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港股科技股票龍頭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港股科技股票龍頭

發布時間: 2022-12-25 13:34:08

㈠ 科技股迎新一輪起點 龍頭公司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1

半導體設備:

進口替代進程加快

美國部分半導體設備製造商發出信函,要求中國國內從事軍民融合或為軍品供應集成電路的企業,不得用美國清單廠商半導體設備代工生產軍用集成電路,同時「無限追溯」機制生效。華泰證券分析師王林認為,該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對海外設備企業的依賴度仍然較高。在國際貿易摩擦持續和技術競爭較為激烈的環境下,設備自主可控需求將更加迫切,初步具備進口替代能力的本土半導體設備龍頭發展有望進一步加快。

雖然海外新冠疫情的擴散或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景氣度及設備需求帶來一定不確定性,但中國大陸正處於晶圓產能擴張的 歷史 機遇期,逆周期投資為本土設備需求提供了較強成長韌性。王林表示,在國內新型基建投資發力背景下,5G、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產業有望加快發展,半導體設備作為核心底層硬體支撐產業亦將較為受益。相比於海外半導體設備企業,本土企業有望依託龐大的本土市場機遇逆勢崛起,2020年有望成為本土企業產品技術加快突破、收入及訂單較快增長的關鍵之年。

中銀證券分析師楊紹輝指出,工藝設備逐漸成為國內公司業績主要增長點,而精測電子、中科信、芯源微等的工藝設備在2019年前後獲得零的突破,凸顯半導體設備 國產化進程加快及全面突破趨勢。強烈推薦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萬業企業、長川 科技 、晶盛機電、精測電子等。

潛力股精選

中微公司(688012)細分領域領軍者

北方華創(002371)進一步加碼主業

公司主營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及精密元器件業務。現有四大產業製造基地,營銷服務體系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海通證券(港股06837)指出,2018年中國大陸市場設備投資額創 歷史 新高,達到128.2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投資區域,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設備投資將增長至170.6億美元,未來依然是全球設備投資的主要地區,中國集成電路裝備產業也將迎來一個「黃金時代」。公司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約20億元將投入「高端集成電路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高精密電子元器件產業化基地擴產項目」的建設,進一步加碼在高端集成電路設備領域的布局。

萬業企業(600641)進入離子注入行業

公司2019年積極深化戰略轉型、投入研發,離子注入機取得良好進展。廣發證券(港股01776)指出,集成電路領域,2019年凱世通的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遷機成功,順利進入離子注入晶圓驗證階段,標志著公司具備先進製程的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整機工藝驗證的能力,未來有望為全球先進製程邏輯、存儲、5G射頻、攝像頭CIS、功率半導體等不同應用領域晶元客戶提供離子注入工藝驗證服務。展望未來,凱世通在離子注入行業取得了較為良好的進展,未來有望持續迎來客戶和訂單突破。同時多因素助力國內迎晶圓建廠潮,凱世通有望持續迎來突破受益國產替代浪潮。

長川 科技 (300604)產品線持續擴充

公司是「02」專項晶元測試設備領域相關課題的承擔者,看好公司大力研發投入下產品線持續擴充帶來的增長前景。可以看到,公司測試機、分選機在核心性能指標上已達到國內領先、接近國外先進水平,且具備較高的性價比優勢;不斷豐富型號及產品線,尤其是數字測試機、探針台等高端產品的推出顯著提升了公司技術競爭力。開源證券指出,公司作為IC測試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大,新產品型號不斷推出、已有產品型號持續功能升級,以及STI優質資產的並表。看好公司大力研發投入下產品線持續擴充帶來的增長前景。

2半導體材料:

市場需求逐年提升

半導體材料是半導體產業基石。在集成電路晶元製造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用到相應的材料,材料質量的好壞影響最終集成電路晶元質量的優劣。由於其技術壁壘高,其出口政策的調整甚至能作為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行業人士指出,我國半導體材料佔全球市場比例約16%,且以封裝材料為主,晶圓製造材料佔比低於封裝材料。我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佔比較低,2017年國產半導體銷售額約281.7億元,其中國產封裝材料銷售額約116.4億元,國產化率29.3%。我國半導體材料的整體國產化率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在進口替代領域仍具有較大市場空間。此外,隨著我國本土先進製程推進以及存儲基地擴產,對半導體材料需求將逐年提升,給本土材料廠商帶來較大導入機會。

