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2000年美國雅虎的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2000年美國雅虎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1-26 08:13:31

Ⅰ 雅虎發展史 要簡潔

1994年1月 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的博士生David Filo和美籍華人楊致遠 (Jerry Yang)共同創立了雅虎,當時被稱為"Jerry和David的網路指南信息庫"(Jerry and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1994年5月 "Jerry和David的網路指南信息庫"在線訪問量突破10萬1995年3月 雅虎公司成立,至於Yahoo的含義,楊致遠後來回憶說 :"我們是在一本旅遊手冊中找到了這個名的,我們覺得Yahoo代表了那些既無經驗,又無教育的外來遊客,與我們這群電腦人非常相近,所以,我們就用了Yahoo!來作為這個軟體的名稱了。"1995年4月 位於加州門洛帕克地區的矽谷最有份量的風險投資公司Sequoia Capital為雅虎投資,現在它同時也是Google的股東1996年4月 雅虎正式上市,當天市值即達8億美元1997年10月 雅虎推出郵件服務1998年9月 雅虎網上拍賣頻道發布2000年3月 雅虎推出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2B)服務2001年6月 雅虎收購網路音樂公司Launch Media2001年12月 雅虎收購網上招聘網站HotJobs.com2003年 雅虎先後收購搜索公司Inktomi和Overture2003年10月 鉑金雅虎(Platinum Yahoo)寬頻收費服務正式發布2004年1月 雅虎宣布放棄Google作為搜索服務外包商

Ⅱ yahoo在哪裡上市

1、Yahoo上市地點:美國(納斯達克);

2、Yahoo 股票代碼:YHOO;

3、1996年4月:雅虎上市,首日收盤價為33美元;

4、2000年1月:雅虎股價創下47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Ⅲ 關於yahoo!的興衰

楊致遠:十年玩出的YAHOO酋長
「僅僅是在10年時間里,互聯網已經改變了網民處理所有事情的方式,這是一種非凡的美妙體驗。自始至終,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我們並不僅僅局限於此——我們希望能夠幫助每一個人去發現,去實踐更多、分享更多、交流更多。」
繼王安之後,誰是最令華爾街分析師興奮的華人?如果非要挑出一個,那這個人就是楊致遠(JerryYang)——雅虎的酋長(ChiefYAHOO!)。

1978年,年僅10歲的楊致遠和弟弟KenYang牽著媽媽的衣角移民美國的時候,還是一個羞澀的小男孩。只是由於2歲就失去父親,楊致遠比同齡的孩子看上去更成熟、穩重一些,但是見過他的人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他28歲的時候就能夠成為納斯達克的奇跡。

華爾街從不缺少奇跡!

玩出的YAHOO!

雅虎是楊致遠和好友費羅(DavidFilo)玩出來的。

10歲之前,楊致遠在台灣度過了童年。在他兩歲的時候父親不幸去世,母親是一位英語和戲劇教授,獨自撫養著楊致遠和弟弟KenYang。楊致遠的姨母當時住在美國,為了孩子的教育和將來的發展,全家搬到了美國,定居於加州的聖何塞。

少年時代的楊致遠,進入了美國的主流文化,性格變得逐漸開朗。

楊致遠學習很努力,1990年考入斯坦福大學。他喜歡工科課程的嚴格性,並且深受「矽谷」的影響。盡管學校課程很緊,楊致遠還是參加了許多社會活動,無意中鍛煉了他的社交能力,為日後獨當一面,駕馭一家轟轟烈烈的媒體公司奠定了基礎。另外,楊致遠還選修了經濟類課程,他當時的想法是如果將來辦公司,這些可能會派上用處。

