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導體四大長期投資邏輯(附細分領域龍頭股)
一、 AIoT黃金時代已至,開啟半導體「千億級」大賽道
AIoT智能物聯網進入發展「加速段」:智能化技術配套已成熟,未來十年快速成長。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帶動防疫+居家雙重需求,助推大量AIoT場景落地。國內AIoT龍頭連接設備量環比快速上升,大量AIoT應用場景快速落地;是AIoT應用成熟需求快速融合的階段,疊加疫情催化智能類產品放量,為快速發展元年;預計未來十年應用持續普及,為黃金十年。
AIoT驅動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500億人民幣。感測器與晶元生產商在AIoT產業鏈中,價值量佔比約為10%;按照2021年全球AIoT市場規模3740億美元計算,預計半導體價值量達到374億美元,約為2500億元。半導體是促進智能家居、智能建築、智能 健康 、智能醫療、智能工控、智能城市等各領域落地與興起,疊加應用落地與需求提升,使其中半導體板塊重點受益。
二、 汽車 半導體價值和量有望同步升級,功率半導體產能短缺成為新常態
汽車 電子所展現的顛覆性趨勢不可小覷,隨著AIOT和新能源 汽車 的加速滲透, 汽車 半導體的價值和量有望同步升級。按照國家規劃的發展願景,2025年新能源 汽車 銷量有望突破500萬輛,保有量將在2000萬輛。預計2030年, 汽車 電子在整車中的成本佔比會從2000年的18%增加到45%,為涉足 汽車 領域的電子及半導體企業提供了莫大的機遇。
功率半導體產能短缺成為新常態,將迎來史上空前景氣周期。 汽車 是功率半導體最大需求領域,佔比近1/3。預計2025年新能源 汽車 相關功率半導體價格超124億元。產能方面,主要功率半導體廠商境內有29條功率半導體產線,9條在建及擬建產線。估算從晶圓廠開建到達產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由此可見擴建的大部分產能對緩解目前供需緊張的情況將在2023年後才能逐步顯現。
三、半導體景氣度持續上行,下半年預計產能持續緊張+旺季更旺
超30家半導體企業2021Q2調漲產品價格。2020年Q3以來,半導體行業熱度居高不下,公司紛紛上調產品價格。普遍因市場需求高速增長及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等。集體漲價表明半導體需求正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芯華虹擴產趨勢明確,晶圓代工成為博弈焦點,未來5年有望持續擴產。大陸半導體製造板塊未來趨勢主線:需求端受益於「萬物互聯+國產替代」,技術端受益於成熟製程工藝不斷進步和先進製程工藝良率不斷上升。晶圓代工作為板塊中資產最重的環節,向上拉動設備材料的研發進展,向下影響設計公司的產品能力,在貿易沖突下備受關注。全球數字化進程持續進行,晶圓代工產能重要性凸顯,逐漸成為戰略性資產。
四、國產半導體設備材料受益製造產能擴張+國產替代加速有預期上修空間
本土半導體製造有望加速融資擴產,帶動設備材料預期上修。當前時間節點,短期來看半導體設備材料公司由於在手訂單充裕,二/三季度業績可期;長期來看,受益製造產能擴張及國產替代加速,半導體設備材料板塊成長趨勢明確。後摩爾時代,隨著本土半導體製造板塊融資擴產加速,設備材料板塊有預期上修空間。設備和材料板塊在半導體各細分賽道中漲幅居前。我們持續看好半導體設備材料板塊預期上修的機會。
相關標的:
1.AIOT板塊SoC主控: 瑞芯微/晶晨股份/全志 科技 /富瀚微/恆玄 科技 ; MCU微控制器: 兆易創新/中穎電子/北京君正/國民技術; 通信IC: 樂鑫 科技 /博通集成; 感測器: 賽微電子/敏芯股份/蘇州固鍀/惠倫晶體;
2.功率半導體板塊: 聞泰 科技 /中車時代電氣/斯達半導/捷捷微電/士蘭微/華潤微/華微電子/新潔能;
3.製造板塊: 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晶合集成;
4.設備材料板塊: 雅克 科技 /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盛美半導體/精測電子/華峰測控/長川 科技 /鼎龍股份/有研新材/至純 科技 /正帆 科技
6月22日行情預判
周一滬指小幅低開,全天震盪為主,小漲收陽;創業板指走得較強。滬市成交量較上周五稍微萎縮,量能沒能放大,則指數大概率仍是震盪走勢;市場漲多跌少,賺錢效應良好,當前輕指數重個股,把握結構性行情機會。若外圍市場波動不大,預計周二上證指數大概率反彈行情,上方壓力3560,下方支撐3500。
搜集整理資料及創作不易,求轉發,求點贊,覺得好請關注,謝謝!
