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迪堡金融設備股票成交額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迪堡金融設備股票成交額

發布時間: 2023-01-16 18:41:51

⑴ 迪堡金融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迪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助服務產品供應商和服務商之一,開發、安裝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助服務和安全防範系統並提供相關服務,最大程度的優化客戶的自助服務能力。我們的客戶,從傳統上的金融機構,不斷擴展到醫院、校園、圖書館、公共事業機構及零售行業。公司成立於1859年,總部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北坎頓市,在世界8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擁有員工13,000多人。其核心產品-自動櫃員機(ATM)的市場佔有率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此外,公司還提供校園卡系統、智能卡系統、電子和實體保安系統、醫療自助系統及相關軟體,並提供系統集成服務。迪堡公司對行業的專注投入使其在自助服務產品領域內遙遙領先,不斷取得驕人的成績。迪堡在中國:世界品牌服務中國1993年,迪堡金融設備有限公司在中國成立,結合本地資源和技術方面的優勢,Diebold開始了本地化生產。年產5000台的生產能力,使Diebold金融設備有限公司具有無可比擬的雄厚實力。1998年,迪堡又成立了第二家合資企業-上海迪堡安全防範產品有限公司。目前迪堡公司在中國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濟南六個代表機構。全國設有40多個服務中心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迪堡的產品得到了中國用戶的充分肯定,被廣泛用於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儲、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等商業銀行。目前,迪堡公司的ATM在中國的裝機總量超過了22000台,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從北京到上海,從海南島到哈爾濱,您都能發現迪堡就在您的身邊。迪堡大事記:1859年迪堡誕生1964年迪堡在紐約股票交易所登記,股票代碼為DBD1967年迪堡推出第一款多功能ATM的模型1985年引進ATM模塊化系統,易於在開發過程中引入新技術1986年安裝在中國大陸的第一部ATM是Diebold公司的產品1993年迪堡金融設備有限公司在中國成立1994年迪堡中國服務部在上海誕生1996年上海迪堡金融設備有限公司通過ISO9002認證1998年成立上海迪堡安全防範產品有限公司1998年並購位於阿根廷的交易輸送系統生產商DPB公司,成為阿根廷ATM機的領先供應商1999年收購巴西的Procomp、美國的Nexus軟體公司使迪堡公司能夠為零售銀行提供Internet及中間件方面的解決方案。2000年並購GetronicsNV和GroupeBull的國際金融自助服務部門2001年正式宣布將SIAB公司並入迪堡太平洋有限公司2002年收購GlobalElectionSystems公司迪堡歷史:上海迪堡安防設備有限公司是跨國公司--美國迪堡公司投資控股的合資企業,是美國專利技術在中國的唯一特許生產企業,是世界名牌--DIEBOLD迪堡的特許生產商,是全球安防領域、金融設備和安防設備領域的領導者和潮流代表。上海迪堡安防設備有限公司是中國「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國家標準的參定單位;是中國「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規定」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是保險櫃國家標准修訂的主起草單位;是中國多家銀行安防工程及防範產品的定點生產單位。企業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保險櫃通過國家安全3C認證。公司簡介:海迪堡安防設備有限公司是全球安全防範、金融自助設備和安防設備領域的領導者和潮流代表。現有員工近1200人,高、中級技術人員占總數的8%。公司廠房面積近5萬平方米。我們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擁有近百項產品專利技術,擁有現代化的機械加工設備、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極高的生產製作能力。金庫門、保管箱、保險櫃和警械櫃的年產銷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國首位。目前世界上多數的大型超市、賣場,例如沃爾瑪、家樂福、百安居、麥德龍、HomeDepot、Lowe』s、CostCo、Sears、K-Mart等都在銷售迪堡製造的產品。一百多年來,迪堡公司一直處於世界安防產品、安防工程和金融安防設備的領先地位。上海迪堡作為美國迪堡實體防範產品的全球生產基地,已在中國紮根和發展。*上海迪堡安防設備有限公司是中國「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國家標準的參定單位;*是中國「銀行營業場所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規定」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是保險櫃國家標准修訂的主起草單位;*是中國多家銀行安防工程及防範產品的定點生產單位;*中國安防協會常務理事單位;*通過德國TüV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2000認證;*ATM機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0%以上;*全國各大銀行使用迪堡金庫門達到200座之多;*銀行安全櫃員系統覆蓋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光大、中信、廣發、民生、浦發、地方商業銀行等;*為中國的軍隊、公安、武警、銀行等裝備了數萬台各類槍箱和警械櫃;*大型銀行保管箱在中國有近百家約60萬門的使用量,在世界上有約80個國家近2000多萬門的使用量。「迪堡」產品通過了中國公安部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居於領先地位。多年來,公司一直致力於高科技安防產品的研發,為國內安防產品生產水平的提高而努力。公司將發揚「迪堡」精神:「一往直前,追求卓越」(Wewon』trest!)滿足各類客戶的不同需求是我公司的服務宗旨!公司榮譽:◎上海迪堡--誠信企業銅牌◎單門防盜保險櫃B級(機械鎖)◎機械防盜保險櫃(單門)◎機械防盜保險櫃(單門)◎機械防盜保險櫃(雙門)◎電子防盜保險櫃(單門)◎電子防盜保險櫃(單門)◎B3級單門機械防盜保險櫃(金庫型)◎雙門機械鎖防盜保險櫃3C證書◎電子鎖保險箱CCC認證證書◎雙門防盜保險櫃(機械鎖)檢測報告◎雙門防盜保險櫃(電子鎖)檢測報告◎金庫門JKMM檢驗報告◎金庫門JKM3檢驗報告◎金庫門JKM1檢驗報告◎機械密碼鎖保險箱檢測報告◎高級保管箱企業標准◎電子密碼鎖保險箱檢測報告◎單門防盜保險櫃(機械鎖)檢測報告◎單門防盜保險櫃(電子鎖)檢測報告
法定代表人:KEVIN KU(顧可維)
成立時間:1993-11-04
注冊資本:85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31011540001520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金橋路581號東單元二樓

