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型基金收益怎麼看
在看股票型基金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圖時,有幾個概念是必須弄懂的。它們是基金單位凈值、累計凈值和增長率。
基金單位凈值是每一基金單位代表的基金資產的凈值。基金單位資產凈值=(基金資產-基金負債)/基金份額。
基金累計凈值是指基金自設立以來,在不考慮歷次分紅派息情況的基礎上的單位資產凈額,它等於基金的單位凈值,加上基金自設立以來累計派發的紅利金額,它反映了基金從設立之日起,一個連續時段上的資產增值情況。
增長率會根據不同的時間段進行計算。如一日一比較的數據為日增長率,一周一比較的為周增長率,此外還有近一月、近三月、近六月、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成立來等數據。下圖為來自天天基金網股票型基金數據:
股票型基金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計算公式
對於投資者而言,基金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等於當前的基金凈值減去購買基金時的基金凈值之差除以購買基金時的凈值乘以百分之百。其計算公式為:
基金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當前的基金凈值-購買基金時的凈值)/購買基金時的基金凈值*100%
㈡ 基金和股票的區別原來是這幾個方面
基金和股票都是現代金融市場的火熱投資方式,這兩種投資方式都可以以各個行業或企業的股票為投資標的,表現為獲取高預期收益並承擔高風險,當然基金的選擇空間會更大一些。那麼基金和股票的區別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從這幾個方面來看一下吧。雖然二者投資對象存在相同區間,但是它們一個是基金,遵循投資基金市場規則,一個是股票,一個遵循股票市場規則。
2、價格結算方式不同
股票價格是根據市場從開盤到收盤每時每刻在發生變動的,而基金凈值一天一個價格。且股票價格會受投資者買賣數量金額的影響發生改變,基金一般不會因為投資者的買賣,價格發生變化。
3、承擔風險和獲得預期收益不同
股票的風險來自於股票本身,投資者獨自承擔風險及獲得預期收益;
基金具有基金風險共擔,預期收益共享的特性,所以基金會分散掉部分風險,基金的風險更分散,更低一些,但是會多出部分來自基金風險。
股票的風險較大預期收益,基金可通過資金配置分散風險,風險等級也不同,預期收益能力也不同。
4、投資專業性需求不同
股票投資需要投資者更高的專業性和投資經驗,具有可以分析股票市場價格的能力;
基金是將資金交給專業的經理人配置投資,投資者即使沒有太多的投資知識也可以獲得基金的預期收益,不過需要手續費用,加大成本。
關於基金和股票的區別就說這么多,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區分二者。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㈢ 購買基金時,裡面顯示的凈值走勢,收益走勢,分別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股票型基金,那麼跑贏大市是優秀基金最基本的要求,從曲線表示,藍色的線應該穿越黃,紅線,在黃,紅線之上,低於黃,紅線表示跑輸大盤,這樣的基金水平有線,不建議。
㈣ 小白買基金主要看哪些方面小白選基金有什麼技巧嗎
對於投資小白來說,剛剛基金市場,不需要對自己要求太高,能夠完全解讀一支基金,但是也需要有一個大體完整的思路,去判斷一支基金的大致情況,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基金類型
根據投資標的的不同,基金通常分為五大類,分別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根據投資標的持倉佔比的不同,還有處於中間的一些偏股型基金、偏債型基金等。而其風險和收益,一般也是按照這個順序依次遞減。
基金凈值點位的相對高低
學會簡單地看基金的凈值走勢圖,了解基金所處位置的相對高低,選擇在相對低位的時候買入可以具有更大的成長優勢,在相對高位的時候賣出可以幫助我們獲取更高的收益。
歷史業績
歷史業績反映的是基金的歷史收益的高低,是長期有限管理的結果,雖然說歷史業績不能代表未來收益,但是確是我們判斷一隻基金非常重要的標准。分析基金的歷史業績可以從同類基金歷史業績的比較,或者與大盤和同類指數基金比較,看其收益水平能否追上大盤或者超越大盤;然後從不同歷史時期基金自身業績的比較,了解這支基金的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手續費收費標准
了解基金的收費標准有助於我們控制基金的交易成本,基金交易的費用包含認購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如果基金的持有時間少於7天,一般會收取的贖回費,但是貨幣基金沒有這樣的限制,申購費和贖回費一般是按照持有時間階梯式收費,持有時間越長費用越低,並且被動型基金的費用比主動型基金便宜。
㈤ 基金凈值與股票價格的區別
股票和基金是主要的投資工具,兩者的投資風險各異,部分投資者認為基金凈值與股票價格的區別並不大,整理如下:
基金轉換有手續費嗎?怎麼計算? 基金轉託管的好處是什麼?
股票價格:
股票代表了一種所有權權益,投資者購買了某個公司的股票,就相當於擁有了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東權益,而每份股東權益在二級市場上有一個交易價格,即股價(股價交易時間內實時變化)。
股價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的,並且受市場環境、公司治理、公司盈利能力、供求關系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基金凈值:
基金是一種理財服務,是將基金持有人的資金募集起來進行組合投資,其資產由各種不同股票及債券(含現金)組成,這些股票和債券的市場價格的總和就是基金的資產總額,除以基金份額,就是基金的凈值(當天基金凈值只有第二天才能看到)。
股市的的流通股數通常是固定的,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在市場上增發股票或回購股份改變流動股的股數,而開放式基金的份額是不固定的,每天的份額取決於投資者申購和贖回的份額變化。
股票的價格取決於人民願意支付的價錢,投資者可以根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與現金流等信息決定股票價格的高估還是低估,進一步指導投資決策。
基金的價格基於投資組合價值,與投資者願意支付多少價錢沒有關系,基金沒有所謂的「合理」價格,這與股票有所不同。
投資者往往認為,股票價格越高,蘊含的下跌風險就越大,這在一般情況下是對的,隨著市場炒作或嚴重高估,股票的價格如果高於其合理價值過多,確實有回調的壓力。但是,投資開放式基金卻不應關注基金的價格。基金價格的高低與股票價格的高低是完全不同的,基金價格(凈值)高低不應成為投資者購買與贖回基金的依據。
基金凈值的波動與其資產配置中的相關品種的價格和所佔比例有關。如果某隻基金的單位凈值較高,但該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資產比例較少,而債券及現金資產比例較高,則股票市場的下跌,對基金凈值的影響並不會很大。相反,如果某隻基金的單位凈值雖然較低,但該基金持有大量的股票資產,在面臨股票市場下跌時,該基金凈值的下跌幅度反而會很大。如果兩只基金一隻為2元/份,另外一隻為1元/份,但是他們資產配置與品種比例等完全一致,他們凈值的漲跌幅度應該是一致的,如果凈值2元的基金下跌2%,凈值1元的基金也同樣下跌2%。
所以,衡量基金凈值風險,不能根據其的凈值的高低,而要分析其持有的資產結構,不能將基金的凈值與股票價格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