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燕麥科技股票估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燕麥科技股票估值

發布時間: 2023-01-06 16:08:32

① 被曝裁員30%,喜茶回應:為不實信息

被曝裁員30%,喜茶回應:為不實信息

被曝裁員30%,喜茶回應:為不實信息,2月9日,喜茶被曝進行大規模裁員,涉及30%員工,有部門被全裁。原本被市場看好的新茶飲賽道似乎走得愈加艱難,被曝裁員30%,喜茶回應:為不實信息。

被曝裁員30%,喜茶回應:為不實信息1

2月9日,新浪財經報道稱,喜茶內部正在實施大裁員,並稱年前已啟動裁員,年後還會再裁一部分,總體涉及30%員工。還有消息表示,喜茶信息安全部門已被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則被裁50%。該報道中還透露,有喜茶員工稱全體員工無年終獎,或是被「延期發放」。

不過,上述消息被喜茶方面火速否認。

「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謂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於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同日,喜茶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員工的年終獎也均已根據績效表現,於春節前正常發放至員工手中。

目前,「喜茶將裁員30%」的話題已沖上微博熱搜。「熱潮過了,年輕人甜膩了」,一時間,喜茶裁員傳聞引發熱議。

陷入裁員風波

喜茶裁員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新浪財經報道稱,2021年年末,喜茶裁員的消息便已內部傳開,有部門被默默裁掉。年會成為壓倒眾多員工希望的最後一根稻草。

「沒有吃飯、很少福利,晚上10點強制大家留下,參加到半夜12點。年會直播屏上,漲工資、發年終獎等留言鋪滿全屏。」上述報道中,有喜茶員工透露道。

在職場交流平台脈脈上,部分喜茶員工匿名確認並討論此次裁員風波。

一名認證為喜茶員工的人士透露,喜茶裁員不是傳聞,是真實裁員,自己部門裁員超過50%,有些同事才剛進公司一個月。

另有一位喜茶員工表示,入職轉正不到半年,年底還評上了績效優秀,結果公司以業績差為由,要大量裁員,整個部門裁掉一半。「才入職不久,賠償也不多,不如早點告訴我,自己跳槽。」上述員工稱。

從社交平台上看,部分員工心態也出現變化。有匿名喜茶員工在脈脈上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大部分人想拿裁員補償是真的。」另一位匿名喜茶員工在脈脈上表示,「大家爭著被裁的啊,名額都不夠分。現在我天天『擺爛』,生怕別人不知道我想被裁。」

相當一部分喜茶內部員工在網上透露,不止裁員、年終獎延遲,喜茶存在的過度加班、公司高層內斗等問題,正在消耗員工積極性。

新浪財經報道也透露,有員工迫於壓力主動離職。「壓力太大,最後還是決定轉行」。2021年以來,喜茶有過多次食品安全問題,公司內部對衛生檢查越來越嚴。

門店擴張、投資不遺餘力

此次裁員風波,爆料矛頭直指喜茶的經營壓力,但在2022農歷新年之前,喜茶曾率先在行業「逆行」降價。

進入2022年,茶百道、一點點、益禾堂、茶顏悅色等茶飲品牌均加入漲價隊列。其中,此前陷入閉店風波與降薪爭議的茶顏悅色,幾乎把大部分產品上調1元。

就在同行紛紛漲價的同時,今年1月,喜茶卻默默下調產品價格,將部分飲品與配料如芝芝芒芒、純綠妍以及芝士,進行3~5元的降價處理,並稱「屬於正常的調整動作。」

喜茶降價引發業內贊賞,多數分析稱,基於喜茶自建供應鏈優勢,能夠實現對原材料品質和成本的控制。

發展多年,無論規模還是份額,喜茶已經成長為頭部新式茶飲品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的12月31日,喜茶已經在全球61個城市開出695家門店,全球的員工總數也超過了15000名。

2021年7月,有媒體透露,喜茶完成5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達到600億元。自成立以來,受資本青睞的喜茶不斷被傳出即將IPO。2021年8月,據連線Insight報道,喜茶或選擇2022年赴港上市,目標估值為1500億港幣(摺合人民幣約1200億元)。

但喜茶門店發展似乎陷入一絲疲態。久謙咨詢中台數據顯示,自2021年7月起,喜茶在全國范圍內的坪效與店均收入開始下滑。而在2021年10月,喜茶門店均收入與銷售坪效環比7月份下滑了19%、18%;與2020年同期相比,均下滑高達30%以上。

喜茶在門店投入仍不遺餘力。2021年以來,喜茶陸續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眾多城市開設主打空間概念的門店,僅在2021年9—10月,喜茶已經新推出超過5家概念門店。其中,喜茶在深圳南頭古城推出全球首家手造店,上下共有三層空間。

除此之外,喜茶的投資布局動作頻繁。2021年,喜茶先後入股,拿下咖啡品牌Seesaw、野生植物品牌YePlant、和気桃桃以及預調酒品牌WAT等大約5%~15%股份。同年11月,喜茶高調並購的新式果汁品牌野萃山,完成半年內的第5次投資。

被曝裁員30%,喜茶回應:為不實信息2

「很多人都盼著被裁,至少可以拿到N+1的賠償。」

2月9日,喜茶被曝進行大規模裁員,涉及30%員工,有部門被全裁。

喜茶方面對此回應稱,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謂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於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

