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浮能科技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浮能科技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2-23 22:41:39

① 孚能科技什麼時候復牌

在2021年11月23日。根據孚能科技公告得知,公司股票在2021年11月23日開市起復牌。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整體技術方案的提供商,也是高性能動力電池系統的生產商,公司專注於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

② 孚能科技深陷經營危機

召回原因,雙方各執一詞

孚能 科技 捲入大客戶 汽車 召回的事情還要從上個月說起。7月上旬,多位網友在國內某大型社交平台上發布長城 汽車 旗下品牌歐拉 汽車 自燃視頻;部分充電樁公司在其所有的充電站明確發布通知,暫停為歐拉 汽車 用戶提供充電服務,如歐拉車主自行充電而引發問題,車主負全部責任。

7月16日,長城 汽車 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歐拉IQ 汽車 的相關公告,決定自當日起,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間生產的長城歐拉IQ電動 汽車 ,共計1.62萬輛。

據了解,上述車型於2018年8月上市,召回時間是上市前一個月。也就是說,這一產品從發售後就開始召回了。相關產品目錄顯示,歐拉IQ的電池供應商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和孚能 科技 。而長城 汽車 明確表示,召回的車輛使用的是孚能 科技 提供的電池。

7月19日,孚能 科技 發聲,稱公司僅供應召回車輛所搭載的模組,召回的原因主要系召回車輛搭載的新能源 汽車 電池管理系統軟體控制策略與動力電池存在匹配差異,長期連續頻繁快充後導致電池性能下降,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新能源 汽車 電池管理系統非本公司產品及供應。

但長城 汽車 並不認同這一說法,其隨後表示,新能源 汽車 電池管理系統控制策略由長城 汽車 和孚能 科技 共同定製驗證,在極端小概率條件下導致電池熱失控。召回原因與新能源 汽車 電池管理系統硬體、軟體製作無關聯,僅與控制策略制定有關。具體責任比例由長城 汽車 與孚能 科技 協商溝通。

半個多月過去了,召回事件進展如何?

主要客戶采購量大幅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孚能 科技 首次捲入 汽車 召回事件。

今年3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北汽新能源 汽車 常州有限公司、北京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廣州) 汽車 有限公司備案召回計劃,自3月24日起,召回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21日生產的EX360和EU400純電動 汽車 ,共計3.19萬輛。上述兩款車型搭載的均是孚能 科技 的動力電池。

對於召回原因,國家質檢總局指出,是由於部分車輛動力電池系統的一致性差異,在高溫環境下長期連續頻繁快充,可能導致個別單體電池電芯性能劣化,極端情況下引發偶發失效,引起動力電池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需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動力電池進行免費檢測、維修,必要時更換模組或電池包,並升級控制策略軟體。

彼時,孚能 科技 回應,公司將積極配合客戶進行相關檢測及維修等工作,並承擔相關召回費用,預計3000—5000萬元。但即便如此,孚能 科技 還是收到了上交所問詢函,要求其補充披露此次召回的EX360和EU400車型配套動力電池產品的具體型號、交付時間與數量,是否配套其他客戶的車型,是否同樣存在召回風險等。

孚能 科技 稱,本次召回車輛所裝載的電池系統,為本公司負責組裝集成的電池系統。上述兩款電池系統僅供北汽使用,且該電池系統所涉及的車型均已在召回范圍內。同時還強調,「公司積極主動配合北汽召回車輛,並承擔相關召回費用,獲得了北汽的認可,雙方正在合作的項目不受影響。」

事實上,孚能 科技 對北汽和長城 汽車 的銷量已經大幅下滑。2019年,北汽和長城 汽車 分列孚能 科技 的第一、二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11.02億元和5.64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7.58%和24.37%,貢獻了超七成收入。而2020年,兩家公司銷售,佔比分別下降至0.14%、0.29%,降幅達99.69%、98.76%;公司前五大客戶也再沒北汽和長城 汽車 的身影(《孚能 科技 存貨跌價上億元遭問詢》,中國能源報2020年3月1日,第20版)。