潛力股精選

安集 科技 (688019)拋光液國內唯一生產商

公司是國內拋光液唯一生產商,且拋光液具有全球競爭力。目前公司的拋光液產品已實現向中芯國際(港股00981)、台積電、長江存儲等國際一線晶圓廠供貨。在光刻膠去除劑領域,公司的產品也已經實現向中芯國際、長江存儲、三安光電等知名企業供貨。拋光液及光刻膠去除劑都有百億市場空間,目前公司體量還較小,未來成長空間巨大。深港證券指出,目前長江存儲已經開啟一期的產能擴張,一期目標產能10萬片/月,產能提升明顯。長江存儲是公司前五大客戶,長江存儲一期產能擴張,公司有望直接受益。而且長江存儲未來還有二期及三期,未來在長江存儲的帶動下發展空間大。

華特氣體(688268)進入集成電路領域

公司對前沿領域特種氣體較早進行了研發布局,並成功進入了大規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面板等領域客戶的供應鏈,形成了較強的先發優勢。光大證券(港股06178)指出,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面板等特種氣體的下游高端應用領域,積累了中芯國際、台積電、華潤微電子、華虹宏力、長江存儲等眾多優質客戶。尤其在集成電路領域,成功實現了對國內8寸以上集成電路製造廠商超過80%的客戶覆蓋率。公司募投項目將重點生產高純特種氣體,填補國內市場的空缺,加速特種氣體國產化的進程,打破外資氣體公司在中國的市場壟斷地位,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雅克 科技 (002409)掌握多個核心材料

公司打造半導體材料「平台型」公司,充分受益於半導體產業大轉移及國產化。2016年開始採用「並購+投資+整合」發展模式,積極轉型進軍半導體相關材料及設備行業,先後並購華飛電子、江蘇先科和科美特,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毛利率提升明顯,利潤和盈利能力重回上升通道。太平洋證券指出,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以及國內製造企業的突破,為上游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提供了條件,並帶來顯著拉動效應。公司打造半導體材料「平台型」企業,掌握多個半導體產業領域核心材料,受益於半導體產業向國內轉移,行業快速發展及國產化替代。

三安光電(600703)半導體產業深度布局

公司非公開募集70億元用於投入總投資金額約138億元的半導體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一期),主要投資於氮化鎵、砷化鎵、特種封裝業務、以及公共配套板塊。預計後續項目達產後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82.44億元,對應凈利潤19.92億元,將顯著增厚公司業績。國盛證券指出,公司作為化合物半導體龍頭企業,LED主業逐漸觸底回暖,且格局優化、強者恆強;公司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硅及濾波器等器件積極布局,卡位下一世代半導體製造領域,率先迎來產品突破和放量。公司深度布局化合物半導體,氮化鎵、碳化硅、砷化鎵同步發力邁入收獲期。

3

雲計算:

較快增長態勢將保持

雲計算產業鏈進入快速成長期,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全球雲計算領頭羊持續高速增長,基礎設施和下游放量同步。在過去很長時間,中國區阿里騰訊的需求增長一直快於全球龍頭。數據反映出整個雲計算行業高速成長的水平相當穩定,下游需求在基數放大的同時增速仍能保持,放量發展已經明確。

根據Gartner數據,2018年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363億美元,同比增長23.01%,增速相較201年小幅回落,但總體趨於穩定。預計2019年至2021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平均增速在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維持較快增長;到2022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美元。

