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區塊鏈股票什麼時候開始大漲的
2021年7月。
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地時間7月26日,美股區塊鏈概念股集體大漲。據Wind數據,截至收盤,比特數字大漲百分之一百零九點六九,第九城市漲超百分之五十四,RiotBlockchain漲百分之二十一,CoinbaseGlobal漲超百分之九。
『貳』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數收跌,逸仙電商(YSG.US)收漲超11%
智通 財經 APP獲悉,周五,輝瑞(PFE.US)旗下疫苗已向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惟美國衛生事件持續嚴峻,道指跌逾兩百點。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表示,輝瑞疫苗預期在數周內獲批。
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跌24.30點,跌幅0.68%,報3557.55點;納斯達克指數跌49.70點,跌幅0.42%,報11854.97點;道瓊斯指數跌219.80點,跌幅0.75%,報29263.48點。
本周道指累計下跌0.7%,標普500指數下跌約0.8%,納指上漲0.2%。
消息面上 ,在呼籲年底結束幾個緊急貸款計劃的第二天,姆努欽周五表示,市場應該感到很欣慰,因為我們還有足夠的資源,他和白宮幕僚長梅多斯將於周五與國會共和黨領導人就更多經濟支持進行談判。
世界貿易組織(WTO)表示,全球商品貿易在第三季度從衛生事件封鎖中急劇反彈,但預計到2020年底將放緩。WTO表示,其商品貿易指數已從8月份的紀錄低位84.5點升至100.7點。WTO說:「最新指數表明,隨著封鎖的放鬆,第三季度貿易強勁反彈,但隨著積壓需求(pent-up demand)耗盡和庫存補充完成,第四季度的增長可能會放緩。」
盤面上 ,美股區塊鏈概念股走強,因比特幣大漲,站上18500美元/枚,續創2017年12月以來新高。嘉楠 科技 (CAN.US)漲超22%,第九城市(NCTY.US)漲超19%,迅雷(XNET.US)漲超1%。
部分熱門中概股上漲,小鵬 汽車 (XPEV.US)收漲11.95%,逸仙電商(YSG.US)收漲11.47%,達達集團(DADA.US)收漲30.46%
個股方面
跟誰學(GSX.US)收跌8.23%,公司三季度凈營收為19.65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5.570億元人民幣相比增長252.9%。凈虧損為9.325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同期凈利潤為190萬元人民幣;
開心 汽車 (KXIN.US)收漲101.33%,盤中一度觸發熔斷;
360數科(QFIN.US)漲漲0.48%,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擴大43.4%;
網易(NTES.US)收漲4.81%,三季度期內凈收入同比增加27.5%至187億元人民幣。毛利潤同比增加25.6%至99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98億元。
『叄』 比特幣為什麼會刺激美國股市
美國股市上漲,比特幣上漲,石油價格上漲,美元兌日元上漲。
(一)美國股市上漲可能因素。首先,科技股領漲美國股市,美國標准普爾股市創新高,醫療保健公司強勁推升市場,能源股隨原油價格上漲。其次,美聯儲這周晚些時候將公布利率決議,市場預期美聯儲將提高利率,也將是今年美聯儲第三次加息。標准普爾小幅上漲約0、3%,道瓊斯股市和納斯達克指數小幅上漲,羅素小公司指數小幅走低。雖然通貨膨脹處於較低,但勞動力市場比較強勁。再次,美國科技公司上周,蘋果股票上漲,賽門鐵克上漲,醫療保健公司股價上漲。藍鳥生物公司股價上漲,銀行股價小幅走低。石油天然氣提振能源股上漲,美國切薩皮克能源公司股價上漲。
(二)比特幣上漲可能因素。1、比特幣期貨在美國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漲,華爾街投資者首次購買比特幣,數字貨幣期貨價格跳漲約20%。比特幣今年以來上漲,據洛杉磯時報,美國市場有購買二手房抵押貸款來買入比特幣。2、目前比特幣交易量比較低,大多投資者看好石油、黃金或小麥等商品,或者股票市場。比特幣未來方向未知,期貨價格顯示價格上漲,但投資者謹慎市場陷入泡沫與投機。3、摩根大通表示,比特幣是一種欺詐。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將在12月18日開始交易比特幣期貨,黃金小幅走低,價值支撐黃金價格。比特幣沒有價值,僅價格上漲。
(三)美股為何與比特幣齊漲呢?黃金小幅下降,石油價格上漲,價值支持黃金與石油,共長天一色。第一,黃金價格小幅下跌至每盎司約1246美元,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最新數據,黃金看漲頭寸下降。白銀價格下跌至每盎司約15美元,美元兌日元上漲。美國基準原油價格上漲至每桶約57美元,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至每桶約64美元。市場風險偏好上升,黃金小幅走低,石油價格小幅上漲。第二,較為強勁非農報告與減稅計劃提振美元,在美聯儲加息之前,黃金可能走低,美元看漲。美元指數上周五達到94點高點,之後小幅走低至約93,從低點小幅反彈上漲,多方因素支持美聯儲12月加息,加息提振美元。第三,比特幣期貨在美國市場上市後上漲,美國科技股上漲,銀行股和工業企業股票小幅走低。第四,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將公布貨幣政策聲明,華爾街關注美聯儲本周三是否實行2017年第三次加息,因為油價上漲,美國能源股上漲,埃克森美孚公司股價上漲,雪佛龍股價上漲,康菲石油股價上漲。第五,美國科技股上漲,蘋果股價上漲,亞馬遜股價上漲,谷歌股價上漲,微軟股價上漲,特斯拉股價上漲,高通股價上漲。比特幣上漲,區塊鏈相關股票上漲。黃金價格比較穩定,石油價格小幅上漲,價值支持黃金和石油。
『肆』 百度金融在區塊鏈的布局和野心
但具備這些專業能力還不夠,肖偉覺得還需要另外「3個條件」。
「第一個,你的語言必須是C++或者GO;第二個,對於分布式計算、密碼學和P2P網路編程有所了解;第三個,我們希望你對經濟學原理有了解。」
為什麼還要有經濟學原理?
