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先鋒基金注冊哪裡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美國先鋒基金(Vanguard)由約翰。伯格(JohnC.Bogle)在1975年建立,總部位於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福吉谷(Vallyforge),其前身威靈頓基金,管理資產超過5.1萬億美元。
② 先鋒集團再次創造歷史,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票基金誕生,該公司有何背景
根據媒體報道,12月17日,美國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先鋒集團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的11月30日,該集團旗下的先鋒整體股市指數基金(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的資產規模達到1.04萬億美元,成為了同類基金中,全球首隻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的股票基金。
現在,先鋒集團在全世界管理3700多億美元的資產,為1000多萬投資者提供服務,為日益龐大的客戶群體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精心的投資管理、多樣的基金產品和最少的基金營運支出。
③ 美國先鋒集團的先鋒基金
先鋒集團是大家最熟悉的基金公司之一。如果見過先鋒標志,心細者可能發現其標志中Vanguard名字之前是一艘船,船上有三支桅直立。
1975年,約翰·鮑格爾(John Bogle)離開惠靈頓(Wellington)資產管理公司之後,將自己在大學時理想中的基金公司付諸實踐,親自創建一家將投資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獨立的基金公司,這就是現在眾所周知的先鋒集團。當時公司旗下管理11隻基金,資產凈值為18億美元。而集團的名字「先鋒」,則是根據歷史上尼羅河戰役中打敗拿破崙法國戰隊的英國將軍納爾遜(Lord Nelson)指揮艦隊中的旗艦戰船「先鋒號」命名的。
1789年法國革命戰爭時期,法國無法隔海將英國攻下,因此當時拿破崙採取駐軍埃及攻擊英國重要貿易船隻的戰術。英國派出納爾遜將軍出征地中海,殲滅法國海軍艦隊。8月1日,納爾遜將軍在尼羅河出口阿布吉爾灣附近發現法軍,繼而發起攻擊。以「先鋒號」為旗艦的納爾遜軍隊分兩路夾攻法軍,法軍措手不及,戰艦連連被毀,而法軍的主艦也被炸毀並引起大規模的爆炸。英軍取得這場重要戰役的勝利,毀滅了法軍在埃及的野心,也保住了英國在地中海的地位。而戰役的領頭旗艦「先鋒號」,則成為帶領成功的象徵。 「先鋒號」的模型就陳列在其位於賓夕法尼亞州Valley Forge的先鋒總部大樓的入口處,象徵著其旗艦精神。而先鋒集團的各棟大樓也是根據戰役中其他戰艦命名的,例如特修斯號(Theseus)、亞歷山大號 (Alexander)和宏偉號(Majestic),公司中的雇員也以船員(Crew Members)相稱。
與「先鋒號」一樣,先鋒集團在美國共同基金業的發展中也處處體現領先者的風范。1976年,集團成立的第二年,先鋒集團推出第一隻指數基金—先鋒500指數基金,此基金現已發展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指數基金。一年後,先鋒集團在客戶服務方面做出令業界震驚的革新:取消外包的中間銷售商和基金的銷售費用。1981年,先鋒第三次採取革命性的創舉,採用內部的投資管理團隊管理大部分固定收益資產,改變了原先完全依賴外部基金經理的局面。 先鋒基金一直保持低成本運作,但認為員工的薪水不是成本。先鋒對待投資人才的方式是:非常尊重他,如果其業績3-4年效益不好,公司會與他一起找原因,提高效率。
