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股票交易發型的債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股票交易發型的債

發布時間: 2022-11-25 06:18:41

『壹』 美債與美股的關系

經濟增長和通脹變化會影響兩者間的關系可以對比一下1950年代和1970年代。在1950年代末,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2.5%上升至3.77%,當時標普500也一路走高;而在1970年代,由於通脹上漲,收益率上升,但同時股票卻在下跌。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在1950年代,經濟增長復甦,通脹亦並未引起市場的擔憂。而在70年代,美聯儲就沒有壓制住愈演愈烈的通脹,美國經濟陷入滯脹,生產下降和失業率猛增,這令債券收益率上漲,股市承壓。
宏觀經濟的沖擊,比如說重大的金融危機和債務違約資深的投資者可能都會記得美股和美債在80、90年代的大牛市,從1982年起,通脹開始大幅下滑,美聯儲也開始降低聯邦基金利率,令債券收益率大幅下滑。同時,美國經濟從1983年開始強勁反彈。所以這段時間里,股市上行伴隨債券收益率下滑,此時美股和美債是正相關關系。但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隨後1998年的的俄羅斯債務違約令情況突然出現變化。一開始,受到避險情緒的影響,美債收益率下跌,股票價格下滑。美聯儲迅速降息,但隨後為了不落後於通脹馬上又再度加息。這令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直接至在2000年2月觸頂),股市在反彈後因經濟仍然強勁而繼續走強。
美聯儲的政策,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為了刺激經濟復甦,美聯儲開始了降息周期當利率降至零水平之後,由於已經不存在降息空間,美聯儲啟動了一系列的量化寬松政策(購買債券),包括QE1、QE2和QE3,作為公開市場操作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直升機撒錢」。具體操作就是,美聯儲印發更多的貨幣,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大量美債,從而向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美聯儲的購債舉動直接推升了美債價格。
另一方面,由於在QE期間,企業的借貸成本非常低,幫助其利潤實現強勁增長,雖然這個時候整體經濟仍然偏弱。有了央行作為後盾,投資者大膽追逐風險,押注股票價格走高。而且,機構投資者也得以極低的保證金購買股票。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股市走高。在美聯儲實施寬松貨幣政策期間,美債收益率下跌,股市上漲。

『貳』 發行ads是什麼意思

ads(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存托股份,而adr是ads的憑證。adr 發行中具體代表的基礎股票,如「每股 ads 相等於六股普通股」。一般大家說發行ads與發行adr均指發行存托股份的意思。
拓展資料:
ADS,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 即美國存托股份或 美國存托憑證(ADRs),允許外國的股票在美國股票交易所交易。事實上,大多數的外國公司股票以這種方式在美國股票交易所交易。美國存托憑證由美國的存托銀行發行,每個ADR代表了一個或者多個外國的股票,或者一小部分股票。當你持有ADR時,你有它所代表的外國股票的權益、憑證。
ADR是非常簡單的。
例如,讓我們來談論CanCorp(加拿大的一家公司)的股票吧,它在加拿大的股票交易所交易,價格為5.75加元(相當於5美元),一個美國銀行買了一定數量的的股票,然後又以2:1的比例賣掉了ADR,就是說一份ADR代表兩份CanCorp股票,因此每份ADR應該賣10美元。
美國存托股份(ADS),它是ADR所代表的實際基礎股票。也就是說ADS是實際交易的股票,當ADR代表了一些ADSs。
例如,如果美國的投資者想投資CanCorp,投資者從經紀人處購買的ADRs相當於他想要購買的CanCorp股票的金額。在這種情況下,ADRs是已購股票的憑證,而ADSs則代表他投資CanCorp的基礎股票。
存托憑證:
存托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簡稱DR),又稱存券收據或存股證.是指在一國證券市場流通的代表外國某一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屬公司融資業務范疇的金融衍生工具。以股票為例,存托憑證是這樣產生的:某國的公司為使其股票在外國流通,就將一定數額的股票,委託某一中間機構(通常為一銀行,稱為保管銀行或受託銀行)保管,由保管銀行通知外國的存托銀行在當地發行代表該股份的存托憑證,之後存托憑證便開始在外國證券交易所或櫃台市場交易。
存托憑證的參與者,在公司所在國內有發行公司、保管機構,在國外有存托銀行、證券承銷商及投資人。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存托憑證是由存托銀行所發行的可轉讓股票憑證,證明一定數額的某外國公司股票已寄存在該銀行在外國的保管機構,而憑證的持有人實際不是寄存股票的所有人,其所有的權力與原股票持有人相同。存托憑證一般代表公司股票,但有時也代表債券。

