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小米科技股票什麼時候能翻倍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小米科技股票什麼時候能翻倍

發布時間: 2022-12-08 13:02:13

『壹』 如何看待小米創始人雷軍 8 月 31 日轉出 3 億股小米股票到雷軍基金會

根據小米方面對記者的回復,「賣出原因是雷軍不再控制雷軍基金會導致可統計份額降低,並非減持,這家基金會是一傢具有公共性質的慈善機構,而雷軍根據香港當地條例終止對基金會的控制。」

雷軍基金會為市場所熟知,是今年7月。當時,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近期向小米基金會、雷軍基金會各捐贈3.08億股公司B類股用作公益用途,合計約6.16億股。

當時的背景之一是,雷軍剛剛官宣,2021年Q2小米全球銷量超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霸主三星。這是小米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因此,這筆「豪捐」當時引發了很大的市場反響。

按照邏輯,雷軍向雷軍基金會的捐贈並非現金,而是股票,獲得股票的基金會可以享受這些股票所帶來的分紅,然後再把分紅用於公益項目,也可以直接進行買賣等股票交易。同時,雖然雷軍所捐贈的對象為「雷軍基金會」,但是並不意味著「左手倒右手」。因為基金會要受到香港稅法制約,只能用於慈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雷軍所捐贈的是「B類股票」,小米作為港交所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其擁有「A類股票」和「B類股票」兩大類,B類股票往往意味著1股1票。

實際上,作為小米的靈魂人物,雷軍每次對於小米的持股變動都會牽動市場神經。

上一次雷軍股權變動被市場所關注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當時多家股票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小米創始人雷軍的持股數發生了變動,這被認為是雷軍本人對小米股票進行了減持。對此,小米集團公關部當時澄清表示,雷軍先生沒有減持股票,持股數量沒有變化,改變的只是他的B類股投票權數量,因為不再代理部分小股東的投票權。

此外,在2019年1月,小米集團還曾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出於對公司長期價值的信心,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和其他控股股東,承諾持有的所有股票,繼續鎖定365天,同時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CFO周受資亦做出同樣的承諾。當時,小米6個月禁售期結束,而公司股價還基本處於陰跌狀態。根據記者梳理,當時港股上市公司中,除小米外,並無已到解禁期的大股東做出過類似承諾的記錄

『貳』 A股市場未來3至5年能翻十倍或百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

相信每個成年人,都知道賺錢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兜里有了錢,才能夠給家人一個相對好的生活狀態,比如子女能夠上個好學校,比如父母有個好身體,比如配偶有個好心情。但賺錢可不是簡單說說就能做到的,既需要咱們非常努力,還需要咱們有眼光,更需要咱們有毅力。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火爆,很多人已經把眼界放開,不再僅僅把賺錢局限在工作之上,因為在資本市場里,瞅准了機會,同樣可以賺錢。關注A股市場的朋友都知道,很多股票在2020年的收益率都實現了翻倍,但那已經成為了歷史,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未來3年裡能翻10倍或百倍的股票的行業。那可能有人會問,A股市場里未來3至5年能翻10倍或100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呢?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簡單聊一聊我個人的觀點,當然,這只是作為跟大家探討之用。因為冷眼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冷眼的觀點不能作為投資的參考。

『叄』 市值蒸發4000多億後,雷軍再次遭受重擊,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一切都要從雷軍接連退出多家小米關聯的子公司,卸任自己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的身份說起。雷軍退出小米一時間在網路上引起熱議。雷軍卸任的這些公司,其中包含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小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和廣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等。這一下子可以說把小米手機等其他電子產品相關的公司全部卸任退出了。

小米集團整體的投資運營都在圍繞著小米造車進行調整。這種情況下,雷軍的職務跟著做出調整也是非常合理且正常的。小米汽車的創辦過程,目前來看,和當初的小米集團非常的相似。不管是在產品定義還是人才招募,亦或者是整體思路上,人不輕狂妄少年,問心無愧。真君年輕的時候熱血沸騰,艱苦創業,到了五十多歲,依舊可以選擇再熱血一次,期待他能夠造車成功的那天。大家對此怎麼看?