楊致遠用了4年時間讀完本科和碩士,在讀博士時認識了費羅。在學習、工作和後來的創業過程中他們成為至交。

楊致遠性格外向,喜歡交際;而費羅則是一個內向的人,從來不願接受記者的采訪,他只對技術感興趣。楊致遠說,他與費羅是最佳組合,「在商業意義上很難再找到比我們更好的互補型搭檔了,我們彼此能相互體諒,雖說天性很固執,但在關鍵時刻能夠彼此理解,表現得一點也不固執」。他們對世界、事理和技術均有著相似的看法,他們甚至有共同的博士生導師,並且費羅就住他隔壁的宿舍。

面臨畢業的時候,楊致遠和費羅都為學習需要查找大量資料。「其實,我們當初的主意是個很平常的創意,就是在網上把一大堆網站收集起來,做一個搜索器,方便人家去找,去搜索。」

楊致遠和費羅將他們的軟體起名為「Jerrr萬維網指南」。1994年秋季,它的訪問量已首次突破100萬人次。1995年,楊致遠和費勒根據斯威福特所著的《格列佛游記》中的野獸將其站名取名為雅虎(YAHOO!)。

對於創業,楊致遠認為就是起源於這樣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其實現在誰都可以想到。但是,那是在1994年產生這樣的想法,然後碰到一個願意進行風險投資的人,拿出100萬美元來做這個投入,然後再想辦法去賺錢,就不是太容易了。

但是,雅虎確實趕上了互聯網的好時候,1995年成立的公司,1996年的收入就達到1800萬美元,並於這一年成功上市。

不做CEO

與王安電腦的創始人王安對企業絕對的控制欲和權謀管理文化不同,楊致遠和他的夥伴從一開始就把雅虎打造成了一家非常開放的公司。

1995年4月,在SequoiuCapital的資助下,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資產約400萬美元。同時SequoiaCapital還找來了一位合適的總經理人選——蒂姆·庫格,也是斯坦福的校友。於是,雅虎由庫格來負責管理事務,費羅和楊致遠就可以專注於研究工作。後來費羅負責技術開發,楊致遠負責對外公關。

當然,雅虎最具價值的還是楊致遠和費羅。楊致遠比較外向,時常沉湎於過去。費羅正好相反,很內向,總是盡量婉拒記者的采訪。

1995年秋,雅虎不得不展開第二輪投資戰,此前雖有不少廣告收入,但轉化為現金的數量極有限。這時日本的一家大財團Softbank開始向雅虎投資,這使楊致遠的公司走向了新階段。

Softbank是通過紅杉公司認識雅虎的。楊致遠得知Softbank要投資非常激動,這正是在日本創建日本本土雅虎的最佳時機。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雖然它的兩大對手Lycos、Excite已搶先上市,但這一天仍被評為「華爾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價13美元。但交易狂熱,平均每小時轉手6次之多,一度飆升至43美元,最終以33美元收盤。雅虎市場價值達到8.5億美元,是SequoiaCapital投資時的200倍。

「當我們創業時,就知道我們兩人中誰也不會當CEO,我們知道兩人誰也不會聽對方的,因此我們得有第三方來仲裁。」他們准備找一個職業CEO。有人敲門了,但他說:「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掉名字。」兩人一聽,馬上開門送客。如今,他們兩人都是「YAHOO酋長」。

十年之路

美國東部時間2005年3月2日,雅虎迎來了10周歲生日。作為在全球范圍內舉辦的慶祝活動之一,雅虎公司創始人楊致遠、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特里·塞梅爾(TerrySemel)以及費羅等管理團隊上午出席了納斯達克股市的開市儀式,並一起敲響了交易鍾。

回顧往昔,雅虎公司從一個一開始只是懷著使互聯網世界更具秩序的簡單想法、曾棲身於斯坦福大學一輛拖車中的小公司,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全球公認的互聯網知名品牌,在全世界有著超過3.45億的忠實用戶。

在這10年中雅虎從互聯網的巔峰到低谷,但一直堅持了下來。過去的10年中,有很多遠勝於雅虎的互聯網公司銷聲匿跡,如網景、Infosys……

楊致遠說:「僅僅是在10年時間里,互聯網已經改變了網民處理所有事情的方式,這是一種非凡的美妙體驗。自始至終,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我們並不僅僅局限於此——我們希望能夠幫助每一個人去發現,去實踐更多、分享更多、交流更多。」

