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哪些股票參與聖湘生物科技公司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哪些股票參與聖湘生物科技公司

發布時間: 2023-01-23 23:41:11

① a股拍賣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股票

股目前大概有5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從事了藝術品投資,分別為弘業股份、東方金鈺(600086,股吧)、張江高科(600895,股吧)、電廣傳媒(000917,股吧)和法拉電子(600563,股吧)。

② 新冠疫苗股票龍頭股排名前十

1上海醫葯是由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其子公司上海交聯專業從事抗體偶聯葯物開發,以及生物發酵、合成小分子葯物DM1,股票代碼601607。
2. 梅花生物
梅花生物是由梅花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公司持有遼寧艾美生物疫苗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少部分股權,後者從事疫苗研發生產,股票代碼600873。
3. 天士力
天士力是由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其子公司金納生物承擔國家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項目,股票代碼600535。
4. 人福醫葯
人福醫葯是由人福醫葯集團股份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公司作為湖北百強企業,生產能力、劑型種類、資源等都是省內排名第一,股票代碼600079。
5. 天康生物
天康生物是由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獸葯、添加劑預混合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的生產銷售,股票代碼002100。
拓展資料
1. 遼寧成大
遼寧成大是由遼寧成大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公司是國有獨資公司,其子公司成大生物專業從事人用、獸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股票代碼600739。
2. 雙鷺葯業
雙鷺葯業是由北京雙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公司致力於肝炎、肺炎、腫瘤及病毒感染方面疫苗研發,擁有發酵提取、基因重組等技術,股票代碼002038。
3. 海王生物
海王生物是由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公司在全國擁有四大大型現代化制葯基地,尤其在腫瘤葯的研發上頗具實力,股票代碼000078。
4. 瑞普生物
瑞普生物是由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公司經營范圍主要為獸用生物製品和獸用制劑,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於一體,股票代碼300119。
5. 智飛生物
智飛生物是由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支股票,公司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上市民營生物疫苗供應和服務商之一,股票代碼300122

③ 湖南上市公司超八成盈利 聖湘生物凈利暴增147倍

本報記者 何文英

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上市公司復工復產普遍延遲,但對於吃得苦、「霸得蠻」的湖南人來說,這都不算個事兒。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14家湖南上市公司(不含千山退)合計實現總營業收入約3133億元,實現凈利潤235億元。有92家湖南上市公司實現盈利,佔比80.7%;五成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超六成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中聯重科上半年凈賺40億元,盈利能力位居湖南上市公司榜首。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疫情影響下,湖南上市公司上半年能交出這樣一份期中成績單,表現相當不錯。像中聯重科、藍思 科技 這類頭部企業增長迅猛,可見湖南製造業的頭部企業還是很強的。」

5家湘企營收躋身百億元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GDP為19026.4億元,114隻湘股的營業收入共計3133億元,佔全省GDP的16.47%。同時,A股上市的湖南企業的經營規模也呈增長態勢,114家上市湘企業的營收平均值約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

上半年營收超過百億元的湖南上市公司共有5家,分別是華菱鋼鐵、多喜愛、中聯重科、藍思 科技 和步步高,其中有3家分布在製造業。

多喜愛的上榜,得益於重組蛻變。多喜愛主營家紡產品,在2019年被浙建集團借殼重組後,主營業務由家紡產品的生產銷售變成建築施工、基礎設施投資運營等,今年上半年以371億元的營收規模排名湖南上市公司營收榜的第二位。

中聯重科則受益於「兩新一重」建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同比增長29.49%。公司董秘楊篤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公司持續完善業務端對端管理模式,管理效能穩步提升,市場競爭優勢增強,新興產業空間持續打開,實現了高質量、可持續的業績增長。

藍思 科技 一直被視為消費電子護窗玻璃行業的風向標。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37.05%。藍思 科技 董秘鍾臻卓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上半年,公司及時可靠地保障了下遊客戶的交付需求,進一步贏得客戶的信任與支持,擴大了公司在全球優質細分產品領域的市場佔有率。此外,公司在消費電子垂直領域加強整合,多點開花,從而成功穿越了傳統淡季。」

