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基金每年增長30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基金每年增長30

發布時間: 2023-01-19 13:28:24

A. 基金一年漲幅130%怎麼算收益

基金收益=本金*漲跌幅-手續費,比如投資者購買基金的本金為10萬元,持有期為一年,基金漲幅為130%,在不計算手續費的情況下,基金收益為:10萬元*130%=13萬元,基金收益情況不需要投資者手動計算,會直接顯示在投資者持倉中。基金收益由投資標的決定,基金的投資標的上漲,基金就會上漲,投資者獲得收益,基金的投資標的下跌,基金就會下跌,投資者產生虧損。
1、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在固定的時間(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額(如5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2、金定投(automatic investment plan,AIP)有懶人理財之稱,價值緣於華爾街流傳的一句話:「要在市場中准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飛刀更難。」如果採取分批買入法,就克服了只選擇一個時點進行買進和沽出的缺陷,可以均衡成本,使自己在投資中立於不敗之地,即定投法。
3、一般而言,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即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相對定投,一次性投資收益可能很高,但風險也很大。由於規避了投資者對進場時機主觀判斷的影響,定投方式與股票投資或基金單筆投資追高殺跌相比,風險明顯降低。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B. 炒股一年收益百分之三十是不是很笨很差勁

年化13%.......
收益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別人做得如何?要想得到答案,我們就要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對投資交易的業績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認識。讓我們看一些數據。
先來看幾個基本指標:
通貨膨脹率,在世界范圍內很長一段時間加權平均值在3%,那麼再對照哪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我們就有一個大概的參考,是多是少、哪些時期和年份、超過了這個指標、哪些時期和年份低於這個指標,我們就會有一個基本的參考判斷依據。
股票市盈率(PE),指在一個考察期內(通常為一年內),股票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對於股市平均市盈率,從不同發達國家歷史數據看,這個數字通常會保持在12到15之間。而在A股市場上,很多企業的PE都輕松超過20。
經濟增長率,過去十年間,世界上很多主要國家和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在2.5%左右,中國比較高在7%左右。
這一系列的指標和統計數字是我們判斷決策的依據和參考。
據對歷史數據統計調查發現,如果年化復合收益率達到13%,你就是一名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優秀的交易員和投資人。13%這個數據是建立在全球范圍內的,這個數據經歷過時間的驗證,並以大量交易員和基金管理人的實踐為佐證。——摘自《弱水三千-十年交易錄》

C. 10萬以每年30%復利增長,10年後多少20年後多少30年後多少

10年後得9007963.7元;20年後可得19004963.77;30年後的得20000000元。100000×1.3∧20≈19004963.77,10萬本金,年復利30%,20年後可得19004963.77元。 在A股,由於普遍估值相對較高,成為十年十倍股甚至不需要那麼高的增長率。很多股票只要保持連續10年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20%以上,就可以成為十年十倍股。而一些有眼光的投資者如果能夠提前買入並堅持長期持有股票,那麼在10年後就可以獲得10倍以上的投資收益。
拓展資料:
一 、年增長30%可能性 必須告訴你,年投資增長30%,屬於基本不可能事件,有這種好事也基本落不到你身上,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給你30%的年復投資增長率,絕對是騙子,就是1分利的高利貸,一年也才24%的利率。
1、我國實體製造業的平均利潤率也才3.3%左右,就是號稱暴利的房地產行業也才10%附近,如果真的有穩健的30%的投資收益率,還有誰傻傻的經營企業?
2、我們最熟悉的房產,依據中研的報告,32年間也就增長了3*2.5*2=15倍,你什麼投資都可以達到10年近14倍,20年190倍? 依據中研的調研報告:從1981年~1998年17年間,我國房價漲了3倍,1998年~2009年11年之間,房價再次漲了2.5倍多,而從2009年~2013年這4年中,實現了驚人的一躍,再次翻倍。
3、有存在這類投資嗎?有上市前被看好的企業互聯網企業,比如騰訊這類異類,但這種屬於極低的時間,且基本我們普通人根本參與不到;還有嗎?當然有,全部寫在刑法里了。所以看到這類信息的時候,千萬不要激動,要自己學會辨別真假,否則更可能上當受騙。
股票市場,追求投資復利表現最好的無疑是股神巴菲特。在巴菲特五六十年的職業投資生涯中,只有一次年收益率高於50%,而且每年美股市場上都有許多基金經理取得比巴菲特更高的投資收益率;可是由於其他人的收益率波動起伏太大,在穩定性方面巴菲特壓倒了所有的競爭者,所以巴菲特憑借連續年均20%左右的收益率則被封為「股神」。
在A股,由於普遍估值相對較高,成為十年十倍股甚至不需要那麼高的增長率。很多股票只要保持連續10年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20%以上,就可以成為十年十倍股。而一些有眼光的投資者如果能夠提前買入並堅持長期持有股票,那麼在10年後就可以獲得10倍以上的投資收益。
投資很簡單,簡單至只要買入了一隻年均凈資產收益率在20%以上的股票就可以戰勝其他99%以上的競爭者。但也非常殘酷,90%以上的人不是缺乏發現年均凈資產收益率在20%以上股票的眼光,就是缺乏長期持股的能力和耐心。喜歡在買入好股票後仍然騎驢找馬,不停的想要找到可以賺取更多錢的大牛股,導致提前賣出手裡的大牛股,錯失最豐厚的投資回報。

