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有些基金限購基金限購是好是壞
有投資者反饋,有的基金對購買額度有限制,甚至不讓購買!其實這是基金公司限購了,不允許大額資金申購,例如有的基金提示購買金額不能超過1000元。那麼為什麼有些基金限購?基金限購是好是壞呢?1、維護基金持有人利益
基金投資的本質是投資者將資金交予基金管理人進行管理和運作,基金經理會將基金募集的資金投資於國債、存單、股票等產品,從而獲得投資預期收益。
對於一些業績表現搶眼的權益類基金(通常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通常很受投資者青睞,引來大量投資者申購。
基金經理投資布局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如果基金在短時間內湧入大量資金,基金經理又無法及時進行資產配置,那麼基金預期收益勢必會被攤薄,原有基金持有人的預期收益就會減少。
2、保持基金規模穩定
基金規模越大,對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要求就越高,所以基金規模不是越大越好,對於主動型基金,基金規模過大,不利於基金經理調倉和持股。
而且基金規模越大,往往意味著基金持股數量越多,基金經理可能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同時追蹤這么多隻股票。所以出於保持基金規模穩定的目的,也有部分主動型基金會限購。
二、基金限購是好是壞
基金限購一般是有利於投資者和基金管理的,且大多數限購的基金都是業績表現突出,比較受市場認可的基金。
不過這也不代表限購的基金就一定是好基金,具體還需看基金投資風格和風險是否與自己相匹配。
以上關於為什麼有些基金限購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Ⅱ 股票型基金的投資策略
投資者購買了一隻股票基金,那麼就意味著成為該基金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的股東。通過股票基金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後,可能獲得兩方面利潤:一是股票價格上漲的收益,即通常所說的「資本利得」;二是上市公司以「股利」形式分給股東的利潤,即通常所說的「分紅」。如上市公司經營不當,股價就可能會下跌。
股票型基金,雖然在短期「對價」行情中落後市場,但其長期表現看好,投資者不應進行頻繁調整,以免交易成本上升凈值表現落後大盤。以2004年7月1日到2006年6月30日的統計數據為例,這兩年間,投資股票的累積收益率為19.52%,而投資債券和儲蓄的累積收益率則分別為16.27%和2.16%。
以2006年為例,中國股票基金的收益表現不俗。中國開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混合進取型、混合靈活型和混合平衡型基金全年累計分別上漲130.54%、124.74%、111.72%和95.15%,其中,股票和混合資產類型基金年度回報率在全球遙遙領先。資產規模已突破37億美元的QFII的A股基金,2006年平均回報率達108.41%,略高於國內的混合平衡型基金,但低於其他幾類股票方向基金。
伴隨著股市的大漲大跌,自然也會給股票基金帶來不小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雖然長時間看投資股票基金虧損的概率幾乎為零,但對一些中短期投資資金來說,虧錢的風險仍不小。所以,投資者在選擇股票基金時,首先要問問自己:可否避免承受中短期內凈值的波動?