科創板「新兵」成「黑馬」

上半年,114家湖南上市公司合計盈利235億元。其中,有92家公司上半年盈利,共賺了約266億元;另外22家合計虧損約31億元。

中聯重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0億元,摘得湖南上市公司盈利榜桂冠。華菱鋼鐵、長沙銀行、五礦資本、藍思 科技 、聖湘生物、芒果超媒、愛爾眼科、方正證券、中南傳媒分列湖南上市公司盈利榜的第二至第十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榜單中,除了往年經常上榜的金融業、製造業、醫療業的「優等生」外,還殺出了一匹科創板「黑馬」聖湘生物。資料顯示,聖湘生物是一家以自主創新基因技術為核心,集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於一體的體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於今年8月28日正式登陸科創板。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聖湘生物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迅速供往疫情防控一線。在產品快速鋪開的貢獻下,聖湘生物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億元,同比大增147倍。

聖湘生物董秘彭鑄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除了新冠檢測試劑貢獻的業績外,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儀器裝機量是過去三年的近2倍,為公司試劑業務的持續發展帶來較大增量空間。此外,公司國際化步伐大幅提速,上半年境外銷售佔比由去年的5.05%一躍增至45.12%,國際銷售渠道中50%以上為國外政府官方相關渠道,公司產品目前已服務於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防控一線,國際化將成為公司業績持續增厚的新主線。」

不過,也有部分湖南上市公司受疫情影響較大,上半年業績出現虧損。其中,*ST金貴是虧損大戶,半年虧損13億元。此外,佳沃股份、*ST湘電、華銀電力、開元股份等7家公司的虧損額也超過1億元。

④ 生物科技概念股有哪些

生物科技相關股票市公司
1.002107沃華醫葯
2.002252上海萊士
3.600557康緣葯業
4.002038雙鷺葯業
5.600422昆明制葯
ST國農 000004
海王生物 000078
豐原葯業 000153
英特集團 000411
東阿阿膠 000423
麗珠集團 000513
白雲山A 000522
雲南白葯 000538
吉林制葯 000545
海南海葯 000566
紫光古漢 000590
桐君閣 000591
東北制葯 000597
ST四環 000605
華立葯業 000607
吉林敖東 000623
天茂集團 000627
長春高新 000661
領先科技 000669
浙江震元 000705
普洛康裕 000739
SST集琦 000750
新華制葯 000756
通化金馬 000766
西南合成 000788
中匯醫葯 000809
金陵葯業 000919
廣濟葯業 000952
華東醫葯 000963
ST科苑 000979
九芝堂 000989
誠志股份 000990
三九醫葯 000999
華邦制葯 002004
華蘭生物 002007
京新葯業 002020
科華生物 002022
達安基因 002030
雙鷺葯業 002038
海翔葯業 002099
天康生物 002100
沃華醫葯 002107
紫鑫葯業 002118
萊茵生物 002166
嘉應制葯 002198
獨一味 002219
上海萊士 002252
恩華葯業 002262
雙鶴葯業 600062
人福科技 600079
ST金花 600080
同仁堂 600085
太極集團 600129
天壇生物 600161
復星醫葯 600196
江蘇吳中 600200
金宇集團 600201
西藏葯業 600211
浙江醫葯 600216
太龍葯業 600222
中恆集團 600252
天方葯業 600253
海正葯業 600267
恆瑞醫葯 600276
億利能源 600277
羚銳股份 600285
美羅葯業 600297
*ST中新 600329
廣州葯業 600332
亞寶葯業 600351
健康元 600380
ST金泰 600385
現代制葯 600420
ST國葯 600421
昆明制葯 600422
片仔癀 600436
ST迪康 600466
千金葯業 600479
天葯股份 600488
國葯股份 600511
聯環葯業 600513
康美葯業 600518
華海葯業 600521
交大昂立 600530
天士力 600535
北海國發 600538
*ST北生 600556
康緣葯業 600557
ST潛葯 600568
康恩貝 600572
益佰制葯 600594
上實醫葯 600607
永生數據 600613
ST協和 600645
ST方源 600656
哈葯股份 600664
西南葯業 600666
天目葯業 600671
南京醫葯 600713
江中葯業 600750
正和股份 600759
園城股份 600766
ST東盛 600771
ST雅礱 600773
魯抗醫葯 600789
華北制葯 600812
三精製葯 600829
上海九百 600838
中西葯業 600842
上海醫葯 600849
星湖科技 600866
通化東寶 600867
三普葯業 600869
武漢健民 600976
馬應龍 600993

