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大基金突然減持三大半導體龍頭!千億巨頭在列,什麼信號
我們國家經過多年的發展,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民生方面,取得的成績肯定是與世共睹的。我們國家的變化,用肉眼就能看得出來。可謂是日新月異!不過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也是很突出的。在技術含量低的領域,我們已經逐步趕了上來。但是在高精尖的相關領域,我們還不能完全實現自給自足。不管是華為事件也好,還是中芯國際事件也罷,都是說明我們在技術核心領域還是被別人卡著脖子。
國家為了支持我們高新技術行業的發展,也是做了很多努力。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更是在2014年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是投資了很多國內的半導體公司。對於這次國家大基金突然減持三大半導體龍頭的行為,其實屬於正常的業務調整。不是說,國家不重視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了,而是國家需要在更多范圍內扶持更多的半導體行業,激活半導體行業積極向上的活力。
國家大基金的減持行為,就是為了可以在獲得可觀回報的情況下,去支持更多需要資金的企業。這樣才能使我國的半導體行業,加入良性發展。
國家大基金雖然進行了減持行為,但是他們持有的股份還是很大的。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大基金也需要在合適的時候,進行逐步退出,這樣這樣才能使我們國家的半導體行業,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展起來。
在半導體行業,我們國家企業的發展之路還很漫長,在這樣關鍵的時期,國家大基金只會提供更多的幫助,而不會已走了之!
各位,對於國家大基金突然減持三大半導體龍頭這件事,您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Ⅱ 股東減持股份對股票是好還是壞
股票減持一般都是壞事。
股票減持是指股東賣出股票,如果減持股票數量較多會對股票價格形成打壓,使股票價格短期內下跌,但對股票價格中長期影響不大,股票價格中長期走勢還是與公司基本面相關。如果減持數量不多,則對股價影響不大。
如果股東減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資金,則股東減持是利空多一些。如果是定增減持,低於市場價大概率利好,高於市場價則偏空。不得不說的是,如果減持的目的是股權轉讓,那麼偏利好。從其根本操作上看,股票減持它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減持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
除此以外,股票減持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它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股東減持的股票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但是不得不留心的是,因為持股比例比較高的股東減持並非是股價嚴重高估原因,也有可能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股東減持股份對股票的價格上是會有影響,而且對於市場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利空或是利好的影響。投資者在分析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因為減持有消極影響也是有積極影響的。其中,減持的方式是大眾交易集合競價則問題不大,如果是二級市場直接賣則是利空。
Ⅲ 減持股票是利好還是壞
股票減持是不好的。股東減持股票對上市公司股價和股民來說,都是利空的,因為減持意味著大股東賣出股票,換回現金在手裡,一般稱作套現。而減持的股份要更多的資金去承接,所以流動性就會減弱,股價下跌的概率就會很大。
拓展資料:
對於減持的股票來說,短期內不建議投資者去購買,因為無論減持數量的多少,短期都會引起市場的恐慌情緒,所以股價更多的是下跌。根據規定:公司大股東減持股票都需要提前15個交易日進行公告。
稀釋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因為大股東們減持1%,往往也會帶來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尤其是那些從財務投資角度減持籌碼的大股東們更是如此。
股東大量減持說明公司的領導層已經發現未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股價在近期可能成為很長時間無法超越的高點,對股價非常明顯的打壓。
從產業資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資本,因為連控股股東都開始股票減持。因此小投資者們都沒有任何堅持的必要了,股東堅持都會成為新的標准。
盤活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提升了股市市場的籌碼流動性。畢竟部分大股東的減持並非是因為股價嚴重高估,而是控股股東為財務問題而做出的減持動作。
股東們的減持股票籌碼一旦被市場所消納,且股價再度積極走高,那麼極有可能強化股市市場的牛市氛圍,在持續減持聲中一路上漲一樣。
股票減持的情況屢見不鮮,上市公司的股東減持個股常常暗含一些玄機;在股市中散戶朋友也要時刻注意區分,在不同的情況下股東減持區別。
股東通常手上持有的是一些非流通股,持股小於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持股大於5%的非流通股叫大非;並且承諾在一段的時間內不上市流通或在一段的時間內不完全上市流通的股稱為限售股。
股東這樣做通常是非流通股到了後面進行流通後,大家就會看到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的減持行為,被稱為股票減持。大股東減持個股比較常見的是在牛市的行情,整體行情都在向上拉升,無論業績好或壞的公司都會出現一定的拉升。
Ⅳ 長電科技:業績持續爆發式增長,股價已企穩或將開啟新一波上漲
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集成電路封測作為晶元製造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關鍵的一環,是實現半導體國產替代路上必須攻克的一關。
特別是進入「後疫情時代」後, 全球經濟復甦遠超預期,5G、新能源等領域發展迅速,相關產品的需求量激增 ,釋放出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以長電 科技 為核心的封測巨頭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特別是 在長電 科技 長期下跌的背景下,其股價有望實現扭轉,或將企穩回升 。
公開資料顯示,長電 科技 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分立器件製造銷售等。 作為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 ,公司的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通訊、家電、資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眾所周知,我國三大封測巨頭分別為長電 科技 、通富微電和華天 科技 。
那麼,相較於後兩者,長電 科技 又有哪些優勢呢?
