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型基金有什麼優點股票型基金買哪種好
股票型基金又稱股票基金,是指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所謂股票型基金,是指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不能低於80%。基金的種類很多,我國除了股票基金以外,還有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貨幣基金等。股票基金具有流動性強、變現性高的特點,不論是與其他基金相比,還是與直接投資股票相比,股票型基金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首先,與其他基金相比,雖然風險系數要高於其他類型的基金,但是股票基金的收益也高於其他類型的基金,這4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股票型基金是激進型投資者的首選,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在投資組合中多配置股票基金。
投資股票基金與投資者直接投資於股票相比,股票基金具有分散風險、費用較低等特點。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每個人的資產總額和風險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據研究發現,投資本金的20%是一個人心理能承受的損失極限。
眾所周知,投資投票的風險很大,大多數的投資者可能都承受不起股票下跌帶來的損失。所以,建議大家可以選擇投資於股票基金,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分享各類股票的收益,而且也可以通過投資於股票基金而將風險分散於各類股票上,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
由於價格波動較大,股票型基金也屬於高風險投資。因此有建議:面對投資市場上眾多的股票型基金,投資者可優先配置一定比例的指數基金、適當配置一些規模較小、具備下一波增長潛力和分紅潛力的股票型基金。
『貳』 股票投資的發展現狀
1)機會成本。當投資者打算進行投資時面臨著多種選擇,如選擇了股票投資,就必然放棄其他的投資,即放棄了從另外的投資中獲取收益的機會,這種因選擇股票投資而只好放棄別的投資獲利機會,就是股票投資的機會成本。
2)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股票投資者花費在股票投資方面的資金支出,它由股票的價格、交易費用、稅金和為了進行有效的投資,取得市場信息所花費的開支四部分構成。
『叄』 投資股票型基金有什麼技巧股票型基金投資方法
股票型基金的投資風險是所有基金中最高的,在股市熊市中它可能會虧損20%或50%,在牛市中它也可能按50%、100%來賺錢。那麼,投資股票型基金有什麼技巧?下面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投資股票型基金有什麼技巧?
一、選擇大型知名基金公司的基金
股票型基金背後的基金公司規模大不大,投研實力強不強,對一隻基金的長期表現有很大影響。因此,挑選股票型基金時,選擇大型知名基金公司的產品很重要。
國內大概有一百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其中基金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的行業第一梯隊有19家,它們是天弘、易方達、建信、工銀瑞信、南方、博時、匯添富、廣發、華夏、嘉實、中銀、招商、鵬華、平安、華安、銀華、農銀匯理、國泰、富國。
這其中有七家被國內最知名的基金評級機構天相投顧評為五星公司,它們是南方、嘉實、匯添富、富國、銀華、華安、興全。投資者挑選主動型基金時,可以優先考慮這些公司旗下的產品。
二、選擇水平高超的基金經理
我們選擇主動型股票基金,而不選擇指數基金,就是希望基金經理的主動操作能夠戰勝市場,獲得比市場平均回報更高的預期收益,在熊市中少虧,在牛市中多賺,那麼選一個水平高的基金經理就很重要。
怎麼看基金經理呢?以來我們可以從基金經理的基本背景來考察,比如年齡、學歷、履歷,年齡越老的越好,履歷越豐富的越好,從業年限越久的越好。
其次,我們還可以從基金經理的操盤風格來考慮。比如說有的基金經理喜歡做短線做波段,有的基金經理喜歡長線持有。有的基金經理喜歡投資新能源、醫葯行業,有的基金經理喜歡投資軍工、環保主題,如果這些投資風格與你的看法差不多,你也可以適當考慮。
好了,關於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技巧暫時說到這里,希望對基民有所幫助。溫馨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肆』 如何才能選擇好一隻優秀的股票型基金呢
股票型基金,指的是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持有的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至少80%以上。股票基金的收益率高於債券基金、貨幣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基金也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上述研究怎麼辦?我們有一個“妙招”:看基金的機構投資者佔比。跟股票一樣,基金的投資者也分兩類,一類是個人投資者,一類是機構投資者。理論上來講,機構投資者比個人投資者更理性、更專業。如果基金的機構投資者兩三年來佔比都很高,可以重點關注它,機構投資者幫我們做了一個選擇。
『伍』 我們國內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問題的根源出在哪裡
國內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問題的根源在幾個方面:一是我國的公募基金管理水平太差,讓買基金的投資者都賠了錢,投資者買基金總是賠錢,當然是不願意再買基金。投資者投資基金的目的是賺錢,如果投資者買基金能賺錢,當然會買基金。明知道買基金會賠錢,誰還會買基金呢?
