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債務危機對股市影響有哪些影響
美國次級債危機這個蝴蝶翅膀引發的連鎖反應發酵開始,繼美國股市下跌200多點,巴西股市在一天之內下跌了約2000點。
首先,政府官員有限度地承認次級債的負面影響,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年中經濟評估聽證會上表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國轉嫁風險。7月13日,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傑克遜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趟順風車,讓中國購買美國的按揭證券,這是利用人民幣緩解信貸緊縮壓力的圍魏救趙之策。
中國A股市場會面臨雙重壓力:一是資金壓力,在風險壓力下,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會趨於保守,投資中國的基金近期在美國有折價現象;其次是匯率升值與開放市場的壓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則新聞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按照新規定,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總額的上限由占上年末總資產的5%上調到15%,同時投資范圍從固定收益類拓寬到股票、股權等權益類產品,估計將有3000億元保險資金可以進行海外投資。在企業尚未准備好的情況下,如此大幅提高開放的門檻,很有可能是壓力之下的產物。
拓展資料:
債務危機debt crisis是指在國際借貸領域中大量負債,超過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償能力,造成無力還債或必須延期還債的現象。20世紀80年代發展中國家受到債務嚴重困擾的局面。衡量一個國家外債清償能力有多個指標,其中最主要的是外債清償率指標,即一個國家在一年中外債的還本付息額占當年或上一年出口收匯額的比率。一般情況下,這一指標應保持在20%以下,超過20%就說明外債負擔過高。
❷ 美股為什麼對a股影響這么大
可能存在的原因如下:
1、投資者情緒
美股作為全球最大的證券市場,也是最為成熟的證券市場,投資者數量是非常龐大的。
美股的劇烈波動,會影響投資者的情緒,從而影響到他們在其他金融市場的投資決策。
因此,一些在A股的外資會因為美股的波動,而調整自己在A股的操作策略。
2、經濟關聯性
美國經濟、企業的表現會影響中國企業對美國的出口,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等等。
當蘋果、特斯拉等股票下跌時,會造成a股中的蘋果概念股、特斯拉概念股跟隨下跌,從而影響整個A股的走勢。畢竟,美國經濟和中國經濟的關聯性還是很高的。
3、資金流動
在有些時候,並非是美股上漲,A股就會受影響上漲,或美股下跌,A股就會受影響下跌。在很多時候,美股和A股的漲跌是相反的。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是因為A股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外,美股的漲跌還會影響到資金的全球化流動,資金會流向機會更大的市場。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❸ 中美貿易戰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中美貿易戰終因美國特朗普政府開打「第一炮」而終於不可避免地爆發了。雖然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資本市場沒有直接影響,但資本市場與金融經濟是一個有機整體。
中美貿易戰影響的是中國基本經濟面,而基本經濟面則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根本支撐。顯然,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股市依然將產生重大影響。
有可能對我國當前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帶來影響。雖然美聯儲加息有可能引發我國央行做出相應反映,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或中短期貨幣操作工具的利率水平以抑制過多的市場流動性,以提高人民幣幣值穩定或匯率穩定,防止國際熱錢外流,從而確保我國金融市場的基本穩定。
然而,中美貿易戰挑起之後,有可能引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會導致大批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陷入經營困局,中國又有可能採取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 這樣會加大貨幣政策操作的波動性,進而對股市產生影響。
(3)美國打壓企業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另外外貿出口減少,對我國外向型企業會帶來較大的打擊。產品銷售量減少,生產萎縮,盈利能力下降,貸款償還能力亦跟著下降。
同時,我國為外貿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上、下游產業不在少數,如此則會引發連鎖反映,對國內不少生產業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大量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從而影響資本市場穩定。
❹ 美國加息引全球股市巨震,美國加息對股市造成了哪些影響
這個行為會影響到股市的行情,也會影響到股市的流動性,所以會導致很多市場的股市暴跌。
你可以理解這個邏輯:在美聯儲加息的時候,因為這個方式會直接導致美元迴流,同時也會讓全球市場上的美元的數量進一步減少。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元會出現逐漸增值的情況,所以幾乎所有國家的股市的資金都會進一步流入到美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聯儲的加息行為雖然跟股市的行情沒有直接關系,但會進一步帶崩全球股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美聯儲的加息行為會導致全球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
總的來說,美聯儲的加息一定會影響到全球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更會導致很多資產出現大幅縮水的情況。這種情況之下,部分國家可能會出現財富外流的問題,有些國家可能會因此而遭遇到比較嚴重的經濟危機,甚至有可能會出現社會危機。
❺ 美國加息對股市的影響
美國加息之後,資金流入美國資本市場,美元升值,流入到A股的資金可能會減少,也就可能會對A股造成一定的沖擊。從歷史數據來看,在美國加息前,A股的市場表現都不是很好。