一、無可匹敵的行業龍頭優勢;
截止3月11日收盤,長電 科技 、通富微電、華天 科技 的總市值分別為461億元、232億元、363億元。
相較於後兩者,長電 科技 的市值更高、營收佔比更大、凈利潤更多。
事實上,長電 科技 作為全球第三、中國大陸第一的封測企業,技術研發實力方面已經躋身全球封測行業的第一梯隊,無論是從技術的全面性或先進性來看在國內均處於絕對領先位置。
特別是2022年注冊制即將全面施行,市場上有限的資金必將更多地湧向行業龍頭。 屆時,作為封測龍頭的長電 科技 有望獲得溢價。
二、較低的估值、良好的基本面;
作為封測龍頭,長電 科技 目前的pe僅為16.33,相較於通富微電的24.28、華天 科技 的25.95, 目前估值為封測三巨頭中最低,與其行業龍頭的位置嚴重不匹配 。
1月24日晚間披露2021年度業績預告中顯示,公司2021年凈利潤預計為28億元-3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4.72%-136.2%,業績增長速度不可謂不快。
近年來,長電 科技 凈利潤增長的同時,公司的國內市場市佔率也在穩步提升。
中國半導體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封裝測試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8%;2021年1 3季度中國封裝測試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8.1%。
公司同期的收入增速分別為2020年的28.2%,2021年1 3季度的16.8%, 均遠高於國內封測市場平均增速 。
三、公司新建項目逐步投產放量,研發產品不斷推出,業績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2021年底,長電 科技 發布公告,位於江蘇宿遷蘇宿工業園區的新廠正式投入量產。
隨著新建項目完成試生產,正式進入量產階段,長電 科技 宿遷工廠的產品組合和製造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升級 ,在不久的將來會為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晶元成品製造解決方案,成為推動長電 科技 業績增長的強大動力。
除了在新建廠房提升產能外,公司還持續在技術研發領域加大投入,以提高公司產品的 科技 含量和核心競爭力。
目前, 公司已具備SIC、GaN等第三代半導體的封裝和測試能力,並且已批量供應光伏和充電樁等行業 。
可以預見,「產能擴張+新技術的投入使用」,將會成為雙引擎共同推動長電 科技 的營收邁上新台階,也將大幅提高長電 科技 的盈利能力。
四、國家大基金已完成階段性減持,股價正處於 歷史 低位;
自2020年10月15日至2021年11月4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共減持長電 科技 5%股份,持股比例由19%降至14%。
而在此期間,長電 科技 的股價由37.77元跌到了32.42元,跌幅達到了14.1%。
受大盤拖累,以及半導體板塊整體調整等因素影響,長電 科技 的股價目前僅為25.88元,相較於大基金減持完畢時的股價,漲幅仍高達20%。
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雖然大基金減持了5%的股份,但 仍然持有長電 科技 14%的股份、仍然是長電 科技 第一大股東 。
減持並不意味著國家大基金不看好長電 科技 下階段的發展,而是為了讓國家半導體行業更好地實現整體發展,尤其是在國家大基金二期開始逐步布局的背景下。
那麼,長電 科技 就真的是完美無缺的嗎?
