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美國股票型基金收益率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股票型基金收益率

發布時間: 2023-01-16 18:28:49

Ⅰ 市場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一般收益率為多少

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債券是指依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其特點是收益固定,風險較小。

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區別:

(1)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託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於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於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本金得到保證,收益相對固定,風險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況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例,國際投資者基金等25種基金1976~1981年5年間的收益增長率,平均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紀增長投資者基金為465%,最低的普利特倫德基金為243%;而1996年國內發行的二種5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分別只有13.06%和8.8%。

(4)投資方式不同。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不同,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傢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5)價格取向不同。在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基金的價格主要決定於資產凈值;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巨大。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後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無限期的,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投資者不得從公司收回投資,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投資基金則要視所持有的基金形態不同而有區別: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後,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餘資產。在封閉期內還可以在交易市場上變現;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雖然幾種投資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間也存在不少聯系:

基金、股票、債券都是有價證券,對它們的投資均為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劃分類似於股票:股票是按"股"劃分,計算其總資產;基金資產則劃分為若干個"基金單位",投資者按持有基金單位的份額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契約型封閉基金與債券情況相似,在契約期滿後一次收回投資。另外,股票、債券是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對象,在國外有專門以股票、債券為投資對象的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

Ⅱ 基金定投有哪些小技巧

技巧一、越早定投,越早受益。
投資者越早開始辦理基金定投,就越能在理財成功的道路上領先一步。定投的起點越早,復利效果也越大。例如,同樣是准備20萬元留學教育資金,以上證指數過去實際預期年化收益率計算,假定孩子18歲高中畢業,如果孩子13歲時父母開始定投,時間為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復合年均預期年化收益率每月需投1038元。如果8歲時開始定投,時間為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復合年均預期年化收益率每月需投508元。如果3歲時開始定投,時間為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每月僅需投258元(復合年均預期年化收益率越早開始定投,實現同樣目標每月需要支出的金額越少,早定投晚定投,效果大不一樣。
技巧二、長期堅持,分散風險。
只有堅定不移地進行基金定投,才能有機會享受長期復利帶來的神奇效果。時間的價值對於基金定投可謂尤其珍貴,要收獲時間的玫瑰惟有堅持如一,除此無他。相關資料顯示,1983年-2003年期間,定投美國股票型基金20年的年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而從1993年7月至2008年6月,15年定投上證指數的算術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也達到了不間斷的基金定投甚至能夠化腐朽為神奇。舉個真實的例子,在泡沫破滅以來經歷了18年熊市的日本股市,這樣一個爛到連日本人都懶得理會的市場,台灣人張夢翔卻依靠鍥而不舍地定期定額投資日股基金11年(1996-2007),最後賺到了每年19%的平均回報。堅持基金定投能幫助你有效分散市場風險,選擇績優基金在2007年上證指數6000點高位進場開始定投,而在3000點上下已經實現正預期年化收益,這正是基金定投實實在在創造的奇跡。
技巧三、後端收費,回報更佳。
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不要小看一點點的費用,滲漏的水滴足以淹沒整艘船隻!」可見費用成本對長期預期年化收益的影響不可低估。基金定投是理財長跑,短時間內後端收費定投與前端收費定投到期預期年化收益雖然差別不大,長時間累加卻會產生想像不到的明顯差異。定投期限越長,總預期年化收益率差異越大。投資者在選擇定投目標時,後端收費基金將有望提供長時間復利發酵後的更高回報。

