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歷年股票基金規模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歷年股票基金規模

發布時間: 2023-03-08 19:26:05

① 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的戶均交易量最大的是哪個年份( )

肯定是2007年了

② ETF認購暴增意味著什麼

可能誰都不會想到,臨近年底, 當股市還在底部掙扎,ETF竟然會因為規模爆發成為資本市場熱詞頻頻登上頭條。 要知道,自從ETF基金誕生以來的幾次規模大增都是在牛市中,無論是2007年、2009年還是2014年,都是在股市大牛的氛圍中。

而這次ETF規模的爆發,背後的推手是誰?背後主導的因素又是什麼?僅僅是因為「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這幾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麼。

1、 發生了什麼?

ETF,全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被大家熟稱為「被動指數基金」。也就是說,ETF指數基金自身融合了指數、股票和基金的部分特徵,可以在場內買入賣出來交易,也可以通過場內申購贖回來交易,具有更高的便利性。與普通公募基金類似,ETF也按照一定的比例為投資者提供一籃子的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

股票型ETF按照跟蹤的指數類型來看主要分為五類: 典型寬基指數ETF、風格指數ETF、行業指數ETF、主題指數ETF、境外指數ETF。 跟蹤典型寬基指數的ETF佔比最多,行業指數ETF緊隨其後。各類股票型ETF中,寬基指數ETF數量最多。

由於ETF價格和凈值大部分時間非常接近,因此其一大優勢是可應用於多種套利策略,例如ETF與一、二級市場套利、股指期貨與ETF套利等。此外ETF還迎合了投資者對於低費率產品的偏好,所以近年來中美ETF的規模和數量均保持高速增長。

簡單來說,投資者買賣一隻ETF,就等同於買賣了它所跟蹤的指數,可取得與該指數基本一致的收益。但通常這類基金採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方法,以擬合某一指數為目標,基金經理並不進行主動管理,僅做好對應指數的標的配置即可。

按以往的規律,股票ETF基金的份額變動基本跟隨著資本市場的牛熊轉換節奏。按照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股票ETF基金增長最大的幾個年份分別是: 2007年(637.14%)、2009年(246.38%)、2014(58.28%),2015年上半年也增長了42%,這都與當時股市的火爆有密切的關系。

但是,2018年股市是個小年,從年初以來,上證指數下跌了19%,但是股票ETF卻出現了逆勢增長。今年1-9月,股票ETF資產增長26.81%,但份額規模卻增長了59.89%。10月份股票ETF更是出現爆炸性增長,數據顯示, 全十月凈申購金額約425億元,資金似乎根本不顧A股行情持續低迷。

此外,據數據顯示,今年來八成以上的資金流向了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以及創業板等寬基指數型產品。其次,規模大、流動性較好的頭部ETF吸金效應更為明顯。

截至11月13日,全市場164隻ETF份額較年初增長1314.23億份。 具體來看,無論是其份額還是規模的增長,90%以上都來自股票型ETF,這說明大量資金在借道ETF湧入股票市場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近日公開表示,2018年股票型ETF規模預計將增長一倍。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創業板50ETF。 華安創業板50ETF(159949)是所有股票型ETF中份額變動最大的基金,這只創立於2016年6月30日的創業板成立之初基金規模僅5.5億元,在基金成立後創業板指數繼續下跌了近40%的背景下,基金規模一度萎縮至1.6億元左右,到2017年4季度也僅2億元規模,但是在2018年1季度一下子飆升至28.3億元規模,到3季度規模急升至75.3億元的規模,基金份額急速膨脹至216.2億份,增長了74倍。

另外,華夏上證50ETF(10050)份額自今年以來也增長了44%,基金規模突破400億元。

2、 誰在掃貨股票型ETF?

股票型ETF基金規模激增背後,是誰在瘋狂掃貨?

九月起,媒體大肆的報道險資、證金、匯金等隊跑步進場抄底,這種報道在ETF基金持倉人變動上也得到了驗證。

拿華安創業板50ETF(159949)來說,從2017年年報來看,前十大持有人幾乎都是自然人,第一名持有600萬份即持有了該基金的2%。而到2018年半年報,前十大持有人清一色變成了機構,前十大持有人門檻也提高到了7000萬份。

證金、證金資管、匯金等在三季度也採用了這種方式入市,匯金、社保等申購了上證50、滬深300、中證100、創業板等多隻ETF。 除此以外,不少境外資金通過香港市場的交易型指數基金(ETF)投向A股。四季度以來,香港市場上申購量最大的10隻ETF中,有半數為A股ETF;資金的主要標的選擇的是富時A50和滬深300等投向大盤藍籌的產品。

事實上,自下半年以來,不少ETF產品的規模份額延續上半年態勢,繼續創出新高,單日交易量也再破紀錄。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在全市場169隻ETF(非貨幣)產品中,下半年以來有120隻規模出現上升,佔比超過70%。其中,有5隻產品規模較上半年末增長超過100%。

3、 機構為何搶購ETF?