2. 國產晶元龍頭股有哪些
1、兆易創新
兆易創新位列全球Nor flash市場前三位,且隨著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存儲價格不斷高漲,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公司產品線覆蓋刻蝕機、PVD、CVD、氧化爐、清洗機、擴散爐、MFC等七大核心品類,下遊客戶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力微電子等國內一線晶圓廠為主。
3. 中芯國際生產晶元賣給誰
各個手機生產商。
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將使國產替代加速,將使得原有供應中芯國際的供應商供貨比例大幅提升,以下供應商為天風證券研報重磅梳理的中芯國際核心供應商:
1、安集科技( 688019 ):為中芯國際批量供應CMP拋光液,中芯國際為安集科技的第一大客戶。
2、晶銳股份( 300655 ):I線光刻膠取得中芯國際訂單,超凈高純試劑積極拓展。
3、江豐電子( 300666 )、有研新材( 600206 )為中芯國際高純濺射靶材供應商。上海新陽( 300236 )銅互聯電鍍液產品已經成為中芯國際28nm技術節點的BaseLine.
4、雅克科技( 002409 ):科美特為中芯國際批量供應特氣產品,福瑞半導體LDS輸送系統已向中芯國際批量供應,UP Chemical正在開發國內客戶。
5、至純科技( 603690 ):中芯國際是公司高純工藝業務的客戶之一;
6、亞翔集成( 603929 ):中芯國際為公司長期合作的重要客戶,公司有承攬其部分工程項目
7、北方華創:2017年自主研發的Saqua系列12_單片銅互連清洗機獲得客戶二次訂單,進入中芯國際B2晶元生產線;生產的CVD 設備已進入中芯國際28nm 生產線,14nm 設備處於驗證期;
8、芯源微:公司前道SCRUBBER 清洗機產品已於2019 年5 月通過中芯國際(深圳廠)工藝驗證並實現銷售,且已取得中芯國際(紹興廠)兩台小批量訂單;
9、滬硅產業:300mm半導體矽片部分產品已獲得中芯國際等晶元製造企業的認證通過。
10、長電科技( 600584 )與中芯國際合資工廠進行合作:上海2014年2月20日,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與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宣布,雙方正式簽署合同,建立具有12英寸凸塊加工(Bumping)及配套測試能力的合資公司。同時,長電科技將就近建立配套的後段封裝生產線,共同打造集成電路(IC)製造的本土產業鏈,為針對中國市場的國內外晶元設計客戶提供優質、高效與便利的一條龍生產服務。
4. 中芯國際影子股有哪些
中芯國際影子股主要包括上海新陽、中微公司、上海新升(滬硅產業全資子公司)、瀾起投資(瀾起科技全資子公司)、中環股份、韋爾股份、匯頂科技、盛美股份(已申請科創板上市)、安集科技、徠木股份、聚辰股份、全志科技、至純科技、江豐電子。
中芯國際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元廠和三座200mm晶元廠,在北京建有兩座300mm晶元廠,在天津建有一座200mm晶元廠,在深圳有一座200mm晶元廠在興建中,在成都擁有一座封裝測試廠。
(4)至純科技股票參股中芯國際擴展閱讀:
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此外代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座300mm晶元廠。
中芯國際自創建以來,已經成長為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水準最高,世界排名第四的晶片代工企業。
5. 中芯國際股票值得長期持有嗎
就是要長期持有,下個茅台
6. 至純科技—立足高純工藝,半導體清洗設備將迎增長
東吳證券發布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增持。
至純 科技 (603690)
國內高純工藝系統龍頭,後發進軍半導體清洗設備業務
至純 科技 主要從事高純工藝系統和半導體濕法清洗設備業務,2019年收入分別為6.37億元和0.82億元,佔比總收入的65%和8%。其中,半導體清洗設備業務,雖然起步稍晚,但市場空間大、增速快,是公司的最大業務亮點。2015-2019年公司收入由2.08億元增長至9.86億元,CAGR達48%,歸母凈利潤從1770萬增長至1.1億,CAGR達57%。
2019年公司收購波匯 科技 進軍光感測器市場,產業鏈向下延伸的同時也將與現有的泛半導體行業多項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高純工藝系統:國內龍頭地位穩定,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高純工藝系統是為下游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業務,屬於特定行業的系統集成業務,是製造業企業新建廠房和生產線的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8%。