二是我國公募基金經理的道德風險太高,公募基金經理們為投資者管理基金賠錢的原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道德風險,公募基金管理基金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又都是高薪,公募基金經理們為了自己個人獲得更多的財富,就與證券市場的機構莊家合作,當莊家把股價炒高後,公募基金就當庄托,在高位買股票,引誘投資者上當,莊家機構就給公募基金經理很多好處費,這樣的做法並不違法,只是道德上有問題,這就叫做道德風險,而現在我國的公募基金經理只要能發財,才不管什麼道德不道德。這種公募基金經理當庄托在高位接盤的道德風險在公募基金行業非常普遍。許多公募基金經理就是這樣發了大財。這種情況下公募基金只能是賠錢,反正賠了錢還照樣收取管理費。
三是我國證券市場是個投機的市場,大量的上市公司都是包裝上市的,上市公司質量都不高,這就造成了我國證券市場上能長期投資的股票太少,90%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只能是進行短線的虛假題材概念炒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基金想賺錢也是非常困難的。
以上幾個方面是公募基金賠錢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家不願意買基金的原因。
我們國內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問題的根源出在哪裡?
我認為:我們國內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問題根源出在如下:
第一:沒有賺錢效應,自然就不會買啦。大家知道,中國人的特點是什麼?哪裡人氣旺就往哪裡去,如街道兩邊同樣開的飯店,無論好與不好吃,大家都看人氣,是吧!最簡單的道理, 汽車 停得多,人多,就算排位也要等,而旁邊的,無論廣告招牌做得多好,沒車就每人氣,大家都不去。
因為大家就認這個理,既然人多,味道更定好,所以人氣很重要。
如果買基金大家都能賺,自然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應,不用你打廣告,都爭著買。
第二:基金不專業,據我觀察,水平還不如散戶。為什麼?因為你看基金經理有多少還是小夥子,小姑娘,剛從學校出來的,僅憑一個資格證,無實戰經驗,就殺入股市,虧了,無責任,股市有風險,是投資者的責任,你想誰敢把血汗錢交給你理財。
就好比考車牌,僅考理論,就開車上路,連路考都沒有,誰敢上你的車,其實一樣道理。
除非你通過一,二年實盤,證明你有實戰能力,起碼收益比銀行存款高,比如年利率6%吧,估計投資者會相信你了,在加上你的理論與實踐水平。
大家都看到2016到2018年,基金及機構的盈利水平知道了,明知熊市還投入,那有不虧的。
因此說:上述因素是導致我們國內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問題根源就出在這里……
2009年買的銀華抗通脹,十年過去了,十年又通脹了多少!然而這垃圾,通脹沒抗住,本金損失了55%。所以相信中國基金,中國股市和價值投資的人不是腦殘就是神經病!話又說回來,在中國不管投資什麼都是死路一條(萬惡的房子除外),放在銀行也是被貶死,死的慢些而已!
朋友們好!