「因為比特幣除了技術以外,它裡面還有一個經濟學博弈論的問題。」肖偉稱,不斷提高作惡的成本,增加工作量的獎勵,從而通過經濟學束縛惡,激勵善。
這大概是博弈論中的經典案例了。
「所以,區塊鏈網路設計,除了技術,還有了解經濟學原理,我們稱之為生態搭建。」肖偉稱。
03區塊鏈信仰
2017年,肖偉正式接觸區塊鏈,就立刻變為信仰。
「就像你沒法問基督徒上帝存不存在一樣,很難回答為什麼會信仰區塊鏈。」肖偉稱,「我對信仰的理解,就是你遇到挫折、遇到任何挑戰的時候,堅信一定可以克服。」
尤其是在區塊鏈萌芽期,技術探索一定會遭遇重重挑戰,「資源上、落地上、技術上和監管上的困難,但只要堅信『這是好的』,你就可以堅持下去。」肖偉表示。
肖偉堅信,區塊鏈技術,是對未來社會有幫助的。
他有幾點判斷。
一是,區塊鏈技術不會馬上黃掉,它有「黃金十年、白銀十年」。
「2018~2028年是區塊鏈行業的好機會。」肖偉認為,可能會像2000年的互聯網和2008年的移動時代一樣,出現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期:人才水平提升、公司市值提升。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錯過移動和AI,不要錯過區塊鏈。」肖偉會建議程序員去做區塊鏈,「我給現在團隊的定位是,三年後,最低也能達到年薪百萬。」
二是,目前區塊鏈領域,確實存在嚴重泡沫,就像當年的互聯網。
1999年有一個很奇怪現象,就是改域名,只要公司域名改成「.COM」、「**在線」,股票就蹭蹭上漲。
這種改名的浪潮,也完美復制到了區塊鏈領域,A股上市公司紛紛成立「區塊鏈實驗室」,股價應聲上漲;美國軟飲料公司「長島冰茶」宣布改名為「長區塊鏈」,股價暴漲500%。
因此,區塊鏈行業存在一定的泡沫,也可以理解。
三是,區塊鏈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是等價的。
區塊鏈和互聯網之間,會是怎樣的關系?
「互聯網是一個信息獲取的途徑,區塊鏈是一個價值信任的途徑。」肖偉認為,區塊鏈最大的變革,是效率的提升。
這個效率,不是技術性能,而是企業效率。
比如,以前點到點的消費,因為雙方無法互相信任,所以才出現這么多中間環節,目的就是「增信」。
如果點對點能直接信任,整個商業模式都將發生巨變。
「區塊鏈最大的變革,就是解決信任問題,讓你的信任變得特別簡單,整個中間環節在不停被壓縮。」肖偉認為。
而區塊鏈的顛覆之力,就誕生與此。
一方面,區塊鏈帶來效率的提升,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變革。
對於整個企業而言,提速非常重要。之前規范一個業務線項目,可能需要十天時間,但加上區塊鏈後,信任溝通協作的時間大大降低。
肖偉舉了高鐵的例子:高鐵速度從80km/h提到300km/h,浙江省開始建立「一小時經濟圈」,「如果再快點,甚至能影響房價,這不是顛覆嗎」。
另一方面,在區塊鏈下的商業新生態中,品牌的沖擊會非常大。
「品牌很大程度上是對質量的背書,」肖偉認為,「區塊鏈的出現可以做到,把品牌摘掉,依舊能保證質量。」
這也是新零售、新製造最核心的競爭力。
比如我們買某個牌子的黃金首飾,我們看重的其實是品牌背後的工藝,如果能直接與背後的金店、工藝師建立「信任」,就不再需要這個牌子作為背書。
「整個信任改變後,就改變了整個生產關系。」肖偉認為。
「馬克思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但現在生產力已富裕了,我們更需要的不是生產力的提高,而是生產關系的重新分配。」肖偉認為,「只有生產關系的天花板『往上拱一拱』,生產力才會繼續往前沖。」
「而每一次生產關系改變帶來的資源重新分配,都是一個造富機會,一定會有人起來,有人倒下。」 肖偉稱,這也是幣圈如此瘋狂的根本原因。
但是,肖偉也不認為區塊鏈可以取代「古典互聯網」。
「古典的不一定就比現代的差,古典音樂、古典經濟學都是這樣。在很多技術領域,古典、現代和後現代是並列關系。」
「之所以出現『古典互聯網』這樣的詞,是因為很多區塊鏈圈的人並沒有明白區塊鏈是什麼,也不清楚區塊鏈究竟為什麼可以改變世界。」肖偉認為。
作為中心化的「巨頭」,網路會被區塊鏈顛覆嗎?
肖偉相信網路不會被顛覆。
「搜索和商業不一樣,和品牌也不一樣,搜索最重要的是好用,不需要品牌去做信用背書。」
「網路在BATJ中,是最不可能被區塊鏈顛覆的一個。」肖偉稱。
『伍』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即通過去中心化和消除信任的途徑共同維護可靠資料庫的技術。四個關鍵詞可以用來描述區塊鏈技術:,減少信任、去中心化、集體維護和可靠的資料庫。
當我們談及「區塊鏈」這一概念時,比特幣必然是個不會忽略的話題。近年來比特幣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尤其2017年幾乎是持續全年的瘋漲,讓很多人都知道了這一新興事物。
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種比特幣的基層技術。比特幣能夠存在的原因在於,互聯網上彼此不認識的人可以通過比特幣網路轉移和交易數字貨幣。 而這正是靠區塊鏈技術驅動的。 所有的比特幣交易都在區塊鏈的賬本上記錄著。某種程度上,在比特幣的運用中,區塊鏈扮演者銀行交易系統的底層資料庫的角色。 兩者都是為了「記賬」。 盡管將區塊鏈直接稱為「資料庫」並不是非常謹慎,但為了便於理解,暫時稱之為去中心化、共享且加密的資料庫。如果用專業術語來描述,區塊鏈就是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
區塊鏈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公開區塊鏈。任何人都可以訪問公開區塊鏈上的數據,人人都能發出交易等待被寫入區塊鏈。共識過程的參與者(對應的時間比特幣中的礦工)通過密碼學技術以及內建的經濟激勵維護資料庫的安全。
2、協作區塊鏈。參與區塊鏈的節點是預先選擇好的,節點間很可能是有很好的網路連接。這樣的區塊鏈上可以採用非工作量證明的其他共識演算法,比如有一百家金融機構之間建立了某個區塊鏈,規定必須達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機構同意才算達成共識。這樣的區塊鏈上的數據既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這些節點參與者內部共享。
3、私有區塊鏈。參與的節點只有用戶個人,數據的訪問和使用有嚴格的許可權管理。近期部分金融機構公布的內部使用的區塊鏈技術大都語焉不詳,很可能屬於這個范圍。
區塊鏈是一個公開賬本,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何人均可自動驗證賬本的真假並輕易發現賬本是否被他人篡改。
一句話, 區塊鏈是一個可供人人驗證的公開賬本。
人人均可驗證這一概念對區塊鏈至關重要。
比特幣就是使用區塊鏈來記錄所有的交易,所以任何人都知道每個賬戶上的比特幣數量。
那麼,作為一個可公開驗證的賬本,區塊鏈有哪些使用實例?