選擇股票基金,從股票基金的投資策略開始,因為這代表了基金經理選股最根本的原則。從投資策略角度,股票基金可以細分為價值型、成長型和平衡型,以下具體說明: 在三類基金中,價值型基金的風險最小,但收益也較低,適合想分享股票基金收益,但更傾向於承擔較小風險的投資者。通常來說,價值型基金採取的投資策略是低買高賣,重點關注股票價格是否合理。因此,價值型投資的第一步就是尋找價格低廉的股票。
價值型基金多投資於公用事業、金融、工業原材料等較穩定的行業,而較少投資於市盈率倍數較高的股票,如網路科技、生物制葯類的公司。 在三類基金中,成長型基金適合願意承擔較大風險的投資者。因為這一類基金風險最高,不過,賺取高收益的成長空間相對也較大。
成長型基金在選擇股票的時候對股票的價格考慮得較少,多投資產業處於成長期的公司,在具體選股時,更青睞投資具有成長潛力如網路科技、生物制葯和新能源材料類上市公司。 平衡型基金則是處於價值型和成長型之間的基金,在投資策略上一部分投資於股價被低估的股票,一部分投資於處於成長型行業上市公司的股票。
因此,在三類基金中,平衡型基金的風險和收益介於上述兩者之間,適合大多數投資者。
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對於大額的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決定,應該避免在市場過度炒作時作出決策。
應對股票型基金高台跳水的招數
在股市出現了較大調整,股票型基金開始高台跳水,凈值不斷縮水的情況下,投資者如何進行應對,以下教你兩招避險:
第一,將一部分收益現金化,落袋為安。
每逢基金市場發生大的波動,各類型股票基金業績開始分化,一些品種如分紅型基金,達到一定條件就分紅,能夠有效地鎖定投資收益,制度性地減少未來可能的下跌風險。對投資者來說,將一部分收益現金化,實現「落袋為安」,減少了隨股市下跌帶來的凈值損失。
例如,被復制的華夏回報基金,在2006年6月上旬到中旬的第一波回調中,上證指數下跌了近9個百分點,該基金分別在2006年6月6日和6月14日實現了兩次分紅,每次分紅0.0225元,及時鎖定了每份基金4分5的收益。同樣是在2006年7月份的這波調整中,大盤從1740點的高位下跌近100個點,在基金凈值一片跳水聲中,華夏回報基金在2006年6月29日及7月18日的兩次分紅,又為投資者挽回了每份基金4分5的收益。
提醒投資者注意,在行情不穩的時候,為了鎖定收益,如果原來選擇紅利再投資的,不妨暫時改為現金紅利,否則就實現不了避險的目的。
第二,拋售老的基金鎖定收益,同時購買新發行的基金。
當股市進入暫時盤整期,但是長期走牛的格局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如果有投資需求,並且看好未來股市的話,可以選擇拋售老的基金鎖定利潤,同時投資新發行的基金。在股票明顯升值期間,應該購買已經運作的老基金,因為老基金倉位重,可以快速分享牛市收益。而在股市盤整期,則應該購買新發行的基金。新基金一般有一個月的發行期,然後是至少3個月的封閉期(建倉時期),從發行到運作需要的時間,剛好可避過股市盤整,而正好在股價繼續上揚的情況下開始運作。
Ⅲ 從五個方面看基金的好壞
人們在選擇基金時很容易過度依賴數據。數字可以很有趣,但其中只有少數能真正幫助我們做出好的選擇。不幸的是,許多投資者都很難弄清楚它們的意義和如何使用,而且往往錯誤地傾向於過分看重基金在過去一年的回報率。
下面介紹在基金的選擇中我們應該看一看的五個方面:
一、費用比率。這一個很容易理解:我們投資於低收費的基金可以提高投資的成功率。在一項基於10年跨度的統計結果顯示,年費用比率在相同類型的基金中處於20%最低位置的那些股票基金有40%的可能性,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超過那些在第二便宜位置的基金20%的幅度。那些最便宜的基金的表現很有可能超越那些20%相同類別的處於費用最高位置的基金兩倍以上。
二、客戶關系管理。一些基金維護股東的利益,有些基金對待投資者的態度好像他們是二等公民。例如,有些基金組建者將保持基金開放給新客戶,即使如果該基金封閉,現有的股東將得到更好的服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基金公司將有很多機會在利潤最大化和保護股東的利益之間選擇。對於那些客戶關系名聲不好的基金,我們要選擇迴避。
三、由此帶來的風險。對於我們多數投資者來說,最好避免購買高風險基金。這是因為當一個極不穩定的基金遇到了市場的打擊時,我們很難繼續堅定信心持有。即使保持穩定可能是正確的行動方針。所以我們需要在買入基金之前評估一下基金本身的風險。