作為雅虎10周年生日慶典的一部分,雅虎還推出了《雅虎網路回顧展》專門網站。該網站通過99個目錄、講述互聯網在過去10年中發展的重大故事。這些目錄將囊括每一個或偉大、或微小的互聯網發展瞬間,以此作為一個整體來慶祝這一媒體和產業,以及雅虎自身過去偉大的10年。

這些目錄的每一單元都有一個自由交流論壇。在這里,雅虎的用戶可以彼此間和與雅虎進行交流,來分享各自的記憶和觀點。第100個目錄模塊將留給雅虎用戶,請他們來書寫自己對互聯網未來發展的設想。畢竟雅虎目前走過的路,還只是互聯網剛剛起步的階段。

看好中國市場

雅虎進入中國五年,但一直慘淡經營。當eBay收購易趣,亞馬遜准備進入中國的時候,楊致遠坐不住了。他也希望通過收購完成雅虎在中國的布局。

2003年11月,楊致遠與周鴻褘在香港達成協議,以1.2億美元收購3721公司的全部業務,並把「土鱉」派的周鴻褘扶上雅虎中國總裁的位子。當時楊致遠是希望通過周鴻褘達到「鯰魚效應」,從而使雅虎在中國的業務發展起來。

在雅虎中國的員工大會上楊致遠曾發表講話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正代表著整個互聯網產業的未來。

收購3721後,楊致遠二次來到中國。每次都是深入到基層,看中國的市場到底怎麼樣。

楊致遠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就拉著周鴻褘直接去了網吧,並認真看了好長時間。而第二次,楊致遠一行到京參加《財富》全球論壇的時候,還特地去了上海的太平洋電腦市場,觀看中國的電子零售業情況。

即使是這樣,楊致遠對中國的業務還是始終無法滿意。雅虎在中國的門戶計劃也已經無限期擱淺。

當Google、MSN紛紛進入中國的時候,楊致遠的心裡怎能不急?

在軟銀總裁孫正義的牽線下,楊致遠與阿里巴巴的馬雲走到了一起。

YAHOO發展歷程

1994年1月,創始人楊致遠和Davidfilo創立網路指南信息庫;

1995年3月,YAHOO公司成立;

1995年9月,獲路透和軟銀投資;

1996年4月,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2000年3月,推出B2B業務;

2004年1月,1.2億美元收購3721;

2005年8月,中國區業務賣給阿里巴巴,兩公司結成戰略合作關系。

從2001年開始,Microsoft、Yahoo 和 Google 就開始了收購競賽,雖然那個時候的 Google 在 Yahoo 和 Microsoft 眼裡還是僅僅是一個搜索引擎,不值一提。但現在的 Google 已經在 IPO 上蓋過了 Yahoo,人氣上緊追 Microsoft 了。在 Web 1.0 時代,這三家公司經營的業務可謂井水不犯河水,操作系統、網路服務和搜索引擎,但現在時代變遷了,Web 2.0 讓互聯網成為了一個開放式的網路操作系統,舊有的模式和概念到現在都不再適用,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網路的進化讓這三家巨頭彼此紛爭。大家除了加強自身產品的開發和戰略部署之外,還不時地收購些小公司來完善自己的產品線。下面是三家公司從2001年到現在收購歷史的時間線。

(點擊圖片,在打開的網頁裡面左右拖動滑鼠,以Timeline 連續瀏覽)