先鋒基金擁有2000多萬投資者,其中20%的客戶擁有80%的資產。先鋒基金市場銷售部主管Shellie Unger說:「我們管理的資產中,有4000億美元是個人資產,我們賣產品靠的是口碑,而非營銷技巧。投資者都以進入先鋒基金俱樂部為榮。」 合規運營是基金公司的一個核心問題。對於基金管理公司如何真正做到合規?先鋒基金監察部主管Marybeth Matecki給出的答案非常簡單———為投資者著想。據了解,先鋒基金公司正在引入26個監察規則,涉及1.2萬名員工。
Marybeth Matecki稱:「我們從本質上而非字面上遵從法律,即以風險評估為基礎進行合規監察。好的合規即好的服務,公司每年都要培訓營銷人員3-4次,基金公會執業資格審核中也包含這方面的持續教育計劃。目前公司專門監察人員的人員有40人,廣義而言,公司的1.2萬工作人員全部有監察職責。」
另外,他強調先鋒基金每個年度都要與美國證監會直接溝通,亦向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報告。公司董事會有8位獨立董事、一個CEO董事,重大事情由董事會定。公司管理層由董事會聘任,如發現CEO及其他高管違規,董事會可決定立即調查。 先鋒基金創始人John Bogle先生認為:基金是管理別人資產的行業,但一些基金越來越追逐自身利益而忘了投資者利益,這在科技股泡沫時表現得特別明顯。先鋒基金則一直為投資者謀利,沒有追趕什麼浪潮。反而在市場上占穩了腳跟。
④ 美國先鋒基金公司的主頁是什麼
Vanguard Group
https://personal.vanguard.com/us/home
⑤ 約翰·博格爾的博格爾:指數基金先鋒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一)—— 在美國,說起證券投資,就會提到共同基金,無論是資金規模、投資者參與程度,還是投資領域,共同基金都是證券市場的絕對主力。而說到共同基金,人們就會說到指數基金,說到指數基金的創立者約翰·博格爾。
博格爾1997年被《金融服務領導者》雜志評為20世紀全球7位創新領導者之一。其名望不僅在於他所掌控的先鋒集團管理了28個各種類型的指數基金,擁有1500億美元的資產,是當然的業界領袖;更在於他用自己的信念培育了指數基金,用畢生的努力將其信念付諸實踐。1999年他在《共同基金常識》一書中系統闡發了他的信念。
巴菲特一向把指數基金作為上乘的投資選擇,他說:博格爾以他的獨一無二的投資理念在基金業中掀起了一場運動,最終使得美國的投資者得到了更好的服務。
經濟學泰斗,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贊美之情溢於言表:巴菲特不可能告訴你如何成為沃倫?巴菲特。而博格爾對他的投資原則的詳盡描述,使我和上百萬的投資者在20年後將令我們的鄰居羨慕不已------而與此同時,我們在這充滿著變數的20年中又能高枕無憂。
知名的基金評級專業雜志《晨星》的總裁唐·菲利普則評論《共同基金常識》一書代表了華爾街上一個極需靈感的職業的頂極水平。不僅提高了投資者的收益,更是提升了基金界的整體水準。
其實正如博格爾本人所指出的:指數基金對於傳統投資者來說,算不得什麼。典型的低成本運作,而且缺乏公認的具有聰明、機智和熟練技能的投資組合管理人優勢。指數基金只是簡單地買入和持有特定指數中的證券,並以它們在指數中的比重為投資比例。其簡單的原理顯而易見。
這一點博格爾和巴菲特有相同之處------雖然蘊含最高級的智慧,但他們的投資理念都簡單易懂,他們都厭惡華爾街玩家時髦花哨的作派,都強調投資者是上帝,都為忠於自己的理念選擇了孤獨。
博格爾上世紀50年代初躋身共同基金業,當時就萌發了類似指數基金的想法,但是到70年代,他才形成了明確的指數基金的經營理念,並有機會自己創業,來實踐這一理念。其後,更是經歷了10年的冷落,到80年代指數基金才逐漸被人認可,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美國股市從1987年開始的長牛,讓指數基金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從1995年只佔股票基金資產的3%,3年後便上升到6.4%。直到1997年初,指數基金才開始出現在《紐約報》、《華爾街時報》的主要版面。幾乎在同時,《時代》和《新聞周刊》開始報導豐富多彩的指數基金故事。《貨幣》雜志1995年更是用封面報道鼓吹:不可思議的勝利:指數基金在今天應成為眾多投資組合的核心。
