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00682東方電子股票股吧
000682是東方電子的股票股吧。
1、股票代碼:000682,股票簡稱:東方電子,代碼類別 :A股,上市地點:深圳證券交易所,變動日期 :1997-01-21;股票簡稱 :東方電子,變動日期: 2006-10-16,股票簡稱 :S 東 方,變動日期 :2006-10-09,行業變動:進入行業 計算機應用服務業。
2、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是以煙台東方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作為獨家發起人,採取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月在煙台市工商局注冊成立。1996 年12月17 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A 股股票 ,並於1997 年1月21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名稱:東方電子,總部地點:煙台市,成立時間:1994年2月,經營范圍: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
拓展資料:
1、公司生產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保護及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電能計量計費系統、電氣化鐵道牽引供電自動化系統等系列產品,將分享大規模電網投資所帶來的商機。
2、公司及子公司煙台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被認定為2008年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3年。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自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後三年內(含2008年),其所得稅享受10%的優惠,即所得稅率按15%的比例徵收。
3、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0165(元),每股凈資產1.3600(元),凈資產收益率1.2100%,營業收入621290030.9500(元),同比增減8.379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06172.40(元),同比增減-4.7908%。
4、大事記:2010年8月6日,公司公告,其與北京天宏簽訂共同投資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出資注冊成立東方天宏節能環保有限公司。2011年3月31日,東方電子集團榮獲首屆山東省煙台市市長質量獎。
Ⅱ 東方電子股票歷年分紅派息明細表
☆分紅擴股☆ ◇000682 東方電子
分紅】
該股自1997年上市以來累計分紅2次,累計分紅金額為2.03億元。
┌──────┬────────────────────┬───────┐
| 分紅年度 |分紅方案 | 每股收益(元) |
├──────┼────────────────────┼───────┤
| 2014-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452|
| |進展說明: 預案 | |
| |股東大會審議日:2015-05-07 | |
| |預案公布日:2015-04-04 | |
├──────┼────────────────────┼───────┤
| 2014-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156|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13-12-31 |進展說明:實施 | 0.0373|
| |10派0.2元(含稅) (稅後派)0.19元 | |
| |股權登記日:2014-06-12 | |
| |預案公布日:2014-03-29 | |
| |股東大會審議日:2014-04-23 | |
| |除權除息日:2014-06-13 | |
| |紅利發放日:2014-06-13 | |
├──────┼────────────────────┼───────┤
| 2013-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126|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12-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251|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股東大會審議日:2013-05-08 | |
| |預案公布日:2013-04-15 | |
├──────┼────────────────────┼───────┤
| 2012-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86|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11-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222|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股東大會審議日:2012-04-19 | |
| |預案公布日:2012-03-29 | |
├──────┼────────────────────┼───────┤
| 2011-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73|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10-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206|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股東大會審議日:2011-04-26 | |
| |預案公布日:2011-03-29 | |
├──────┼────────────────────┼───────┤
| 2010-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98|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9-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2|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股東大會審議日:2010-05-19 | |
| |預案公布日:2010-03-27 | |
├──────┼────────────────────┼───────┤
| 2009-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107|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8-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174|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預案公布日:2009-03-31 | |
├──────┼────────────────────┼───────┤
| 2008-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101|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7-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185|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預案公布日:2008-04-12 | |