孚能 科技 在6月10日發布的修訂版2020年報中,還特別隱去了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的名稱,僅用「單位一」至「單位五」代替。

軟包電池市佔率逐年下滑

和本次召回事件同步進行的,還有股東減持。

7月19日,在回應召回事件同日,孚能 科技 迎來了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期。本次解禁共涉及45位股東,對應的股份數量為6.4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0.2%。此後一周,兩名股東公布減持計劃。

8月5日,孚能 科技 發布《關於股東減持股份結果公告》,稱贛州裕潤科能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贛州裕潤」)已通過大宗交易總共減持公司股份390.9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652%。贛州裕潤不再是公司股東。

而持股19.1%的二股東深圳安晏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減持計劃還在進行中。

在召回、解禁、減持發布後,市場對孚能 科技 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同時,孚能 科技 的業績表現和國內電動 汽車 市場的繁榮也大相徑庭。

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國內新能源 汽車 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36.6萬輛和136.7萬輛,較2019年同期增長7.5%和10.9%,增速由負轉正。

然而,自去年7月科創板上市以來,孚能 科技 卻連續虧損。2020年,孚能 科技 實現營收11.2億元,同比下滑54.29%;凈利潤為-3.31億元,同比下滑352.24%。今年一季度,孚能 科技 實現營收3.67億元,同比增加198.86%;但凈利潤為-1.7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0.98億元虧損面擴大。

孚能 科技 認為,國內對方形電池技術路線接受度更高,公司主要產品軟包電池是海外車企的主流選擇。

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方形電池的裝機量累計為50.57吉瓦時,佔比達80%;軟包電池僅為3.95吉瓦時,佔比6%。但即使是海外軟包市場,大眾、奧迪、賓士、通用、現代、福特等知名企業目前多使用的是LG、SKI等日韓廠商的產品。

孚能 科技 一直以具備技術路線和自主創新優勢的全球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領軍企業自稱。孚能 科技 認為,隨著電動 汽車 全球化浪潮到來,三元軟包電池滲透率將不斷提升。

但近兩年來,即使在三元軟包市場,孚能 科技 的市場佔有率也在逐年下滑,同時,由於市場規模不大,電動電池企業之間裝機量差距也很小。與目前國內動力電池裝機規模排名第一的企業寧德時代相比,2019年,孚能 科技 和寧德時代在三元軟包市場的市佔率分別為22.04%和9.47%,分別位列第一位和第六位。2020年,孚能 科技 和寧德時代的市佔率分別為20%和12.6%,分別位列第一名和第三名,裝機規模分別為708.4兆瓦時和444.9兆瓦時。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系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③ 目標前三名 孚能2021年出貨量挑戰10GWh

12月5日,孚能科技董事長王軍對表示,孚能科技2021年出貨量有望達到10GWh,目標是挑戰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前三。「至於明年的訂單,目前的產能只能滿足三分之一。」據悉,孚能科技出貨受產能限制,目前其鎮江生產基地已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後汽車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將達到20GWh。其中,一期建設年產10GWh動力電池生產線和富能科技產業研究院,計劃2021年實現全面投產;二期將增加年產10GWh動力電池,計劃二期2022年達到滿產。屆時,每年可使用約40萬輛新能源汽車。

另據披露,目前孚能科技國內OEM主要與BAIC、廣汽、 SAI C、 長城 、吉利等合作。近日,在第一大戰略投資股東國鑫的合作下,與 一汽 等汽車公司的合作也在洽談中。目前,國外市場的合作夥伴也在探索中。據可靠消息稱,孚能科技依託央企中國國鑫的國有背景,在業務發展上有很大優勢。目前,國鑫是孚能科技的第一大股東,約佔35%的股份。孚能科技是一家國有控股、民營體系。而富能本身在電池領域的研究已有20年,在三元鋰電池、柔性電池、電池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優勢。