公司高純工藝系統國內龍頭地位逐步穩固,客戶選擇系統供應商非常謹慎、客戶粘性高,預計未來可保持年化10%-20%的復合增長。目前行業內技術領先且具有承接大項目實力與經驗的本土企業較少,呈現出高等級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為國外龍頭)、低等級市場較為分散的競爭格局。公司董事長蔣淵曾是行業龍頭美國凱耐第斯的中國區營銷總監,團隊技術積累深厚,幫助至純的系統集成業務逐步實現進口替代。2012年-2019年高純工藝系統收入從1.37億元增長到6.37億元,復合增速為25%,是為公司提供穩健增長現金流的業務板塊。主要下游為醫療、光伏、半導體等,訂單增長與下遊客戶的固定資產投資緊密相關。我們預計2020到2022年高純工藝系統收入分別為8.6、10.4、11.4億元。
進軍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域,賽道好空間大,容易率先實現全面國產化
清洗設備在半導體設備市場中價值量佔比約5-6%,較光刻、刻蝕等核心設備價值量較低。同時技術門檻也較低,比較容易率先實現全面國產化,故市場空間大。我們預計中國大陸地區每年的濕法清洗設備的空間在15-20億美元,到2023年清洗機的國產化率可達40%-50%,即國產設備的市場空間在40-70億元。且預計未來12寸晶圓的槽式和單片式清洗設備將是市場的主要增量,其中單片式清洗機至純有望成為少數幾傢具備核心技術的國內設備商。
公司的半導體清洗設備主要包括濕法槽式清洗設備(難度低)和單片式清洗設備(難度高)。2019年起開始批量出貨,目前槽式清洗設備和單片式清洗設備均能應用於8寸及12寸的晶圓。公司憑借技術優勢,迅速積累了中芯國際、北京燕東、TI、華潤等高端客戶資源,2019年濕法工藝裝備新增訂單總額達1.7億元(截止2019年末,累計已取得近40台正式訂單,已完成近20台設備裝機)。目前公司啟東一期生產基地全面建成,已達到48套/年的產能,一二期共規劃96套/年,公司於2019年12月發行可轉債,募資3.56億元投入槽式和單片式清洗設備的生產製造。項目預計在2022年達產,預計初步可貢獻最高達9億元的清洗機業務的收入規模。我們預計2020到2022年半導體設備收入分別為1.6、2.9、5.0億元。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5億、2.1億、2.8億,當前股價對應動態PE分別為53倍、38倍、29倍,在可比公司中處於最低位置,我們看好公司半導體清洗設備業務的發展,在估值上存在提升空間,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半導體業務進展不及預期;毛利率波動風險;收購協同效應不及預期。
點擊下載海豚股票APP,智能盯盤終身免費體驗
7. 至純科技有投資的價值嗎
至純科技成立於2000年,為高端先進製造企業特別是半導體製造企業提供高純工藝系統解決方案。2017年,我們將利用現有的技術優勢,專注於半導體製造業清潔設備的開發,正式進入半導體設備行業。2018年收購博匯科技100%股權,進入光感測器領域。2019年,公司完成對100%琺成制葯的收購,進入生物制葯領域。
公司圍繞半導體核心技術,在上市三年內完成“半導體+生物制葯+光電子”三大板塊的戰略部署。公司現有五個事業部,其中高純工藝系統(BU1)、濕法工藝設備及晶圓再生服務(BU2)、電子材料及元器件(BU3)均服務於半導體行業。產品和服務完全符合“新廠房建設-產能攀升-生產運營-技術升級”的不同生命周期。目前,公司高純度工藝系統已進入中芯國際、華紅、施蘭威、長江倉儲、昌鑫倉儲、海力士、三星、台積電等一線客戶。在濕式清洗設備方面,公司制定了槽式和單片兩大技術路線。2019年新增客戶包括華虹集團、華為、中車、台灣力晶、瀚天等。
8. 為了華為!中芯國際真的盡力了
合理的市場應該充分展示其公平性。但從華為這個事上來說,美國是厚顏無恥地動用國家力量來打壓一家公司。這在世界上可以說是頭一份。
從2018年開始,華為在5G和智能手機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正是因為華為的優秀,所以才遭到了美國的無情打壓。
當前,華為在全球的晶元供應鏈受到了阻擊,一直給華為代工晶元的台積電現在拒絕和華為合作。所以,大家都把希望放在了中芯國際這家公司上來。
近日,中芯國際在港交所公告:公司知悉,對於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正在評估該出口限制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中芯國際想要為華為代工,那必須要申請下許可證才行。但明白人都看出來了,這個操作當前是不現實的。