現在國內確實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主要是基金沒有賺錢的動力,可以說是旱澇保收,而且基金公司管理水平太差,還有就是基金名聲也不太好。下面來分析一下。
基金公司現在實行的是提成制,不論是否賺錢,每年都會提取固定的管理費,好多虧損的基金公司也是提取管理費,維持著高工資。
這樣的機制之下,可以說基金公司根本就沒有太多的動力去盈利,反正是按時按點提取管理費,因此,可以說基金公司的危機感不強,更是沒有上進的動力了。
曾經見一個朋友買過幾次基金,後來幾乎沒有一次賺錢的,後來朋友氣憤了,再也不投資基金了。
因此,基金公司旱澇保收,雖然是保證了基金公司人員的高工資,但是慢慢也失去了投資者的信任。
現在的很多基金公司可以說管理水平太差。現在的基金是很多的,但是能夠盈利的基金可以說只能是靠碰,能夠穩定盈利的基金可以說是比較少的,感覺上好像基金公司也是靠天吃飯一樣的水平。好多基金公司並沒有體現出非常專業的管理水平。
曾經有一個朋友在2008年購買了兩款QDII海外投資基金,據說是投資美國股市的基金,結果倒霉了,過了將近10年,美國股市大盤都漲到08年指數的幾倍了,結果這兩款基金還不到1元錢,沒辦法虧著賣了。
這樣的基金不知道到底是怎麼買的股票,到底是怎麼管理的,以後誰還敢買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管理水平比較低,盈利率不穩定,這個可能是制約大家購買基金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好多基金公司不僅在大盤不好的情況下虧算,而且在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有些基金也是虧損。這樣的基金肯定是口碑不好了,而且這些基金即使虧損,也不影響基金管理人員的高工資。
而且有些基金公司還存在著老鼠倉,還存在盲目投資,故意虧損的風險,可以說這樣的基金怎麼能夠讓大家放心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也是大家不買基金的原因了。
綜上所述,現在大家不願意買基金,主要是有些基金公司口碑不好,管理水平有點差,而且基金公司旱澇保收提取管理費,可以說是毫無盈利的動力。
感謝閱讀!
國內是不是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我沒有調查過,也沒看到過相應的資料,不敢亂說。但我個人是非常喜歡購買基金的,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在通過基金進行理財。
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型基金,指數的構成是相對穩定的,且不由基金經理操控。指數基金經理在投資上的自由度是很低的,這種基金和指數的走勢基本一致。
我不太喜歡購買主動型基金,因為選擇這類基金和自己選擇股票去投資沒有多大的差別,還是要去花很大的精力進行研究。提問的朋友說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估計指的是主動型基金。
在選擇主動型基金上,的確比較困難,就像我剛才說的難度不亞於選股票。與其花大量時間研究後,把錢交給他人打理,還不如自己直接去投資。
另外,主動型基金被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操縱的幾率會很大,容易出現老鼠倉等違規操作,導致投資者損失。
以前買基金的人很多,現在買基金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究其原因,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點吧:
資本都是逐利的,如果買基金不能取得正收益,或者收益還不如存定期或者其他理財產品,那作為投資者為什麼要去買基金呢?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我們以2018年公募基金的收益排名為例,2018年股票型基金居然沒有一個取得正收益,排名第一的上投摩根醫療 健康 股票基金全年虧損4.34%,排名第十的股票型基金虧損則將近13%,看到這種業績,你還願意去買基金嗎?
基金行業魚目混雜,許多基金公司沒有最基本的職業操守,老鼠倉現象非常嚴重,有些基金公司為了捧紅旗下的某隻基金,不惜通過老鼠倉抬拉該基金重倉的某隻股票,進行利益輸送,做高這只基金的凈值,而使旗下的其他基金出現虧損,最終買單的還是廣大基民,所以,很多人對基金公司都不信任,如其把錢給他們管理,還不如自己玩股票,即便是虧錢了至少虧得明明白白!
一方面是基金行業的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另一方面,相關立法和監管有些缺失,違規現象比較頻繁,投資者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投資基金!
筆者認為,主要還是因為國內人民都比較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操作的比機構更好,只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先說一個大家都聽膩了的數字, 美國股市中90%的資金來自於共同基金、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中國A股中90%的資金是來自於個人散戶的,機構投資者市值僅佔10%左右。
為什麼會這樣呢?筆者覺得, 主要是國內A股機構投資者從來都沒有拿出過什麼亮麗的成績來 ,國內大多數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業績往往是跑輸市場平均收益的,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投資者為什麼要把錢交給這些機構呢?