答案顯然不是。
當前A股市場上,各個白馬股的股東人數激增,如中國平安、格力電器、三一重工等。
長電 科技 自然也不例外。
自19年第三季度開始,隨著公司股價的飆升,長電 科技 的股東人數也開啟了一路上漲的模式。
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長電 科技 的股東人數達到了36.47萬,較19年股東人數低點增長超過250%。
最新披露的基金四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16隻基金的十大重倉股中持有長電 科技 ,持股數量環比上季度降低34.4%;持股市值環比減少2.31億元。
從上述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明顯感知到, 長電 科技 的籌碼逐漸轉移到散戶手中。這是所以白馬股的通病,也是當下長電 科技 股價上漲的最大阻力。
隨著長電 科技 逐步聚焦高附加值、快速成長的市場熱點應用領域,以及新建產能的投產放量,公司的業績不排除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公司股價卻大幅下跌。
這使得長電 科技 的投資價值更加凸顯。
那麼大家怎麼看長電 科技 下階段的走勢呢?
歡迎在評論區給出你的見解!
Ⅳ A股重要股東套現3000億是怎麼回事
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7月10日,2020年7月份A股的重要股東們已減持股數達70.08億股,已套現金額更是超過1069.6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翻了好幾倍。截止7月10日,2020年年內,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已減持股數高達225.98億股,總套現金額已超過3116.99億元,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長105%,涉及上市公司數量多達1525家。
7月10日,連續狂飆突進的A股,終於冷靜下來了:上證指數低開低走,大跌近2%失守3400點,A股六大重要指數中,僅創業板錄得上漲,但整體走勢也不盡如人意,全天上演沖高回落,小幅收漲0.74%。
(5)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減持股票是好是壞擴展閱讀
有人套現離場,有人跑步入場
而與A股重要股東們瘋狂減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個人投資者、杠桿資金正在跑步入場。7月以來,個人投資者的入市熱情不斷被刺激,各家券商的線上開戶都出現了擁擠、排隊的罕見景象。
據證券時報報道,7月6日,北方某頭部券商開戶數量大約是上周日均開戶量的2倍,加上周末累積的需求,6日當天新增開戶數約為上周的3到4倍。行情繼續如火如荼,市場中有人直言,感覺恍如2015年的大牛市,更有投資者表示「滿倉加杠桿,再不進場就來不及了」。
另外,場內的杠桿資金正在大舉加倉。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9日收盤,A股的融資總余額突破1.2萬億,達到12846.76億元,較上周五增加1179.11億元,創出A股史上單周增量的新高。
Ⅵ 股票跟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股票好不好,
國家正在大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但是,
具體到相關操作,還是會落實到個股上。
也就是說,
投資集成電路產業的股票沒問題,但是還是要選擇優秀的股票的,並且選好買股時機,不然可能會很長一段時間比較煎熬。
2017年10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業內簡稱大基金)總裁
丁文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談話,可以作為參考: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後的這3年中,大基金一直按照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原則運營,同時堅持國家戰略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的方針指導基金投資,基本實現了對集成電路產業鏈,包括製造、設計、封測、裝備、材料,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全覆蓋。
在具體的實施中,大基金重點投資每個產業鏈環節中的骨幹企業,基本上是行業前三。
以晶圓製造為例,先進工藝製造方面我們重點投資了中芯國際和上海華虹;
存儲器製造方面我們和湖北省武漢市會同紫光集團集中投資了長江存儲科技公司,這也是大基金最大的單筆投資;
特色工藝製造方面我們主要投資了杭州士蘭微電子公司;
化合物半導體製造方面我們主要投資了三安光電,推動其向化合物半導體轉型;在封裝測試領域,我們投資了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和華天科技等行業前三名企業;在設計領域,我們投資了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等龍頭骨幹企業;
在裝備領域,我們投資了北方微和中微半導體,並推進北方微與七星電子整合,組成北方華創。從規模上看,北方華創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裝備企業,中微半導體的刻蝕機已在部分大生產線上得到應用。
在材料領域,我們投資了上海硅產業集團,在大矽片領域進行布局;投資了江蘇鑫華,布局電子級多晶硅材料;投資了安集微電子,促進拋光液的發展等。
除此之外,我們投資的另一個方向是,投資布局具有一定特色的企業,如耐威科技在MEMS感測器上擁有特色,國科微電子在國內直播星晶元市場佔有率超過70%,蘇州盛科網路在國內網路交換晶元市場具有領先地位。
總體來看,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我們對國內產業鏈上的骨幹企業和重點特色企業,進行了較全面的布局。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擅自買入,盈虧自負。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祝投資順利!