├──────┼────────────────────┼───────┤
| 2007-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9|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6-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22|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預案公布日:2007-04-13 | |
├──────┼────────────────────┼───────┤
| 2006-10-13 |是否分配:對價 | -|
| |進展說明: 實施 | |
| |10轉1股 | |
| |預案公布日:2006-07-12 | |
├──────┼────────────────────┼───────┤
| 2006-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64|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5-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預案公布日:2006-03-28 | |
├──────┼────────────────────┼───────┤
| 2005-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64|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4-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預案公布日:2005-04-23 | |
├──────┼────────────────────┼───────┤
| 2004-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54|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3-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預案公布日:2004-04-20 | |
├──────┼────────────────────┼───────┤
| 2003-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0048|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2-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預案公布日:2003-04-26 | |
├──────┼────────────────────┼───────┤
| 2002-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1-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預案公布日:2002-04-30 | |
├──────┼────────────────────┼───────┤
| 2001-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271|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2000-12-31 |進展說明:實施 | -|
| |10派2元(含稅) (稅後派)1.6元 | |
| |股權登記日:2001-06-26 | |
| |預案公布日:2001-04-10 | |
| |除權除息日:2001-06-27 | |
| |紅利發放日:2001-06-28 | |
├──────┼────────────────────┼───────┤
| 2000-06-30 |是否分配:不分配 | -|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1999-12-31 |進展說明:實施 | -|
| |10送2.5股 轉3.5股 | |
| |股權登記日:2000-05-23 | |
| |預案公布日:2000-04-05 | |
| |除權除息日:2000-05-24 | |
| |送轉股上市日:2000-05-25 | |
├──────┼────────────────────┼───────┤
| 1999-06-30 |進展說明:實施 | -|
| |10送6股 轉4股 | |
| |股權登記日:1999-10-08 | |
| |預案公布日:1999-08-24 | |
| |除權除息日:1999-10-11 | |
| |送轉股上市日:1999-10-13 | |
├──────┼────────────────────┼───────┤
| 1998-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56|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1998-06-30 |進展說明:實施 | -|
| |10送8股 | |
| |股權登記日:1998-09-25 | |
| |預案公布日:1998-08-18 | |
| |除權除息日:1998-09-28 | |
| |送轉股上市日:1998-09-30 | |
├──────┼────────────────────┼───────┤
| 1997-12-31 |是否分配:不分配 | 0.517|
| |進展說明: 決案 | |
├──────┼────────────────────┼───────┤
| 1996-12-31 |進展說明:實施 | -|
| |10送4股 轉6股 | |
| |股權登記日:1997-05-21 | |
| |預案公布日:1997-04-11 | |
| |除權除息日:1997-05-22 | |
| |送轉股上市日:1997-05-26 | |
└──────┴────────────────────┴───────┘
Ⅲ 東方電子股票行情五檔口
①、東方電子股票行情:現價7.35,最高7.65,漲跌幅-1.47%,最低7.15,漲跌額-0.11,成交量 46.52萬手,振幅6.70%成交額3.40億,昨收 7.46,量比0.48,今開 7.60,換手率 3.47%。目前已收盤。
②、短期:強勢上漲過程中,可逢低買進,暫不考慮做空。中期:上漲趨勢有所減緩,可適量高拋低吸。長期:迄今為止,共3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3.89億股,占流通A33.41% 資金流向:近5日內該股資金流出較多,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5日共流出6311.92萬元。 行業資金:近5日資金流出較多,不建議投資者關注該行業的個股。技術分析:過去10個交易日,該股走勢明顯跑贏大盤,明顯跑贏行業平均水平。多空趨勢:多頭行情中,上漲趨勢有所減緩,可適量做高拋低吸。
③、漲幅限制。新股上市和重組成功上市的股票第一天沒有上漲幅度的限制,一般上漲幅度的限制是上一個交易日市場價格的上下10%,也就是說交易日的最大振幅是20%。股票上漲(下跌)幅度價格=股票前-日收盤價×10%(或5%)。
拓展資料:
①、股票交易規則:
a、價格優先原則。這個原則是指:較高的買入聲明優先滿足較低的買入聲明,較低的賣出聲明優先滿足較高的賣出聲明;同一價格申報,先申報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競價和主板競價,除上述優先原則外,市場交易優先滿足限價交易。
b、交易時間優先順序原則。這一原則是:在口頭競價時,根據中介經紀人的聽取命令;在計算機終端投標時,按照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在董事會投標中,按經紀人看到的順序。無法區分順序的,由中介機構組織抽簽決定。
c、成交決定原則,是指:口頭報價時,最高的買入申報和最低的賣出申報價格相同,即成交。計算機終端申請投標時,買受人(賣主)申報的價格高於(低於)賣受人(買受人)申報的價格的,除前款規定外,應當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中間平均價格;買賣雙方只申報市場價格而不申報限價的,當天最後成交價格或當時顯示的價格應使用。
Ⅳ 股市不變規律,請教!!! 50分!!!