回顧美國機構投資者的崛起 歷史 ,可以發現,機構投資者之所以能夠佔大90%的比例,原因是因為在上世紀50-60年代期間美股一輪長達10年的牛市, 在這輪牛市中很多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業績遠遠跑贏大市 ,而很多美國家庭個人投資者卻業績平平。
這個時候, 這些家庭個人投資者開始注意到共同基金、社保、401K等投資計劃 ,並且很多人都將大部分資金投資於這一類機構投資,從而導致了美股機構投資者佔比的上升。
有數據統計,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時候,美股機構投資者佔比僅為30%左右,而到了60年代初的時候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了60%-70%。
同時,也是因為機構投資者佔比的不斷提升,促成了美國牛長熊短的特點。而A股的特點恰恰是牛短熊長,原因也恰恰相反,機構投資者佔比太小。
所以,A股就成了,因為散戶太多,投機性太強,牛短熊長;又因為牛短熊長,機構投資者業績總是不理想,散戶不願意把錢交給機構打理,更願意自己進行投資;但個人投資者的天性就是追求暴富,這就不可能產生長期牛市。
這就像那隻咬著自己尾巴的狗,一直轉圈圈。
機構投資者自己不突破,真正做出點業績出來,是不能吸引太多個人投資者的,所以,筆者認為, A股投資者機構的改變還得看機構投資者有沒有突破 。
基金有很多類別:封閉式基金、對沖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認股權證基金、契約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公司型基金、保險基金、信託基金、投資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其他類型基金。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基金不受到廣大投資者熱愛,只有一些基金對比其他類型的基金時,會選擇其他類型投資。那麼,我們再來看問題:我們國內很少有人願意買基金,問題的根源出在哪裡?
市場常見的基金有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信託基金、保險基金、ETF基金等,最為常見的則為股票基金、貨幣基金以及債券基金。我們先來了解了解這幾類基金的不同:
股票基金,又稱之為股票型基金,主要是投資於股票市場的近。股票型基金投資股票的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0%的資金總比例,常分為了三類型基金:1、價值型股票基金,投資的渠道多為公共事業、金融、工業原料等穩定性強的行業,市盈率倍數較低,偏向於價值投資;2、成長型股票基金,就如其字面,偏向於成長型高的上市公司投資,多數會投資 科技 類、新興、互聯網行業;3、平衡型股票型基金,也就是將價值與成長進行了綜合,投資的渠道有價值公司也有成長型公司。
貨幣基金,是聚集了市場中傾向於投資的閑散資金,由基金託管人保管資金的開放基金。靈活、安全系數高、流動性強、收益穩定性好。投資的渠道有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高信用等級的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有價證券。日常常見到的貨幣基金有餘額寶、零錢通等,均是貨幣基金的模式。
債券基金,基金資產80%以上的資金需要投資債券,一小部分的資金可以用來投資可轉債、股票以及打新市場。主要投資債券、央行票據、回購等。安全系數高,收益穩定。
三類基金有不同的風險系數,也有不同的年化可能收益率,是不同的。雖然統稱之為基金,但細分下來的區別很大。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呢?貨幣基金現階段的年化收益率約為2.5%-4%之間,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債券基金現階段的年化收益率約在3%-4.5%之間,不同方向的債券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當然,如果扣除基金的運營費用,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約在2.1%-3.5%之間,債券基金約在2.5%-3.8%之間。當然,貨幣基金與債券基金具有很好的流動性,特別是貨幣基金能達到「靈存靈取」的程度,並且沒有門檻。
那麼,再來看銀行理財。銀行理財的年化利率要比貨幣基金與債券基金的年化利率高一些。銀行理財有五類風險等級:低風險、中低風險、中等風險、中高風險、高風險。常見的有兩類:低風險以及中低風險。這兩類理財產品的年化利率是多少呢?一般低風險等級銀行理財為2.5%-3.5%水平,中低風險等級理財產品為3%-5.5%之間。當然,銀行理財的年化利率高於貨幣基金以及債券基金,卻是固定期限,靈活度要弱於貨幣基金與債券基金。
對比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與銀行理財,這三類是勢均力敵,投資者都有選擇,不同的需求,選擇的不同。
股票型基金與股票,之所以更多的投資者會選擇後者,個人認為有三點:1、對於投資,更多的投資者是「零認知」,也就是說沒有什麼專業不專業、理論不理論的知識,甚至根本不知道股票型基金與股票之間的區別,也全然不知股票型基金與股票之間的風險孰輕孰重。