Ⅲ 基金回報率一般是多少

依情況而論,混合基金為10%左右,股票型的基金與混合型基金平均回報率基本相同,指數型回報率為-7%,債券型平均回報率為9%。
拓展資料:
1.計算公式
收益=當日基金凈值×基金份額×(1-贖回費)-申購金額+現金分紅
收益率=收益/申購金額×100%
2.累計凈值
累計凈值不能准確反映基金的收益,因為基金分紅時可以選擇現金,也可以選擇分紅現金的自動再投入。如果選擇現金的,也可以選擇過幾天或者過幾個月手動再申購。累計凈值是一個簡單還原,如果不要求精確計算是可以用的指標。3.基金收益率
3.假設一投資者在一級市場上以每單位1.01元的價格認購了若干數量的基金。收益率是怎樣計算的呢?對此這里分三種情況進行一下分析。
由於所要計算的是投資於基金短期收益率,因此我們選用了當期收益率的指標。當期收益率R=(P-P0+D)/P0市價P>初始購買價P0初始購買價格P0小於當期價格P,基金持有人的收益率R處於理想狀態,R的大小取決於P與P0間的差價。
假設投資者在99年1月4日購買興華的初始價格P0為1.21元,當期價格P為1.40元,分紅金額為0.022元,收益率R為17.2%;99年7月5日購買,初始價格P0為1.34元,則半年期的收益率4.47%,摺合為年收益率則為8.9%;99年10月8日為1.33元(也是99年下半年的平均價格),那麼其三個月的持有收益為5.26%,摺合年率高達21%。當然這樣折算只是為了和同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做對比,這種方法並不科學。
4.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最早的對沖基金是哪一支,這還不確定。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大牛市時期,這種專門面向富人的投資工具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是Benjamin Graham和Jerry Newman創立的Graham-Newman Partnership基金。2006年,Warren Buffett在一封致美國金融博物館(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雜志的信中宣稱,20世紀20年代的Graham-Newman partnership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對沖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現。

Ⅳ 海富基金 中行發行的,收益如何

海富基金 中行發行的,收益如何?-------由於海富基金是QDII(合格境內投資者)基金,而09年7月以來,9隻QDII基金的表現非常搶眼。根據Wind的統計,從7月1日至10月21日,9隻QDII基金的平均收益為18.02%,而同期247隻晨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卻只有5.46%。即使9隻QDII中表現最為平淡的南方全球精選,其15.05%的收益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也可進入前三之列。

但QDII基金與國內基金有很大不同。國內基金投資A股,QDII基金投資A股以外的全球市場。每款QDII基金由於設計不同,投資標的、風險程度各有不同。
海外股市在機制、運作方式、成熟程度、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與A股市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別。比如美國,基金收益率在10%-15%,就算非常不錯。因為美國股市大量上市公司已進入成熟期,每年增長率較小。市場機制完善,也使美國市場波動相對較小。

所以,投資QDII基金是不能照搬對我國基金的投資思路。

Ⅳ 急問如何獲得美國市場投資於本國的股票型基金的近五年的收益率

呵呵,上一些專業的基金網站上看看。

Ⅵ 哪個銀行有定期從我賬戶扣錢然後投資的理財產品

基金定投(現在已經很成熟了)、新股連連打(最好是額度略大的做)

最好的定投是招商銀行的,招行的後台老闆可是中國商務部啊,呵呵,其他的還有光大、興業、民生的。

四大國有銀行的不太推薦,畢竟是老牌銀行,很多事情的處事方法太官僚化,內部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操作也多,不過這話我們自己明白就行了沒必要追根問底。

興業趨勢、興業全球都是很好的,基金經理也是業內公認比較強的,但由於基金在2008年遭受過重創,所以現在誰也不敢隨便說哪個基金很好了,我個人覺得你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我也看好興業趨勢。

Ⅶ 股票型基金一般年收益率有多少

股票型基金的年收益率:單年最高的是中國第一牛人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高達100%。歷年表現優異的華夏回報年均高達40%。股票型基金年收益率平均在20%。

所謂股票型基金,是指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型基金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Ⅷ 2022年美國基金年收益率

首頁
達人觀點
問答
7×24快訊
行情
日歷
期貨
資訊
課程
學院
名師指導APP
期貨開戶
登錄注冊
首頁 要聞 正文
大華銀行:預計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2022年底升至2.50—2.75% ; 鑒於5月份的FOMC會議明確表示將繼續加息以對抗通脹,且鮑威爾明確表示未來幾次會議考慮進一步加息50個基點。我們現在預計,6月和7月將更快地加息50個基點。仍預計今年餘下的每次會議將加息25個基點。這次上調利率意味著2022年將累計上調250個基點,使利率在2022年底升至2.50—2.75%區間(此前預測為上調200個基點至2.00-2.25%)。保持對2023年兩次加息25個基點的預測,到2023年年中,最終利率將達到3.00-3.25%(此前預測為2.50-2.75%)
2022

