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1 年基金該如何布局
2021年是牛年,同樣也是牛市,總體而言,到2021年,可選消費,新能源,化工等行業將受益於供需再平衡。受品牌效應,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以及與醫療服務相關的公司的消費者在以下方面的支持下可能會進一步增長:「雙重循環」。軍事和網路安全以及國內科技替代有望在中長期內得到持續的政策支持。」
在經濟上行階段,資產較高的公司將完全受益於經濟擴張,因為在需求改善的情況下,公司利潤將強勁增長,或者增長持續時間更長。典型行業包括:有色金屬,高端設備,可選消費,線下服務等。
酒類的長期前景感到樂觀,調味品和速凍食品等細分領域也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展望2021年,白酒行業可能會迎來差異化。例如,目前正在大幅增長的三級白酒被高估,並且未來估值可能會下跌;相反,高端白酒的估值更合理,潛在的潛力更大。;一些准備上市的新股也值得期待。」
隨著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國公司的競爭優勢不僅在於低價格和低成本,還在於其綜合成本效益。不僅在發展中國家,而且還滲透到歐美的發達市場。出口鏈中的投資機會不是流行帶來的「閃光」,而是持久的生命力。
「十四五」規劃提出「五個安全」:國防安全(軍工),食品安全(種植鏈,種子),技術安全(半導體,新創,網路安全),能源安全(新能源),資源安全(有色金屬)。資本市場已經開始反映這種變化,但這只是開始。「我們傾向於對年初技術和增長領域的機會持樂觀態度,尤其是那些在新興,軍事,電子,通信和其他領域目前具有一定估值優勢的,以政策為導向的戰略新興產業。」
Ⅱ 朱少醒管理了哪些基金
十四年前,在部門同事的組團下,40歲的上海人呂耕(化名),認購了某股票型基金20萬元。
他很快就忘記了這回事。
最初兩三年,走勢也有看,凈值很快兩三倍了,脫離了成本線。他偶爾會想起,但密碼忘掉了。
2015年大牛市中,呂耕尋上門,卻發現當年的銀行卡也注銷了,補辦手續復雜,索性又忘記了。
凈值起起伏伏。在呂耕遺忘的角落裡,20萬像滾雪球一樣,一路滾到將近200萬。
「現在密碼找回了嗎?」 我問。
「還沒有。」
「這筆錢你打算怎麼用?」 我問。
「如今看的話,應該是准備以後養老了吧。」 呂耕思忖了一下回。
他很幸運,買到了一隻「10年10倍」的傳奇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
專一
公募基金20年,10倍基金總共11隻。
然而,各基金經理如走馬燈似輪換,個別基金甚至更換超過10人。像王亞偉、江暉等,早年在公募成名,隨後奔私募。
除了朱少醒。
朱少醒是連續管理同一隻基金時間最長的基金經理,十四年如一日,獨此一人。
業績斐然,任期收益1068.40%,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362.12%。
朱少醒倒從未拿過哪一年的股票型基金冠軍。
與他超級分散的持股風格有關。
尋常基金經理若要拔得頭籌,需捨得下重注,例如在創業板風頭正勁時「一把梭」。
朱少醒反其道而行之,他甚至有意迴避這種行為,從來不在某個行業、主題上做極端的倉位。
組合均衡化的朱少醒,大致維持在行業前1/3的水準,以年化約19%的收益率小步快走,最終穿越A股四輪牛熊。
這就是復利的力量。
盈虧同源。極端的風格,往往也隱含著虧損風險的過度暴露。
選股
朱少醒幾乎不擇時,長期在90%的高倉位水平。
2018年年報中,富國天惠的持倉偏好,以細分行業龍頭居多。
年初至今,前三大重倉股,國瓷材料、中國平安漲幅在45%以上,而安車檢測幾乎翻倍。
富國基金一貫的選股邏輯,是前期花大量時間反復調研、反復爭論一隻股票的基本面,一旦確認優質資產,就敢於重倉、並長期持有,不輕易賣出。
就像富國基金內部的一句名言:敢與成長股「結婚」。
相對地,沒有那麼在意眼下的價格偏低、抑或偏高。
貴州茅台的故事就很經典。
回過頭來看,現被奉為「價值投資典範」的茅台,也曾被市場低估過。
2006年初,業內率先挖掘茅台價值的富國基金開始重倉,彼時一度還成為圈內的「笑話」。
期間增持減持有反復。但事實證明,精選個股、拿得越久、賺得越多。
當年,富國基金判斷,消費類龍頭處於持續景氣上升通道,是以,也配置了蘇寧電器、雲南白葯、格力電器等。
這些消費白馬股的十年走勢,遠遠超越了他們當年估算的天花板。
「理性的長期投資者應該做的事,是在市場低迷階段,耐心收集有遠大前景的優秀上市公司,等待其自身創造價值的實現、以及市場情緒在未來某個時點的回歸。」 朱少醒說道。
價值觀
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一個認購富國天惠的散戶都賺到大錢,當中也有回撤,例如2008年。
朱少醒曾對媒體描述過,在2008年大熊市過程中的挫敗感,「很嚴重的錯誤」。
也是在2008年底,自然人季占柱、張紅出現在富國天惠前十大持有人中,在朱少醒職業生涯最艱難的時刻,他們選擇了抄底。
他們從凈值2塊多,一直持有至今天,復權後的凈值將近12塊。
Ⅲ 基金經理朱少醒為什麼那麼厲害他管理基金有什麼秘訣
像這一支基金的盈利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12年年化收益率22%,這個收益率,和巴菲特的不相上下,基本可以說是中國版巴菲特了。可想而知,在基金管理上,朱少醒的級別可以說是非常高的了,而且對於他執掌的基金收益和操盤來看,確實是能力非常出眾的。而且,他也是我見過最專一的基金經理。從2005年管理富國天惠開始,到現在2020年,一共15年了,一直都沒離開過。 在長達十幾年的任職期間,任職年化收益率22% ,是為數不多的幾只,能做到10年10倍收益率的基金。
總的來講,厲害之人自有其厲害之處,朱少醒的出眾不僅僅是管理基金的能力,更多的是他的專一、認真、有膽識,當然他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缺陷,人無完人,不過相比於他的成就來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