相關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銷量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別是: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松下電器、 比亞迪 、沃特馬、LG化學、郭萱高新、三星SDI、 北京 國能、比克和富能科技。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約為28.7GWh,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以42%的份額排名第一。比亞迪以27.76%的份額排名第二。天津李紳、孚能科技、比克電池排名第三至第五。上述5家公司占總裝機容量的81.43%,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至於富能科技明年能否挑戰前三,我們拭目以待。 @2019

④ 動力電池業冰火兩重天:寧德時代全年賺上百億,孚能虧10億左右

近日,寧德時代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為140億-165億元,同比增長150%-195%,這也是寧德時代2018年上市以來最高的利潤水平。

幾家歡喜幾家愁。即便是在發展較好的行業裡面,也會存在業績兩極分化。孚能 科技 近日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虧損8億元到11億元,同比虧損擴大。孚能 科技 表示,本年度雖然營業收入大幅度提升,但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虧損較上年同期有所擴大。

為何業績會出現兩極分化?

2021年國內新能源 汽車 從政策驅動逐漸向市場驅動轉變,受市場需求放量和儲能建設的拉動,鋰電池行業需求迅速增長,但同時鋰電池行業也遭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困擾。

冰火兩重天:業績創新高vs虧損持續擴大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 汽車 終端零售銷量為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1年新能源 汽車 實現了對燃油車市場的部分替代效應,通過用戶的市場化選擇證明了消費需求的變化,並拉動車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

從狹義動力電池行業來看,業績預喜也是行業大趨勢。寧德時代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140億-165億元,同比增長150%至195%,如果按最高165億元算,平均每天賺0.45億。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寧德時代2018年上市以來的最高利潤水平。

鵬輝能源表示,2021年儲能電池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加,消費電池業務保持平穩增速, 汽車 動力電池業務收入同比也有較大增長;預計2021年凈利潤2.2億元-2.6億元,同比增長313.51%-388.69%。此外,億緯鋰能發布的業績預告稱,預計20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26億元至30.56億元,同比增長65%至85%。欣旺達預計2021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2億元-9.62億元,同比增長0%-2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3.98億元-5.58億元,同比增長52.03%-113.31%。

在新能源車火爆、動力電池需求旺盛的市場環境下,並非所有動力電池企業都實現了業績預喜。孚能 科技 預計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億至-8億元,同比虧損增加141.69%至232.3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14億至-11億元,同比虧損增加102.80%至158.11%。

與行情好相關概念股可能會全線上漲不同,即便是在景氣度較好的行業裡面,各家企業的業績表現也各有不同。

兩極分化背後:原材料大漲之下有的已提前儲備,有的無法向下游傳導業績被拖累

對於業績的大幅增長,寧德時代方面表示,一是2021年新能源 汽車 及儲能市場滲透率提升,帶動電池銷售增長;二是公司市場開拓取得進展,新建產能釋放,產銷量相應提升;三是加強費用管控,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浙商證券對寧德時代發表業績點評稱,2021年業績略超預期,其中去年第四季度有望創上市以來單季度盈利新高。開源證券表示,第四季度盈利超預期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電池供不應求;二是提前大量儲備了產業內較為緊缺的原材料,避免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碳酸鋰等原材料大幅提價影響利潤率水平;三是儲能業務放量,回收等原材料相關業務盈利提升。

對於業績的預虧,保利新將原因歸結為鋰電池上游核心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但電池價格向下游,客戶傳導明顯滯後,導致下游銷售價格漲幅顯著低於原材料價格漲幅;孚能 科技 、南都電源等也表示,受到原材料價格大幅持續上漲的影響,導致產品成本上漲,拖累年度業績。

此外,孚能 科技 表示,動力電池行業的平均市場售價過去數年整體呈下降趨勢也是業績虧損的原因之一。去年,對於動力電池企業而言,持續上行的原材料價格使其業績承壓。中金公司表示,2021年四季度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環比上漲86.5%,由於漲價向下游企業傳導有延遲,導致部分企業盈利短期承壓。