2月8日,「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發布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集團取得收入約42.8億元-43.2億元,同比預增超40%,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約1.35億元-1.65億元。

原本被市場看好的'新茶飲賽道,在疫情影響、行業內卷、亂象頻出等多重壓力之下,似乎走得愈加艱難。

有市場人士認為,2022年將是新茶飲品牌上市的「大年」,也會是腰部及以下品牌廝殺更為激烈的一年。

被曝裁員30% 年會大獎188元

2月9日,據新浪財經報道,喜茶內部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報道稱,經與多位喜茶員工確認,此次裁員總體涉及30%員工。其中,信息安全部門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被裁50%;被裁員工將得到正常N+1補償,也可以選擇內部調動去其他部門,比如技術崗轉業務崗等。

針對裁員消息,喜茶方面對此回應稱,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謂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於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同時,員工的年終獎也均已根據績效表現,於春節前正常發放至員工手中。

不過,在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中,「喜茶裁員」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一,討論熱度超過1048萬。

脈脈APP熱搜榜 圖/脈脈

一喜茶員工表示,自己所在的營業支持部門全部被裁。另一內部員工稱,自己所在的小組被優化30%,不發放年終獎這一消息最開始只是小組長口頭傳遞,並無官方文件通知,但至今仍有部分員工未拿到年終獎。

值得注意的是,前兩年關於「喜茶年終獎」這一話題也同樣在脈脈上引起討論。一喜茶程序員稱,HR口頭承諾13-15薪,保底13薪,但在入職合同中寫的只有12薪。2020年,該程序員的年終獎為0.8個月工資,是其「工作五年拿到的最低的一次年終獎」。

另外,有喜茶員工表示,在喜茶的2022年全球線上直播年會中,有限時開啟的直播間紅包,最高金額為188元,最低8.8元。

大規模裁員、年終獎延遲等消息,使得喜茶過度加班、公司內斗、管理混亂等問題也集中爆發,不少員工也情緒消極。

有員工甚至表示「很多人都盼著被裁,至少可以拿到N+1的賠償」。

集齊明星資本 或為上市做准備

喜茶由創始人聶雲宸創立於廣東省江門市。2012年,喜茶起源於一條名叫江邊里的小巷,以一杯原創芝士茶開啟新茶飲時代。

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2月9日,喜茶已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以及新加坡超過55個城市擁有896家門店。

對於此次大規模裁員的原因,有員工認為是去年業績不佳,縮減人力成本。久謙咨詢中台數據顯示,從2021年7月起,喜茶在全國范圍內的坪效與店均收入開始下滑。以2021年10月數據為例,店均收入與銷售坪效環比7月份下滑19%、1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5%、32%。

一接近喜茶高層的業內人士分析,喜茶此次的裁員也可能是為上市前的財報數據做准備。

2021年年中,「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同一時間段,喜茶完成5億美元的D輪融資,投後估值從上一輪的160億元暴增至600億元。

但奈雪的茶上市首日即破發,成了喜茶的前車之鑒。盡管創始人聶雲宸表示2021年沒有任何上市計劃,市場依然盛傳喜茶或於2022年以1500億元左右估值尋求港股上市。

資料顯示,D輪融資後,喜茶的估值刷新了新茶飲市場的融資估值記錄。投資方也陣容強大,包括紅杉、騰訊、黑蟻、高瓴、淡馬錫等。5年內完成5輪投資的喜茶,背後已集齊了消費領域的一眾明星資本。

喜茶融資歷程 圖/全景網

市場增速放緩 頭部品牌做起了VC

有意思的是,被資本熱捧的喜茶,自己也做起了VC。在完成D輪融資後,喜茶加快了對外投資的步伐。

2021年7月,喜茶入股了咖啡品牌Seesaw,之後接連投資了燕麥奶供應商YePlant、預調酒品牌WAT、檸檬茶品牌王檸、桃味茶飲和気桃桃、現萃果汁品牌野萃山等。近日,天眼查APP顯示,喜茶又入股了蘇閣鮮茶。

據悉,創始人聶雲宸個人投資的還有KUDDO COFFEE、The Raven烏鴉咖啡等飲品品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17-2020年,中國新茶飲市場收入的規模從422億元增長至831億元,預計2023年有望達到1428億元。但在未來的2-3年,新茶飲增速階段性放緩,調整為10%-15%。

喜茶自身的擴張速度也在放緩。中國餐飲行業資料庫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喜茶2019年和2020年的門店增長率分別為139%、78%,而2021年,門店增長率降到了26.3%。

吸納不同細分賽道的品牌,彌補自身的業務空白,或也成為了市場增速放緩下的自救之道。除了喜茶,其他頭部品牌也紛紛琢磨起了對外擴張的可能。

如2021年7月,茶顏悅色宣布投資同為長沙本土網紅的茶飲品牌「果呀呀」;2021年10月,蜜雪冰城投資了廣東一家名叫「匯茶」的奶茶店。

預虧超1億 奈雪的茶股價腰斬

2月8日,「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發布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集團取得收入約42.8億元-43.2億元,同比預增超40%,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約1.35億元-1.65億元。