⑤ 新冠檢測哪些股票

國內已經獲批的5家新冠抗原檢測企業

以下三家已經在A股上市

諾唯贊(科創板)、華大基因(創業板)、萬孚生物(創業板)

第一梯隊:萬孚生物; 第二梯隊:華大基因

2.已經在國外獲批可以銷售的新冠抗原檢測企業

①已獲歐盟認證

東方生物、明德生物、熱景生物、碩世生物、安旭生物、科華生物、亞輝龍、邁克生物、博拓生物、迪安診斷、達安基因、聖湘生物、新產業

創業板:新產業、邁克生物、迪安診斷

主板:達安基因

②已獲美國認證

九安醫療

3.新冠檢測產品

蘭衛醫學、華昌盛、義翹神州、貝瑞基因、明德生物、魚躍醫療、塞力醫療、科華生物、西隴科學

第一梯隊:蘭衛醫學、華昌盛

第二梯隊:貝瑞基因、明德生物、九安醫療、賽力醫療

第三梯隊:科華生物、西隴科學

4.抗原檢測銷售渠道

益豐葯房、大參林、一心堂、老百姓

第一梯隊:益豐葯房

第二梯隊:大參林、一心堂、老百姓

5.新冠治療葯物概念

中國醫葯、以嶺葯業、誠意葯業、西隴科學、新天葯業

第一梯隊:中國醫葯

第二梯隊:以嶺葯業、誠意葯業

6.抗原檢測試劑原料

北化股份、義翹神州、拱東醫療、海順新材、環球印務

第一梯隊:北化股份

第二梯隊:義翹神州、拱東醫療、海順新材

⑥ 生物疫苗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生物疫苗股票的龍頭股有:
1、智飛生物:生物疫苗龍頭。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9.27億元,同比增長49.04%;實現扣非凈利潤9.43億元,同比增長79.68%;智飛生物毛利潤為15.92億,毛利率40.95%。
20年3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葯產業與BioNTech簽訂許可協議,BioNTech授權復星醫葯產業在區域內獨家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台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
2、長春高新:生物疫苗龍頭。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81億元,同比增長37.35%;實現扣非凈利潤8.72億元,同比增長60.48%;長春高新毛利潤為20.33億,毛利率90.06%。
公司是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儀器與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3、萬泰生物:生物疫苗龍頭。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24億元,同比增長165.05%;實現扣非凈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395.73%;萬泰生物毛利潤為6.921億,毛利率84.39%。
新設公司萬方百奧肽克將主要從事疫苗研發等生物科技領域,新聘任副總經理戚鳳春亦為新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之一,系國內知名生物疫苗專家,具有10多種生物製品的技術開發、臨床、生產、市場管理等經驗。
其他生物疫苗概念股還有:力生制葯、馬應龍、德展健康、中恆集團、中元股份等。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⑦ 核酸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比如達安基因、華大基因、之江生物、聖湘生物、碩世生物,還是第三方檢驗機構,比如金域醫學、迪安診斷、凱普生物,都會從中獲利。
凱普生物、迪安診斷、華大基因、金域醫學、明德生物漲幅均達到10%及以上。西隴科學、達安基因、碩世生物、萬泰生物、東方生物、美康生物、安科生物、科華生物漲幅超5%。該板塊自2020年1月開盤以來,漲幅已達98.5%。
【拓展資料】
目前,已有11家核酸檢測概念股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由於井噴的核酸檢測需求,多家業績大幅預增,或將出現A股「預增王」。
201年1月18日,聖湘生物發布公告,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24.82億元到27.32億元,同比增加6593%到7257%。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為「公司新冠核酸檢測試劑、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等產品銷售大幅度增長」。
凈利潤同比增速超1000%的還有達安基因、東方生物、明德生物三家公司。達安基因預增23倍,東方生物預增18倍,明德生物預增11倍。
達安基因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億元到22億元,同比增長2069%至2286%。達安基因檢測試劑的日產能為150萬人份,已累計生產新冠檢測試劑盒超過1.5億人份。目前產品以國內市場為主,出口銷售佔比約為20%。
東方生物預計,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5.5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4.74億元,同比增加1795.10%左右。東方生物稱,公司上半年重點推動了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盒市場化,下半年重點推動了新冠抗原快速檢測試紙市場化,均取得了重大銷售業績突破,促使公司 2020年度整體經營業績呈現大幅度增長。
明德生物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億元到5億元,同比增長959.58%-1104.07%。報告期內新冠核酸試劑的收入佔比約為總營收的60%。

