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里巴巴被美證監會列入「預摘牌」名單,股價跌超11%!這是為何
首先阿里巴巴在美首次公開募股是當時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截至收盤,阿里巴巴市值為2366.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9萬億元),較年底的市值高點縮水了70%以上。中概股入榜其實只是美國監管機構執行公司責任法案的例行程序。只有連續三年被SEC認定為使用未經PCAOB審查的審計機構出具年度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才會從美國交易所退市。
要知道的是許多投資者已經在評估阿里巴巴的潛在風險,包括利潤風險、馬雲退休的影響以及中國正在進行的防疫風險,情況不容樂觀。消息傳出後,阿里巴巴股價當天下跌11%。阿里巴巴連續第三周延續跌勢,股價單月重挫16.8%,截至當地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僅為93.10港元,總價跌破2億港元,年跌幅超過50%。
⑵ 晶元股暴跌,市場對美國「晶元法案」投出否定票,你怎麼看
自從美國出台了晶元法案之後,市場上晶元股就存在著暴跌的現象,可以看出市場對美國出台的晶元法案投出了一定的否定票。從美國出台的新編法案中可以看出,美國試圖通過一定的資金投入來增強自己國家關於半導體以及各種科學方面的研究證證,美國現在的科技能力。對於美國的這種想現在市場經濟的直接干預,帶有濃濃的挑釁意味,所以在這法案出台的時候,美國的眾多股票特別是關於晶元的股票,就存在暴跌的現象。
美國的晶元法案一經出台,眾多國家都存在紛紛反對的現象,特別是對於一些網友來說,這個晶元法案的出台是對美國技術能力的一種直接幫扶的現象,但是美國如今晶元股票暴跌的這種現象,也就意味著全世界人民的一種態度,雖然美國可以出台自己的法案,但是也無法阻止人們的這種集體趨勢。
⑶ 晶元法案落地,美國晶元股慘跌,本來利好的事為什麼會暴跌呢
晶元法案落地,美國晶元股慘跌,本來利好的事會暴跌的原因:
國內半導體的設備機會在這個時候得到了促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在晶元技術上得到突破,生產出大量的晶元不再依賴於美國的進口。只有自身的本領強了,自身的條件好了,我們才能夠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遠。我們可以看到股價的大跌與《晶元和科學法案》的出台有著密切的關系。
⑷ 為何美國簽署晶元法案,反而美股晶元股暴跌,這不是應該利好美晶元股嗎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晶元和科學法案》,對美國晶元的銷售等行業進行大范圍的投入以及管理。但同時導致了晶元這些半導體行業的股票暴跌,其實這只是暫時的現象,美國簽署法案也是為了提高美國政府自身晶元產業的升級管理,加速自家國家在晶元這種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市場銷售余額並未達到也就導致了如此這種現象,但是這種產業法案一旦建成節奏導致了以後,美國的晶元產業不僅僅是私人交易了,已經涉及到了國家層面。這就導致美國以後對於新晶元的銷售能力,可能會在某些程度上大范圍下降這種自由貿易的破壞行為讓美國晶元的產業需求也在下降。產業需求的下降也就導致了美國晶元的生存壓力以及市場體量的下降,讓美國晶元這個行業的進步范圍也在不斷的縮小,所以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對美國晶元股份的有利現象。
⑸ 2018年美國制裁中興事件,A股中股票中興通訊幾個一字跌停板
根據數據顯示,是七個跌停一字板,還有一個是有波動的不算入!