奈雪的茶一直以來也飽受虧損困擾。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營收分別為10.87億元、25.02億元及30.57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5660萬元、-1170萬元和1664萬元。

奈雪的茶在昨日的公告中表示,2022年1月,茶飲店同店收入維持恢復態勢,中國大陸地區新冠疫情有所緩解,其中,位於西安的奈雪的茶茶飲店已經完全恢復營業。奈雪的茶認為,新產品普遍受到消費者歡迎也對集團業務表現帶來積極影響。

但另一方面,作為「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半年股價已腰斬。截至2月9日收盤,奈雪的茶股價報7.13港元/股,與發行價相比已跌超60%。

奈雪的茶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圖/Wind

前有奈雪的茶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後有茶顏悅色「內訌」且大規模關店。亂象頻出、多重壓力之下,被資本熱捧的新茶飲市場似乎走得愈加艱難。

有市場人士認為,2022年將是新茶飲品牌上市的「大年」,也會是腰部及以下品牌廝殺更為激烈的一年。喜茶何時上市?奈雪何時盈利?茶顏如何理順內部?成為新茶飲品牌們在2022年共同面對的問題。

被曝裁員30%,喜茶回應:為不實信息3

剛剛,喜茶被曝將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過度加班、年終獎延遲、公司內斗等問題集中爆發,使得員工異常消極。

除了喜茶,奈雪也遭遇股價腰斬,上市半年預虧超一億!新式茶飲怎麼了?

喜茶大裁員?

2月9日,據新浪報道,喜茶內部正在實施裁員。經與多位喜茶員工確認,主要信息包括:內部年前已啟動裁員,年後還會再裁一部分,總體涉及30%員工。

有員工稱全體員工無年終獎,另有說法稱「延期發放」。信息安全部門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被裁50%。

2月9日早上,喜茶裁員一事登上微博熱搜,一時間,網友議論紛紛。

「一路膨脹太快,總得回到正常水平 。」

「場子一大,就有了斗爭,官場素質多高啊,都有拉幫結派的,況企業乎。」

「瘋狂擴張,良莠不齊。」

喜茶回應:消息不實、年終獎已發

據鳳凰網科技報道,有喜茶相關負責人向其表示,上述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於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喜茶方面還表示,員工的年終獎也均已根據績效表現,於春節前正常發放至員工手中。

根據此前的報道,多位喜茶員工透露,喜茶內部年前已啟動裁員,年後還會繼續裁,涉及30%的員工,還有員工稱全體員工無年終獎,信息安全部門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被裁50%。

按照官方的回應,這些信息並不準確。不過,網友對這份回應並不滿意,認為喜茶「模稜兩可」,並沒有「解釋清楚」。或許,喜茶可以給出一份更加詳細的聲明。

企查查APP顯示,喜茶是一個以白領階層、年輕勢力為主流消費群體,以休閑、飲品為主打產品的特許經營連鎖機構,其關聯公司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法定代表人為聶雲宸,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冷熱飲品、小吃、甜品、蛋糕的制售;圖書、報紙、期刊零售等,由喜茶(深圳)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控股。

企查查信息顯示,喜茶目前已融資5輪,投資方包含美團龍珠、騰訊投資、紅杉基金等,該公司控制企業達34家,省份地區涉及廣東、山東、浙江、湖北、上海等。

喜茶被曝高管之間拉幫結派

據新浪財經報道,2021年年末,喜茶突然裁員的消息在公司內部傳開,部分部門已經被默默裁掉。在脈脈上,相關討論已經展開,內部同事圈也確認了此事 。

目前,喜茶的員工大多處於「躺平」、觀望的狀態。此次大規模的裁員,讓喜茶的過度加班、年終獎延遲、公司內斗等問題集中爆發,使得員工異常消極。

「很多人都盼著被裁,至少可以拿到N+1的賠償,老員工也沒有什麼盼頭」,一位喜茶老員工說道。「都是爭著被裁的啊,名額都不夠分。現在天天擺爛,生怕別人不知道我想被裁。」脈脈上一位喜茶員工的匿名回復也證實了員工「躺平」的心態。

另有一位喜茶員工透露,入職承諾的3個月年終獎,到聽說這個獎取消了,其對喜茶的公司信譽產生質疑。

實際上,像眾多年輕的新消費公司一樣,喜茶也被員工曝出內部管理混亂、內斗明顯、制度不清晰等問題。

已經離職的沈明哲(化名)是喜茶的老員工,他不敢公開透露實際工齡,怕被主管追責。

據他透露,「這次裁員,一部分也是斗爭的結果。喜茶的高管團隊,很少有待夠兩年的,一般一年多就走了,有的半年就被開除。高管之間拉幫結派非常明顯。之前高管是騰訊的,內部團隊就都換成騰訊出來的人;在那之前,都是唯品會出來的人」。

如果員工屬於高管派系類的,即使摸魚,也會得到好的績效考評。這樣的內部管理讓很多員工吃不消,所以喜茶內部員工流動非常大,做滿兩年的人很少。

預虧超一億!

