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重倉股還有哪些
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重倉股還有蘋果,可口可樂,美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美國運輸,雪佛龍。
巴菲特作為投資界股神每一次開股東大會都會受到關注,巴菲特的持倉也代表著他看好的方向。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這是很多人都感到驚訝的事情,巴菲特持有比亞迪至少有10年時間,對於新能源汽車未來看好,讓他大賺特賺,巴菲特還重倉持有蘋果,可口可樂,美國銀行,美國合眾,美國運輸,雪佛龍,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是優質藍籌股,基本面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還是行業龍頭。
三、對於巴菲特重倉股怎麼看。
我自己認為巴菲特思想在慢慢轉變,但是投資還是相對來說穩健防守為主,畢竟十大流通股東裡面5個是傳統行業,科技和通信佔有3個,這個組合科技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收益,又能夠穩健的享受傳統行業帶來的分紅,穩健中帶有進攻,我認為非常不錯。
Ⅱ 巴菲特持股蘋果7個月賺300億美元,他怎麼做到的
股神巴菲特的大名相信大家都聽過,蘋果持股7個月賺了300億,當然這個數字是一個理論上的數字,精確的數字肯定不是這樣,到底賺了多少錢只有人家自己知道,但是通過他所持的股份以及股份價格的上漲,大家能夠推測出來他大致賺了多少。
股神巴菲特也不是所有的投資都會賺錢的,就單純的半年之前吧,美國的股市發生過多次熔斷,在那次熔斷的過程中,巴菲特以及美國的一些大的資本家損失的金額平均都在300億以上,這是美元,人家本來就有很多的錢,損失一點也不算什麼,至少賠得起,我們普通人就不行了。
Ⅲ 巴菲特三季度持倉披露,他最大的調倉動作是什麼對其有何影響
巴菲特三季度減持了銀行股和科技股,增持了部分的醫葯股,這表明巴菲特還是更加看好醫葯行業的。近期巴菲特公布其最新的基金持倉,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基金持有49隻股票,累計價值2200億美元。在最新的季度中,巴菲特減持了蘋果公司和富國銀行等10家公司的股票,並且重新持有四隻醫葯股,而減倉幅度最大的是蘋果公司,第三季度巴菲特一共減持了3600萬股,但由於巴菲特仍然持有9.4億股蘋果股票,所以減持之後,蘋果仍然是其最大的持倉股票。
除了調整外,巴菲特對自己持有的4億股可口可樂的股票並沒有改變,而且對維持卡夫亨氏的3.2億持股也沒有調整,目前伯克希爾70%的股票投資是集中在可口可樂,蘋果公司,,運通公司以及美國銀行上,這四隻重倉股一直以來都沒有調整過。
Ⅳ 巴菲特持股蘋果7個月賺3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市值蒸發900億美元。然而,大家沒想到,靠著蘋果這只股票,巴菲特完成了業績翻身。真的沒人會想到,“股神”巴菲特靠著一隻股票,悄然完成了“業績救贖”。隨著蘋果股價迭創新高且市值站上1.89萬億美元,巴菲特持有的蘋果股票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過去7個月巴菲特在“蘋果”身上凈賺逾300億美元,一掃市場對他提前清空航空股錯失股價反彈機會的詬病。目前,伯克希爾公司持有蘋果5.6%股份,占伯克希爾哈撒韋美股投資組合市值的約20%。一直以來,巴菲特都十分看好蘋果公司。此前,他曾表示蘋果是他所知道的“全球最好生意”,並直言想要百分百擁有蘋果公司股票。
Ⅳ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一周 股神巴菲特入市抄底
中國股市未來幾年已無行情所言啦!!