這是一篇影響我投資非常深刻的文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掌握了目前階段國內股市的規律。在此轉登,也算是作者對你的回答
散戶為什麼會賠錢——給管理層最嚴重的警告:
前 言
最近讀了成思危先生的論股市九大問題,感觸很深。我接觸股票市場已經將近十年了,看到周圍的投資者虧損累累,我實在是忍不住要講幾句話:我希望那些執迷不悟的中小投資者能徹底清醒,認清中國股市的本質,也對目前的管理層表達我的不滿:「再不變革,你們將是資本市場的歷史罪人」。
很明顯,中國股市是一個對中小投資者極度不公平的市場,市場制度建設的本身決定了他們必定是被屠宰的對象,任何的利好政策和政策推動的大牛市,也只能是一次漂亮的和有借口的屠宰機會。
因為極度不公平的市場,帶來了又一次極度不公平的財富再分配。貧富進一步加劇,消費受到了限制,寶貴的社會資源被極大的浪費,金融風險進一步加大,同時埋下了令社會動盪的因素。這樣的市場,只能阻礙經濟發展、金融改革和社會進步。
迫於管理者自身的利益和利益集團的影響,股市變成了國家為解救國有企業而圈錢的工具(雖然本意是好的)和利益集團獲取暴利的場所,管理層對股權割裂所帶來的不公平的制度遲遲不與糾正,反而用種種粉飾和表面公平的動作來哄騙中小投資者。
以下對中國股市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熱點問題和制度變革提出本人的看法:
1、 股權割裂帶來資產與資本互動的套利模型和政府對股票市場的壟斷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1) 股權割裂所帶來的套利模型是怎樣的:
資產經過標准化(股份化)後,進入證券交易市場流通,從理論上講,應該降低交易和流通成本,不應該有過高的溢價存在(相對於大股東轉讓價格來看)。當一種資產價格(市盈率)加上上市成本低於同一種資產在資本市場的價格(市盈率)時,就存在資產與資本市場的套利行為。象中國電信在香港上市市盈率8~10倍,僅高於凈資產幾分錢以及當時的認購水平,就反映了部分國際市場的資產與資本市場價格差距是很小的。
而在中國證券市場,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很高(曾經一電力公司首發市盈率高達88倍,目前IPO名義水平在20倍以內,實際水平在30倍以上)。高市盈率發行給大股東帶來了巨大的套利空間,通過少量的股本擴張可以帶來股東權益的成倍增長,使市場存在對中小投資者極度的不公平差價,也為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風險和交易成本。目前國有股權增殖主要來自於這種套利行為。
從理論上講,大股東可以從公司獲取管理利潤、轉嫁風險、套利和轉移利潤,因此股權價值應該高於其他(特別是中小股東)價值,而股票交易價格應該是公平性最基本的標准,卻在中國證券市場全部倒掛,而且相當多數倒掛數倍差價(控股股權的流動性溢價不可能太高,因為控股股東信息是公開透明的,多數是以公司控制經營為主,且數量巨大,即使進入流通,減持難度也很大,流動性也不強)。同一時點,大股東和小股東轉讓股票價格差價數倍。價格上的不公平導致收益上、權力上的更不公平,這完全是由政府基本市場結構設計的失誤造成的。
將來外資進入國內資本市場,可以通過資產和資本市場進行互動套利,利用資本市場高價(市盈率)圈來的錢買入低價的資產,從而使股東權益增長迅速,則國人的財富將被無情的掠奪走,我相信資本市場真正的高手玩的就是這些,而不是現在所宣揚的QFII。
就拿高價增發來說,非流通股東、外資股東收益數倍於A股流通股東,例如,浦東發展銀行的部分國有股權在2002年末轉讓給花旗銀行,價格每股3.07745元,幾天後公司增發3億股(每股價格8.45元),凈募集資金24.94億(攤薄每股0.637元),流通股東獲得該股票需要至少付出8.45元,二級市場賣入要近10元,增發給流通股東帶來的凈資產增長與股價比低於7.6%,花旗銀行卻超過20%,而且花旗銀行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浦發,獲得了許多商機,幾乎相同時間賣入同一公司的股權其增發收益相差近2倍。再例如,2000年經緯紡機的大比例增發A股1.8億股(7.21元/股),募集人民幣資金12.35億元,攤薄每股2.045元,每股凈資產從1999年底的1.95元大幅增加到2000年底的3.52元,2000年H股收盤價格僅1.00港元,外資股東從A股增發中套取的現金就超過2元/股,是股票價格近2倍!這就是當時B股和H股的巨大價值所在,也是外資股重要的盈利模式。
當然,這並不能說明,外資所購買的價格是不合理的,而目前二級市場價格是合理的。而是說股權割裂帶來的不公平的盈利模式。不要用幼稚的態度去期盼QFII,而應該及早改變這一極度不公平的模式,才能更有效的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國有資產。