這兩年的熊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檢驗基金風險的方法。檢查在2007-2008年基金的表現,此期間股市從6000多點下降到接近1600點,基金錶現也出了分化。
事實上,在我們購買基金時,至少要回顧該基金在十多年來的價值回報,看看它在不同的市場階段中的表現。這將使我們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而且為我們的潛在損失做更好的准備。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如何處理熊市過程中的損失。如果我們無法忍受投資於某些基金帶來的痛苦,那麼就退出,然後尋找更保守的投資。
四、基金經理的股份。2005年,美國監管機構開始要求基金管理人員透露他們將多少自己的錢投資於自己的基金。但是,信息是埋在堆積如山的文件中的,很少投資者有時間、耐心和意願查找計算出來。
跟蹤內部人的行動是有意義的。畢竟,誰更了解一個基金的價值?事實證明,當問到基金經理他們的錢投到哪裡了,答案中投到任何地方的都有。大部分人說沒有投資一分錢的資金在他們的基金里,但數百名基金管理者已將超過100萬美元投資在自己的基金中。所以我們要考慮購買那些有自己的管理人員大量投資的基金。基普林格提供了相應的跟蹤查詢服務名叫間諜選擇測試。
五、基金管理質量。最後一步是確定基金擁有具有良好的投資戰略的優秀基金經理,這是我們自己的主觀選擇的一部分。在《基金間諜》書中,基普林格介紹了20個通過了他的測試的大的基金。我們可以從基金的定期報告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我們要跟蹤閱讀基金的報告。
Ⅳ 購買基金需要收取哪些費用基金運作費用具體包含哪些
在基金投資中,很多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購買基金需要哪些費用,也有很多新手投資者是無腦買入基金,根本不關繫到底被收取了多少費用。今天就來詳細給大家說一說一般購買基金需要收取的運作費用都包含哪些呢?1、認購費,是指購買首發基金時所交納的費用,一般在之間,一般是按階梯計費,認購金額越多,費率越低。
2、申購費,就是申請購買開放期基金的時候平台收取的買入手續費。
3、贖回費,是指持有者申請賣出基金的時候所支付的費用,一般來說,持有基金的時間越長,贖回費越低。注意一下,貨幣基金是沒有贖回費的。
這里需要補充一點:場外基金的買賣費用成為申購費和贖回費,場內基金成為傭金。
二、基金運作費
1、管理費。基金就是以投資為目的,籌集投資者的錢交給專業的機構(基金公司)和人(基金經理)幫我們打理錢財。拿了錢要想著怎麼花出去才最有價值是很辛苦的,所以收點辛苦費很正常,這是辛苦費就是管理費。
2、託管費,我們籌集的錢都是在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防止基金公司盜用之類的,保管是需要承擔風險的,而且需要有工作人員負責對接基金公司,所以也要收點辛苦費,這個辛苦費就是託管費。
3、銷售服務費,銷售平台收取的辛苦費,畢竟作為代理銷售平台也是需要投入很多的,比如人工、維護等等,這個費用是在基金凈值裡面直接扣除了的。這是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的C類持有的一個費用,並不是所有基金都會收取銷售服務費。
4、其他運作費,包括審計費費、律師費、上市年費、信息披露費、分紅手續費、持有人大會、開戶費、銀行匯劃手續費等,也就是基金的運作成本,由於不時常發生且佔比較小,所以一般不披露。
看起來這么多費用好像有點虧,實際上這些費用都不多,交易手續費屬於一次性費用,在買賣時一次性支付,而運作費用屬於持續性費用,每天都會產生,按一定的比例每日從基金資產中計提。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在選取同類型、業績差不多的基金時,自然是運作費用越低的越好。
Ⅳ 華創證券正常交易日幾天都登錄不了,他們是不是跑路了,那我們買的股票套在裡面
證券交易平台,尤其是股票基金交易平台,都是受到監管的。跑路是跑不了的哦。
登錄不了的情況,有可能是在維護,或者您的網路問題。您可以致電當地營業廳咨詢具體的情況。
另外,您買的股票是和上市公司連接的。就算萬一跑路啦,沒關系,上市公司那邊還是有您的資料哦。
謝謝!如有其他疑問歡迎追問,也可以點擊我的頭像來私信我解答!