Ⅵ 使用思維導圖分析巴菲特買入台積電股票的原因蘋果
新聞原文:11月14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一份文件中表示,其持有全球最大晶元製造商台積電約6010萬股ADS,超過41億美元,這是巴菲特對科技行業一次罕見地大舉進軍。
巴菲特給大家的印象是價值投資,對於科技股,大家一般都是嗤之以鼻的,認為巴菲特錯過了特斯拉,高科技股只有蘋果支撐門面。那麼這一次巴菲特為何買入高科技的半導體代工龍頭台積電?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
龍頭護城河優勢
台積電的護城河是它在半導體代工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佔到了全球的59.5%的市場份額,被他甩在身後的還有英特爾、三星、中芯國際等知名企業。財務指標來看,台積電的營業利潤率都在40%以上,比同行業半導體代工15%的平均水平高出了很多。
台積電還有其高科技製造的護城河屬性。台積電在領先世界的先進製程,有高通、英偉達等大客戶加持,未來幾年5nm市佔率在90%左右,3nm則介於80%-90%,打遍業內無敵手。
和我國的半導體製造龍頭中芯國際相比,工藝水平方面,台積電目前是已經量產4nm,預計2022年年底會進入3nm的量產。而中芯國際目前能夠量產的是14nm。從14nm到4nm中間還隔了10nm、7nm、5nm三代工藝。
而體現在工藝方面的,台積電主要靠先進工藝賺錢,55nm及以上工藝貢獻的份額只佔18%,而5nm貢獻19%、7nm貢獻31%、16nm貢獻14%,這里就合計佔了64%了。另外28nm貢獻11%、40/45nm貢獻7%。
而中芯國際主要靠成熟工藝,55nm及以上工藝貢獻的,佔比達到70%,然後FinFET/28nm貢獻15%、40/55nm貢獻15%。所以我國的半導體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半導體周期下行結束
這張圖是半導體市場規模,可以看到高高低低,有明顯的周期性。其中比較小的起伏都是因為庫存周期導致的,也就是在半導體上行周期中加大產能,但是在產能釋放的時候恰好遇到了周期下行的情況,因此出現庫存積壓被迫降價。但是比較巨大的下行都伴隨著經濟衰退,比如2008年。
半導體產生周期性的原因是供需錯配,也就是當半導體需求增加的時候,這些晶元廠商一般會下單給台積電去製造,那麼台積電製造需要一個時間的間隔。這段時間之後,很可能晶元的市場就降溫了,從而產能就過剩了,多出的晶元賣不出去,只能降價,從而進入下行周期。上行周期是一樣的,也就是大家都縮減產能,然後晶元慢慢的供給縮減,價格開始上升,然後又進入了新一輪的周期。
現在半導體不僅處在庫存周期的下行,而且還遇到了美國繼續加息導致的經濟衰退。那麼半導體周期何時重新上行呢?
據SIA數據和中信證券的研究,2022Q2,全球半導體庫存天數約為108天左右。從半導體行業庫存水平來看,大概率已經在今年的Q3見頂開始回落,因此股價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產能去化後會見底回升。不過我查詢了半導體的庫存天數,但是並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規律,所以半導體的周期是挺難把握的。
另外,美股半導體的業績依然是處於下行周期,美股的主要半導體企業的業績一致預期,開始進入下調區間。
盡管現在半導體的企業的估值和2018年底下行周期的底部水平比較相似,但這些更多的是因為2020年之後,美聯儲QE帶來的放水式的業績提升,那麼隨著美聯儲的加息縮表、回收流動性,這些因為放水多出來的業績會被回收回去,所以這個估值是有一定水分的。
並且本次半導體的下行遇到了美聯儲史無前例的激進加息。蘋果砍單潮影響的就是消費電子所使用的半導體,消費電子市場的疲軟就是經濟衰退的體現,也會負面影響半導體銷量。
利率和2008年引發次貸的利率相近,所以本次半導體受到了需求端的擾動,那麼股價能否快速的上行依然是比較不確定的。
因此,中信證券的研究指出,盡管可能受益於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半導體走出反彈,但是本輪的反彈的幅度一定是因為需求萎縮而較小的。
總結:半導體周期接近底部,但仍需確認。不過目前的估值很有吸引力。雖然我還是比較謹慎,但是再過半年半導體大概率能夠觸底。
和蘋果、科技發展的聯系
台積電是蘋果最大供應商之一,可以說,iPhone的普及帶來了半導體銷售的放量。蘋果公司2007年發布iphone,從此智能手機取代諾基亞的板磚手機,帶動了半導體的銷量,從而使半導體的主要客戶從個人電腦轉向智能手機。因此,09到18年,半導體企業的業績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三倍。
相對於被擔憂用戶見頂的互聯網公司,半導體可以說是數字化科技之母。從曾經的個人電腦到智能手機,到現在的新能源車,無一例外的需要使用半導體作為原料。例如新能源車需要的功率半導體。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半導體的業績大概率能夠穩健增長。
另外,半導體還被用於高性能計算,例如英偉達的顯卡大多用於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因此,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半導體帶來的數字化。
晶圓廠擴產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台積電准備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設晶圓代工廠,這將會為未來的晶元供給提供放量,從而能夠帶動業績的提升。
這些產能釋放後,結合屆時經濟很有可能已經反轉,將會為晶元半導體帶來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這有助於帶動半導體設備的需求增長。