05-06
19:36
大華銀行:預計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2022年底升至2.50—2.75% ;
鑒於5月份的FOMC會議明確表示將繼續加息以對抗通脹,且鮑威爾明確表示未來幾次會議考慮進一步加息50個基點。我們現在預計,6月和7月將更快地加息50個基點。仍預計今年餘下的每次會議將加息25個基點。這次上調利率意味著2022年將累計上調250個基點,使利率在2022年底升至2.50—2.75%區間(此前預測為上調200個基點至2.00-2.25%)。保持對2023年兩次加息25個基點的預測,到2023年年中,最終利率將達到3.00-3.25%(此前預測為2.50-2.75%)。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匯金網無關。匯金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塔倫
個人簡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發表文章223165篇
他的熱門文章
最新答疑更多
廖桂銘12-03 19:46黃金
fe:廖老師,這次黃金上漲的極限位置多少啊
廖桂銘: 不談極限
喻馨12-03 19:40黃金
fe:美女老師,這波黃金極限可以看到什麼位置
喻馨: 先看1850
喻馨12-03 19:40白銀
Demoon:老師,白銀5270空下周有機會回落出么
喻馨: 給到保本果斷就走。順勢做多不變。
方萍萍12-03 19:36黃金
雲霄123:萍姐,周末愉快!
方萍萍: 周末愉快
方萍萍12-03 19:36貨幣
富貴由心:老師,美元會不會企穩了?
方萍萍: 下跌不變
方萍萍12-03 19:36黃金
fe:方老師,這波黃金年前有上1900的可能嗎
方萍萍: 先到1820
方萍萍12-03 19:36黃金
fe:方老師,黃金這波上漲極限你還是看1820嗎
方萍萍: 是的,親
方萍萍12-03 19:36黃金
福通天下:老師,下周一黃金還會繼續漲嗎?
方萍萍: 是的
方萍萍12-03 19:36黃金
隱然:老師,原油這個走勢,下周要上漲也得先回踩74.5-76.3確認底部再重新開啟漲勢吧?
方萍萍: 下來了都是機會
方萍萍12-03 19:36黃金
文子123456:萍萍老師,昨晚的低位多單拿住就好了,竟然又漲回來了,看來美元這個雙低還不成立吧?
方萍萍: 是的
推薦文章更多

12月3日財經早餐:非農就業數據強勁,加劇了對美聯儲堅持政策緊縮的擔憂,金價從近四個月高位回落
機構評非農:出乎意料!超預期就業數據或支撐美聯儲再加息100個基點
美原油交易策略:油價反彈受阻於21日均線,空頭要反撲?
現貨黃金交易策略:非農來襲,多頭仍需警惕一危險信號
長安期貨原油早評:價格將寬幅震盪,建議短差操作
黃金交易提醒:決戰非農!金價或頂破8月份高點阻力?
原油交易提醒:美元疲軟+需求擔憂緩解,油價四連陽,關注非農數據
外匯交易提醒:PCE顯示通脹放緩,美元跌創近五個月新低,關注非農表現
12月2日財經早餐:金價觸及8月來最高,美聯儲放緩加息的前景打擊美元
美原油交易策略:鮑威爾講話提振市場冒險意願,油價或迎一大波漲勢
聯系我們

電話客服:021-62313553
QQ客服:  459593257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名師指導APP下載

匯金名師微信公眾號

滬公網安備31010702001133號 網警110 網路社會徵信網 滬ICP備18008872號-12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滬B2-20210778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 (滬)字第04469號 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滬網文(2021) 1748-174號

Copyright: Shanghai Ah 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年美國基金市場繁榮發展的借鑒與啟示 美國基金市場發展回顧
方正證券2022/12/02
舉報
1 美國基金市場發展回顧
1.1 歷史回顧

種子期(1907 年-1929 年):1907 年,美國第一隻封閉式基金成立, 1924 年,美國成立世界上第一隻公司型開放式基金——馬薩諸塞投資 信託基金,開放式基金開始走向普通投資者,標志著美國現代基金業 的開始。一戰後經濟開始復甦,科技快速發展,20 年代美國經濟和股 市持續繁榮,至 1929 年美國股市「大崩潰」前,封閉式基金的總資 產規模達到 45 億美元。在此階段,基金業雖有發展但美國市場及監 管均不完善,投資公司的規模普遍較小。

