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yahoo(雅虎)公司的最大股東是誰詳細點。。
美國yahoo(雅虎)公司的最大股東是楊致遠。
楊致遠(英文名:Jerry Yang),於1968年11月08日生於台灣,全球知名互聯網公司雅虎(Yahoo!)的創始人,原首席執行官。1994年與大衛·費羅創辦全球第一入口網站雅虎,2012年1月18日,楊致遠辭去雅虎公司董事和所有其它職務。
在美國,「百人會」由100多位出類拔萃的華裔美國人組成,這其中,祖籍湖北的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被譽為「世紀網路第一人」,堪稱企業家代表。中國情結濃厚的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的互聯網後來人。
(1)美國雅虎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楊致遠是在1997年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遇見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的,這對雅虎來說是一次偶然的見面——楊致遠之後以10億美元以及部分亞洲資產換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在這之後的十年,雅虎從最初這項投資中賺到了數十億美元。
「現在回想起來,馬雲會成為我的向導,這是幾率多麼低的一件事情啊。」楊致遠說,「鑒於我當年投資阿里巴巴的時機,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一個人。」
楊致遠與大衛·費羅(David Filo)於20世紀80年代相識於斯坦福大學,兩人在1994年創建了第一個網頁內容目錄。最初雅虎的名字是「傑瑞與大衛的萬維網指南」。他最終在2012年離開了公司(之後雅虎被Verizon收購),然後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AME Cloud Ventures。
『貳』 雅虎股票問題
1995年4月Sequoia投資雅虎近200萬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風險資本投資者,也是唯一的風險資本投資者。在Sequoia的資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8月,公司出現資金短缺,他們開始了4000萬美元的集資活動,路透社和軟銀成了夥伴。其中軟銀買下5%的股權,使雅虎走向了新階段,並開始共建雅虎日本網的計劃。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雖然它的兩大對手Lycos、Excite已搶先上市,但這一天仍被評為「華爾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價13美元。但交易狂熱,平均每小時轉手6次之多,一度飆升至43美元,最終以33美元收盤。雅虎市場價值達到8.5億美元,是「紅杉資本」投資時的200倍。創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記錄。
1997年,雅虎收入6700萬美元,虧損2300萬美元。從賬面上看,這完全是一個失敗的公司。但是在互聯網上,它卻是最大的明星。市場價值超過網景,升至28億美元。1997年第三季度,雅虎的市場價值首次超過瀏覽器大王網景。
一九九八年二月,軟體銀行以四億一千萬美元脫手雅虎2%的股票,凈賺三億九千萬美元,當年以一億美元購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只剩28%仍值八十四億美元。
1998上半年 ,每個月至少有3000萬用戶訪問 Yahoo!, 每天瀏覽下載量達到1億頁!
1998年《福布斯》雜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楊致遠以10億美元的財富躍居第16位,超過了冠群CEO王嘉廉,成為高科技中的華人首富。
1999年4月,形式凈收入為2,510萬美元,收入為8,610萬美元。公司仍然保持強勢增長。
1999年,楊致遠和費羅已成為網路媒體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場價值高達390億美元,而楊致遠的紙面財富達到75億美元。
瀏覽量從1998年12月份的平均每日1.67億增加到2.35億,增幅達41%,同時注冊用戶數量從3,500萬人增加到4,700萬人。2月份用戶增長率是前十名網站中最好的,並且是整個網路平均增長率的兩倍。
1999年9月,中國雅虎網站開通。2005年8月,中國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
『叄』 雅虎是在什麼時候上市的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