從目前披露業績預告的動力電池企業來看,開源證券分析稱,對於產業鏈上下游的把控力、原材料的提前部署、采購端的執行力、產品價格周期的理解,是動力電池企業保持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除了受困於原材料大漲、成本壓力傳導不暢等市場環境影響外,企業自身的經營也是決定盈利與否的因素。保利新方面表示,其部分生產線落後及產能利用率相對偏低,導致公司生產成本較高;同時為實現效益最大化,其主動放慢生產和銷售節奏,將現有資源集中向優質客戶傾斜,總體銷售規模相對較小,導致固定成本較高。

而對於孚能 科技 ,西部證券的分析師表示,產能不足是制約其業績的主要因素,孚能 科技 需解決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

國泰君安分析稱,對於規模相對較小的動力電池企業,或可以通過參股上游原材料供應商、體系創新等多種方式緩解原材料上漲壓力。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龍頭企業向上游跑馬圈地,中小企業承壓

中國 汽車 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186.0GWh,同比增長182.3%,電池銷量增速超 汽車 銷量增速;從裝車量來看,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154.5GWh,同比上升142.8%。

在電池需求旺盛下,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呈現持續上漲,業內並沒有預料到新能源 汽車 呈現爆發式增長。步入2022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趨勢並未好轉。上海鋼聯1月28日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持續上漲,與年初相比上漲幅度超過20%。上述西部證券分析師表示,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導致企業的成本增加,如果動力電池再不漲價,很多中小企業將難以支撐。

另外,鋰礦資源短缺,動力電池龍頭企業憑借豐厚的資金實力在海外市場布局鋰礦,而中小企業難以與之抗衡,受鋰資源短缺的影響較大。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產能結構出現失衡,原材料短缺的情況短期內難以緩解;但隨著疫情緩解、新能源 汽車 增勢平穩,原材料價格也將回歸正常狀態。

為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去年第四季度,比亞迪、國軒高科、鵬輝能源等多家電池企業宣布上調電池銷售價格;此外,擴充產能已經成為國內動力電車的重要抓手。

根據此前各家動力電池企業披露的信息,截至2021年12月底,國內動力電池競爭力TOP10企業規劃產能合計已超過2.77TWh,2021年以來,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等動力電池企業數次宣布擴產,綜合來看計劃投入資金超3000億元,預計建設產能1000GWh,約為2021年裝車量的10倍。

不過,盡管各家企業都在加速擴產,但從建廠到投產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未來幾年產能壓力仍然明顯。

在陳士華看來,目前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上漲是短期的情況;從供給端來看,如果全球疫情有所緩解,供給端的成本會有所降低;從需求端來講,未來新能源 汽車 市場不會保持每年都翻一番的增長態勢,增長會趨於平緩。因此,業內認為,動力電池行業擴產需要警惕產能利用率低、投資過熱的現象。

⑤ 孚能科技多年虧損會退市嗎

目前來看是不會退市的。
孚能科技表示,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與報告期內公司多家客戶整車廠商的項目進入批量生產階段有關。其中,重要的推動因素包括公司對戴姆勒旗下的EQS、EQA、EQB等車型的動力電池進行供貨。此外,廣汽集團對公司的采購量亦顯著增加,進一步推動公司營收增長。孚能科技在與投資者互動時稱,其2022年在手訂單充足,達14.8GWh,預計規模效應將進一步釋放,原材料采購的議價能力也將提高。倘若公司屆時的產能能夠滿足訂單需求,而產品的平均售價又能有所提升,則公司未來數年內的營業收入有望實現飛躍式增長,進而實現從量變向質變的歷史性跨越。目前來看正在緊急尋求發展,不會退市。