萌芽期(1929 年-1950 年):由於 20 年代美國證券市場的迅速膨脹, 且伴隨著藍天法的執行不力,各類金融投機活動橫行,導致了自 1929 年開始長達 10 年的經濟大蕭條,封閉型基金嚴重受挫,市場將目光 逐漸轉向開放型基金。自此,美國政府監管機構分別於 1933 年、1934 年、1940 年修訂了《證券法》《證券交易法》《投資公司法》和《投資 顧問法》,提高了基金在發售、承銷和售後三個階段的信息披露和代 理人服務的要求,其中《投資顧問法》是美國投顧行業發展的開始。 為了統一並集中監管權力,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成立,直達對基金 企業各個部門的監管,期間由於法規禁止封閉基金過度杠桿操作和內 幕交易,開放式基金在此階段大規模發展。

蓄力期(1951 年-1979 年):1950 年開始,伴隨著二戰後美國經濟的 復甦,美國進入了經濟繁榮的時代,個人閑散資金增加,帶動基金規 模持續擴張,同時國會頒布《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初步推 行定額退休福利計劃(DB Plan)和個人退休賬戶(IRAs),1978 年《國內 稅收法》中的 401(k)、403(b)計劃還為 IRAs 的供款及資本利得予以免 稅。政府通過建立養老金的投資擔保和相應的稅收優惠,為基金帶來 了穩定的資金來源。1978 年《國內稅收法》401(K)、403(B)及 457 條 款,規定政府機構、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等不同類型僱主,需為員工建 立積累制養老金賬戶,並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此後,僱主養老金計劃 特別是 DC 計劃規模實現了快速的增長。



擴張期(1980 年-2000 年):80 年代初,美國養老體系改革為美國基 金業帶來了大量長期而穩定的資金。美國國會於 1986 年、1997 年頒 布《稅改法案》和《納稅人救濟法案》,對中高收入人群實行嚴格的 IRA 扣除政策,並為低收入人群引入 Roth IRAs、兒童稅收抵免和教 育儲蓄賬戶。1996 年,證監會(SEC)被授予對證券行業的專屬管轄權。 隨著美國利率實現自由化,疊加美國經濟回暖,債券型基金比重逐步 回落。90 年代,美股牛市開啟,市場迎來機構投資者崛起的時代,共 同基金也迎來進一步的繁榮。

成熟期(2000 年至今):21 世紀初,美國經歷兩次經濟衰退,基金市 場的發展有所滯緩,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被動型產品加速擴容。在 此期間,政府再次集中加強對基金的監管,1999 年頒布《金融服務法 現代法案》強調金融機構對客戶數據安全的保障,2002 年的《薩班 斯·奧克斯利法案》完善財務方面的監管,並成立公司會計監管委員 會(PCAOB)。2006 年,《養老保護法》放寬投資顧問的許可權,養老金 計劃與投顧業務共同走向成熟。2010 年,《多德-弗蘭克法案》對金融 監管的全面完善標志著美國基金發展步入成熟期。世界各地的投資者 都表現出對受監管的開放式基金(也稱受監管基金)的強烈需求。過 去十年,全球受監管基金的凈銷售額總計 20.1 萬億美元。這種需求受 到幾個長期和周期性經濟因素的影響。截至 2021 年底,受監管基金 的總凈資產為 71.1 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中國第一支基金創立於 1989 年,於 1997 年 11 月,頒布 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為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規范發展 奠定了基本的法律基礎,標志著我國基金業進入了規范化發展時代, 中國基金正式進入了萌芽期。2000 年 10 月 8 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開 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次年 9 月,中國第一支開放式基金— —華安創新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誕生,其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為我國 基金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並於 2003 年底超過了封閉式基金數量 而成為了證券投資基金的主要形式。2003 年 10 月 28 日,《證券投資 基金法》頒布並於 2004 年 6 月 1 日施行,我國基金業的法律規范得 到重大完善,引導中國基金業進入蓄力發展期,新產品層出不窮。2003 年 12 月首支貨幣市場基金誕生,2004 年我國又分別發行了上市開放 式基金和 ETF 基金,2006-2007 年基金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2007 年 年底基金規模已達到 3.2 萬億元。2008 年金融危機後,中美基金規模 同樣進入停滯徘徊狀態。2012 年 12 月,新《證券投資基金法》頒布 並實施,法律法規的修訂進一步完善,我國基金業進入高速成長期, 2012 至今,中國基金規模已實現接近 9 倍的增長,2021 年總規模相 當於美國的七分之一。