美國之所以要連帶著把中芯國際也打壓了,是因為中芯國際製程提升速度很快,年底就能量產N+1工藝。雖然當前實力和台積電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中芯國際現在站隊華為,誓要和華為打造出一條「去美化」的產業路線。
是中芯國際不想幫助華為嗎?顯然不是!而中芯國際之所以遭到很多網友們的吐槽,無非是一些買了中芯國際股票的散戶們不滿罷了!
眾所周知,中芯國際作為今年最強勢的 科技 股登陸大A市場。 按正常邏輯來說,這應該是今年的 科技 牛股,可大家也看到了,由於各種利空因素的發生,中芯國際在大A的股價可以說是一路下滑,這讓很多散戶感到很氣憤。
但我認為,這種心態的散戶走到哪裡都是輸。因為怎麼說呢?中芯國際發行價27.46元,中簽繳款的都賺錢了,哪有被騙了?至於那些在80元高位接盤的散戶,他們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推卸責任!
這還用說嗎?既然美國處處限制中芯國際,那麼中芯國際就應該聯合華為,正大光明的開建非美技術生產線呀!既然你限制出口設備給我,那我正好可以聯合其他非美技術廠商。要知道,現在歐洲一些國家也想和中國的 科技 公司合作,盡快地實現「去美化」的產業鏈路線。
如今半導體產業已經是 科技 界的難度最高產業,雖然我們在高端技術上很被動,但我們可以一步一步腳印來。
有些時候,如果你自己不逼自己一把,你壓根就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現在美國急了,終於能倒逼我們國產替代了,預計今年實現替代,並且反超,美國是在抱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企業將損失慘重,相反,一旦我們把產品做出來,那麼就是白菜價。到時候看美國所謂的 科技 霸權又能玩多少年呢?
9. 半導體材料龍頭股票有哪些
半導體材料龍頭股票有哪些?
半導體材料龍頭股票主要有以下幾只:
1、萬業企業(股票代碼600641),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房地產企業,公司主要從事實業投資、資產經營、房地產開發經營、國內貿易(除專項規定外)、鋼材、木材、建築材料、建築五金。
2、晶盛機電(股票代碼300316),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是晶體硅生產設備供應商。公司自設立以來專注於擁有自主品牌的晶體硅生長設備及其控制系統的研發、製造和銷售。
3、北方華創(股票代碼002371),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基礎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主要產品為電子工藝裝備和電子元器件。
4、精測電子(股票代碼300567),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中後道製程檢測系統的產品技術已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技術優勢明顯,為公司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5、長川科技(股票代碼300604),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集成電路測試機、分選機。公司掌握集成電路測試設備的相關核心技術,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可以自主研發、生產集成電路測試設備的企業。
6、中微公司(股票代碼688012),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聚焦用於集成電路、LED晶元等微觀器件領域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深硅刻蝕設備和MOCVD設備等關鍵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7、至純科技(股票代碼603690),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高純工藝系統的設計、製造和安裝調試;半導體濕法清洗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
8、芯源微(股票代碼688037),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光刻工序塗膠顯影設備(塗膠/顯影機、噴膠機)和單片式濕法設備(清洗機、去膠機、濕法刻蝕機)。
9、華峰測控(股票代碼688200),北京華峰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及測試系統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