D. 基金市場白酒股暴跌坑了一批人,現在到底還適不適合買基金

現在確實非常不適合買股票,也不適合買基金了。最適合買股票基金的時候,是在2020年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在那個時期購買股票基金,那麼相對來說大部分的人他們都能夠賺到一筆錢,畢竟那個時候股票是處於一個低谷期,而且那個時候大家對市場存在著一定的恐慌,都把錢抽出來了,就會出現股票和基金出現在一個低值的范圍內。根據相關的新聞報道,在那個時期購買的2020年很多人均都能夠在股市當中賺到10來萬元左右,但是如果是現在去購買,那麼就非常的不合適。

當然對於那些被低估的板塊的基金是可以購買的,而對於白酒股票基金,我覺得還是應該要慎重。畢竟現在白酒板塊已經處於一個相當高的位置,是否能夠繼續沖高,那麼還有待市場保證如果少量資金進入倒是可以選擇進行試探性的投資。

E. 股票漲幅排行每年前30名

去下載大智慧6.0

大智慧新一代提供了階段統計排序功能,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對歷史上任意一段時間內的換手率、漲幅、振幅、成交量和成交額進行排序。選擇階段統計排序指標後,會在動態顯示牌上新增一欄以顯示排序結果。滑鼠右鍵點擊新增的一欄,可以對結果刷新和刪除,如果該欄想保存下來,在欄目上點擊右鍵選擇"退出後仍保存"。

打開方式:動態顯示牌狀態下,『工具』→『階段統計排序』;

2.股東進出下載大智慧後工具--下載數據把所有的選項都選上下載

下載完在個股里按F10選十大流通股就可以看了

看圖:

F. 如何選擇好的開放式基金

先解讀一下開放式資金,其實它就是共同基金,是由基金公司發起的,但是它的一個總規模是不固定的,如果投資的人多,那麼它的規模就會大,如果投資的人少,那麼它的規模就會小。市面上有很多的基金,我們可以在平台上面進行購買,但是想要選好這個基金,還是要有一定的門道,還是應該注意一些技巧的,我們接下來看看。

最後就是要看開放基金它所持有的倉位具體是哪一些類型的股票。開放式資金它也分板塊的能源,互聯網科技還有消費,看自己偏向哪一方面的投資和注重哪一方面的投資,可以選擇不同的基金。

G. 買基金年收益20%到30%難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有些人買基金每年能賺10%就心滿意足了,有些基民甚至對50%+的收益仍不滿意。那麼,投資基金,到底賺多少才算賺?

我們需要把這個問題拆成兩個維度去看:

第一,投資者自身。對於一位之前只接觸過存款或銀行理財的人,如果投資基金每年能有10%的收益,就會很容易產生滿足感。

第二,投資品類型。經濟學里有個詞叫「機會成本」,放在這里就是如果不投資基金,去買房、買黃金、買比特幣或自己炒股等,最高能有多少收益。

第一個維度太過主觀,很難對其量化;本文我們重點從第二個維度展開,看看投資基金到底應該設定怎樣的收益預期。

一、基金賺多少才叫賺?

基金本身並不創造價值,其收益主要來源於底層投資的各類資產,比如股票、債券、存款、黃金、權證等,所以基金能賺多少,主要取決於底層資產的表現。

我們分析2000年以來國內各資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股票用Wind全A指數、債券用中證綜合債指數作為衡量標准。

從下圖可以看到,A股是近二十多年來表現最好的資產,平均年化回報率12.53%,其次為黃金,年化回報近9%,債券和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年化回報率均在3%左右。

總結來說,偏債基金年度回報和回撤整體均小於偏股基金。在偏債基金內部,純債債基的平均年化回報小於非純債基,同時回撤(風險)也相對較小。

寫在最後

近兩年火熱的權益市場給基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據Wind數據,偏股基金年內收益中位數超過40%,自2019年以來(截至2020.12.18)已有1200多隻偏股基金業績翻倍。

在強大的賺錢效應下,投資者收益預期無形間被推高,由此也出現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有投資者對50%+的收益仍不滿足。

在行為金融學中,有一個名詞叫「近因效應」,說的是我們總是對最近發生的事情或觀察到的現象記得最清楚,導致過度重視最近的信息而輕視過去久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