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類別 » 股票基金經理與股票交易員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基金經理與股票交易員

發布時間: 2023-01-11 19:38:17

1. 基金經理和股票操盤手是怎麼看待散戶的

我最開始是在券商營業部工作接觸過無數散戶,自己都曾經是散戶,現在已經是私募基金經理,所以我想我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首先,大多數散戶一定虧,原因么很簡單,無論你把股票當成投資還是投機,它都是一門生意,既然是一門生意你必須要花時間下去研究,大多數人買股票都是看報紙,聽新聞,聽朋友鄰居推薦,從來不自己研究,我只想問一句,那些推薦你的人靠股票賺了大錢嗎?你聽不懂股票的人推薦,不虧才有鬼!其次,散戶太喜歡短線跟技術分析,這跟我們媒體也有關系,媒體也好,電視上的分析師也好,天天談技術面,技術面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但是不是那麼用的,買股票說白了是買公司,買行業,舉個例子,2000年你隨便買個跟外貿,地產相關的股票,那麼到2010年你肯定是賺的(雖然中間大起大落,牛熊N次,10年也不是最高點),但是2010年後你買任何地產相關,外貿相關的股票,除非之後重組轉型了,否則一定跑輸指數!其實股票是買公司,買行業,選對行業,選對行業里的龍頭,不斷跟蹤才是王道!2002年以後去買互聯網股大多數是賺的,但是到底買新浪賺得多,還是騰訊賺得多,還是網易賺得多隻有天知道了,所以需要不斷跟蹤,指望買完就不看,長期持有的根本不是價值投資,巴菲特如果真那麼做就不需要不斷讀報表了,股票不只是一個數字,是一個公司,阿里夠強大了,12年還差點因為微信被顛覆,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買個低估值股票然後一輩子不用看那人一定不懂股票!第三,散戶在漲的時候特別喜歡短線,而在跌的時候特別喜歡持有,市場里都不是傻子,漲自然有漲的道理,跌自然有跌的道理,大多數散戶喜歡在跌的時候給自己找理由持有,在漲的時候卻迫不及待賣出!結果就是牛市永遠只賺小錢,熊市永遠從頭虧到尾。第四,還是希望要入股市的朋友好好讀讀各種書,不只是巴菲特的書,國內有把巴菲特理論庸俗化的傾向,認為只要買低估值的股票長期持有就是價值投資,那麼請問如果這么簡單,何來巴菲特,隨便找個小學生用加減乘除算一下不就可以了?2008年4月的中信證券只有10倍市盈率,而騰訊是幾十倍市盈率,之後中信證券跌得一塌糊塗,騰訊漲了上百倍,如果看市盈率就能買股票那不就等同於看市盈率就能做好公司,就能經營一個公司,李嘉誠巴菲特都可以讓位了!最後,散戶並非一定是被吞噬的,其實國內有不少NB的散戶,包括我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我從2008年入市虧光第一筆錢以後,2009年開始學習,直到2011年才開始真正賺錢,之後至今已經100多倍,身邊也認識不少從散戶前輩們做起來現在幾億,甚至幾十億身家的人都有,但是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他買股票會聽別人的意見,但是從不盲從,所有買入賣出都是基於自己的研究!

PS,我們簡單看個問題,大家都說買房子賺錢,其實股票你隨便買,只要運氣不太差,從2000年至今大多數股票漲幅都遠超房子,尤其是跟房地產相關的股票,只不過為什麼大多數人這些股票不賺錢呢?2000年如果你看好房地產,杠桿買房子(首付3成相當於3倍杠桿),之後房子漲10倍,就相當於30倍收益,拿個萬科看看,隨便就是幾百倍收益,海螺水泥是2000倍收益,為什麼散戶就沒賺到呢,不是A股沒價值投資,是散戶從來沒做投資,而是不學無術就想進來撿鈔票,如果有人告訴你有個地方,你什麼也不用做,進來就能撿鈔票,你信么,既然你不信有這么好的地方,怎麼現在又相信股市是可以什麼也不學習就進來撿錢的呢?