『叄』 股票發行債券是利好還是壞

發行公司債券是公司融資的一種形式,對該公司股票一般沒有直接影響。但若融資用途投向公司業務,並能夠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或者擴大規模,公司債自然對該公司發展有利,因此公司債一般對公司是正面影響。

申購公司債券,網上資金申購按照現行新股資金申購上網發行業務模式辦理,實行T+3日申購資金解凍。

發行債券,也是一種融資手段。

企業債相對股票來說,需要支付的是一定的利息。債券相對股票也享有優先賠付權利。債券的好處就是公司的股權不受影響(錢聚網注,即不會增大股本)。

而如果通過增發股票融資的話,會稀釋原股東的股權。

持股的人跟買不買債券沒有任何關系的。沒人要你必須去買。公司發行債券與股票的聯系不是很緊密,至於影響其實也不是很大——你持有該股票也可以不買債券,對你不會有任何影響。

總的來說,

1、要看該公司發行債券的目的,是為了擴大經營,還是彌補在經營上財務的漏洞。

2、如發的債息低於銀行貸款就是利好,反之就構成壓力。一般來說,能取得發債的公司還是相對優質的公司,在牛市環境下,任何事情都被看成利好。

股票交易是股票的買賣。股票交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稱為場內交易;另一種是不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稱為場外交易。大部分股票都是在證券交易所內買賣,場外交易只是以美國比較完善,其它國家要麼沒有、要麼是處於萌芽階段,股票交易(場內交易)的主要過程有:(1)開設帳戶,顧客要買賣股票,應首先找經紀人公司開設帳戶。(2)傳遞指令,開設帳戶後,顧客就可以通過他的經紀人買賣股票。每次買賣股票,顧客都要給經紀人公司買賣指令,該公司將顧客指令迅速傳遞給它在交易所里的經紀人,由經紀人執行。(3)成交過程,交易所里的經紀人一接到指令,就迅速到買賣這種股票的交易站(在交易廳內,去執行命令。(4)交割,買賣股票成交後,買主付出現金取得股票,賣主交出股票取得現金。交割手續有的是成交後進行,有的則在一定時間內,如幾天至幾十天完成,通過清算公司辦理。(5)過戶,交割完畢後,新股東應到他持有股票的發行公司辦理過戶手續,即在該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他自己的名字及持有股份數等。完成這個步驟,股票交易即算最終完成。

新股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開立一個股票帳戶(即股東卡)。股票帳戶相當於一個"銀行戶頭",投資者只有開立了股票帳戶才可進行證_買賣。

如要買賣在上海、深圳兩地上市的股票,投資者需分別開設上海證_交易所股票帳戶和深圳證_交易所股票帳戶,開設上海、深圳A股股票帳戶必須到證_登記公司或由其授權的開戶代理點辦理。

