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型基金跑贏指數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型基金跑贏指數

發布時間: 2023-01-20 19:06:11

㈠ 優質基金的選擇標準是什麼為什麼主動基金可以大幅跑贏指數

如果說你想通過基金投資掙到讓你滿意的收益,那麼挑選出來一隻優質的基金進行投資是必不可少的。下面針對網友提出的「優質基金的選擇標準是什麼」以及「為什麼主動基金可以大幅跑贏指數」這兩個問題來進行探討。

01優質基金的標准

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投資觀念,對基金優質與否也有不同的評判標准,不過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優質基金基本上是符合下面三個標準的。

①業績好

買基金肯定是為了掙錢的,業績好是一隻優質基金必備的標准。

「業績好」主要可以通過兩個指標來進行體現,其一是歷史業績,歷史業績不能單獨看過去一年的業績,還需要結合過去三年、五年甚至成立以來的業績,歷史業績越高代表基金越優質;其二是回撤,回撤指的是一段時間內基金凈值從最高到最低的幅度,能夠說明基金管理團隊對市場行情的把控能力,回撤越低的基金越穩定。

綜上:優質基金的標准:業績好、管理團隊投資能力強、風險低;主動型基金收益能跑贏指數是因為可以自主調倉及持倉集中。

㈡ 長期定投,選擇股票型還是指數型基金

長期看,優質的主動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是跑贏指數基金的,但是優質的背後要看基金經理擇時能力、選股能力,基金經理是否更換(不同基金經理可能投資風格不一),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逐一甄別還是有一定難度。
股市指數可以說是,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查看指數,對於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我們將瞭然於胸。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相對來說還是有點難理解,就不在這里多加贅述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根據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進行分類,股票指數可以被劃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在這當中,規模指數是最經常見到的,舉例說明,好比我們都懂的「滬深300」指數,它反映的整個滬深市場中代表性好、流動性好、交易活躍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狀況。
再次,「上證50 」指數就也歸屬於是規模指數,指的是上海證券市場機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其實就是對於某一個行業的整體情況的一個整體表現。例如「滬深300醫葯」就屬於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17支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構成,反映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
像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這些主題的整體狀況就是通過主題指數來反映,以下是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從上文可以了解到,指數所選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義,因此,指數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快速的了解到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這就能清楚地了解市場的熱度,甚至可以預測未來的走勢是怎麼樣的。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㈢ 基金跑贏指數!90後成為基金投資主力軍,炒基金該注意什麼

近期A股市場漲跌互現,私募產品指數維持了持續上漲的趨勢,總體超額收益表現較強。根據2020年以來私募市場的表現來看,股票策略私募產品的位居前位,平均收益達到11.22%,緊隨其後的組合基金策略、管理期貨策略、復合策略等私募產品的平均收益都在7%以上,表現最弱的固定收益策略的平均收益為3.66%。

其中,有半數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的復權單位凈值更是紛紛創下了組合自2015年高點以來的歷史新高。

三,對於非全職投資的90後來說,推薦穩定長期的定投投資方式,只要提前設置好每期投入的資金,就能每月自動投資資金到定投賬戶,養成了投資者規律投資的習慣,幫助投資者平攤投資成本,收獲不錯的定投總收益。

總得來說,基金市場與股票市場本質不相同,基金市場不適合過度的短線操作,頻繁炒作基金收益不高風險又大,性價比較低。

㈣ 跑贏指數什麼意思指數基金跑不贏指數的原因

在投資活動中,經常聽到跑贏指數和跑輸指數的說法,作為個人投資者,都希望能跑贏指數。不過很多投資新手對於什麼是指數以及何為跑贏指數並不了解,下面就和一起了解一下跑贏指數是什麼意思。

一、跑贏指數什麼意思
什麼是指數?簡單的理解,就是將市場情況通過特定的抽樣統計方法,以數字的形式表現出來。指數反應的是市場的平均水平,是投資者了解市場上漲與下跌的一個參考指標,通過指數的漲跌可以大致了解到股市的漲跌。
跑贏指數就是指投資者所獲得的投資預期收益要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是投資者用來權衡自己在一段時間內投資效果的一種方式。
二、指數基金跑不贏指數的原因
指數基金是一類以特定指數為標的指數的基金產品,例如滬深300指數。指數基金的投資對象全部或部分來源於該標的指數,投資組合與標的指數非常接近,因此指數基金的預期收益率通常與標的指數相差不大。
指數基金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幫助普通投資者輕松實現跑贏指數的願望。不過指數基金也存在跑不贏指數的情況。
基金投資資金到賬時間較基金申購時間有延遲,例如周一申購,但資金可能要到周三甚至周四才能到賬,基金經理才能將資金用於建倉。
如果基金遇到大額申購,且資金到賬期間恰逢大漲,那麼基金就可能跑不贏指數。
以上關於跑贏指數什麼意思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㈤ 想要跑贏大盤穩定盈利,一定要掌握什麼技巧

這個問題,其實還是非常難的,因為想要跑贏大盤,其實來說,並不容易,畢竟大盤指數是有很多成分股,而能選到其中的佼佼者,跑贏大盤指數的個股,還是不太容易的。畢竟大部分散戶來說,追漲殺跌是一種常態,往往調整整理幾天,就選擇離場,最終錯過了漲的時候,換的個股也是追漲的品種,又陷入調整。最後一波上漲之後,發現遠遠跑輸指數。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的一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選擇在市場底部,做一個績優股的組合,往往這樣的組合一路持有的話,大體上是能跑贏大盤的。但最難的是如何閑庭信步,不被市場所左右。我覺得不如不看,離股市遠一點,可能是最聰明的做法。

總體看來,要跑贏指數,看起來是並不難,其實最終是如何選股,如何持有。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品質。很多人做了最好的計劃,但在大漲大跌面前,很難做到淡定。最後一波行情下來,拷貝走樣了。

㈥ 原來他們才是公募基金的佼佼者: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基金

滬深300指數是國內最出名的指數之一,它由300隻來自滬深兩市的代表性好,流動性高,交易活躍的樣本股組成,是反映滬深兩市整體走勢的「晴雨表」,能夠反映市場主流投資的收益情況。

根據東財數據,全市場6269隻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有3306隻基金的業績基準是由滬深300指數構成的。

可是你知道嗎?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滬深300指數,年年跑贏它的幾乎寥寥無幾!