其實可以想到的使用實例有很多,區塊鏈適用於任何可以記錄在公開賬本上的數據。下面舉4個例子:
1、去中心化的域名伺服器,即域幣。域名伺服器實際是一個專門記錄域名的賬本。
2、去信任化的公鑰加密,如拋開那些不靠譜的認證授權機構的https。
3、所有權記錄,如實記錄物品與其對應的所有人。
4、合同與履約保證,賬本如實記錄合同各方並保存合同文本。
但不要忘了,區塊鏈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使用區塊鏈技術記錄的賬本會一直更新。新的數據如交易、域名輸入、記錄和合同等,會被哈希演算法換算成同等長度的哈希值加以保存。然而哈希演算法不但不免費反而還很昂貴。
因此,賬本本身需要有一個認可體系,對輸入區塊哈希值的人予以認可。
在比特幣中這一體系被稱作挖礦,根植於比特幣的協議中。比特幣礦工將等待驗證的交易運用哈希演算法換算成散列的哈希值,並收取一定的比特幣作為服務費。
因此,對於非貨幣類的使用實例,區塊鏈需要找到一個方式來承擔哈希演算法的高昂費用。
提醒大家注意一點,我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區塊鏈技術可能運用在哪些使用實例中,並沒有涵蓋區塊鏈的方方面面,如哈希演算法為什麼這么貴。我相信網上肯定能找到很多關於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應用的詳細資料。
補充
雖然區塊鏈技術有諸多優點,但還是有一些不那麼稱心如意的使用實例。比方說,比特幣沒有辦法換算成任何一國貨幣;一個有著數十億條數據輸入的賬本既占空間又不實用。
比特幣已經向世人展示區塊鏈技術在原則上是可行的,而且人們也在嘗試解決這些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如對比特幣進行技術改造或引入一種完全不同的區塊鏈技術。我認為以下兩種方法倒是值得一試:一是根據一定標准如付款方地址對賬本進行拆分,二是引入一個主區塊鏈對子區塊鏈進行驗證。區塊鏈技術變化多端,讓人眼花繚亂,說不定已經有人在進行這樣的嘗試也未為可知。但比特幣仍是世界上第一個出現的貨幣類區塊鏈,即是其他人口中所說的加密貨幣。
無論在 科技 圈還是金融圈,區塊鏈儼然成了最熱的詞彙,沒有之一。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去信任等核心優點,可以完美地解決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陌生人信任等難題,使得「個體經濟」成為可能。基於此,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信息和互聯網 科技 之後,目前最有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
在此背景下, 社會 中誕生了一股區塊鏈熱,大家一邊倒地對其大唱贊歌。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缺陷,看到事物的正反兩面才能理性決策。 所以本文中,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洪言微語)就重點給區塊鏈潑點冷水。
|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英文Blockchain,名字帶有相當神秘的 科技 氣息,可簡單分解為「數據塊」和「鏈接」。每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定時間內的系統全部信息交流數據,並用密碼學的方法予以了加密;鏈接是指每一個區塊與下一個區塊存在鏈接關系,從而構成了區塊鏈。
一般認為,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和去信任兩大特徵,簡要介紹如下:
由於每個區塊都含有特定時間內系統全部信息交流數據,因而每個區塊都是平等的,且單一區塊的損害不影響系統整體的安全性,所以區塊鏈具有 去中心特徵 。
同樣,由於每個區塊含有系統所有信息,使得信息的真實性是可以交叉驗證的,只有攻破超過51%的節點才能篡改信息,在一個足夠大的區塊鏈系統中,成本極高,可以認為區塊鏈中的信息都是真實的,所以區塊鏈具有 去信任特徵 。
大多數人對區塊鏈的認識始於比特幣,二者的關系是,區塊鏈是底層技術和理念,比特幣僅是區塊鏈目前最火的一個應用而已。
也許上面說的還不夠通俗,最後再總結一下,你認為區塊鏈是什麼?是一項顛覆式的新技術嗎?NO!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洪言微語)看來, 與其說區塊鏈是一項新技術,不如說是一種新的思想理念 。區塊鏈中包含的信息加密等技術早已有之,更多地還是理念上的革新,這也是區塊鏈之所以影響巨大的原因所在。新技術遲早會被超越,少則一兩年,多則四五年;而革新性的理念才有足夠的能量影響到經濟 社會 的方方面面。
| 區塊鏈有望改變金融系統底層規則
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中,區塊鏈將改變交易流程和記錄保存的方式,從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顯著提升效率,被認為在 數字貨幣、跨境支付與清算、票據交易、證券發行與交易、產權交易、客戶徵信與反欺詐、反洗錢 等方面擁有廣闊的市場環境。
這么好的技術,自然是人人追捧。和很多傳統金融人士一樣,洪言微語一開始也是抗拒的,認為這東西哪有那麼神,並沒有專門去做研究。後來隨著對金融 科技 研究的逐步深入,發現區塊鏈是繞不過去的坎,因為無論是智能投顧、大數據風控還是在線借貸,都只是金融業務層面和風控層面的技術創新,並未深入金融體系的底層。 金融系統的底層是什麼?自然是支付清算、交易規則和系統交互,區塊鏈改變的恰恰是底層規則。
所以,縱觀國際國內,金融機構對區塊鏈的研究最為積極,沒別的,是真的怕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特徵充分發揮後,還要金融機構的中介做什麼呢?估計這也是很多對區塊鏈有了初步了解的人的第一感覺。
本篇文章中,洪言微語就重點對這種觀點潑潑冷水。
| 顛覆金融體系,區塊鏈仍面臨兩座大山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凡事都有兩面,優點越突出,缺陷也就越明顯,只是角度不同罷了。區塊鏈顛覆金融體系的 兩大難題恰恰出在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兩大優點上 。
首先講講去中心化。 先要明確一個道理,中心化必然代表著低效率嗎?自然不是的。在特定的范圍內,中心化帶來的資源集中是可以大大提升效率的,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從個體到村落到部落再到國家的原因。就以銀聯為例,銀聯是國內銀行業清結算的中心,銀聯成立後,每家銀行只需要和銀聯對接即可實現和所有銀行的交易,若去中心化呢,沒有銀聯,每家銀行需要和所有的交易對手去對接,效率孰高孰低?所以,沒有必要對中心化一棍子打死,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徵,註定只能在特定領域(即不適合中心化的領域)發揮作用,怎麼可能顛覆一切呢?