1.2 產品演變及現狀

1.2.1 美國基金產品發展

美國共同基金發展已近百年歷史。1924 年,美國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誕 生,也是第一隻現代意義上的共同基金,由馬薩諸塞州投資信託公司 發行,後面高收益債券基金、對沖基金、國際投資基金、REITs 基金 等相繼問世,基金產品與美國經濟及資本市場發展密切相關,由於當 時美國證券市場交易活躍,道瓊斯指數繼續一路攀升,1969 年時已經 接近 1000 點,在 20 世紀 70 年代之前,美國大多以股票型基金為主, 基金管理規模得到了長足發展,1970 年達到 476 億美元,是 1940 年 的 100 倍,但是產品種類較少。



高通脹與 Q 條例的矛盾催生貨幣基金。1933 年,美國頒布了《Q 條例》, 《Q 條例》主要是禁止銀行對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並且對多種銀行存 款設定了利率上限。《Q 條例》對美國維持和恢復金融秩序起到了積 極作用,但在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進入高通脹期,通貨膨脹率曾一 度高達 20%,彼時《Q 條例》沒有廢除,這使得商業銀行無法使用利 率來吸引儲戶的資金。為規避此條例帶來的負面影響,1971 年,美國 建立貨幣基金,它將投資者的資金匯聚成資金池,然後將資金池投向 一些期限較短的證券,如美國國庫券、商業票據等。貨幣基金具有無 利率上限約束、可開支票、門檻低、流動性高等特徵,成為了銀行活 期存款的一種替代品,迎來高增長時代,1981 年,貨幣基金佔美國基 金市場 77%左右的份額。 由於大量存款流向了貨幣市場基金,銀行推出貨幣市場存款賬戶 (MMDA),這類賬戶兼具活期存款的便利性和儲蓄存款的高利率, 以此與貨幣基金進行競爭,同時 1980 年,美國政府制訂了《存款機 構放鬆管制的貨幣控製法》,逐步取消《Q 條例》,推進利率市場化改 革,貨幣基金增速放緩。

債券牛市推動債券型基金增長。20 世紀 80 年代,美國經濟增速下滑, 利率水平持續回落,債券價格上行,金融管制大大放鬆,為零息債券、 可變期限債券、保證無損債券等新型債券產品的創造提供良好的金融 環境,同時美國養老金相關法案的出台,稅優稅延政策推動了普通民 眾對於基金市場的投資,債券基金規模得以快速增長,1986 年債券基 金占共同基金比例達到 34%。 隨著美國經濟回暖,利率水平回升,債券市場下行,債券基金受挫。 自 1986 年開始,債券基金佔比有所回落,而經濟的增長使得股票市 場上漲,股票收益率顯著高於債券,股票基金優勢顯現,迎來上漲。



美股牛市持續,重回股票型基金時代。20 世紀 90 年代,以智能信息 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為代表的基礎技術創新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美 國作為基礎技術創新第一大國,依託技術資源,進行生產要素的全球 化配置,經濟上同時表現出低通脹、低失業率、高增長的特徵,推動 了近 10 年的「新經濟時期」。為配合產業結構升級,為新興產業提供 充足資金,美國股權融資發展迅速,推動股票市場進入牛市。同時, 隨著 80 年代的養老體制改革持續推進,DC 計劃和 IRA 持有的共同基 金中的股票資產基本在六成以上,成為美國股市的長期資金來源,助 推美國股市持續上漲,股票型基金也相應重回高增長時代,1999 年股 票型基金占共同基金比例達到 59%。

被動型基金逐步替代主動型基金。早在 1971 年,約翰·麥奎恩利就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但由於當時技術受限,未能 有良好發展,1976 年先鋒集團發行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指數基金—— 以標普 500 為標的的先鋒 500 指數基金,但直至 80 年代,指數基金 都發展緩慢。20 世紀 90 年代,得益於美國股市的有效性提升,投資 者發現主動管理策略難以戰勝指數化的投資策略,指數基金得以快速 發展,同時,1993 年,美國證券交易所推出了美國第一隻 ETF——標 准普爾存托憑證(SPDRs),被動型基金進入快速發展軌道。2008 年 金融危機後,美國被動型基金加快擴張速度,相比於主動型基金,其 具有費率較低的優勢,使得其備受投資者青睞,截至 2021 年,共同 基金中被動型基金(股指基金+債指基金)管理規模達到 5.7 萬億美元, ETF 達到 7.2 萬億美元,與主動型基金差距不斷縮小,且態勢不減。

