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發行股票控制其它公司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發行股票控制其它公司

發布時間: 2022-12-20 10:59:56

❶ 如何理解A公司通過發行股票換取對B公司的控制權

假設你是B公司的控股股東,你想把B公司(你擁有的股權)賣給A,A提供兩種選擇:
1、給你現金
2、給你股票
你選擇了第2種,於是A發行股票給你,用來交換你擁有的B公司的股權。你成了A公司的股東,A成了B公司的股東。

❷ 可以通過公開市場大量購買一個公司的股票,然後達到控制這個公司的目的嗎

股票本身就是拿來買賣的,特別是對於A股同股同權來說,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你的話語權越高,如果持股達到較高的比例,進入公司的管理層並控制公司也並非不可能。

通常情況下,一個公司的股權有幾個界限,不同的股權比例所享有的權利是不一樣的。

絕對控制權67%,當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只有一個公司67%以上的股權,那麼它就可以做到100%的控制這個公司,別人反對一點作用都沒有;

相對控制權51%,基本上可以很安全的控制這個公司;

安全控制權34%,一票否決權 ;

30%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

20%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 臨時會議權

10%,可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

5%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當然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股權結構是建立在同股同權的基礎上,只要你的股票是通過合法合理的渠道購買的,符合監管的相關要求,那從理論上來說,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之後,你不僅可以進公司的管理層,甚至有可能控制整個公司。

但從實際上來看,想要通過大量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控制一個公司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關於大量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以達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最近幾年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萬寶之爭。


當股東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超過5%,按照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就必須發布公告,而一旦發布公告之後,大家知道有人要舉牌上市公司,會有更多的人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從而在短期之內推升這家公司的股價,這會讓收購的成本進一步增加。

而且一旦舉牌之後,就會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警惕,他們肯定也會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反制,比如通過回購股票,以及輿論壓力給收購方施加壓力等等,這會大大的增加收購方的收購難度。

第二、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創始團隊都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很多是上市公司為了避免控制權落入他人的手中,他們在上市的時候創始人團隊所掌控的股權比例一般都很大,比如目前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持股比例都達到3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董事長持股比例達到40%以上,所以即便某一個人通過公開市場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想要成為第一大股東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是同股不同權。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特別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為了保持創始團隊的絕對控制權基本上都實行的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方式,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京東,阿里巴巴等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

比如在京東的股權結構當中,雖然劉強東只有15%左右的股權,但其所擁有的投票權卻超過75%,相反,雖然騰訊旗下的投資公司擁有京東18%的股權,但其投票權卻只有4.5%左右。 這種同股不同權的股票設置,可以讓創始人團隊以較少的股份掌握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從而可以有效避免被惡意收購的目的。

第四、上市公司可以開啟毒丸計劃。

毒丸計劃簡單來說就是股權單薄反收購措施,當一個上市公司面臨惡意收購的時候,上市公司公司創始團隊為了保住自己的控制權,就會大量低價增發新股,讓收購方手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下降,從而達到稀釋收購方股權的目的,比如2005年新浪在面對盛大收購的時候,就採用了這種毒丸計劃,最終盛大隻能無奈的放棄收購新浪的計劃。

❸ 如何理解A公司通過發行股票換取對B公司的控制權

簡言之就是:A公司通過發行股票獲得資金,支付給B公司,從而買下B公司。
既然買下了整個B公司,當然就獲得了其控制權。

❹ 為什麼發行本公司的股票,會取得其它公司的股權

1、發行本公司的股票,會取得別的公司的股權的原因:這是典型的並購,甲公司合並吸收了乙公司,也就是說乙公司的股東出賣了自己的股權。當然,這里的並購是關聯企業的合並,這個合並方法是換股。
2、換股並購。即並購公司將目標的股權按一定比例換成本公司的股權,目標公司被終止,或成為並購公司的子公司,視具體情況可分為增資換股、庫存股換股、母子公司交叉換股等。換股並購對於目標公司股東而言,可以推遲收益時間,達到合理避稅或延遲交稅的目標,亦可分享並購公司價值增值的好處。