再者,就是去信任問題 。去信任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其背後的技術邏輯有很大的缺陷。區塊鏈實現去信任靠的是全民記賬,即在每個區塊上保留所有的交易信息,以供系統交叉驗證,辨真偽。問題來了,每個區塊保留所有交易信息,在小的區塊鏈上是沒有問題的,但隨著越來越多信息的加入,必然導致交易信息的爆發式增長,也會帶來信息存儲成本的急劇上升。同時,信息量越大,交叉驗證所需的時間越長,效率也會越低下。 所以,區塊鏈解決了信任問題,但帶來了成本的上升和效率的下降 。
世上原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區塊鏈也是如此。
作為結語,洪言微語想要闡明的是,區塊鏈作為一種理念的創新,的確有很大的價值,在特定領域也可以產生顛覆式的影響。但當前對區塊鏈一邊倒的思維是有問題的,東方智慧告訴我們,「極高明而道中庸」,面對任何事物,保持中庸之道才是最明智的。
(文/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微信公眾號:洪言微語)
早在幾年前,「挖礦」這個詞就隨著比特幣的大火而廣為人知,很多人是先知道比特幣而後才知道的區塊鏈,甚至至今不知道區塊鏈。從定義來說,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我不是計算機技術專家,以下對區塊鏈的介紹來自閱讀和專家朋友的評論,僅供參考。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解釋區塊鏈,那就是:分布式記賬。
要理解一下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就需要先理解,傳統的記賬都是有一個中心的。比如銀行,你從銀行存款取款,通過銀行借錢給別人,都是以銀行為中心,所有這些交易都建立在銀行的信用之上。那如果銀行耍賴呢?或者更嚴重,國家耍賴呢?國民黨在統治中國大陸的末期濫發金圓券,以及魏瑪德國和辛巴威的惡性通貨膨脹,搞得貨幣沒有衛生紙值錢,都是非常著名的例子。
金圓券
區塊鏈針對的,就是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去中心化的記賬才是不可修改,不可抵賴的。怎麼實現去中心化記賬?基本的思想是,所有的用戶都存儲下所有的交易記錄,通過數學方法,讓非法修改賬本變得非常困難。這樣一來,就保證了賬本的可靠性。
具體而言,所有用戶通過窮舉隨機數變數,第一個得到特定要求哈希函數值(Hash)的用戶將有權記賬該輪交易,並獲得對應的比特幣獎勵。以數據塊(block)的形式進行傳輸,並以末端追加的方式將數據塊連成鏈狀(chain),因而叫做區塊鏈(block chain)。
聽了介紹,你也許會感到這種思想很有意思,但並不像宣傳得那樣激動人心,那樣有革命性。你的感覺是對的。實際上,區塊鏈的基本邏輯就有些繞不過去的問題。
例如,目前完整的比特幣公共賬本大小已經超過150 G,並以每年數十G的速度快速遞增——僅僅為了支持500萬用戶每年3000萬筆交易。如果有朝一日其處理量與目前的支付寶比肩,那每年比特幣賬本的大小將增加超過500 T。這相當於把支付寶伺服器的存儲數據在所有用戶的個人電腦上進行備份,——你會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嗎?