1994年1月:在斯坦福大學上學的楊致遠和大衛·費羅開發了「楊致遠的WWW指南」(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網站。
1994年4月:「楊致遠的WWW指南」改名為雅虎(Yahoo)。
1995年3月:雅虎公司成立。
1996年4月:雅虎上市,首日收盤價為33美元。
1997年至1999年:雅虎收購了Four11、Viaweb、Yoyodyne Entertainment、Geocities和Broadcast.com等一系列公司。
2000年1月:雅虎股價創下47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2001年1月:雅虎斥資4.36億美元收購招聘網站Hotjobs。
2001年3月:CEO蒂姆·庫格(Tim Koogle)下課。
2001年4月:特里·席梅爾(Terry Semel)被任命為CEO。
2002年12月:雅虎收購互聯網搜索引擎Inktomi。
2003年7月:雅虎收購搜索引擎Overture。
2004年3月:雅虎發布自主搜索引擎。
2005年3月:雅虎收購照片分享服務Flickr。
2005年8月:雅虎以10億美元收購阿里巴巴40%股份。
2007年6月:楊致遠二度出山,取代西梅爾出任CEO。
2008年2月:微軟出價446億美元收購雅虎。
2009年1月: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出任雅虎CEO。
2011年9月:巴茨下課。
雅虎(Yahoo!,NASDAQ:YHOO)是美國著名的互聯網門戶網站,也是20世紀末互聯網奇跡的創造者之一。其服務包括搜索引擎、電郵、新聞等,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超過5億的獨立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一家全球性的網際網路通訊、商貿及媒體公司。2012年4月4日美國雅虎公司宣布將裁員2000人,約相當於雅虎全球員工數量的14%。2013年5月,雅虎宣布將收購微博服務Tumblr。
基於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美國的協議,中國雅虎將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於2013年9月1日零時起,不再提供資訊及社區服務。原有團隊將專注於阿里巴巴集團公益事業的傳播。
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網際網路導航服務的網站,總部設在美國加州聖克拉克市,在歐洲、亞太區、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國均設有辦事處。
雅虎是最老的「分類目錄」搜索資料庫,也是最重要的搜索服務網站之一[1] ,在全部互聯網搜索應用中所佔份額達36%左右。所收錄的網站全部被人工編輯按照類目分類。其資料庫中的注冊網站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質量都非常高。2003年3月,雅虎完成對Inktomi的收購,成為Google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有英、中 、日、韓、法、德、意、西班牙、丹麥等 12種語言版本,各版本的內容互不相同。提供目錄、網站及全文檢索功能。目錄分類比較合理,層次深,類目設置好,網站提要嚴格清楚,網站收錄豐富,檢索結果精確度較高。[2]
2015年雅虎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廣告公司」。
『肆』 雅虎360在美國股票代碼數字是多少
在美國不是代碼數字,而只是代碼,一般是由幾個英文字母組成的。應該雅虎360這家上市公司,可能是奇虎360吧,在美國的代碼是QIHU。
『伍』 2011年,阿里巴巴和雅虎之爭
2009年互聯網發生了一件關於信用的大事
2009年6月份的時候,阿里巴巴集團分兩次把支付寶的股權轉移到了一家名為「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企業。而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正是馬雲,他握有80%的股份,另外20%的股份則在一個叫謝世煌的人手中。也就是說支付寶這部分的資產被兩次轉移到了馬雲的私人公司去了。當時股權轉讓的總金額是3.3億人民幣。而當時阿里巴巴的倆大股東分別是雅虎和軟銀,一共占將近70%馬雲這樣做等於私自轉移了大股東資產
當2011年5月這件事情爆出以後。雅虎的股票在一個禮拜內下跌了6%。一些雅虎的美國股東起訴雅虎,控告雅虎沒有起到一個大股東對阿里巴巴的監管責任
雅虎方面很生氣。迅速找阿里巴巴談判
阿里巴巴給出的解釋是:支付寶是一個第三方的支付工具,是一個金融產品,而這部分國家是要監管的,是不允許外資參與的。因此如果阿里巴巴不把支付寶轉移到馬雲手下。那麼支付寶就將是一個非法產品