根據機構的預測,這些晶圓廠的擴產將會在未來為台積電帶來年復合19%的增長率。
估值
台積電市盈率是13.15倍,目前處於較為低估的位置。同時,台積電的股息率也達到了驚人的2.61%,這對於一家成長股來說非常的不容易。
總結
台積電擁有半導體代工的龍頭護城河優勢,同時半導體的周期下行有望結束,重回上行,同時也是巴菲特最大的蘋果的最大供應商之一,受益於科技的不斷發展,台積電本身也積極的擴產,有望受益於未來的需求爆發,估值也處在低位,所以巴菲特可能因為這些原因去選擇建倉了。
Ⅶ 巴菲特抄底「被套」帶來的反思
沒有人會懷疑巴菲特過往投資的成功,除了暫時還沒有發生奇跡的這一次投資。
伴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三季度凈利潤下跌77%,原本被頂禮膜拜的 股神 開始遭遇了眾多的質疑。在質疑者看來,巴菲特的抄底行為,在美股乃至全球股市均單邊下跌的趨勢下,顯得如此的 不合時宜
質疑者聲稱,巴菲特抄底後已經慘遭 腰斬 ,其理由是股神在股災中主要的兩筆投資:高盛股價已跌至55.18美元,相比巴菲特注資時的115美元股價,暴跌了近55%;通用電氣股價已跌至14.45美元,創下11年新低,相比巴菲特注資時的22.25美元也損失了超過35%。而在高盛和通用電氣,巴菲特所持有的是優先股。
巴菲特的 交割單
那麼細究巴菲特在二級市場抄底後,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收益情況?
暫不提上述較為爭議的兩筆投資,如果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公司發布的三季度報告所公布的全部為增持或新買進的股票而言,按照12月4日的美國收盤價計算,以 腰斬 來形容,恐怕也並不太過分。
康輝能源(ConocoPhillips),一家在全世界49個國家擁有辦事機構的國際能源公司,三季度,伯克希爾公司增持了其40.66%,約2427萬股的股份,占伯克希爾公司三季度組合的2.54%。以ConocoPhillips (COP)三季度72.74美元-90.46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80.2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ConocoPhillips收盤價報49.76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8%。
美國合眾銀行(U.S.Bancorp),全美排名前五的大型銀行,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6.27%,約430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22%。以U.S.Bancorp(USB)三季度25.43美元-37.53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3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U.S.Bancorp收盤價報27.91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10%。
NRG能源企業(NRG Energy Inc),得克薩斯州第二大電力生產商,三季度巴菲特增持了54.41%,約176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06%。以三季度,NRG Energy Inc.(NRG)26.41美元-46.97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35.5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NRG能源企業收盤價報23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5%。
伊頓公司(EatonCor.),一家燃油液壓系統的美國製造商,三季度巴菲特買入其290萬股,占其三季度組合的0.23%。以三季度(NRG)57.41美元-81.71美元的區間價計算,則巴菲特平均增持成本約在71.1美元左右;截至12月4日,伊頓公司收盤價報43.46美元,較平均增持成本價下跌了39%。
從上面的投資成績單看出,以三季度巴菲特在美國市場的抄底的股票來計算,他可謂是深度套牢,總虧損額約在8億美金左右。但在唯一一筆與中國有關的投資 比亞迪上面,卻是賬面收益頗豐。
9月27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與中國最大的充電電池製造商比亞迪電子公司達成協議,以2.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9.9%的股份,約合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其2.25億股。截至12月4日,比亞迪每股報11.72港元,較巴菲特買入價已經上漲了 46.5%,賬面盈利1億美金。
今時不同往日?
顯而易見的是,在巴菲特頻頻出手之後,至少在美國市場上,並沒有成為引領投資者風向標。
美國投資策略有限公司投資部、上海鑫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邁克吳認為,由巴菲特鼓吹的 抄底風 沒有使得標的股票從所謂的底部擺脫出來,反而是進一步創下新低,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大量持有這些標的股票的機構們基本上沒有認同巴菲特的價值理念,反而是作出了賣出的選擇。
對此,有 中國版巴菲特 之稱的同威資產管理公司的李馳不以為然。
全世界永遠都與巴菲特不一樣,去年賣中石油時的一切情形尚歷歷在目,熊市讓人們迅速知道了要真正拿自己的真金白銀重倉去實踐‘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何其不易!