2、不管是私募基金,還是公募基金,基金管理人不管基金盈虧都是需要從基金里拿酬薪,並且基金如果效益好,是具有一定比例份額的提成,普遍來說是20%業績提成。這對於很多的投資者而言,是不能接受的。2018年有這樣的一項數據,A股共計有1.5億戶投資者,但資金體量小於50萬的投資者佔比高達95%。而基金經理的年薪通常就能超過50萬,從心理的角度講,更多的投資者無法從心理上接受,進而自己進入股市投資,放棄選擇股票型基金。
3、從心理上看,投資基金與投資股票沒有太大的區別,資金掌握在自己手裡會更加「踏實」。下面兩圖分別是最近三個月基金的盈虧情況,有的基金能實現正盈利,有的基金一樣是虧損:
而股票市場呢?一樣是有盈利,也有虧損,並且可能發生的盈利幅度會特別大,存在「一夜暴富」的心理撞擊。
那麼,在這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更多的投資者會選擇直接進入到股市,而不是選擇基金投資。
總結:並不是所有的基金對比其他理財產品會遜色,只有股票與股票型基金之間的選擇下,更多的投資者並不願意去購買基金,問題的根源出在認知、知識的欠缺以及心理的偏向。
對於一個不了解的事物,人的本能反應是避而遠之。雖然大學學了四年金融,我對基金的認識也是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先是相信媒體上各種基民虧錢的負面報道,後是自己找數據研究,學習基金的投資方式。
即便是花了這么多功夫,買基金也要忍受浮虧的過程,每一步都是門檻,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投資方法,大部分人買的基金都將以失敗告終。
從我個人經歷出發,我終於理解大部分人對基金的認知水平,是很低的。這不是挖苦和嘲笑,而是基於大量數據的事實。請看各類理財平台上,很多人連最基本的基金種類都分不清,更遑論投資方法和風險控制了。
即使具備了一些金融知識,沒有真實的投資經歷,在市場上,就好比第一次上戰場的士兵,全憑本能反應,平時的訓練早忘了。市場每天都在波動,都在考驗人脆弱的神經,很多人連100塊錢的波動都難以忍受,更不用說基金投資百分之二三十的波動了。
很多人對投資的定義就是「快速致富」、「不勞而獲」,帶著這樣的思想,不論投資什麼都不會長遠。
其實買基金的人不少,只是賺錢的人少,虧錢的人罵罵咧咧,認為是基金害了他,殊不知根本原因在於自身的無知和貪婪。
隨著智能投顧的興起和投資者認知水平的提高,基金會成為主流的資產配置之一,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我國的基金市場就目前來看還處於一片藍海之中,無論是證券公司的基金平台還是幾個主流的基金頭部平台,比如天天基金網,支付寶螞蟻財富等,總體的基金用戶量級還是有待進一步開發。為什麼這么少的用戶願意主動購買基金呢?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以下兩方面:
在我國A股開市的時間也還不到30年,而基金投資的時間就更短。A股市場從經歷過去幾十年的坎坎坷坷,歷來牛短熊長的特點,中國股民能夠最終賺到錢的沒有多少。所有的散戶在股市中虧錢的效應更高,據統計有80%的用戶在A股市場上處於虧損的一個狀態。
基金市場大多數由基金經理進行打理,然而基金經理卻也沒能逃過A股牛短熊長的這個怪圈,在A股的牛市中,大部分的股票的漲幅通常在100%~300%之間,而基金的漲幅大多數在100~200%之間。當一種投資品類賺錢效應沒那麼高時,自然不會成為投資者心中首選的投資產品。散戶最大特點是追高,那麼投機的重心放在A股的股票上,買基金的人自然就少,因為畢竟沒有那麼多人願意慢慢變富,都夢想著一夜暴富。
基金交易相對於股票來講,它的收費項目會更多,因為是基金是有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專業打理,包括了購買手續費、基金管理費、基金託管費、甚至還包括基金經理投顧咨詢費等。這些費用其實長期累積起來,並不比我們購買股票時的印花稅要低,因此股票中的印花稅則變成了較為低廉的費用支出,因此大多數用戶可能不願意去支付基金中的各項管理費用,然後轉而投向購買股票。
綜上所述,我們從基金的賺錢效應以及交易機制去分析,我國基金用戶我國的投資用戶選擇股票而不是基金的主要原因。
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國內投資者的認知也在隨之提升,這幾年基金的規模和基金的用戶群體呈現出井噴式的爆發。中國基金業協會昨日發布8月底公募基金市場數據,繼續7月份實現接近2600億增長後,8月份總規模增長再超1200億,至此總規模達到13.84萬億元,逼近14萬億大關。
因為有更多的人意識到了基金的賺錢效應以及基金的穩健投資的特點,相對於股票來講會更加的穩定。
同時隨著投資市場以及投資者教育的逐漸普及,基金投資市場被逐漸認可,投資者越來越成熟。我相信未來基金市場一定是會占據更高市場的份額,因為基金的投資特點就已經證明了穩健投資才是投資中最最重要的一種選擇。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及更多的人。
我是杜耶,價值投資的佈道者
『陸』 股票基金怎麼樣可以持有嗎
很多人在買基金的時候,不懂分析基金就盲目的購買,是會很容易出現虧損的情況,而股票基金,是大多數投資者喜歡投資的一種基金類型,風險是小於股票,但大於大多數基金,其收益也是一樣,那麼投資股票基金怎麼樣?股票基金可以持有嗎?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以供參考。投資股票基金怎麼樣?