當事情爆出的時候,阿里巴巴已經把「生米煮成了熟飯」況且執意反對無非也就是下線支付寶。雅虎方面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同時馬雲方面又提出願意給予補償。所以雙方又坐在談判桌上進行了談判
最後到了2012年5月,阿里巴巴和雅虎之間達成了談判結果,阿里巴巴宣布用63億美金的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金的新增優先股,加在一起也就是71億美金的資產,回購雅虎手上的一半,也就是20%的阿里巴巴的股權。同時雅虎承諾,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阿里巴巴可以同IPO的價格再回購雅虎手上50%的股權
2005年,雅虎投資10億美金+把雅虎中國送給阿里收購阿里35%的股份,
瑞銀曾經幫雅虎做過一個統計,在11年間,雅虎投資阿里巴巴所獲得的資產收益,年復合增長率是55%,就是說雅虎當年投的這筆錢,每年都升了55%,那麼11年下來就是幾何級的增長。而到2011年左右,因為在美國市場受到了谷歌、Facebook等公司的擠壓和壓迫,雅虎在美國地區慢慢地失威了。有人算過一個賬,雅虎現在在阿里巴巴所擁有的這些股權的價值,和雅虎的總估價基本上是對等的。也就是說,雅虎除了阿里巴巴這部分股權以外,其他所有資產幾乎可以歸零了
『陸』 如何使用 Yahoo,Finance stock API 獲取股票數據
有三種方法獲得數據,具體如下:
1、通過API獲取實時數據
請求地址:http://finance.yahoo.com/d/quotes.csv?s=<股票名稱>&f=<數據列選項>
具體參數:
s – 表示股票名稱,多個股票之間使用英文「+」分隔如:」XOM+BBDb.TO+MSFT」,表示三個公司的股票:XOM,BBDb.TO,MSFT。
f – 表示返回數據列,如」snd1l1yr」。更詳細的參見雅虎股票 API f 參數對照表。
2、通過API獲取歷史數據
請求地址如下:http://ichart.yahoo.com/table.csv?s=<string>&a=<int>&b=<int>&c=<int>&d=<int>&e=<int>&f=<int>&g=d&ignore=.csv
具體參數:
s – 股票名稱
a – 起始時間,月
b – 起始時間,日
c – 起始時間,年
d – 結束時間,月
e – 結束時間,日
f – 結束時間,年
g – 時間周期。
例如: g=w, 表示周期是「周"。d表示「日」(day),w表示「周」(week),m表示「月」(mouth),一定注意月份參數,其值比真實數據少1。如需要9月數據,則寫為08。
3、通過API獲取深滬股票數據
雅虎的API是國際性的,支持查詢國內滬深股市的數據,但代碼稍微變動一下,如浦發銀行的代號是:600000.SS。規則是:上海市場末尾加.SS,深圳市場末尾加.SZ。
『柒』 請教多倫多股市中雅虎公司的股票代號
Yahoo不在多交所上市,所以在`多倫多股市`是找不到yahoo的。Yahoo在美國上市的(Nasdaq),代碼:yhoo. 查看原帖>>
『捌』 阿里股價飆升推漲雅虎股價創十七年來新高原因是什麼
阿里股價飆升推漲雅虎股價創十七年來新高原因是什麼?
據國外財經網站MarketWatch北京時間6月9日報道,雅虎的投資者可能會對雅虎推遲剝離其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大量股份持寬容態度,因為這家中國電子商務巨頭的樂觀營收預期,推漲雅虎股價達到了自2000年以來的最高點,並使其市值增加了60多億美元。
與IPO時的68美元開盤價相比,目前阿里巴巴的每股美國存托股份價格漲幅已超兩倍。截至目前,今年以來阿里股價已飆升了62.1%,雅虎股價則上漲44.1%,而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公司的股價上漲了34.7%。今年以來,標准普爾500指數漲幅為8.7%。
此外,雅虎周四表示,其股東已經批准了與Verizon的交易,預計該交易將在2017年6月13日完成。屆時,雅虎將改名為Altaba。另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在雅虎並購交易完成後,Verizon將合並雅虎和AOL業務,並削減2100個工作職位。
『玖』 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東雅虎,近些年為何消失不見了
阿里巴巴如今已經是影響中國,乃至影響世界的互聯網巨頭了,所以它的一舉一動,特別是股權變動信息,尤其引人注目。
在大眾的一貫認知里,阿里巴巴是一家被外資控股的公司,它的第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第二大股東是美國雅虎,雙方持股合計超過60%。
然而,近些年來,作為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東雅虎,卻為何消失不見,鮮少被人提及了?