上市逾半年 奈雪的茶股價已遭腰斬

2月8日,新式茶飲企業奈雪的茶(02150.HK)發布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集團取得收入約42.8億元-43.2億元,同比預增超40%,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約1.35億元-1.65億元。

去年下半年,中國大陸地區疫情反復,多地政府部門均加強了公共衛生管控措施,奈雪的茶相當數量的茶飲店因此受到影響,店鋪暫停營業、減少營業時間或轉為「只有外送或到店自取」的營運模式。

公告指出,2022年1月,奈雪的茶茶飲店同店收入維持恢復態勢,公司歸因於「中國大陸地區新冠疫情有所緩解」,其中位於西安的奈雪的茶茶飲店已經完全恢復營業。此外,奈雪的茶認為,新產品普遍受到消費者歡迎也對集團業務表現帶來積極影響。

去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成為「新茶飲第一股」。根據招股書,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營收分別為10.87億元、25.02億元及30.57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5660萬元、-1170萬元和1664萬元。

曾被看好的新茶飲市場在疫情的沖擊下元氣大傷。有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數量活過1年的奶茶店僅佔18.8%,近八成的新品牌茶飲店倒閉。而作為「新茶飲第一股」,截至2月8日收盤,奈雪的茶股價報7.10港元/股,與發行價相比已跌超60%。

疫情影響疊加質量安全問題頻發,近兩年不少新式茶飲品牌的日子並不好過。此前,茶顏悅色也開始曝出關店降薪的消息。而奈雪的茶則將目光投向數字化,並寄望能夠成為新式茶飲行業的新突破口。

據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此前透露,從2020年年初開始,奈雪分階段落地數字化戰術,通過小程序點單、第三方外賣平台、微信商城、直播、天貓旗艦店等線上渠道,加速線上線下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門店經營壓力。該公司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奈雪的茶線上收入佔比已達到72.2%。

與此同時,奈雪的茶自2018年起著手自研數字運營系統和自動化設備,希望藉此來優化茶飲製作標准流程,實現原材料自動訂貨補貨、員工自動排班等。據此前公告披露,奈雪自研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已於去年年底陸續在部分門店運營閑時投入試用,並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度結束前在全國奈雪的茶茶飲店正式應用。奈雪預計,自動化設備及措施的投入將降低集團人力成本,減輕人力成本剛性。

② 三主糧集團的原始股,一股大約多少錢

最開始應該是6個億。這個數字是很嚇人的,但是建造成的這個公司有著很好的收益。

③ 燕麥科技為什麼一直跌

燕麥科技(688312)上市以來跌跌不休,股吧里凄凄慘慘戚戚,聽到的基本只有哀嚎聲,用慘不忍睹而不忍聞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深入分析一下,燕麥科技的光明就在不遠的將來。

一、企業屬於真正的高科技企業

1.該公司專注於自動化、智能化測試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真正的科創。

2.企業帶頭人同時是技術帶頭人,研發能力強。 劉燕:女,1972年出生,正當壯年。曾任三江航天集團總體研究所助理工程師、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經理、項目經理,深圳市名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深圳市大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2012年3月創立燕麥有限並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現任任公司董事長。 張國峰、劉燕夫婦均為"70後",且都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從事自動化測試設備研究工作十餘年,目前都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團隊人員精幹,技術能力強。

二、企業財務指標穩健

1.增長速度高。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0億元,同比增長29.36%;實現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12.09%;2021年一季度利潤凈利潤2498.44 萬元,同比增65.80%。公司預測2020年至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不低於20%、30%、40%,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40%、50%、55%。

2.資產負債率6.54%,財務指標穩定,穩定性強。

3.公司研發投入大。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總額5,559.71萬元,同比增長27.30%,在科創板排名第四,持續提升技術實力和產品競爭力強。

三、公司成長空間大

公司主要檢測的FPC的品類可以從不同維度來看:(1)從終端產品,包括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智能手錶、無線耳機等)、筆記本電腦、汽車電子等所有含有FPC的產品。功能上涵蓋充電/通訊介面、按鍵、microphone、各類感測器、顯示觸控、射頻天線、攝像頭、閃光燈、LED等等FPC類別。根據Prismark的統計,2018年全球FPC產值為126.46億美元,同比增長4.83%,佔印製線路板總產值份額由2018年的19.8%上升至2019年的20.2%,預計2020年全球FPC產值將達到149億美元,佔印製線路板總產值份額將達到21.6%,全球FPC產值整體呈上升趨勢。FPC產業的擴大直接給測試行業帶來增長機遇。

四、跌幅深時間長

該公司股價已從最高68.8元/每股跌至23.88元,跌幅達65.29%;2月9日歷史最低價20.72元,最高跌幅達69.88%,整體來看跌幅達到三分之二,4月4日最低21.49元,可以看作是兩次探底完成。

公司股票發行價19.68元,一年期理財收益5%計算,中簽持有成本20.66元。現在買入,相當於中簽。

公司2020年6月8日上市交易,一路下跌達11個月,從2020年8月27當日成交價44元以後,成交量大部分在3%以下,換手比較充分。

五、缺點和不足

1.公司來源於蘋果公司及其指定的采購訂單所對應的銷售收入占發行人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9.72%、41.31%、21.88%。發行人面臨對蘋果公司及其產業鏈存在依賴的風險,具體包括:收入主要來源於蘋果產業鏈,蘋果公司自身經營情況波動、蘋果公司直接及指定采購變化對公司經營影響、下游最終應用領域集中於以蘋果為主的消費電子領域。下遊客戶集中度高的風險大。