潛力股精選

數據港(603881) BAT數據服務商

公司以批發型數據中心作為切入點,逐漸形成以批發型數據中心服務為主,零售型數據中心服務為輔的經營模式,同時還提供少量的數據中心增值服務。客戶方面,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依託阿里巴巴,隨後發展多家互聯網企業、雲計算服務商及企業等終端客戶,是國內少數同時服務於阿里巴巴、騰訊、網路三大互聯網公司的數據中心服務商。截止至2018年底,公司共運營15個數據中心,擁有7個核心市場,共部署1.04萬個機櫃。中泰證券指出,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批發型數據中心服務商,5G推動網路連接數與數據流量增長,雲計算產業蓬勃發展,數據中心重要性凸顯,長期發展空間向好。

奧飛數據(300738)有影響力的IDC服務商

公司目前在廣州、深圳、北京、海南設計建設多個自建數據中心。截至2019年底,自建數據中心機櫃數約為7200個,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4.47%。目前依託強大的數據中心,針對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公司為金融企業、互聯網企業、 游戲 企業、企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東吳證券指出,公司是華南地區有影響力的IDC服務商,通過內生與外延並舉,開展全國布局,以一線城市為中心,以及海南、廣西這些有明確需求的城市通過自建或收購的方式建立更多的數據中心,預計到2021 年 , 機 櫃 數 將 達 到20000-25000個,將大幅度地增加公司的產業規模。

光環新網(300383)服務規模進一步擴大

公司2020年一季度各項業務繼續保持增長,業績持續增長主要受益於北京多個雲計算數據中心逐步投產,進一步擴大了公司數據中心服務規模。疫情期間,隨著用戶在線活動增多,數據中心上架率有所提升,雲計算業務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公司在2020年將繼續加強數據中心資源儲備,積極推進現有項目的建設進度並提升IDC服務能力。銀河證券指出,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推動北京房山、上海嘉定、燕郊和長沙等地項目的建設,旨在加快核心城市及周邊數據中心的布局,建設完成後,有望在5G流量大爆發時代大幅提高可用機櫃數量。

星網銳捷(002396)多業務行業排名第一

公司成立以來不斷融合創新 科技 、專注構建智慧化應用場景。核心業務企業交換機國內僅次於華為、華三;雲交換機、雲課堂、瘦客戶機、雲桌面、智能POS等穩居行業第一。海通證券指出,目前全球5G商用快速推進,ICT設備面臨新一輪升級換代;全球雲計算資本開支回暖,步入至少兩年的新一輪上升周期。公司的雲交換機位居國內前列、2019年突破運營商高端市場;雲桌面銳捷網路和升騰資訊布局多年,迎來加速向上拐點。我們認為未來公司的核心主業將更加突出,並提供持續驅動力;伴隨著拆分子公司細則落地,細分業務的價值也有望得到重新評估。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㈡ 恆生科技指數有哪些股票

恆生科技指數,持有的股票比較分散,單個股票比例上限8%。不會集中投資頭部互聯網公司。純港股為主。如果是只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就沒有投資。除了互聯網科技之外,也增加了小米、中芯國際等製造業科技公司,主體還是互聯網公司。

一、恆生科技指數
恆生指數有限公司於7月27日正式推出恆生科技指數。新指數將會追蹤經篩選後最大30間於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由此,該指數也被稱作「港版納指」,市場認為其或掀起新一輪新經濟及科技股投資熱潮。
恆生科技指數也被稱作中國的納斯達克指數 ,雖說與納斯達克指數真的具有諸多類似,其差異卻依舊存在,指數選擇股票原則並會考量合資質企業能否使用高新科技網路平台做好運營 、科研發展開支占收益之佔比及收益增加。恆生科技指數的選股范疇,主要具體覆蓋了與科技主題極度有關的香港上市企業 。
其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新格局下,科技創新將獲得重點支持的趨勢。據張憶東表示,中國供給側改革的工作重點逐漸」轉向「補短板」,「補短板」聚焦於科技創新,「新基建」類比美國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在內外部環境或主動或被動的驅使下,「自主可控」的以科技為特徵的新型「朱格拉周期」已經得到確認。