國有企業利用政府對市場的壟斷,通過上市圈錢(通過超高溢價發行來套利),而因為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圈到的錢又被地方政府,大股東、甚至通過各種渠道流到管理層個人的手中,股東得不到應有的投資回報。從中國股票市場歷年的盈利水平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多麼低效的市場,並沒有帶來多數國有企業的成長:從1994年平均每股0.319元,凈資產收益率13.2%,沿下降通道一直震盪向下,到2001年每股0.136元,凈資產收益率5.5%,新股業績變臉和造假、上市不久就重組等等現象層出不窮,這些與高溢價發行套利多麼的不相稱,沒有增長和回報,只有退步和落後。
股權割裂就是這造成一模型成立的基礎。同股,不同價,更不同權,使中小投資者即使不滿,也沒有辦法通過合理的市場行為維護自身的權益;大股東也不能通過市場行為抑制過度投機的市場價格,給莊家操縱股價帶來了便利。同時這些又給極度不公平的再分配創造了前提,給腐敗在股票市場蔓延帶來了機會和條件。
基於上述的套利模型,政府通過壟斷市場來利用百姓的資本解救國有企業,本意和出發點是好的,但帶來的後果可能是十分可怕的。
(2) 政府對市場的壟斷帶來了嚴重的金融問題、腐敗問題並阻礙了經濟的健康發展:
首先,政府壟斷市場解救國有企業,極大地制約了最有活力資本的健康發展,最有潛力的企業得不到資本,而巨大社會資本向低效的企業流動。
其次,政策不透明,被利益集團操縱,作為賺錢的工具,使腐敗大量在股市孳生和蔓延。
再次,監管不利,利益集團,證券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員、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資金優勢,通過做莊等各種方式中飽私囊,將巨大的金融隱患留給了市場,並不斷鼓吹畸形的投資文化,來迷惑中小投資者。市場投資文化極其落後,投機氣氛彌漫。例如,東方電子、銀廣廈、中科創業事件等等,不僅使投資者遭受損失,基金、證券公司甚至銀行也蒙受了巨額的虧損,這也是十三年來中國A股最重要的盈利模式,價值投資的模式是根本行不通的。
再者,不少先富起來的人,利用畸形的市場結構和不公平的市場制度,大量的侵吞國有資產,如前期的MBO,而現在國有股和法人股的轉讓又給他們帶來了又一次暴富的機會。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股市投資講究的是先機一步才能取勝,同股不同價更不要說同權,國有企業和利益集團對上市公司的操縱、市場政策的操縱、股票價格的操縱,決定了他們必然是贏家。輸家只能是中小投資者。大家的起點根本不公平,在股市裡,你不依靠權力和利益集團,你就不要想得到投資收益。這樣的不公平帶來了什麼?是又一次的社會財富的極度不公平的再分配。其結果是,加劇社會分化和不穩定,極大的抑制消費。
等等現象數不勝數。
而法律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制止和嚴懲這些腐敗和違法行為。
管理層又遲遲不解決股權割裂(同股同價)的問題,任憑造成不平等的根本原因繼續存在,並不斷擴大。我們不需要管理層天天叫嚷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或做一些不能解決問題的表面文章,解決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這些因素,決定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不可能有效地得到保障,他們必然是屠宰的對象。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根本無從談起。
政府對市場的壟斷,畸形的市場結構,低效率的資本流動,極大的浪費了社會資源,培育了巨大的金融隱患,同時,因為不公平的市場結構、制度與監管,帶來社會財富的又一次極度不公平的分配,抑制了消費、加劇了社會矛盾,影響了經濟健康發展。
2、 我們應該向發達國家學什麼?
2001年大家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是推倒重來,還是在發展中逐步解決問題。我認為,無論是哪一種,必須馬上解決公平與效率的問題,發展必須是健康的質量上的發展,不能讓市場病得更重更深,病得不能醫治,而第一步必須要盡快把病根治好,再逐步調理,病根一日不除,病情就會加劇和惡化。
發達國家經過上百年的實踐,所創造的股票市場,當然是有賺有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一個長期多贏的、相對公平的市場,並且是十分有效率的市場,我們不要笑話別人這樣那樣的丑聞,因為,我們比別人還差得很遠呢,他們的問題只是我們的借鑒,而不是我們容忍現狀的借口。我們要學的,就是如何創造一個較為公平而有效率的市場。
經常有人會以納斯達克的高市盈率為借口來衡量中國的股票市場,好像有投資價值,而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比較其他國際市場的市盈率,特別是美國,因為中國還是一個封閉的市場。