ETF的特點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資金對後市的看法,這也成為了不少資金配置資本市場所看重的優勢。

拿創業板50指數來說,從2014年6月30日以來,市盈率普遍在40倍以上,而隨著市場走低,今年最低已經跌破30倍,最低創出27倍的歷史低點,這在跟蹤中小市值的指數中也是相當罕見的,堪比雙十一打折「越跌越買越劃算」的ETF指數基金,吸引機構資金湧入抄底就不足為奇了。

而ETF交易靈活的特性,為這些偏好波段操作的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中短期交易指數的工具,同時具備短期資金配置和長期價值投資兩種投資方式。

此外,盡管市場整體走勢震盪調整依舊,股票型ETF受到資金大力追捧,還得益於A股近來政府不斷的出台重磅措施鞏固「政策底」。這也提振了機構資金入場的信心。

當然,A股市場集體低迷背後是民營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集中暴露,配置ETF指數基金,也規避了配置個股可能踩雷的風險。

4、 對於投資者,有何啟示?

機構、尤其是具有隊背景的機構資金動向,往往成為A股的風向標,市場也熱衷挖掘機構持倉變動帶來的機會,從10月中旬A股見底以來,創業板指數漲了16%,創業板50指數漲了18%,證券行業指數(申萬Ⅲ)漲了26%,而通過統計數據顯示,這些也是相對應的ETF指數基金份額變動較大的,機構搶購ETF基金的方向,也可以作為投資布局重要的參考質指標。

數據顯示,除了創業板,環保、券商、銀行、傳媒、醫葯、軍工等行業ETF指數基金也受到資金的熱捧。

(文章來源:格隆匯)

③ 基金規模和基金總凈資產,分別是怎麼定義的

基金規模指的是該股票基金財產使用價值RMB要多少錢,基金規模既並不是今日基金凈值,也不是股票基金累計凈值。股票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一份股票基金企業的資產總額使用價值,相當於股票基金的資產總額減掉總債務後的賬戶余額再除於股票基金所有發售的企業市場份額數量。開放型基金的認購和贖出都以這一價錢開展。

因為貨幣型基金的流通性是要考慮到的主要要素,因此 貨幣型基金的經營規模越大越好。雖然不一樣的基金規模對銷售業績的危害各有不同,但基金規模過小對銷售業績有傷害,這一點全部的股票基金全是一樣的。股票基金的經營規模長期性小於5000萬余元,理論上是有優惠價的風險性的。中國證監會也要求,股票基金的資產總額持續20個工作中日小於5000萬余元,必須在股票基金的按時匯報中給予公布。

④ 國內股票私募基金規模排名

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所謂私募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 [1][2][3][4]由於私募基金的銷售和贖回都是通過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私下協商來進行的,因此它又被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託擔任資產管理人,由商業銀行擔任資產託管人,為資產委託人的利益,運用委託財產進行證券投資的活動稱為專戶理財。 它們的異同: 1、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在我國,公募基金都在公開媒體上大做廣告以招徠客戶,而私募基金在吸引客戶時不能利用任何傳播媒體做廣告。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4、監管不同。公募基金由證監會依法進行監管,並實行行業自律,而私募基金僅屬於普通的投資者。 5、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簡單一點就是公幕基金公司購買某一隻股票金額不能超過該支股票的10%,單支股票占單只公幕基金的資產比例不能超過10%。而私幕基金沒有這限制,如果私幕看好雲南白葯這支股票最好,私幕經理可以全部將資產放在雲南白葯這支股票上,這便於私幕大比例購買自己看好的股票,這也是眾多公幕基金經理轉投私幕的一個主要原因。 6、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7、投資限額不同。公募基金申購限額一般1000元,定投更低有的可以100元,滿足一般中小投資者都能參與;而私募基金對投資人的金額限制比較高,目前一般要達到100萬才准購買,當然也有降低門檻的,50萬元可以購買 開放式基金都是公募基金,可以在基金公司的網站或者代銷點銀行和證券公司購買 。