⑧ 第一家公開宣布申請科創板上的醫葯公司已誕生 權威解讀來了

第一家公開宣布申請科創板上市的醫葯公司誕生了。

3月8日晚間,港股生物醫葯公司復旦張江(1349.HK)發布公告稱,擬申請在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2億股股票,每股面值0.1元。

復旦張江是H股的「老兵」了。早在2002年8月,復旦張江就已在香港創業板上市,2013年12月轉入香港主板。2018年,該公司的營收規模為7.4億元,凈利潤1.3億元。截至3月8日收盤,公司市值54.64億港元。

如今復旦張江又計劃分拆在香港主板和科創板兩地上市。公告顯示,復旦張江在A股發行完成後,在科創板發行的股本約占總股本的11.5%,總股本中還包括55.9%現有內資股和32.6%的H股。

自2018年11月5日,設立科創板的計劃被公布,整個生物醫葯板塊都躁動起來。光大證券認為,科創板拓寬了創新型醫葯企業融資渠道,未來生物醫葯板塊也可能成為科創板的主力板塊。支撐該論點的論據是,納斯達克生物醫葯板塊市值高達10050億美元(2019年3月5日),占納市市值8%權重,是最重要板塊之一。

當然,對於復旦張江來說,目前的核心任務是保證其發行A股計劃,能在股東大會上通過,且最終獲得證監會和上交所的批准。至於「是不是第一家,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復旦張江副總裁、執行董事蘇勇對《中國企業家》說。

爭搶頭啖湯

作為近期資本市場熱點,科創板於3月2日凌晨正式開閘。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實施了《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和配套指引》。這意味著,企業的IPO申請受理即將啟動。

科創板上市條件包括:發行後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等。

在市值和財務指標上,科創企業想要登陸科創板滿足五項標准中的一項即可。其中,對於暫未產生營收的公司的要求是: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里還專門提到:醫葯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這條規則大大放寬了醫葯行業的上市門檻,也比較符合這個行業的特點。」新經濟投行易凱資本負責醫葯業務的副總裁張驍告訴《中國企業家》。

醫葯行業尤其是創新葯研發企業,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在一款新葯上市之前,幾乎沒有收入來源。業內對於一款新葯從研發到上市,有一組公認的數據:平均花費10年時間和26億美元,成功率不足7%,至少100個科學家參與。

早在科創板開閘前幾日,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新聞發布會上,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就透露,交易所做了很多摸底了解工作,初步判斷生物醫葯、高端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企業相對較多。「這些企業總體研發投入較大,發展潛力較大。」

張驍表示,易凱資本服務的醫葯公司中,有不少符合科創板要求的,如澤生 科技 、長風葯業、長江脈等。弘暉資本管理合夥人王暉也向《中國企業家》透露,弘暉資本投資的聖湘生物等企業在積極准備科創板。

「復旦張江能不能成為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醫葯公司,還不好說。實際上,也有很多中介機構早已進場的醫葯公司,可以針對新公布的審核規則進行材料准備」,腫瘤診療一體化平台公司思路迪的CFO徐萌告訴《中國企業家》,該公司也在評估旗下業務板塊在科創板上市的可能。

「醫葯行業對科創板的熱情挺高。尤其一些年輕創業者,有技術、有干勁,如果科創板通過 社會 資金再扶他們一把,相當於給了他們一個創業成功的渠道」,孫飄揚說。

科創板「好風」一來,是不是只要搭上醫葯的邊,企業就能「憑借力」,「上青雲」呢?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醫葯公司一般在研產品較多,而新葯研發存在一定風險,因此企業核心產品可能存在研發進度不達預期風險;此外,還存在企業核心產品銷售不達預期風險,公司已上市的核心產品可能面臨市場競爭加劇、推廣進程較慢等風險,從而影響核心產品銷售,最終影響公司業績。