納斯達克的市盈率為什麼高,因為它是一個全球性的投資市場,美國人可以從中獲得巨額風險資本和因此帶來的全球最優秀的人才,來發展最尖端的科技,值得注意的是,巨大的投資風險是全球投資人來承受的來買單的,而最終的最大受益人是美國和它的人民。美國紐約證市場也是如此。那麼從這個角度,作為美國自身的利益所考慮,市盈率越高就越有收益,因為他們在資本市場向國際投資人以超高溢價賣出了資產,以非常廉價的成本拿到了經濟發展必須的資本,他們應該為高市盈率感到驕傲,而這種驕傲是在長期發展有價值的投資市場的基礎上結出的果實。中國如果要有這樣的一天,就是萬倍市盈率也是值得歡呼的,但首先必須要經過一個價值投資的過程。
而在中國,利益階層是靠權力市場化獲得巨額收益的,在資本市場上他們也一定是大贏家,國有企業通過高溢價發行套利,也是一個贏家。輸家就是那些靠本事起家的中產階級和白領,如果再有可能就是那些工人和農民,特別是下崗工人。財富在資本市場上又一次極度不公平的集中和分配。那些利益集團獲取收益,不可能拿大部分的錢進行消費或實業投資,它們會在容易騙錢的地方繼續滾動;國有企業拿到了錢,繼續亂投資,進行低效的建設,部分被腐敗者吞食。股民的血汗錢被極大的浪費,社會寶貴的資本被糟蹋,這不光嚴重浪費了社會資源、積累了巨大的金融風險、抑制了消費,而且加大了貧富懸殊,階級分化,為社會埋下了不穩定因素。試想,一個以傳統行業為主的市場,並且平均業績逐年下滑,新股投資運氣好的話還至少要數十年才能收回本金(僅按每股收益算,而不算分紅),哪有何價值可言,這樣的市盈率合理嗎?而那些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還要通過各種渠道包括管理層的官員呼籲中小投資者進場,股市一片光明,我們的儲蓄有十萬億之多,你們還是把養老、教育、吃飯的錢,拿進來投資吧。這就是我們必須要警惕的,不公平的市場泡沫已經帶來了惡果,不能再讓這種泡沫繼續下去了,也不能再讓那些沒有良心的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欺騙了。
3、如何認識「通過大牛市救股市化解金融風險」?
我支持健康的牛市,它是以公平和效率為前提的,只有這樣才有經濟的良性循環。中國也迫切需要一個健康的牛市,讓它真正成為經濟的發動機。
當前這種制度下,不可能存在一個健康的牛市。
在壟斷的市場制度下的牛市只能做大金融風險。例如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某些證券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利益集團和公司的管理層利用國家的資金炒做股票,中飽私囊,最終的高價籌碼落到了公家的手裡,積累了巨大的金融風險,而在如此的情況下,管理層還要求這樣的證券公司必須增資擴股,擴股後繼續黑箱運作牟取私利,如果證券公司又沒有錢了,就向客戶保證金伸手,向銀行伸手,向委託理財的資金伸手,最後,風險轉嫁給了國家和股民,基金黑幕就是如此而來的。
在低效率和缺乏監管下的牛市,只能導致大量的國有資產和股民的血汗錢被無情的揮霍和吞食,這樣的案例已經在急劇增加。
在極度不公平的市場制度下,只能加速極度不公平的再分配,導致更嚴重的社會危機並成為抑制消費又一因素。
歷史已經證明,中國的不健康的大牛市是走不好的:中國股市曾經經歷過7年的大牛市(1994~2001年),從綜合指數上來說幾乎是當時世界上上漲幅度最大的牛市,而且創造了新股暴利和不虧的神話,但是股市融資相對於間接融資的比重還相當的小,股市實際流通規模也相當的小;一邊是十萬億的居民存款,但是政策怎樣趕也趕不進來,另一邊是數量眾多的企業,擠破頭爭相上市進行套利,殼資源極其稀缺,賣殼上市成為市場熱點(而不是行業兼並和產業擴張),但中間是問題多多的證券市場,被歷史問題和每年並不多的融資壓的喘不過氣來。
這個問題已經明顯地說明了:一是政府壟斷市場對市場發展的阻礙;二是股權割裂帶來投資品的虛高價格和不公平的市場制度,極大的抑制了居民的投資意願。
因此,我呼喚股市的深刻變革,呼喚健康的牛市盡早到來。
4、經濟和社會發展似乎留給我們管理層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二十多年,的確輝煌而又燦爛,但我們還要繼續發展,不能停留在對以前的回憶上。我很贊同胡鞍鋼和王紹光先生的疾呼:最嚴重的警告-中國社會繁榮背後的不穩定。不穩定的根源來自於不公平,而股市就是中國社會的縮影。
改革前,中國政府幾乎擁有全部的土地、資源和企業,隨著改革的進行,房子私有化了,土地賣了不少,國有企業也在大量的出售和破產,政府應該由此得到很多的財富,然而,巨額並迅速膨脹的金融壞帳,連年的巨額的財政赤字,巨額的社保資金的窟窿,嚴重的三農問題等等,使政府的財政困境重重。將來我們將面臨入世後的更大的失業洪水——下崗工人和農民失業,我們將面臨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社會福利的巨額需求,我們將面對21世紀嚴峻的能源和糧食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國家財力十分強大。