二、恆生科技指數有哪些股票
恆生科技指數的選股范疇,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網路、金融科技、雲端、電子商貿及數碼業務。市值最大的30隻股票將被納入成為恆生科技指數成份股,其中包括阿里巴巴、美團點評、騰訊控股、小米集團。
恆生科技指數中,其他的股票還有中芯國際(981)、阿里健康(241)、京東集團(9618)、金蝶國際(268)、平安好醫生(1833)、瑞聲科技(2018)、聯想集團(992)、金山軟體(3888)、閱文集團(772)、網易(9999)、中興通訊(763)、眾安在線(6060)、比亞迪電子(285)等等。

㈢ 中國元宇宙概念股龍頭

中國元宇宙概念股龍頭主要有以下5個,騰訊控股、位元組跳動、歌爾股份、全志科技、新易盛

1. 騰訊控股(不過騰訊是港股),如果說國內有一家公司能夠成為元宇宙領導者,那麼這家公司毫無疑問,最有可能的是騰訊控股,因為元宇宙它的最初形態就是游戲加社交,終極形態是現實世界的完全映射。

2. 位元組跳動,准備在科創板上市,國內目前最受年輕人歡迎的互聯網平台抖音,頭條,西瓜視頻。他們的母公司就是位元組跳動,在今年四月份位元組跳動花一個億收購了元宇宙的游戲公司代碼乾坤,八月份的時候又花90億收購了國內市場佔比超過50%的vr硬體廠商pico,

3. 歌爾股份在2021到2025年期間,全球vr產品的年均增速是41%,ar產品的年均增速是138%,facebook,位元組跳動他們要做元宇宙,他們的vr設備代工商都應該逃不過歌爾,因為歌爾在代工領域的市佔率超過了80%,上半年歌爾的智能硬體收入已經是達到了112億,收入佔比達到了37%,這也意味著歌爾目前是a股最純正的虛擬現實元宇宙設備供應商。

4. 全志科技,全志科技是國內唯一的低端vr晶元概念股,它推出的vr虛擬現實專用晶元vr9能夠達到70幀每秒的速度,vr 的晶元概念股非常的稀有,高端晶元只有高通和蘋果能夠做,而中國未來如果想要做山寨版的vr,那麼它的晶元就(大概率)由全志科技來進行提供。

5. 新易盛,元宇宙最基礎的設施就是算力,為什麼現在元宇宙的模型都是樂高模型?因為他們的算力不足,還只能支持簡單的這種二維卡通式的圖像,未來伴隨著算力的提升,支撐虛擬現實內容的創造和體驗會有更加真實的建模和交互,那這一塊就會讓元宇宙的技術,讓更多的成年人也能夠接受,而在這一塊美國的算力龍頭是英偉達,中國這一塊,我選擇的是電信和數通的雙市場龍頭,新易勝,他是國內少數可攻破800g數據中心,光模塊的企業,而且正在打算新建285萬只高速光模塊的產能,2021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了70%.

㈣ 南方恆生科技成分股

1、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
(1)恆生科技指數選股范疇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其選股准則會考慮合資格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進行營運、研發開支佔比及收入增長,最後選取市值最大的30隻股票作為指數成分股。入選的成分股不僅有各大互聯網領域的核心龍頭,更有不少科技領域的翹楚,匯聚了互聯網、半導體、醫療健康等行業最優秀的代表性公司。
(2)也就是說,恆生科技指數的走勢基本綁定了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這里得說一下,上面的成分股比重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隔一段時間就會調整。
2、媲美納斯達克指數,當前是最佳布局時機
世界上有不少以科技為主題的指數,但是都沒有納斯達克指數這樣成功,這樣有影響力。納斯達克成功的原因很簡單,主要有二:
(1)靠一個強大而且持續增長經濟體,背靠巨大的市場
(2)擁有持續不斷的優秀上市資源,擁有大批長期增長的優秀科技公司
3、反觀恆生科技指數,同樣具備納斯達克成功的兩個因素。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還在持續發展中,騰訊、阿里、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的商業模式和創新能力也不遑多讓,可以說恆生科技指數代表了中國科技主題公司的迅速增長和未來的巨大潛力,說恆生科技指數是「港版納斯達克指數」並不過分。
4、所以說,恆生科技指數最大的投資價值,就是覆蓋了中國最好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雖然今年隨著反壟斷的實行恆生科技指數表現較弱,但從長遠來看,恆生科技指數依然具有很強的配置價值,當前低迷的恆生科技指數正是入場布局的最佳時機。
拓展資料:
怎麼投資恆生科技指數
1、投資恆生科技指數,參考「艾德一站通」
常見的恆生科技ETF有華夏恆生科技ETF(代碼:513180)、易方達恆生科技(代碼:513010)、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恆生科技(代碼:513130),這幾個恆生科技ETF都差不多,開完戶後隨便挑選一個輸入代碼就行了。
2、想要交易恆生指數科技,首先需要開通交易賬戶。在選擇開戶之前,首先需要確認交易商的資質。這里推薦艾德證券期貨,作為香港證監會持牌法團(中央編號:BHT550),持有第1/2/3/4/5/9類受規管活動牌照,亦是香港交易所參與者(OTP-C經紀代號:0974及0977),提供安全可靠、便捷快速的港股及香港期貨交易服務。同時,作為指定交易軟體的艾德一站通,可以直接在線開通期貨賬戶,手機就能便捷交易。