⑤ 什麼叫基金規模

基金規模就是這只基金的管理資產總量,通俗說就是這個基金裡面一共有多少錢。基金規模是選擇基金時一個重要的指標,過大和過小都是要迴避的。

過小則資金規模優勢體現不出來,過大則會管理困難,不靈活。一般偏股型基金在20-80億之間比較好,其他類型基金,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小一些是可以的。

1、基金的累計凈值是包含了過往分紅的總體收益,是該基金從成立開始到現在的總收益,這個數據沒有過多研究的必要,因為基金成立時間都不一樣,那對比就沒有意義。

我們用的最多的凈值是單位凈值,也就是基金凈值,是交易時會用到的成交凈值。基金分紅會導致這個凈值下跌。所以需要一個累積凈值來體現整體收益,其實用處不大。

2、基金凈值增長率要看是什麼時間段的,單日凈值增長率就是今天和昨天比的,今天比昨天增長了多少百分比。

或下跌了多少百分比。如果是一周,一個月,或者是一年。那麼就是今年比去年增長或下跌了多少個百分比。

(5)歷年股票基金規模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

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

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⑥ 老十家基金公司有哪些

以下就是國內十大基金公司,排名是根據基金總規模排序:

一、天弘基金公司

天弘基金的實力原本一般,但是自從搭上了余額寶的順風車,該公司瞬間崛起,光余額寶的基金規模就有一萬多億,一隻基金的規模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基金公司的基金綜合。

二、易方達基金公司

易方達是比較老牌的基金公司,實力一直比較強。它的總基金規模排名第二。就拿貨幣基金來說,也有千億規模,屬於巨型貨幣基金。在股票和債券投資領域,易方達的業績也不錯。近幾年業績比較熱門的消費行業基金和中小盤基金,易方達表現十分優異。

三、博時基金公司

博時基金公司的資產規模排名第三,它也是老牌的基金公司,1998年就成立了。博時的基金很常見,比如博時黃金ETF,貨幣基金博時合惠貨幣。在股票、債券領域,博時的業績也很好,經常冒出一些業績冠軍。

四、南方基金公司

南方基金公司是知名度很高的基金公司,它和博時、易方達一樣,屬於資歷老、實力強的一類,經常能排在行業前10名。

五、工銀瑞信基金公司

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的基金規模排名第五。從股東來看,工銀瑞信有銀行背景,從背後的實力來說,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是所有基金公司中最強的,它的QDII基金小編覺得挺不錯。

六、建信基金公司

建信基金公司的基金規模在5310多億元左右,位列公募基金行業第六。建信基金的最大股東是建設銀行,建設銀行是國有四大銀行之一,背景實力顯而易見,在跟蹤指數方面,建信基金很不錯。

七、匯添富基金公司

匯添富的基金在理財通很常見,它的貨幣基金收益也不錯,經常在微信買基金的都知道。此外,匯添富的股票基金,業績也很好,經常能出一些成績優秀的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

八、華夏基金公司

華夏基金公司的資歷非常老,屬於業內綜合實力靠前的基金公司。這家公司最著名的基金是華夏大盤精選,在2005年到2012年取得了12倍的基金收益,創造了股票基金的最佳業績!

九、嘉實基金公司

嘉實基金公司也是名氣比較高的基金公司之一,它也是2000年之前成立的老牌基金公司,綜合實力較強。目前嘉實基金在貨幣基金這一塊做的比較好,有一些不錯的貨幣基金。

十、廣發基金公司

廣發基金是廣發證券控股的基金公司,在業內名氣也很高。廣發基金是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人之一,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它的行業地位和公司實力。