而從 股神 投資的歷史來看,公眾對其被套乃至長期套牢的評論是其一直無法迴避的話題。
1973年審慎評估過才出手的華盛頓郵報也不樂觀,買入後不久便跌二成左右;1987年買入所羅門兄弟公司優先股,而買入兩年後幾乎因公司丑聞而全部虧光;1988年股災後買入的可口可樂,在買入之後不久就下滑了30%;即便是為中國投資者津津樂道的中國石油H股,其初期的賬面虧損也達3年之久。
可也正是上述幾只被 套牢 的股票,在數年後帶給了巴菲特的豐厚回報,為其投資經歷增添了傳奇色彩。
問題在於,歷史的經驗能否在今日照搬?
細數巴菲特歷經的兩次危機, 1987年股災 ,從現在看來更多是一次偶然事件,當時的美國實體經濟根本就沒有出現危機。事實上,美國股指在1988年就已經恢復到股災以前水平,並開始了90年代的一段黃金歲月。
2000年網路科技股泡沫破裂,但在格林斯潘的持續降息的調控下,美國實體經濟反而是迎來了繁榮(即使現在對持續降息政策已經有所質疑), 但此次的金融危機已經是滲透到實體經濟,並將持續影響美國的消費體系,而恢復將是一個很長的時間。
而當遭遇真正意義上的、類似1929年的經濟衰退時,即使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那次股市持續低迷中,也遭遇了幾乎破產的危機。
上海睿信投資董事長李振寧則並不願意將如今的金融危機與1929類比。
他說: 1929 年沒有凱恩斯主義,當時危機是建立在市場萬能的理論上,過分相信市場的自我修復功能。但現在形勢已經不同了,發達國家政府平抑經濟波動的能力已經大大提高。現在去評論巴菲特看對看錯為時過早,因為股市從歷史的角度看永遠都是上升的。
追隨者的反思
慢即快,少即多。
打開李馳的博客,躍然紙上的除了其一貫的投資相對論的論調,還有巴菲特的新書《滾雪球》的特大封面。
對於巴菲特價值投資,李馳沒有掩飾其作為信徒的虔誠。在11月27日,李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記者所提出的針對巴菲特一系列的質疑不以為然。
在李馳看來,巴菲特的投資不存在 抄底 的概念。 如果符合安全邊際和自己的價值評斷標准,如果可以用4毛錢買1塊錢的東西,為什麼不投資?
早在8月初,上證綜指接近2700點左右時,李馳就開始大舉建倉A股,尤其對金融股青睞有加。
它們業績透明,穿著得太暴露了。
我們所建倉的公司,永遠的都是藍籌,永遠的都是最優秀的公司。因為只有這樣,即使是被套,也還是安全的。 當時的李馳,回答記者時仍是表現得意氣風發。
但在12月2日,李馳的博文更像是對其一直所堅持的理念的反思: 等待是價值投資的精髓,但如何等待何時出手真需要終身學習!
今天回頭看,在去年下半年絕對貴的市場買相對便宜的資產一樣形成巨大潛在風險。飛逝的時間是讓一切風險釋放的催化劑。絕對高的安全邊際,是一切投資的絕對生命線。現在這一刻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但一份資產究竟多少價格算是便宜?
在博文中,李馳對於前期暴跌的海通證券感慨良多。 熱鬧的市場大大打折賣的東西有人搶,海通增發,錢少還買不到,但事後證明它們一點也不便宜;冷清的市場,優質資產在市場已經打折賣了,但更多的人依然在等更便宜更安全時再出手。而且市場冷清時出手被套幾乎是沒有人倖免。
而在博文結尾,李馳更是少見的透露出其在當前熊市中的謹慎。 不斷犯錯,也似乎已經成為市場與我們自己的常態。但在市場上永遠不要犯致命的錯誤,留得青山在,一定有柴燒。
在另一私募名家李振寧眼中,巴菲特的操作模式則不是其他人能夠模擬的。 從他的資本來源上說多為自由資金,伯克希爾本身是上市的投資公司,不存在其他機構時刻要面對的贖回問題,所以再長時間的等待都並非完全不可接受的。
而對於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李振寧表示, 巴菲特的神話誕生在一個屬於美國的世紀,他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但這個時代也許正在發生變化。我同意索羅斯的判斷,二戰後60年的全球牛市已經結束。而隨著企業生命周期在縮短,股市波動也將加大,投資者也將面對新的問題與困難。
Ⅷ 巴菲特十大重倉股票有什麼
巴菲特(巴菲特)一般指沃倫·巴菲特(股壇界名人):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男,經濟學碩士。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家,主要投資品種有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