媒體的介入使指數基金成為眾人追捧的明星,博格爾興奮不已:1998年估計有500億美元的現金流入量,是整個股權基金現金流的25%。指數基金已經成為整個共同基金行業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指數基金從當初養在深閨人不識,甚至被業內人士譏為博格爾的荒唐事,到90年代末的功成名就,這一切,真可謂對博格爾創業理想的最大獎賞。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二)—— 博格爾的大名幾乎是共同基金的代名詞,但他的入行,他與共同基金的結緣,卻可謂陰差陽錯。
博格爾1947年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按照慣例,他要寫高年級論文,然而,博格爾卻標新立異,決心找一個沒有在正式的學術論文中出現過的主題。
1949年12月《財富》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波士頓的巨大財富》介紹了共同基金行業,引起了他的注意。
共同基金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20年代,其中1924年由200名哈佛大學教授出資5萬美元在波士頓成立的馬薩諸塞投資信託基金,投資者可以按基金凈資產隨時購買和贖回基金份額,可謂共同基金的雛形。但直到1940年聯邦政府通過投資公司法案為整個共同基金行業立法時,共同基金僅有85家,資產總值約5億美元。盡管如此,《財富》雜志還是預言,共同基金有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就是這樣一個當時並不起眼的新行業抓住了博格爾的眼球:我馬上知道,我已經找到了我的主題。
盡管選擇主題的動機是標新立異,博格爾寫論文卻是頗費了一番功夫。經過一年的深入研究,博格爾在論文中得出了許多有意思的結論:基金行業將來的發展可以通過減少營銷成本和管理費用來使其最大化;基金投資的目標必須被明確地表述出來;共同基金必須避免抱有從管理中創造奇跡的期望;共同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合理的管理(不是外部的活動)等等。正如他本人事後所指出的,這篇論文孕育了他畢生為其服務的共同基金的經營理念,成為以後博格爾引領先鋒集團長盛不衰的秘訣------給予投資者公平待遇的概念。
當博格爾把論文送給基金行業的幾位領導者時,這篇論文改變了他的命運,因為它引起了一位特殊人物的關注。
他就是沃特·L·摩根,博格爾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友,共同基金行業的先驅者。他以敏銳的嗅覺意識到,投資者需要的是分散化投資、組合管理、便利而不是復雜性,相信共同基金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商業契機。1928年,他創立了惠靈頓基金。摩根喜歡博格爾的論文:對於在大學校園里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年輕學生來說,這是篇相當不錯的文章。於是,摩根就把博格爾召入惠靈頓基金。
那是1951年,當時的基金行業管理著20億美元資產,幾乎相當於90年代5萬億資產的萬分之四。博格爾事後回憶道:在50年代初,很少有年輕人加入到投資領域中來,更少有人會加入到剛剛發展起來的共同基金行業。但是,當時的美國中產階層迅速膨脹,住宅、汽車步入尋常百姓家,服務業飛速發展,頗像今天的中國,正面臨跨入後工業社會的重要轉型期,華爾街的金融家們甚至打出了人民資本主義的新旗號------這就是博格爾傳奇生涯的開始。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四)—— 先鋒下水了,卻是天生的跛腳鴨------按照博格爾的理解,完整的基金公司好比一個三角形,投資、管理和銷售是三角形的三條邊,缺一不可------先鋒集團成立伊始就只負責基金的行政管理,基金的投資與銷售卻委託惠靈頓基金公司,好比遠洋船沒了風帆,如何起錨遠航?