望採納,謝謝
⑹ 美國晶元股暴跌1000億美元,引起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晶元股暴跌1000億美元,引起暴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知道,投資者投資股票看的是預期,對企業未來的經營盈利預期越高,價值越高,美國晶元股票暴跌,說明投資者長期不看好晶元企業的盈利,我們知道,任何產品最後都是要給人用的,缺少了市場,產品的商業價值就失去了,美國的晶元公司就像一個開飯店的,他們定製不同的套餐,等待不同的客戶上門消費,由於美國的政策調整,會讓它的顧客數量大減,尤其是中國的市場份額,14億人的消費潛力,放到哪個國家都是一股消費颶風,只要是認真做事的企業,在中國消費者面前,都能獲得成功,只是遲早的事。
美國當局還威脅對位元組跳動的TikTok和騰訊的微信實施禁令,並批准對華為的新制裁,這種制裁從短期看會影響中國企業的經營,但是從長遠看,美國也會失去中國的市場,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被它佔了,搬石頭砸自己腳也是很正常的。
⑺ 華為晶元斷供後蘋果等美國高科技公司股價大跌,兩者有什麼聯系嗎
因為美國的中高層精英們清楚的知道美國政府對於華為的打壓是不正義的,是一種玩不起就破壞規則的舉動,他們害怕中國的報復,在他們的邏輯思維裡面中國會和他們一樣,用相同的手段予以還擊。
01、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其實早在美國正式禁止對華為晶元的供應落實之前的兩天,美國科技股的股價就開始暴跌了,其中跌的最多的當然是蘋果,至於為什麼會暴跌呢?原因很簡單和華為被制裁有著直接的關系。
所以不必要太生氣,你看華為都沒有太生氣,它也在努力,它沒有太多的抱怨,一直在默默的前行,讓我們一起加入沉默者的道路吧,很多時候,沉默的前行才是最好的辦法。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⑻ 中興通訊為啥跌那麼狠
中興通訊跌那麼狠的原因有:
一、中興通訊去年漲幅較高,透支了今年的漲幅。中興通訊在貿易戰前股價一直呈現緩慢爬坡上漲走勢,股價漲到了40元以上,被美國制裁後股價一度跌到了11元。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興通訊重回正軌,股價不僅回到了貿易戰前,而且一度創新高上漲到了56元,這種短時間內遭受利空但受益於行業高度景氣的公司,股價上漲會提前透支未來漲幅,只要公司財務不及市場預期,股價就會先跌為敬,回吐之前透支的漲幅。
二、5G應用不及預期,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影響。我們都知道2019年被稱為是5G元年,這一年工信部發放了5G商用牌照,比業界預期提前了一年。本以為5G商用進程會提前到來,各行各業迎來百花齊放,可事實是5G商用牌照的發放並沒有使5G商用加速,反而5G進程比預期更慢。這個慢不僅僅體現在基站的建設上,5G手機的普及率也遠遠低於預期,雖然5G用戶依然保持高增長,可受制於5G手機的價格,很多個人用戶換了5G手機也沒有換5G套餐,導致5G應用不及預期,5G應用不及預期導致中興通訊業績不及預期,股價自然不會上漲。
三、國產替代進程緩慢,科技企業舉步維艱。貿易戰以來,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持續打壓以華為,中興為首的我國科技企業,目的就是不允許我國高科技企業佔領科技領域制高點。在科技領域,我們已經取得了部分成就,5G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在晶元,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細分領域,我們還是受制於人,很多高科技零部件都需要進口,關鍵技術還容易被卡脖子。雖然我們有廣闊的消費市場,但是部分核心技術沒有掌握,很多技術與國外科技企業存在代差,中興通訊做為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其供應鏈遍布全球,只要受到外部打壓,其市場地位和份額很容易被擠壓,這也是中興通訊的一大潛在隱患。
⑼ 美股暴跌拜登發聲原因
徹底失控了,拜登連夜發聲,美國5月通脹數據披露,再次引爆市場,消費者信心崩了!受此影響,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跌880多點,歐洲股市也出現大跌,就算是多日連續上漲的國內A股,也不得不擔心,會不會被美國帶下水,究竟5月份美國通脹情況如何呢?為什麼會引發股市出現暴跌呢?對中國股市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來一探究竟!
周五下午,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一舉擊碎了市場對於美國通脹指數已經見頂的預期,5月美國CPI達到了8.6%,高於市場預期的8.3%,同比和環比都仍在上漲通道中,更是刷新了從1982年以來的通脹記錄,在通脹數據的組成中,能源、食品和住房價格的漲幅最大,5月份,美國食品價格單月上漲超過10%,一加侖的汽油價格漲到了4.99美元,較一年前翻了倍,要知道,美國人是人均一部車的配置標准,這么高的油價,一般家庭真的承擔不起。
美國政府對通脹的控制不及預期,引發了股票市場的恐慌,當日,美國三大指數再次遭受暴跌,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跌幅2.7%,納斯達克指數收跌3.52%,標普指數跌幅達2.91%,就連拜登也不得不出來打包票,表示將盡一切辦法來壓低美國物價。我們都知道,消費者價格指數就是通脹水平,這個指數越高,意味著一個國家內部的物價上漲越嚴重,那麼,為什麼在市場看來,通脹水平這個指標,威力會這么大呢?