股票帳戶有許多不同種類。個人投資者如需買賣滬、深股市的A股股票,則需開設A股股票帳戶。

『肆』 美國證券市場的美國證券市場的構成

全國性的證券市場主要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和招示板市場(OTCBB);
區域性的證券市場包括:費城證券交易所(PHSE)、太平洋證券交易所(PASE)、辛辛那提證券交易所(CISE)、中西部證券交易所(MWSE)以及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等。
1、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美國和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1792年5月17日,24個從事股票交易的經紀人在華爾街一棵樹下集會,宣告了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誕生。1863年改為現名,直到1865年交易所才擁有自己的大樓。座落在紐約市華爾街11號的大樓是1903年啟用的。交易所內設有主廳、藍廳、「車房」等3 個股票交易廳和1個債券交易廳,是證券經紀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場所,共設有16個交易亭,每個交易亭有16—20個交易櫃台,均裝備有現代化辦公設備和通訊設施。
交易所經營對象主要為股票,其次為各種國內外債券。除節假日外,交易時間每周5天,每天5小時。自20世紀20年代起,它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里股票行市的暴漲與暴跌,都會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股票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波動。現在它還是紐約市最受歡迎的旅遊名勝之一。
對非美國公司上市要求:
最低公眾持股數量和業務記錄:公司最少要有2000名股東(每名股東擁有100股以上);或2200名股東(最近6個月月平均交易量為10萬股);或 500名股東(最近12個月月平均交易量為100萬股);至少有110萬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投資者所擁有(公眾股110萬股)。
最低市值:公眾股市場價值為4000萬美金;有形資產凈值為4000萬美金。
盈利要求:上市前兩年,每年稅前收益為200萬美金,最近一年稅前收益為250萬美金;或三年必須全部盈利,稅前收益總計為650萬美金,最近一年最低稅前收益為450萬美金;
或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市值總額不低於5億美金且收入達到2億美金的公司:三年調整後凈收益合計2500萬美金(每年報告中必須是正數)。
上市企業類型:主要面向成熟企業。
採用會計准則: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公司注冊和業務地點:無具體規定。
公司經營業務信息披露規定:要遵守交易所的年報、季報和中期報告制度。
其他因素: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有多項要求;詳細說明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
2、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
前身為紐約股票證券交易場外市場聯盟,主要交易建國初期的美國政府的債券和新成立的企業的股票,後來逐漸形成了完善的交易規則。1921年,由場外交易變為場內交易。1953年,正式改名為全美證券交易所,且沿用至今。其業務包括股票業務,期權業務,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業務。
全美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包括發明型科技企業到標准普爾500強公司。交易所交易股票的行業范圍包括銀行金融業、通信技術、資源及能源、製造工業、批發零售業、健康產業、房地產及REITs等。
全美交易所為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股票發行者提供包括所有行業領域的金融機會。該交易所還是世界第二大股票期權交易所。1993年,全美交易所首創這一金融產品,目前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投資品種。
從2000年1月起,作為主要金融指數的全美交易所綜合指數已經超過了紐約交易所綜合指數以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全美交易所交易的最大的25家上市公司包括英美煙草、帝國石油、美孚石油、埃克森石油、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公司等跨國企業。