我們先看滬深300指數最近10年的漲幅:

其中2014年收益最高,51.66%!

連續10年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有嗎?很可惜,沒有!

那我們把標准放低點,最近連續五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六千多隻基金,你猜有多少只呢?僅有21隻!


唔,21隻也不少了,那再增加點時間?最近連續六年從2014年-2020年跑贏滬深300的基金有多少只呢?就2隻!


好吧,肯定是滬深300指數在2014年開掛了,超常發揮了。我們把2014年剔除,2013年-2020年(不含2014年)果然,跑贏滬深300的增加到18隻:

當然,這個結果你會發現有一個問題,即有些基金經理早就變更了,根本不完全是自己任期內的收益。

況且,15年以前的優秀基金經理確實很少。

所以,如果再加一個條件,在基金經理任期內,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呢?

基金經理16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7年-2020年年,這四年都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53隻。

而這四年每一年業績都在同類排名1/4 的只有3隻偏股型的基金:

註:收益標紅標明高於平均值。

如果把標准稍稍放寬點, 四年當中有三年的業績都在同類排名前1/4 的,一共10隻,分別是兩類:

股票型:


靈活配置型

基金經理15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6年-2020年這五年都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40隻。

五年每一年業績都在同類排名前1/4 的只有1隻偏股型的基金:


標准稍稍放寬, 五年有四年業績排名同類前1/4 的只有4隻:

股票型:


偏股型:


平衡型:


基金經理14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5年-2020年,這六年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 7隻。六年都排在同類前1/4的沒有。

六年有五年在同類排名1/4 ,有且只有1隻:

基金經理13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4年-2020年,七年每年跑贏滬深指數的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3隻

而這七年間排名同類前1/4的僅有其中兩年,不再單獨列出。

基金經理在12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3年-2020年,這八年都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的,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2隻:


最近大名鼎鼎的張坤和蕭楠毅然在列。

其這幾年的同類排名情況如下:


繼續往下看:

基金經理在11年任職, 所管理的基金在2012年-2020年,連續九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基金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一隻


排名情況:


基金經理在2010年年內任職, 所管理的基金在2011年-2020年,連續十年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沒有,去除2014年則有一隻:


排名情況:


估計到這里,肯定有小夥伴會說,既然都跑不贏滬深300指數,那我直接買滬深300指數,豈不是最佳?

迦南只能說,這也是一種投資的辦法。但是你會發現時間越往前,基金經理越少,連任至今的就更少,這是導致樣本無法科學地評估基金原因之一。

另外,由於每一年能跑贏滬深300指數基金的主動型基金不在少數,我們要做的是去爭取選出這一批優質的基金,而不是滿足於獲得一個滬深300的平均回報。

最後,從15年開始,有不少優秀的新生代經理開始任職,比如交銀的王崇、楊浩,工銀的袁芳,中歐的周應波等等。至少目前他們還是能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這個另類的選基方法,有沒有讓你耳目一新,思路豁然開朗呢?這種方法是不是又選出來一批優秀的基金和基金經理呢?

是的話,來個贊!


㈦ 跑贏滬300指數基金好嗎

跑贏滬深300的指數基金比較好,說明該基金業績比較好,投資回報率高,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高,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和決策能力比較強,該基金能給投資者帶來比較高的收益。

滬深300指數是由滬深證券交易所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代表的是指數內股票整體漲跌情況,當基金漲幅大於該指數,代表基金強於指數,當基金跌幅大於指數,代表基金弱於指數。

㈧ 跑贏上證指數是什麼意思

跑贏上證指數的意思是,基金上漲的比例比上證指數上漲的比例高或基金下跌的比例比上證指數下跌的比例低。

㈨ 長期定投,選擇股票型還是指數型基金

長期看,優質的主動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是跑贏指數基金的,但是優質的背後要看基金經理擇時能力、選股能力,基金經理是否更換(不同基金經理可能投資風格不一),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逐一甄別還是有一定難度。

小編建議選擇指數基金定投,定投的初衷在於給沒時間、經歷去挖掘超越市場機會的投資者,提供一個跟上某類資產平均收益率的機會,這與指數投資不謀而合。首先,指數基金會是接近滿倉運作,一般是在90%到95%,資金的使用效率非常高,其次是科學性和紀律性,即不受主動基金主觀選股或者基金經理更換的影響,投資組合清晰,成分股一目瞭然;其次是投資費用低,普通股票型基金管理費、託管費合計約為1.7%/年,而指數基金管理費、託管費合計不超過1.0%/年,每年的費率可能不是特別顯著,但是如果定投的時間比較長,尤其是3年、5年甚至10年,那累計節省的費用就非常明顯了。

㈩ 股票型基金在長期的時間中能跑贏大盤嗎

通過長期的基金定投,大部分股票型基金都可以跑贏大盤,建議定投指數基金,如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基金,記住堅持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