反思這幾年的經濟數量上的增長,我們應該意識到發展的問題——國家發展與企業發展有著同樣道理的,不能只做大,必須要有「利潤」——國家財力。我們不應該只把眼光聚焦在GDP的增長上,而應該放到社會福利的增長上(國家財力),只有變革社會制度才能增加社會福利,不要再讓社會財富不公平的聚集在少數人手中,因為,那會使國力更貧窮,階級分化更嚴重,社會更動盪。
我不禁要問: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應該體現在哪裡?三個代表應該體現在哪裡?應該體現在維護社會大多數人的經濟安全和社會福利上,體現在社會制度方方面面的公平上,體現在執政者能及時糾正錯誤、確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力和利益上。特別是面對目前股市嚴重的不平等,管理層不應該任由不平等的根源繼續發展下去而無所行動,應該拿出勇氣來從根本問題上進行變革。
再說,股市改革應該是經濟改革、社會改革的先鋒,因為只有讓資本良性的運作起來,經濟才能更好的轉動,才有希望持久發展,金融問題才有機會得到解決。可以說,中國證券市場改革是解決中國金融問題十分重要的一步。讓最有活力的企業得到應有的資本,讓中國有一個健康繁榮的大牛市,讓中國的大多數投資者在經濟和股市的良性循環中增加財富、刺激消費,這些是我們管理層不可推卸的職責。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結 束 語
最後,我還是要再次提醒那些中小投資者,根本問題不解決,無論有什麼樣的利好政策和大牛市,都會因為市場結構和制度的極度不公平(只是表面上的公平),從本質上決定了,這些投資者長期投資必然損手爛腳。要麼我們共同去爭取公平的市場制度,那才有可能有多贏的未來,要麼退出,不再上當受騙。
當前的監管層只做的表面文章,而從不著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該變革市場制度,實現同股同價,這是實現公平市場的第一步。
馬上解決股權割裂,實現同股同價;打破政府對市場的壟斷,讓市場自己去優勝劣汰,這是當務之急,管理層的責任是在於創造和維護一個公平、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否則,這些有權制定製度和進行監管的人,將會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罪人,因為他們的延誤,將會影響金融改革、經濟改革和經濟健康發展。
公平和有效率的股市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不要以所謂的中國特色為借口,來延緩股市改革的進程,越拖下去,所造成的金融風險就越大,中小投資者的損失就越大。當這個風險大到市場無法承受的時候,中國經濟將很有可能因此而遭受重大打擊,中國社會的穩定將有可能受到影響。
馬上變革才是唯一出路。
我要大聲向管理層呼籲:
一、 在全流通問題上,不管是否只是名義上補償中小投資者,也要馬上進行補償式或縮股式的全流通,最起碼要做到存量逐步消化,增量不再沉澱,國家應該在這方面承擔責任,彌補過失。
二、 改革監管機構和監管制度,建立獨立於政府之外的(不受各種利益集團和自身利益影響的)監管機構,將監管機構、政府、利益集團的交集拉開到最小,並公開對外招標管理人員(包括海外的),不聘用有行政級別的人員管理,那也許才可能會有比較公平和有效率的市場前景。
三、 加大司法和行政懲治證券違法、腐敗行為的力度。
Ⅳ 我2000年買的東方電子股票,證券,在華夏證券弄得,現在才拿出來,一直沒動,那華夏證券都沒有了,怎麼辦
老鄉,莫怕,聽我來跟你說。
你的原先證券公司倒閉了,那麼,誰收購了,就去找誰,記得,不是中信!
是中信建投!呵呵
你帶著身份證(包括你的磁卡,股東卡什麼的),去中信建投營業部即可。他們會一切為你辦理好的!(如果不是這個證券公司營業部給你辦理的,他們會告訴你去哪家營業部的。他們有義務幫你查的。呵呵)
所以啊,開戶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家大公司啊,免得倒閉,折騰。
建議你選擇證券公司,可以按照如下幾點:
1,證券公司的規模和實力。這點,往往會被忽視,其實,公司的雄厚實力才會為持久的低傭金和研發能力,薦股能力提供基礎。自己想想,是不是。
建議開戶就選擇全國排名前幾位的,最好是全國排名第一位的!
2,低傭金。這個就不多說了吧。可以看我回答其他的問題。低佣,是交易中必須的!
低佣,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3,客戶經理的服務能力和熱心水平。這個行業很多客戶經理干一段時間混不下去了就走了。以後找證券公司問點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找誰。
4,公司的系統的好壞,平台的好壞,不堵單等等。
您最佳的選擇=品牌券商+優質服務+傭金優惠,如果有需要,盡管聯絡我即可。
中國最大的證券公司歡迎您的咨詢!2010年度最佳證券公司。
Ⅵ 東方電子股票買入6.3元,買了兩萬;現在漲到7.35元,賺了多少錢
兩萬股還是兩萬元?還是兩萬手?