5、納斯達克(NASDAQ)
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NASD)創立並負責管理, 是全球第一個電子交易市場。 由於吸納了眾多成長迅速的高科技企業,納斯達克給人一種扶持創業企業的印象。
納斯達克共有兩個板塊:全國市場(National Market)和1992年建立的小型資本市場(Small Cap Market)。納斯達克在成立之初的目標定位在中小企業。因為企業的規模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越來越大,現在納斯達克反而將自己分成了一塊全國市場 (National Market), 一塊中小企業市場(Small Cap Market),以及以美分為交易單位的櫃台買賣中心(OTCBB)和粉單交易市場(英文叫Pink Sheets,是垃圾股票交易的地方)。
納斯達克擁有自己的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er),它們是一些獨立的股票交易商,為投資者承擔某一隻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這一制度安排對於那些市值較低、交易次數較少的股票尤為重要。通過這種做市商制度使上市公司的股票能夠在最優的價位成交,同時又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這些做市商由NASD的會員擔任。每一隻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做市商為其股票報價;一些規模較大、交易較為活躍的股票的做市商往往能達到40-45家。這些做市商包括世界頂級的投資銀行。
與其它創業版相比,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要求是最嚴格而復雜的,同時由於它的流動性很大,在該市場直接上市所需進行的准備工作也最為繁重。
到2005年底,納斯達克中國上市公司有:中華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TOM網、盛大網路、僑興電話、空中網、前程無憂、金融界、攜程網、亞信科技、掌上靈通、UT斯達康、九城關貿、第九城市、北京科興、華友世紀、汽車系統、太平洋商業、分眾傳媒、德信無線、網路、楊凌博迪森、美東生物、e龍、中國醫療、中國科技眾品食業。
6、招示板市場(OTCBB)
OTCBB(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的全稱是場外交易(或櫃台交易)市場行情公告板(或電子公告板),是美國最主要的小額證券市場之一。
OTCBB不是證券交易所,也不是掛牌交易系統,它只是一種實時報價服務系統,不具有自動交易執行功能。在OTCBB報價的股票包括:不能滿足交易所或 NASDAQ上市標準的股票以及交易所或NASDAQ退市的證券。OTCBB沒有上市標准,任何股份公司的股票都可以在此報價,但是股票發行人必須按規定向SEC提交文件,並且公開財務季報和年報。這些條件比交易所和NASDAQ的要求相對簡單。OTCBB採用做市商制度,只有經SEC注冊的做市商才能為股票發行人報價。NASD和SEC對OTCBB報價的做市商進行嚴格的監管。目前有不少中國企業先在OTCBB上市,之後再轉到NASDAQ或其他交易所上市。
OTCBB上市
一旦客戶公司通過了投資顧問公司的資格初審,投資顧問公司將指導和監督該客戶公司與殼公司之間的並購工作。在客戶公司簽了合作意向書並支付保證金給殼公司之後,投資顧問公司會: 編制整個專案的計劃及時程表;提供殼公司的盡職調查報告;草擬股票交換協議書;審閱SEC所要求的申報材料。
與首次公開發行(IPO )將上市和融資一步完成不同,反向兼並分兩步走。首先完成反向兼並,然後通過上市企業的資本私募(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簡稱PIPE) 或登記的公開發行來募集資金。投資顧問公司將審閱定向發售備忘錄 (適用於上市公司以PIPE方式增發新股) 或審閱招股說明書(適用於注冊的證券公開發行),完成定向募集或公開發行的全部手續,之後為在納斯達克(NASDAQ)、場外交易公告牌(OTCBB)和粉單市場 (Pink Sheets) 的股票做市。一段時間後,投資顧問公司將繼續協助客戶完成從OTCBB 到NASDAQ 或 AMEX 的掛牌申請。
近年來,PIPE已經成為資本募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主要面向為機構投資者, 富有的個人投資者, 美國以外的海外投資者。對於私募的金額沒有限制性規定。資本私募投資人在一年內不可以將股權在市場上銷售,但是可以進行私下交易,通過證券商或注冊經紀人進行資本私募會發生傭金費用,傭金平均在8%-10%左右。
7、粉紙交易市場(Pink Sheets)
粉紙交易市場,是納斯達克最低層的報價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市場每周對交易公司進行一次紙上報價,流動性比OTCBB更差。粉紙交易市場不是一個自動報價系統,而是經紀商通過電話詢問至少3個做市商的報價之後,再與最佳報價的市場做市商成交。