㈤ 滬港通受益龍頭股票有哪些

滬港通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的簡稱,兩地投資者可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
滬股通交易標的為上證180、上證380以及滬市A+H股,共568隻。
港股通標的為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中型股指數,以及滬港兩地上市的A+H股公司,共266隻。
目前滬港通的A股投資標全部為權重成分股,主要由金融、公用事業、交運、地產等等傳統周期行業股票組成。
港股市場中的滬港通受益股主要板塊概括即為,內地券商股和香港本土券商股,以及香港交易所。港股大幅折價的A+H股也將受益,主要是一些小盤股。
國都證券(香港)高層認為,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將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會大大促進兩地市場的融合,對高估值的深交所創業板及題材股或造成不利影響,以上交所為主的藍籌股有望得到提振。

㈥ 159741恆生科技能當天買賣嗎

可以

從標的指數看,恆生科技指數包括了經篩選後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30家最大的香港上市公司,全面覆蓋國內互聯網龍頭,也囊括了半導體領域、互聯網醫療、消費電子、金融科技、在線旅遊等其他優質賽道。對投資者來說,恆生科技指數中的很多優質公司沒有在A股上市,因此境內投資者過去很難直接參與,而且科技股投資專業門檻較高。通過恆生科技ETF投資港股不需要額外開通港股通許可權,並支持T+0交易(當天買入即可當天賣出),特別是嘉實恆生科技ETF上市後,投資者可以通過二級市場交易,實現一鍵配置新經濟龍頭的「小目標」。
從投資時機看,經過前期充分調整後,港股中業績高增長且性價比合適的新經濟龍頭,如較高性價比的互聯網龍頭、潮文化等新興消費、醫葯健康、家電、教育等公司已經凸顯出配置價值。
天風證券認為,港股科技股的高估值在經歷了一輪較大回撤之後得以消化,具備配置價值。華西證券也指出,恆生科技指數自2020年以來的TTM市盈率走勢,在春節後指數估值達到最高約100倍市盈率,之後估值隨市場下行而出現大幅回落。截至2021年5月14日,市盈率為54.4倍,接近2020年平均水平,安全邊際明顯提高。
放眼長期,外部政策壓力、港交所制度便利和「新經濟」股的聚集效應將共同推動更多中概股回歸,預期未來回歸節奏有望加速、港股新經濟板塊持續壯大,恆生科技指數和港股科技股將長期受益。因此通過嘉實恆生科技ETF(159741),既能夠輕松簡單一鍵配置港股新經濟龍頭,還可能降低個股投資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投資者只要在任意股票交易軟體上輸入交易代碼159741或場內簡稱「港股科技」,都能很方便地找到這只ETF。