相比於美國,中國基金行業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中國的基金業起源於 1989 年,我國第一隻概念基金新鴻基中華基金由香港新鴻基信託基金 管理有限公司推出,1991 年,我國基金業正式起步,但處於較為無序 的狀態,1997 年,我國出台《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基金 產品進行規范改造,2001 年中國首隻開放式基金成立,由此中國基金 業進入了一個規范化發展的新時代。



1.2.2 美國基金產品分類

目前美國的基金產品種類已非常的豐富,按照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 的分類,美國共同基金可分為長期型、短期型 2 類,長期型為股票型 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短期型為貨幣市場基金,進一步可 細分為 42 小類基金。相比之下,我國基金產品在大類上已基本覆蓋 完善,但細分品種較少,較美國仍有一定的差距。

1.2.3 美國基金產品結構

共同基金、ETF 在美國基金中佔有絕大部分份額,根據 ICI 披露的 2021 年數據來看,共同基金、ETF、封閉式基金、單位投資信託凈資產規 模分別為 27.0、7.2、0.309、0.095 萬億美元,佔比分別為 78%、21%、 1%、0.3%,共同基金和 ETF 的佔比合計達到 99%。

進一步看,相比於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股票基 金是風險較高、管理難度較大的,因此,如果股票型基金能夠佔有一 個國家主要的基金資產份額,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該國的基金公 司管理水平較高、實力較強,基金行業發展成熟。美國的共同基金和 ETF 主要集中在長期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佔比 60%,為主要構成部 分,國內股票基金(主要投資於美國公司股票的基金)占 46%的凈資產, 全球股票基金(大量投資於非美國公司股票的基金)占 14%,其次是 債券型基金,佔比 20%,混合基金和其他基金佔比 6%,短期基金主 要是貨幣市場基金,佔比 14%,美國的長期基金為其資本市場提供了 龐大的資金支持,推動資本市場上漲,資本市場上漲又進一步確保基 金收益率,助推基金行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相比之下,我國基金主要以貨幣市場基金這種短期基金為主,截至 2021 年末,我國貨幣市場基金佔比 37%,其次是債券型基金,佔比 27%;股票型基金佔比僅 9%,遠低於美國基金市場。



1.3 美國基金投資者結構分析

美國家庭的共同基金擁有

Ⅸ 主動基金和指數基金到底哪個更賺錢主動基金和指數基金哪個長期收益更高

關於投資指數基金,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巴菲特的世紀賭約。

以50萬美元作為賭注,在未來十年內,對比挑選的至少5隻主動型基金標普500指數基金的表現。最後標普500取得的年化收益,而對沖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只有3%。
1945-1975年,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率同期主動基金平均收益率年,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率同期主動基金收益率長期來看,主動型基金是的確是跑不贏大盤,收益也的確不如被動基金。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中間有不少的主動基金業績表現非常優秀。但是選到這類基金的概率有多大呢?1970年,美國股票型基金有355隻,到1999年,剩下169隻,倖存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為市場平均年化收益率計算下來,投資者能找到那隻優秀基金的概率是想要找到這樣的優質的牛基必須要具備很強的挑選基金的能力和良好的投資心態。
有人會說國外跟國內不一樣,美國的基金市場可比國內發展成熟太多了,我們來看看國內的市場,某年,業績排名在前20的基金與創業板指數基金做收益對比,5年中創業板指數基金在所有牛基中收益排名第五。
而且,在這5年之後,重新排名前20的基金與5年之前無一重復,說明業績優異的基金是很難長期持續的,特別是時間在5年以上的時候。
想同時兼顧收益和穩定性,指數基金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你具有較強的挑選基金的能力和對市場的判斷,在相對較短時間的長期投資中,比如三年到五年,主動基金確實可以給你帶來更多的收益,如果是從持有不變的角度考慮,指數基金無疑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