『伍』 美國股票市場的美國股票市場的結構

美國股票市場由初級市場與次級市場構成。
初級市場又稱一級市場,為發行市場,由發行公司和投資銀行組成。發行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籌集資本,投資銀行的業務是幫助發行公司推銷其股票或債券,使之能及時獲得資本擴大經營。新股票發行完以後,發行公司就取得現金可用作生產資本或用作其他用途,投資者則取得股票。因此,美國的初級股票市場實際上就是由無數的投資銀行組成。
次級市場又稱二級市場,為股票流通市場。股票在初級市場發行以後,就可以在次級市場上自由進行買賣交易。次級市場的價格是不固定的,它受到諸如股票供求、市場利率、股息紅利、公司前景等因素影響。次級市場主要由證券交易所及場外市場組成。70年代,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量每年平均為2000億美元。
美國的證券交易所,分布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機等地。其中以設在紐約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規模最大,屬於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而設在舊金山、洛杉機的太平洋證券交易所、費城與匹茲堡的費城證券交易所、芝加哥的中東證券交易所和波士頓的波士頓證券交易所則屬於地方性的證券交易所。
美國的股票交易所設有交易廳,裡面有數量不等的交易台,股票掛牌經營。在交易所掛牌股票必須符合交易所的條件,如果不符合條件,就只能在場外市場交易。不同交易所的條件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經營時間長的大公司的股票,可以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經營時間較短或較小的公司的股票,就只能在其他交易所掛牌;剛成立的新公司或不符合交易所掛牌條件的股票,則只能在場外市場交易。
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美國稱為「藍籌」,即最優股票。一種股票只有取得在股票交易所注冊資格,才能正式在交易所掛牌上市。
美國股票市場的場外市場,是指無組織的股票交易場所。這種場外市場不同於交易所市場,交易所都設有中心市場,場外市場則沒有中心市場,它分散於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沒有固定的格局,交易也比較自由。交易的股票一般都是不能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但也有少量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美國的許多小型的地方企業、金融機構,互助基金等在這里從事股票交易,而且一些著名的大公司、政府機構的股票、債券也在這里流通。例如,美國蘋果電氣公司的股票可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但是也有一部分該公司的股票在場外市場進行交易。
場外市場在美國股票市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業務量僅次於紐約的證券交易所,已超過美國證券交易所,居第二位。它已發展成世界級的市場。其經營的股票達5萬多種,遠遠超過在證券交易所流通的3000--5000種股票。在1986年,場外市場的日成交量平均為1.2億股,年成交量為280億股,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351億股。
全國證券商自動報價協會是美國場外交易市場的一種新穎的組織形式,它通過一部安裝在康涅狄格州的特魯姆布爾大樓里的電子計算機,用網路將全國所有的證券自營商組織在一起,及時准確地向他們提供場外交易的市場行情。
美國次級市場除了證券交易所及場外市場之外,還有第三市場和第四市場,實際上它們都是場外市場的一種。第三市場是一些大的機構投資者不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付較貴的費用,而轉到場外市場進行交易。第四市場則是股票買賣雙方直接進行買賣交易,中間不需通過證券商,這種交易一般交易量大,多在熟悉的客戶間進行。