身處絕境迫使博格爾採取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步驟,拿出了採用指數投資技術的絕招。
產生這個想法的思想火花或許早在他的那篇大學論文中就已經孕育發芽,但激發他作出這個決策的,則是基金業同行們的可喜進展。
據他的回憶,美國WellsFargo銀行的威廉?福斯(William Fouse)和約翰?麥克考(John McQuown)是指數投資理念的開創者,上世紀70年代初,他們把指數投資從學術模型發展到具有具體的原理和技術引導的程度,創建了一個600萬美元的指數基金,跟蹤基於紐交所所有股票的指數。這個實驗雖然並不成功,最後這個基金不得不用標准普爾500指數取而代之,但它確實是開創性的。
Batterymarch金融管理公司的創始人傑瑞米·格蘭漢姆和迪恩·利巴隆也是指數基金的開創者。1971年格蘭漢姆在哈佛商學院描述了指數投資理論,Batterymarch金融管理公司為此贏得了1972年《養老金與投資》雜志評出的不確定性成就獎。直到1974年才迎來第一個指數客戶。
1974年芝加哥的美國聯邦銀行根據標准普爾500股票指數設立了一個公共信託基金,基金的門檻是最低投資額10萬美元。
此時,指數基金也成了媒體討論的話題,博格爾看到這些文章可謂如獲至寶,他至今都保留著這些幫助他在命運轉折的關頭確定宏圖大業的文章:
文章之一是由保羅·薩繆爾森所寫的《對批評的挑戰》。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1974年秋季刊的《投資組合管理雜志》上發表的文章談到了一些大基金建立一種跟蹤標准普爾500股票指數的投資組合的情況,並指出被動的指數可以比絕大多數積極的基金管理人業績更優秀,因為對學術研究者來說,不可能在公開的記錄中找到表現一直優秀的基金管理人,他暗示指數基金將會問世。
文章之二是查爾斯·D·艾里斯1975年7月在《金融分析雜志》發表的文章《失敗者的游戲》。艾里斯指出在過去的10年中,85%的機構投資者其業績要遜色於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收益。其主要原因在於機構投資的成本佔了基金管理人所獲得收益的20%。那麼,難道指數的成功,就表明應建立一個完全被動的指數投資組合嗎?他認為建立指數基金是其中一條途徑。
文章之三是1975年7月《財富》雜志發表的《某些基金確實不錯》,雜志副主編埃爾巴得出的結論是:當基金不能一貫做得比市場好的時候,他們可能由於過度的調查(也就是管理費用)和交易成本而一貫地低於市場收益,為此他遺憾共同基金領域沒有向投資者提供一種跟蹤指數的基金。他希望這是一種支出和管理費用較低並免除傭金的共同基金,其風險與整個市場的風險相當,並採取充分投資的策略。在博格爾看來,他已經描繪出了第一個指數共同基金的雛形。
這一切使博格爾形成了指數投資的明確方案。
1975年9月方案交付董事會討論,新穎的投資理念贏得了董事會的贊同。博格爾進一步提出,指數基金不需要投資管理------只擁有所有指數的成分股票。這個博格爾自稱可以算作狡猾的辯解的說法,也得到了董事會的認可,這意味著先鋒奪回了投資的權力,佔領了基金管理三角形的第二條邊------投資邊。
1975年末,先鋒創立了第一個指數共同基金,這個基金以標准普爾500家公司股價指數為模型。從此,先鋒走上了指數基金的華山一條路。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五)—— 先鋒集團,從她成立的那一刻起,就要經過不懈的斗爭從她的老對手惠靈頓公司手裡奪回自己的業務大權。在成功奪回管理和投資大權後,此刻,擺在博格爾面前的問題是,下一步如何控制基金的銷售,也就是如何走到博格爾所說的三角形的第三條邊?
1977年2月,先鋒集團採取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做法,一夜之間把傳統的由經紀人、分銷商組成的基金銷售系統,轉為無銷售費和發行費的市場營銷系統,廢除了惠靈頓的經紀人網路,讓投資者自己來購買基金份額。
在什麼都講究市場營銷的美國,這無異於自廢武功。博格爾敢於走這一步險棋,實在是因為強烈的自信:由於我們有著真正意義上的共同基金結構和成本原則,使我們擁有了特別低的運行成本這一特點,沒有銷售傭金看來是適時的一步。博格爾宣稱,他的營銷策略是:如果你建造了她,他們總會來。
先鋒集團很快就面臨外部的考驗。由於先鋒基金的運作模式史無前例,雖然在其進行改革的當年美國證券管理機構給予了臨時性的許可,但還是在1978年召開了專門的聽證會。在歷時兩周的會上,先鋒集團提供了大量的資料,為自己全新的組織創新辯護,終於贏得了臨時通行證。
然而,1980年,證券管理委員會改變了自己的決定,收回了臨時通行證。驚愕之餘,博格爾不得不奮起而戰,開始了積極的申訴活動。不過他還是十分自信:我知道我們所做的事對基金持有人是有利的。
博格爾的理由首先是,我們創造了一個公司結構,使我們的顧客成為我們的主人。我們的公司將她的所有權轉移給了我們基金的持有人,而不是像這個產業中的其他企業一樣,交給一個私人或者公眾持有的追逐利潤的基金管理公司。這種結構恰恰代表了資本主義的本質:由它的股東來控制公司。