又如,在傳統的銀行體系中,如果你把密碼丟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向系統及時申報就是了,你的財富不會消失。但在區塊鏈體系中,如果你把密碼丟了,那麼這就是個巨大的麻煩,你的貨幣就找不回來了。開不開心?意不意外?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通俗點將,就是打麻將,四個人都可以輪流當庄,彼此放炮自摸四個人都有各自賬本記錄,但如果你想修改賬本必須掌握50%以上的修改許可權,所以你在賬本上作弊的成本非常大。
將來區塊鏈更多的將用於金融方面可以打擊洗錢,詐騙,因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追溯,文化方面可以用於版權保護等等
我看了很多人對區塊鏈的解釋都是官方話術,有些可能連解釋的人自己都不清楚,我下面用白話文來解釋區塊鏈,保證讓大家都能看得懂。
區塊鏈是什麼?我打個比方,在50年後,你可以從超市中買一台電風扇,這台電風扇在扇風的時候會幫你自動挖幣,你一邊用電風扇可以一邊自動化挖幣,當你這台電風扇壞了的時候,你可以用挖來的幣進行電風扇的維修,當然也可以用挖來的幣購買一台新的電風扇。很多人一想不對啊!那這樣商家的盈利不就少了嗎?我給大家說某個品牌,這個品牌的商品賣給你的時候,本身商品甚至可能是虧錢賣給你的,但是一旦用戶數量大了,用戶粘性大了,可以通過會員費或者服務費之類的小額費用或者其它方式來盈利。如同這個道理,挖來的幣可以購買和維修,這樣雖然商家的盈利可能減少了,但是商家獲得了更多的用戶和更大的用戶粘性,到這個時候商家想賺錢就是分分鍾的事情。
並且你買來的這台電風扇相當於給你上鏈了,什麼叫上鏈呢?假如現在把你家裡的電風扇放到大街上,有10個人來搶這台電風扇,你是沒有辦法證明這台電風扇的所有權就是你的,而你一旦上鏈了以後,相當於就和你綁定了,你就可以證明了。
所以說,區塊鏈的本質就是在幫助把人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了,相當於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變得更加安全更加便捷,這就是區塊鏈!就是這么簡單。
區塊鏈的安全體現在它的不可逆性,不可以篡改數據。我們都知道在現在的 社會 中,任何數據都是可以通過黑客進行修改攻克的,但是區塊鏈中的數據是不可能更改的,一旦生成就不可以修改,除非區塊鏈中所有的用戶一起同意修改數據,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目前區塊鏈還是非常不成熟的,就如同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一樣,等泡沫破了就會孵化出真正有價值的區塊鏈互聯網公司。
歷史 的車輪是不會倒退的,很多人不願意接受區塊鏈,就像在20年前告訴你網上可以進行購物,這都是一樣荒唐的事情,時間終將證明。
1. 區塊鏈的主要作用是儲存信息。任何需要保存的信息,都可以寫入區塊鏈,也可以從裡面讀取,所以它是資料庫。
2. 任何人都可以架設伺服器,加入區塊鏈網路,成為一個節點。區塊鏈的世界裡面,沒有中心節點,每個節點都是平等的,都保存著整個資料庫。你可以向任何一個節點,寫入/讀取數據,因為所有節點最後都會同步,保證區塊鏈一致。
3. 每個人都在同一條區塊鏈上工作,每個人都公開分享區塊鏈的當前狀態,每個人都同意新數據提交的規則並且篡改區塊鏈的行為在算力上是難以操作的。
如果我們把資料庫假設成一本賬本,讀寫資料庫就是一種記賬行為:
任何人都可以對這個公共賬本進行核查,但不存在一個單一的用戶可以對它進行控制。在區塊鏈系統中的參與者們,會共同維持賬本的更新:它只能按照嚴格的規則和共識來進行修改,這背後有非常精妙的設計。
(1)記賬,系統在一段時間內找出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然後將賬本的這一頁信息廣播給全網其他每個節點,這也就相當於改變資料庫記錄;(共識機制,密碼學)
(2)核對,全網其他有效節點核對該區塊記賬的正確性,並且蓋上時間戳,確認區塊合法;(時間戳,數學)
(3)形成單鏈,即在上一合法區塊之後競爭下一個區塊;(智能合約,加密技術)
(4)存儲,賬簿是分區塊存儲的,隨著交易的增加,新的數據塊會附加到已存在的鏈上,形成鏈狀結構;(分布式結構,信息技術)
(5)備份,每一個參與交易者都是區塊網路的節點,每個節點都有一份完整的公共賬簿備份,也就是分布式賬本。
特點
1. 區塊鏈沒有管理員,它是徹底無中心的。正是因為無法管理,區塊鏈才能做到無法被控制。沒有了管理員,人人都可以往裡面寫入數據,為了保證數據可信:區塊鏈的技術使得其數據一旦寫入,就無法被篡改。
2. 接近於零的信任成本。
互聯網企業構建其信用需要的周期時間極長,比如淘寶建立信用往往需要數年時間。在區塊鏈里,大家信任的是代碼、演算法和規則,所以信任成本降到極低。
3. 構造和交易資產的邊際成本趨近於零。
傳統的資產想用於交易,需要大量依賴第三方,要投行、銀行、證券所等來包裝、背書等,而且費用和門檻極高。有了區塊鏈,這些都不會是問題,而且成本極低。
區塊鏈的價值傳遞屬性還天然解決了支付的問題,而且有支持全球支付的基因。
區塊鏈,簡單來說,就是支持ICO(虛擬貨幣)的底層技術。而爆紅的比特幣則是ICO的一種應用。也就是說,區塊鏈的內涵更加豐富,主要特點為:
1、區塊鏈相當於數字信託,交易雙方可以自主訂立數字合約,提供區塊鏈服務的公司相當於數字信託公司;
2、區塊鏈的存在目的和特點是「3去」——去中介、去貨幣、去主權; 可以
3、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應用,比特幣是一種加密貨幣,所有區塊鏈都應用數字加密技術;
4、「3去」特徵針對於金融業,只有在需要高頻交易的金融領域才需要區塊鏈;
5、有用戶基礎的大平台更適合應用區塊鏈,小公司參與的價值不大,所以扎克伯格的2018新年願望就包含了研究數字加密貨幣。柯達公司也推出了數字貨幣,並促使其股價暴漲。
此外,談及比特幣,其可以用來兌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在此種意義上,比特幣類似於世界貨幣,趨近於黃金。
PayPal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Facebook早期投資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認為,比特幣被人們「低估」了,並將其比做黃金。他說:「如果哪天比特幣成了黃金的線上等價物,那麼它還將有升值空間。」