⑵ 如何看待迪堡與德利多富合並對中國金融設備行業有什麼影響

應該都不是國有的,但很可能是控股了 中國ATM市場仍然主要是外資公司主導,NCR、日立、迪堡以及德利多富四家占據了52%以上的市場份額。

⑶ 迪堡保險櫃是全球最好的嗎

安全性能是最好的,以萬為單位的是配置奢華(鋪貂皮啊,鍍金啊),保險櫃應該注重安全保險。

⑷ 迪堡的公司簡介


公司成立於1859年,總部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北坎頓市,在世界8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擁有員工13,000多人。其核心產品-自動櫃員機(ATM)的市場佔有率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此外,公司還提供校園卡系統、智能卡系統、電子和實體保安系統、醫療自助系統及相關軟體,並提供系統集成服務。迪堡公司對行業的專注投入使其在自助服務產品領域內遙遙領先,不斷取得驕人的成績。
迪堡在中國:世界品牌服務中國
1993年,迪堡金融設備有限公司在中國成立,結合本地資源和技術方面的優勢,Diebold開始了本地化生產。年產5000台的生產能力,使Diebold金融設備有限公司具有無可比擬的雄厚實力。1998年,迪堡又成立了第二家合資企業-上海迪堡安全防範產品有限公司。迪堡公司在中國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濟南六個代表機構。全國設有40多個服務中心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迪堡的產品得到了中國用戶的充分肯定,被廣泛用於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儲、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等商業銀行。迪堡公司的ATM在中國的裝機總量超過了22000台,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從北京到上海,從海南島到哈爾濱,您都能發現迪堡就在您的身邊。

⑸ 【迪堡金融設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生產的ATM取款機的銷售情況怎麼樣

ATM的品牌:日立,NCR,西門子,迪堡,IBM,koba,德利多富,東信,運通等

迪堡屬於大牌子,國外的,市場佔有率應該也不錯,目前大型商業銀行幾乎都只用進口設備,國產設備市場很小,一般都是小型地區性銀行採用。
至於具體多少市場佔有率就不知道了,網站上一些消息說迪堡佔50%,應該沒有那麼多,能有30%以上的市場就很厲害了。

⑹ 英國股票市場的英國股票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英國最早完成產業革命,股份公司發行股票也歷史悠久。16世紀中葉,英國商人組織起專營海外貿易的公司,這些公司就是利用發行股票的辦法籌集資金。後經政府許可,這些股票可以自由買賣。這些被允許自由買賣的股票和債券就成了英國早期證券市場的基本元素。
英國的證券交易所起源於17世紀末期。當時因英格蘭銀行成立發行了大量的政府債券和銀行股票。當時英國政府設立了皇家交易所,專門買賣政府債券,而民間的股票交易活動大都在咖啡館內進行。此時,歐洲一些國家為了開發美洲,擴大對亞洲的貿易,進行了海上爭霸的戰爭。英國為了戰爭的需要發行了大量的政府債券和股票,使股票交易十分活躍,交易形式逐漸完善。在此基礎上,倫敦證券交易所於1773年在新喬納森咖啡館正式宣告成立。1802年倫敦證券交易所獲得英國政府的正式批准。交易所成立後,分散的證券交易集中於交易所經營。為了加強對交易所的管理,1812年英國頒布了第一個證券交易條例。當時,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有價證券主要是國債、外國公債、礦山、運河股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為了醫治戰爭的創傷,推進產業的現代化,需要大量的建設資金,股票的發行與買賣又開始活躍了起來。一些機構投資者踴躍購買股票,股票的成交額與日俱增。
20世紀70年代,歐洲債券市場發展迅速,英國金融界看準了這一點,大力推行新的金融政策,想藉此來活躍證券市場。
進入80年代,英國經濟有所回升,民間企業設備投資增大,國內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債券增加,尤其金融、商業、不動產以及耐用消費品部門的新證券增加更為迅速。另一方面,證券構成也發生了變化。80年代以前。普通股票占相當大的比重,盡管如此,80年代後,從股票成交額和人均股市值來看,倫敦證券交易所都遠遠落後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之後,其人均股市值未進入世界前5名。這日趨落後的局勢,使英國政府痛感改革股票市場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通過改革,才能扭轉被動的局面保持其在世界股票市場的重要地位,於是80年代開展了大規模的股票市場管理改革工作。進入90年代後,英國股市開始以嶄新的形象出現在世界股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