不過美國加息給A股帶來的影響也是有限的。A股市場運行主要看的還是國內的經濟政策與具體情形,加上市場預期增強,再採用加強資本管制的方式來維持穩定,A股市場受到的沖擊就比較小。而數據也顯示,在美國加息之後,指數也有回暖的跡象。
外圍市場的波動其實主要也就是會對市場情緒帶來短線干擾。對於國外資本市場變動帶來的影響,我國也會通過宏觀調控採取相應的措施去應對。
而無論市場如何變化,股票是漲是跌,投資者跟緊市場趨勢就行,跟隨市場風向進行投資判斷,同時也要注意保持定力,不要過分被市場樂觀或者悲觀情緒給左右。
拓展資料
根據股票上市地點和所面向的投資者的不同,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為A股、B股和H股等。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即由中國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的個人和機構以人民幣交易和認購的股票。
2005年11月5日,證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管理暫行辦法》,允許符合條件並經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境外機構投資於A股。
A股也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流通股、社會公眾股、普通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個人開戶
一、個人投資者A股證券開戶需攜帶的資料:
1.證券開戶本人的中國居民身份證原件;
2.證券賬戶卡原件(新開證券賬戶者不需提供)。
二、個人投資者A股證券開戶須知:
1.16周歲以下自然人不得辦理證券開戶,16-18周歲自然人申請辦理證券開戶應提供收入證明;
2.辦理證券開戶,需由本人親自到證券公司櫃台辦理,若委託他人代辦證券開戶的,還須提供經公證的委託代辦書、代辦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如果委託人身份證為二代證需提供正反兩面的身份證復印件);
3.證券開戶時需填寫《證券交易開戶文件簽署表》和《證券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測評問卷》;
4、如果客戶從未辦理過證券開戶的,需填寫《自然人證券賬戶注冊申請表》;
5.如果客戶是投資代辦股份市場的,需填寫《股份轉讓風險揭示書》;
6.辦理銀行三方存管,需填寫《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協議》,同時證券開戶本人攜帶本人銀行借記卡去銀行網點櫃台確認,沒有該銀行借記卡者僅需在銀行櫃台另新辦借記卡即可;
7.證券開戶費,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收取證券開戶費40元/戶,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深圳分公司收取證券開戶費50元/戶,由證券公司統一代收;
8.滬市A股一張身份證能開20個證券賬戶,深市A股一張身份證可以開多個證券賬戶。
❻ 美國債務危機對中國股市影響有多大
美國次級債危機這個蝴蝶翅膀引發的連鎖反應已經開始發酵,繼美國股市前天下跌200多點,可憐的巴西股市在昨天一天之內下跌了約2000點。
一場全球性的信貸緊縮快要來臨了嗎?也許是的。新興市場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波蘭、韓國等國股市普跌2%以上;美國國內情況更加危急,新房銷售下降6.6%,說明緊縮情況十分明顯。更嚴重的是,從房屋次級債市場已經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普遍不信任,高盛、貝爾斯通、雷曼兄弟發行的企業債遭到市場普遍冷遇,克萊斯勒的200億美元企業債乏人問津,國外財經人士聲稱,全球性的風險資產的重估已開始。
周洛華先生說,與以往國外政府在大選年主動加息抑制物價上漲爭取選票不同,這次是由次級債市場所引發的資產價格重估,進而引發政府被動實行緊縮政策。美元兌歐元英鎊均創下歷史新低,日元加息可能性加大,利用美元與日元融資套利者正在加緊平倉。
因此,美國政府並未心滿意足地欣賞緊縮帶來的好處,而是四處尋找救市良方。
首先,政府官員有限度地承認次級債的負面影響,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年中經濟評估聽證會上表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但一些市場人士估計,目前暴露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直接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到5000億美元,間接影響則可能蔓延到整個房地產業,導致全國房價重估,以至於拖累整個美國經濟步入衰退。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國轉嫁風險。7月13日,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傑克遜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趟順風車,讓中國購買美國的按揭證券,這是利用人民幣緩解信貸緊縮壓力的圍魏救趙之策。
在以往的全球性貨幣流動性過剩的環境下,國際投資者與A股市場一樣,患上了風險麻木症,他們忙著進行套利交易,或者將手中的貨幣盡快地轉換成實物與資產,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突如其來的次級債使得危機意識突然被喚醒,世界資金的套利鏈條中斷,令新興市場股市步伐大亂。
中國股市從來都有自己的邏輯,由於資本項目的控制,使得A股市場與境外市場之間築起一道高高在上的堤壩,因此,境外股市的大漲大跌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但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這道不斷受到升值、地下交易等大浪沖擊的堤壩的強韌度,隨著中國金融的大門越來越開放,堤壩的作用會越來越弱,中國股市很快將會感受到環球同此涼熱。
中國A股市場會面臨雙重壓力:一是資金壓力,在風險壓力下,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會趨於保守,投資中國的基金近期在美國有折價現象;其次是匯率升值與開放市場的壓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則新聞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按照新規定,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總額的上限由占上年末總資產的5%上調到15%,同時投資范圍從固定收益類拓寬到股票、股權等權益類產品,估計將有3000億元保險資金可以進行海外投資。在企業尚未准備好的情況下,如此大幅提高開放的門檻,很有可能是壓力之下的產物。