但1月3日,《人民日報》發文稱,「無論是從漲幅還是從幣值本身看,比特幣價格存在泡沫,這已是一個無需討論的問題。」資料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比特幣暴漲暴跌:一年之內價格暴漲約20倍,一日之內深跌逾40%。
的確,比特幣存在風險。但是,內涵更加豐富的區塊鏈顯然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昨晚,網上爆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在內部群鼓勵擁抱區塊鏈革命的截圖。在他看來,區塊鏈革命確確實實已經到來。「我在內部強烈鼓勵大家擁抱區塊鏈革命、學習區塊鏈技術,是我經過長期觀察和思考得出的認知,我感到有責任告訴我們的創業者。我不希望我對區塊鏈的看法被人誤解為是對ICO的觀點。」
不過,在互聯網公司和投資機構集體進場的背景下,政府必將有所舉措。
近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此表現出了擔憂,擱置了兩家美國公司推出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提議。
其實,這也算是遲早之事。因為區塊鏈的「3去」特徵本來就與政府集權相矛盾。
『陸』 區塊鏈概念股集體暴漲,是餡餅還是陷阱
中國人民一直以來都踐行著多種相互沖突的價值觀,而如何在恰當時機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那一款價值觀,就成為吾國人民駕馭擰巴生活的重要能力。
比如,痛恨化學加工,信仰天生造物,就是國人最樸素的是非觀之一。郭德綱直到現在,還在相聲中借於謙老婆的口吻教育觀眾「西葯傷身,我給你熬點中葯」,台下觀眾聽罷頻頻點頭;而最懂吾國消費者的蘇北營銷大師葉茂中,亦曾針對這一點為某護膚品訂做了著名廣告詞「我們恨化學」。
然而有趣的是,對化學的刻骨痛恨,卻絲毫不影響國人熱情擁抱物理、信息技術領域的新鮮詞彙。比如從上世紀90年代的「磁療」、「紅外」、「共振」,再到後來的「納米」、「量子」,物理界但凡有一點研究進展或學術熱點,一定會被中國人民改造成養生法寶。
同樣的事情也出現在信息技術領域,任何一個火爆的互聯網概念,必然給大量騙子提供了發財機遇。從「中文域名」、「微信營銷」、「P2P理財」、「O2O創業」再到「MMM」、「所羅門矩陣」,伴隨著國人對「神秘技術名詞肯定是發財機遇」的信仰,割韭菜這行是越來越好乾了。
而最新的騙局,就是眼下大火的概念——「區塊鏈」。
我有一個小老闆朋友
在眾多的焦慮癥候群中,「中產」和「寶媽」們起碼還有社交媒體可供發泄,而那些分布在廣袤國土上的中小企業老闆,則無處安放他們來自業績增長、團隊建設、市場判斷以及知識更新上的焦慮。
中小企業很大程度上是依賴老闆自身能力實現生存的,對此心知肚明的三四線地區做實體經濟的小老闆們,總感覺在互聯網時代缺乏勢能和希望。從北上深投射下來的信息不對等鴻溝,更加深了這種焦慮。
恰好,這些焦慮者又擁有足夠的付費能力,他們將在市場上扮演怎樣的角色也就完全可以預料了。
我就有這樣一位小老闆朋友。十年來,我眼看著他從跟著聚成導師唱國歌,到進入華商書院結識一堆「學兄」,再到每天轉發蘇引華(陳安之弟子)的經典語錄,再到參與盛景網聯的「母基金眾籌」……這些開大眾的小老闆們上交的香火錢,供養了吾國成百上千名中學文化水平的導師們開上了賓利。
關於他被忽悠的事,我本已既麻木又懶得說了。直到上周,他扔過來一個鏈接,說幫我看看。看那鏈接中赫然寫著「李笑來」、「區塊鏈投資」之類的文字,我立時驚覺了起來——
時代終究是進步了,這些讀過些書的人,終於也可以出來忽悠小老闆們了。
「來搞區塊鏈項目吧,穩穩一個月百分之30收益」
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忽悠小老闆?一個簡單的調查途徑就是網路戒賭吧,在一個標題為「做什麼能掙到錢?我現在手裡有13萬干什麼一天能掙1000?」帖子下,有位老哥這樣回復到「來搞區塊鏈項目吧,穩穩一個月百分之30收益」。
30%收益率,這才是坊間對於「區塊鏈」的真實理解,什麼貴州大數據中心、國家AI戰略都太遙遠了,「區塊鏈」的原本含義更是少人知曉(比如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但毫不影響我寫這篇文章,同樣也不影響你閱讀)。
而與之對應的是,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和密碼朋客們起初的哲學理念與政治隱喻,則完全被吾國聰明人們全盤接收了下來——
「國家必然會試圖減緩或阻止加密技術的傳播。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加密技術的無政府主義擴散。」
這正是「區塊鏈」成為暴利手段的理論基礎:一種可以脫離政府管控的「地下股市」。游戲是這樣玩的:
首先,找一些碼農。別太貴,月薪3K即可,北大青鳥的最好。讓他們去GitHub之類的地方扒些代碼下來修改一下,比如像「量子鏈」的開發方式——好了,你已經擁有一個可以運行的「區塊鏈」項目了。這個項目的實際意義無所謂,你可以隨便編一個,什麼改善醫療效率加快金融變革促進科技發展。這里我們參考一下李笑來老師的PressOne項目,這個「區塊鏈」項目號稱要「顛覆掉中心化內容分發模式」——
那麼接下來,你只需要再寫一個看起來錯字不太多的白皮書pdf文件,掛在網上,就可以敲鑼打鼓宣布眾籌,等著讓韭菜們交錢了。
有人會問了,這些項目不明顯是扯淡的嗎,韭菜憑什麼會投資?
你聽說過「打新」嗎?對,就是傳說中A股的那個「打新」,每個股民打到了都會歡欣雀躍的那個「打新」。
由於吾國證監會的IPO政策,導致新股發放受到嚴格控制,以至於股民可以投資的新項目極為有限,而這些有限的項目又被限制了價格(鎖死市盈率),所以幾乎每支新股一放出來,都是連續幾個十幾個漲停板。打新股買到就是賺到,不需要花腦細胞,買就對了。
於是,當我的小老闆朋友被拉去參加「幣神訓練營」之後,同行的小老闆們紛紛表示根本聽不懂啥叫比特幣啥叫區塊鏈啥叫ICO,這時導師點撥了一下:「你們就當這是『打新』就行了。」小老闆們立刻一臉恍然大悟狀。
沒錯,所謂「區塊鏈」項目的真實套路就是——項目對外發行「韭菜幣」,韭菜們拿比特幣(或者人民幣)按比率購買韭菜幣。韭菜幣的特點是,成本為零,總量有限,你買得越晚就越貴,而且越發越少,越來越難買到。項目方暗示:如果「打新」成功,韭菜將可以坐等韭菜幣升值,一個字:穩。
你可能會猜:這么老套的把戲,一次也就能騙幾十萬,了不起上百萬吧?