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美國的這一輪通脹是怎麼形成的。我們都知道,在特朗普還是美國總統的時候,為了應對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美國採取的是無底線的放水政策,所謂放水,就是通過改變國家的貨幣政策向市場釋放流動性,讓因為疫情影響出現困難的企業和老百姓得到銀行和政府的資金,來度過危機。
簡單來說,美國為了放水,幹了三件事情:首先,大量發行美國國債,向其他國家借入美元。到今年3月底,美國發行的國債規模超過30萬億,就算是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對比,規模都多出了好幾倍;第二,降低國內的銀行基準利率,讓老百姓幾乎可以沒有成本地從銀行等金融機構拿到現金。從2020年3月16日開始,美國聯邦基礎利率就已經降到了0%到0.25%,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幾乎沒有利息,但是從銀行貸款又幾乎沒有成本,這種情況之下,誰還會把錢存起來呢?這些還不夠,美國還通過派發現金支票的形式,把現金送到了老百姓的手裡。僅僅是2020年3月份,美國派發的現金就達到了5000億美元,按照美國的人口數量來計算,每一個成年人差不多可以拿到2000美元的補貼。
如果你覺得放水政策是給老百姓的福利,那你就太天真了,在一波操作之後,無底線放水政策的後遺症就開始出現了,而最後買單的人恰好又是美國人民。美國的老百姓很快發現,自己手頭的錢雖然多了,但是每個月反而更加不夠花了,商店裡的食品、日用品,乃至房子都在不斷漲價。
我們都知道,市場當中的商品如果沒有明確的增長,市場上的貨幣增加了之後,很快就會導致商品價格的上漲,放水之後的美國,市場流動性泛濫,但市場上的商品供應並沒有增加,還因為俄烏戰爭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能源、糧食的供應甚至比之前更加緊張,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美國的物價就好像坐上了電梯,蹭蹭蹭直往上走。根據美國國內的調研數據顯示,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居民當中,六成以上的人是月光族,什麼概念,月入十萬人民幣仍然不夠花。作為所謂的民主國家,老百姓被物價上漲折磨,當然對拜登政府很有意見,而這些意見都會反映在美國老百姓的選票里。
今年11月,美國將舉行中期選舉,拜登政府能不能在這次選舉當中贏得多數選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拜登能不能在11月份之前,把美國國內的通脹數據給壓下去。實際上,拜登本人在今年初就已經明確了,他現在最大的任務,既不是恢復和發展美國的經濟,也不是制裁俄羅斯,而是壓住美國國內的通脹水平。與其說投資者是擔心通脹越演越烈,不如說,他們真正擔心的是,美國政府為了壓制物價上漲,可能會採取一系列措施,而這些措施,可能對股票市場和國內經濟產生負面的影響。
那麼,為了應對通脹,美國會怎麼做呢?這個問題得分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來講。內部相對來說很明確,擴大供應量,回收市場的流動性。經濟學領域對全世界所有國家曾經做過一個分類,大致可以分為資源型國家、製造業國家和消費型國家三種類型,我們國家是典型的製造業國家,美國就是最大的消費型國家。
什麼意思,美國國內以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為主,大量的消費品要從中國、東南亞、印度等製造業國家進口,而俄羅斯、巴西等資源稟賦比較好的國家,又為製造業國家和消費型國家提供了能源。因此,要擴大供應量,美國人首先要確保他從國外進口工業產品和能源的路徑是暢通的,並且,最好能把進口產品的價格給壓下來。這也是最近為什麼頻頻傳出要取消我國進口產品關稅的原因了,你以為他們是為了我們好嗎?他們是為了拯救自己。
除了保障進口,拜登還將矛頭對准了全球的大型石油公司。在俄烏戰爭之後,全球的能源和糧食價格漲了好幾波,美國人也深受其害,甚至有不少美國人已經向自己的公司申請居家辦公,理由不是因為新冠疫情,而是因為油價太高,開車到公司上班的油費成本太高了,無力支付。本周五通脹數據一發布,美國總統就將矛頭指向了美國國內的石油公司,他批評埃克森美孚等巨頭利用供應短缺獲取巨額利潤,要求這些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石油價格。