兩萬股:(7.35-6.3)x20000=21000元(不含手續費)
兩萬元:20000/6.3x7.35-20000=3333元(不含手續費)
兩萬手(7.35-6.3)*2000000=210萬元(不含手續費)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Ⅶ 東方電子股票可否買
首先這只股票已經上漲了很多了。市盈225倍,明顯的有莊家炒做。尤其近幾天成交量持續放大。一般來說現在可以跟進,因為換手在10點左右的交易日不足5天,但是另一點不利是它的盤子有點大了。流通股快8億了。一般流通不到1億的股很容易被炒,也很容易連續上升。
筆者建議不要買進了。原因有下。一是它已經上漲了很多。二是它的流通股大 力量不易集中。 三是大盤已經有下調的趨勢。
近期最好持觀望態度。如果你想炒這中莊家操控的股票,我建議去多分析以下中小盤股票。股本在1億以下的。觀摩幾個月就應該會有收獲。把握住莊家操作周期。當然這種古股票的風險是比較大的。關鍵看你是怎麼樣的投資者。
Ⅷ 東方電子股價多少
1997年1月21日,「東方電子」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編碼0682。 發行價每股7.88元的東方電子,開盤當天便沖高到每股18元,消息傳來,煙台市市府街45號院內一片歡騰。
拓展資料:
1.經營范圍電力自動化及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電子產品及通信設備(不含無線電發射器材)、軌道交通機電設備及自動化系統、風電場自動化及管理系統、電氣機械及器材、計算機系統及軟體、儀器儀表、電力電子設備、變壓器、互感器、電抗器、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高低壓成套開關櫃及元器件、環網櫃、柱上開關、箱式變電站、特種變壓器及輔助設備、零部件的製造、銷售及運營維護;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統設計、開發與工程施工;建築智能化系統設計,安防監控、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建築節能工程設計與施工;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備及相關軟體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運營維護;光伏發電系統和空調系統的設計、開發、建設、維護及技術咨詢;電蓄熱設備的製造和銷售;電力工程施工及運營服務;房屋、辦公及機械設備的租賃;購電、售電、電力供應;區域能源系統及管理;防墜落裝置設計、製造、安裝、銷售;進出口業務及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
2.(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作為中國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公司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技術服務、系統集成於一體,以自動化+IT+互聯網+節能環保為能源行業的安全、優質、環保提供全系列產品及全面解決方案。:產品優勢公司擁有從發電、輸變電、配電到用電、電力調度等各環節的產品和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並實現了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充分融合。公司通過的CMMI5級軟體成熟度認證,能夠保證產品穩定可靠,充分滿足電力及工業等領域的客戶差異化需求。公司的調度系統、配電系統產品在用戶現場很好的應對了自然災害造成的電網的線路故障,以穩定可靠的性能獲得行業內外客戶的認可。服務優勢公司推行對用戶需求快速響應的服務理念,憑借多年行業積累和沉澱的研發、設計、運維經驗,以及對國內外客戶運維模式深入的理解,對客戶的需求和變化做出快速響應,並以此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3.產品價格和用戶體驗優勢公司從內部管理入手,打破部門和崗位之間的壁壘,梳理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業務流程,降低內部損耗,提高產品利潤。貼近客戶實際需求,調整更人性化的用戶界面,提供貼近用戶心理的產品界面。電力設備主業公司以電力系統自動化,信息化和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發電側高壓變頻器節能服務的系統集成商及運營維護商。2011年受「十二五」發展規劃實施及經濟復甦的雙重影響,全國電力投資還將會保持較大規模,特別是新能源發電,跨區電網建設及農村電網改造將進一步帶動電力投資的增加。電力計量系統煙台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佔30%)注冊資本5005萬元,該公司營業范圍主要為儀器儀表,電力設備自動化的軟硬體開發設計與銷售,該公司2015年實現凈利潤6380萬元。子公司預中標3.31億元國家電網項目2019年6月4日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威思頓電氣,預中標「國家電網2019年第一次電能表及用電信息採集設備招標采購」相關項目,預中標額合計約3.31億元,占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的10.9%。中標2.8億元國家電網設備招標項目2018年11月22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威思頓公司中標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18年第二次電能表及用電信息採集設備招標項目,共中標7個包,中標金額共計28,572.90萬元。
Ⅸ 東方電子2021年目標價
6.60元。
1. 公司生產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保護及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電能計量計費系統、電氣化鐵道牽引供電自動化系統等系列產品,將分享大規模電網投資所帶來的商機。
2. 公司及子公司煙台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被認定為2008年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3年。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自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後三年內(含2008年),其所得稅享受10%的優惠,即所得稅率按15%的比例徵收。