從2001年到現在,三家公司一共收購了85家公司,價錢最高的應該算是 Google 在 2006 年10月收購的 YouTube ,16億美金(股票,不是現金)。在這些收購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三家公司的發展策略:Google 偏愛搜索、統計技術的公司,最近還比較偏愛在線協同(Online Collaboration),例如 Writely 和 Jotspot;Yahoo 則對大型的社區和社會網路服務比較感興趣,例如 delicious、flickr 和最近才購入的 Bix;說到 Microsoft,操作系統與 Office 這兩個基本路線是肯定不能變的,如何將它們網路化(不被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所淘汰)才是最關鍵的,所以就會購入 Groove Networks、ProClarity(智能商務) 和 DesktopStandard(Web Content Management)。

再這樣繼續下去,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所需的產品與服務,基本上就被這個新時代的網路三巨頭給包辦了。不過互聯網的架構天生就註定了對於任何參與者來說機會都是均等的,新的模式和標准也並不是由哪一家商業公司來制定,任何概念和應用都要接受所有互聯網用戶的集體篩選,當這些篩選的結果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新的變革浪潮也就到來了。所以說不準誰就成了下一個 Google。

網上找的一點資料 lz整理下啊

Ⅳ 阿里巴巴集團從雅虎回購的 20% 股權怎麼分配

本周一,里巴巴集團與雅虎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回購一事簽署最終協議:里巴巴集團將用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億美元的新增里集團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里集團股份的一半,即里巴巴集團股權的0%。如未來里集團進行IPO,里巴巴集團有權在IPO之際回購雅虎剩餘持有股份的0% 00年10月,里巴巴集團與美國雅虎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里巴巴收購雅虎美國在中國的全部資產,並獲得雅虎中國的運營權,雅虎美國投資10億美元成為里巴巴集團的戰略股東。雅虎共同創始人兼首席財務官楊致遠成為里巴巴集團人董事會成員之一,董事會主席是馬雲。七年來,里巴巴與雅虎的關系並不和諧,00年1月雅虎CEO對里巴巴在中國處理雅虎品牌的方式表示不滿,010年月里巴巴曾提議回購雅虎所持股權,但在當年月份這項談判宣告破裂 里巴巴擺脫後顧之憂 雅虎是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如今,里巴巴的發展勢頭相當旺盛,可謂如日中天。其管理團隊非常擔心管理權失控,一旦某日股東要求更換一批管理人員,現有管理團隊的成果就將被竊取,因此,管理團隊對這種情況很不滿 「馬雲建立里巴巴是為了實現他的商業理想,他要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問題,解決很多人的就業問題。但在中國發展勢頭這么好的一個企業如果被外國資本壟斷,那他的理想可能就無法完成。」華林證券財富管理中心首席投資顧問曹雷對中國經濟時記者表示,中國市場非常龐大,里巴巴未來還有很多事情可做。它不願再為雅虎這樣的大股東打工,管理團隊也一直希望雅虎不要插手。在面對Facebook、Google這些強大對手時,雅虎自身發展也是步履維艱,它對里巴巴的投資可謂最正確的選擇。因此,雅虎也很看重這一點。而馬雲的團隊為了收回股權,想了很多對策談判,甚至剝離了支付寶。如今回收了股權,未來的經營發展不再有後顧之憂,可以按自己的計劃做戰略部署了 實際上,由里巴巴集團於00年月10日投資創立的淘寶網,如今已是亞太地區最大的網路售商圈。馬雲曾說:「淘寶絕對不會只呆在中國;淘寶不屬於中國,它來自中國,它屬於整個世界,屬於這一代人。」 「要進入一個市場,首先要研究當地市場,包括國外市場對中國是否認可、競爭對手是否強大等都有待考察。」曹雷表示,如果當地市場龐大、競爭對手弱、對中國商品有旺盛需求,這樣的市場則較易建立 雅虎能否翻身取決於創新 「雅虎是楊致遠一手創建的,但他也不得不離職。依現有情況看,雅虎的發展已經十分受限。」易觀國際分析師齊劍哲在接受中國經濟時記者采訪時表示,股東和投資人一直希望通過出售亞洲資產來套現或者獲得相應回。里巴巴是雅虎目前亞洲資產的核心部分,股東對套現的需求一直非常強烈 目前,雅虎股票與00年的最高值相比已下跌%,其廣告收入也在被Facebook、Google等蠶食。對此,齊劍哲分析,雅虎原有的業務已經失去競爭力,亟須作出改變 曹雷也認為,雅虎的創新性不足且自身戰略方向不清晰,仍在沿用過去的經營方式,並未不斷創新業務。因此,其市場份額難免被蠶食。如果雅虎仍堅守門戶,其廣告收入和入口流量都會大幅下降,繼而導致自身介值下降 「互聯網的新技術、新方式都在形成當中,雅虎未來仍有翻身機會,但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曹雷強調,需要公司內部團結以及股東對雅虎的支持,但是,如果雅虎沒有創新能力,那它實現翻身就十分困難。