其次,先鋒集團的做法源於一個簡單的商業策略:為股東賺取盡可能高的收益,將他們的錢明智地投資,並且以最低的成本結構去操作。我們沒有給我們的高管提供豐厚的獎金、一流的旅行條件以及專為官員服務的小餐廳。我們一直聘請外部的投資咨詢顧問。我們談判最低限度的費用,我們盡力不把我們投資者的錢浪費在昂貴的市場營銷上。 1981年,證券管理機構的態度終於發生了改變,在批准先鋒的做法的同時,還作出了如此評論:先鋒集團的計劃確實要比《1940投資公司法案》的目標更先進,通過保證基金的董事們……能更好地評估基金所實施的服務的質量。這個計劃使披露更加透明……明顯地提高了基金的獨立性……促進了健康和可行的基金聯合公司的形成。
先鋒的嘗試終於獲得了法律的認可。
博格爾
指數基金先鋒(之六)—— 1981年,也就是在證券委審批的同時,先鋒集團建立了傳統的積極型管理基金,使公司成為業務齊全的基金聯合體。此時,公司創立已經7年,終於完成了內部業務建構與外部法律認可。但是,作為共同基金業的改革先鋒,先鋒集團註定還要經受進一步的磨難和考驗。
1.5億美元資產,這是先鋒指數基金1976年首次發行時確定的目標,可是實際卻只有1100萬美元。與此同時,1977-1982年間,指數基金的標的物標准普爾指數,其收益也破天荒地大比分輸給了大多數的基金經理人。因此,先鋒達到這個目標整整用了6年。此後共同基金業走向繁榮,指數基金的資產卻增長有限,直到1990年,公司成立後第15年才超過10億美元。
平心而論,博格爾本著他的遠大理想走了一步險棋。既沒有基金經理打敗華爾街的傳奇故事,又沒有其他基金公司拿手的廣告攻關,指數基金靠低成本低風險為持有人謀福利,卻落得個門前冷落車馬稀的下場。
對於指數基金較之當時流行的積極管理型基金的優勢,博格爾作過精心測算,但是,誰又能證明這一福利與優勢呢?
時間,唯有時間可以證明。對於先鋒基金來說,這意味著15年、20年的等待。難怪指數基金被稱為博格爾的荒唐事。博格爾卻無怨無悔,正所謂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當然,時間站在博格爾一邊。美國證券市場,從1974年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熊市,到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大牛市,完成了從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到機構投資者獨領風騷的歷史轉型。
這是百家爭鳴的年代,那些此後紛紛贏得諾貝爾桂冠的金融經濟學與投資學大師們,推出了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投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理論與有效市場理論,資本市場求賢若渴,指數基金應運而生。
這是大浪淘沙的年代,共同基金迅速崛起,許多喧囂一時的明星卻紛紛隕落。時間終於證明,大多數試圖戰勝大勢的積極管理型基金最終成了指數、指數基金的手下敗將。
90年代,博格爾的堅忍不拔終於得到報償:看著她(先鋒基金)開始超過其他基金,看著她逐步獲得額外的邊際利潤,我們對此的信心得到了維護。
接著,指數化投資開始迅速成長。先鋒集團擁有1500億美元的指數基金資產,其中包括了28個針對各種不同市場指數的基金,當仁不讓地成為業界的領袖。
博格爾將此稱之為企業家的年代。企業家是經濟增長的引擎,這是熊彼特的定義,也是他的理想。這樣的企業家能夠抓住歷史的機遇,不僅靠遠大的理想:思維敏捷,有遠見,有使命感,富有激情,善於領導別人的同時也善於服務他人,經歷失敗,決策果斷,耐心和勇氣,是我從經驗中總結的一位優秀領導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特性。博格爾的這番話是他的自畫像,他,就是這樣一位改寫歷史的企業家。
⑥ 先鋒基金為何重倉蘋果
發展前景好。隨著蘋果連續第二日收盤創新高、市值沖上1.89萬億美元,發展前景好,因此先鋒基金重創了蘋果公司。先鋒基金是美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與富達基金(fidelity)並列為美國兩大基金管理公司。
⑦ fof基金是什麼意思
FOF基金是Fund of Fund的簡稱,中文名為母基金。FOF基金是指專門投資於其他基金(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的基金。FOF基金的資產組合通常是一系列直投基金,而不是直接投資股份、債券或其他證券。
FOF基金簡介:
FOF基金起源於美國,第一支FOF基金是由先鋒基金(Vanguard)於1985年推出的,主要投資於私募股權基金的基金組合。
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披露的數據,美國市場FOF產品的總規模已從2008年的4,693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2.5萬億美元,年化復合增長率16.6%。