3.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0165(元),每股凈資產1.3600(元),凈資產收益率1.2100%,營業收入621290030.9500(元),同比增減8.379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06172.40(元),同比增減-4.7908%。
拓展資料:
東方電子集團介紹:
1、 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是以煙台東方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作為獨家發起人,採取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月在煙台市工商局注冊成立。1996 年12月17 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A 股股票 ,並於1997 年1月21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 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個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技術服務、系統集成於一體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集團,以智能電網、環保節能、物聯網為三大主業,以軟體及外包服務、電子製造及工程服務、民用消費品為三大輔業,是國家和山東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
3、 東方電子是中國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主要供應商之一,連續十年以上在國內電力自動化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產品遍及海外15個國家和地區,連續4年出口總額同行業排名第一。 經營狀態 開業 成立日期 1981年03月30日 注冊資本 19,607.8431萬(元) 法定代表人 楊恆坤 公司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 快速 導航 企業文化公司資質主要產品企業榮譽 公司介紹 東方電子1957年5月6日建廠,以電影機械起家。
4、 公司成立後先後開發了幻燈機、手搖發電機、微波穩幅器、光電式輸入機等產品。1975年研製出計算機輔助設備—光電輸入機,並於1980年5月為向太平洋海域發射火箭配套試驗成功,榮獲中國計算機行業第一塊國家質量獎銀牌。RDG-7和RDG-8A光電輸入機為我國1982年10月水下發射運載火箭配套試驗成功,受到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賀電嘉獎。
5、 公司自1982年與山東工業大學合作開發了我國第一台微機電力遠動設備開始,企業進入了電力系統自動化領域。 歷經5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擁有包括一個上市公司在內的18個權屬企業,資產總額達22億元。現有員工3300餘人,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佔70.43%。
6、 產品覆蓋了發電、輸變電、配電、用電各環節以及軌道交通、礦山、油田、大型冶煉與化工等領域,目前有智能變電站系統解決方案、智能調度系統解決方案、配電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集控中心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圖像監控系統解決方案、電力信息化系統解決方案、電能量採集及計費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智能電源系統解決方案、數字通信系統解決方案、企業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RFID射頻系統解決方案、變頻節能系統解決方案等14大系列300多個品種。
Ⅹ 東方電子股價多少
截至13時,今天東方電子的股價是5.45。昨日收盤價格5.44,今日最高價格5.51,今日最低價格5.44,今日漲跌額0.010。2018年06月04日增發新股實際募集資金凈額174,030.63萬元,發行起始日2018年03月28日,證券名稱東方電子,證券類別A股。
2019年分紅總額5,094.76萬元,增發一萬股,配股一萬股,新股發行一萬股。截止2019年12月31日東方電子總股本134,072.70萬股,流通受限股份36,270.43萬股,已流通股份97,802.27萬股,已上市流通A股97,802.27萬股,變動原因是定期報告。2020年06月24日發布公告,分紅方案為10派0.38元(含稅,扣稅後0.342元),股權登記日2020年07月02日,派息日2020年07月03日,方案進度實施方案。
發行股份購買威思頓83.2587%的股權截止日期2018年06月04日,計劃投資177,399.40萬元,已投入募集資金一萬元,建設期一年,預計收益率(稅後)一萬元,預計投資回收期一年。截止2019年06月30日東方電子非自動化行業主營收入1.84億元,收入比例13.22%,主營成本1.30億元,成本比例14.01%,主營利潤5446.16萬元,利潤比例11.65%,毛利率29.55%。
拓展資料:
東方電子股份公司在廣東市場中標5200萬元調配主站軟體產品,涵蓋了廣東電網11個地市局主站系統,40餘項功能,在南網已有主站廠商中取得了最高中標額。本次廣東電網調度主站系統功能開發招標要求中提出了多項新技術和新功能,包括了新能源AVC、AI智能控制、遠程運維、信息安全保證等,充分體現了東方電子在廣東及南方電網主站系統的領先地位和技術先進性。東方電子的調度系統E8000已有27套在廣東現場運行,為廣州、珠海、佛山、中山等11個地市提供主、備調控及配網運行技術支撐服務。股份公司調度主站團隊多年來一直堅持踐行精進研發理念,深入現場一線、緊密貼近客戶,挖掘客戶需求、引導客戶需求,為用戶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和體驗。2020年,珠海、中山在全國326個地市級行政區域供電可靠性排名前兩位,佛山、廣州位列前十,公司安全穩定的系統和專業的技術人員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