不好意思,這是李笑來老師連白皮書都懶得寫的PressOne項目的募集資金目標,請過目——
2億美金,謝謝。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韭菜輪2億美金的概念,列舉幾個數字:陌陌F輪6000萬美元、錘子B輪2億人民幣、滴滴E輪1.42億美元、摩拜D輪2億美元。難怪在近日的培訓課程上,李笑來對外稱「PressOne是個打破舊世界的項目,李笑來是罕見的能做這件事的人」。
對了,上邊那個「量子鏈」項目,也是李笑來老師站台支持的,已經成功眾籌近2200萬人民幣。
還有比李笑來格局更大的
然而不幸的是,我這個小老闆朋友由於此前受騙次數太多,對於「區塊鏈」投資多少有點嘀咕。說時遲那時快,拉他培訓的導師們又換了一個新套路,這次徹底擊中了小老闆心中的軟肋。
(小老闆發給我的廣告,某培訓機構借北郵名號組織的「區塊鏈總裁班」,學費12800元)
簡單來說,這個套路不再是讓小老闆們花錢投資韭菜幣了,而是做一個韭菜幣交易平台,讓小老闆們各自去發幣,公眾買了這些小老闆們的韭菜幣後,可以在韭菜幣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
導師們美其名曰「使用區塊鏈記賬技術,把企業打造成真正的公眾公司」。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你們這些小企業都缺融資渠道,A股IPO不可能,新三板上去沒意思,民間集資不敢搞,銀行拆借成本高,但如果向社會出售經過高科技包裝的『區塊鏈』韭菜幣,以『互聯網投資』的名義向公眾融資,就可以減少很多阻力,還能忽悠到比你們更傻的人。」小老闆們參與的動力可想而知有多強。
不難想像,這種產品的對象,范圍將遠超上文所述的「區塊鏈」項目,會直接下沉到三四線地區的中老年人。他們過往就是各類民間集資和理財騙局的精準客戶,現在看著親戚朋友的公司發售「互聯網數字貨幣」了,「區塊鏈」這一聽就是要掀起科技革命的新事物啊,能不投資一下嗎?
總結一下,市面上大多數「數字貨幣」、「區塊鏈項目」、「ICO眾籌」,都是打著「區塊鏈」幌子進行的投機游戲,屬於完全的地下消息市,無任何監管保證,風險極高。
『柒』 美股元宇宙股票漲了多少
美股元宇宙概念股羅布樂思公司(RBLX)上市以來市值漲到509億美元,合折人民幣3300億。
【拓展資料】
一、巨頭早已湧入,元宇宙剛剛拉起序幕。
其實早在Roblox上市前,在Roblox的投資人列表中就可以看到騰訊的影子。Roblox的官方新聞稿中寫有「Roblox將與騰訊攜手,助力下一代中國創作者釋放創意和想像潛能」。
在元宇宙的布局上,騰訊算是國內的領頭羊。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騰訊已持續投資Roblox、WaveVR、Avakin Life元宇宙概念相關的公司和產品。
2020年年底,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曾在年度特刊《三觀》中寫道:「現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互聯網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互聯網』。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於幫助用戶實現更真實的體驗。」
二、游戲板塊受益最直觀。
尊嘉金融港美股分析師稱,元宇宙概念的出現,也帶動了一些股票的快速拉漲。
比如VR、AR相關。但是受益最明顯的就要數游戲板塊了。
湯姆貓(300459.SZ)因公司改名疊加元宇宙概念股價大幅上漲。
2021年上半年,湯姆貓的主要收入是依靠《會說話的湯姆貓》這一IP獲得流量,以取得廣告收入。在回復交易所的關注函中,湯姆貓方也表示,元宇宙是一個非常宏大而遙遠的願景,公司當前的游戲產品與理論上的元宇宙存在很大差距。」但這依然難擋其股價上漲,9月13日依舊上漲17.45%。
業內人士表示,游戲板塊此前受政策影響大幅下跌,現在防沉迷新規落地,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消除,這或許是網路游戲板塊再加上虛擬現實、雲計算、區塊鏈等組成的元宇宙概念被市場追捧的原因所在。
尊嘉金融港美股分析師也表示,通過對用戶港股美股交易數據的分析,發現近半個月AR、VR、以及相關游戲股票的交易量有大幅度提高。
三、元宇宙的未來。
9月13日,某機構在媒體上表示,終極的元宇宙聯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將成為20年之後人類的生活方式,重塑數字經濟體系。
未來3-5年,元宇宙將進入雛形探索期,VR/AR、NFT、AI、雲、PUGC游戲平台、數字人、數字孿生城市等領域漸進式技術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將層出不窮。
目前「元宇宙」已有211個相關商標,其中單2021年申請注冊的就有193個商標,國際分類涵蓋辦公用品、醫葯、傢具、金融物管、材料加工和廣告銷售等,其中大部分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
雖然元宇宙還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它更是一個趨勢,一個必然事件。
『捌』 區塊鏈老秦團隊:股市的大漲對幣圈有什麼影響
我一直認為各種幣就是純粹投機的一個產物,既沒有價值也沒有使用價值,只是資金參與時的一個炒作代碼,一旦資金撤離,早晚價格歸零,謹慎參與吧。而股市大漲會分流資金,對幣圈有利空作用。
『玖』 迅雷股價為什麼最近漲得那麼厲害啊
最近迅雷的股價上漲了很多,可以說是飆升,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認為這只是一個偶然,其實細心的人會發現,其實很多年前迅雷就轉型區塊鏈,因為具備先發優勢,已獲得領先世界的技術成果。之前迅雷的共享計算產品星域雲已建立了包括150萬+家庭節點,30Tb/s+儲備帶寬,1500PB+存儲空間的大規模雲計算網路,為小米、愛奇藝、快手等眾多企業提供了領先的技術,並成功引領了行業技術進步與升級。現如今,區塊鏈大火,迅雷作為中國區塊鏈第一股,又是第一個all in區塊鏈的領頭羊,它的技術在全球都處於領先,無論是國外報道,還是場景落地應用和賦能實體經濟,都是可以的。
