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和債券發行後的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和債券發行後的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

發布時間: 2023-02-22 02:42:29

Ⅰ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有什麼作用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簡稱ABS)是指將資產通過結構性重組轉化為證券的金融活動。20世紀70年代,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技術在美國得到迅猛發展,從80年代起,又在英國以及一些大陸法系國家得到廣泛應用,但隨後也因次貸危機顯露出風險而令人談之色變。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主要有三大類:應收賬款類資產(信用卡應收款、貿易融資、設備租賃費)、貸款類資產(住房抵押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商業不動產抵押貸款、銀行中長期貸款)和收費類資產(基礎設施收費、門票收入)。
資產證券化的核心是破產隔離,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資產轉移必須是真實銷售的,二是SPV本身是破產隔離的。破產隔離的實現有設立特殊目的信託(special purpose trust)和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兩種方式。
資產證券化的流程
1.構建資產池。發起人將未來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進行剝離、整理,構建資產池。
2.構組建特殊目的機構(SPV)。SPV從發起人購買「真實出售」的資產,實現發起人和受益人之間破產隔離。
3.信用增級和評級。信用增級的目的是降低投資者的風險,提高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吸引力。專業機構做出評級並公布。內部信用增級手段有優先/次級結構、超額擔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差或超額支付和儲備基金安排等。外部信用增級手段有保險合約、第三方擔保、信用證、現金擔保賬戶和擔保性投資額度等。
4.發售並支付。承銷商採用發售或私募方式進行承銷,銷售完成後,由SPV按約定的價格向發起人支付發行收入,並支付服務費用。
5.資產池管理和清償結算。
SPV聘請專業機構管理資產池。到期結算時,由SPV根據約定分次償還和兌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全部償付之後,剩餘現金流返還發起人
資產證券化有什麼作用
從發起人的角度
1、增加資產的流動性,提高資本使用效率
資產的流動性是指資產變現的能力,我們知道貨幣是流動性最高的資產,而貸款、應收款等則是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如果將貸款、應收款保留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那麼能夠獲得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是有限的,而且如果因此而放棄了其他投資機會,那麼機會成本可能就會非常大。
資產證券化最基本的功能是提高資產的流動性。發起人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將貸款出售獲得現金,或者以貸款為支持發行債券進行融資。不管通過哪種方式,資產證券化使得擁有貸款等流動性差的資產的主體可以將流動性較低的貸款變成具有高流動性的現金,從而為他們提供一條新的解決流動性不足的渠道。
資產流動性的提高,意味著資本利用效率的提高。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融資手段,再獲得資金的同時並沒有增加負債。如果資產所有者是出售資產,那麼他減少了貸款這一資產,但是同時增加了現金這一資產,所以負債並沒有增加。因此,資產證券化再不增加負債的前提下,使得發起人獲得了資金,促進了資金的周轉,從而提供了資本的利用效率。
2、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優化財務狀況
資產證券化對發起人的資產負債管理的提升作用體現在它可以解決資產和負債的不匹配性。以銀行為例,銀行的資產和負債的不匹配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流動性和期限的不匹配;而是預期年化利率的不匹配。銀行的資產和負債的流動性和期限不匹配,主要是因為銀行的資產主要是貸款等中長期、流動性較差的資產,而其負債則主要是活期貸款等期限短、流動性較高的資產,因而兩者不能很好地匹配起來。如果發生擠兌等特殊情況,銀行就無法支付,此時就會發生支付危機。而資產證券化可以將長期的、流動性差的貸款轉化為流動性高的現金,從而解決流動性和期限匹配上的問題。同時,如果銀行的貸款為長期固定預期年化利率貸款,而存款為短期變動預期年化利率,則銀行將承受預期年化利率風險。每當短期預期年化利率相對於長期預期年化利率升高時,銀行所賺取的利差(interest rate spread)將會受到侵蝕,而使銀行利益受損甚至虧損。通過證券化,銀行的貸款就會大大減少,從而降低了在預期年化利率上升時被迫以高預期年化利率負債支持低預期年化利率資產的風險。
由於證券化採用了表外融資的處理方法,發起人將被證券化資產轉移到資產負債表外,從而達到改善資產負債表結構,優化財務狀況的目的。這一點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尤其具有意義。自1988年以來,巴塞爾委員會關於銀行監管的准則已為越來越國家的金融管理當局所接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狀況成為各國金融監管的焦點,銀行為達到資本充足率要求不得不保有與其所持資產相對應的資本。如果銀行開展資產證券化交易,不但可以提前收回現金,從而可相應縮減負債,同時由於將基礎資產移到表外,銀行可以釋放相應的資本——資產證券化的這種雙重釋放功能是其越來越受到銀行青睞的主要原因。此外,資產證券化還可以使公司把未來服務費收入流提前兌現為現期盈利,如果不進行證券化,通常這種收入要在貸款的整個期限那才能逐步實現。
3、實現低成本融資
傳統的融資方式一般是以融資方的整體信用為支持的,但是資產證券化是一種結構性融資而非產權融資,其信用基礎是一組特定資產(抵押類或非抵押類),而非發行人的整個資產。貸款、企業債券、股票等方式都是以發行人的全部資產和信用為支持的,投資者進行投資必須考慮發行人的整體信用和經營狀況,而在資產證券化融資中,投資者只需考慮基礎資產的質量就行。資產證券化可以通過破產隔離機制的設計,再輔以信用增級等手段,使得發行的證券的信用級別獨立於融資方的信用級別,大大提高證券的信用級別。也就是說,即使融資方的信用級別並不高,資產證券化後的證券也可有比較高的信用級別。信用級別的提高必然使得投資者的要求回報率降低,所以融資成本就得到了節約。
