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中國的股票為什麼在美國上市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中國的股票為什麼在美國上市

發布時間: 2022-12-21 08:55:49

Ⅰ 為什麼國內有很多企業選擇到美股上市

個人認為互聯網公司很少在我大A股上市的原因,簡要說明以下幾點:

1、國內現存的稍微好一點的互聯企業發展前期都經歷了好幾輪融資,准確說能發展起來都是靠燒錢,其中就有了海外風投機構的身影,股權結構也就有了外資股東;去美國上市更利於股東獲取投資回報。

2、我國上市機制是審批制,要求上市前三年連續盈利,且發行前3年的累計凈利潤超過3000萬,這個要求對於新生互聯網公司挺高的;美國納斯達克是注冊制,對於申請公司不設盈利門檻。說明只要公司業務高速增長,占據很大市場份額,即便虧損也能上市。

3、國內池塘太小,養不了大龍。美國的股市互聯網板塊的體量更大,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錢,當然要去錢多的地方了。中國的股市總體雖然也不算小,但就互聯網這一塊來說還比較嫩,水池小圈錢效率也就低了

最後,自從倫敦世界金融中心解體,美股上位後,美股經濟全球領先的同時,金融創新也領先,各種工具層出不窮,股市一直保持活躍。大A至今還是t+1,也沒有擺脫跟隨美股的走勢。幾十年,美股一直是長牛,大a牛市是按天算的,誰都知道該怎麼選了。公司差無所謂,但站在浪頭上,再怎麼樣也可以上去。

Ⅱ 為什麼要去美國上市

是因為兩地的投資文化不同,一些在內地無法上市,或上市融不到多少資的企業選擇海外,比如大部分網路公司是這種情況,或者是公司要擴大海外業務,需要提升本身在海外的形像,選擇美國上市。
拓展資料;一、上市是一個證券市場術語。狹義的上市即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s(IPO)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簽形式分配股票,又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可以用高於認購價的價格售出。在中國環境下,上市分為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公司直接到非中國大陸的證券交易所(比如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等)以及中國公司間接通過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並以該離岸公司的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紅籌股)三種方式。
二、從2011年開始,國務院就明確提出建設以第一級主板、中小板,第二級創業板,第三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第四級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為構架的多層次資本交易市場。
三、在各地方政府的發文中也清晰可見"完善上市和掛牌企業後備資源庫,建立市場優選機制,推動創業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上市、掛牌融資。"的通知。
企業改制、發行上市牽涉的問題較為廣泛復雜,一般在企業聘請的專業機構的協助下完成。企業首先要確定券商,在券商的協助下盡早選定其他中介機構。股票改制所涉及的主要中介機構有: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土地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徵信機構等。
四、2011年全年中國企業上市有所下滑,融資額與上市數量均較2010年有所降低。在海外13個市場和境內3個市場上,2011年全年共有611家企業上市完成613起IPO,合計總融資1,283.56億美元,平均單支IPO融資2.09億美元。2012年上半年,全球共有229家企業上市,其中,中國企業共有128家在境內外市場上市,佔全球IPO總數的55.9%。中國企業上市融資總額共計145.65億美元,佔全球融資總額的33.1%,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14億美元。2012年上半年,發審委共計召開124次發審會,審核公司187家。其中154家企業首發獲通過,佔比82.35%;首發未通過企業27家,佔比14.44%;其他表決6家(取消審核5家,暫緩表決1家),佔比3.21%。

Ⅲ 「中概股」被納入美「預摘牌名單」,中國科技企業為什麼要到美國上市

中國科技企業到美國上市的原因如下:

一、融資渠道更多

中國科技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後,不管是在營收還是凈利潤上都形成了一定規模,那麼它們達到了上市的條件後就會選擇去美國上市,比如美國的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約證劵交易所,中國科技企業之所以去美股上市,是因為美國股市已經歷經了上百年,它們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融資手段,中國企業能在美國股市融到更多的錢用於企業發展,比如發行美元債劵,或者向美國銀行貸款以及上市融資等等,將在美股上融資到的錢用於企業發展。這將快速的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從而讓企業變得更加強大。

綜上:中國科技型企業選擇去美股上市有以上三點原因。

Ⅳ 為什麼中國的很多企業集團的股票並不在中國上市,而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嗎。謝謝!

1,財務指標達不到A股的上市標准,只好去美國上市。
2005年8月,網路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個疑問。我們來看看吧,網路2003年才宣布盈利,至上市時盈利的記錄只有兩年。而直到上市當年前一個季度,網路的凈利潤才只有30萬美元,相當於240萬元人民幣,這根本達不到A股中小板的上市條件「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甚至達不到現在創業板的上市條件:「最近2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發行前凈資產不少於兩千萬元」。
網路還算好的,新浪搜狐(SOHU)網易(NTES)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公司不要說盈利,連盈利模式都說不清呢,更說不上達到A股的上市標准。
2,因為A股不堪「圈錢」。
比如某次股市暴跌之後,很多投資者要求停上ipo,以阻止「資金被分流」。沒想到監管部門從善如流,真把ipo給停了。但企業還是得融資啊。所以這段時間,中石油(PTR)中移動這些比較優秀的央企都跑到香港去圈錢,此後也去美國發行了adr.