『陸』 美國股票市場的美國股票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美國股票市場產生於18世紀末期。美國紐約的華爾街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這里座落著許多馳名世界的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及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美國最早的股票市場就在這里產生。1768年4月5日在華爾街建立的紐約州商會,為股票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當時所有的商人都聚集在華爾街買賣股票,小麥、煙草以及其他商品,甚至奴隸。1789年至1790年為了彌補獨立戰爭的費用,國會授權發行8000萬美元的股票,由於當時還沒有集中交易的正式市場,這些股票都是在咖啡館和拍賣行進行的。
1792年5月17日,經營拍賣業務和其他行業的24名商人商定,每天聚集在一棵西印度常綠樹下從事交易,這就是美國最早的股票市場。當時第一美國銀行,北美洲銀行和紐約銀行等銀行也參與了股票的買賣活動。1793年,一家名為湯迪的咖啡館在華爾街落成,這個露天股票市場就移進咖啡館經營,這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1817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紐約證券交易和管理處」正式成立,這是美國股票市場正式形成的標志。隨著美國交通運輸業、煤氣、電力工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許多家公司都依靠發行股票等證券來籌集建設資金。t927年,國家銀行和9家水火保險公司以及紐約煤氣電燈公司都有股票在咖啡館進行交易。19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鐵路、公路股票,紡織業股票的交易活動也迅速增長。
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經營人員日漸增加,業務量也不斷擴大增多,咖啡館已不能適應需要。1863年,股票市場遷至華爾街上的布羅德大樓,同時將紐約證券交易和管理處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樣,在紐約就有一個正式經營場所的股票市場。 19世紀60年代以後,到20世紀30年代是美國股票市場迅速發展的階段。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金屬礦業、鐵路、紡織業等原有產業日益強大,並出現了石油、電力、汽車、機電等新興產業,股票市場等證券市場承擔了籌措這些產業所需巨額資金的任務。新的股份公司不斷出現,股票的發行量和流通量增長迅速,股票市場更加繁榮。1890年至1900年的10年問,紐約證券交易所平均每年賣出的股票達8400萬。此問,美國股票市場已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交易方法。
進入20世紀以後,美國的證券市場的地位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它開始由國內市場轉變為國際市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給歐洲經濟造成重大的創傷,而且使歐洲資本大量流向美國。戰後,紐約交易所就發展成為重要的國際資本市場,紐約也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1921年,美國證券交易所在紐約成立。海外資本的流入,進一步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有價證券交易的規模也迅速擴大。1923年至1929年,美國工業增長了18%,有價證券發行量增加了1.5倍,股票價格提高了2倍。這期間。股票市場非常活躍,交易量大幅度上升。1924年底。紐約證券交易總額已達270億美元,到1929年8月,交易量又急劇上升到近900億美元。股票價格從1921年的66.24點,上漲到1929年9月的569.49點。
這一階段,美國的股票市場出現了幾個明顯的特點:
①投資銀行從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分離出來,專門負責股票的承銷買賣業務,形成了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分業經營形態。
②股票交易的主要對象是工業股、鐵路股、公用事業股及外國公司股。
③美國股票市場已經由國內市場轉化為國際市場。20世紀以後,歐洲資金,尤其是英國資金大量流入,紛紛購買美國公司的股票及各種債券,使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
④股票市場已經形成了壟斷,由少數幾家大的私人投資銀行與國家金融機構共同控制股票市場的交易活動,使少數大資本家從股票溢價中大發橫財;
⑤美國股票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交易方法。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美國的股票市場受到嚴重的打擊,股票價格大跌,當年9至11月兩個月間就損失260億美元。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使股票市場空前的繁榮瞬間消失了。
美國市場崩潰以後,美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相應制定了有關的法規,加強了對股票市場的管理和監督。政府及證券管理部門先後制定了1933年的證券法和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使股票交易減少了投機欺詐等行為,股票市場逐漸地恢復了生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美國遠離歐亞戰場,在此期間大力發展生產,特別是軍火生產經濟在此期間發展較快。戰後,美國經濟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歐洲及亞洲各國需要醫治戰爭的創傷,恢復和發展生產,大量從美國進口商品,從而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增長,股票市場也重新開始繁榮起來。1951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登記的股票已達940億美元,1975年又增加到6840億美元,增長了6倍。
在這階段中,美國股票市場日趨健全完善。美國政府不斷修改和補充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法,加強對市場的管理,使股票的發行、流通等交易行為日趨規范化、法律化,從而一個日趨完善的股票市場在美國形成。
美國股票市場近200年的歷史說明,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是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的。 未來的美國證券市場,會進一步朝全國一體化和國際化發展。
長期以來,美國證券市場,雖然以紐約為中心的證券交易體系一直在發展,但由於技術因素和其他因素影響,全國證券交易活動長期處於相互分離狀態,證券交易的地區特徵還十分明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美國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1975年,美國通過了建立全國性證券系統的方法。並且。在證券交易機構大量運用以電腦為中心的新設備,使證券交易效率與容量都大大提高和增加。尤其是紐約證券交易所與西海岸的太平洋證券交易所的合並契約的完成,使美國東海岸與西海岸因此而有機地聯結為一體,為全國證券市場朝一體會合方向發展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隨著國際經濟的國際化,美國證券市場也日益國際化。1985年6月30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把早晨10點到下午4點的營業時間改為早晨6點半到下午4點,以加強同歐洲證券市場的協作。因為倫敦和紐約之間的時差為5個小時,紐約交易所變更營業時間後,倫敦和紐約兩地交易重復時間增加到1小時,這對歐洲投資者很有利。1986年6月,紐約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創立了共同調查委員會,以加強國際合作。