另外,由於資產證券化可以使得證券的信用級別高於原有融資人的整體信用級別,原來可能因為信用級別不夠而無法融資的融資人也可以獲得融資的機會,這就使其融資渠道得到了拓寬。信用增級通常還會帶來一個差額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這個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一般都是屬發起人所得。這樣對發起人來說,既能獲得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又能留住客戶,是一個很大的吸引。
4、增加收入來源
在資產證券化中,服務商通常由發起人擔任,使得發起人可以通過收付款服務等途徑收取費用,增加新的收入來源。
從投資者的角度
1、提供多樣化的投資品種
2、資產證券化產品根據投資者對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和期限等的不同偏好,對基礎資產組合產生的現金流進行了重新安排和分配,使本金與利息的償付機制發生了變化。具體而言,資產證券化交易中的證券一般不是單一品種,而是通過對現金流的分割和組合,可以設計出具有不同檔級的證券。不同檔級的證券具有不同的優次償付次序,以「熨平」現金流的波動。這就為投資者提供了風險和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多樣化的產品品種,為各種類型投資者分散風險,提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創造新投資組合提供和巨大空間。同時,對特定領域資產的證券化,其產品的標准化設計為投資者提供了進入原本不可能進入的投資領域的可能性。
3、提供更多的合規投資
由於組成資產池的是優質資產,且有完善的信用增級,因此所發行證券的風險通常很小(多數能獲得AA以上的評級),而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卻相對比較高,並且在二級市場上具有很高的流動性。資產支持證券可以為那些在投資品種上受到諸多限制的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保險公司、貨幣市場基金)提供新的合意投資品,成為它們投資組合中的合規投資。
4、降低資本要求,擴大投資規模
一般而言,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風險權重比基礎資產本身的風險權重低的多,比如,在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為50%,而由聯邦國民住房貸款協會發行的以住房抵押貸款為支持的過手證券卻只有20%的風險權重,金融機構持有這類投資工具可以大大節省為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所需要的資本金,從而可以擴大投資規模,提高資本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我們可以看一個保險公司的例子:當一家保險公司購入一筆不動產,按照美國有關法規的規定,它必須保持相當於投資額3%的資本金來支持這筆投資;但如果保險公司購入的是一筆信用等級不低於BBB級的抵押證券,則其對資本金可以用來支持基礎資產的數額將10倍於支持非證券化的不動產。
從金融市場大環境的角度
資產證券化能夠讓整個金融市場乃至整個經濟體的資源實現更有效、更優化的配置。資本的優化配置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讓資本的需求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花費盡可能少的成本找到資本,讓供給者在短時間內出讓資本並獲得盡可能高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二是讓這個過程有效地進行;三是讓這個過程能夠持續地進行。資產證券化很好地滿足了資本優化配置的三個方面要求。
1、提供新的投融資途徑
資產證券化是一種金融創新工具,通過這種新的金融安排,在資金的供需雙方建立了新的溝通橋梁,提供了新的選擇。對資金的供需雙方和整個金融市場和經濟體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帕累托改進。資產證券化的這部分優點在分析發起人和投資者部分時已有詳盡分析,在此不累牘。
2、提高資本配置的有效性
資本優化配置的一層含義就是能夠在整個經濟體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很難想像一個缺乏流動性的金融資產能夠在大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資產證券化通過自身獨特的流動性設計和標准化證券產品設計,使得市場流動性增強,資金來源大大拓展。一個集中表現是資產證券化能為社會的各種需求提供源源不斷的貸款資金:不論是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還是信用卡的借款人,都希望能夠獲得充裕而低預期年化利率的貸款,以維持其消費理財的需要,資產證券化正是解決貸款資金來源不足的最好方法。資產證券化後,發起人可以將其債權出售換取現金,並以新取得的現金從事新的業務,如此周而復始,金融機構能不斷由資金提供貸款。因此通過證券化,可以縮短資金周轉周期,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除了提高流動性,資產證券化的另一個優點是促使金融市場的各個參與主體專業化分工,各參與主體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各司其職。以銀行的貸款資產證券化為例,在傳統的金融體制下,商業銀行、儲蓄機構等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並發放貸款,承擔貸款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但是在當今融資渠道多樣化,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界限日益模糊的經濟背景下,銀行的比較優勢不再是來自通過持有非流動性的貸款為經濟提供流動性,而是來自對那些無法在公開市場有效傳播的有關借款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持續跟蹤。因此通過資產證券化,銀行收集借款人信息、評估借款人發放貸款,但是銀行並不長期持有而是適時出售,此外管理持有貸款組合的受託人,組合證券的承銷人、擔保人、評級人,貸款抵押的評估人等也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實現專業化的分工,這樣資產證券化就可以取得較傳統融資方式更為有效的資源配置效率。
3、提高統的安全性
通過資產證券化,能夠將積壓在銀行體系的房地產貸款、不良資產等風險合理配置到社會中各個層次的投資者去,可以有效地避免諸如經濟周期影響房地產貸款質量等風險。
此外,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流動性設計,解決了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問題。由於金融機構將流動性差的資產證券化,這些金融機構可以很容易地變現資產,在面臨擠兌或者經營不善時,金融機構可以維持需要的流動性。
整個統的安全性有了保障,提供高效優化配置資本的這些安排也就能夠持續不斷地進行了。