2.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存在被制裁的風險。

3.流通股股東為個人,前十大股東沒有機構持有,說明機構尚不不認可。

4.套牢盤大。因跌幅時間長,中間沒有反彈,目前價位大部分都是套牢盤,上漲期間拋盤壓力大。

結論:公司基本面穩定,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跌的多深,盤的多久,拉的多高,在長時間的深度下跌企穩後,下一步應該會有較大的反彈空間。目標:3個月內翻倍達到46元/股上下5%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做股票,不是說的高拋低吸嘛?被錯殺的科技股,不可能永遠無人關注。在此,我大聲疾呼:燕麥科技、未來可期。

④ 喜茶被曝內部已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

喜茶被曝內部已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

喜茶被曝內部已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喜茶內部正在實施大裁員,並稱年前已啟動裁員,還有消息表示,喜茶信息安全部門已被全部裁掉,喜茶被曝內部已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

喜茶被曝內部已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1

剛剛,喜茶被曝將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過度加班、年終獎延遲、公司內斗等問題集中爆發,使得員工異常消極。

除了喜茶,奈雪也遭遇股價腰斬,上市半年預虧超一億!新式茶飲怎麼了?

喜茶大裁員?

2月9日,據新浪報道,喜茶內部正在實施裁員。經與多位喜茶員工確認,主要信息包括:內部年前已啟動裁員,年後還會再裁一部分,總體涉及30%員工。

有員工稱全體員工無年終獎,另有說法稱「延期發放」。信息安全部門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被裁50%。

2月9日早上,喜茶裁員一事登上微博熱搜,一時間,網友議論紛紛。

「一路膨脹太快,總得回到正常水平 。」

「場子一大,就有了斗爭,官場素質多高啊,都有拉幫結派的,況企業乎。」

「瘋狂擴張,良莠不齊。」

喜茶回應:消息不實、年終獎已發

據鳳凰網科技報道,有喜茶相關負責人向其表示,上述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於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喜茶方面還表示,員工的年終獎也均已根據績效表現,於春節前正常發放至員工手中。

根據此前的報道,多位喜茶員工透露,喜茶內部年前已啟動裁員,年後還會繼續裁,涉及30%的員工,還有員工稱全體員工無年終獎,信息安全部門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被裁50%。

按照官方的回應,這些信息並不準確。不過,網友對這份回應並不滿意,認為喜茶「模稜兩可」,並沒有「解釋清楚」。或許,喜茶可以給出一份更加詳細的聲明。

企查查APP顯示,喜茶是一個以白領階層、年輕勢力為主流消費群體,以休閑、飲品為主打產品的特許經營連鎖機構,其關聯公司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法定代表人為聶雲宸,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冷熱飲品、小吃、甜品、蛋糕的制售;圖書、報紙、期刊零售等,由喜茶(深圳)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控股。

企查查信息顯示,喜茶目前已融資5輪,投資方包含美團龍珠、騰訊投資、紅杉基金等,該公司控制企業達34家,省份地區涉及廣東、山東、浙江、湖北、上海等。

喜茶被曝高管之間拉幫結派

據新浪財經報道,2021年年末,喜茶突然裁員的消息在公司內部傳開,部分部門已經被默默裁掉。在脈脈上,相關討論已經展開,內部同事圈也確認了此事 。

目前,喜茶的員工大多處於「躺平」、觀望的狀態。此次大規模的裁員,讓喜茶的過度加班、年終獎延遲、公司內斗等問題集中爆發,使得員工異常消極。

「很多人都盼著被裁,至少可以拿到N+1的賠償,老員工也沒有什麼盼頭」,一位喜茶老員工說道。「都是爭著被裁的啊,名額都不夠分。現在天天擺爛,生怕別人不知道我想被裁。」脈脈上一位喜茶員工的匿名回復也證實了員工「躺平」的心態。

另有一位喜茶員工透露,入職承諾的3個月年終獎,到聽說這個獎取消了,其對喜茶的公司信譽產生質疑。

實際上,像眾多年輕的新消費公司一樣,喜茶也被員工曝出內部管理混亂、內斗明顯、制度不清晰等問題。

已經離職的沈明哲(化名)是喜茶的老員工,他不敢公開透露實際工齡,怕被主管追責。

據他透露,「這次裁員,一部分也是斗爭的結果。喜茶的高管團隊,很少有待夠兩年的,一般一年多就走了,有的半年就被開除。高管之間拉幫結派非常明顯。之前高管是騰訊的,內部團隊就都換成騰訊出來的人;在那之前,都是唯品會出來的人」。

如果員工屬於高管派系類的,即使摸魚,也會得到好的績效考評。這樣的內部管理讓很多員工吃不消,所以喜茶內部員工流動非常大,做滿兩年的人很少。

預虧超一億!