⑦ 實力最強的基金公司

中歐基金、銀華基金、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景順長城基金。
拓展資料
中國十大基金公司排名:
1.天弘基金
天弘基金是2004年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13年其推出的余額寶改變了整個基金行業的新業態,現已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單只基金,其公募資產管理規模也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2.華夏基金
華夏基金成立於1998年,是由華夏證券、北京證券和中國科技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是全國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管理基金數量最多、品種最全的基金公司之一,成立多年以來,公司的綜合實力一直穩居行業前三。
3.易方達基金
易方達基金成立於2001年,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資產管理業務,2021年1月18日易方達基金火遍全網。旗下新發行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型基金最終募集2374億元,刷新了單只公募基金規模的新歷史,截止到目前其總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2.5萬億元。
4.匯添富基金
匯添富基金是2005年成立的中國一流的綜合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公司主要經營基金募集、基金銷售、資產管理等業務,其基金產品涵蓋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等多種類型。
5.廣發基金
廣發基金成立於2003年,是目前國內綜合資產管理能力最強、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公司資本雄厚,擁有豐富的投資管理經驗,致力於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
6.南方基金
南方基金是成立於1998年的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基金公司之一,公司擁有大批高素質的專業管理人才,經營的業務范圍涵蓋公募基金、全國社保基金等。
7.嘉實基金
嘉實基金成立於1993年,是國內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公司主要經營基金募集、基金銷售、資產管理等業務,其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千億。
8.博時基金
博時基金是1998年成立的專為客戶提供投資服務的資產管理公司,也是目前管理公募產品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公司以「為國民創造財富」為使命,還曾被評為十大品牌基金公司之一。
9.工銀瑞信基金
工銀瑞信基金是2005年我國第一家由國有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公司,公司堅持以人為本,致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卓越的理財服務,是非常值得信賴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10.銀華基金
銀華基金成立於2001年,是中國最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資產管理和服務,具有強大的資金管理能力。

⑧ 開放式基金基金的份額總規模

3.53萬億美元!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總規模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四

新浪財經
2022-03-24 09:42新浪財經官方賬號
關注
來源:中國基金報

超450萬億!剛剛,全球重磅數據出爐,中國表現「亮了」

中國基金報 吳娟娟

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於當地時間3月22日公布了全球開放式公募基金最新排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總規模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四。


來源:ICI 官網

若按照年度數據計,這是中國公募基金史上首次躋身全球第四。不過,按照季度末數據計,中國公募基金在這一位置上則已有時日。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

總規模超450萬億元

ICI代表全球投資基金協會IIFA(IIFA:全球各個國家基金業協會的協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為了避免重復統計,剔除FOF),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對應我國的開放式公募基金)總規模71.05萬億美元,約摺合452.86萬億元人民幣。2021年四季度,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實現了資金凈流入1.1萬億美元,與2021年三季度的7940億美元相比有所上升。

股票型基金占據近半壁江山

我們來看一下全球公募基金(共同基金)行業的整體情況。

首先來看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ETF統計在內)兩個大類:長期限基金(即非貨基)和貨幣市場基金(即貨基)。截至2021年底,全球長期限基金規模約622200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規模88330億美元。

長期限基金內部三大細分類型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占總規模比例47%,為336380億元,債券型基金佔比為19%,為137170億美元,平衡(混合)型基金佔比為12%,為87800億美元。

貨基占總規模比例為12%,為88330億美元。

可見,就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而言,股票型基金是絕對的主流,它的規模佔比遠超其基金類型。

相比之下,我國的股票型基金佔比較低,但最近兩年在監管大力倡導下,發展較快。

各個類型開放式共同基金的規模


來源:ICI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是:2020年、2021年兩年,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激增了161900億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整個歐洲市場開放式共同基金的規模是23326億美元。也就是說,過去兩年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長出了「三分之二」個歐洲市場。

分地區來看,截至2021年底,美洲是全球基金重鎮,規模佔比53%,歐洲佔比為33%,非洲和亞太規模之和佔比僅14%。

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不同類型的規模分布,不同地區規模分布


來源ICI

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全球排名第四

截至2021年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全球排名第四,位於美國、盧森堡、愛爾蘭之後。前四強中,美國是全球共同基金霸主。美國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約34萬億美元,佔全球總規模48%。中國開放式公募基金總規模3.5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規模比例為4.97%。

可見,盡管中國躋身四強但與「霸主」的距離還是比較明顯的。

而「 霸主」美國以一己之力,實現了全球公募基金行業的頭部集中。前四強規模之和佔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總和的69%。

全球4強


來源:根據ICI數據製表

全球10強


來源:根據ICI數據製表。

前4強外,德國、澳大利亞、法國、日本、英國、加拿大等6個國家也躋身全球10強。

我們再來看看亞太市場。

中國是亞太市場老大,三強中其餘兩強為澳大利亞和日本。

亞洲三強


來源:根據ICI數據製表。

除了愛爾蘭和盧森堡等少數國家因為採取了特別的基金注冊制度,吸引了全球的資產管理機構前去注冊基金,壯大了各自國家的基金規模,全球各個國家的共同基金基金規模的排位與國家的經濟實力有比較強的相關關系。