Ⅱ 資產證券化和傳統融資的區別

1、ABS是一種資產收入導向型融資方式。傳統融資方式是憑借資金需求者本身的資信能力來融資的,外部的資金投入者再決定是否對資金需求者投資或者提供貸款時,主要的依據是資金需求者作為一個整體的資產、負債、利潤及現金流量等的情況,對於該公司擁有的某些特定資產的質量關注較少。而ABS不然,它是憑借原始權益人的一部分資產的未來收入能力來融資的,資產本身的償付能力與原始權益人的資信能力徹底地分割開了。\x0d\x0a\x0d\x0a2、ABS是一種結構性融資方式。ABS的核心是設立和建立嚴謹、有效的交易結構,這一交易結構保證破產格力的實現,把資產池的償付能力和原始權益人的資信能力分隔開來;這一交易結構確保融資活動能夠充分享受政府的稅收優惠;最後,這一交易結構是原始權益人能租用「金融擔保公司的信用級別」,改善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條件。\x0d\x0a\x0d\x0a3、ABS是一種表外融資方式。鑒於被資產證券化資產已經以真實出售的方式過戶給了SPV,原始權益人也已放棄對這些資產的控制權,允許原始權益人將證券化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上剔除並確認收益和損失。可以從法律上確認以表外方式處理ABS交易的原則,這構成了ABS區別於傳統融資方式的又一特點。\x0d\x0a\x0d\x0a4、ABS是一種低成本的融資方式。ABS總的融資成本低於傳統融資方式。第一,ABS運用成熟的交易架構和信用增及手段改善了證券發行條件。第二,ABS支出費用項目雖多,但各項費用占交易總額比率很低。

