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A公司購入股票1000萬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A公司購入股票1000萬

發布時間: 2022-11-30 06:31:36

A. A公司於2009年10月13日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1000000股,每股市價15無,手續費

每一股虧3元,加交易費和手續費。總投資15030000元虧損3043000元,現金12957000元

麻煩採納,謝謝!

B. A公司發行1000萬普通股購買B公司100%股權,B公司的會計處理怎樣做

既然是購買100%股權,那就應該是控股合並了。
控股合並的話,B公司應該這樣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也可能是其他的金融資產)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順便說一句,如果A公司吸收合並了B公司,那麼B公司只要注銷原有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就行了。

C. 1.A公司以1000萬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 產的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

不包括。3000萬是A在投資B公司前的公允價值。所以不包括A的1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00 貸:銀行存款1000萬 3000萬*0.3=900萬 1000-900萬=100萬是商譽不體現這個金額。 但要在年末進行減值測試。

在實際表達中,企業家可以將「股權」「股份」和「股票」都視為權利人(股東)持有某公司資產和權利對外的一種表達,不做嚴格的區分。在不同話語或不同場景下適用不同的詞彙,其背後所表達的含義相同。

「股權(Equity)」是一種綜合性表達,是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的權利人對公司享有表決權、分紅權、身份權、管理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如王總持有某公司10%的股權。

「股份(Stock)」一般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說法。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發起或募集進行設立,將所有的資本劃分為「股份」,每一個股份的權利都是相等的,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的基本單位,不可再分割。如王總持有某股份公司100萬股股份。

「股票(Stock)」一般是在證券交易市場上已經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說法。是上市的股份公司籌集資金而發行的有價證券,持有有價證券的「股民」或「股東」可以獲得該股份公司的股息和紅利。每股股票都代表了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如某股民擁有某上市公司100股股票。

「份額(Portion)」是有限合夥企業中使用的詞彙。在有限合夥企業中,沒有「股東」和「股權」這樣的詞彙,對應的只有「合夥人」和「財產份額」說法;因此也沒有「股權」這樣的詞彙,對應的只有「財產份額」這個詞彙。在私募基金中,也同樣使用「份額」進行表達,如某「基民」持有某基金公司1000份的份額。

D. 甲公司2016年1月1日從二級市場購入A公司2015年6月30日發行的股票1000萬股,以銀行存款支付價款1050萬元.

1、購買1000萬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
應收利息 50
貸:銀行存款 1050
2、支付購買股票的相關費用
借:投資收益 20
貸:銀行存款 20
3、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50
貸:應收利息 50
4、6月30日公允價值變動200萬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5、7月3日宣告股利50萬
借:應收股利 50
貸:投資收益 50
6、8月1日收到股利50萬
借:銀行存款 50
貸:應收股利 50
7、8月30日出售股票
借:銀行存款 1100
投資收益 1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
——公允價值變動 200
同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貸:投資收益 200

E. 一道會計題目

(13144-12.6×1000)÷(1+6%)×6%

F. A公司於2008年4月2日從證券市場以每股10元的價格購入B公司股票100萬股,共支付價款1000萬元(包含已宣告但

你好,

解析:
A公司於2008年4月2日購入股票後,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970(1000-50+20)
應收股利 50
貸:銀行存款 1020

2008年6月6日收到現金股利50萬元。
借:銀行存款 50
貸:應收股利 50

2008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每股價格下跌至9元,分析認為屬於暫時性波動: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7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70

2009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每股價格繼續下跌至5元。分析認為屬於持續下跌:(減值了)
借:資產減值損失 47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7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00

2010年4月5日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每10股派現4元,
借:應收股利 40(100/10×4)
貸:投資收益 40

2010年5月5日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股利 40

2010年12月31日,該股票價格上漲至8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0

2011年3月9日以每股11元的價格出售。
借:銀行存款 1100(11×1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7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970
投資收益 600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G. 2012年1月1日A公司購入甲公司於2011年1月1日發行的面值為1000萬元、期限為4年、票面利率為6%、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余額35-8.25=26.75萬
拓展資料
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數,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杠桿實施宏觀調控,利率政策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利率是調節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資、通貨膨脹及失業率等,繼而影響經濟增長。合理的利率,對發揮社會信用和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蕭條時期,降低利息率,擴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發展。在膨脹時期,提高利息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經濟的惡性發展。所以,利率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利率的不同內涵
各個國家的利率有著不同的內涵。在中國,通常說的利率指的都是銀行利率,進一步更是指向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存貸款基準利率。在美國,則主要指的是債券市場利率,所謂美聯儲調整的基準利率,也並不是具有強制性的行政性的基準利率,而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後確定的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
之所以內涵不同差異很大,是因為兩國的基本國情和經濟制度有著根本差異。計劃經濟、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這些階段因為傳統的經濟和金融結構模式影響,命令性的指令性的行政規定直接有效、快速精準,再加上央行的市場化操作能力有限、經驗匱乏,基準利率才得以時至如今依舊成為社會的普遍利率判定標准。而美聯儲的市場化程度很高,其每一次的「聯邦基金利率」調整均為公開市場操作後得到的市場結果。
從廣義的角度講,利率並不局限於銀行利息本身,還包括債券市場,甚至還可以納入股票分紅,作為股息的另一種表述方式。事實上,在美國,直接融資的比例遠遠大於間接融資,企業債、金融債和股票公開上市交易是非常重要的融資手段,此時均可以用利率的概念來進行分析。
理解利率的不同內涵,有助於我們對於利率的金融概念有一個更加深化的認識,特別是其形成、變化和衍生都需要由市場來決定,這是非常關鍵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