㈦ 騰訊等互聯網科技龍頭鬧香江,SaaS公司或成港股市場新看點

特約 | 朱帆

臨近2020年末尾,回眸全年表現,受到公共衛生事件帶來的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回調引發的共振效應,以及中美貿易的持續摩擦、美國大選的高度不確定性、公共衛生事件持續發酵引發的經濟活動「間歇性休克」,港股市場全年呈現震盪行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香港市場新經濟浪潮風起雲涌,筆者認為2021年香港股市的一大新看點或在SaaS類的公司身上。在這個細分領域中,會持續涌現出包括通用管理型的SaaS公司、垂直行業整合型的SaaS公司等一眾細分賽道的領頭羊,無論在業務收入規模、產品矩陣布局還是客戶生態結構都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基礎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港股或將迎來「復甦」下的戴維斯雙擊

目前,在多方事件影響下,中國經濟已率先企穩,M2增速和名義GDP增速的剪刀差已達到10%。而拜登上台後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是疫情的防治和疫後美國的經濟復甦,致使中美短期的博弈氛圍可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和。

近期,我們也看到多家全球頂尖的疫苗公司都公布新一期的臨床測試結果,整體效果治癒療效普遍高於9成,所以可以預期的是,疫苗的推出接種可能比大家想像 的 更快,有望帶動全球,尤其是歐美地區2021年中後期重新進入復甦通道,全球資產再配置有望啟動。

在全球價值重估的趨勢下,中國優質資產的高性價比進一步凸顯,有望吸引國內外資金配置。對於香港市場而言,更高的投資安全邊際,持續優化的股票供給和中概股的回歸上市,內地資金趨勢性增配香港市場以及低利率環境都為投資港股提高了邊際上的上漲動力。

就當下而言,自6月以來,AH溢價指數快速攀升,10月初沖高至149.28,目前,AH溢價逐步擴大創5年來新高,多個板塊處於「非理性」的估值狀態,其實也進一步顯示出香港市場投資性價比。比如金融板塊中,當前券商、保險、銀行的溢價率分別達到110%、113%、37%,相比6月初分別提升了20-30%的水平,直接導致了AH溢價的快速擴張。另外,港口海運、鋼鐵、有色金屬、高速以及航空等板塊整體AH溢價處於較高水平。這些低估值板塊中的很多公司,未來存在潛在「經濟復甦」帶來的業績彈性回升和估值重估的雙重機會。

新經濟下的龍頭企業

美團、騰訊等公司具備長期高度配置價值

美團是國內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公司,業務涵蓋餐飲、外賣、酒店、旅行、出行等多個種類。最近又新加入本地生活服務行業,通過餐飲外賣、本地商超、同城配送等業務協同效應,極大拓展了消費場景。預計到2023年生活服務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3萬億,其中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預計有望超過8萬億。

從目前已有業務看美團未來的空間,以配送為載體的餐飲配送、非餐即時配送和生鮮配送將成為新的增長引擎,這可能會改變一部分傳統電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將原來1-5天配送周期縮短到0.5-1小時。同時也改變一部分在大型超市購物人的消費習慣,無需線下購物消費,線上下單能滿足所有需求。

美團作為 做大 的行業玩家之一,擁有超過125萬的日活騎手,4.5億的年度交易用戶,業務覆蓋超過2800個縣市區,種種優勢都有望成為公司征戰本地生活服務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新零售競爭格局相對激烈,且「入口+流量+場景、供應鏈+配送」模式不盡相同,但美團無論在資本實力、業務基礎還是持續拓展能力都具備非常強的實力。

騰訊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 科技 巨頭,目前在 游戲 、金融服務、社交增值3大領域都具備明顯的龍頭地位。微信、QQ月活用戶數分別超過12億、6.5億,並且微信的流量變現能力還處於初期階段,包括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小商店、直播等將大大提高用戶使用微信的時長,提升微信的變現能力。 游戲 業務作為公司的老本行,擁有絕對領先的 游戲 分發平台和用戶拓展能力,並且無論在自研發開還是投資優質 游戲 企業,騰訊絕對擁有最重的話語權,持有全球大部分優質的 游戲 公司的股權,形成 游戲 全球化的聯動能力。