Ⅲ 怎麼把資產證券化

很簡單,只要你把你的資產購買證券,不就資產證券化了么

Ⅳ 工行有投行部門嗎

目前各二級分行(地市級行)都有投行部門,但一般與公司業務部合署辦公。一級分行(省級分行)一般都設有獨立的投資銀行部。

投資銀行部主要從事投資理財,也就是皮包銀行。是銀行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食物鏈的頂層。

這個業務主要在譜銀行業務基礎上進行包裝整合,以效率或者效益的形式整合銀行傳統產品。因此很多成為金融衍生產品。

投資銀行部職責:

1.領導和負責投資銀行部全面工作。

2.制訂本部門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貫徹落實。

3.負責起草季度、年度投資銀行業務分析報告。

4.參與金融股權管理工作。

5.提供投資業務咨詢服務。

(4)股票和債券發行後的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擴展閱讀:

一、典型業務

股票和債券的發行、承銷(一級市場),發行完成後的交易經紀(二級市場),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的財務顧問以及融資安排,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對沖工具和衍生品的發行等不斷創新的金融服務。

1、收入結構

承銷(股票、債券以及其他證券)、經紀、自營、財務顧問、其他。

2、個人收入

非常高,屬於金字塔的頂端,投行高管的高收入經常備受責議。

二、組織結構

一般而言,一個投資銀行採用的組織結構是與其內部的組建方式和經營思想密切相關的。現代投資銀行的組織結構形式主要有三種。

1、合夥人制

合夥人公司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合夥人擁有公司並分享公司利潤,合夥人即為公司主人或股東的組織形式。其主要特點是:合夥人共享企業經營所得,並對經營虧損共同承擔無限責任;它可以由所有合夥人共同參與經營,也可以由部分合夥人經營,其他合夥人僅出資並自負盈虧;合夥人的組成規模可大可小。

2、混合公司制

混合公司通常是由在職能上沒有緊密聯系的資本或公司相互合並而形成規模更大的資本或公司。本世紀六十年代以後,在大公司生產和經營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中,投資銀行是被收購或聯合兼並成為混合公司的重要對象。

這些並購活動的主要動機都是為了擴大母公司的業務規模,在這一過程中,投資銀行逐漸開始了由合夥人制向現代公司制度的轉變。

3、現代公司制

現代公司制度賦予公司以獨立的人格,其確立是以企業法人財產權為核心和重要標志的。法人財產權是企業法人對包括投資和投資增值在內的全部企業財產所享有的權利。

法人財產權的存在顯示了法人團體的權利不再表現為個人的權利。現代公司制度使投資銀行在資金籌集、財務風險控制、經營管理的現代化等方面都獲得較傳統合夥人制所不具備的優勢。

Ⅳ 投行女為什麼都很漂亮

因為儀容儀表方面有要求,注重化妝。

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s)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中國和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股票和債券的發行、承銷(一級市場),發行完成後的交易經紀(二級市場),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的財務顧問以及融資安排,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對沖工具和衍生品的發行等不斷創新的金融服務。