Ⅳ 雅虎是在什麼時候上市的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

1994年1月:在斯坦福大學上學的楊致遠和大衛·費羅開發了「楊致遠的WWW指南」(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網站。
1994年4月:「楊致遠的WWW指南」改名為雅虎(Yahoo)。
1995年3月:雅虎公司成立。
1996年4月:雅虎上市,首日收盤價為33美元。
1997年至1999年:雅虎收購了Four11、Viaweb、Yoyodyne Entertainment、Geocities和Broadcast.com等一系列公司。
2000年1月:雅虎股價創下475美元的歷史最高價。
2001年1月:雅虎斥資4.36億美元收購招聘網站Hotjobs。
2001年3月:CEO蒂姆·庫格(Tim Koogle)下課。
2001年4月:特里·席梅爾(Terry Semel)被任命為CEO。
2002年12月:雅虎收購互聯網搜索引擎Inktomi。
2003年7月:雅虎收購搜索引擎Overture。
2004年3月:雅虎發布自主搜索引擎。
2005年3月:雅虎收購照片分享服務Flickr。
2005年8月:雅虎以10億美元收購阿里巴巴40%股份。
2007年6月:楊致遠二度出山,取代西梅爾出任CEO。
2008年2月:微軟出價446億美元收購雅虎。
2009年1月: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出任雅虎CEO。
2011年9月:巴茨下課。
雅虎(Yahoo!,NASDAQ:YHOO)是美國著名的互聯網門戶網站,也是20世紀末互聯網奇跡的創造者之一。其服務包括搜索引擎、電郵、新聞等,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超過5億的獨立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網路服務。同時也是一家全球性的網際網路通訊、商貿及媒體公司。2012年4月4日美國雅虎公司宣布將裁員2000人,約相當於雅虎全球員工數量的14%。2013年5月,雅虎宣布將收購微博服務Tumblr。
基於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美國的協議,中國雅虎將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於2013年9月1日零時起,不再提供資訊及社區服務。原有團隊將專注於阿里巴巴集團公益事業的傳播。
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網際網路導航服務的網站,總部設在美國加州聖克拉克市,在歐洲、亞太區、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國均設有辦事處。
雅虎是最老的「分類目錄」搜索資料庫,也是最重要的搜索服務網站之一[1] ,在全部互聯網搜索應用中所佔份額達36%左右。所收錄的網站全部被人工編輯按照類目分類。其資料庫中的注冊網站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質量都非常高。2003年3月,雅虎完成對Inktomi的收購,成為Google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有英、中 、日、韓、法、德、意、西班牙、丹麥等 12種語言版本,各版本的內容互不相同。提供目錄、網站及全文檢索功能。目錄分類比較合理,層次深,類目設置好,網站提要嚴格清楚,網站收錄豐富,檢索結果精確度較高。[2]
2015年雅虎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廣告公司」。

Ⅵ 雅虎股票的市值

2000年,雅虎市值曾一度超過1250億美元。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
而現在的市值如圖