在這其中,到底有著怎樣曲折離奇,不為人知的故事?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1994年,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在美國創立了雅虎互聯網導航指南,這是現代互聯網門戶網站的雛形。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楊致遠與大衛·費羅不僅在門戶網站的資料庫上有了一定基礎,而且在如何運營公司上,也有了一些想法。
於是在1995年,他們兩人正式注冊成立了雅虎公司。1996年,雅虎公司在華爾街上市,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持,於是楊致遠與大衛·費羅在門戶網站的市場上進行大舉拓展。
在第一季度拓展結束時,雅虎就以成倍的訪問量優勢,完敗其餘對手;在第二季度結束時,雅虎網站每天有200萬以上的互聯網用戶造訪,而每天的累積訪問次數更是達到了1400萬次。
可以說,在1996年年末的時候,雅虎公司就已經奠定了它在門戶網站的領導地位。
而在1997年,雖然全年雅虎公司營收總額達到6700萬元,但因為公司尚在拓展時期,因此虧損了2300萬元。
沒能賺到錢雖然是個遺憾,但當時投資商都知道雅虎的潛力強大,於是將它的估值提升到了28億美元。
雅虎公司就是通過大量的初期投入,使得雅虎網站的訪問量呈幾何模式增長的。
到1999年的時候,雅虎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了390億美元,而楊致遠的賬面財富則達到了75億美元。與此同時,雅虎公司將市場逐漸推向了全世界。
1999年9月,中文版的雅虎網正式開通。與雅虎公司的英文網站一樣,雅虎網也是以門戶網站為主要經營業務,並且在中國逐漸占據了大量市場。
當時的門戶網站市場還不像後來那樣被幾大門戶網站瓜分,因此,雅虎這個帶著外國基因的舶來品,在中國受到了很多用戶的歡迎。
2003年,雅虎中國收購了提供中文上網服務的3721公司,從而大舉拓展了自己的市場。
在之前,雅虎中國主要集中在門戶網站領域,也就是如同現在的網易首頁以及新浪首頁一樣,做的主要是分類鏈接。
而通過收購3721公司,雅虎把業務拓展到了搜索引擎領域。 就這樣,雅虎公司的業務集中在門戶咨詢、門戶導航以及3721的搜索服務上。
但雅虎公司這個血統明顯不純的外來者,在中國有著很大的劣勢——在與網易、搜狐、新浪進行門戶資訊以及搜索競爭上,優勢明顯不足。
雖然雅虎中國在2004年率先推出了總體容量高達1G的電子郵箱,但仍然沒能在與中國本土的幾大門戶網站競爭中占據優勢。
2005年,遠在美國的楊致遠以及雅虎總公司,在再三權衡下,與阿里巴巴達成了換購協議—— 雅虎公司用雅虎中國以及10億美元,換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
此時的雅虎,對中國的電商新秀阿里巴巴,可以說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們看看這時候阿里巴巴公司各股東的持股比例就知道了。
此時雅虎在阿里巴巴持股高達40%,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股東;
早先投資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日本軟銀,此時已經退居第二,持股比例為 29%;
至於馬雲,蔡崇信等管理團隊,其持股比例合計,則是剩下的31%。
由於馬雲和雅虎此時的CEO楊致遠關系很好,所以作為第一大股東的雅虎十分信任馬雲,便將5%的投票權直接轉讓給了馬雲團隊。
而馬雲團隊也因此憑借36%的最大投票權,成功地控制了阿里巴巴。
在以後的較長一段時間里,雅虎都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對阿里巴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2009年,號稱為「矽谷女王」的卡羅爾·巴茨 (carol Bartz),被正式任命為雅虎的新一任CEO。在雅虎內斗中失敗的楊致遠,則被閑置了起來。
先前,馬雲憑借和楊致遠良好的私人關系,得到了雅虎5%的投票權,因此可以成功控制阿里巴巴;但此從卡羅爾·巴茨出任雅虎CEO之後,情況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卡羅爾·巴茨和楊致遠不同,與馬雲的關系處理得並不好,所以也並不太相信馬雲團隊。她多次與馬雲在重大事項上發生爭執,甚至一度威脅要收回轉讓給馬雲團隊的投票權。
馬雲在那幾年也一直如坐針氈,處境非常艱難。他深刻地明白,如果不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阿里巴巴的後續發展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因此,深謀遠慮的馬雲,一直在策劃著一項重大的行動。
這項行動,就是後來爭議頗多,讓馬雲被投資界罵得狗血淋頭的「支付寶拆分事件」。
2010年6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支付服務市場 健康 發展,規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行為,防範支付風險,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對具有外資背景的網路支付機構做了嚴格的限定。