上市逾半年 奈雪的茶股價已遭腰斬

2月8日,新式茶飲企業奈雪的茶(02150.HK)發布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集團取得收入約42.8億元-43.2億元,同比預增超40%,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約1.35億元-1.65億元。

去年下半年,中國大陸地區疫情反復,多地政府部門均加強了公共衛生管控措施,奈雪的茶相當數量的茶飲店因此受到影響,店鋪暫停營業、減少營業時間或轉為「只有外送或到店自取」的營運模式。

公告指出,2022年1月,奈雪的茶茶飲店同店收入維持恢復態勢,公司歸因於「中國大陸地區新冠疫情有所緩解」,其中位於西安的奈雪的茶茶飲店已經完全恢復營業。此外,奈雪的茶認為,新產品普遍受到消費者歡迎也對集團業務表現帶來積極影響。

去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成為「新茶飲第一股」。根據招股書,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營收分別為10.87億元、25.02億元及30.57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5660萬元、-1170萬元和1664萬元。

曾被看好的新茶飲市場在疫情的沖擊下元氣大傷。有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數量活過1年的奶茶店僅佔18.8%,近八成的新品牌茶飲店倒閉。而作為「新茶飲第一股」,截至2月8日收盤,奈雪的茶股價報7.10港元/股,與發行價相比已跌超60%。

疫情影響疊加質量安全問題頻發,近兩年不少新式茶飲品牌的日子並不好過。此前,茶顏悅色也開始曝出關店降薪的消息。而奈雪的茶則將目光投向數字化,並寄望能夠成為新式茶飲行業的新突破口。

據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此前透露,從2020年年初開始,奈雪分階段落地數字化戰術,通過小程序點單、第三方外賣平台、微信商城、直播、天貓旗艦店等線上渠道,加速線上線下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門店經營壓力。該公司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奈雪的茶線上收入佔比已達到72.2%。

與此同時,奈雪的茶自2018年起著手自研數字運營系統和自動化設備,希望藉此來優化茶飲製作標准流程,實現原材料自動訂貨補貨、員工自動排班等。據此前公告披露,奈雪自研的自動化制茶設備已於去年年底陸續在部分門店運營閑時投入試用,並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度結束前在全國奈雪的茶茶飲店正式應用。奈雪預計,自動化設備及措施的投入將降低集團人力成本,減輕人力成本剛性。

喜茶被曝內部已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2

2月9日,新浪財經報道稱,喜茶內部正在實施大裁員,並稱年前已啟動裁員,年後還會再裁一部分,總體涉及30%員工。還有消息表示,喜茶信息安全部門已被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則被裁50%。該報道中還透露,有喜茶員工稱全體員工無年終獎,或是被「延期發放」。

不過,上述消息被喜茶方面火速否認。

「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謂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於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同日,喜茶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員工的年終獎也均已根據績效表現,於春節前正常發放至員工手中。

目前,「喜茶將裁員30%」的話題已沖上微博熱搜。「熱潮過了,年輕人甜膩了」,一時間,喜茶裁員傳聞引發熱議。

陷入裁員風波

喜茶裁員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新浪財經報道稱,2021年年末,喜茶裁員的消息便已內部傳開,有部門被默默裁掉。年會成為壓倒眾多員工希望的最後一根稻草。

「沒有吃飯、很少福利,晚上10點強制大家留下,參加到半夜12點。年會直播屏上,漲工資、發年終獎等留言鋪滿全屏。」上述報道中,有喜茶員工透露道。

在職場交流平台脈脈上,部分喜茶員工匿名確認並討論此次裁員風波。

一名認證為喜茶員工的人士透露,喜茶裁員不是傳聞,是真實裁員,自己部門裁員超過50%,有些同事才剛進公司一個月。

另有一位喜茶員工表示,入職轉正不到半年,年底還評上了績效優秀,結果公司以業績差為由,要大量裁員,整個部門裁掉一半。「才入職不久,賠償也不多,不如早點告訴我,自己跳槽。」上述員工稱。

從社交平台上看,部分員工心態也出現變化。有匿名喜茶員工在脈脈上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大部分人想拿裁員補償是真的。」另一位匿名喜茶員工在脈脈上表示,「大家爭著被裁的啊,名額都不夠分。現在我天天『擺爛』,生怕別人不知道我想被裁。」

相當一部分喜茶內部員工在網上透露,不止裁員、年終獎延遲,喜茶存在的過度加班、公司高層內斗等問題,正在消耗員工積極性。

新浪財經報道也透露,有員工迫於壓力主動離職。「壓力太大,最後還是決定轉行」。2021年以來,喜茶有過多次食品安全問題,公司內部對衛生檢查越來越嚴。

門店擴張、投資不遺餘力

此次裁員風波,爆料矛頭直指喜茶的經營壓力,但在2022農歷新年之前,喜茶曾率先在行業「逆行」降價。

進入2022年,茶百道、一點點、益禾堂、茶顏悅色等茶飲品牌均加入漲價隊列。其中,此前陷入閉店風波與降薪爭議的茶顏悅色,幾乎把大部分產品上調1元。

就在同行紛紛漲價的同時,今年1月,喜茶卻默默下調產品價格,將部分飲品與配料如芝芝芒芒、純綠妍以及芝士,進行3~5元的降價處理,並稱「屬於正常的調整動作。」

喜茶降價引發業內贊賞,多數分析稱,基於喜茶自建供應鏈優勢,能夠實現對原材料品質和成本的控制。

發展多年,無論規模還是份額,喜茶已經成長為頭部新式茶飲品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的12月31日,喜茶已經在全球61個城市開出695家門店,全球的員工總數也超過了15000名。

