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募基金有持倉限制,還會被平倉嗎
公募基金設置倉位限制是為了避免基金經理重倉買入某隻股票,將股價拉高但未來賣出的時候就會導致股價大跌;其次是基金經理如果持有某隻股票的倉位過重,那麼很難調倉換股。
公募基金的倉位限制即「雙十規定」:一隻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一個基金公司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
股票型基金不是保證金交易制度,不會存在強制平倉的情況,只有保證金交易才會存在強制平倉的情況。
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基金投資股票的比例不得低於80%),它以追求超越市場收益為目的,預期收益較高,同時風險也較大,當市場行情較好時,股票型基金能獲得較為可觀的收益。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投資需求,您也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基金,在頁面最上方輸入「基金代碼或名稱」搜索,了解各個基金的詳細介紹。
應答時間:2021-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貳』 公募基金對單個行業的配置比例,有沒有要求
有。公募基金單產品對單只股票的限制是10%。整體而言,公募基金對行業龍頭股的配置比例達到30.9%,創近9年來新高。
『叄』 公募基金必須維持八成倉位嗎
不是。公募基金倉位下限為60%,也就是只要保持6成倉位即可,基金經理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隨時調整倉位,基金持倉每個季度會公布一次,投資者可以在基金季報中查看,基金主要投資的是一籃子股票。
【拓展資料】
公募基金,金融學詞彙,與「私募基金」相對。指面向社會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基金。在我國採取契約型的組織形式。受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管,有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方面的制約。
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是指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證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公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公眾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有利之處:
(1)以眾多不特定的投資者為發行對象;
(2)籌集潛力大;
(3)可申請在交易所上市(如封閉式);
(4)信息披露公開透明。
特點:
享受市場整體的回報,基金的超額收益不可能長期脫離業績基準,規模越大,基金獲取市場平均利潤的可能越大;
四權分立、信息透明、風險分擔。
區別:
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
首先,投資目標不一樣。公募基金投資目標是超越業績比較基準,以及追求同行業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標是追求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但同時,私募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較高。
其次,兩者的業績激勵機制不一樣。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費,與基金的盈利虧損無關。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產品單位凈值是正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費,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虧損的,那麼他們就不會有任何的收益。一般私募基金按業績利潤提取的業績報酬是20%。
此外,公募基金在投資上有嚴格的流程和嚴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資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資時,因為牽扯到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嚴格的監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資行為除了不能違反《證券法》操縱市場的法規以外,在投資方式、持股比例、倉位等方面都比較靈活。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區別是激勵機制、盈利模式、監管、規模等方面,具體的投資手法,尤其是選股標准在同一風格下都沒有什麼不同。
對於公募基金而言,其設立之初已明確了投資風格,比如有的專做小盤股,有的以大盤藍籌為主,有的遵循成長型投資策略,有的則挖掘價值型機會,品種很豐富,可以為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提供相應的產品。
對於私募基金,大多數規模很小,國內很少有上10億元人民幣的私募基金,他們不是以追求規模掙管理費為商業模式,而是追求絕對的投資回報。
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肆』 公募基金的倉位限制是多少為什麼會有倉位限制
公募基金設置倉位限制是為了避免基金經理重倉買入某隻股票,將股價拉高但未來賣出的時候就會導致股價大跌;其次是基金經理如果持有某隻股票的倉位過重,那麼很難調倉換股。
公募基金的倉位限制即「雙十規定」:一隻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的10%;一個基金公司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過該股票市值的10%。
證監會規定公募基金倉位不得低於65%。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穩定股市。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證監會參照國際慣例,對上述股票型基金最低倉位的修改理由有三。
一是從國際慣例來看,基金資產在股票和債券之間大幅靈活調整的應當歸屬於混合型產品。
二是現有《運作辦法》規定,基金非現金資產的80%應當投資於基金名稱表明的方向,債券型基金的倉位下限也為80%,股票型基金如果倉位只有60%,與上述規定存在沖突。