『柒』 美國股市基本概念

股票(Stocks)

當一家公司為了要擴充其業務或資金不足時,股票的發行將是籌集資金的一個方法,而它是眾多籌集資金方法中的一個管道。股票分為二種形式:普通股(Common Stock)及優先股(Preferred Stock)。通常一家公司發行普通股有以下二種選擇:1。向大眾出售股票,此種作法是公司僱用承銷商(Underwriters)依目前的市場價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2。向原來股東出售股票,使得舊股東能夠買到比市價便宜公司的新股票。

優先股(Preferred Stock):

一般來說,公司如果賺錢,每年優先股的股東有優先權利配到股利,而普通股的股東則需等候有優先權的股東發放完股利才可配到股利。優先股有以下四種:

累積優先股:股利可以用每年累計方式一次算給優先股的股東。

參與優先股:如果普通股的股利超過太多數目,優先股的股東可分到特別股利。

可贖回優先股:原先出售股票的公司有權利向股東以高價贖回其股票。

可轉換優先股:優先股能夠轉成一定數量之普通股。

普通股(Common Stock):

普通股有選舉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的權利、公司與其它公司合並(Consolidation)、解散(Dissolution)、及修改公司章程時的投票權。

普通股的股東只對其所購買的股份負責,不會因為公司之破產而受牽連。

普通股的股東所擁有的股份可以自由轉讓給他人。

普通股的股東有分配股息的權利,但在公司破產時,卻是最後才有權利分配其資產。

投資人購買股票數量多寡基本上分為二種:

整數股(Round Lots):通常在證券交易所被認可的最小交易單位數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的交易單位數量是100股,債券的單位是票面1,000元或5,000元;而不像台灣是以1,000股為一張股票的單位。

畸零股(Odd Lots):在美國投資人也可以在網路上逢低點時下單購買零星的股票,如IBM電腦公司10股或15股等,而每次並不一定必須購買整數的100股。

『捌』 為什麼美國發型國債會導致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財富縮水

美國發行國債,國債數字增加,中國買,中國的錢流向美國,美國人花掉:美國人覺得錢還是不夠用,國內的經濟還是不好,來個量化寬松什麼的貨幣政策,開印鈔機印點美元,美元貶值。中國人持有的國債是100億,現在實際只值50億,繼續,美國發行國債,國債數字增加,中國買,中國的錢流向美國,美國人花掉。

『玖』 美國股市和債市之間的關系與區別

1、沒有直接關系,但間接聯系還是有的。

4、國債與股市的區別:

權利不同,國債債權憑證,股票是所有權憑證。

國債是國家發行,但只有股份制公司才能發行股票。
期限不同,國債是一種有期投資,有規定的償還期,股票是無期投資。
收益不同,國債可獲得固定的利息,股票分紅不固定。
風險不同,國債想多比股票低,買國債的收益會比存銀行高,因為國債的收益比銀行存款收益高才會吸引投資者買國債。

『拾』 簡述美國股市發展歷史。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多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一、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1811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嚴格意義的美國證券市場真正形成。1850年代,華爾街成為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二、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這一時期,美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政治和經濟的中心。

從19世紀的後期開始,當時為了給鐵路、製造業和礦業融資,企業紛紛發行股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成為美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896年道瓊斯指數成立。

三、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1929年8月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最高超過到380點,而1932年該指數最低下跌到42點,跌幅接近90%,道瓊斯指數再次回到380點是在25年之後。1929年到1933年,美國股市下跌的同時,大量的債券被拒付,美國約有40%的銀行倒閉。

這一歷史時期,美國股市真正進入投資時代,價值投資思想是這一時期主流的投資思想。

四、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至今,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10)美國股票交易發型的債擴展閱讀

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交易所。於200多年前的1792年,隨著24位股票經紀人和商人簽訂的《梧桐樹協議》而成立。世界上的許多大型公司都在NYSE上市,例如可口可樂、通用電氣和沃爾瑪。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實體交易所,交易都是面對面進行。無論何時您聽到「上市交易所」,指的都是紐約證券交易所。訂單操作是由提交交易的交易所成員和場內經紀人在特定位置(也被稱為交易現場)來完成的。

採用簡單的拍賣法,以買方願意購買的最高價格,結合賣方願意出售的最低價格(被稱為出價和問價)進行。股票要麼是通過上次的售價,要麼是出價和詢價的價格來進行報價。

NASDAQ(納斯達克)市場是一個虛擬的市場 ,如同OTC(場外交易)市場一樣。這里沒有交易大廳,沒有專家,也沒有中心地點。相反,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交易商的電腦化網路來進行。這就把電腦癱瘓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因為網路是獨立的(如果一台電腦壞了,其它的則繼續連接)。

納斯達克在以前被認為是次於NYSE的,但自從高科技繁榮,像微軟和Intel這樣的眾多公司快速成長,納斯達克已經被認為是NYSE主要的競爭對手,無論是在聲譽還是成交量方面。納斯達克系統的經紀業務由造市商來執行。

與NYSE的專家不同,造市商只控制他們自己的出價和問價,而不是控制某個股票的整個交易過程。某個股票可以有許多的造市商,都在同一時間交易。

AMEX(美國證券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交易所。在納斯達克出現以前,是第二大交易所。1998年,AMEX被實際上是納斯達克的母公司NASD買下。AMEX主要進行小型股(市值將在下部分進行解釋)和期權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