張驍也認為,國家包括科創板可能還是會考慮上述風險,以及對中小股民、散戶的影響,從而在現有標准上有所提升。

「不會像它說的『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就OK了。與之對應的較大概率是,某種葯品能獲批或上市風險非常小,才有可能批准(該公司)上市。」張驍表示。

醫葯股爭奪戰

科創板對未盈利的醫葯企業上市「開了綠燈」。實際上,對於這部分企業來說,實現在中國上市還有其他選擇,即香港聯交所主板。

2018年4月,香港聯交所號稱「24年最大改革」落地,包括允許未盈利的生物 科技 公司上市。其上市規則提到,對於無收入生物 科技 公司,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從事核心產品研發至少12個月、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已經通過概念階段,進入第二期或第三期臨床試驗等。

上述多名醫葯行業人士向《中國企業家》評論,科創板對醫葯行業的上市規則,與香港聯交所給醫葯行業的上市規則差不太多,「應該是前者參考了後者」。

目前,尚未盈利就在港交所上市的醫葯公司有6家,包括歌禮制葯、百濟神州、華領醫葯、信達生物、君實葯業、基石葯業。另外,還有盟科醫葯、方達醫葯、Steath、AOBiome、康希諾、維亞生物、亞盛葯業、邁博葯業等至少10家醫葯企業排隊上港股。

未盈利生物 科技 公司港股上市情況。制圖:李秀芝

盡管香港主板有先發優勢,但科創板看起來對醫葯行業仍更有吸引力。王暉表示,科創板是中國國家戰略方針的一部分,香港主板的高度與之不同。

關於為何要登陸科創板,復旦張江稱,董事認為,A股發行將有利於提升形象、擴充融資管道。且相較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板而言,科創板上市更能體現創新及研發能力。

復旦張江沒有言明的是,A股和H股之間的估值鴻溝,這是兩地上市公司、投資人,甚至交易所早已認清的現實。

在2018年9月的一場香港交易所與生物醫葯創新公司閉門座談會上,身為港交所行政總裁的李小加也坦陳,「香港市場的資金的量、估值的高度遠不及內地的A股市場」。

這意味著,那些符合上述要求,原本為了去香港主板上市而搭建紅籌架構的公司,如果想轉到內地的科創板上市,並不需要花大代價拆紅籌。

針對生物醫葯企業,兩地交易所之間或有一場「爭奪戰」。

徐萌透露,已經有一些擬在香港上市的生物醫葯公司決定轉向科創板了。在目前的形式下,香港交易所的確需要考慮形成一些對醫葯企業更有吸引力的策略,但目前還沒具體的方案出台。

本文源自中國企業家雜志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⑨ 生物科技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相關生物科技概念股票有:
1、天音控股000829: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9.69%、-8.38%、2.06%、7.63%。未來與智能家庭、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的跨界交融將是發展趨勢,人工智慧、產業物聯網、生物科技、大健康等方向將成為2017年的市場熱點,智能手機市場還將保持較為旺盛的需求,這將給手機分銷行業帶來持續發展機會。
2、金河生物002688: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7.2%、10.24%、10.45%、7.13%。2015年7月份,公司向控股生物製品公司提供1.48億元借款用於收購杭州薦量獸用生物製品公司33%股權。薦量生物主營生產獸用疫苗,禽用疫苗等。
3、開能健康300272: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7.9%、34.79%、8.49%、2.22%。參股(16.48%)公司原能集團主營自體細胞存儲,與明碼生物科技在基因檢測、免疫抗衰老、細胞治療等方面進行合作,後者是葯明康德子公司,擁有國際領先的基因醫學綜合一體化能力,包括基於CLA認證實驗室的全面測序能力、全球領先的基因測序分析系統等;17年相關營收4104.89萬,佔比5.80%。
4、西藏葯業600211: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4.62%、10.07%、13.49%、15.09%。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公司已建成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三個符合GMP規范的葯品生產基地、一個符合GAP規范的藏葯材種植基地及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產品涵蓋生物製品、藏葯、中葯和化學葯領域,奠定了公司持續發展的基礎。
5、昊海生科688366: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2.2%、12.17%、9.26%、4.2%。公司是一家應用生物醫用材料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進行醫療器械和葯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完成了以醫用透明質酸鈉/玻璃酸鈉和醫用幾丁糖為代表的可吸收生物醫用材料的行業重組,實現了創新基因工程葯物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的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