❺ 增發自己公司股票為什麼能控制其他公司的股權

你說的不是很明白,但按照我的理解,應該是A公司通過股份置換,用發行的1000萬股交換了B公司的20%股權.發行股票是會分散控制權,但如果A公司的控制人擁有公司60%以上的股權,那分散的股權很小.比如:A老闆公司原由9000萬股,他直接持股60%即5400萬,這時候增加1000萬股,總股本變為1億,A老闆擁有A公司股權還是5400萬,持股比例變為54%.但只要他擁有51%以上的股權,那這個公司實際控制權還是在他手中.而且他通過股權置換,還可以獲得B公司的20%的收益.實際他賺了.這只是資本運作的一種手段而已.其實分散股權是相對而言.實際運作中A老闆並不一定直接控制51%的股權,但他可以同過其他間接控股的手段,而實際擁有公司控制權.

在同一集團下那就無所謂了,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相關聯公司之間製造投資和收益的假相而已,實在沒什麼好談的.大老闆是一個,不管下面怎麼整,還不是在他的左手到右手,不過是為了合理避稅和沖抵收益.說白了就是做帳.

❻ 定向發行股票換其他公司股權

甲乙同一控制下的話乙同不同意沒有任何關系,這本來就是兩個的同一控制人來決定的,股票不是給乙,是發行了股票來購買乙的股東(包括那個實際控制人)持有的乙的股權的,乙本身沒有持有自己的股權的,它只是被收購的標的物

❼ 定向增發股票為什麼可以取得其他公司股權

以其他公司的股權來認購增發的股票,以資產認購股票,這個資產就是其它公司的股權.這種情況在上市公司向大股東增發時經常用到,大股東不是用資金來認購增發的股票而是用它持有的其它公司的股權來認購。
剛開始進入股市的朋友可能對股票定增完全不懂,賺錢的機會也被大大減少,還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
股票定增是利好還是利空,今天在這里我會向大家講述。干貨滿滿,可以看明白股市的同時,可以學習幫助賺錢的相關參考因素多了一個。
在我們進行了解股票定增之前,先給大家遞上近期機構值得重點關注的三隻牛股名單,隨時隨地都會有被刪除的可能,盡可能越早領取:【緊急】3隻機構牛股名單泄露,或將迎來爆發式行情
一、股票定向增發是什麼意思?
可以先去看一下股票增發是什麼意思,股票增發指的是上市後的股份制公司,在原有股份的基礎上再增加發行新的股份。
股票定向增發的意思,就是上市公司將新的股票對少部分的特定投資者進行增發並打折出售。而這些股票,散戶在二級市場市是買不到的。
對股票定增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我們投入主題,然後再來看看股票定增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
二、股票定增是利好還是利空?
基本都以為股票定增是利好的跡象,但也可能出現利空,對於他的分析和判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股票定增,憑什麼說它一般為利好現象呢?
因為定向增發對上市公司來說有很大的好處:
1. 它很有可能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游企業等方式大大增長上市公司的業績;
2. 戰略投資者有可能會被吸引,給公司長期的發展提供一個好的輔助。

要是股票定增確實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利益,那為啥還會有利空的情況出現呢?不要心急,大家緊接著看下去。
要是上市公司為一些前景表現優秀的項目定向增發,會得到投資者的信任,這有很大幾率會造成股價的上漲;如果上市公司為一些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的項目增發,對於這一點,消費者必然會提出質疑,大概會使股價出現下跌。
所以作為投資者就一定要時時關註上市公司的實時消息,因為這個股市播報可以為你全方位提供最新金融行業動態:【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大股東如果能夠做到注入的都是優質資產,折股後的每股盈利能力應該明顯優於公司現有資產,增發能夠帶來公司每股價值大幅增值。反之,若通過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者置換的資產有問題,其成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慣用伎倆,如此就變成重大利空。
倘若在定向增發的期限內,有操控股票價格的行為,就會有短期「利好」或「利空」形成。好比相關公司可能用壓低股價的方法,通過這樣來減少增發對象持股所需要的錢,利空就這樣構成了;反之,若是擬定向增發公司不跌破增發底價,並且可能出現大股東提升股價的操作,在這種情況下,定向增發難免不會變成短線利好。
所以總起來考慮,大部分出現下股票定增的情況是利好現象,可是投資者也一樣需要防範風險,盡量參考多種因素進行多角度考慮分析,避免掉入「投資陷阱」。
如果你時間不充裕,不能很好的去分析一隻股票,那就點一下這個測試鏈接,把你關注的股票代碼輸入到裡面,適不適合購買這個股票就可以看得到,可以得到最近行情的消息,讓你輕松把握時機:【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❽ 一個企業為什麼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可以並購其他企業