投資股票基金一般就是指很多投資者聚集把錢交給專業人士,也就是基金經理去打理投資股票,如果賺錢了,那麼基金就會漲,如果虧錢了,基金就會跌。
另外,投資股票基金是屬於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行為,比較適合一些激進型投資者,但市面上的股票基金是有很多的,所以在投資股票基金前,一定要從多方面綜合選出一隻好的基金。
因此在投資股票基金的時候需要選擇一個好的基金經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從基金經理的從業時間、從業回報率、過往業績去分析。
其次就是基金的規模也不要選擇太小的,選擇比較中間一點的,再就是要綜合晨星等級、過往業績、基金成立時間等等來選出一隻好的基金來投資,如果基金上漲,那麼投資者是可以賺一筆不錯的收益。
股票基金可以持有嗎?
股票基金可不可以持有要從基金的多方面來分析。以基金過往收益為例來分析:如果收益一直很差,一直沒有起色,那麼就可以選擇及時贖回止損了,然後就是看基金的止盈點和止損點,當基金到達心目中的止損點,就及時贖回止損,如果到達心目中的止盈點,就及時贖回,讓錢落袋為安。
『柒』 先鋒集團再次創造歷史,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票基金誕生,該公司有何背景
根據媒體報道,12月17日,美國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先鋒集團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的11月30日,該集團旗下的先鋒整體股市指數基金(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的資產規模達到1.04萬億美元,成為了同類基金中,全球首隻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的股票基金。
現在,先鋒集團在全世界管理3700多億美元的資產,為1000多萬投資者提供服務,為日益龐大的客戶群體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精心的投資管理、多樣的基金產品和最少的基金營運支出。
『捌』 為什麼我們的投資組合要選擇股票型基金
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由一個適當的基金組合組成就像「及格線」一樣是基金公司給該基金設定的一個想要達到又有可能達到的預期目標。投資者可以通過基金收益率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的差異來衡量基金業績。
一般來說,市場向好時,通過凈值增長率與其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比較可以看出基金業績是否戰勝基準獲得超額收益率。市場下跌時,只要凈值增長率的跌幅小於其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率跌幅則可以說明該基金抵禦風險的投資運作是有效的。
基金收益的業績比較基準是如何設置的?不同的基金其業績比較基準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會與某些債券指數或活期存款利率掛鉤,例如同期七天通知稅後存款利率。這兩種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一般由單個指數或利率組成,比較簡單。
而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等權益類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通常是由某個股票指數和債券指數復合而成。例如:中證800指數*60%+中債新綜合指數*40%。權益類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多由多個指數復合而成,較為復雜。
權益類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透露了什麼信息?