2021年7月,有媒體透露,喜茶完成5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達到600億元。自成立以來,受資本青睞的喜茶不斷被傳出即將IPO。2021年8月,據連線Insight報道,喜茶或選擇2022年赴港上市,目標估值為1500億港幣(摺合人民幣約1200億元)。

但喜茶門店發展似乎陷入一絲疲態。久謙咨詢中台數據顯示,自2021年7月起,喜茶在全國范圍內的坪效與店均收入開始下滑。而在2021年10月,喜茶門店均收入與銷售坪效環比7月份下滑了19%、18%;與2020年同期相比,均下滑高達30%以上。

喜茶在門店投入仍不遺餘力。2021年以來,喜茶陸續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眾多城市開設主打空間概念的門店,僅在2021年9—10月,喜茶已經新推出超過5家概念門店。其中,喜茶在深圳南頭古城推出全球首家手造店,上下共有三層空間。

除此之外,喜茶的投資布局動作頻繁。2021年,喜茶先後入股,拿下咖啡品牌Seesaw、野生植物品牌YePlant、和気桃桃以及預調酒品牌WAT等大約5%~15%股份。同年11月,喜茶高調並購的新式果汁品牌野萃山,完成半年內的第5次投資。

喜茶被曝內部已啟動裁員,涉及30%員工3

「很多人都盼著被裁,至少可以拿到N+1的賠償。」

2月9日,喜茶被曝進行大規模裁員,涉及30%員工,有部門被全裁。

喜茶方面對此回應稱,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謂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於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

2月8日,「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發布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集團取得收入約42.8億元-43.2億元,同比預增超40%,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約1.35億元-1.65億元。

原本被市場看好的新茶飲賽道,在疫情影響、行業內卷、亂象頻出等多重壓力之下,似乎走得愈加艱難。

有市場人士認為,2022年將是新茶飲品牌上市的「大年」,也會是腰部及以下品牌廝殺更為激烈的一年。

被曝裁員30% 年會大獎188元

2月9日,據新浪財經報道,喜茶內部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報道稱,經與多位喜茶員工確認,此次裁員總體涉及30%員工。其中,信息安全部門全部裁掉,門店拓展部門被裁50%;被裁員工將得到正常N+1補償,也可以選擇內部調動去其他部門,比如技術崗轉業務崗等。

針對裁員消息,喜茶方面對此回應稱,相關傳聞皆為不實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謂大裁員的情況,年前少量的人員調整為基於年終考核的正常人員調整和優化。同時,員工的年終獎也均已根據績效表現,於春節前正常發放至員工手中。

不過,在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中,「喜茶裁員」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一,討論熱度超過1048萬。

脈脈APP熱搜榜 圖/脈脈

一喜茶員工表示,自己所在的營業支持部門全部被裁。另一內部員工稱,自己所在的小組被優化30%,不發放年終獎這一消息最開始只是小組長口頭傳遞,並無官方文件通知,但至今仍有部分員工未拿到年終獎。

值得注意的是,前兩年關於「喜茶年終獎」這一話題也同樣在脈脈上引起討論。一喜茶程序員稱,HR口頭承諾13-15薪,保底13薪,但在入職合同中寫的只有12薪。2020年,該程序員的年終獎為0.8個月工資,是其「工作五年拿到的最低的一次年終獎」。

另外,有喜茶員工表示,在喜茶的2022年全球線上直播年會中,有限時開啟的直播間紅包,最高金額為188元,最低8.8元。

大規模裁員、年終獎延遲等消息,使得喜茶過度加班、公司內斗、管理混亂等問題也集中爆發,不少員工也情緒消極。

有員工甚至表示「很多人都盼著被裁,至少可以拿到N+1的賠償」。

集齊明星資本 或為上市做准備

喜茶由創始人聶雲宸創立於廣東省江門市。2012年,喜茶起源於一條名叫江邊里的.小巷,以一杯原創芝士茶開啟新茶飲時代。

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2月9日,喜茶已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以及新加坡超過55個城市擁有896家門店。

對於此次大規模裁員的原因,有員工認為是去年業績不佳,縮減人力成本。久謙咨詢中台數據顯示,從2021年7月起,喜茶在全國范圍內的坪效與店均收入開始下滑。以2021年10月數據為例,店均收入與銷售坪效環比7月份下滑19%、1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5%、32%。

一接近喜茶高層的業內人士分析,喜茶此次的裁員也可能是為上市前的財報數據做准備。

2021年年中,「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同一時間段,喜茶完成5億美元的D輪融資,投後估值從上一輪的160億元暴增至600億元。

但奈雪的茶上市首日即破發,成了喜茶的前車之鑒。盡管創始人聶雲宸表示2021年沒有任何上市計劃,市場依然盛傳喜茶或於2022年以1500億元左右估值尋求港股上市。

資料顯示,D輪融資後,喜茶的估值刷新了新茶飲市場的融資估值記錄。投資方也陣容強大,包括紅杉、騰訊、黑蟻、高瓴、淡馬錫等。5年內完成5輪投資的喜茶,背後已集齊了消費領域的一眾明星資本。

