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新金融准則減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新金融准則減值

發布時間: 2023-03-19 02:25:28

㈠ 新金融工具准則是什麼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CAS
22)要求企業根據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徵,將金融資產劃分為三類:

①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AC);

②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FVOCI-債務工具);

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TPL)。

劃分三分類時,需要首先判斷投資類型,對於衍生工具或權益工具投資,只能劃分為FVTPL(除了在初始確認時將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指定為「FVOCI-權益工具」的豁免)。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規範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財政部對《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進行了修訂。

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或企業會計准則編制財務報告的企業,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內上市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非上市企業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鼓勵企業提前執行。

新金融工具准則的核心變化

新金融工具准則保持了與IFRS 9的趨同,核心變化內容包括:

(1)金融資產分類由現行「四分類」改為「三分類」,減少金融資產類別,建立了每種金融工具可以根據分類條件進行獨立的判斷而且沒有交叉和遺漏的金融資產分類框架,提高分類的客觀性和有關會計處理的一致性,同時易於理解和減少錯誤;

(2)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由「已發生損失法」 改為「預期損失法」,強調信用風險損失的提前確認,以更加及時、足額地計提金融資產減值准備,揭示和防控金融資產信用風險;

(3)修訂套期會計相關規定,放寬套期會計應用條件,使套期會計更加如實地反映企業的風險管理活動。

㈡ 股票計提減值准備

減值准備是指資產的賬面余額超過其可收回金額,判斷資產是否減值,應依據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損的某些跡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種跡象,企業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正式估計。《企業會計制度》對八項資產減值的確認、計量、披露等內容做了規定。但在有些問題的處理上沒有給出明確統一的依據,使得在具體操作上有一定難度。其具體問題如下:1、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時間未作統一規定
我國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終了檢查各項資產,合理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然而,對於「定期」會計制度沒有說明,這使企業在操作時有一定的隨意性,使企業之間缺乏可比性。相比之下,國際資產減值准則對計提時間則作了明確說明,規定在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估計是否存在資產可能已經減值的跡象。如此規定,避免了操作的隨意性,使不同企業具有可比性。2、資產期末計價的計量模式
正因為各項資產期末計價均採用「孰低法」,由此便產生了各種資產准備賬戶。所不同的是,它們的計價方法選擇了不同的計量模式,現歸納如下:
計量模式 適用資產項目
(1)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短期投資
(2)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存貨
(3)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法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
(4)委託貸款本金與可收回金額孰低法委託貸款
(5) 應收款項與估計可收回款項孰低法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1)項中的市價是指在證券市場上掛牌的交易價格。對於(2)項中的「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後的金額。對於(3)、(4)項中的「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以該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和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中的較高者。「銷售凈價」是指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所發生的資產處置費用後的余額。
從現行的會計制度和頒布的准則內容來看,現有規定對有關資產減值計量模式缺乏統一的標准,因而可操作性差。現有準則中使用的計量基礎包括有:可變現凈值、可收回金額、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銷售凈價、市價等多個標准,在實際會計工作中難以掌握與運用。
3、減值准備後資產的使用及處理未作規定
《企業會計制度》制度規定:「處置已經計提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以及債務重組、非貨幣交易、以應收款項進行交換等,應當同時結轉已計提的減值准備。」但在實際操作時,存在如下問題,(1)計提了跌價准備的存貨結轉生產成本時,如何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准備;(2)在建工程完工轉入固定資產時,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如何處理;這些都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成果的計算考評,但在新制度中未予明確規定。

㈢ 新金融工具准則是什麼

新金融工具准則的修訂內容主要包括:

一是金融資產分類由現行「四分類」改為「三分類」。

二是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由「已發生損失法」改為「預期損失法」。

三是修訂套期會計相關規定,使套期會計更加如實地反映企業的風險管理活動。

介紹

新修訂的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規定以企業持有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產合同現金流量特徵」作為金融資產分類的判斷依據。

將金融資產分類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三類,減少了金融資產類別,提高了分類的客觀性和會計處理的一致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㈣ 新金融工具准則是什麼

新金融工具准則的修訂內容主要包括:

一是金融資產分類由現行「四分類」改為「三分類」。

二是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由「已發生損失法」改為「預期損失法」。

三是修訂套期會計相關規定,使套期會計更加如實地反映企業的風險管理活動。

相關內容:

一、「債權投資」科目在財務報表中分三種情況列示:

1、 「債券投資」:根據「債權投資」科目的相關明細科目期末余額,減去「債權投資減值准備」科目中相關減值准備的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分析填列。

2、「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的期末賬面價值。

3、「其他流動資產」:企業購入的以攤余成本計量的一年內到期的債權投資的期末賬面價值。

二、「其他債權投資」科目在財務報表中分三種情況列示:

1、「其他債權投資」:反映資產負債表日企業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長期債權投資的期末賬面價值。

2、「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的期末賬面價值。

3、「其他流動資產」: 企業購入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一年內到期的債權投資的期末賬面價值。

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只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報表項目列示和會計科目名稱是保持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