2. 基金經理管理基金是誰在買賣股票

基金經理發出交易指令,交易員買賣股票。表面上看好像只有一位基金經理在操作,但背後還會有其他人的參與,以及基金公司提供的支持,具體是交易員在買賣股票。

3. 基金經理與證券交易所上班的人有什麼區別

基金經理與證券交易所上班的人有什麼區別?
傳統的股票復盤技巧是有四個步驟的,即看異動幅度較大的股票、搜集個股的訊息層面消息、尋找股票異動相關因素、堅持復盤。在操作過程中,其實是很難做到這四點的,
一般在復盤中會重點看的內容主要有兩點,
股票復盤技巧重點看什麼?再復盤時最看重的兩點即昨天漲停板今天的賺錢效應以及趨勢。下面就對這兩點逐一的講解。
一、昨天漲停板今天的賺錢效應
昨天漲停板今天的賺錢效應是怎麼理解呢?簡單的說就是:哪一類漲停股次日是有肉的,哪一類股票是持續有肉的。這里的賺錢效應,指的就是明天買進的人後天可以出的。一般有賺錢效應的股票都是最強的那個板塊的人氣股。相反的,今天漲停的明日悶殺,或者跑路的時間不多,機會很少,那麼你就應該小心這類股票了。
二、趨勢
為什麼要重視趨勢呢?主要是因為趨勢是一種客觀的存在,而明天的漲跌是一種主觀判斷。在買賣一隻股票的時候,最先要判斷的就是趨勢,勢的重要性要排在量、價的前面,所以是勢、量、價。只要趨勢判斷對了,那麼接下來就好辦了。當趨勢轉折的時候,別去接飛刀,別幻想什麼回調來第二波,寧願第二波趨勢起來時再去追。
市場不好的是由一定要去進行迴避,相信自己的感覺,在沒有賺錢效應,趨勢有明顯下跌的行情中,你去投資,那無疑是自尋死路。當然那操作模式是跟個人的性格有非常大的關系的,本人的個性決定了自己以上的復盤技巧,當然並不是人人適合的,結合自己的投資風格去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復盤模式才是正確的。

4. 交易員、操盤手、帶盤老師、基金經理的區別

交易員就是幫別人下單子的
操盤手就是自己操作和交易的
高級交易員說到底還是交易員,就是下單的資金比較大
帶盤老師就是老師哇,教你怎麼交易操作!

5. 基金公司的交易員怎麼樣

國內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還是不太一樣的,

股票基金經理從研究員上去的占決大多數,畢竟需要從行業研究到組合配置,基礎的研究工作財務分析能力還是需要的。

國內債券基金經理研究員和交易員出身的比例似乎差不多。至少過去幾年是這樣的,尤其像很多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是交易員出身。當然也不一定是基金公司的交易員,有些銀行的債券交易員做一段時間有了經驗後也會跳到基金公司來做基金經理或者助理。

國內債券市場主要是銀行間市場,是要人與人溝通的,所以一般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就是既懂宏觀策略又認識其他機構的人。交易員一般容易具備後方面的特質,如果再注意加強宏觀知識方面的積累就比較容易實現轉變。

不過個人以為過去幾年國內債券市場剛剛發展,人員比較稀缺,就像股票基金經理很多也很年輕一樣,所以以前的經驗未必就是未來的經驗。

如果單純從收入角度講,還是賣方的交易員或者銷售交易員掙得更多一些,當然壓力也要大很多了。

6. 交易員、操盤手、帶盤老師、基金經理的區別

交易員:
就是在交易中充當被委託人或者替對方交易的人。投放買入或賣出定單,希望能從中賺取差價(利潤)。
操盤手:
在證券或激活市場中有很多機構參與投資,比如一些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等等,都需要把錢拿來投資到證券或期貨市場上,負責這個投資操作的就是操盤手。

帶盤老師:
就是有交易經驗豐富的堪稱老師級別的來手把手的帶著你做股票的人。
基金經理:
在基金管理公司(如廣發,易方達等)負責某一隻基金的運作,包括投資的決策等,就是幫助買基金的人操盤的。

7. 基金經理買股票與普通人買有什麼區別

您好,都是買基金,是沒有特別大的區別的
無論炒股資金大小萬1全包!

8. 國內基金、保險公司的股票交易員和國外股票交易員有什麼區別

  1. 國內和國外交易員對錢的態度不同許可權差異,在國外交易員眼裡每天賺幾百美元根本不算什麼錢,所以他們的交易規模往往比同許可權的中交易員大,反觀國內有些別的因素制約,國內trader交易員的許可權比較小,但是這個問題個人感覺並不是主要制約問題 。