收入結構

承銷(股票、債券以及其他證券)、經紀、自營、財務顧問、其他。

個人收入

非常高,屬於金字塔的頂端,投行高管的高收入經常備受責議。

Ⅵ 什麼銀行的典型業務為股票和債券發行後的項目融資

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是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資銀行是證券和股份公司制度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是發達證券市場和成熟金融體系的重要主體,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溝通資金供求、構造證券市場、推動企業並購、促進產業集中和規模經濟形成、優化資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Ⅶ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的特徵,原因和影響有哪些

答: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
資產證券化的特徵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1、資產證券化是資產支持融資
銀行貸款、發行證券等傳統融資方式,融資者是以其整體信用作為償付基穿而資產證券化支持證券的償付來源主要是基礎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而與發起人的整體信用無關。
2、資產證券化是結構融資
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結構性融資方式,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成立資產證券化的專門機構SPV。
第二,「真實出售」的資產轉移。
第三,對基礎資產的現金進行重組。
3、資產證券化是表外融資
在資產證券化融資過程,資產轉移而取得的現金收入,列入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資產」欄目中。而由於真實出售的資產轉移實現了破產隔離,相應地,基礎資產從發起人的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資產」欄目中剔除。這既不同於向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債權性融資,相應增加資產負債表的右上角——「負債」欄目;也不同於通過發行股票等股權性融資,相應增加資產負債表的右下角——「所有者權益」欄目。
由此可見,資產證券化是表外融資方式,且不會增加融資人資產負債表的規模。
資產證券化對銀行來說,能信用增級、消除信用過分集中轉移金融風險、體現規模經濟充分利用資產價值、提供流動性、提高資本比率。
資產證券化具有明顯的金融創新意義:轉移信用風險創新、提高流動性創新、信用創造創新。對我國銀行業改革具有明顯的啟示意義

Ⅷ 項目融資與資產證券化的區別

asset securitization) 是指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證券的行為,使其具有流動性。
( 1 )廣義的資產證券化是指某一資產或資產組合採取證券資產這一價值形態的資產運營方式,它包括以下四類:
1 )實體資產證券化:即實體資產向證券資產的轉換,是以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為基礎發行證券並上市的過程。
2 )信貸資產證券化:是指把欠流動性但有未來現金流的信貸資產(如銀行的貸款、企業的應收帳款等)經過重組形成資產池,並以此為基礎發行證券。
3 )證券資產證券化:即證券資產的再證券化過程,就是將證券或證券組合作為基礎資產,再以其產生的現金流或與現金流相關的變數為基礎發行證券。
4 )現金資產證券化:是指現金的持有者通過投資將現金轉化成證券的過程。
( 2 )狹義的資產證券化是指信貸資產證券化。按照被證券化資產種類的不同
信貸資產證券化可分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的證券化( 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 )和資產支持的證券化(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ABS )。
( 3 )概括地講,一次完整的證券化融資的基本流程是:發起人將證券化資產出售給一家特殊目的機構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 ,或者由 SPV 主動購買可證券化的資產,然後 SPV 將這些資產匯集成資產池( Assets Pool ),再以該資產池所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在金融市場上發行有價證券融資,最後用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來清償所發行的有價證券。
( 4 )舉例簡單通俗地了解一下資產證券化:
A:在未來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B:上述資產的原始所有者;信用等級太低,沒有更好的融資途徑
C:樞紐(受託機構)SPV
D:投資者
資產證券化——B把A轉移給C,C以證券的方式銷售給D。
B低成本地(不用付息)拿到了現金;D在購買以後可能會獲得投資回報;C獲得了能產生可見現金流的優質資產。
投資者D之所以可能獲得收益,是因為A不是垃圾,而是被認定為在將來的日子裡能夠穩妥地變成錢的好東西。
SPV是個中樞,主要是負責持有A並實現A與破產等麻煩隔離開來,並為投資者的利益說話做事。
SPV進行資產組合,不同的A在信用評級或增級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組合、調整。目的是吸引投資者,為發行證券。
過去有很多資產成功進行了證券化,例如應收賬款,汽車貸款等,現在出現了更多類型的資產,例如電影特許權使用費,電費應收款單,健康會所會員資格等。但核心是一樣的:這些資產必須能產生可預見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