Ⅳ 為什麼中國大陸的好多企業要在美國上市

1、美國股票市場資金容量大,為世界第一:如納斯達克市場資金容量是香港創業板的幾百倍,平均日融資量7000萬美元以上。
2、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融資機會和融資量最大。
3、美國上市時間快: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6—9個月左右即可成功。若在中國大陸、香港上市,包括輔導期正常在1—3年不等。
4、美國上市成本低: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總成本僅50-100萬美元左右,另加部分股權,保證成功;在中國大陸、香港主板上市成本高達5000—7000萬元港幣,創業板2000—3000萬元港幣。
5、美國上市股票售價高達20—40倍左右,而在中國、香港上市僅10倍左右,還不穩定。
6、在美國OTCBB上市保證成功,不成功不收費,在中國大陸、香港上市,無法保證成功,風險大,很多企業負債上市,不成功損失慘重,甚至破產。
7、成為美國上市公司,為企業利用美國股市融資平台打下基礎,集合國內外發展需要資金。
8、成為中美合(獨)資企業,享受多種合(獨)資企業政策優惠。
9、企業資產證券化,可以在美國股市合理套現,實現陽光下的利潤。
10、企業盈利可以合法申請外匯,向國外匯兌美元,再以外資投入國內項目。
11、利用美國上市公司的條件,擴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
12、公司高層申請美國工作簽證和永久居留,有利國際市場開發。
13、利用上市公司股票期權,保留公司核心技術和管理人員。

Ⅵ 中國企業為什麼在美國上市

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美國上市的融資成本低,這個涉及到很專業的問題,我用通俗的話大概說一下,因為國內的經濟風險更大,所以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收益率,這就加大融資的成本,但是在美國上市後一個美國風險小,所以要求投資收益率低,降低了融資成本。如果你不是金融專業的,那我再舉個價格的例子,比如說公司發行100個新股,但是因為國內不透明的制度以及市場有效性低,這個股票的合理價格本來是100元,但是iPo時,只能以70元作為發行價,只募集到了7000元,但是在美國發行的話,由於流動性高,更加嚴格審查制度,j發行價格達到了90元,也就是說,同樣是發行100股,在美國發行比在中國發行能多募集2000元。

二,將資本多元化,會分散資金來源的風險,比如將來中國陷入經濟衰退,再發行股票的成本就會變高,雖然美國的融資成本肯定也變高,但是不會比中國高。

三,可以防止惡意收購,當別的公司向收購這個公司時,不僅得買他中國的股票,為了獲得對公司的控制權,還得去美國進行收購,這就加大了收購的難度。

四,提高公司在美國的知名度,跟當地的投資機構以及投資銀行建立良好的關系以方便以後發行新股或者發行債券(在美國發行債券同樣比在國內成本要低)。

我暫時能想到的就這些

Ⅶ 為什麼很多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

1.中國一些公司到美國去上市,是因為兩地的投資文化不同,一些在內地無法上市,或上市融不到多少資的企業(國內給的市盈率或溢價比較低)選擇海外,比如大部分網路公司是這種情況。
2.公司要擴大海外業務,需要提升本身在海外的形像,那也可以選擇海外上市。比如近期銀行業海外上市大大提高了我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的信譽等級。
3.有些公司企業規模特別大,需要融資的數量也非常多,而前幾年,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程度不高,容不下這樣的大企業,所以要到海外上市,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是這種情況。另外,這些企業海外上市還是整個國家吸引外資的一個手段。

Ⅷ 為什麼有些公司選擇在美國上市,而不是在自己國家

有些公司選擇美國上市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不在自家股市上市而跑別人家股市上市,有些公司處於各種方面的考慮還是選擇了美股上市比較好;我個人認為去美國上市的有以下幾種原因:

(5)美國股市注重高科技的公司上市

美國股市其實就是非常注重一些高科技的公司,也是支持高科技的公司在美股上市;類似有些高科技企業達不到A股的上市標准,只能通過美股上市融資;而恰恰美股也是為這些高科技公司打開了大門,這樣順水推舟的就成功在美股上市。

總之不管中國企業在哪個國家上市,每個企業都是有自己的選擇權,並非所有企業都是必須在自家股市上市,也沒有這個規定;最後企業在哪裡上市,肯定是有企業的大股東來決定的,不管選擇哪個國家的股市上市都是各有利弊之處,沒有十全十美的。

Ⅸ 為什麼很多公司都在紐交所上市

引言:經濟發展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公司融資成功開始上市,但是中國國內很多的公司都會選擇在紐約交易所上市,而不選擇在國內。紐約交易所的股份能面向全世界,只要能聯網就能開戶交易,在中國上市只能由中國人購買,而在美國上市可以由全世界購買。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很多公司都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三、本土環境

在美國本土企業沒有不接受證監會審查的,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初期非常缺資金,銀行也不給貸款,所以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天使投資家風險投資,這些投資一般以境外為主,像我們熟知的互聯網企業,基本上從設立之初絕大多數就是中外合資的。但我國法律有規定,境外資金投資電信相關企業互聯網在內,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合資企業基本上是不可能獲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