從表面上來看,國際資金流入減少與人民幣升值的效果可以對沖,對A股市場的影響是中性的。實際上,如果人民幣在外界壓力下被迫大幅升值而引發A股市場大漲,是非常可怕的信號,這說明,A股市場的大漲是外界壓力下被迫重新估值的產物,是國際投機的結果,而主要不是中國企業效率提升的結果。因此,中國股市的上漲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只要人民幣繼續升值1%以上,投資者就應該考慮高位了結,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
❼ 美國再將12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預摘牌名單」,持續的施壓會帶來什麼影響
這可能會導致很多中概股的股票價格進一步暴跌,同時也會影響到投資人對中概股的信心。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很多投資人非常害怕這些中概股退市,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投資人出現重大損失。對於投資人來說,投資人其實並不擔心中概股的很多股票的基本面問題,但如果這些股票沒有辦法正常上市,很多人可能也不會參與這些中概股的投資,這也是擺在中概股面前的主要難題。
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中概股的新聞,有12家中概股的公司被列入到了預摘牌名單當中。如果這些公司不能在三年內正常提交相應的資質文件,這些公司將會被強制退市。在此之後,中概股的整體行情一路走低,相關個股的股票和大盤的走勢基本相同。
❽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在全球金融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必須認真分析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我認為,影響有以下幾點:
1.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
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勢所趨,出口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必然趨勢。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布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減速遠超出預期;
②通貨膨脹率升高的趨勢將使政府採取更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倒閉潮出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放緩;
③信貸緊縮下房地產市場降溫,可能出現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危機;
④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鋼材、水泥、鋁合金和汽車產業投資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萬個新就業崗位完成很困難。農民工回農村種地回潮,農村隱性失業大量增加;
⑥由於明年油價和電價可能會進一步上調帶來PPI繼續上升的傳導因素,2008年中國全年CPI漲幅預測值從先前的5.5%上調至7%。2009年預測值從2008年4月的5%上調到5.5%;
⑦居民消費增長速度下降,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等於「畫餅充飢」。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大、股市的負財富效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費慾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之間,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增長率放緩是必然的,但在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下的「急剎車」會是一大批企業倒閉和就業的困難,影響社會穩定和諧。但放鬆貨幣政策又使已經比較嚴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濫成災。15日宣布的「兩率」下調市場並不領情就是證明。同樣,人民幣對美元是繼續升值或是貶值也是「兩難」選擇。
3.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益增長出現困難。主要原因:
①在經濟下滑狀態下,銀行的業務拓展空間變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穩定性加大和貨幣緊縮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與貸款增量減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
③經濟下滑帶來的行業、企業破產倒閉,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很大(比如房地產貸款下面專門分析);
④資產泡沫破裂後,銀行的抵押物大量縮水,貸款的抵押率超過「警戒線」,第二還款來源喪失。如房地產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質押的貸款最為明顯;
⑤持有美國次級債或對美國破產公司的貸款造成的損失。如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工商銀行對雷曼公司貸款5000萬美元;招商銀行對雷曼貸款8000萬美元;
⑥中國商業銀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購及投資因危機加重,過去的「抄底」行為變成了現在的「墊背」結果。按照高盛的預測,2009年香港H股中資銀行的獲利大約下降4%-8%;規模較小的股份制A股銀行獲利下降幅度更達到8%-13%。
4.各國央行任何救市行為都會「失靈」。
就在最近兩天,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監管當局各顯神通,為金融體系注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流動性。美聯儲過去兩天連續通過回購協議向市場注資1200億美元,這是「911」以來最大規模的注資行動。在美國之後,歐元區、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瑞士等多個央行也連續採取注資措施。在亞洲,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先後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或是貸款利率,印尼則宣布下調隔夜回購利率。