『拾』 【深度理財02】炒美股一年學到的經驗教訓
從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開始炒股,到現在也快一年了。決定寫一篇總結自己思考的結論,不一定正確,就當作是學習。
加一個風險提示:本篇文章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不構成與其他人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相關的風險因素,並於需要時咨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
上過兩次當了,一個是搜狗的股票,一個是閱文的。
先說說閱文,港股上新股之前有一個認購的環節,出現超額認購時,可以透過抽簽或按比例的方式分配證券,這種行為一般稱為『打新股』。以前完全不知道這種事情,知道看到富途在推閱文上市的資訊,然後看評論得知很多人都參與了,沒抽中的話要扣手續費,具體扣多少那個時候也沒研究,猶豫了幾天要不要去打新,沒想到就這要的錯過了。後來心想等上市那天再買也不遲。然後上市那天我竟然忘了這事,中午吃飯的時候才想起來😅,糾結了一下還是買了,單價為 104 的時候買了,後來漲到110也沒賣,再後來就是一路大跌,然後小漲。一直想著回本的時候再賣吧,拿手上四個多月我發現我還是想多了,騰訊大漲的時候它小漲,騰訊小跌的時候它小跌。最近還是想通了,全賣了,與其放這里等著回本,不讓把這個錢拿去買其他股票,說不定可以把虧的錢賺回來。
理性的想一下,還是自己經驗不夠豐富,打新股的時候價格好像是55左右,104的時候我還真敢買。
買搜狗的時候情況也是類似的,剛上市的時候看著價格好便宜,於是就買了,現在回過來在看情況,跌的夠慘的,沒想到自己成了接盤俠啊。最後分析了一下幾個新股,得出以下結論:
賣空也稱做空,是指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借入的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跌後買進再歸還,獲取差價利潤。據我所知,港股和美股大部分股票都支持的。之前對這個不太了解,完美錯過了做空紅黃藍的機會。
後來開了雪盈證券賬號之後嘗試做空,先小筆做空熟悉操作,順便賺了一筆小錢。然後具我觀察,網易的股票非常適合短線,因為我發現網易的每天的跌漲幅波動比較大,上下10個點都算是正常波動。買了網易的股票,就算跌了也會漲回來的。
當然做空肯定是有風險的,如果你的判斷失誤的話,股票跌下去的幾率要比漲上去的要低的多。如果你買的是一個上市比較久,並且盈利比較溫的公司,就算跌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漲回來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做空只適合斷線交易。
股票算是價值投資,有一種說法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我也一直遵循這個理念來炒股的。剛開始炒股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只知道看單價,看到 Amazon 和 Apple 的股票的價格之後就以為:Amazon 公司比 Apple 值錢,現在回過頭來看真是個笑話。一個公司的總市值是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總股本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股票總價值,而目前 Apple 是市值最大的公司。
剛開始炒股的時候想著找一個股票便宜點的買,同樣的錢能買多點,現在想想真是非常錯誤的想法。 我買的第一支股票是 AMD 的,因為這個公司是我聽說過的幾個公司中最便宜的,一年了,連本沒沒回。由於使用的是京東股票 App 買的,後來他們把美股交易下架了,被坑了。我也就懶得把 AMD 賣了,反正錢不多,就放著吧。
美股每手是1股,也就是說1股都是可以交易的。同樣的錢,千萬不要因為一個股票的單價便宜而買,如果當時買了 AMD 的競爭對手英偉達的股票的話早賺翻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說單價越貴越能過濾一批小散戶,2017年所有大公司的股票都大漲。
2018年年初的時候聽了羅輯思維的《時間的朋友》,了解到裡面一個關於金融的知識。老羅講了一個故事,說現在有兩個按鈕你按一下,按第一個按鈕直接給你一百萬美元,按下第二個按鈕,你有一半的機會拿到一億美元,有一半機會就什麼都沒有。讓你選你會選什麼?
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但是更有意思的是老羅給的方案:
聽到這里我算是長知識了。那麼這個跟『關注財報時間』有什麼關系?因為大多數情況下,發布財報日期的前後往往伴隨著股票的大漲或大跌。
最好買那種你天天用他們產品公司的股票,你天天用,也就非常了解他們公司。不要買這種妖股,那種錢不好賺。區塊鏈火的時候,有一個賣茶的外國公司,因為公司改名和區塊鏈有關系,股票大漲,真是瘋狂,這種公司的股票你敢買嗎?我舉一個自己的例子:有一個我無意中發現一個股票小漲,然後去了解,原來是他們公司的無線充電產品獲取了XX機構的認證,利好,趕緊上車,買了一點,一晚上賺了300多美元,早上起來還不想賣,有點貪心了,賭第二天晚上還會漲,結果那天晚上還是跌回去了。兩天晚上覺都沒睡好,中途3點多自己醒了,起來看大盤,不知不覺竟然看了一個小時。最後保證沒虧交易費的情況下,全賣了。有時候我就想啊,炒股票就是體現你人性的時候。
有人說買美股不好,晚上開盤覺都睡不好,我倒是覺得不要買那種讓你睡不好覺得股票。
等你慢慢熟悉股票規則了之後,可以考慮開通融資融券,那麼什麼是融資融券呢?說白了就是利用手裡的股票籌碼借錢炒股,當然它們會收取一定的利息。合理的時間使用,可以用來抄底。富途證劵需要自己手動開通,雪盈證劵默認就開通了,另外雪盈證劵沒有強制說明能使用多少,『借』了太多,他們會平倉,也就是說你的股票大跌的時候,如果你欠太多錢,他們會自動賣你的股票抵賬。
說了這么多,我們來總結一下上面的重點:
以上總結的經驗教訓不一定是對的,歡迎留言或者發郵件與我交流討論。
首發: https://blog.forecho.com/financedeep-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