中國連續4個季度坐穩全球第四位置

中國公募基金規模全球第四可能超出大家的預期。畢竟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只有20多年的歷史,在全球共同基金行業還是個「小朋友」。

那麼,我們來看一看中國公募基金是怎麼一步步上升到這個排位的。

中國公募基金排位變化


來源:根據ICI歷年數據制圖

記者整理ICI的歷史數據發現,將時間拉長,中國公募基金排位從2016年底的全球第9一路趕超,超越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升至現在的第4名。以年度排名計,這也是中國公募基金歷史最好成績。

而如果按照季度末數據,中國公募基金已經保持第4名已有時日。2021年1季度末,中國公募基金就從2020年底的第5升至第4名,此後一直維持在這一排名。

而2021年4季度末中國公募基金得以維持全球第四的排位,得益於強勁的基金發行。全球來看,2021年4季度我國開放式公募基金凈銷售額(凈銷售額=銷售額-贖回額)排名全球第2,凈銷售額1548.07億美元。同期,全球凈銷售額第1為美國,期間凈銷售額為4787.11億美元。

凈銷售額排名前5的國家還有愛爾蘭、盧森堡、巴西。此外,加拿大、德國、日本、法國、印度等也躋身2021年4季度凈銷售額前10。

2021年4季度凈銷售全球10強


來源: 根據ICI數據製表

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背後是中國居民財富管理轉型。

2021年8月底,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公開活動上表示,我國基金業已成為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力量。他指出,以1998年第一批公募基金設立為標志,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從試點起步,快速發展壯大,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中國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為中國公募基金發展提供了驅動力。

另一方面,盡管2021年的市場讓不少基民受傷,但是拉長時間來看,仍有不少公募基金展現了較為優異的長期賺錢能力。

來自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0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0年間,10家公募基金公司年化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超過13.90%。


來源: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

若以過去10年為期限,有10家公募基金年化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超過16.90%。

截至2022年1月末

公募基金規模達25.87億元

而數據顯示,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仍在持續發展。

來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 截至2022年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5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5.87萬億元。


進入2022年3月,公募基金發行也漸顯回暖之勢。以成立日計,3月基金發行的只數和平均份額都較2月有了大幅增長。

近期成立的部分公募基金


來源:Wind。按照成立日計,3月發行部分基金。

數據顯示,除了固收+,也有部分權益型基金實現了尚可的發行份額,可見投資者情緒較2月有所改善。

⑨ 最好的十隻醫葯基金

交銀醫葯創新股票基金、工銀前沿醫療股票基金、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型基金、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基金、上投摩根醫療健康股票基金、招商醫葯健康產業股票基金、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型基金、廣發中證醫療指數lof型基金、招商國證生物醫葯指數lof型基金、易方達中證萬得生物科技指數lof型基金。

1.一般來說,前十基金都是有參考性,但是基金排名是會變化,所以大家在投資的時候只能當個參考,不要盲目投資。

2.工銀前沿醫療股票基金三年累計漲122%目前基金的規模數額是很大的,基金規模高達72.17億元。工銀前沿醫療股票基金也被評為上證五星評級,也是長期成績優良的基金之一,在三年內累計收益高達186.62%。

3.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型基金近三年累計收益高達180.38%由基金經理吳興武管理,該經理已經從業有6年,年均回報率高達20.2%。在平均年化收益率上面不算是非常高的,管理的基金的規模高達106.02億元。也是一款中長期熱銷的基金。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基金三年累計收益高達168.5%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基金由知名基金經理葛蘭管理,她已經從業有5年多,管理的基金規模高達195.06億元,數額非常的龐大。也是一款長期業績和收益都非常高的基金。

拓展資料:

1.交銀醫葯創新股票基金三年累計收益高達193.46%目前由樓慧源基金經理進行管理,基金的規模高達27.87億元。該基金成立於2017年3月23日。也是這三年以來收益排名第一的基金,也被評為上證五星評級,是長期績優基金之一。上投摩根醫療健康股票基金由基金經理方玉涵管理,該基金經理在管理這支基金的過程當中,任期回報率高達136.91%,業績非常好,目前管理的這只基金規模為13.51億元。這期基金也是上證5星評級的基金之一,而且很喜歡投資大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