  2. 對技術分析的態度和應用程度不同。這是最關鍵的和區別所在,也是我們daytrader重點提高的地方。國外金融市場歷史也有兩三百年了,技術分析的先驅,所有的常規技術分析指標都是他們創造出來的,趨勢指標震盪指標比較完善。這也和他們在各行業上的一貫作風類似,國外無論什麼行業,要解決處理一個問題,最看重的是數據統計,讓數據來說話,在國內的美資公司就職過的人一定會感受過,你闡述一個事情一個項目如果沒有數據和相關統計圖表輔助說明,說明你並不專業。一切讓數據來說話。在金融市場上,他們的一貫作風就如此,非常重視技術分析,因為技術分析的基礎就是數據統計,就是概率學。反觀國內的美股即日交易員,可以說是對技術分析不怎麼重視,有的公司甚至看不起技術分析的應用,在他們眼裡,盤感是最重要最實際的。這可能和中國即日交易員的培訓過程有關。80%的美股交易員都是SW培訓出來的,他們培訓的實質就是培訓盤感和止損,經過他們培訓過的交易員盤感都不錯,但問題往往出在這里。因為培訓時往往是小點數止贏小點數止損,培訓時大家都執行很好,也很有效果。但交易經驗豐富後,大家都發現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大家想要的是大點數止贏小點數止損,這是最理想的,要達到這樣的結果只有在趨勢中做波段(很多看不起技術分析的以為做波段就是只能1天做2,3次,這是誤解,如果你按1分鍾周期交易,1個品種起碼可以做20次,多個品種合起來還不止),要做好波段交易,僅僅盤感是不能解決問題,必須應用到良好的技術分析,否則經常趨勢啟動時進了,很快出來,然後本來該加倉時候覺得太瘋狂了不敢跟,然後在高位又進,被止損出來,既虧點數又虧手續費)。另一個很多交易員表現的結果,計劃做波段,但是超出了止損點數不願意執行止損,特別是重倉時候,這是人之常情,可能大家都經歷過,結果有時是回來了,平手或者賺著出來,有時大虧甚至虧到爆底線。大家有沒有從另一角度考慮過什麼兩種問題是什麼原因呢?培訓時止損做得那麼好,做波段經常不願意止損。 這和心裡學有關,一個事情重復的次數足夠多,就會進入人的潛意識,也就是變成人的本能。一段路的過程重復的次數足夠多了,變成本能了,老馬識圖其實就是潛意識起作用。交易員也如此,培訓時每天用小點數止贏小止損交易幾百次,已經成為本能了,轉換到波段交易時每天可能只交易幾十次,怎麼能馬上轉變過來,所以就經常出現過早出場和止損執行不理想的情況,經常看到一些很「猛」的交易員經常大贏大虧可能也是這個原因。而且這些不良操作一旦經歷多了,還可能會養成一種壞的本能,想改掉還不容易,不得不深思。 解決上面的問題一個可行的方法就是深入研究技術分析,用技術交易系統甚至自動交易系統來約束自己的交易,用正確的方法來加強自己的潛意識不斷得到重復形成正確的交易本能。很多人看不起技術分析,只是由於他沒能深入研究,比如說一提到震盪指標,他馬上會說一點用的沒有,你看這個單邊市不是超買再超買,超賣再超賣,按它交易虧死了。這是他從外面普遍的書籍中學到的錯誤技術分析,然後再用來否定技術分析,當然好像就是這樣,主要是他沒有深入研究。比如,我這里說一點,是外面的書都沒提過的使用方法,如果你考慮趨勢的大前提,在趨勢long的大前提下,尋找過程中震盪指標超賣的地方,往往是趨勢中的回調底部,成功率超過75%,失敗地方一般是趨勢啟動的震盪區和頭部形成確實反轉的地方,這難以避免,這樣隨便找個趨勢指標和震盪指標配合都有這樣的結果,難道技術分析對美股日內交易真的沒用,還是你自己不去深入研究。(老實說,單這個用法就是比你看10本技術分析的書要有用)。對於常規技術指標的使用,推薦大家聽聽網路上一個大致叫做『百年一人常規技術指標使用『的講課錄音,網上有。我們來這個市場交易的目的是什麼?很簡單,為了賺錢,一切有利於穩定賺大錢的方法都不該看不起,應該有開放性的心態學習和接收新的好的知識。我們來這個市場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有交易天分,不是為了證明我的盤感比別人好,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方法比別人強,一切目的只為更好更多的賺錢。凡是有利於賺錢的方法我們都不該抗拒。把自己的方法形成技術交易系統的好處可以更好的避開人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紀律執行不良等對交易業績影響很大的因素影響,達到該賺的行情不錯過,該砍的時候不繞性。這本身就是為了達到更好賺錢的目的。


9. 股票經紀人與操盤手或基金經理有什麼區別

股票經紀人主要是券商經紀業務,拉客戶較多
操盤手一般不屬於券商,屬於券商客戶,主要參與股票買賣
基金經理有私募和公募之分,主要是代客理財,收取管理費或分成

10. 證券經紀人,基金經理,操盤手,交易員這些人之間是什麼關系

證券經紀人:

這個類似如 證券居間人,就是給證券公司找客戶的,掙的錢是所照客戶的手續費的提成

基金經理:

在某個基金管理公司(如南方,華夏,,)負責某一隻基金的運作,包括投資的決策等等,說俗了就是幫助哪些買基金的人操盤的

操盤手:在證券或激活市場中有很多機構參與投資,比如一些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等等,都需要把錢拿來投資到證券或期貨市場上,負責這個投資操作的就是操盤手

交易員:就是在證券交易市場裡面,處理會員發過來的委託的人,在電視裡面可以看到,都穿紅背心的,是坐在上海交易所,或深圳交易所等等

如果要從事這些行業,至少簡單的經濟常識要知道,像經紀人,這個是最簡單的,沒有什麼大的要求,會找客戶就可以

基金經理室最難的,因為這個必須要走正規的渠道,水平當然要頂尖的

操盤手也是很要求水平的,但是相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就沒有那麼正規了,比如私募基金,代客理財等等,操作資金的人都可以叫操盤手

交易員,這個不是需要什麼水平,都是機械式的公所,就是接電話報單什麼的,但是很難進去,畢竟這個就亮哥交易所,需要的人很少

打字好幸苦啊