Ⅶ 美國yahoo(雅虎)公司的最大股東是誰詳細點。。

美國yahoo(雅虎)公司的最大股東是楊致遠。

楊致遠(英文名:Jerry Yang),於1968年11月08日生於台灣,全球知名互聯網公司雅虎(Yahoo!)的創始人,原首席執行官。1994年與大衛·費羅創辦全球第一入口網站雅虎,2012年1月18日,楊致遠辭去雅虎公司董事和所有其它職務。

在美國,「百人會」由100多位出類拔萃的華裔美國人組成,這其中,祖籍湖北的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被譽為「世紀網路第一人」,堪稱企業家代表。中國情結濃厚的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的互聯網後來人。

(7)2000年美國雅虎的股票擴展閱讀

楊致遠是在1997年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遇見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的,這對雅虎來說是一次偶然的見面——楊致遠之後以10億美元以及部分亞洲資產換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在這之後的十年,雅虎從最初這項投資中賺到了數十億美元。

「現在回想起來,馬雲會成為我的向導,這是幾率多麼低的一件事情啊。」楊致遠說,「鑒於我當年投資阿里巴巴的時機,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一個人。」

楊致遠與大衛·費羅(David Filo)於20世紀80年代相識於斯坦福大學,兩人在1994年創建了第一個網頁內容目錄。最初雅虎的名字是「傑瑞與大衛的萬維網指南」。他最終在2012年離開了公司(之後雅虎被Verizon收購),然後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AME Cloud Ventures。

Ⅷ 雅虎作為阿里巴巴的股東,其持股從40%到9%,那31%是都賣掉了嗎

雅虎曾經持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如今僅剩9%,那31%的股份因為緩解公司的虧損情況,先後賣出。雅虎是美國著名的互聯網門戶網站,也被稱為20世紀末最偉大的互聯網之一,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不僅在互聯網業務上頗有成就,在投資方面也具有卓越的眼光。

雖然賣掉了21%的股份,但是雅虎依然不受眷顧,無奈之下,雅虎又相繼於2016年、2017年賣掉了阿里巴巴4.2%的股份,截止今日,雅虎僅持有阿里巴巴9.4%的股份了。十幾年間,雅虎可謂是經歷了大起大落,曾經互聯網的巨頭,走到今天這樣的狀況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雅虎還活著,但是能否東山再起就不得而知了。

Ⅸ 雅虎股票問題

1995年4月Sequoia投資雅虎近200萬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風險資本投資者,也是唯一的風險資本投資者。在Sequoia的資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8月,公司出現資金短缺,他們開始了4000萬美元的集資活動,路透社和軟銀成了夥伴。其中軟銀買下5%的股權,使雅虎走向了新階段,並開始共建雅虎日本網的計劃。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雖然它的兩大對手Lycos、Excite已搶先上市,但這一天仍被評為「華爾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價13美元。但交易狂熱,平均每小時轉手6次之多,一度飆升至43美元,最終以33美元收盤。雅虎市場價值達到8.5億美元,是「紅杉資本」投資時的200倍。創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記錄。

1997年,雅虎收入6700萬美元,虧損2300萬美元。從賬面上看,這完全是一個失敗的公司。但是在互聯網上,它卻是最大的明星。市場價值超過網景,升至28億美元。1997年第三季度,雅虎的市場價值首次超過瀏覽器大王網景。

一九九八年二月,軟體銀行以四億一千萬美元脫手雅虎2%的股票,凈賺三億九千萬美元,當年以一億美元購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只剩28%仍值八十四億美元。
1998上半年 ,每個月至少有3000萬用戶訪問 Yahoo!, 每天瀏覽下載量達到1億頁!
1998年《福布斯》雜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楊致遠以10億美元的財富躍居第16位,超過了冠群CEO王嘉廉,成為高科技中的華人首富。
1999年4月,形式凈收入為2,510萬美元,收入為8,610萬美元。公司仍然保持強勢增長。
1999年,楊致遠和費羅已成為網路媒體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場價值高達390億美元,而楊致遠的紙面財富達到75億美元。
瀏覽量從1998年12月份的平均每日1.67億增加到2.35億,增幅達41%,同時注冊用戶數量從3,500萬人增加到4,700萬人。2月份用戶增長率是前十名網站中最好的,並且是整個網路平均增長率的兩倍。

