)
『拾』 美國三大股市成交量每天大概都有多少
美國三大股市規模各不相同,NYSE(2165隻)、NASDAQ(2678隻)和AMEX(276隻)
20151110最新日成交量數據:
NYSE:3,782,154,908股
NASDAQ:1,703,288,511股
AMEX:58,805,534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