FOF基金的類型:
目前市場上的基金,按照投資標的的區分,主要可以分為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根據投資標的的不同,FOF基金也有相應的分類。
股票型FOF基金:
80%以上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FOF基金:
80%以上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型基金。
貨幣型FOF基金:
80%以上基金資產投資於貨幣型基金。
其他類型FOF基金:
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其他一類的基金如商品期貨基金
混合型FOF基金:
投資於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其他基金,但基金資產投資佔比不滿足上述要求的FOF基金。
【拓展資料】
FoF(Fund of Funds)是一種專門投資於其他投資基金的基金。FoF並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其投資范圍僅限於其他基金,通過持有其他證券投資基金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它是結合基金產品創新和銷售渠道創新的基金新品種。
一方面,FoF將多隻基金捆綁在一起,投資FoF等於同時投資多隻基金,但比分別投資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另一方面,與基金超市和基金捆綁銷售等純銷售計劃不同的是,FoF完全採用基金的法律形式,按照基金的運作模式進行操作;FoF中包含對基金市場的長期投資策略,與其他基金一樣,是一種可長期投資的金融工具。
特點:
優勢:
1.運作成本較低
2.風險小
劣勢:
1.不容易操作
2.收益低
風險性相對較小
投資風險是每一個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對於新基民來說,面對市場上幾百種差別不小的基金,個人挑選的難度和風險都不小,而為了規避風險,總想什麼類型的基金都買一點。某資深理財師說:FoF實際上就是幫助投資者一次買「一籃子基金」的基金,通過專家二次精選基金,有效降低非系統風險的特點。
挑選單只基金的風險高和難度大,而FoF通過對基金的組合投資,則大幅度降低了投資基金的風險。FoF將自己的投資人群鎖定在風險偏好較低者這一行列,也顯示了其相對於基金的穩定性。
收益率稍低:
盡管推出FoF的券商都聲稱自己的產品是有「費用省,收益高」的特點,由於FoF在投資基金中不可能全部投資股票型基金,需要配置一定的貨幣或者債券型基金,收益肯定沒有股票型基金的收益高,尤其是在牛市。專業人士認為,如果你具有專業的眼光,或者身邊有可靠的投資專家指點,在市場行情持續看好的情況下,大可不必太過謹慎。基金是長期投資產品,今年的收益率雖然無法和去年相比,但是投資股票型基金的盈利幾率從理論上講還是會高於相對保守的FoF。
⑧ 先鋒集團再創歷史,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票基金誕生,現在適合投資股市嗎
隨著現在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都已經上市,並且在市場上賣出自己的股票,以取得更多的資金,而很多人其實是不知道如何去投訴了,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買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股票,他們都沒有這個經驗,並且也不知道如何去投資股市,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但是這也是一個比較有風險的市場,股票是很不確定的一個東西,而且也不會讓我們輕易的賺到錢,這是很正常的一個事,而且也會讓我們可能虧錢。先鋒集團再創歷史,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票基金誕生,這是讓很多人都比較關注的事情,那麼現在適合投資股市嗎?我認為是不適合投資股市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股票市場比較不穩定。現在的股票市場其實是十分不穩定的,而且很可能會越來越不穩定,因為現在有很多企業都處在破產的邊緣,而且有可能會隨時破產,這是不太對我們投資者有利的,而且也可能會讓我們投資者虧很多錢,因此我們一定要先看準時期,要到能夠投的時候再去投資。
總而言之,我認為現在投資股市是一個十分不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