Ⅶ 股票減持是好還是壞
股票減持通常是一件壞事。股票減持意味著股東出售股票。如果減持數量較多,短期內會壓制股價,使股價下跌,但對中長期股價影響不大。股價的中長期走勢仍與公司基本面有關。如果減持幅度不大,則對股價影響不大。
大手交易:大手交易減持是指減持股份的股東就減持相關事宜提前與買方溝通,約定交易日期,通過大宗交易平台申報交易,完成在規定時間內進行交易;集中競價:集中減持是指在交易期間通過二級市場競價減持股東持股。與普通投資者正常的股票買賣方式一樣,集中降價容易造成股票的短期價格波動;議價轉讓:議價轉讓是指減持方與買方約定的交易價格。一般以前幾個交易日的均價作為參考,最終成交價一般都會對公司股價產生一定的影響。
拓展資料:
1、股票減持是好是壞,取決於減持的背景。
主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般來說,股東不會大量減持股份。如果減持超過1%的股本,是非常危險的。如此大量的股份是不好的。一般而言,減持次數較少,多為股東個人行為。如果多個股東相繼減持,可能是因為公司股價處於高位或經營狀況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很糟糕。股東減持是指包括大股東在內的高持股比例的股東出售其股份。降低持股比例稱為減持。這種行為對股價的影響遠大於中小散戶。
2、主要股東和重要股東減持上市公司股份。
公司缺錢,用減持填補漏洞。另一方面,對公司的未來並不樂觀。在牛市熱潮中,重要股東的減持意味著公司股價被高估,存在泡沫。大股東、重要股東、公司高管減持純屬套現。也有人說,創業這么多年,花一些錢是正常的。這句話好像是某傳媒公司的老闆說的。只要公司屬於朝陽行業,即使有波動,也是短暫的,對長期走勢影響不大。
3、大股東減持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首先,提現。有的股東覺得自己已經賺夠了錢,不想努力了。他們准備提早退休,拿著錢離開。此外,由於公司經營需要資金,短期內可能因各種原因無法融資。大股東只能減持自己的股份,在套現後投入公司經營。此時,即使股價處於低位,大股東也可能被迫減持。根據《證券法》關於減持大股東持股的規定,大股東減持公司股份應當提前公告,並有期限。大股東在股價低位時宣布減持計劃。目前,股價處於低位。或許是大股東提前宣布,為以後幾個月的減持和套現做准備。或許未來幾個月會開始一波拉升潮。正如大股東提前公布了減持方案,高位套現可以在股價上調後順利進行。該股有潛在利空消息。大股東在上市公司利空消息傳出前減倉套現,以免利空消息傳出後造成更大的市值損失。目前,該股在二級市場處於低位。
Ⅷ 國家大基金減持後一般怎麼走
可能會有一波下行趨勢吧,之後如果基本面沒有異常,會恢復正常的!
Ⅸ 基金減持股票對股票的影響是什麼
那麼基金減持股票對股價有什麼影響嗎?
1.基金減持意味著拋售股票,導致二級市場承壓,從而對股價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短期內可能下跌。
2.基金減持可能會在二級市場造成「羊群效應」,導致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拋售股票,進而股價也會下跌。
3.當A基金減持,B基金或新機構進入時,股價短期會下跌,但長期仍有上漲趨勢。
在a股市場,基金經理可能會被迫減持,這對股價的負面影響很大。例如,當一隻基金有巨額贖回時,基金經理只能被迫賣出股票,但基金的持倉比率很大,因此賣出股票會導致大量拋售,股價會下跌。當股價下跌時,基金凈值下跌,投資者會繼續贖回基金,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基金減持意味著出售該基金在持倉的股份,並將其換成現金。但是,大基金的持倉比例通常比較高,所以當基金宣布減持時,短期內股價下跌的概率很高。
一般來說,國家大基金減持時,上市公司的股份不會完全減持。因此,即使大資金減持股票,也不意味著股價會持續下跌,但期間仍會有反彈。一些優質公司被基金減持後,股價下跌。增加了其他機構和投資者的投資機會,因為給了他們在低位開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