1999年9月,中國雅虎網站開通。2005年8月,中國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

Ⅹ 雅虎的發展歷史

1994年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在美國於 1994年創立了雅虎。
1996年4月12日,YAHOO!正式在華爾街上市,上市第一天的股票總價達到5億美元,而YAHOO(雅虎)1995年的營業額不過130萬美元,實際虧損63萬美元,直到1996年底,才賺了區區9萬美元。

1997年元月,《今日美國》為全國信息網的網路族篩選「內容最豐富、最具娛樂價值、畫面最吸引人且最容易使用的網路站台」,結果發現「雅虎(Yahoo)」連續數周在內容最優良、實用性最高、最容易使用等項目上奪魁。
1999年9月,中國雅虎網站開通。
2005年8月11日,雅虎投資10億美元於阿里巴巴,同時阿里巴巴全面收購雅虎中國,成為阿里巴巴旗下網站。
2005年、2006年,中國雅虎分獲由IT風雲榜評出的「搜索引擎年度風雲獎」和第五屆互聯網搜索大賽「搜索產品用戶最高滿意度獎」等殊榮。
至2006年10月,多個國家雅虎網頁主頁已經推出新版面。已經推出並全面改用新版面的地區:美國(英文)、美國(西班牙文)、加拿大(英文)、加拿大(法文)、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英國與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德國、印度、韓國、香港、中國台灣、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澳紐、中國大陸。未推出新版面的地區:美國(中文)、希臘、丹麥、荷蘭、瑞士、瑞典、奧地利、挪威、芬蘭、加泰隆、俄羅斯、亞洲、日本。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十三。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達成股權回購協議。
2012年5月24日雅虎發布了自己的瀏覽器:Yahoo! Axis。
2012年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以71億美元,包括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阿里巴巴優先股,向雅虎回購17%股份。
2012年12月31日雅虎耗費成本9400萬美元完成撤離韓國市場,這是新任首席執行官梅耶爾今年7月上任之後,雅虎第一次退出某個國家的市場。
2013年5月12日雅虎當地時間周五在Twitter上正式宣布自己在過去一周時間內已經收購了包括Astrid、 GoPollGo、 MileWise和Loki Studios在內的初創公司。通過這一系列交易,雅虎新增了22名移動行業企業家。
2013年8月20日中國雅虎郵箱已於2013年8月20日停止服務
2013年8月31日中國雅虎宣布停止,於2013年9月1日零時起,不再提供資訊及社區服務。原有團隊將專注於阿里巴巴集團公益事業的傳播。
2013年9月5日雅虎正式發布了公司新Logo,雅虎沿用了近20年的Logo也即將「退役」。新Logo中大寫字母保持不變,保留了感嘆號,但從整體來看,字體更為纖細。
2014年3月6日據GeekWire網站報道,雅虎宣布收購社交信息可視化技術創業公司Vizify。Vizify能將用戶在社交網路上分享的信息轉化成可視化格式。
2014年3月雅虎宣布,將不再支持使用Facebook和谷歌帳號登錄其多種服務。
2014年9月28日消息 ,雅虎今日宣布將關閉搜索引擎Yahoo Directory,以及Yahoo Ecation、視頻分享Qwiki等服務。
2014年10月2日凌晨消息,據雅虎周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該公司通過在阿里巴巴集團的IPO(首次公開招股)交易中出售持股獲得了94億美元左右的收入。
2015年
2015年2月19日,雅虎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在舊金山舉行的雅虎移動開發者大會上宣布,該公司在2014年的移動營收突破12億美元,移動端月用戶訪問量約為5.75億,雅虎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廣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