但各國央行的努力沒有馬上收到成效,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指、歐洲股市、倫敦股市全線下跌滬深A股金融股拋壓沉重,滬指的十年成本線也岌岌可危。在投資者的信心跌到「冰點」之後,任何的救市措施都會在沉重的拋壓之下,變成「曇花一現」的「綠色風景」。但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稅單邊徵收就是較好的救市行為。在投資者信心喪失後,最好是徹底取消印花稅。
5.房地產行業真正的「冬天」來臨,寄希望於政府救房市無異於「痴人說夢」。
在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趨勢中,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冬天」和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將在2008年末與2009上半年開始顯現。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為提高。
根據高盛從銀行向65家房產商貸放記錄分析來看,從去年10月樓市調整以來,開發商現金流不足現象,就已逐漸暴露出來;但開發商仍以較高的利率,從國內外的私人投資者吸引了資金。為了籌集現金,國內大牌明星房地產開發商萬科、恆大等都在競相降價銷售,明顯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價已陷入下降趨勢,尤其是同比下降較多的三個城市是深圳、廣州與惠州。中國政府機構在16日表示,8月追蹤70個城市的房價指數首度較前月下滑,上海地區下跌了0.2%。目前,中國各地房價下跌現象越來越普遍,房地產投資進一步萎縮。
此外,曾踴躍投資上海房地產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卻要拋售部份最頂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產基金將兩棟上海豪宅標售,包括新天地超過100間的商務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興趣買下上海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樓層,而後也作罷。結合美國的「金融危機」來看,大摩標售中國房地產有可能是為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做准備,它可能也預示著部分外資開始准備撤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這將對本在嚴冬中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先是開發商面臨償付能力危機,其後是實力不濟的房地產開發商倒閉,進而殃及國內銀行
❾ 美國經濟進入「技術性衰退」,將對全球股市帶來多大沖擊
美國經濟正在進入技術性衰退,這對全球股市帶來很大的影響,也會因此受到劇烈的沖擊。要知道美國是一個經濟體大國,同樣也是一個超級發達國家,一旦美國的經濟出現了技術性衰退,這就意味著世界經濟衰退,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全球股市也會隨著美國技術性衰退的情況出現萎靡不振的現象。
所謂的技術性衰退就是指的一個經濟體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為計算參數,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當這個參數連續表現為負值的時候,就證明這個國家進入到了技術性衰退階段。而美國從經濟數據上來看,確實呈現出了連續衰退的現象,這就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技術性衰退,而當美國的經濟受到衰退之後勢必會對國內的生產總值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對美債產生一定的影響。
❿ 美國債務危機對中國股市和大宗商品的影響 比如對農產品 金屬 貴金屬 和股票.......說的越詳細越好
美元強勢難以為繼,中國等新興國家欲購買IMF債券強化美元走弱預期。中金公司認為,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因應對流動性緊張和避險情緒,美元大幅走強。不過,隨著全球經濟復甦進程的不斷深入,投資者必然追逐復甦環境下彈性高的新興市場資產,致使對美元資產偏好出現下降。另一個就是美元結構性的問題,長期來看,美元的強弱取決於財政項目下的收支狀況,美國未來龐大的財政赤字必然導致美元中長期走軟。中信證券則認為,受主要經濟體復甦相對快慢引發的加息預期、主要金融市場股市波動等引發市場風險情緒的變化、以及就業和信貸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美元呈現低位盤整走勢。而對黃金來說,不管經濟復甦預期引發加息預期的強化、避險情緒的增加,還是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歸根結底就是通脹預期和避險需求,都是黃金價格的支撐因素,從而出現近期金價不管美元漲還是跌,黃金價格都維持強勢的現象。此外,全球官方首現凈買入現象以及中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這4個新興經濟體承諾認購IMF債券等消息強化了市場對官方儲備貨幣多元化的預期,也給近期金價帶來了顯著的支撐。
全球經濟復甦進程較快再次引發通脹預期。國信證券認為,美國二季度GDP增速、7月成屋銷售數據和耐用品訂單等均超市場預期,表明美國經濟衰退狀況已經減緩並有復甦跡象。中信證券認為,9月各國公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均顯示製造業出現好轉,強化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全球經濟在未來幾個月的增速可能高於此前預期。然而,在目前全球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經濟復甦無疑會增加投資者對未來通脹的預期,從而成為支撐黃金投資需求的另一關鍵因素。長城證券則認為,剛公布的德國和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G20峰會也決定將繼續維持目前的刺激政策以確保經濟復甦,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市場對未來通脹的擔憂進一步增加,作為規避風險和抗通脹的黃金受資金青睞也理所當然。
金價步入長期上行通道
長城證券認為,金價步入長期上行通道。首先是美元處於下降通道,黃金將維持上行趨勢。此外,中國未來黃金儲備的增加也將給金價提供長期支撐。盡管我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但黃金儲備僅位列第五,而且我國外匯儲備的75%是以美元計價的,基於對美元長期貶值的預期,為確保外匯儲備的保值和增值,央行有調整外匯儲備結構的需求,未來黃金儲備農產品 金屬 貴金屬增加也將給黃金價格上行提供長期支撐。
12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