除了要確保國內的進口產品和能源的供應,美聯儲的加息,又像開了一台抽水機,把之前放的水,不斷地往回抽。今年3月份,美聯儲宣布將美國聯邦基礎利率上調25個基點,5月的CPI數據公布後,市場普遍擔心的是,美聯儲將採取更加激進的加息策略,6月中旬,也就是下周,美聯儲即將再次召開議息會議,市場預期,6月的加息幅度可能將達到50個基點甚至75個基點。超預期的加息,使市場上大量熱錢都進入了美國金融機構,美國的企業和老百姓看到市場利率上去了,會降低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同時更加願意把錢存到銀行,這樣一來市場的流動性就降下來了。
可是,要知道兩年前,特朗普放水是為了保經濟,保民生,這一波加息之後,企業不想去擴大再生產,老百姓不想消費了,說白了,美國的經濟還沒有從新冠疫情的影響當中回過神來,又被潑了一盆冷水,拜登政府要給經濟降溫,影響最大的,自然是美國的股市。說到這里,大家大概就知道了,為什麼美國通脹居高不下,美國的股市就會跌跌不休了,簡單來說,只要有通脹,加息就停不下來,一加息,美國股市的流動性就會被抽掉一大波,經濟也要跟著降溫,股市不跌才怪了。
不過,市場的擔心到這里並沒有結束,除了美國國內會有動作之外,同樣地,美國在國際上也不會消停。既然美國國內老百姓已經民怨沸騰了,美國政府當然會想,怎麼著也得在國際舞台上整出點事情來,把國內尖銳的矛盾轉嫁出去。因此,大家只要去看美國的歷史就知道了,只要是美國國內不太平的時候,必然要在國際舞台上搞點動作,就最近來說,美國一方面拉著歐洲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制裁,一方面拜登積極出訪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就是最好的證明,說白了,美國一家亂不合適,全世界跟著一起緊張才正常。
一方面是國內通脹居高不下,美國經濟面臨著降溫與衰退,另一方面國際形勢也更加動盪,到處都可能飛出黑天鵝,投資者自然有了避險情緒,因此,除了美國股市之外,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股市也出現了大幅的下跌。說到這里,大家恐怕會擔心,6月13日國內股市開盤,是不是也會被拉下水呢?
這個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實際上,過去的這一周,國內股市走出了獨立行情,就在周五美股暴跌之前,A股股市出現大漲行情,上證指數上漲1.42%,深證成指收漲1.90%,創業板指的漲幅更是達到了2.25%。以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一些板塊出現強勢反彈,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今年3月份宣布停產燃油車之後,國內新能源龍頭企業比亞迪,股價出現強勢反彈,到6月10日收盤,比亞迪公司的市值已經突破了1萬億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全世界市值規模第三大汽車企業,排在比亞迪前面的分別是美國的特斯拉和日本的豐田,連大眾、福特等老牌汽車企業,也都被比亞迪給趕超了。
國外股市陰雨綿綿,A股卻風景獨好,下周又遇到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不得不承認,A股也面臨著不小的回調壓力,畢竟這一個月,很多資金在國內的股票市場當中都有了一定的漲幅,面臨著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很多機構很有可能選擇短暫出逃進行避險。
不過,大家不用太過於擔心,短期的波動不改變長期向好的趨勢。因為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目前處於不同的周期當中,美國在加息,我們國家在降息,就是最好的說明。綜合來看,在A股4月出現大跌,風險獲得一定程度的釋放之後,市場底或許已經出現,美股加息是個重要的外部因素,但無法決定A股的走勢,我們更加應該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以來,國家為了恢復和發展經濟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是否已經出現了預期的效果,這或許才是影響下一個階段A股走勢最根本的因素。
⑽ 拜登簽署《晶元和科學法案》後,美晶元股「崩了」!啥情況
因為我們中國也對此採取了一定的行動,不能光美國對我們不友好,即使美國缺少了我們中國,他們也好不到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