1、 基金的類型、投資范圍和資產配置比例。基金公司在做產品設計時通常會結合這只基金的類型、投資范圍和資產配置比例等因素,利用市場常用基準的復合指數作為基金自身的業績比較基準。
2、 基金的投資風格。從理論上講,業績比較基準是基金風格的量化體現,因此業績比較基準可以幫助投資者判斷基金的投資風格。這一點,主要是通過觀察基準選定的參照指數來實現。一般而言,主要投資中小盤股的基金,一般會採用中小盤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投資於大盤藍籌的基金多以滬深300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的組成部分之一。
3、 基金的管理團隊能力。不同的基金因投資范圍、風格特徵、資產配置比例等因素會有相對應的不同的系統性風險。不能簡單地用是否跑贏大盤來評判基金管理團隊的能力。而業績比較基準卻能幫助投資者弄清該基金與相應系統風險的關系,客觀評價基金的管理團隊能力的高低。
總體而言,在某個時期如果一隻基金的收益好於其業績比較基準的表現,那麼無論它是否取得了絕對收益或是超越了它的同行都應該說基金管理人對該基金的管理運作是合格的,反之不合格。#吱口令#長按復制此條消息,打開支付寶即可加入群聊BBHAbz94sc該吱口令將在2018年07月12日失效
『玖』 投資基金靠譜嗎基金值得投資嗎
國內的金融投資市場是不成熟的,有很多的投資者手裡有一筆閑錢,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規劃,不知道去投資什麼,接觸最多的就是銀行理財,但是又覺得銀行理財的收益不高,對於其他投資品種又不了解。除了銀行理財,最常見的投資市場就屬股市和基金市場了。
基金市場相比於股市更親民,基金的品種也非常多,不管是初出茅廬的新手投資者還是老手都可以找到適合的投資品種和投資方式。
但是,因為對基金市場的不了解,很多新手會發問,基金投資靠譜嗎?買基金究竟能不能賺得到錢?這里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因為不了解而產生恐懼的心理是正常的,正確的認知和深入的了解才能對產品投資做到游刃有餘和風險識別。
我們這里提到的基金是能夠適合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的公募基金,不包含其他私募基金和股權類基金。
公募基金,簡單說就是將投資者的錢按照既定合法合規的流程,通過公開方式募集起來,然後把資金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進行投資,集中管理。
公募基金,顧名思義就是公開募集的,是面向數以億計的普通老百姓的金融產品,投資門檻非常低,最低10塊錢就可以起投,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做到通過投資基金倆做資產規劃和理財,基金投資普惠的性質,也正是這樣的特性,相應的對於基金的監管也幾乎是最嚴格的。
高門檻的基金公司
首先我們開看看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是直接受到中國證監會監管的金融機構,同時還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作為自律組織協助監管。要成立基金公司必須得有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牌照,基金牌照是咱們國家的主要金融牌照之一,不管是股東背景、資本金、管理團隊都有比較高的要求。
投資范圍廣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公募基金之所以特別值得投資,是因為與市場上的其他金融產品相比,它有很多獨特的優勢。比如說公募基金的投資范圍非常廣。
公募基金既可以投資固定收益的各類債券資產,又可以投資像股票這類權益類資產,還可以投資國外的金融產品。主要投資於債券的是債券基金,主要投資股票的是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都有非常明確的基金分類,方便投資者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品種。
降低投資門檻
基金投資的各類標的資產中,其中相當一部分產品都有很高的門檻,普通投資者一般很難有投資的機會,比如很多債券只能金融機構才能交易。即使是老百姓可以隨便買賣的股票,有的門檻也比較高,比如你看好茅台股票,但股價1000多,買一手就要十幾萬,而通過基金只需要很少的錢就能參與。比如說股市中科創板參與的門檻是要求有50萬的賬戶資產,而通過投資科創板股票基金或者科創板指數基金100元以下就可以參與科創板投資。
實現分散化資產配置
公募基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就是可以幫我們實現分散化的資金配置。基金投資要遵守「雙十原則」,什麼意思呢?就是一隻基金持有同一隻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一個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隻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這就強制基金要分散化投資,所以即使基金不幸踩到暴雷的股票,也不會對基金的凈值造成很大的影響。
把資金交給專業的人管理
能夠擔當基金經理的人投資能力都非常專業,基本上名校畢業的碩士、博士,並且需要在行業內有多年的研究經驗,投資基金就相當於找到市場上最厲害的一批人來替你理財,我們就可以省心省力,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