說簡單點,也就是說,如果支付寶是被阿里巴巴全資控股的話,因為阿里巴巴外資佔比較大,是不會被批准支付牌照的,而支付寶也無法在中國境內順利運行。
事情發展到這個節骨眼上,馬雲和蔡崇信一致決定,要將支付寶內資化。
於是,在通過多項操作後,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拆分,把支付寶的股權轉移到自己名下的純內資公司「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現了國內企業100%控股。
但是問題在於,由於此時的雅虎CEO卡羅爾巴茨與馬雲管理團隊交惡,所以馬雲的這種股權轉移行為並沒有得到董事會的同意和批准,在法理上,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後來,馬雲管理團隊與雅虎展開了長達幾個月的談判。
在談判中,馬雲指出,如果支付寶不內資化,將不能順應中國政府的監管,也不會獲得支付牌照。
如果支付寶無法在中國境內運行的話,淘寶以及阿里巴巴的整體電商業務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這樣大家都將會得不償失。
雅虎基於這一現實狀況的前提下,最終也不得不屈服。
並且雙方簽署協議,支付寶必須繼續為阿里巴巴提供服務,並且在支付寶上市時提供其市值的37.5%作為經濟補償。
這,就是著名的「支付寶拆分事件」。
在這次事件中,雅虎可以說是被馬雲團隊結結實實擺了一道。所以雅虎對馬雲以及阿里巴巴的安全感逐漸喪失,並在後續的時間里,不斷地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以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新增阿里巴巴集團優先股,回購了雅虎手中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股份的一半。
雅虎因此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減少,其對阿里巴巴的影響力,也因此進一步降低。
2014年,馬雲在美國紐約敲響了上市鍾,阿里巴巴正式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根據阿里巴巴提供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時,日本軟銀持股增長到了 34.4%,取代雅虎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而曾經作為第一大股東的雅虎,此時卻退居到了第二大股東的位置,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減少到了 22.6%。
雖然此時的雅虎,已經沒有了早期對阿里巴巴的強大影響力,但作為第二大股東,仍然是不可小覷的。
在雅虎不斷減持阿里巴巴股份的過程中,與此同時,雅虎自身的發展卻是舉步維艱。
谷歌,臉書等一眾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互聯網公司紛紛崛起,給雅虎造成了強大的外部競爭壓力。
而雅虎本身也是昏招迭出,1998年錯過收購谷歌,2006年錯過收購臉書;2008年微軟出資446億美元收購它,竟然也被雅虎拒絕。
2013年,雅虎因為財政困難大量裁員;2014年,雅虎因為重大漏洞導致用戶隱私被泄露,這更是讓雅虎的用戶大量流失。
雅虎從2000年的千億美元市值一路下跌,到2017年美國通信公司Verizon以48億美元收購了雅虎互聯網核心業務,這個價格幾乎是微軟當年給出的收購價的十分之一。
曾經的一代互聯網巨頭,最後卻以低價賤賣的方式,成為了別人的子公司,這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到了2019年9月的時候,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已經被減持到僅0.2%左右了。
而到了 2020年7月,根據阿里巴巴的年報數據顯示,馬雲持股4.8%,蔡崇信持股1.6%,軟銀持股24.9%,雅虎則已經不在披露范圍內,完全退出阿里巴巴主要股東名單了。
早期的雅虎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後來退居為第二大;而直到如今,它已經退出了阿里,不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
雅虎作為世界著名的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的重要股東之一,如今卻落得個這樣的下場,這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實事求是地講,這其中雖然有很多外部原因,比如馬雲的套路,谷歌,臉書的激烈競爭等;但從本質上來說,還是雅虎自身的問題更大。
各位朋友,你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各抒己見,踴躍評論。
『拾』 雅虎股票的市值
2000年,雅虎市值曾一度超過1250億美元。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
而現在的市值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