『肆』 小米股票發行價

小米股票發行價為:港股: 17港元 ,位於17至22港元招股區間低端。 小米集團(1810HK)於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7港元,期間最高曾達到22.2港元。
而且,小米自打上市以來股價就一直屬於下跌狀態,甚至剛發行就直接破發,但是時隔了兩年後的現在,小米的股價處於抑制在上漲的狀態,7月9號在向更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在開盤之初就慘遭破發,相比發行價直接下跌了2.35%達到了16.6港元,且在兩年間頻繁下跌,而最近小米又重回發行價,小米的股價也迎來了回暖。小米在疫情發生後的3月19日觸達9.2港元底部,自6月30日收盤12.84港元以來,小米連續8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30%。
另外,跌破發行價最大的因素是手機市場小米的表現並不好,占據大部分營收的手機硬體業務拖累了股價。當時小米9等新機的市場表現很一般,小米MIX AlphaPPT發布一年後也沒了消息,米家都撤下了展示櫃。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國內智能機市場整體低迷,但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指出,雖然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整體下滑,但小米逆勢增長,且出貨量在全球五大廠商中同比增速最快。
拓展資料:此前,中信證券上調了小米目標價至36港元,這是小米上市以來,獲得的全市場最高目標價。以小米目前的增長趨勢來看,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不是問題。小米股價漲3.92%報價34.5港元,目前總市值為8674.71億港元。至此,小米股價較發行價17港元已翻倍,實現了上市承諾。小米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其向全球發售21.8億股(其中包括14.34億股新B類股份和7.45億股銷售股份),發售結構為95%國際發售(20.7億股),5%香港公開發售(1.09億股),發行價格區間為17港元-22港元。

『伍』 小米股價再創新低,市值蒸發50多個科技園,雷軍為什麼還回購

8月2日,小米股價再創下歷史新低。當日收盤, 報收8.80港元/股,刷新了此前保持的8.91港元/股歷史記錄,市值縮水至2108億港元的新低,約合人民幣1870億。

如果按照22.2港元/股的最高點計算,小米當時市值為5291.7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663.5億元。而目前,小米的市值只有210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870億元,相比當時最高點下跌了60.16%,市值蒸發了2793.5億元,約合52個小米科技園的造價。

『陸』 牛市來臨買什麼類型的股票能翻倍呢

1、科技類的股票:雖然當前科技股很多都翻倍漲幅了,但未來科技類依舊是主線,主要是現在是科技時代,科技企業受政策扶持,所以未來科技類相關股票必然還會火起來,出現翻倍漲幅是大概率事件。

2、證券類股票:證券股是股票市場比較特殊的板塊,證券股的行情跟整個A股市場的行情息息相關的,只要股市行情好,證券股必然會跟隨上漲。

3、稀缺、但又需求量不斷上升的品種或者品牌,例如白酒、食品飲料:貴州茅台、五糧液、古井貢酒、山西汾酒、酒鬼酒、水井坊等,這些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名酒,近期已經在不斷屢次刷新歷史新高!

4、題材股和妖股:這類股票是經常被點名批評,但是在牛市時它們往往能帶動人氣和讓你的賬戶增值。行情不好時題材股持續性不強,妖股也難以產生,可市場一片火熱時資金會往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去,慢慢的形成賺錢效應。

5、5G概念股票:牛市不知道什麼來,但工商部已經確定5G在2020年商用。這不是簡單的概念炒作而是有實質性支撐,而且行情持續性很強,在相關板塊中大概率誕生大牛股。

『柒』 小米雷軍有多少股份,有分紅嗎

一、小米上市前給了雷軍多少錢
展開全部小米上市前,雷軍收到了價值99億人民幣的股票權益獎勵,這個不算是現金,現階段無法折現。

二、三輪融資就超過30%,為什麼雷軍還有小米77%的股票
雷軍擁有77.8%的股份,是小米科技的第一大股東,其他自然人在小米科技持股22.2%。
11年8月小米迎來了4100萬美元的第一輪融資,當時它估值月2.4億美元;
同年12月,它們再次獲得900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估值10億美元;
12年6月,小米完成第三輪融資計劃,融得資金2.16億美元,估值40億美元;
13年8月,小米完成第四輪融資後估值已達到100美元,但未公開融資金額。
14年12月29日完成了新一輪融資計劃,籌得11億美元。

『捌』 小米股票怎麼買還會翻倍嗎現在能買嗎

小米股票好像是港股吧,需要開通港股通才可以購買。

『玖』 雷軍表示股價翻倍後卸載了所有炒股軟體,他為何這么做

因為小米公司的股票價格出現了上漲之後,雷軍已經沒有任何的壓力了,所以才會卸載了所有的炒股軟體的。

在小米公司的股票價格處於低位的情況之下,小米公司的老總雷軍對於這家公司的關注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才會通過各種炒股軟體進行關注並且進行其他的操作。我們都知道這家公司在社會當中已經擁有了非常不錯的地位,而且股票的價格也是非常高的。

這家公司的業績是非常不錯的。

從最近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得出來,這家公司在社會當中擁有著大量的消費者的支持,這家公司已經擁有了非常不錯的發展,而且公司的業績一年比一年更好,說明了大家對於這家公司的看好程度。這家公司明顯已經獲得了成功,而且在未來發展的過程當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

我相信這家公司在雷軍的擔憂之下肯定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的這家公司,目前已經擁有了非常龐大的產業鏈,而且公司的規模也是非常大的,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擁有著業務發展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