喜茶融資歷程 圖/全景網

市場增速放緩 頭部品牌做起了VC

有意思的是,被資本熱捧的喜茶,自己也做起了VC。在完成D輪融資後,喜茶加快了對外投資的步伐。

2021年7月,喜茶入股了咖啡品牌Seesaw,之後接連投資了燕麥奶供應商YePlant、預調酒品牌WAT、檸檬茶品牌王檸、桃味茶飲和気桃桃、現萃果汁品牌野萃山等。近日,天眼查APP顯示,喜茶又入股了蘇閣鮮茶。

據悉,創始人聶雲宸個人投資的還有KUDDO COFFEE、The Raven烏鴉咖啡等飲品品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17-2020年,中國新茶飲市場收入的規模從422億元增長至831億元,預計2023年有望達到1428億元。但在未來的2-3年,新茶飲增速階段性放緩,調整為10%-15%。

喜茶自身的擴張速度也在放緩。中國餐飲行業資料庫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喜茶2019年和2020年的門店增長率分別為139%、78%,而2021年,門店增長率降到了26.3%。

吸納不同細分賽道的品牌,彌補自身的業務空白,或也成為了市場增速放緩下的自救之道。除了喜茶,其他頭部品牌也紛紛琢磨起了對外擴張的可能。

如2021年7月,茶顏悅色宣布投資同為長沙本土網紅的茶飲品牌「果呀呀」;2021年10月,蜜雪冰城投資了廣東一家名叫「匯茶」的奶茶店。

預虧超1億 奈雪的茶股價腰斬

2月8日,「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發布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集團取得收入約42.8億元-43.2億元,同比預增超40%,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約1.35億元-1.65億元。

奈雪的茶一直以來也飽受虧損困擾。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營收分別為10.87億元、25.02億元及30.57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5660萬元、-1170萬元和1664萬元。

奈雪的茶在昨日的公告中表示,2022年1月,茶飲店同店收入維持恢復態勢,中國大陸地區新冠疫情有所緩解,其中,位於西安的奈雪的茶茶飲店已經完全恢復營業。奈雪的茶認為,新產品普遍受到消費者歡迎也對集團業務表現帶來積極影響。

但另一方面,作為「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半年股價已腰斬。截至2月9日收盤,奈雪的茶股價報7.13港元/股,與發行價相比已跌超60%。

奈雪的茶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圖/Wind

前有奈雪的茶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後有茶顏悅色「內訌」且大規模關店。亂象頻出、多重壓力之下,被資本熱捧的新茶飲市場似乎走得愈加艱難。

有市場人士認為,2022年將是新茶飲品牌上市的「大年」,也會是腰部及以下品牌廝殺更為激烈的一年。喜茶何時上市?奈雪何時盈利?茶顏如何理順內部?成為新茶飲品牌們在2022年共同面對的問題。

⑤ 現在食品板塊的龍頭股有哪些

食品飲料龍頭股票
伊利股份、承德露露、三全食品

伊利股份 600887
「雙高產品」(高科技、高附加值)助推公司持續快速成長。長期以來,伊利以「創新」為企業宗旨,每年新增產品幾十種。此次客戶大會中創新產品更是創歷年新高,並即將在各種渠道推廣。原有乳品業務方面,公司通過改良產品口味和包裝等方式,推出了伊利QQ 星(新增草莓、香草口味,新包裝攜手4款迪士尼卡通形象)、舒化中老年牛奶(專門針對中老年人體質設計,可改善中老年心腦血管和骨質疏鬆問題)、穀粒多燕麥牛奶、安慕希藍莓口味酸奶、培蘭進口牛奶等多款新品

承德露露 000848
投資評級與估值:我們維持盈利預測,預計14-16年EPS 為0.88元和1.05元和1.26元,分別增長31.5%、19.4%和20.8%,對應14-16年PE 分別為26/22/18倍。公司所在的植物蛋白行業空間近千億,而公司規模僅30億左右,公司新品高增長、新總經理上任後公司處於積極變化中。假設深港通未來開通,公司有望成為植物蛋白飲料行業投資的稀缺標的。我們維持公司未來12個月目標價28.4元,維持「買入」評級。


三全食品:出售參股公司增厚業績,股價低位釋放積極信號
三全食品公告:將其持有的參股公司萬達期貨公司的4.96%股權以9,955.38萬元價格全部轉讓給上海華信石油集團,考慮成本和所得稅,我們預計本次交易收益最終增厚明年每股收益0.07元(15%)。考慮到投資收益確認,我們將公司2015年每股收益預測從0.48元上調至0.55元,維持2016年每股收益預測0.73元不變,維持買入評級。
支撐評級的要點
出售參股公司萬達期貨,增厚15年每股收益15%:萬達期貨為三全食品於12年11月以6,097.74萬元參股投資的公司。本次股權轉讓將帶來投資收益3,857.64萬元,扣除25%所得稅,預計本次交易將增加稅後利潤2,893.23萬元,即最終增厚每股收益0.072元。本次交易預計將在證監會批復後4個月內完成股權交割,按照會計處理原則,預計投資收益確認將在明年1或2季度,因此本次投資收益將影響明年利潤,按照15年每股收益0.48元的預期,預計本次交易將增厚明年每股收益15%至0.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