不僅如此,騰訊在音樂、直播、視頻、文學等子領域打造了泛 娛樂 大產業圈,強化IP價值觀與文化價值的承載,以「 科技 +內容」推動更高效的數字文化生產和IP構建,持續創造跨平台多領域的商業拓展模式。

另外,生鮮超市無疑是疫情後消費零售行業的新亮點,而傳統可選消費領域又持續受益於國內龐大的人口基數,消費下個階段是內循環的重要動力,隨之誕生的就是新商業模式創新無窮想像空間。

盡管騰訊作為互聯網公司,但一直保持著長足的投資眼光,從過往的 科技 領域一直拓展到消費領域,投資了包括步步高、永輝、萬達、誼品生鮮、興盛優選、喜茶、Tims咖啡、妍麗等眾多消費型企業,持續布局智慧零售戰略、大消費賽道。所以對於騰訊而言,公司的創新創造能力已經不僅限於 科技 領域,未來的空間會更大。

明年香港市場的新機會或在SaaS型公司上

香港市場過去可以說是在「風雨」中前行,港股市場一度成為全球估值窪地,低人氣、低賺錢效應導致市場投資熱情遠不及A股市場和其他海外主流市場。

但這幾年,香港市場制度紅利釋放和長期流動性、融資能力改善的改革決心始終未變。其實,無論是香港證監會還是港交所,亦或者頂層的政府管理職能機構都在這幾年反思香港市場化地位的長期出路。

從港交所的動作來看,為了營造出更舒服的投資環境和引入國際化機制也是進行了 歷史 性的改革。包括MSCI亞洲系列指數產品的落戶香港、港交所大刀闊斧的深化改革迎接眾多「中概股」的二次上市、香港證監會強化監管力度完善制度基礎、恆生指數大變革納入同股不同權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選股范疇等一系列的標志性事件,不僅為港股市場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多元化投資渠道,也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和潛力增加了砝碼。

中概股的長期回歸路徑釋放,阿里、小米等「新經濟」公司納入恆指成分股,恆生 科技 指數的創立等等,其實都在演繹港股生態的變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具備創新精神、核心製造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的公司都紛紛踏足香港市場,其中包含了許多 科技 型公司,創新醫葯、醫療器械型公司,可選消費型公司,高端裝備製造型公司等。

香港在上市制度規范性、融資便利性等優勢依舊明顯,會越來越多 的 吸引我們身邊的「耳熟能詳」的、「小而美」的公司上市,極大豐富了港股長期可投資范圍。具體來說,比如一些SaaS型的公司,將持續受益於辦公效率、管理效率的提升所帶來的軟體服務設計。在過去的粗放式發展過程中,中國勞動報酬比例長期過低,未來向高收入水平發展中,中國必須拋棄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方式,依靠轉型升級來發展經濟,而勞動力報酬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也會不斷上升,從而倒逼企業不斷提升人效。所有效率提升背後都需要強大的軟體工具的支撐,從而帶動中國企業軟體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而在這個細分領域中,會持續涌現出包括通用管理型的SaaS公司、垂直行業整合型的SaaS公司等一眾細分賽道的領頭羊,無論在業務收入規模、產品矩陣布局還是客戶生態結構都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這些「小而美」的公司有機會在行業和公司爆發的機遇下脫穎而出。我們覺得,包括醫葯、 科技 、新能源、消費等領域都存在這些「由小變大」、「細分龍頭」持續成長的機會。

(作者系德邦基金海外與組合投資部業務董事,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㈧ 港股的太陽能龍頭是哪只

興業太陽能(750.HK)、保利協鑫(3800.HK),過一陣還要上一隻太陽能的股

㈨ 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與中證科技龍頭的區別

1. 覆蓋范圍有區別,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的成分股是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成分股,恆生科技指數是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大中華區公司股票,恆生科技指數覆蓋更大一些,恆生科技
2. 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覆蓋的行業更多,特別是覆蓋了生物醫葯科技行業,這是恆生科技指數沒有的。 下面是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與恆生科技指數的行業構成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