⑥ 孚能科技的市盈率為什麼這么高

孚能科技主要研發三元鋰電池,在17年和北汽新能源合作後,北汽新能源一年汽車銷量3萬余台。直接上升至第二位。續航里程180公里。由於三元鋰電池的續航能力強,穩定性高,等優勢。
現在比亞迪也開始從磷酸鐵鋰電池向三元鋰電池轉換。孚能科技在17年底國家對入股後,在全國三個城市建設工廠,預計每年產能28GWH!而且國家隊的支持,再加上它的研發能力。已經知道的好幾個汽車廠商准備和他合作。19年彎道超車沒問題。目前裝機量已經前三。

⑦ 鋰電龍頭股有哪些

鋰電池龍頭股有:
寧德時代: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銷量連續多年世界第一,國內配套車型最多的動力電池廠商。
比亞迪:全球領先的二次充電電池製造商之一。
杉杉股份:國內唯一涵蓋正極、負極和電解液三大鋰電池材料的鋰電池材料龍頭企業。
億緯鋰能:中國最大的鋰原電池供應商,並保持國際領先。
贛鋒鋰業: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
國軒高科:國內動力鋰電池領軍企業之一,磷酸鐵鋰電池龍頭。
先導智能:國內高端鋰電池設備龍頭,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當升科技:動力鋰電正極材料行業技術先驅。
鵬輝能源:國內領先的規模化生產鋰鐵電池產品的企業。
德賽電池:國內鋰電池製造領域先行者。
欣旺達:消費鋰電龍頭,國內鋰能源領域設計研發能力最強、配套能力最完善、產品系列最多的鋰離子電池模組製造商之一。
天齊鋰業:全球領先的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供應商,世界第二大以及亞洲最大的鋰生產商。
恩捷股份:鋰電池濕法隔膜全球龍頭。
容網路技:國內領先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三元正極材料國內出貨量排名第一,國內首家實現NCM811大規模量產的正極材料企業。
孚能科技:20年7月上市;全球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領軍企業之一。
注意:龍頭股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龍頭股的地位通常可能只能維持一段時間。龍頭股是指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會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的漲跌起到引導和示範的作用。
龍頭股分兩種:一種是基本面龍頭,也就是說看公司的基本面,規模、盈利能力等處在行業的前列,在行業內數一數二。另外一種就是技術面龍頭,也就是說在股票市場上表現最強的個股。有時候這兩個是分開的,但是有時候是一體化的。

⑧ 孚能科技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議 首發過會

財經網汽車訊科創板即將迎來首家動力電池上市企業。

3月3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發布2020年第9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同意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首發)。若成功上市,該公司將成為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動力電池企業。

孚能科技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公司原計劃以美國孚能作為上市主體在境外上市,但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動力電池行業的迅速崛起、孚能有限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擬以孚能有限作為上市主體在國內上市。

巧合的是,孚能科技通過科創板上市申請的當天,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再傳利好消息。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為促進汽車消費,會議確認,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該政策將推動新能源車的可持續發展,拉動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達到160萬台,同比增長2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為什麼孚能科技定增價格低

底氣不足。孚能科技底因為底氣不足所以定增價格低。孚能科技由於原材料存貨低等諸多原因,孚能科技仍然處於產能爬坡階段。

⑩ 孚能科技上市時間

上交所科創板:2020-07-17(發行價:15.9元)。

2017-2019年期間,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3.39億元,22.76億元,24.50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826.13萬元,-7,821.48萬元和13,122.77萬元。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930.01萬元,-19,882.44萬元和979.79萬元。

孚能科技網下申購時間為2020年7月6日9:30-15:00,網上申購時間為2020年7月6日9:15-11:30,13:00-15:00,中簽繳款日期為7月8日。

(10)浮能科技股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贛州市始終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的培育發展,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分類指導,整體推動的原則,圍繞企業需求做好服務,推動優質企業融入資本市場,努力探索資本市場的贛州實踐。

該市把推進企業上市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鼓勵引導企業進一步強化資本意識,藉助資本之力做大做強。

贛州市已有上市企業11家,境內外在審企業3家,江西證監局輔導備案6家,納入省上市後備資源庫培育企業44家,市級上市後備資源庫培育企業94家,上市工作呈現出階梯推進、次第開花的良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