從本質上說,並購企業,就是購買其股東的出資,或者說股權,這和購買一部手機一樣,也是一種購買,也是一種交換。你可以花現金來交換,也可以用其它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換,只要對方接受。

購買者(一家企業)自身的股票是有價值的,特別是購買者如果已是上市公司,則其股票的流通性已經得到認可,價值也得到公眾投資人認可(表現為有活躍的市場交易,有確定的交易價格),因此更容易作為現金的替代物,用於支付。

簡單的操作思路是:一家企業向「購買對象」的股東發行股票,用這些新股交換股東手裡的「購買對象」的股權,這就是以股份並購,也稱為換股並購。並購完成後,購買對象變成了購買者的子公司,購買對象的股東變成了購買者的股東。

至於發行債券的並購,其實是先要借債,借到錢以後,用現金來收購,倒比較簡單。

❾ 為什麼發行本公司的股票,會取得別的公司的股權,

1、發行本公司的股票,會取得別的公司的股權的原因:這是典型的並購,甲公司合並吸收了乙公司,也就是說乙公司的股東出賣了自己的股權。當然,這里的並購是關聯企業的合並,這個合並方法是換股。
2、換股並購。即並購公司將目標的股權按一定比例換成本公司的股權,目標公司被終止,或成為並購公司的子公司,視具體情況可分為增資換股、庫存股換股、母子公司交叉換股等。換股並購對於目標公司股東而言,可以推遲收益時間,達到合理避稅或延遲交稅的目標,亦可分享並購公司價值增值的好處。

❿ 股市上買一個公司的股票可以控制該公司嗎

該方法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際中,極少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如下:
1、30%的持股比例是一個分界點。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投資者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可認定為擁有上市公司控股權。但別忘了,這是「可認定為」,不是「一定認定」,很多時候持股低於30%的被認定為實際控制人的,高於30%的卻不是實際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並不少。為啥?因為真正控制了董事會,那才叫真正的控制。
2、如果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反對收購,那你把所有的股票全買過來,到時候公司因為股權分布問題不滿足上市條件,要退市,那就虧大發了,這就不叫控股了,而是私有化了。
3、一些國有核心資產的上市公司,你想買,別人不會賣的,比如像「兩桶油」、中字頭等央企,有錢也沒轍。而這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反收購制約行為了,而是國家意志。
4、就算是非上市公司的話,這套做法也行不通。因為根據《公司法》規定,任何股份制公司的股東人數必須達到一定的人數規定,一股獨大不屬於股份制公司。
拓展資料
反收購的方式:
1、毒丸計劃。該計劃的原理就是在公司被收購時向普通股股東發行優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購,股東持有的優先股就可以轉換為一定數額的收購方股票。這樣做的方法可以稀釋收購方的股權,但同時也會增加公司的負債,讓收購方失去收購興趣。
2、修改公司章程。這也是比較直接的方法,我直接修改游戲規則,你就算有錢也不能玩。一般做法是提高召開股東大會、決策重要戰略等的門檻,比如需要30%的股東同意修改為50%,1/3股東同意修改為2/3等。不過這種方法也會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
3、金色降落傘計劃。為啥叫這名字呢?金色說明有一筆不菲的補償金,降落傘說明你可以平穩過渡。原理是在公司被收購時,對公司的高管做出該安排,不管是離職還是被迫辭退,都必須獲得一筆不菲的補償,以增加收購方的成本。不過這種方法並不十分有效,對於動輒數億數十億的收購案來說,給你幾百萬幾千萬讓你走人,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