三是從投資實踐來看,股票型基金的收益來源應當主要是深入挖掘有價值的股票,頻繁大幅調整倉位容易造成追漲殺跌,既容易導致基金風格漂移,也容易加劇資本市場的波動,近年來社會對此也有些批評。
開放式股票型基金有最低倉位的限制嗎
1、股票型基金:60%或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
2、債券型基金:80%或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
3、貨幣型基金:基金資產單純投向金融貨幣工具的基金;
4、混合型基金:基金資產投向股票、債券,但投資比例不符合第1條、第2條規定要求的基金。
從定義可看出,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最低不能低於60%,如遇到單邊下跌行情,股票型基金減倉也只能減到持倉60%,跟著市場下跌而受損。這是對公募基金的規定。2008年就上演了股票型基金最低持倉60%而大大受損的實例。
『伍』 基金一隻股票的持股股票比例是多少
一隻基金持有一隻股票的比例不得高於該基金總資產的10%;一隻基金持有一隻股票的比例不得高於該股票流通股的10%。這兩個10%是明文規定的限制公募基金投資股票是一定要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即便再看好一家上市公司,也不能有重倉持股的賭博行為。
這就與私募基金有很大差異,私募基金不會有這種規定,所以相比公募基金,如果是同種類別投資方向的,都是投資股票的,則在風險上私募基金要更高,潛在收益會更大。同時,公募基金由於這個規定,導致股票新基金持股少則十幾只,多則幾十隻,一隻股票變現不佳或者一隻股票表現極好也不會對整體基金有決定性的影響,降低了個股非系統性風險,也降低了或得更高收益的可能性。
基金都有季報,可以通過季報的查看獲得一部分基金持股的信息,包括股票名稱和持股比例等。季報會在一個季度過後的20天左右公布。可以在基金公司官方渠道查詢到。
『陸』 基金信託買入股票交易有什麼規定
一、基金買入股票交易的規定:
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最低60%,最高95%;
個股持倉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10%,不得超過股票總股本的10%。
二、信託買入股票交易的規定:
信託分結構化與陽光私募;
信託結構化的:買入股票標的受限制,每個交易日不一樣;
陽光私募:
1、未經受託人同意,不得進行股票的融資融券交易;
2、不得投資於ST股票;
3、未經受託人同意,投資於一家上市公司所發行的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
4、除非相關法律法規允許且經受託人同意,投資於一家上市公司所發行的單一股票的投資額不得超過信託計劃資產總值的30%(以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
『柒』 公募基金對持有基金份額有要求么
單一股票投資不可以超過單只基金產品規模的10%。基金公司所有產品的持股數不得超過單只股票的10%。這兩個10%是監管紅線,除非特殊情況,不得逾越,如有特殊情況,監管部門會責令上報方案,盡快解決。
私募基金並沒有這么樣的要求,隨意,沒有限制,只要不構成操縱市場就可以,正常買賣沒有限制,只要監管部門不認定操縱市場就可以。這就是私募限制低的表現。很多私募就買一隻股票。或者持有某隻股票很大比例的股票,一般受限制於舉牌規定,不會超過5%。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捌』 機構調研後多久才會買入
機構調研後當天就可以買入。
1.機構買股票也是照樣遵從T+1交易規則,也就是當天買入之後,同樣要次日才能賣出,總之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都是要遵守交易規則。機構買股票由於資金量龐大,通過一級市場購買和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所以機構通過不同市場購買的股票,受到的時間限制是不同的。
2.機構現場調研是很多股票和公司買入的必須步驟,一般安排在內部投資報告寫完後,老闆會帶上分析師到企業總部進行調研,一般是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或者CEO本人接待。
3.機構調研不在於人多,而在於機構背景和調研目的。調研目的到底是覆蓋、跟蹤還是證偽,目的不同,未來的資金流入可能性不同。覆蓋的目的是從來沒有看過或者沒有買過,因此進行深入的實地調研。跟蹤的目的是已經持有,進行進程中的跟蹤和投後管理。證偽則是認為可能有風險點,所以進行實地考察,往往和覆蓋是在一起的。
4.機構調研要關注股價長期低位的重點機構調研,往往越是股價低估,機構覆蓋越是少數。重點機構具有影響局部股價的可能性,一般來說重點機構主要是百億私募、過兩百億管理規模的單一管理人公募基金,或單一管理人旗下有超過100億規模的公募產品。部分風控規則不一般的私募持倉可更加集中,公募由單一股票持倉限制,最高不超過10%。
拓展資料:
機構還可以通過大宗交易買入上市公司的股票,分兩種情況,如果大宗交易發生持股5%的股東,那麼將會六個月的鎖定期,在鎖定期不可以交易,意思就是在6個月內不能賣出;第二種情況就是如果大宗交易對象是普通投資人,那麼根據交易規則執行T+1交易原則,當天買入的要第二天才能賣出。
『玖』 機構調研後多久才會買入
機構現場調研是很多股票和公司買入!一般安排在內部投資報告寫完後,老闆會帶上分析師到企業總部進行調研,一般是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或者CEO本人接待。
拓展資料
1、不是100%的增長。如果調查結果不錯,機構就會購買;如果情況不好,有基本股份的人就會賣掉它,你不知道調查的實際情況。為什麼機構研究只是為了看公司的內部經營狀況如何,是否有上升的潛力,如果有,就可能投資。但是,該機構並沒有說只調查了一兩個股票,而是可能調查了很多股票,但並不意味著所有股票都上漲了。你是說機構投資的股票是錯的嗎?即使是機構投資也不一定完全上漲,因為股市的不確定性很大,所以我們只能說機構的消息是快的。但它並沒有完全升起。
2、機構類股票(一般稱為社保基金、企業法人、保險公司)與基金類股票(一般稱為投資基金)基本沒有區別。因為他們都是專業投資者,所以他們基本上會同時看好業績穩定的企業。如果我們必須找出差異,因為社會保障和保險公司都是從事保險,他們傾向於風險相對較低,因為畢竟,如果保險錢丟失,客戶出現問題後,沒有錢索賠(所以說白了,保險基金只能賺但不丟失),所以他們選擇的股票比較保守,基金對客戶的利潤保證沒有要求,所以他們的投資可以在穩健的基礎上稍微激進一點,這是唯一的區別。
3、機構研究表明,該股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可以包括行業已經達到拐點,業績已經大大提升,公司已經成功轉型,未來的理念正處於熱點等。一般來說,屬於中長期投資。當然,最好看看是否突然有許多機構持有《中國日報》的股份。
4、重點機構具有影響局部股價的可能性,一般來說重點機構主要是百億私募、過兩百億管理規模的單一管理人公募基金,或單一管理人旗下有超過100億規模的公募產品。部分風控規則不一般的私募持倉可更加集中,公募由單一股票持倉限制,最高不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