Ⅵ 什麼叫股票型基金風險大嗎,它和炒股有什麼區別啊
股票型基金分為公家和私家兩種,一般私家公司的股份比較保險賺錢一點,將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債券型基金將8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債券,而貨幣市場基金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一般來講投資股票好一點,股票型基金是以股票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是投資基金的主要種類。股票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將大眾投資者的小額投資集中為大額資金。它主要投資於不同的股票組合,是股票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你可以考慮一下
Ⅶ 指數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有什麼風險區別
指數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有何風險區別?從以下幾點進行說明:
一、從概念上來講指數型基金,是指按照某種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證券的基金,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深證100,上證50,中小板指等指數基金,其目的在於達到與該指數同樣的收益水平。簡單來說,就是指數基金跟蹤的指數中有哪些股票,它就主要買哪些股票。一般而言,指數基金股票倉位在75%-95%之間,可看做是股票型基金中股票倉位較高的一種特殊基金。由於其高倉位配置,在股市上漲時,指數基金凈值能迅速上漲;但是,在股市下跌時,凈值下降也得很快。
股票基金,顧名思義,就是指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了,其股票倉位一般在60%以上。
二、指數基金為被動型基金,而股票基金是主動型基金。指數基金與股票基金最大的區別在於,指數基金是被動型基金,而股票基金是主動型基金。
也就是說,指數基金是用來跟蹤某個大盤指數的, 基金經理要做的,就是把基金的資產按照大盤指數按比例配置,就可以了,在牛市下買這個比較好;股票基金,是基金經理根據他們的喜好、個人分析和基金合同規定的方向,來進行選股和確定配置比例,基金管理上比較靈活。
三、投資方式不同指數基金提供的投資方式較為方便簡單。因為不需要自行選股,所以投資者不需要擔心基金經理是否會改變投資策略,誰當基金經理就顯得並不十分重要。而股票基金(非指數)基金經理關系就很大了,俗話說換帥如換刀,不同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往往差別是非常大的。因此,選擇股票基金的投資者需要謹慎挑選基金公司,並注意所投的基金是否由有實力、過往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管理。
四、投資成本不同低成本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基金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銷售費用三個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用經常換股,因此,其費用一般要遠低於股票基金等主動型基金,這方面的成本差異有時可達1%-3%。
五、投資風險不同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不同的。
指數基金面臨的主要是系統性風險,而系統性風險是不可以通過分散投資消除的。行情好的時候,指數基金漲的比其他基金相對要快,但行情差的時候,跌的也比其他基金要快,缺乏抗跌性。比如,一隻追蹤上證綜指的完全被動指數型基金與一隻一般的股票型基金,理論上講指數型基金的走勢應該完全依照大盤,而股票型基金可能取得好於或者差於大盤的表現。
股票基金除了面臨市場波動風險外,其盈虧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金經理對市場和個股的選擇和判斷。如果股市暴漲,而此時基金經理沒有做出正確的判斷,沒有加倉或來不及加倉,那麼股票基金收益就會大幅縮水,相比之下指數基金收益就要大很多。但同理,在單邊下跌行情中(即股票只有下跌,沒有上漲的),在正確判斷下,股票基金往往可以通過及時減倉減少損失,將下跌損失控制在指數基金之下。
綜合來看,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無所謂誰好誰壞。對於初入股市的投資者來說,選擇指數基金相對來說比較保險,也易於操作和觀察每日走勢,尤其是牛市中,指數基金是較優的選擇;但在市場行情並不理想時,指數基金就失去優勢了,反而,股票基金可以通過靈活選擇表現較好的股票配置來賺取高於大盤走勢的收益,但風險也會相對高些,比較適合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同時也依賴於基金經理的管理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